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2-04-01 发布 |
- 37.5 KB |
- 48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部编版八年级道德与法治练习题+八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复习提纲
部编版八年级道德与法治全册练习题+八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复习提纲人教版八上道德与法治第一单元检测题人教版八上道德与法治第一单元检测题 满分:100分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45分)1.2016年12月1日,北京陈经纶中学的31名学生来到甘家口大厦开展社会实践活动,了解商业经营、发展,体验甘家口大厦“亲朋式”服务。参加这一活动能使学生( )A.学到课本上学不到的知识 B.体会错综复杂的社会关系C.感受到社会生活绚丽多彩 D.感受到身为中国人的自豪2.2017年1月,期末考试一结束,杭州第二中学高一年级同学纷纷走上了社会实践岗位,开始了他们为期四天的社会实践,与社会真正有了个“亲密接触”。通过参与社会实践活动( )①学生会与越来越多的人打交道 ②使学生对社会生活的感受越来越丰富 ③使学生对社会生活的认识越来越深刻 ④有利于引领学生探索新的知识领域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3.马克思说:“人的本质并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实际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下列理解不正确的是( )A.每个人都是社会的一员B.个人是社会的有机组成部分C.每个人都是社会这张“大网”上的一个“结点”D.个人可以脱离社会而生存和发展4.人的身份是通过社会关系确定的。在不同的社会关系中,我们具有不同的身份。在社区,我与李奶奶是邻居。我与李奶奶的关系属于( )A.血缘关系 B.地缘关系 C.业缘关系 D.法律关系5.西方发达国家现代化的经验表明,人的现代化离不开现代民族精神与民族文化的成长与互动。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条件下,立足优秀的中华文化,我们更应当通过时代精神与民族文化气质的内在契合来丰富完善人们的精神世界,推进人的思想观念的现代化。因为人的成长是不断社会化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我们需要( )A.不断丰富自己的知识 B.不断提高自己的能力C.不断增强自己的规则意识 D.日渐养成自己的价值观念 亲社会行为通常是指对他人有益或对社会有积极影响的行为,包括谦让、分享、合作、助人、安慰、赠予等,是一种个体帮助或打算帮助其他个体或群体的行为趋向。据此,完成6-7题。6.下列属于亲社会行为的是( )①主动关注、了解社会问题,积极建言献策 ②同情和关心遭遇挫折、不幸的人 ③对处于困境和危难的人能伸出援助之手 ④增强忧患意识,优先考虑个人前途命运A.①②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③④7.为培养亲社会行为,我们应该( )①主动了解社会 ②关注社会发展变化 ③积极投身于社会实践 ④看到有人在公共场所乱贴广告而无动于衷A.①②④ B.②③④ C.①②③ D.①③④8.2017年3月31日,河北省邢台市桥西区“移动图书馆启动仪式”在创业服务中心隆重举行。移动图书馆开通后,读者可借助无线网络,利用手机、平板电脑等手持终端设备,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访问图书馆网站,享受检索查询图书馆纸本资源,下载阅读图书馆数字资源等服务。这说明( )A.网络使信息传递更加快捷 B.网络促进了人与人的交往C.网络让生活更加丰富多彩 D.网络的应用是一把双刃剑9.2017年4月6日中国经济网消息,日前,TCL宣布加速转型,业务模式从单独的卖硬件、卖产品转型到产品+服务。为加速发力互联网市场,TCL正式发布了全新的互联网品牌“雷鸟”,同时联合阿里、腾讯发起新一轮进攻。这是继去年TCL发布高端副品牌“创逸”后,对其旗下品牌阵营的又一扩充。这说明( )A.网络丰富了日常生活 B.网络打破了传统人际交往的时空限制C.网络为经济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D.网络为文化传播和科技创新搭建新平台10.下边的漫画告诉我们( )①互联网丰富了民主形式 ②互联网拓宽了民主渠道 ③在网上想说什么就说什么,不受限制 ④互联网对保障公民的民主权利发挥着重要作用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11.2017年3月27日,陕西省科技厅副厅长赵怀斌在“创新引领 追赶超越”中省媒体聚焦陕西科技创新主题采访活动启动仪式上,对陕西2016年科技创新成果亮点进行了总结。他介绍说,今年,陕西将统筹国内外科技创新资源,建设科技资源大数据库,形成涵盖需求征集、众包、众筹、技术交易、创新创业大赛、科技资源共享、成果转化等创新服务子平台的“陕西科技云”。这说明( ) ①互联网推动了传统行业的转型升级 ②互联网促进了科技创新所需物质与信息资源的快速流动 ③互联网加速了各种创新资源的汇聚、融合与共享 ④基于互联网的大数据正在改变我们的生活和我们理解世界的方式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12.陈女士的儿子上学期迷上了手机,放学后边玩手机边做作业,晚上要玩到十二点以后才睡觉。让陈女士担心不已的是,以前孩子常和她说在学校里发生了什么事、遇到什么烦恼,自打孩子爱上玩手机后,在家基本就不和她交流了。陈女士的儿子应该懂得沉迷于网络( )①影响学习和生活 ②给社会带来恐慌和不安 ③耗费了自己的时间 ④影响现实的人际关系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13.网络既是一个信息的宝库,也是一个信息的垃圾场,各种信息混杂,包罗万象。我们在上网时应该( )①注意浏览、寻找与学习有关的信息 ②不在无关的信息面前停留,不在无聊信息上浪费精力 ③要寻找自己感兴趣的暴力信息 ④要学会“信息节食”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14.我国的网民队伍庞大,构成复杂,素质参差不齐。遵守网络规则,争做好网民,是每一个网民的共同责任。下列行为属于遵守网络规则的是( )A.制造和传播谣言 B.泄露他人隐私 C.恶意攻击他人 D.诚信友好交流15.2017年3月27日,“网聚职工正能量·争做湖北好网民”主题活动暨首届工会新媒体论坛在武汉举行。启动仪式上,“全国劳模”杨祉刚、“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藕长洪、“荆楚工匠”邹志平等代表发出倡议:传播网络正能量,从身边做起,从点滴做起。下列做法属于传播网络正能量的是( )①文明上网,传播美好,弘扬伟大的民族精神 ②依法上网,严格自律,培养良好的公民素质 ③理性上网,明辨是非,发出积极的行动倡议 ④在网上发布谣言等,提醒人们注意自身安全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二、漫画题(共10分)16.观察漫画,回答下列问题。(1)根据漫画谈谈你对网络信息的认识。(6分) (2)漫画启示我们应该如何合理利用网络?(4分) 三、简答题(共10分)17.2016年11月11日和11月18日,北京市和平街第一中学的约四百名学生开展了以“规划未来,成就梦想”为主题的生涯规划社会实践活动。在本次活动中为青少年群体提供实践平台的企业包括:国美电器、京师律师事务所、富德生命人寿、全聚德集团、人民邮电出版社、盈科律师事务所、凯撒旅游、中国平安、宜信财富、新东方、团中央未来网、上海夸客优富企业管理顾问有限公司、北京市第一中级人民法院、三元食品、码高机器人教育科技有限公司,共十五家企业单位。(1)该校学生到企业开展社会实践活动会有哪些感受?(6分) (2)我们还可以通过哪些方式了解社会生活?(4分) 四、材料分析题(共15分)18.材料一:党的十八大修改的《党章》的总纲中,在“在生产发展和社会财富增长的基础上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之后,特别加上了“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十三五”规划的核心理念是“必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把增进人民福祉、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作为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材料二:2017年4月1日下午,合肥市五十中学新校真爱志愿者服务站启动仪式在天鹅湖校区报告厅顺利进行。启动仪式前期,五十中新校团委充分利用三月“学雷锋月”这一良好契机,组织开展了一系列主题多样,形式多彩的志愿服务活动,如义务植树造林、安全用电宣传、防空防灾宣传、文明交通引导、环境卫生清扫等,并在全校范围内发起倡议,积极招募天鹅湖校区和望岳校区学生志愿者、家长志愿者和教师志愿者,组建形成五十中真爱志愿者服务队。