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上历史课件《甲午中日战争与“瓜分”中国狂潮》 (3)_人教版(2016部编版)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八年级上历史课件《甲午中日战争与“瓜分”中国狂潮》 (3)_人教版(2016部编版)

第5课甲午中日战争与“瓜分”中国狂潮八年级上册 学习目标1、了解甲午战争的起因;熟练掌握《马关条约》的内容。明确帝国主义瓜分中国和美国提出的“门户开放”政策。2、认识到甲午中日战争是日本要实施对外扩张政策而一手挑起的。左宝贵、邓世昌等民族英雄不畏强暴、英勇作战、不怕牺牲的精神值得我们敬仰和学习。清朝腐败无能是中国一次次被动挨打的主要原因。3、学会通过《甲午战争示意图》掌握甲午战争中的重要战役和英雄事迹,培养识图能力。通过分析三国干涉还辽和门户开放的内容理解其实质,提高学生的分析理解历史史实的能力。 重点:甲午中日战争的过程。《马关条约》,“门户开放”政策难点:《马关条约》的影响,对“门户开放”政策的理解。学习目标 自主学习请同学们预习P10-P15页课本,回答以下预习问题:1、日本为什么要发动甲午战争?为什么把这场战争称为“甲午中日战争”?2、《马关条约》的内容和影响分别是什么?3、门户开放政策的内容有哪些? 情境导入我们是东海捧出的珍珠一串,琉球是我的群弟,我便是台湾。我胸中还氤氲着郑氏的英魂,精忠的赤血点染了我的家传。母亲,酷炎的夏日要晒死我了,赐我个号令,我还能背城一战。母亲,我要回来,母亲!——闻一多《七子之歌•台湾》这里的“夏日”是指哪个国家?台湾又是怎样离开母亲的呢? 甲午中日战争阅读教材第一自然段回答问题:日本为什么要发动侵华战争?引发这场战争的因素还有哪些?为什么把这场战争称为“甲午中日战争”?新课讲解 材料:1868年,日本通过明治维新,“脱亚入欧”,开始走上资本主义道路,国力日渐强盛。1892年,日本提前完成了自1885年起的十年扩军计划,到了甲午战争前夕,日本已经建立了一支拥有63000名常备兵和23万预备兵的陆军,包括6个野战师和1个近卫师。战前日本海军拥有军舰32艘、鱼雷艇24艘,总排水量72000吨,超过了北洋海军。——邢德彦《民国风云史》材料说明了什么?新课讲解读一读 甲午中日战争爆发的原因(2)1894年,夹在两国间的朝鲜爆发了东学党起义,朝鲜请求清政府“助剿”,处心积虑的日本寻找到了挑起战争的机会。(1)征服朝鲜,侵略中国,称霸世界,这是明治维新后日本确定的对外扩张的“大陆政策”。这一年是旧历甲午年,所以称这次战争为甲午中日战争。新课讲解 黄海海战1894.7.251894.9.17清军进军路线日军进军路线丰岛海战平壤战役黄海大战旅顺威海卫战役左宝贵邓世昌徐邦道丁汝昌甲午中日战争新课讲解 左宝贵,山东费县人,回族。甲午中日战争爆发后,奉命率部进援朝鲜。平壤战役打响后,负责防守城北玄武门一线,带病登城指挥二当部将劝他摘下红缨帽,脱掉黄马褂,以免引起敌人注意时,他却坚定地说:我之所以穿朝服,就是想让士卒们知道我还在,这样他们就会同敌人血战到底。新课讲解 致远舰直冲敌舰此日漫挥天下泪有公足壮海军威邓世昌生于1849年,卒于1894年,近代著名海军将领,祖籍广东番隅,黄海海战时为致远号巡洋舰管带,1894年9月17日在黄海海战中为国捐躯。新课讲解 日军屠杀旅顺居民新课讲解 英国人阿伦曾亲眼见过日军在旅顺的大屠杀,他在《旅顺落难记》一书中写道:“日军进城后,满路都是被杀者的尸体,竟辨不清路来。在一个池塘边,站满了日军,赶着一群老百姓,往池塘里跳。只见水里有断头的、腰斩的、穿胸的、破腹的,搅作一团。有一个妇女抱着一个孩子浮出水面,正往岸边爬来,日本兵就用刺刀对准她当心扎了对穿,第二个就刺那个小孩,只见刺刀往上一挑,小孩就被挑在枪头上。在另一个地方,10个日军兵捉了许多逃难的中国人,把辫子联在一起,当枪靶子打。有的斩了一只手,有的割下一只耳朵,有的斩断一只脚,有的砍头”。新课讲解 旅顺屠城后,美国纽约《世界报》刊登了下面这段话:“日本是披着文明的皮而带有野蛮筋骨的怪兽。