- 2021-10-26 发布 |
- 37.5 KB |
- 5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8课《列夫•托尔斯泰》教案
8 列夫·托尔斯泰 知识与能力 了解托尔斯泰的生平和人生追求及精神境界。 过程与方法 1.感知课文对托尔斯泰的独到细致的刻画,体会作者的崇敬、赞美之情。 2.品评语言,学习课文运用神奇的夸张和连珠的妙喻描写形貌的手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感知人物深邃而卓越的精神世界,从中受到人文精神的熏陶。 重点 诵读,感知课文对托尔斯泰外貌的刻画,理解本文独特的艺术手法。 难点 联系背景材料,深刻理解托尔斯泰的人生追求和精神境界。 诵读法、联想法。 课文朗读磁带、多媒体课件。 1课时 在19世纪下半叶的俄国,阶级矛盾空前尖锐,人民生活困苦不堪。许多进步作家被陷害、监禁或流放。而列夫·托尔斯泰以他犀利的笔锋解剖和批判了那个病态的社会。他的作品引起沙皇政府的惶恐,曾有人这样评价说:“俄国有两个沙皇,一个是俄国当政的统治者,另一个就是托尔斯泰,真沙皇对托尔斯泰无可奈何,而托尔斯泰却在动摇着他的统治。”一个作家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影响?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寻找这个问题的答案吧。 斯蒂芬·茨威格(1881—1942),奥地利著名作家。他的作品以小说和人物传记最为著称,被公认为世界上最杰出的中短篇小说家之一。其代表作有小说《最初的经历》《马来狂人》《恐惧》《象棋的故事》《一个女人一生中的二十四小时》《滑铁卢之战》《危险的怜悯》等,回忆录《昨日的世界》,传记《三作家》《罗曼·罗兰》《断头皇后》(或《断头艳后》)等。 本文节选自《三作家》。1928年夏天,苏联举办了“列夫·托尔斯泰一百周年诞辰”纪念活动。同年9月,茨威格随同奥地利作家代表团访问苏联,他怀着无比崇敬的心情参观了托尔斯泰的故居和坟墓,领会了托尔斯泰的伟大。回国后,他写成了传记《三作家·托尔斯泰传》。 1.听课文朗读磁带,初步感知课文。 2.自由朗读课文,感知课文内容。 (1)课文主要写了什么? 本文是列夫·托尔斯泰的“肖像画”。 (2)在描写过程中,为什么重点描写他的眼睛? 因为眼睛是心灵之窗,托尔斯泰丰富的精神世界,通过眼睛充分地表现了出来。作者对托尔斯泰的眼睛的描写,已经不再限于肖像了,而是含蓄地揭示了托尔斯泰作为伟大的文学家,对自己所处的时代作出准确、深入、全面地描绘,成为时代的代言人。 1.找出文中概括托尔斯泰的形貌给人的总体印象的语句。 如:“托尔斯泰给人留下的难忘形象,来源于他那犹如卷起的滔滔白浪的大胡子。”“留给人的总印象是失调、崎岖、平庸,甚至粗鄙。”“托尔斯泰并没有自己独特的面相,他拥有一张俄国普通大众的脸,因为他与全体俄国人民同呼吸共命运。” 2.从文中找出运用夸张、比喻手法描写托尔斯泰的眉毛、须发、皮肤、鼻子、眼睛的语句,并品评其表达效果。 描写眉毛:宽约一指的眉毛像纠缠不清的树根,朝上倒竖。 描写须发:一绺绺灰白的鬈发像泡沫一样堆在额头上。不管从哪个角度看,你都能见到热带森林般茂密的须发……他那犹如卷起的滔滔白浪的大胡子。 描写皮肤:皮肤藏污纳垢,缺少光泽,就像用枝条扎成的村舍外墙那样粗糙。 描写鼻子:一个宽宽的、两孔朝天的狮子鼻,仿佛被人一拳打塌了的样子。 描写目光:像枪弹穿透了伪装的甲胄,像金刚刀切开了玻璃。 文中对托尔斯泰的外貌描写,大量运用神奇的夸张和连珠的妙喻。