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专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23愚公移山课件新人教版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河南专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23愚公移山课件新人教版

23 愚公移山 快速对答案1提示:点击进入习题B(chèng—chèn)(1)赞同(2)放置、安放(3)更替(4)指草木(5)通达。文中指改变(6)即使(7)尽(8)愁苦。文中指担心(9)停止(10)被……所感动(11)背23(1)将近况且(2)代词,他的,指愚公的用在“如……何”前面加强反问语气(3)助词,的助词,用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无实义代词,指愚公移山这件事 5(1)于是愚公率领儿孙中三个能挑担的人(上了山),凿石头,挖泥土,用箕畚装土石,运到渤海边上。(2)冬夏换季,才往返一次。(3)就凭你老迈的年纪和残余的气力,连山上的一棵草都动不了,又能把泥土石头怎么样呢?(4)子子孙孙无穷无尽,可是山不会增高加大,还担心挖不平吗?4(1)惩/山北之塞(2)邻人京城氏之孀妻/有遗男 (1)惩山北之塞,出入之迂也(2)指通豫南,达于汉阴(3)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叩石垦壤,箕畚运于渤海之尾(4)寒暑易节,始一反焉(5)子子孙孙无穷匮也,而山不加增67C(愚公之妻对移山持的是肯定态度)8这一内容从侧面表明愚公移山的行动得到了大家的支持,连小孩都愿意过去帮忙。9愚公是一位目光长远、不畏困难、勇于挑战、思虑周全的老人。 10示例一:我认为愚公移山是聪明之举。尽管移山比搬家或绕道困难得多,但移山才是彻底解决问题的办法。移山之举说明愚公有着远大的抱负,敢于挑战自然,而且坚信人定胜天的道理,他懂得只要代代坚持,就一定有实现愿望的一天。示例二:我认为不能简单地以“智”“愚”来认识愚公移山的行为。从现实可行性和功利效益的角度来说,愚公确实“愚”。但从精神意志的角度来说,他知难而上、顽强不屈的精神和人定胜天的信念,不正给了我们积极的启示吗?(言之成理即可) A(即使;B.停止/已经;C.隔绝/砍断;D.阻止/只是)1112他苦于山北路途阻塞,出来进去都要绕道。反映了古代劳动人民期盼实现抱负的美好愿望。1314愚公抱负远大(或:信念坚定),不畏艰难;鲁公缺乏主见(或:优柔寡断,犹豫不决,畏首畏尾,遇难而退)。(概括合理即可) 15(1)示例:重阳节为每年农历九月初九,一般包括登高赏景、观赏菊花、吃重阳糕、饮菊花酒等。这个节日有“长久长寿”“丰收”等寓意。(2)此徽标由左右两部分组成。左边由两个数字“9”书法变形而得,寓意九九重阳。“9”字的中间是一朵盛开的菊花,寓意重阳节有赏菊花的习俗(左边整体图案是一个圆,寓意欢庆、幸福、圆满)。右边的上面是大写的繁体字“重阳节”,它的下面是小写的汉语拼音“chongyangjie”,右下角是一枚印有繁体“重阳”二字的印章,寓意重阳节是我国传统节日。 1.下列加点字注音有误的一项是()A.万仞(rèn)    穷匮(kuì)孀妻(shuāng)渤海(bó)B.智叟(sǒu)始龀(chèng)惩罚(chéng)陇断(lǒng)C.迂回(yū)荷担(hè)阻塞(sè)亡以应(wú)D.魁父(kuí)叩石(kòu)箕畚(jī)一厝(cuò)chèng—chèn················B 2.解释下列各句中的加点词。(1)杂然相许__________(2)且焉置土石________________(3)寒暑易节__________(4)曾不能毁山之一毛__________(5)汝心之固,固不可彻__________________(6)虽我之死,有子存焉________(7)子子孙孙无穷匮也_______(8)何苦而不平___________________(9)惧其不已也________(10)帝感其诚__________________(11)命夸娥氏二子负二山______·赞同··········放置、安放更替指草木通达。