真爱志愿者服务站启动仪式的顺利启动,为五十中新校志愿服务工作搭建了一个新平台,有助于志愿服务工作的制度化、规范化、常态化。(1)请你从“在社会课堂中成长”的角度说说党和国家重视“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必要性。(4分) (2)开展志愿服务活动属于亲社会行为吗?中学生为什么要养成亲社会行为?(7分) (3)联系你参与的社会活动,谈谈如何养成亲社会行为。(4分) 五、活动探究题(共20分) 19.学习了“网络生活新空间”一课后,某校八年级(1)班正在开展探究性学习活动,请你参与其中,完成相关任务。2017年1月22日,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发布的第三十九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相关数据见下图。(1)根据图片中的数据谈谈互联网在我国快速发展的原因。(6分) 2016年是互联网行业蓬勃发展的一年,其迅猛发展的势头延续至今。随着云南白药、立白、浪莎、梦娜、宝娜斯、同仁堂等知名企业品牌成功走向互联网的风口,2017年将有更多大品牌通过践行新零售模式实现转型升级,互联网营销逐渐成为主流的营销渠道。大品牌互联网化成风口,谁能快速洞悉互联网的巨大营销变现能力并作出反应,谁就能抢先获取互联网时代红利。(2)根据上述材料说明网络对推动社会进步所具有的作用。(4分) 山东临沂徐玉玉被骗猝死案引发社会广泛关注,公众之所以对“徐玉玉案”热切关注,不仅出于对这个花季少女不幸遭遇的痛惜、对网络诈骗之猖獗的愤慨,更出于一种期许。徐玉玉这个准大学生为何轻易被骗?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她看到诈骗分子十分熟悉和了解她的个人信息而放松了警惕。(3)“徐玉玉案”的发生表明网络上存在哪些陷阱?(4分) “四有好网民”即有高度的安全意识、有文明的网络素养、有守法的行为习惯、有必备的防护技能。网络空间文明秩序的建立离不开每个人的努力,做“四有好网民”,既是网络新文明的基石,也是网络空间新秩序的基石,更是网络强国的基石。为此,该校八年级(1)班向全校学生发出争做“四有好网民”的行动倡议。(4)请你写出倡议书的内容要点。(三点即可,6分)人教版《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上册第一单元检测卷参考答案1.A2.A 点拨:学校开设新的课程,有利于引领我们探索新的知识领域。可见,应该排除④。故选A。 3.D4.B5.D 点拨:通过时代精神与民族文化气质的内在契合来丰富完善人们的精神世界,推进人的思想观念的现代化,这有利于人们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念。故选D。6.B 点拨:排除④,因为亲社会行为要求我们关注社会、了解社会、服务社会。故选B。7.C8.A 点拨:移动图书馆开通后,使读者更加快捷地检索查询图书馆纸本资源、下载阅读图书馆数字资源等。故选A。9.C10.C11.B 点拨:题干材料告诉我们,网络为科技创新搭建新平台。故选B。12.D13.C14.D15.A16.(1)①网络上充斥着一些虚假的、不良的信息。②网络上的一些信息歪曲事实,误导大众。③在网络上有的人通过设置陷阱进行网络诈骗,侵害他人利益。等等。(6分,三点即可)(2)①要提高媒介素养,积极利用互联网获取新知、促进沟通、完善自我。②要注意浏览、寻找与学习和工作有关的信息。③不沉溺于网络,要学会“信息节食”。等等。(4分,两点即可)17.(1)①社会生活绚丽多彩。②在社会生活中需要具有人际交往的能力。③社会对人才的需求是多方面的。④只有努力学习,将来才能成为社会需要的人才。等等。(6分,三点即可)(2)参观博物馆;观看天安门广场的升旗仪式;收看电视台的新闻节目;开展社会调查;到农村去体验生活;等等。(4分,四点即可)18.(1)①人的成长是不断社会化的过程。我们需要通过社会的关爱,使自己逐步成长为一名合格的社会成员。②人的生存和发展也离不开社会,每个人都需要从社会中获得物质支持和精神滋养。(4分)(2)属于亲社会行为。(1分)①青少年处于走向社会的关键时期,我们应该树立积极的生活态度,关注社会,了解社会,服务社会,养成亲社会行为。②谦让、分享、帮助他人、关心社会发展等亲社会行为,有利于我们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塑造健康的人格,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念,获得他人和社会的接纳与认可。③我们只有主动关心社会,积极融入社会,倾力奉献社会,才能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6分)(3)①要在身边找到学习模仿亲社会行为的榜样。②要在良好的社会大环境中学习模仿,并形成良好的亲社会行为。③要在观察、参与的社会实践过程中提高社会责任感,习得亲社会行为。等等。(4分,符合题意、两点即可)19.(1)①网络让我们日常生活中的信息传递和交流变得方便迅捷。②互联网打破了传统人际交往的时空限制,促进了人际交往。③ 网络让我们的生活变得更加便利和丰富多彩。借助互联网,不用舟车劳顿,我们就可以结交朋友、查阅资料、学习新知、购买物品、求医问药、休闲娱乐,从而大大节约了成本,提高了效率。(6分)(2)网络为经济发展注入新的活力。互联网大大促进了人才、资金、技术、物资的流动,已经成为社会生产的新工具、经济贸易的新途径。互联网与传统行业的融合,推动了传统行业的转型升级,创造了新业态,提升了经济发展水平。(4分)(3)①网络信息良莠不齐。有的人通过设置陷阱进行网络诈骗,侵害他人利益。②个人隐私容易被侵犯。在开放的网络世界里,侵犯个人隐私的行为,让人防不胜防。(4分)(4)学会自我保护;遵守网络道德和法律规则;学会“信息节食”;传播网络正能量;等等。(三点即可,6分)人教版八上《5.2预防犯罪》教学设计及相关资源5.2预防犯罪教学设计【教学目标】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1.提高对犯罪三个基本特征的认识,树立底线意识,自觉遵守法律。2.知道任何人的犯罪行为都应当受到法律制裁,树立法律面前人人平等意识。3.预防犯罪要从杜绝不良行为开始,增强法治观念,依法自律,做一个自觉守法的人。能力目标:1.提高对刑法和犯罪的认识。2.能够辨别犯罪行为,认清不良行为对青少年的影响。3.增强法治观念,自觉遵纪守法。知识目标:1.知道刑法是惩治犯罪、保护国家和人民利益的有力武器。2.知道犯罪的三个基本特征。3.知道刑法的含义及分类。4.青少年要预防犯罪、自觉守法。【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犯罪的特征。教学难点:加强自我防范【教学方法】情境教学法、启发式教学法、小组合作探究学习法【教学过程】新课导入播放视频《人民的名义》片段,从这一视频中你得到什么启示? 导学提纲认真阅读教材P52-57内容,独立思考完成下列问题(时间8-10分钟)1.什么是刑法?2.什么是犯罪,犯罪具有那三个基本特征?3.什么是刑罚,如何给刑罚分类?4.如何加强自我预防,远离犯罪?一、了解罪与罚运用你的经验展示教材P52“运用你的经验”思考:我国刑法对四百多种犯罪行为分别规定了刑罚。查阅刑法,分析图片中行为的性质和应该承担的法律责任。1.砸破汽车玻璃偷盗车内物品属于盗窃罪。材料链接:《刑法》第二百六十四条【盗窃罪】:盗窃公私财物,数额较大的,或者多次盗窃、入户盗窃、携带凶器盗窃、扒窃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2.在食品生产过程中添加非法食品添加剂,属于犯罪行为。材料链接:《刑法》第一百四十四条:在生产、销售的食品中掺入有毒、有害的非食品原料的,或者销售明知掺有有毒、有害的非食品原料的食品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销售金额百分之五十以上二倍以下罚金;造成严重食物中毒事故或者其他严重食源性疾患,对人体健康造成严重危害的,处五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销售金额百分之五十以上二倍以下罚金;致人死亡或者对人体健康造成特别严重危害的,依照本法第一百四十一条的规定处罚。3.为了逼对方还债而绑架他人属于犯罪行为。材料链接:《刑法》第二百三十九条:以勒索财物为目的绑架他人的,或者绑架他人作为人质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致使被绑架人死亡或者杀害被绑架人的,处死刑,并处没收财产。教师总结、过渡:这三则事例说明当事人的行为不属于一般违法行为,而是触犯了刑法,构成了犯罪。什么是犯罪、犯罪应受什么处罚、如何预防犯罪,是我们本课即将学习的内容。引出课题《预防犯罪》。1.刑法含义及作用刑法是惩治犯罪、保护国家和人民利益的有力武器。它明确规定了什么行为是犯罪,以及对犯罪应当处什么样的刑罚。 相关链接:教师引导学生阅读教材53页最上面的“相关链接”了解犯罪行为的表现。探究与分享学生阅读教材P53探究与分享,探讨下列问题:试对比分析上述行为,你还能举出类似的例子吗?殴打他人,未对他人造成重伤→违反治安管理处罚法→属于一般违法行为;殴打他人而导致他人重伤甚至死亡→触犯了刑法→属于犯罪行为思考:试对比分析上述行为。总结:一般违法行为和犯罪行为的不同之处在于:(1)对社会的危害程度不同:一般违法行为对社会危害程度较轻,犯罪对社会危害严重。(2)违反的法律不同:一般违法行为触犯的是刑法以外的法律,犯罪行为触犯的是刑法。(3)承担的法律责任不同:一般违法行为要承担行政制裁或者民事责任,犯罪要接受刑罚处罚。由此可以看出,社会危害性、刑事违法性和应受刑罚处罚性是犯罪的三个基本特征。