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21诗词五首习题课件语文版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八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21诗词五首习题课件语文版

第六单元21 诗词五首 1.走近作者白居易(772-846),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唐代著名的现实主义诗人,著有《白氏长庆集》。杜牧(803-853),字牧之,唐代杰出诗人、散文家,著有《樊川诗集》和《樊川文集》。他的诗在晚唐成就颇高。世以杜甫为“老杜”,以杜牧为“小杜”。文天祥(1236-1283),字宋瑞,又字履善,号文山,南宋政治家、文学家,著名抗元将领,著有《文山先生全集》。他在大都狱中所作的《正气歌》,更是为世人所传诵。 龚自珍(1792-1841),字璱人,清代思想家、文学家。是当时主张“经世致用”的今文经学派的重要人物。张养浩(1270-1329),字希孟,号云庄,元代散曲家。著有散曲集《云庄休闲自适小乐府》。2.主题解说《观刈麦》:诗人通过描写一位贫妇的悲惨遭遇,揭示了封建社会繁重的赋税带给劳动人民的苦难。《赤壁》:诗人借赤壁之战来抒发自己怀才不遇的抑郁之情和对历史兴亡的感慨。《过零丁洋》:诗人沉痛地诉说了国家和个人的不幸遭遇,坚定地表达了视死如归、慷慨就义的民族气节。 4.重点聚焦这五首诗,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观刈麦》通过对劳动人民辛苦劳作,却食不果腹的生活图景的描绘,表达了对劳动人民的深切同情。《赤壁》借古讽今,抒怀才不遇、对历史兴亡之感。“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这种以死明志的赤子忠心至今打动着我们的心扉。“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那为国牺牲的精神同样伟大。“兴,百姓苦;亡,百姓苦”,揭示朝代更替,百姓受苦的本质,更见同情。 B[点拨:B曾:竟然。干戈:这里指战争。] 2.下列对诗句的朗读节奏标注不准确的一项是()A.田家/少闲月,五月/人倍忙。B.折戟沉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C.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D.伤心秦汉/经行处,宫阙万间/都做了土。[点拨:正确的停顿: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C 3.根据提示写出相关的诗句。(1)唐代诗人白居易在《卖炭翁》一诗中描绘了卖炭老人的矛盾心理:“可怜身上衣正单,心忧炭贱愿天寒。”而他在《观刈麦》中也有表现劳动人民筋疲力尽仍争分夺秒收庄稼的句子:力尽不知热,但惜夏日长。(2)读《三国演义》中诸葛亮“巧借东风”的故事,使你联想到杜牧《赤壁》中的一句诗: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 (3)文天祥《过零丁洋》中映照千古的诗句是: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4)龚自珍《己亥杂诗》中诗人以落红、春泥自喻,表明自己虽辞官,仍思为国效力的诗句是: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5)《山坡羊·潼关怀古》中写潼关形势险要的句子是:峰峦如聚,波涛如怒,山河表里潼关路,揭示主旨的句子是:兴,百姓苦;亡,百姓苦! 4.下列说法不完全正确的一项是()(阿凡题1069351)A.《观刈麦》的作者是唐代著名诗人白居易,他与元稹齐名,合称“元白”,他积极倡导新乐府运动,主张“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著名的作品有《卖炭翁》《长恨歌》《琵琶行》等。B.《赤壁》的作者是唐代著名诗人杜牧,与李商隐合称“小李杜”,著有《樊川文集》。C.《过零丁洋》的作者是明朝文学家文天祥。这首诗是一首大义凛然的正气歌,诗人通过自述国破家亡的境遇,抒发了他以身殉国的决心和崇高的民族气节及坚贞不屈的高尚品质。D.《山坡羊 潼关怀古》的作者是元代散曲家张养浩,他通过这首元曲表达了对劳动人民的深切同情。[点拨:C项文天祥是南宋时期的文学家。]C 5.“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可以照应《己亥杂诗》中的哪句?在古代诗文中,有不少写爱国忧民的名句,你还积累了哪些相关诗句?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先天下之忧而忧 四海无闲田,农夫犹饿死。(唐·李绅《悯农》) 6.你所在的班级正在举行主题为“古诗苑漫步”的综合实践活动,请你积极参与。(阿凡题1069352)(1)当个热爱探究的“小小历史学家”。请结合具体古诗名篇,说说你在学习古诗时,学到了哪些历史知识。示例:杜甫在《闻官军收河南河北》中所反映的“安史之乱”的情形。(2)当个擅长讲述爱国英雄事迹的“故事大王”。我们在学习古诗时也能追踪英雄的足迹,说说你通过读古诗知道了哪些英雄事迹。示例:杜甫对叛军的不屈服,对国家命运的关注;文天祥为保家卫国而舍生忘死,驰骋沙场。 (一)品读《观刈麦》,完成下面的题目。7.开头四句主要写了什么内容?在全诗中的作用是什么?农民辛苦劳作的大背景。一个“忙”字引出下文。8.“足蒸暑土气,背灼炎天光”从_______面描写收割时天气的炎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从______面描写天气的酷热和农民劳作的艰辛。正力尽不知热,但惜夏日长侧 9.“听其相顾言,闻者为悲伤”,请分析“悲”从何来。自家的田地为缴纳官税已经卖光了,现在只能冒着酷热去拾穗充饥,人们生活的艰辛、统治阶级的残酷尽在不言中。