不仅使形象鲜明、特征突出,而且使人产生无尽的联想。比喻不是追求形似,而是追求神肖;夸张是故意言过其实,尽量作扩大或缩小的描述,更加突显托翁的形貌特征。“形”“神”的独到刻画,使文意深刻,韵味无穷。 3.文中第8自然段“托尔斯泰面部的其他部件——胡子、眉毛、头发,都不过是用以包装、保护这对闪光的珠宝的甲壳而已”,粗鄙的外表反衬出他眼睛的无比精美,文意的重心落在通过写眼睛揭示他敏察、深刻的内心世界,那么文中对托尔斯泰的眼睛作了怎样的评价? 课文描写了托尔斯泰目光的犀利,如“这道目光就像一把锃亮的钢刀刺了过来,又稳又准,击中要害。”表现他眼睛深刻、准确的洞察力。 写他的眼睛蕴藏着丰富的感情。如“人类面部最富感情的一对眼睛,可以抒发各种各样的感情”“在优美动人的音乐影响下,它们可以像村妇那样热泪涟涟。精神上感到满足自在时,它们可以闪闪发光……” 写托尔斯泰眼睛的威力揭示他观察社会、人生、时代的广阔和深细,以及批判的深度和广度。 文章的结尾语段赞美了托尔斯泰犀利的眼光,揭示他人生的不幸。 4.文章为什么把托尔斯泰的外貌描写得如此平庸、丑陋? 写托尔斯泰的平庸甚至丑陋,正是用来反衬他灵魂的高贵,反衬他眼睛的精美绝伦,给人留下强烈而深刻的印象;同时也在字里行间渗透着作者对托尔斯泰的崇敬、赞美之情。 5.教师指名诵读课文第6~9自然段,请学生仔细揣摩下列描写托尔斯泰眼睛语句的含义。 (1)“托尔斯泰这对眼睛里有一百只眼珠。” 作者引用高尔基的这句话,从修辞手法上看是夸张, 但它恰恰很好地道出了托尔斯泰那种能把万事万物尽收眼底的全方位的观察力。事实上,托尔斯泰是和巴尔扎克、莎士比亚比肩的伟大的文学家,他的作品反映了社会生活的各个层面。文中有句话可以为此做注释:“再小的事物,借助这对眼睛都能看得清清楚楚,……这对眼睛不会放过微不足道的细节,同样也能全面揭示广袤无垠的宇宙。” (2)“……这对珠宝有魔力,有磁性,可以把人世间的物质吸进去,然后向我们这个时代放射出精确无误的频波。” 这句话写出了作为思想家、艺术家、文学家的托尔斯泰的创作,既来自于对社会生活、人间世态的观察、研究,同时得力于他的艺术巨笔准确表现了时代的本质和要求。 (3)“当这一副寒光四射的匕首转而对准它们的主人时是十分可怕的,因为锋刃无情,直戳要害,正好刺中了他的心窝。” 这句话写出了托尔斯泰作为“清醒的现实主义”作家,对现实的批判是极其深刻而准确的。作为19世纪俄罗斯现实主义文学顶峰的代表,托尔斯泰的笔锋几乎指向社会的各个方面,特别是对沙皇的专制、法律的虚伪、贵族的腐朽、农民贫困的原因无不给予深刻的揭示,这在他晚年的长篇巨著《复活》里表现得尤为充分。 6.如何理解“直到年纪大了以后胡子才变成白色,因而显出几分慈祥可敬。直到生命的最后十年,他脸上笼罩的厚厚一层阴云才消除了;直到人生的晚秋,俊秀之光才使这块悲凉之地解冻”这段话的含义? 托尔斯泰到晚年实现了他世界观的转变,坚决地站在农民的立场上,对富裕阶级的生活及其基础——土地私有制予以强烈的否定,对国家和教会进行了猛烈的抨击。然而,他反对暴力革命,宣扬基督教的博爱和自我修身,要从宗教、伦理中寻求解决社会矛盾的道路。关于晚年的托尔斯泰肖像,他的同时代作家列·尼·安德烈耶夫在《逝世前的半年》一文有过描述,“他以接近数学般的正确性在走完生命的历程时,性格变得非常柔和,感情变得十分纯洁,剩下像孩子一般的善良。”“这种柔和的性格是不同寻常的,不仅可望,而且‘可即’。他那似乎并非由物质构成的,富有光华的白发是柔和的,老人的嗓子是柔和的,笑容和目光是柔和的。” 7.课文一方面说托尔斯泰“可以任意支配整个世界及其知识财富”,可见他是幸福的;但另一方面又说他得不到“属于自己的那一份幸福”,这是否矛盾?