2.犯罪的含义及特征犯罪是具有严重的社会危害性、触犯了刑法、应当受到刑罚处罚的行为。社会危害性、刑事违法性和应受刑罚处罚性是犯罪的三个基本特征。探究与分享通过教材p54图片和材料的分析,我们来探讨以下问题:本案中的犯罪分子犯了什么罪?3.刑罚含义及种类刑罚又称为刑事处罚、刑事处分,是指审判机关依法对犯罪分子适用的最严厉的强制性法律制裁方法,以限制或剥夺犯罪人权益为主要内容。根据我国刑法的规定,刑罚分为主刑和附加刑两大类。(阅读教材P54“相关链接”)了解刑罚的具体内容。二.加强自我防范1.犯罪是我们成长道路上最凶险的陷井。我们作为社会成员,要珍惜美好生活,认清犯罪危害,远离犯罪。 教师引导学生阅读教材55页中间“相关链接”探究与分享 (学生阅读教材P55“探究与分享”)思考与讨论:1.绘制出陈某走上犯罪道路的路线图,并分析他走上犯罪道路的原因。2.说说陈某的经历给你的启示。教师讲述: 交损友→旷课→偷东西、打骂同学等→偷窃财物等→拦路抢劫→被判刑。他之所以走上犯罪道路,在于他自己道德水平低;法治观念淡薄;自制力差;不能明辨是非;不能抵制诱惑等。2.预防犯罪,需要我们杜绝不良行为阅读教材56页“相关链接”案例体会展示表格行为表现对行为人的危害对他人的危害对家庭的危害对社会的危害打架斗殴夜不归宿携带管制刀具填表并回答:如何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提示: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中第十四条和第三十四条的规定。行为表现对行为人的危害对他人的危害对家庭的危害对社会的危害打架斗殴走上违法犯罪道路侵害他人生命健康影响家庭正常生活扰乱公共秩序夜不归宿可能受到他人侵害可能侵害他人合法权益令父母担心易导致犯罪携带管制刀具可能被他人伤害毒害身心健康,诱导犯罪令父母担心败坏社会风气教师总结:预防犯罪,需要我们杜绝不良行为。我们要明辨是非,依法自律,做一个自觉守法的人。3.我们应增强法治观念,依法自律,做一个自觉守法的人。(学生阅读教材P56“阅读感悟”)思考:读了父亲给儿子的信,你从中明白了什么?教师总结:我们要从小事做起,避免沾染不良习气,自觉遵纪守法,防患于未然。三、课堂总结本节课我们认识了什么是犯罪,犯罪的特征,明白了预防犯罪,需要我们杜绝不良行为,明辨是非,依法自律,做一个自觉守法的人。我们应从小事做起,避免沾染不良习气,自觉遵纪守法,防患于未然。【板书设计】 一、了解罪与罚1.刑法的含义及理解2.犯罪及其三个基本特征3.刑罚的含义及分类二、加强自我防范1.认清犯罪危害,远离犯罪2.杜绝不良行为3.增强法治观念,依法自律,自觉守法5.2预防犯罪 同步练习一、单项选择题1.俗话说:“小时偷针,大时偷金。”这句话表明( )A.小偷小摸没有关系,不会构成犯罪 B.一般违法与犯罪都是违法行为,应受法律制裁C.“偷针”与“偷金”是一般违法与犯罪的本质差别D.一般违法较容易发展到犯罪2.“法律如果不推开特权的门,也一定跨不进人民的心。”这句话表明( )A.党员干部违法可以将功补过 B.任何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C.党员干部不可能违法犯罪 D.只有普通群众必须在法律的范围内活动3.一般违法行为包括( )①民事违法行为 ②行政违法行为 ③刑事违法行为 ④违宪行为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4.某小学教师陈某因学生小明没有完成作业非常恼火,便拧小明的耳朵,结果将小明的左耳朵拧掉了。对此,人民法院依法判处陈某有期徒刑,赔偿小明医疗费2万余元。这表明我国法律( )①保护未成年人的合法权益 ②禁止和制裁老师批评教育学生的行为 ③禁止和制裁老师体罚学生的行为 ④禁止和制裁老师侵犯学生的人身权利的行为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5.一般违法行为包括( )①民事违法行为 ②行政违法行为 ③刑事违法行为 ④违宪行为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6.根据刑法规定,我国刑罚的种类分为( )A.有期徒刑和无期徒刑 B.行政处罚和刑事处罚 C.主刑和附加刑 D.有期徒刑和死刑7.违法犯罪有极大的危害,同时也要付出极大的代价,因此,要远离违法犯罪行为。要预防违法犯罪行为的发生,就必须( ) A.提高道德水平,增强法制观念 B.在心灵深处憎恶违法犯罪,行为上远离违法犯罪 C.只要不造成重大伤害,就不必在意自己的行为。D.认清违法犯罪的危害8.某市未成年人管教所对在押的少年犯进行调查的数据显示,从他们曾有的行为看,有打架行为的占57.9%,有旷课行为的占49.8%,经常光顾网吧的占44.9%,有赌博行为的占44.3%,看过黄色书籍和淫秽影像制品的占31.9%。这说明 ( )①不良行为任其发展,可能导致违法行为 ②不良行为必然发展为违法行为 ③青少年要抵制不良行为,预防违法犯罪 ④不良行为是小节,无关紧要 A. ①② B. ②④ C. ①③ D.③④ 9.在法律家族中,刑法是比较特别的一种法律。下列对刑法认识正确的是( )①刑法和宪法处于同等地位,一样重要②刑法是惩治犯罪、保护国家和人民利益的有力武器 ③刑法明确规定了什么行为是犯罪④刑法规定了对犯罪应当判处什么样的刑罚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②③④10.“罪孽本自微末始,身陷囹圄悔方迟”的诗句给我们的启示是( )A.犯了错误就会有牢狱之灾 B.有错不改,就可能跌入犯罪的深渊C.小错可不断,大错不能犯 D.犯罪不一定违法,违法一定是犯罪11.犯罪的严重危害性即刑事违法性的必然后果( )A.违反了刑法 B.具有严重的社会危害性C.具有一般社会危害性 D.刑罚当罚性12.《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十七条第三款规定“已满十四周岁不满十八周岁的人犯罪,应当从轻或者减轻处罚。”对于这条法律规定下来理解不正确的是( ) A.未成年人受到国家法律的特殊保护 B.犯罪要受到法律惩罚 C.未成年人犯罪比成年人犯罪代价小 D.未成年人应当远离违法犯罪13.有期徒刑( ) ①是法院对犯罪分子实行惩罚的一种强制方法 ②是主刑的一种③是附加刑的一种 ④是对犯罪分子实行的最严厉的制裁方法A.①②③④ B.①② C.①③④ D.①③ 二、非选择题14.某县未满18周岁的学生阿斌等三人,因父母工作忙,疏于管教,平时在学校不认真学习,常与社会上的闲散青年交往,沉迷网络游戏。为了获得上网的费用,他们在某茶馆附近多次对路过的行人持刀抢劫。该县人民法院依法分别判处三人有期徒刑二年零三个月,缓刑三年,并处罚金20000元。 (1)阿斌等三人的持刀抢劫行为属于哪一种性质的行为?请结合材料写出你的判断理由。属于犯罪行为。因为阿斌等人多次持刀抢劫的行为符合犯罪的三个基本特征,具有严重的社会危害性,触犯刑法,应当受到刑罚处罚。(2)为避免类似案件的发生,请你分别向学校和同龄人提几点建议。学校:①加强对学生的思想教育、纪律教育和法治教育。②组织和引导学生积极参加有益身心健康的活动。③加强家校联系,共同教育未成年人。同龄人:①树立法律意识,遵纪守法。②加强道德修养,增强明辨是非的能力,学会拒绝不良诱惑。③防微杜渐,正视错误,勇于改过。15.分析题学生刘某原来是个好学生,自从认识了一些网友后,就经常旷课,到网吧打游戏,吸烟、酗酒,多次勒索同学,受到学校处分;并在社会上偷窃财物,参与赌博,被公安机关拘留;但他仍不悔改,为了筹集赌资,与上网友拦路抢劫多次,最终判处有期徒刑。(1)刘某为什么会走上违法犯罪的道路?他之所以走上犯罪道路,在于他自己道德水平低;法治观念淡薄;自制力差;不能明辨是非;不能抵制诱惑等。(2)我们应该怎样预防违法犯罪? 我们作为社会成员,要珍惜美好生活,认清犯罪危害,远离犯罪。从小事做起,预防违法犯罪。人教版八上道德与法治《5.1法不可违》教学设计及相关资源 5.1法不可违教学设计教学目标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树立不违法这一底线意识,增强规则意识和法律观念。2.明确什么是违法行为,认识一般违法行为的危害,自觉依法规范自己的行为。3.分清是非,增强守法观念。知识目标1.知道法律是最刚性的社会规则,不违法是人们行为的底线。2.知道违法行为的分类。3.认识身边的违法行为,遵章守法。能力目标1.能认识法律的作用,明确不违法是人们行为的底线。2.区分三大违法行为。3.知道一般违法行为与犯罪的区别与联系。4.能够判断辨别身边的违法活动与行为,自觉遵章守法。重点难点:教学重点:违法行为的种类。教学难点:警惕身边的违法行为。教学过程:导入新课观看《人民的名义》片段,说说视频当中的行为属于什么行为?你有什么感受?教师总结:说明了谁都不能违法,违了法就要受到追究和制裁。引出课题《法不可违》。问题先导:1.什么是违法行为?2.根据违反的法律,违法行为可以分为哪几类?3.什么是刑法?4.犯罪有哪些基本特征?5.什么是刑罚?6.刑罚的种类有哪些? “运用你的经验”P46行为的底线 1.思考:小勤为什么会被送到派出所?2.这样的事情可以避免吗?教师讲述:小勤不懂法,不按照法律的要求去做,实施了违法行为。这样的事情是可以避免的,那就是了解法律,不做违反法律的事。一、违法无小事1.法律的规范作用.法律是一种最刚性的社会规则,它明确告知人们可以做什么,必须做什么,应当做什么、不应当做什么,为人们的行为提供了一个模式、标准或方向。它还告知人们,哪些行为是合法的,哪些行为是非法的,它是评价人们行为是否合法的准绳。不违法是人们行为的底线。法律是最刚性的社会规则,不违法是人们行为的底线。“探究与分享”:P47认识违法行为思考:(1)上述行为分别违反了什么法律、给社会造成哪些危害?行为人落得什么结果?