10.诗的后三句,表达作者怎样的感情?由眼前农民艰辛的生活,触景生情,联想到自己舒坦的生活,深感愧疚,整日不能忘怀,更表达对劳动人民的深切同情。 (二)品读杜牧的《赤壁》,完成题目。11.杜牧的《赤壁》是一首咏史绝句,借物兴叹是诗中的主要写法。请你结合诗句说明这一特点。①借“折戟”叹指当年的赤壁之战;②借“沉沙”叹指英雄无用武之地,暗讽当朝昏庸;③借“铁未销”叹指英雄壮心不已,期望大展身手。12.诗人对赤壁之战有何独特的看法?诗人认为要是没有东风,孙刘联军必败无疑。发表了历史兴亡成败存在侥幸的独特见解。 (三)品读《过零丁洋》,完成下面的题目。13.诗中第二联运用比喻手法,诗人以“风飘絮”比喻____________如风中飘散的柳絮,无可挽回;以“雨打萍”比喻________________如雨中浮萍漂泊无依,时起时沉,生动形象地表达了___________的悲哀。14.诗人在颈联中如何巧用地名的?一语双关,一指地名,另则将诗人昨日的惶恐,眼下的零丁之感渲染得淋漓尽致。破碎的国家自己身世坎坷国破家亡 15.从抒情方式和思想内容上对“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这两句诗做简要分析。这两句诗采用直抒胸臆的方式,表明了诗人以死明志的决心,充分体现了他慷慨赴死的民族气节。(四)阅读《山坡羊 潼关怀古》,回答问题。16.“峰峦如聚,波涛如怒,山河表里潼关路”从哪些(感官)角度写出了潼关怎样的特点?从视觉、听觉的角度写出了潼关地势险要的特点。 17.“兴,百姓苦;亡,百姓苦”表达出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表达了诗人对封建统治阶级不顾人民死活,给人民带来无穷无尽灾难的不满,以及对人民悲惨命运的同情与关注的思想感情。 (五)阅读《己亥杂诗》,做题。18.前两句以“______”修饰离愁,突出离愁的漫无边际;以“__________”烘托离愁,突出离别时环境的凄凉;以“________”映衬离愁,可见诗人辞官南归时矛盾复杂的心情。19.简要赏析“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诗人赋予落花以生命和情感。落花牺牲自己养护新花,以此自比,即使辞官还乡,也要为下一代新人的成长出力。今常用来表达无私奉献的精神。浩荡白日斜天涯 (一)(咸宁中考)阅读文天祥的《过零丁洋》,回答问题。辛苦遭逢起一经,干戈寥落四周星。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20.请对“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作简要赏析。这两句诗用工整的对偶句和生动形象的比喻修辞手法,把国家的破败与个人的不幸联接在一起,形象地展现了当时风雨飘摇的政治形势。 21.下列各项中,对本诗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首联写个人的仕途经历和抗敌历程,蕴含有深挚沉痛的感情,极有艺术感染力。B.颈联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巧妙地借“惶恐滩”和“零丁洋”两个地名,构成对仗工整的对偶句,写出了形势的险恶。C.尾联通过直抒胸臆的方式,点明主旨,收到了震撼人心、感动天地的艺术效果。D.这首诗之所以流传千古,主要原因在于诗中所表现的威武不屈的民族气节和舍生取义的生死观。[点拨:“颈联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表述有误,在惶恐滩头诉说心中的惶恐,在零丁洋上慨叹自己的孤苦零丁。用“双关”手法,概括出诗人难忘的两次人生经历。表达了诗人因国家覆灭和己遭危难的痛苦心情。]B (二)(武威中考)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回答问题。题乌江亭杜 牧胜败兵家事不期,包羞忍耻是男儿。江东子弟多才俊,卷土重来未可知。【注】乌江亭:在今安徽省和县东北的乌江浦,相传为西楚霸王项羽自刎之处。22.从题材上看,这首诗与杜牧的《赤壁》同属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咏史诗(或:怀古咏史诗) 23.在《赤壁》一诗中,作者对历史上已有结局的战争做了假设性推想——如果不是东风给了周瑜以方便,很可能赤壁之战是曹操取得胜利。在本诗中,作者也对已有结局的战争做了假设性推想——如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也有可能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项羽能“包羞忍耻”,渡过江去重整人马卷土重来,甚至打败刘邦(或:楚汉之争是项羽取得胜利) (三)(株洲中考)阅读下面的古诗,回答问题。梦至苍溪陆 游骑驴夜到苍溪驿,正是猿啼月落时。三十五年如电掣,败墙谁护旧题诗?【注】诗序:“自春来,数梦至苍溪,五月十四日又梦。”苍溪在四川,杜甫曾在此题诗。作此诗时作者八十二岁,与苍溪相隔万里。24.诗中形容时间过得很快的一个词是_________。25.简要分析作者的情感:①_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电掣热爱或怀念惆怅或遗憾 (四)(广安中考)阅读下面的古诗,回答问题。约 客赵师秀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有约不来过夜半,闲敲棋子落灯花。26.发挥你的想象,用自己的语言描绘“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所展现的画面。梅子成熟的季节,在乡村的夏夜,点点雨滴敲打着屋檐,长满青草的池塘传来阵阵蛙声。27.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心情?寂寞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