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2-04-01 发布 |
- 37.5 KB |
- 30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八年级下语文课件孟子两章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17)_鲁教版
写一句与“人和有关的名言警句”二人同心,其利断金家和万事兴人心齐,泰山移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选自《孟子•告子下》孟子,名,时期的家、家轲战国思想教育 1.找出句中通假字并解释。曾益其所不能。曾同“增”,增加衡于虑。衡同“横”,梗塞,不顺入则无法家拂士。拂通“弼”,辅佐复习检查 中考字词而后喻了解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所以使命这、此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奋起,指有所作为。 常常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被选拔苦其心志使……痛苦。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在国外。空乏使他受到贫困。舜发于畎亩之中被任用人恒过犯错误 人恒过,然后能改中考语句一个人常犯错误,然后才能改正。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因有忧患而得以生存,因沉迷安乐而衰亡。 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在)国内如果没有守法度的大臣和能够辅佐君主的贤士,(在)国外如果没有敌对的国家和外在的忧患,这样的国家常常会灭亡。 课文分析 1、本文中心论点是什么?生于忧患死于安乐2、课文第一段中,作者一共列举了哪几个人物?有什么共同的特点?这里用了什么论证方法? 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中,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 舜傅说胶鬲管夷武孙叔敖百里奚“发”,“举”:成为贤相或人才出身贫贱饱受磨难终有所为举例论证人才 3、这六个人的事例,让你有什么感悟?苦难是对人生的一种磨炼,我们只有战胜苦难,才能取得成功。 (1)通过“舜、傅说…”出生贫贱、历经磨难,终有所成的事例,引出论题。(2)用名人事例引出论题,激发读者阅读兴趣。(3)作为典型的事实论据论证本文的中心论点——生于忧患死于安乐。4、作者列举这六个人的事例有什么作用? 5、这六个人究竟经历了哪些方面的磨炼?你能从原文中找出么?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过渡指上述六人,也涵盖了其他能承担这种治理国家重任的人。(个别)(一般)道理论证 6、“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曾益其所不能。”这个句子中对“是人”进行的磨练可以分为以下几个方面,请你将原文按此归类。①行为方面:②生活方面:③精神方面:④身体方面:行拂乱其所为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苦其心志劳其筋骨 7、“是人”经受这些磨炼有什么益处?(经过这些艰苦磨炼可达到什么目的?)8、“必先”说明什么?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说明经受这些磨炼是造就人才不可缺少的先决条件。 列举六个经受磨炼最终成就大事的古代成功者的事例,归纳出一个具有一般规律性的观点:人要担负重任,有所作为,成就大事,必须先在思想、生活和行为等方面都经受一番艰苦的磨练。小结举例论证人才必须在艰苦的环境中造就的道理。——生于忧患 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层次:个人—国家—结论9、第二段紧承上文从哪两方面(分别在文中找一个字)加以推论,得出了什么结论?个人国家正面论证——生于忧患反面论证——死于安乐结论对比论证 小结:第二段从个人、国家两个方面,从正反两个角度进行对比论证。先正面论述了人常常处在困境中才能振作精神,努力奋斗,发挥主观能动性,冲出困境而有所作为;——生于忧患。然后说到国家,从反面论述国家如果没有忧患,则往往会遭至灭亡,即精神上的溃灭必然会导致物质上的灭亡。——死于安乐。最后推出论点。 总结全文通过举例论证、道理论证、对比论证,证明了无论是造就人才还是治理国家,都会——“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1、你能为“生于忧患死于安乐”补充几个事实论据和道理论据么?(所举事例必须包括人名、所受的磨炼、取得的成就)屈原被放逐,乃赋《离骚》。司马迁受宫刑而作《史记》。曹雪芹举家食粥而写出了不朽的《红楼梦》。越王勾践卧薪尝胆、矢志不移,终于打败了吴国;拓展延伸 自古英雄多磨难,从来纨绔少伟男。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玉不琢不成器/铁不炼不成钢。拓展延伸 2、勾践卧薪尝胆灭吴的故事,印证了孟子的哪些说法?现在社会安定,经济繁荣,人民安居乐业,“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的说法是否还有现实意义?请简要谈谈你的认识。(1)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2)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 有现实意义1、在造就人才的问题上,强调只有经受住困难挫折的考验,在挫折困顿中奋起,才能有所作为,而贪图安乐,增长不了才干。2、在国家治理方面:拥有贤臣、采纳谏诫、居安思危,关系到国家存亡。 3、2008年,伟大的祖国遭受了雪凝、“藏独”、地震等接踵而至的突难。5月23日,温家宝总理为震后复学的北川学子题下“多难兴邦”四个字,它与本文表达的观点相类似。我们渴望天佑中国,但我们也深知“多难兴邦”。几千年来,中华民族虽历经沦桑、饱受磨难,但我们今天仍然光芒四衬,昂首屹立于世界的东方。生于忧患,死于安乐请结合上面材料和《生》简析:多难为何能兴邦? 每一个时代,每一个民族,都不可避免地要经受一些考脸。当我们遭受灾难之日,也是对国家、民族“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的磨砺之时。挫折可以使我们团结一心,风雨同舟;灾难能使我们民族的斗志受到激发,凝聚力大大增强,那种战无不胜的民族精神和力量也会在这一特定的历史时刻强有力地凸显出来。这样就能使我们的国家战胜任何困难,更好地走向兴旺和繁荣。请结合上面材料和《生》简析:多难为何能兴邦? 4、有人认为,国歌的歌词“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候”应该改掉,因为现在中国的国力强大了,“最危险的时候”已经过去了。请结合这篇课文谈谈你的看法。不同意。虽然我们国家现在国力强大,繁荣富强,令世人瞩目,但是,我们不能就此停滞不前,而要时刻保持忧患意识,牢记“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的古训,积极进取。只有这样,我们的国家才能永远繁荣富强,立足于世界民族之林。(同意修改歌词的不给分) 5、结合自己的学习实际,谈谈你从“故天将….增益其所不能”得到的启发。我们在学习中,一定要有顽强的毅力、坚韧的性格,要刻苦学习,奋发图强,努力磨砺自己,增长自己的才干。 探究质疑:文中说:“人恒过,然后能改”,有人对这句话持不同的见解。请阅读下面链接材料后,结合自己的思考谈一点你的看法。有些错误没机会改正48岁的喜剧演员牛振华因酒后驾车惨遭不幸。出事后牛振华的家属发表了情真意切的公开信:“一生谨慎的他犯了一个错误,而他唯一一次错误,却让他不再有改正的机会,也给我们造成终生的遗憾!”人们常说:“不要怕犯错误”。“不要怕‘交学费’”,“吃一堑,长一智”“在哪里摔到,就在哪里爬起来”等等,这些话不能说不对,但有些错误是致命的,瞬间发生,没有纠正的机会。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