(2)什么是违法行为?(3)根据这三个案例和教材知识,回答违法行为有哪些。教师讲述:朱某拾到苏某的手表拒不返还,违反了物权法,给苏某造成了财产损失,被法院判决限期归还苏某的手表;李某等人的行为违反了治安管理处罚法,破坏了体育馆的公共秩序,被公安机关予以警告处罚;赵某的行为触犯了刑法,影响了社会的稳定,被人民法院判处有期徒刑。2.违法行为的含义含义:出于过错违反法律、法规的规定,危害社会的行为。3.违法行为的种类有哪些?根据违反法律的类别,违法行为分为民事违法行为、行政违法行为、刑事违法行为、违宪行为。根据情节严重程度、对社会危害大小,这三种违法行为还可以进一步划分:民事违法行为和行政违法行为对社会的危害相对轻微,称为一般违法行为;刑事违法行为是违法行为中最严重的一种,通常称为犯罪。无论是一般违法还是犯罪,都要承担法律责任。一般违法行为与严重违法行为(犯罪)的区别、联系二、警惕身边的违法行为探究与分享:P49。 思考:你自己或者身边有人做过这些事吗? 教师总结:谎报险情制造混乱行为,是指行为人为了达到某种目的或需要,明知没有发生险情,而故意编造实际不存在的危险情况,向有关部门报告,以此引起社会混乱、扰乱正常的社会秩序的行为。这里所说的险情是指水灾、火灾、车祸、地震、塌方、匪警、疫情等危急情形。比如为了寻开心,无事拨打匪警、火警电话,造成消防车、警车徒劳奔忙,干扰这些部门正常工作秩序,甚至影响正常出警和抢险。这种行为无论是否达到目的,均违反治安管理处罚条例,要受到治安处罚。生活中,最常见的行政违法行为就是违反治安管理的行为。违反治安管理的行为是指扰乱公共秩序,妨害公共安全,侵犯人身权利、财产权利,妨害社会管理,具有社会危害性,尚不够刑事处罚的行为。1.身边违法行为的主要表现(1)谎报险情,破坏铁路封闭线、殴打他人等行为都是违反治安管理处罚法的行政违法行为。(2)民法用规定权利和义务的方式来规范平等的社会成员之间的关系,侵犯他人民事权利或者没有依法履行合同义务,都是较为典型的民事违法行为。探究与分享:P50。思考:上述行为违法吗?会受到哪些处罚?教师讲述:镜头一中卖方不履行合同,给买方造成财产上的损失,卖方的信誉度降低,影响双方继续进行合作。我国《合同法》第一百零七条规定:“当事人一方不履行合同义务或者履行合同义务不符合约定的,应当承担继续履行、采取补救措施或者赔偿损失等违约责任。”镜头二中照相馆侵犯了对方的肖像权。《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第一百条规定:公民享有肖像权,未经本人同意,不得以营利为目的使用公民的肖像。第一百二十条规定:公民的姓名权、肖像权、名誉权、荣誉权受到侵害的,有权要求停止侵害,恢复名誉,消除影响,赔礼道歉,并可以要求赔偿损失。镜头三中出版社侵犯了作者的著作权。《著作权法》第四十七条:有下列侵权行为的,应当根据情况,承担停止侵害、消除影响、赔礼道歉、赔偿损失等民事责任:(一)未经著作权人许可,发表其作品的。这三则事例都属于侵犯公民权利的民事违法行为。民法用规定权利和义务的方式来规范平等的社会成员之间的关系。侵犯他人民事权利或者没有依法履行合同义务,都是较为典型的民事违法行为。2.如何做到遵章守法?(1)我们要认识一般违法行为的危害,自觉依法规范自己的行为。(2)在社会生活中,我们要分清是非,增强守法观念,严格遵守治安管理的法律规定。(3)在社会交往中,我们要依法从事民事活动,积极防范民事侵权行为和合同违约行为,既要维护自己的权益,又要尊重他人的权益,促进社会健康和谐发展。课堂总结:本节课我们了解了违法行为及其种类,知道了身边的一些行政违法行为和民事违法行为,懂得了违法无小事,要警惕身边的违法行为,增强守法观念,自觉规范自己的行为。板书设计:一、违法无小事1.法律的含义、地位及理解 2.违法行为的含义、分类3.一般违法行为与犯罪的区分二、警惕身边的违法行为1.身边的行政违法行为2.社会生活中的民事违法行为3.青少年遵章守法的具体做法及要求 5.1法不可违 同步练习一、单项选择题1.人们行为的底线是( )A.遵守纪律 B.不违背道德 C.不违法 D.不违规2.违法行为是指不履行法律规定的义务或者做出法律所禁止的行为。根据违反的法律,违法行为可分为( )A.行政违法行为和民事违法行为B.违宪行为和非违宪行为C.行政违法行为、民事违法行为和刑事违法行为D.一般违法行为和犯罪3.一般违法行为和犯罪行为的共同点有( )①都要承担法律责任 ②都应受到刑罚处罚 ③都具有社会危害性 ④都是触犯了刑事法律的行为A.①② B.②④ C.①③ D.③④4.下列属于违法行为的是( )①小东参与抢劫他人财物 ②小哲经常参与赌博、寻衅滋事、打架斗殴 ③小青周末没有参加社区的献爱心活动 ④小江多次拨打119谎报火情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5.2017年3月18日,一名旅客在从宁波飞往昆明的航班上谎称其同伴携带了炸弹。飞机抵达昆明机场后,这名旅客因涉嫌扰乱公共秩序被机场公安治安拘留15日。旅客的行为是( )A.行政违法行为 B.刑事违法行为C.严重违法行为 D.民事违法行为6.包工头严某的厂里招收了15个未满16周岁的女童工。有人告诉他招收童工是违法的,他却振振有词:“我出钱,她们自愿来打工,有什么法好违?”对此你认为( )A.严某招收童工是违法的B.两厢情愿,公平交易C.童工的家庭如果困难则打工是合法的,否则不合法D.如果严某不让童工工作的时间超过每天6小时是合法的,否则是违法的7.一天,学生杨某拾获一个皮包,内有一部手机和几百元人民币,他拒不交还失主反而占为己有。杨某的行为属于( )A.行政违法行为 B.犯罪行为 C.刑事违法行为 D.民事违法行为8.丽江最近不太平静。先是春节前曝出有女性游客被恶意毁容,春节期间又有游客在某餐厅遭遇殴打。根据当地警方的通报,前起案件中的施暴者已被采取刑事拘留强制措施,而后起事件中的打人者也已被行政拘留并处以罚款。两起案件的作案者的行为分别属于( )A.一般违法行为、严重违法行为 B.刑事违法行为、行政违法行为C.刑事违法行为、民事违法行为D.民事违法行为、行政违法行为9.如图所示是几个同学对违法与犯罪关系的理解,你认为正确的是( C )10.下列属于典型的民事违法行为的是( )①行人闯红灯 ②侵犯他人民事权利 ③明知赃物而购买 ④没有依法履行合同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②④二、非选择题11.材料一 19岁的肖某因在歌舞厅起哄、打闹,被公安机关拘留10天,罚款500元。材料二 中学生刘某发现照相馆未经自己同意擅自将自己的艺术照放大后,放在橱窗展览,以招揽顾客。结合以上两则小材料请回答:(1)材料一、二所反映的违法行为分别是何种违法行为?有何共同特点?材料一中肖某的行为属于行政违法行为;材料二中照相馆的行为属于民事违法行为。二者的共同特点是对社会的危害相对轻微,都是一般违法行为。(2)面对类似违法行为我们青少年应如何做?①遵章守法是社会和谐的保证。我们要认识一般违法行为的危害,自觉依法规范自己的行为。②在社会生活中,我们要分清是非,增强守法观念,严格遵守治安管理的法律规定。③在社会交往中,我们要依法从事民事活动,积极防范民事侵权行为和合同违约行为,既要维护自己的权益,又要尊重他人的权益,促进社会健康和谐发展。人教版八上道德与法治《4.3诚实守信》教案及相关资源4.3诚实守信教案【教学目标】知识目标:知道诚信的重要性或意义;懂得践行诚信的具体要求。能力目标:自觉践行诚信,做文明诚信的人,学会运用诚信的智慧。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树立诚信意识,做文明诚信的人,热爱国家,维护国家形象和民族尊严。 【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诚信的重要性教学难点:践行诚信的做法【教学方法】 视频导入、小组合作探究、教师讲授【教学过程】导入:视频:《三声有信》信用主题脱口秀教师总结:当今社会,信用成为一个热点话题,从小我们的父母教育我们要做一个诚实守信的人,那么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如何做一个诚实守信的人。手捧空花盆的孩子从前有位国王要挑选一个孩子做继承人。他让大臣给全国每个孩子发一些花种并宣布:谁能用这些种子培育出最美的花,谁就是他的继承人。有个叫雄日的孩子十分用心地培育花种,可种子就是不发芽。国王规定的日子到了,许多孩子捧着盛开着鲜花的花盆拥上街头。国王从孩子们面前走过,看着一盆盆鲜花,脸上没有一丝高兴的表情。突然国王看见了手捧空花盆的雄日,停下来问:“你怎么捧着空花盆呢?”雄日把经过告诉了国王。国王听了高兴地拉着他的手说:“你就是我的继承人!”孩子们问国王:“为什么您让他做继承人呢?”国王说:“我发给你们的花种都是煮熟了的,这样的种子能培育出美丽的鲜花吗?”你认为国王为什么要选谁作为继承人?问题先导: 1、诚信的含义是什么?2、为什么要讲诚信?3、如何践行诚信?一、诚信无价阅读教材41页的图片既材料回答问题:问题:1、你怎么看待小方的行为?2、我们如何避免出现类似的行为?教师总结:在日常生活中我们要注重细节,诚信要从小时做起,诚信就是诚实、守信和信任。诚信是以中道德规范和品质,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诚信也是一项民法原则。民法意义上的诚信原则,更强调人们在社会活动中讲信用、守诺言、诚实不欺。1、何为诚信?诚信就是诚实、守信用。诚信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公民个人层面的一个价值准则,是一种道德规范和品质,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诚信也是一项民法原则。一位留学生的经历一位在德国名牌大学留学的中国学生,虽然获得了博士学位,专业是热门的计算机软件设计,但在德国却找不到工作。