你怎样理解作者所说的“幸福”的含义?联系托尔斯泰的生平(主要是晚年的思想变化),与同学讨论:托尔斯泰究竟幸福还是不幸福? 作者说:“具有这种犀利眼光,能够看清真相的人,可以任意支配整个世界及其知识财富。”这就是说这样的人可以成为整个世界及其知识财富的主宰和主人。这句话与“他肯定缺少一样东西,那就是属于自己的那一份幸福”并不矛盾。“能够看清真相的人”常是痛苦的,这就是我们常说的智者的痛苦,如果他既是智者又是仁者,那么痛苦将是双倍的。托尔斯泰正是这样的人,他看透了暴政、丑恶、虚伪和苦难的根源,也看清了造成人间种种罪恶的原因,并尽毕生努力去改变它,但总是事与愿违,这才是最大的痛苦。晚年的托尔斯泰厌弃贵族生活,决定放弃财产,以致和家人产生矛盾,最后毅然离家出走,客死于途中。 8.作者在课文前半部分极力描写托尔斯泰平庸甚至丑陋的外表,但联系全文看,读者仍能感到这位大文豪的不凡之处。这是为什么?前半部分的描写对塑造人物形象有什么作用? 课文前半部分描写托尔斯泰的外貌,突出了两个方面的特点,一是托尔斯泰外貌的平庸甚至丑陋,二是他和普通人一样,混在人堆里分辨不出来。写他面相平庸既是对他外貌作真实的刻画,也是为了说明他是俄国人民大众的普通一员,与全体俄国人民同呼吸共命运。联系全文看,写他平庸甚至丑陋的外表,正是用来反衬他灵魂的高贵、反衬他的眼睛精美绝伦,作者已一语道破:“托尔斯泰面部的其他部件——胡子、眉毛、头发, 都不过是用以包装、保护这对闪光的珠宝的甲壳而已。”全文既对托尔斯泰的“形”“神”作了独到细致的刻画,同时也在字里行间渗透着作者对托尔斯泰的崇敬、赞美之情。这样,前半部分的描写非但没有损害托尔斯泰在读者心目中的形象,反而收到相辅相成的艺术效果,使托尔斯泰的外貌包括眼睛给人留下强烈深刻的印象。 第一部分(第1~5自然段):刻画托尔斯泰的外貌特征。 第1自然段:主要写托尔斯泰的须发的特点。 第2自然段:描写托尔斯泰的面部轮廓、结构。 第3自然段:进一步刻画托尔斯泰的面部特征,重点描写其面容表情。 第4自然段:写托尔斯泰长相平平,是俄国普通大众的一员。 第5自然段:写托尔斯泰的外貌会令拜访者感到失望。 第二部分(第6~9自然段):描写托尔斯泰那非同寻常的眼睛。 第6自然段:写托尔斯泰犀利的目光。 第7自然段:写托尔斯泰的眼睛蕴藏着丰富的感情。 第8自然段:写托尔斯泰眼睛的威力。 第9自然段:赞美托尔斯泰犀利的眼光,同时揭示他人生中的不幸。 1.大量运用比喻和夸张的修辞方法。 本文是用文字给人物画肖像,运笔在方寸之间,却洋洋洒洒数千言。在不算短小的篇幅里,作者又并非面面俱到,而是突出重点,有时,只是刻画某一方面,却用数百言精雕细刻,给读者留下深刻强烈的印象。之所以能尺水兴波,纵横捭阖,主要得益于比喻、夸张的妙用。比喻不是追求形似,而是追求神肖;夸张更是突显了托翁的形貌特征。 2.欲扬先抑的手法的运用。 托尔斯泰是作者尊敬的艺术大师,可是他却用近一半的篇幅来描写自己心目中伟人平庸粗陋的一面,他的外貌与普通人毫无二致。联系全文就可以发现,写他平庸甚至丑陋的外表,正是用来反衬他灵魂的高贵,反衬他眼睛的精美绝伦。前半部分的描写非但没有损害托尔斯泰在读者心目中的形象,反而收到相辅相成的艺术效果,相互衬托,欲扬先抑,使托尔斯泰的眼睛给人留下强烈深刻的印象。 实践表明:学生除了对新奇的、没见过的事物比较感兴趣外,对和他们的生活体验有反差的东西也特别感兴趣。我钻研教材,在教学中首先抓住教材中的内容冲突,激发学生的好奇心,使他们产生强烈的求知欲望。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