文中指改变即使尽愁苦。文中指担心停止被……所感动背 3.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虚词的含义。(1)且年且九十且焉置土石(2)其其妻献疑曰其如土石何(3)之冀之南汝之不惠操蛇之神闻之________将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况且代词,他的,指愚公的用在“如……何”前面加强反问语气助词,的助词,用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无实义代词,指愚公移山这件事 4.用“/”给下列句子划分朗读节奏。(每句只标一处)(1)惩山北之塞(2)邻人京城氏之孀妻有遗男5.将下面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叩石垦壤,箕畚运于渤海之尾。(2)寒暑易节,始一反焉。//于是愚公率领儿孙中三个能挑担的人(上了山),凿石头,挖泥土,用箕畚装土石,运到渤海边上。冬夏换季,才往返一次。 (3)以残年余力,曾不能毁山之一毛,其如土石何?(4)子子孙孙无穷匮也,而山不加增,何苦而不平?就凭你老迈的年纪和残余的气力,连山上的一棵草都动不了,又能把泥土石头怎么样呢?子子孙孙无穷无尽,可是山不会增高加大,还担心挖不平吗? 6.用课文原句填空。(1)愚公移山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愚公移山的目标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愚公移山的方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从侧面表现移山之艰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5)愚公坚信山可移走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惩山北之塞,出入之迂也指通豫南,达于汉阴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叩石垦壤,箕畚运于渤海之尾寒暑易节,始一反焉子子孙孙无穷匮也,而山不加增 对比、衬托对比的作用:对比是把具有明显差异或者是矛盾的双方安排在一起,突出他们之间的不同点,或突出其中一方的特点。衬托的作用:衬托主要是为了突出主要事物,用相似事物或者用有差别的事物做陪衬,突出主体,渲染主体。衬托的形式(正衬和反衬):以动衬静、以声衬静、以景衬情(以哀景衬乐情、以乐景衬哀情)、以高衬低(以低衬高)、以大衬小(以小衬大)、以明衬暗(以暗衬明)、以环境衬托等。常见题型:①文中运用了衬托手法,试举例说明。②文中写某人或某物对表现主要人物起什么作用?③文中描写某环境有何作用? 答题思路:①用……和……对比(用……衬托……),突出了××……的特点,表达了……情感(揭示……道理)。②文中将……与……对比(文中写……衬托……),有力地表现了……。③环境描写,衬托某人或某物的……的特点,表达了……。 (一)阅读课文,完成题目。7.下列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荷担者三夫”“箕畚运于渤海之尾”从人力之少、运输工具简陋等方面表现了移山的艰难,衬托出愚公移山的毅力和决心。B.邻人京城氏的男孩尽管才七八岁,却能热情地帮助移山,写出了愚公移山这一行动得到人们的认可与支持。C.愚公之妻质疑愚公,智叟嘲笑愚公,尽管他们说话的语气不同,但都对愚公移山持否定态度。D.愚公不畏艰难、子孙相继挖山不止的故事,体现了中华民族知难而进、艰苦奋斗的伟大精神。愚公之妻对移山持的是肯定态度C 8.“邻人京城氏之孀妻有遗男,始龀,跳往助之”这一内容有什么作用?9.请概括愚公的人物形象。这一内容从侧面表明愚公移山的行动得到了大家的支持,连小孩都愿意过去帮忙。