他每到一个企业应聘,主管看了他的材料都很满意,但一打开电脑查询他的信用记录,马上表示“很遗憾,我们不能用您”。原来这位博士生初到德国时因经济紧张经常坐车“逃票” ,因为德国的公交车不查票,只是偶尔有稽查员上车检查,被查到的概率很小。有一次实在不巧被查到了,在补交票款后被记下了证件号码,想不到从此有了“不良信用记录”,哪怕他学历再高技术再精也没有企业会用他。从这位留学生的经历,你能悟出什么道理?教师总结:这个故事告诉我们诚信是一个人安生立命之本。诚信是我们融入社会的“通行证”,一个人真诚老实、笃信诺言,无论走到哪里都能赢得信任。相反,如果弄虚作假、口是心非,就会处处碰壁,甚至无法安生立世。观看视频:无诚信无朋友总结:诚信是一个人安身立命之本。诚信是我们融入社会的“通行证”,一个人真诚老实、笃信诺言,无论走到哪里都能赢得信任。相反,如果弄虚作假、口是心非,就会处处碰壁,甚至无法安生立世。观看视频:《吃了三碗面付款7000多元江苏常州一面馆多方寻找终于退款》3、对比分析:海尔砸冰箱事件与三鹿“毒奶粉”事件讨论:一:企业诚实守信会带来那些好处?二:如果企业诚信缺失会带来那些危害?教师总结:诚信是企业的资本,是企业无形的资产和标识。一个企业只有坚持诚信经营、诚信办事,才能塑造出良好的形象和信誉,赢得客户;才能带来持久的效益,长盛不衰。4、阅读烽火戏诸侯资料图片回答问题 周幽王,有个爱妃名叫褒姒,长得非常美丽,但是“从未开颜一笑”。于是有人想出了一个点起烽火戏诸侯的办法,想换取娘娘一笑,一天傍晚,周幽王带着爱妃褒姒登上城楼,命令四下点起烽火。临近的诸侯看到了烽火,以为西戎来犯,便领兵赶到城下救援,但见灯火辉煌,鼓乐喧天。一打听才知是周幽王为了取乐于娘娘而干的荒唐事,各诸敢怒不敢言。但事隔不久,西戎果真来犯,虽然点起了烽火,却无援兵赶到。原来各诸侯以为周幽王又是故伎重演。结果都城被西戎攻下,周幽王也被杀死了,从此西周灭亡了。 问题:这个故事给你什么启发?教师总结:诚信促进社会文明、国家兴旺。国无信则衰,社会成员之间以诚相待、以信为本,能够增进社会互信,减少社会矛盾,净化社会风气,促进社会和谐;能够降低社会交往和市场交易成本,积累社会资本;能够提高国家的信誉和形象,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总结:2、诚信的重要性:(1)诚信是一个人安身立命之本。(2)诚信是企业的无形资产。(3)诚信促进社会文明、国家兴旺。观看视频:诚信实验反思:问自己:我是否有过不诚信的时候?对家人、对老师、对朋友……对你接触的所有人,包括你自己。引出:践行诚信5、“诚信老爹吴恒忠,信义无价美名扬。”吴恒忠花了十年时间用自己勤劳的双手还清去世的儿子欠下的近20万元债务。 观看视频:诚信母亲张凤英总结:吴恒忠、张凤英践行诚信,真诚待人,信守承诺,说老实话,办老实事,做老实人。吴恒忠对人守信,对事负责,是一个诚信的人。 我们首先要树立诚信意识!6、阅读课本44页的探究与分享回答问题:你是否赞同上述同学的观点?说说你的理由。结合一个典型案例,分析说明应该如何处理诚信与隐私的关系。教师总结:社会关系是复杂的,有时我们会面对两难的选择。当我们的隐私和诚信发生冲突时,应遵循伦理原则和法律要求,权衡利弊,做到既要坚持诚信,又要尊重隐私。案例:小健是老师最信任的一班之长,一天老师找小健了解小奎的情况,因为小奎进来情况反常,上课总是精神恍惚,成绩也直线下降。小健是小奎的好朋友,知道小奎最近在网上交了个“女朋友”,正在热火朝天地“谈恋爱”。小健向小奎保证过不把这件事告诉任何人,而对于老师的询问,小健为难了。问题:(1)如果小健告诉老师实情,可能有什么结果?(2)如果小健履行对小奎的承诺,可能会有什么结果?(3)假如你是小健,你会怎么办?为什么?诚信要讲究智慧。当尊重他人隐私与对人诚实发生冲定时,我们应遵循伦理原则和法律要求,权衡利弊,做到既恪守诚实的要求,又尊重他人隐私。失信记录图片 教师寄语:要珍惜个人的诚信记录。个人诚信体系和社会信用体系日益受到重视,个人守信激励和失信惩戒机制不断完善,守信者处处受益,失信者处处受限。总结:3、如何践行诚信?(1)树立诚信意识。(2)运用诚信智慧。(处理好诚信与隐私的关系)(3)珍惜个人诚信记录。7、课堂小结、练习。【板书设计】诚实守信诚信无价1、什么是诚实守信?2、为什么要讲诚信?(二)践行诚信3、如何践行诚信?4.3诚实守信同步练习一、单项选择题1.“一诺千金”、“一言九鼎”、“君子一言,驷马难追”,这些说法告诉我们( )A.履行承诺是诚信的基本要求B.每个人都要践行自己的诺言C.不兑现自己诺言的人将无立足之地D.只有君子才需要践行诺言 【解析】选A。本题通过成语和古训,考查学生对其的理解,解答此题需要学生区分与题干相符的正确的选项以及与题干无直接联系但说法正确的选项,选项BC说法均正确,但是与题干无直接联系,D选项说法不正确,所以正确答案为A。2.2016年颁布的《北京市中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中关于诚实守信是这样规定的“真诚待人,信守诺言。不说谎,不作弊。答应别人的事努力做好,借别人的东西按期归还,拾到他人的财物及时交还。”对我们中学生来说诚实守信( )①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②是关系我们青少年健康成长的重要规范③是为人处事的基本准则④是从政执政的基本要求A. ①③④ B.②③④ C.①②③ D.①②④【解析】选C。本题通过《北京市中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中关于“诚实守信”的规定,考查学生对于此规定对于中学生的意义,此题选项设置相对简单,学生只需区分选项中是符合中学生身份的要求即可,④的说法不符合中学生的身份,所以①②③正确,选C。3.下列行为体现了诚实守信的是( )A.商场为了盈利,出售假冒伪劣产品B.面对值日,同学之间互相推诿C.中学生上学路上不小心剐蹭路边车辆,主动留字条道歉D.李林因玩游戏而失约【解析】选C。本题通过选项所列举出的系列行为,考查学生对于诚实守信行为的识别能力,通过本课学习,不难得出C选项是正确的。4.2015年,中国建设银行与国家税务总局签署合作协议,率先建立起以征信互认、信息共享为基础的新型银税合作机制。针对按时足额、诚信纳税的小微企业群体,建行创新推出了“税易贷”产品,最高秒批200万元贷款。对此说法正确的有( )①诚信是企业的无形资产 ②企业只有坚持诚信经营、诚信办事,才能带来持久的效益③这是中国建设银行的一种盈利模式④这种合作机制将大大增加国家的各项收入A. ①④ B.②③ C.①③ D.①②【解析】选D。本题通过案例材料,考查学生对诚信对于企业重要性的认识。学生需要认真阅读并理解材料,从中提取关键信息,“针对按时足额、诚信纳税的小微企业群体”,由此可以得出诚信对于企业经营的重要性,①②的表述正确,所以选D。5.一场车祸,让一个年轻人差点失去生命,一个母亲,在面对抢救儿子时用承诺换来的三十多万巨额外债,她没有退缩。五莲县王付兰老人,用自己披星戴月的劳碌,一点一点的还着欠款,用自己羸弱的双肩,坚定的扛起了家庭的重担。这位老人这样做( )A.是应该的,因为她要兑现她借钱时的承诺B.是应该的,她要对自己的行为负责C.没必要让自己这么累D.太傻了,她可以寻求国家的救济【解析】选A。本题通过王付兰老人的事迹考查学生对于本课“树立诚信意识”中“践行诺言”知识的理解,学生解答此题需要提取题干中的关键信息“用承诺换来的……”,由此A选项说法正确。6.下图漫画说明( )A.这种行为是为了获取更大的利润,可取B.这种行为违背了诚实守信的原则C.这种行为只是一种偶然现象D.这种行为能带来长久的效益 【解析】选B。本题通过漫画考查学生对于诚实守信行为的认识,通过学习,本课中提到了民法意义上的诚信原则,就是指民事主体从事民事活动要遵循诚信原则,秉持诚实,恪守承诺。所以B的说法正确。7.为了安慰身患重病的病人,安抚其情绪,我们会听到“别着急,你的病问题不大,会慢慢好起来的”;妈妈对女儿说:“你多吃点鱼,妈妈不喜欢吃”;……生活中这种善意的谎言随处可见,对此说法正确的是( )A.这些说法是不诚实的表现B.诚实与说谎是不相容的,不应该说谎C.社会生活是复杂的,有时需要我们运用诚信智慧D.善意的谎言终究也是谎言,不能提倡【解析】选C。本题考查学生“践行诚信”中“运用诚信智慧”部分知识的了解,面对生活中两难选择,或者为了权衡利弊寻求更好的结果,有时需要运用诚信智慧。所以C说法正确。8.继火车票实名制、快递实名制后,9月中旬,杭州市积极推进个人信用体系建设,微博也要全面实行实名登记注册。越来越多领域加入实名制“大军”,让实名制在为虚拟交易扮演“保安”的同时,也加快了个人诚信记录建设的步伐。这种做法( )①有助于营造良好的社会风尚②有助于提高全社会信用水平③有助于促进社会发展和文明进步④有助于弘扬诚信文化,营造社会诚信环境A. 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②④【解析】选A。本题通过杭州市推进个人信用体系建设的案例材料,考查学生对于推进个人信用体系建设重要性的认识,通过本课学习,①②③④的说法均正确,所以选A。二、非选择题 1.中小学生假期社会实践,是学校开展素质教育,培养学生动手能力的重要一课。而如果让实践报告流于形式,成为“盖章报告”、“签字报告”,不仅偏离了社会实践的设计初衷,也违背了诚实守信的教育之本。临近开学总有学生拿着假期社会实践表去社区居委会盖章。“很多孩子根本没参加社会实践,家长却称只要社区盖个章就算。”(1)你对材料所反映问题的看法。(2)结合本课所学,向家长、老师、同学展开调查,看一看我们身边还存在哪些不诚信的行为? (3)针对你调查的这些现象提出自己合理化的改进措施。我调查的问题是: 我的合理化建议是: 【解析】本题通过中小学生假期社会实践中普遍存在的一种不诚信现象,考查学生对于本课内容的掌握与理解。