日本今已摘下文明的假面具,暴露了野蛮的真面目”体现了日军的野蛮性和侵略性知耻而后勇新课讲解 丁汝昌威海卫战役中,北洋水师提督丁汝昌宁死不降,最后,自杀殉国。威海卫之战,北洋海军全军覆没。新课讲解 材料二:黄海大战后,清军主力尚存。1895年,日军进犯北洋海军基地威海卫。丁汝昌主动请求歼敌,李鸿章下令:“如违令出战,虽胜亦罪”。材料一:“海军备款三千万,仅购数艘,而西太后即命提款,营构颐和园。问海军衙门所管何职,则颐和园之工程也。”材料三:战争以如此结果收场,李鸿章不禁老泪纵横。其实李鸿章了解中日海军的实力对比,并不主张开战。在甲午战争初期,李鸿章曾上了《覆陈海陆兵数》的奏折,其中说:“自光绪十四年后,并未添购一船。操演虽勤,战舰过少。”新课讲解读一读 甲午战争中国战败的原因有哪些?(1)清政府的腐败无能(根本原因)(2)由于李鸿章的“避战自保”、妥协退让而贻误战机,导致中国军队的一败再败。(3)中国军队装备落后,军备不足,实力差距。探究研讨 《马关条约》签字仪式1895年春,清政府派李鸿章为议和全权大臣,前往日本马关议和。《马关条约》的签订新课讲解 《南京条约》《马关条约》影响割地香港岛辽东半岛、台湾、澎湖列岛进一步损害中国领土主权,刺激了列强瓜分中国的野心。赔款2100万元白银二亿两巨额赔款使清政府财政不堪重负,不得不大举外债。通商口岸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增辟通商口岸(沙市、重庆、苏州、杭州)列强侵略势力深入到中国内地。其他协定关税允许日本在中国开设工厂列强由商品输出,发展到资本输出。比较《南京条约》和《马关条约》外国侵略势力进一步深人中国腹地,大大加深了中国的半殖民地化程度。新课讲解 企图独霸中国东北履行对俄结盟义务法国德国日本策划干涉俄国支持干涉意欲在远东扩大侵略势力缓和与俄在欧洲的矛盾支持干涉清政府还辽赎辽费3000万两白银三国干涉还辽新课讲解 三国干涉还辽的实质是什么?帝国主义(日俄)瓜分中国矛盾的激化探究研讨 《时局图》是根据兴中会会员谢赞泰1898年发表在香港报纸上的漫画改绘的,图上的虎代表英国,熊代表俄国,肠代表德国,蛙代表法国,太阳代表日本,鹰代表美国。“瓜分”中国狂潮新课讲解 各国在华强租海湾和“瓜分”势力范围新课讲解 “门户开放”政策时间内容1899年承认各国在中国的“势力范围”和既得特权,同时要求在各国租借地和“势力范围”内享有均等贸易机会。原因列强在中国掀起“瓜分”狂潮时,美国正忙于和西班牙争夺殖民地,无暇东顾。新课讲解 “门户开放”政策的实质是什么?反映出美国与其它帝国主义国家在侵华政策上的矛盾,也形成了各国共同瓜分中国的局面。探究研讨 史料记载:“(甲午战争后)随便走进中国哪一家农户,人们都可以看到,曾经是不可以缺少的纺车,都蒙上尘土,被人遗忘了。一捆捆机器压的印度孟买棉纱似乎使人注意到手纺车已经不合时宜了。”这种现象反映的实质是()A、自然经济逐渐解体B、手摇纺车效率低下C、印度棉纺质优价廉D、民族工业曲折艰难A典型例题 101试卷库甲午中日战争与“瓜分”中国狂潮—随堂检测1请同学们认真作答哟!巩固训练 巩固训练1、1894年9月,日军围攻平壤。此次战役中,中炮牺牲和弃城逃跑的清军官员分别是()A、邓世昌、叶世超B、左宝贵、叶志超C、邓世昌、左宝贵D、叶志超、左宝贵2、《马关条约》与《南京条约》相比最大的不同之处在于()A、割地B、开设工厂C、赔款D、划使馆界3、下列帝国主义国家和它在中国的“势力范围”的表述,错误的是()A、德国——山东B、法国——两广和云南C、日本——福建D、英国——长城以北及新疆BBD 课堂小结日本称霸野心狼,甲午中日战争响。民族英雄邓世昌,黄海大战英明扬。《马关条约》又签订,清朝割地赔款忙。允许日本开工厂,列强纷纷来效仿。“瓜分”狂潮又掀起,美国忙于领土争。无暇东顾不慌张,“门户开放”后来上。机会均等各国享,中国再遭列强侵。 课后作业任务二:预习下节课解决以下问题:1、什么叫“公车上书”?2、资产阶级维新派为推动变法还进行了哪些大量活动?3、百日维新的内容任务一:完成《甲午中日战争与“瓜分”中国狂潮课后作业》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