愚公是一位目光长远、不畏困难、勇于挑战、思虑周全的老人。 10.有人认为愚公移山是愚妄的行为,有人认为愚公移山是聪明之举。对于愚公移山的行为,你有什么看法?请说明理由。示例一:我认为愚公移山是聪明之举。尽管移山比搬家或绕道困难得多,但移山才是彻底解决问题的办法。移山之举说明愚公有着远大的抱负,敢于挑战自然,而且坚信人定胜天的道理,他懂得只要代代坚持,就一定有实现愿望的一天。示例二:我认为不能简单地以“智”“愚”来认识愚公移山的行为。从现实可行性和功利效益的角度来说,愚公确实“愚”。但从精神意志的角度来说,他知难而上、顽强不屈的精神和人定胜天的信念,不正给了我们积极的启示吗?(言之成理即可) (二)阅读《愚公移山》,完成下列题目。11.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意思相同的一项是()A.虽虽我之死虽乘奔御风D.止河曲智叟笑而止之曰止增笑耳B.已惧其不已也骨已尽矣C.断无陇断焉屠自后断其股········即使停止/已经隔绝/砍断阻止/只是A 1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惩山北之塞,出入之迂也。13.本文中用天神搬走大山作结局有什么作用?他苦于山北路途阻塞,出来进去都要绕道。反映了古代劳动人民期盼实现抱负的美好愿望。 14.请根据上文和链接材料,简要说说愚公和鲁公的性格有什么不同。链接材料:鲁公治①园,欲凿池,父曰:“无地置土。”公遂止。或曰:“土可垒山。”公善之,欲行。妻曰:“不畏小儿女颠踬②耶?”公复止。或曰:“筑径通之,设栏护之,又何忧焉?”公从之,又欲行。家人有止之者曰:“园成必添仆妇,下房不足,甚可虑也。”公犹夷③不能决,事又寝④。【注】①治:修建。②颠踬:被东西绊倒。③犹夷:迟疑不决的样子。④寝:停止。愚公抱负远大(或:信念坚定),不畏艰难;鲁公缺乏主见(或:优柔寡断,犹豫不决,畏首畏尾,遇难而退)。(概括合理即可) 【链接材料译文】鲁公修建园子,想挖一个池子,(他的)父亲说:“没有地方放土。”鲁公于是停下来了。有人说:“土可以堆成山。”鲁公认为(这个意见)不错,想按照他的方法去做。(他的)妻子说:“你就不怕小儿女被东西绊倒吗?”鲁公又停下来了。(又)有人说:“修条小路通到园子里,设个栅栏围着它,又有什么好担心的呢?”鲁公听从了他的话,又想按照这个人的办法做。家里又有人阻止他,说:“园子修好了,必定要添仆人(打理),(给仆人住的)下房就不够了,值得考虑啊。”鲁公迟疑不决不能做出决定,(修园这件)事情就又停下来了。 15.(2019-2020·秦皇岛海港区期末)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后面的问题。材料一:农历九月九日,为传统的重阳节。因为《易经》中把“六”定为阴数,把“九”定为阳数,九月九日,日月并阳,两九相重,故而叫重阳,也叫重九。重阳节,早在战国时期就已经形成,到了唐代被正式定为民间的节日,此后历朝历代沿袭至今。庆祝重阳节的活动多彩浪漫,一般包括登高赏景、观赏菊花、吃重阳糕、饮菊花酒等。因为九九与“久久”同音,九在数字中又是最大数,有“长久长寿”的含意,并且秋季也是一年收获的黄金季节,故 九九重阳佳节,寓意深远。人们对此节历来有着特殊的感情,唐诗宋词中有不少贺重阳、咏菊花的诗词佳作。材料二:重阳节徽标(见下图) (1)根据材料一,写一段话介绍重阳节。(2)仔细观察材料二的重阳节徽标,请按照一定的顺序介绍画面的内容和寓意。示例:重阳节为每年农历九月初九,一般包括登高赏景、观赏菊花、吃重阳糕、饮菊花酒等。这个节日有“长久长寿”“丰收”等寓意。此徽标由左右两部分组成。左边由两个数字“9”书法变形而得,寓意九九重阳。“9”字的中间是一朵盛开的菊花,寓意重阳节有赏菊花的习俗(左边整体图案是一个圆,寓意欢庆、幸福、圆满)。右边的上面是大写的繁体字“重阳节”,它的下面是小写的汉语拼音“chongyangjie”,右下角是一枚印有繁体“重阳”二字的印章,寓意重阳节是我国传统节日。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