本题依据题干所设置问题开放性较强,由此学生解答此题可以从身边生活实际出发,所答合理即可。答案示例:(1)材料中反映的问题是一种不诚实的现象。诚信是一种道德规范和品质,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诚信是一个人安身立命之本,是我们融入社会的“通行证”,所以作为中学生我们应该树立诚信意识,按照规定按时完成任务,主动承担起自己的责任。(2)生活中不诚信的行为如:不按时交作业、值日生逃避做值日、向同学许诺帮助却未做到等。(3)我调查的问题:向同学许诺帮助却未做到 我的合理化建议:生活中不轻易许诺,一旦许诺就要做到,做不到时要提前表示歉意,并真诚道歉说明理由。2.成都有一家很特别的蔬菜店。店内,无人看守,各种蔬菜照常摆放,门口立着一块小黑板告知来往市民,老板外出送货,买菜自助。进店的市民到店挑选好蔬菜,读出称量数字,再在翻开的小本子上记下自己的会员号、品种、重量后,径直提着菜离开。“无人菜摊”称出了左邻右里的诚信价值,也渐渐让这家不起眼的小店得到全国范围的关注。这家菜摊的店主老邱,还受邀到北京参加了借贷宝“诚信小店”守护项目。“诚信小店”能够让全国人都知道,这让47岁的老邱很感慨。他说:“诚信是每个人内心的需求,每个人都需要让自己是一个诚信的人,让身边的人感觉自己是诚信的人。所以我们卖的不是蔬菜,而是顾客需求量很大的诚信,我们的产品对于买菜的人来说,他们买的不是菜,买的是他们自己的诚信,他们对自己的认同。诚信不止是做给别人看的,最重要的是让自己内心可以更强大。至于被盗,你可以知道,也可以假装不知道,你的胸怀决定你的生意。”(1)请阅读以上材料,结合本课所学知识说一说你的收获? (2)“诚信小店”能坚持下来,店主老邱的经营理念起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但是每一位光临小店的市民的“诚信”也在其中发挥着不可或缺的作用,请说一说如果让“诚信小店”长期保留下来,对那些不诚信的市民你想说些什么? 【解析】本题通过成都“诚信小店”的经营理念,考查学生对诚信对于企业经营以及个人践行诚信的做法。答案示例: (1)我的收获:“诚信小店”的成功经营来源于店主和左邻右舍市民之间的相互信任。这说明诚信是他们个人内心的需求,老邱之所以能受邀到北京参加“诚信小店”守护项目,也正说明诚信是我们融入社会的“通行证”,一个人真诚老实、笃守诺言,走到哪里都能赢得信任。另一方面诚信是“诚信小店”的无形资产,正是因为诚信经营、诚信办事,才能带来持久的效益,长盛不衰。(2)对于不诚信的市民,建议他们要认识到诚信对于个人的重要作用,要树立诚信意识,说老实话、办老实事、做老实人,而且面对自己曾经的错误要不逃避、不推脱,勇于承认过错,主动承担责任,争取他人的谅解;同时还要珍惜自己的个人诚信记录,从自身做起为营造社会诚信环境,提高全社会信用水平作出自己应有的贡献。人教版八上道德与法治《3.2遵守规则》教学设计人教版八上道德与法治《3.2遵守规则》教学设计学习目标知识目标:了解规则与自由的关系,明白每个人都应自觉遵守规则,懂得应积极维护规则,参与改进规则。能力目标:提高自律能力,敬畏规则,学会维护规则的技巧,锻炼参与改进规则的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树立遵守社会规则的意识,培养自律意识和敬畏规则的意识,形成自觉遵守规则和维护规则的理念。重点自觉遵守社会规则、维护社会规则难点规则不是一成不变的教材分析 本课让学生感受到遵守规则的重要意义,并能学会遵守公共生活的规则。通过对本课的学习,学生学会正确看待社会公共生活,适应公共生活的规则,对于学生的社会化过程具有重要的意义,从而形成自觉承担责任、认真遵守规则的价值取向。学情分析八年级的学生,正处于转型期,对于生活中的规则只是有个初步的认识和了解,规则意识和公共生活责任意识都处在初步的形成时期,树立遵守规则的价值取向、掌握遵守规则的方法对于中学生的社会化过程具有重要意义。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导入新课播放视频:八达岭老虎伤人事件问题:老虎伤人谁之过?如果动物园里没有相关的协议规定,游客自由出入园区,会产生什么样的后果?学生观看并回答 通过典型的不遵守规则而丧生的故事激发学生遵守规则的意识从而导入本课。讲授新课风筝与线的故事问题:从风筝与线的故事中,你明自了哪些道理? 探究与分享:P27问题:你如何看待这位男士打手机的自由? 播放视频:《男子地铁上随地吐痰》问题:你怎样看待该男子的吐痰自由? 得出结论:社会规则划定了自由的边界 探究与分享:P27问题:为什么这两位乘客不是在行使自由和权利? 展示故事:规则还是道德?问题:你怎样看待哈佛校长开除这名学生这件事? 得出结论:社会规则是人们享受自由的保障 展示名人名言 许衡的故事、杨震暮夜却金问题:在许衡和杨震身上体现了一种什么品质?如何理解这一品质? 学生回答:自由不是随心所欲的,社会规则划定了自由的边界,遵守规则是享有自由的前提。 学生探究并回答 学生观看并回答 学生阅读并回答 学生讨论 通过寓言故事,引导学生明白自生动形象地阐述自由与规则的关系。 通过新闻事件激发学生理解自由与规则的关系。 通过故事,激发讨论,引导学生从更深层次上认识社会规则的作用。 通过名人名言强化学生的规则意识。 得出结论:遵守社会规则需要他律和自律 探究与分享:P29问题:你怎么看待以上观点? 名人故事:按次序理发、我也要遵守制度、无论谁都要遵守制度问题:从以上名人轶事中,你得到什么启示? 得出结论:发自内心地敬畏规则,把规则作为行动的准绳 探究与分享:P29问题:生活中还有哪些类似的行为?面对这些行为,旁观者是怎么做的?为了改变这种状况,两位同学讨论解决方案,请你参与其中。得出结论:我们要坚定维护规则 方法与技能:P30 播放视频:两会聚焦:慈善法计划生育政策的历史变迁问题:当初为什么要求“一对夫妇只能生一个?”现在又为什么放开“全面二胎”政策? 得出结论:我们要积极改进规则学生阅读故事并回答问题 学生讨论 学生阅读故事并回答问题 学生分组讨论并回答 学生观看并回答问题 通过名人故事引导学生自觉遵守社会规则。 通过名人自觉遵守规则的事例,激发学生学习他们的自觉遵守规则,把规则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给学生劝导别人遵守规则的具体建议。 通过社会生活中的慈善法和计划生育政策的变迁。 课堂小结带领学生按照板书内容回顾本节课知识点板书遵守规则一、自由与规则密不可分1、社会规则划定了自由的边界2、社会规则是人们享有自由的保障二、自觉遵守规则1、遵守社会规则需要自律和他律2、发自内心地敬畏规则,把规则作为行动的准绳三、维护与改进规则1、我们要坚定维护规则2、我们要积极改进规则《3.2遵守规则》同步练习一、选择题1、据了解,北京市政府决定将每月11日确定为自觉排队日,意为两人以上就应像“11”一样按顺序排列。“排队日”的设立启示我们,在公共场合要做到( )①自觉遵守公共秩序②自觉排队上下车、购物③自觉、主动约束自己的行为逐④有急事要办,可以插队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2、下列关于公民自由和规则关系的认识,正确的是( ) A.言论自由是我的权利,我想怎么说就怎么说 B.受教育是我的权利,我想上学我就上,不想上学就不上 C.国家鼓励植树造林,我应积极参加义务植树活动 D.拍照是公民的自由,我们未成年人可以拍摄军事基地3、古人云:畏则不敢肆而德以成,无畏则从其所欲而及于祸。下列理解不正确的是( ) A.自由与规则不可分 B.社会规则划定了自由的边界 C.社会规则是人们享有自由的保障 D.自由是不受任何限制的4、今天,我们享受着列车提速、高铁联网、硬件设施不断升级的优越条件,但文明素质的“考场”无处不在。能否在内心树立起对一规则和公德的敬畏,对公共环境的责任……完全取决于每个人的自律。自律就是( ) ①严于律己 ②不断自我反省 ③克服已经发现的不良习惯 ④做到自觉遵守规则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5、为了防止空气污染日益严重的现状,很多城市全面禁止燃放烟花爆竹。后来随着人们对传统文化的认识,部分城市对烟花爆竹经营实行统一采购、统一批发,并规定了燃放烟花爆竹的区域、时间等。对此认识正确的是( ) A.部分城市规则意识有待提高,朝令夕改不利于城市的管理 B.这样可以杜绝城市居民乱燃放烟花爆竹的行为 C.规则不是一成不变的,只要符合城市管理者的要求就好 D.我们要积极改进规则,原有规则不符合实际就应完善调整6、2017年3月22日河南省第三实验小学的学生因下课上厕所拥挤和推操发生了严重的踩踏事件,造成了22名学生受伤,其中1人在送往医院途中死亡,5人重伤。这则材料说明( ) ①生活离不开秩序 ②秩序离不开规则 ③不守规则就会造成危险 ④规则只能靠法律手段强制人们遵守 A.①②③ B..①②③④ C.①③ D.②④7、携手共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要通过完善规则体系,形成“通用语言”,进而互联互通、规范约束、协同发展。下列需要完善的规则是( ) A.原来没有的规则 B.失去了存在的合理性的规则 C.一部分人感到对启己不公平的规则 D.不能完全适应实际生活变化的规则二、材料分析题 8、2017年3月22日上午8点半左右,渡阳县三实小发生一起学生殊踏事故。事故造成22名学生受伤,其中1人在送往医院途中死亡,5人重伤。踩踏事件发生后,杨某通过微信群散布谣言称:“红旗路三实小,有谁家孩子在那上学了没有,学校厕所歪了砸住孩子了,谁家孩子在那上学,家长去看看吧”。该信息发布后,在互联网上迅速传播,严重扰乱公共秩序。 3月23日,渡阳县公安局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第二十五条第(一)项之规定,决定对杨某以虚构事实扰乱公共秩序行政构留九日,并处罚款伍佰元。佳佳认为:杨某在行使自己的言论自由,不应受到处罚。你认同这一观点吗?说说你的理由。 三、活动探究题9、下面是蓉蓉上学某一天的“所见”“所闻”“所行”。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情景一:【见】清晨,蓉蓉来到学校,见门口多了一位警察。班主任告诉蓉蓉,为了保护学生上下学的安全,我市开展社区民警进校园活动。同时,我校也更新了校园监控设备。 情景二:【闻】下午,蓉蓉听了一场法制讲座。法制校长讲述了某中学学生小张受校外“大哥”的影响,经常旷课、抽烟、上网吧,父母对此不闻不问。后小张与“大哥”一起持刀抢劫时被抓,最终因抢劫罪被判刑。 情景三:【行】法制讲座后,班主任组织了一次主题为“远离犯罪,怎样做一个合格公民”的班会活动。蓉蓉和同学进行了热烈地讨论。(1)根据情景一的提示,为了我们的生命安全,我们应该遵守哪些规则?(请至少列举2例) (2)结合情景二,分析小张走上犯罪道路的原因。 (3)从加强自我防范的角度,谈谈我们中学生如何做一个合格公民?人教版八上道德与法治《4.1尊重他人》教学设计及相关资源教学目标知识目标:知道尊重他人是一个人内在修养的外在表现,理解每个人都有得到他人尊重的需要,明确必须尊重他人。能力目标:培养学生重视他人、平等待人、换位思考、欣赏他人的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培养学生尊重他人的意识,引导学生践行尊重的理念。重点尊重是交往的起点;尊重从我做起。 难点努力实践平等待人,真正做到尊重他人。教学过程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导入新课播放视频:中华骄傲问题:董卿的三次下跪为何会赢得网友的告诉赞许?学生观看并回答通过许渊冲对文化的尊重和董卿对许渊冲的尊重,引出尊重话题。讲授新课运用你的经验:P32问题:面对上述两种场景,你的感受有何不同?就上述场景,谈谈我们在社会生活中应该如何尊重他人。 一、尊重是交往的起点探究与分享:P33问题:你赞同哪位同学的观点?举例说明支持你的观点。有人说:“尊重比帮助更重要。”你认同这个观点吗?说说你的理由。 屠格涅夫给乞丐的礼物问题:怎样理解尊重比帮助更重要? 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 得出结论:尊重给个体带来的影响 探究与分享:P34问题:你如何看待以上观点? 播放视频:杭州图书馆对乞丐免费开放被称赞我无权拒绝他们入内读书,但您有权选择离开。 ——杭州市图书馆馆长楮树青 学生回答 学生阅读 学生阅读并回答 通过两个场景的对比,让学生鲜明的感受到尊重与否的区别,从而产生尊重的意愿。 通过探究活动引导学生明白尊重的重要性以及尊重比帮助更重要的观点。 通过乞丐的回答引导学生理解对于乞丐来说尊重比帮助更重要。 通过这个活动使学生认识到尊重是文明社会的重要特征。 问题:你怎样看待这句话? 得出结论:尊重会给社会带来的影响 二、尊重从我做起探究与分享:P34商人与乞丐推销员问题:这位推销员为什么感激买铅笔的商人?从故事中你能感悟到什么? 得出结论:积极关注、重视他人 探究与分享:P35思考:你赞同他们的看法吗?说说你的理由。 故事1:萧伯纳与小姑娘故事2:曾国藩题对联故事3:女王敲门问题:“萧伯纳与小姑娘”、“曾国藩题对联”和“女王敲门”这三个故事给我们什么启示? 展示几幅生活中不平等待人的反面例子:伸脚打的、歧视农民工、过水坑不注意避让清洁工、侮辱保安 展示周恩来平等、谦逊待人的事例 得出结论:平等对待他人 故事1:丈夫与妻子故事2:猪、绵羊和奶牛故事3:狐狸与鹤问题:“丈夫与妻子”、“猪、绵羊和奶牛”和“狐狸与鹤”这三个故事给我们什么启示?学生观看视频并就馆长的话进行讨论 学生回答 学生探讨什么样的人值得尊重 学生阅读故事并思考相关问题 通过探讨,引导学生明白要平等对待他人。 通过故事增强课堂趣味性,引导学生树立平等对待他人的意识。 引导学生关注生活中的此类现象并从自身做起,平等待人。 通过一系列故事引导学生要学会换位思考。 展示两幅漫画结合以上两幅漫画,谈谈怎样赢得别人尊重? 周总理的机智问题:上面的故事说明了什么?怎样才能赢得他人尊重?得出结论:学会换位思考 播放视频:骆驼和羊问题:这个寓言故事告诉我们的道理是? 得出结论:学会欣赏他人 学生阅读故事并思考相关问题 学生回答 学生回答 学生观看并回答 通过漫画和周总理机智的故事引导学生明白换位思考,要赢得别人尊重,首先要尊重别人。 通过骆驼和样的故事引导学生要善于发现别人长处和闪光点,学会欣赏他人。课堂小结带领学生按照板书内容回顾本节课知识点板书尊重他人一、尊重是交往的起点1、尊重给个体带来的意义2、尊重给社会带来的意义二、尊重从我做起1、积极关注、重视他人2、平等对待他人3、学会换位思考4、学会欣赏他人同步练习一、选择题1、“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这句话说明( )A.尊重是相互的,尊重他人,才会赢得他人的尊重B.自尊的人要懂得自爱C.对他人我们要敬而远之D.只有他人先尊重我,我才会尊重他人 2、俄国作家屠格涅夫虽未给一名乞丐一分一厘,可却给予了他最高的尊重。当他用手握住乞丐脏兮兮的手,并诚恳地说声“兄弟”时,历史就将这个传递爱心的尊重定格了。这表明( )①尊重他人是一个人内在修养的外在表现 ②尊重是维系良好人际关系的前提 ③尊重是文明社会的重要特征 ④每个人都希望得到他人和社会的尊重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3、在校园里,我们有时会遇到下列现象:对成绩不好的同学嗤之以鼻,对相貌不好的同学避而远之,对穿戴不好的同学指指划划。这些现象说明( )A.人与人之间学习成绩、相貌、穿戴等的差别会导致人格上的不平等B.出现这些现象,主要是因为有些同学的好奇心太重C.由于各方面的差别导致人与人之间的不尊重,这是可以理解的D.人生而平等,尊重他人要学会尊重他人的人格、权利等4、我们每个人生而平等,这种平等应该得到充分的尊重。以下行为中没有体现平等的是( )①小同高大强壮,经常拦劫低年级同学 ②小玲自恃家境富裕,经常对穿着朴素的同学冷嘲热讽③小昌经常帮助腿有残疾的小韦做值日 ④有的人高踞领导之位,对下属颐指气使A.②③④ B.①②④C.①③④ D.①②③5、小乔是父母的“掌上明珠”,衣来伸手、饭来张口。住进学校集体宿舍后,小乔得到同学们许多“关照”,却对别人漠不关心。久而久之,同学们渐渐疏远了她。同学们疏远小乔的主要原因是( )A.她只注重自己的存在,而冷落、忽视了他人B.她家经济条件太好,别人无法与她相比C.小乔是一个善于处理人际关系的人D.小乔希望大家都成为好朋友,可同学们办不到6、山东省某高速公路收费站打出了这样醒目的标语:“车让人,让出文明;人让车,让出安全;车让车,让出秩序;人让人,让出和谐。”这一标语的内容说明了( )①尊重他人是一个人内在修养的外在表现 ②尊重使社会生活和谐融洽 ③处处忍让有损个人人格尊严 ④尊重能促进社会进步,提高社会文明程度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7、妻子正在厨房炒菜。丈夫在她旁边一直唠叨不停:“慢些、小心!火太大了。赶快把鱼翻过来!油放太多了!”妻子脱口而出:“我懂得怎样炒菜。”丈夫平静地答道:“我只是要让你知道,我在开车时,你在旁边喋喋不休,我的感觉如何……”这告诉我们( )①人与人之间应该相互尊重 ②要学会换位思考 ③要设身处地为他人着想,不把自己的意志强加给他人 ④将心比心,体会他人的感受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8、在《论语》中有这样一句话:“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意思是自己不喜欢的事情,就不要强加在别人的身上。启示我们( )①要设身处地为他人着想 ②不把自己的意志强加给他人 ③学会换位思考 ④要热心帮助他人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二、材料分析题9新中国成立初期,中央人民政府就发布了《关于处理带有歧视或侮辱少数民族性质的称谓、地名、碑碣、匾联的指示》,将带有歧视或侮辱少数民族性质的称谓全部予以禁止、更改、封存或收管。“旧中国,我们瑶族被称作‘猺’,被蔑称为‘动物’;解放了,我们被称作‘傜’,变成了‘人’;民族识别后,我们被称作‘瑶’,变成了‘玉’,是共产党让我们实现了从‘动物’到‘人’再到‘玉’的转变。”一位瑶族干部曾做过如此形象的比喻。(1)我国政府是以什么态度与不同民族和文化背景的人交往的? (2)此材料对你有何启示?你打算怎么做? 三、实践探究题10、从前,有个年轻人要去张村办事,可他不认识去张村的路,更不知道去张村的路有多远。他遇见一位六十多岁的老人,便迎面喊道:“喂,老头儿,从这里去张村该怎么走,有多远?”老人看他轻狂而无礼貌,便脱口而出:“小娃儿(转弯儿),无礼(五里)!”说完就愤愤地快步离去。年轻人转过山坡弯儿,足足走了五里的路程,一直没有见到叫张村的地方。这里,年轻人停下脚步来,独自坐在路边,左思右想,考虑了半天,似乎才悟出了……读完这个故事,回答以下问题:(1)请你补出故事中“……”的内容,给故事一个合情合理的结尾。 (2)假如你是故事中的年轻人,请说出你的问路方式。 (3)请谈谈你从这个故事中得到的启示。 (4)社会生活就像一面镜子,我们怎样对待别人,别人也会怎样对待我们。要想获得他人的尊重,就要学会尊重他人。你认为应该怎么做才是尊重他人? 同步练习 答案一、选择题1-8ADDB ABDA二、材料分析题9、(1)平等、尊重。(2)①平等对待他人,不歧视他人;②在与不同民族的人交往时,要尊重其他民族的历史和文化。三、实践探究题10、(1)答案一:我之所以这么惨,是因为我对那位老人不礼貌,不尊重,老人很生气,所以没有告诉我去张村的路的远近。答案二:尊重是相互的,尊重能够减少摩擦、消除隔阂,增进信任,形成互敬互爱的融洽关系。(2)“请问老爷爷,去张村该怎么走?离这儿还有多远?”老人回答后要说:“谢谢!”(3)①尊重他人是一个人内在修养的外在表现;②每个人都是有尊严的个体,都希望得到他人和社会的尊重。③尊重使社会生活和谐融洽。(4)①积极关注,重视他人;②平等对待他人;③学会换位思考;④学会欣赏他人。八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复习提纲第一单元走进社会生活第一课丰富的社会生活1.人们在社会交往中形成了各种社会关系。2.个人是社会的有机组成部分,社会关系构成了人类赖以存在的社会3.人的身份是在社会关系中确定的。在不同的社会关系中,我们具有不同的身份。4.社会关系从建立的基础可分血缘关系、地缘关系和业缘关系。如家庭、家族成员之间的关系属血缘关系。同乡、邻居属于地缘关系。同学、同事属业缘关系。5.人的成长是不断社会化的过程。6.我们的衣食住行、学习、娱乐等都与社会的方方面面发生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人的生存和发展离不开社会,每个人都能从社会中获得物质支持和精神滋养。7.青少年处于走向社会的关键时期。8.如何养成亲社会行为?(1)我们应养成亲社会行为树立积极的生活态度,关注社会,了解社会,服务社会,养成亲社会行为。养成亲社会行为,有利于我们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塑造健康的人格,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念,获得他人和社会的接纳与认可。(2)亲社会行为在人际交往和社会实践中养成。我们要主动了解社会,关注社会发展变化,积极投身于社会实践。(3)我们只有主动关心社会,积极融入社会,奉献社会,才能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第二课网络生活新空间一、作用有哪两大方面作用? 1网络丰富了日常生活(1)网络让我们日常生活中的信息传递和交流变得方便迅捷;(2)互联网打破了传统人际交往的时空限制,促进了人际交往;(3)网络让我们的生活变得更加便利和丰富多彩。2.网络推动社会进步(1)网络为经济发展注入新的活力,提升了经济发展生平;(2)网络促进了民主政治的进步。(3)网络为文化传播和科技创新搭建新平台。二、网络有哪些弊端?(1)网络信息良莠不齐。网络上充斥着一些虚假的、不良的信息;(2)沉迷于网络,影响学习、工作和生活;(3)网络中个人隐私容易被侵犯,个人信息容易被泄露。三、如何合理利用网络1.理性参与网络生活(1)我们要提高媒介素养,积极利用互联网获取新知、促进沟通、完善自我。(2)要学会“信息节食”。(3)我们要学会辨析网络信息,让谣言止于智者,自觉抵制暴力、色情、恐怖等不良信息。(4)自觉遵守道德和法律,做一名负责人的网络参与者。2.传播网络正能量(1)充分利用网络平台为社会发展建言献策。(2)我们要在网上传播正能量。第二单元遵守社会规则第三课社会生活离不开规则1.道德和法律是调节人们行为的两种主要社会规则。2.什么是社会秩序?社会秩序是社会生活的一种有序化状态,常见的社会秩序包括:社会管理秩序、生产秩序、交通秩序和公共场所秩序。3.社会秩序的作用?(1)社会正常运行需要秩序。(2)社会秩序是人们安居乐业的保障。。4.什么是社会规则?社会规则是人们为了维护有秩序的社会环境,在逐渐达成默契与共识的基础上形成的。生活中,调节我们行为的规则有很多,如纪律、道德、法律等。5.社会规则的作用?()社会规则明确社会秩序的内容。(2)社会规则保障社会秩序的实现。如果违反规则,会受到舆论的谴责,甚至受到相关部门处罚。6.社会规则划定了自由的边界。自由不是随心所欲,它受到道德、纪律、法律等社会规则的约束。公民在行使自由和权利的时候,不得损害国家的、社会的、集体的利益和其他公民的合法的自由和权利。7社会规则是人们享有自由的保障,人们建立规则的目的不是为了限制自由,而是保证每个人不越过自由的边界,促进社会有序运行。8.如何做到自觉遵守规则?(1)遵守社会规则需要他律和自律。(2)遵守社会规则,需要我们发自内心地敬畏规则,将规则作为自己行动的准绳。9.如何维护和改进规则?(1)我们要坚定维护规则。一方面要从自己做起,自觉遵守社会规则;另一方面要在保护自身安全的基础上,提醒、监督、帮助他人遵守规则。(2)我们要积极改进规则,规则不是一成不变的 第四课社会生活讲道德1.尊重是交往的起点(1)尊重他人是内在修养的表现,我们要尊重他人的人格、权利等。(2)每个人都是有尊严的个体,都希望得到他人的尊重和社会的尊重。(3)尊重使社会生活和谐融洽。尊重是维系良好人际关系的前提,是文明社会的重要特征。尊重可以促进社会进步,提高社会文明程度。2.如何尊重他人?(1)积极关注、重视他人。(2)平等对待他人。(3)学会换位思考。(4)学会欣赏他人。3.礼主要体现在语言文明、仪表端庄、举止文明等方面。4.文明有礼的作用?(1)文明有礼是人立身处世的前提。(2)文明有礼促进社会和谐。(3)文明有礼体现国家形象。5如何做文明有礼的人?(1)做文明有礼的人,要态度谦和,用语文明。(2)做文明有礼的人,要举止端庄、文明。(3)做文明有礼的人,需要在社会生活中不断学习、观察、思考和践行。6.为什么要讲诚信?或者说诚信的作用。(1)诚信就是诚实、守信和信任。诚信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公民个人层面的一个价值准则,是一种道德规范和品质,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2)诚信是一个人安身立命之本。(3)诚信是企业的无形资产。(4)诚信促进社会文明、国家兴旺。7.现实社会中如何做到诚信?(1)树立诚信意识。(2)运用诚信智慧。(3)珍惜个人的诚信记录。第五课做守法的公民第一框:法不可违1.法律是最刚性的社会规则,不违法是人们行为的底线。2.违法行为是指出于过错违反法律、法规的规定,危害社会的行为。3.根据违反法律的类别,违法行为分为民是违法行为、行政违法行为和刑事违法行为。4.民事违法行为是指违反民事法律规范,应当承担民事责任的行为,如欠债不还的行为。行政违法行为是指违反行政法律法规,应当受到行政处分,或行政处罚的行为,如扰乱社会治安的行为。刑事违法行为是指违反刑事法律法规,应当受到刑罚处罚的行为,如故意杀人的行为。5.民事违法行为和行政违法行为对社会的危害相对较轻微,称为一般违法行为。刑事违法行为是最严重的一种违法行为,是犯罪。二者都要承担法律责任。6.谎报险情、破坏铁路封闭网、殴打他人等行为都是违反治安管理处罚法的行政违法行为。 最常见的行政违法行为是违反治安管理的行为.7.明法有规定权利和义务的方式来规范平等的社会成员之间的关系,8.侵犯他人民事权利或者没有依法履行合同的义务,都是典型的民事违法行为。9.民事权利,是公民享有的重要权利,它包括财产权和人身权。财产权,包括物权、债权、继承权。人身权,包括生命权、健康权、姓名权、肖像权、名誉权、隐私权、婚姻自主权,10尊章守法是社会和谐的保证(1)我们要认识一般违法行为的危害,自觉依法规范自己的行为。(2)在社会生活中,我们要分清是非,增强守法观念,严格遵守治安管理的法律规定。(3)在社会生活中,我们要依法从事民事活动,积极防范民事侵权行为和合同违约行为,既要维护自己的权益,又要尊重他人的权益,促进社会健康和谐发展。第二框:预防犯罪1.刑法是惩治犯罪、保护国家和人民利益的有力武器。2.什么是犯罪?它有哪三个特征?答:犯罪是具有严重社会危害性、触犯了刑法、应当受到刑罚处罚的行为。严重危害性、刑事违法性、应受刑罚处罚性是犯罪的三个基本特征。犯罪最本质特征是严重社会危害性,判断一个人的行为是否犯罪,首先看他的行为是否具有严重社会危害性。刑事违法性是犯罪的法律标志。应受刑法处罚性是犯罪的严重社会危害性和刑事违法性的必然法律后果,3.任何人的违法行为都应当受到法律的制裁。犯罪的法律后果是刑罚,刑罚又称为刑事处罚、刑事处分,刑罚分为主刑和附加刑。4.主刑分管制、拘役、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死刑,附加刑分罚金,剥夺政治权利,没收财产,驱逐出境。5.青少年如何加强自我防范?(1)我们作为社会成员,要珍惜美好生活,认清犯罪危害,远离犯罪。(2)预防犯罪,需要我们杜绝不良行为。(3)生活在法治社会,我们应增强法治观念,依法自律,做一个自觉守法的人。(4)我们要从小事做起,避免沾染不良习气,自觉遵纪守法,防患于未然。第三框:善用法律1.如何善用法律?(1).遇到法律问题或者权益受到侵害时,要及时寻求法律援助,依靠法律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2).我们可以通过法律服务机构来维护合法权益。法律服务机构包括法律服务所、律师事务所、公证处、法律援助中心。(3).受到非法侵害,可以寻求国家的法律救济。可以依法到公安机关、人民法院或人民检察院中的任何一个机关控告、举报,必要时可以直接向人民法院起诉,2.诉讼(1)诉讼是处理纠纷和应对侵害最正规、最权威、最有效的手段,是维护合法权益的最后屏障。(2)如果受到非法侵害,通过非诉讼手段不能解决问题,就要通过使用诉讼手段,通过打官司讨回公道。3.诉讼分为哪几种?民事诉讼、行政诉讼和刑事诉讼,行政诉讼俗称”民告官”。4.青少年如何同违法犯罪行为作斗争?(1)同违法犯罪行为作斗争,是包括青少年在内的全体公民义不容辞的责任。(2)在面对违法犯罪时,我们要善于斗争,在保全自己,减少伤害的前提下,巧妙的借助他人或社会的力量,采取机智灵活的方式,同违法犯罪行为作斗争。(3)我们要积极弘扬社会主义法治精神,形成守法光荣、违法可耻的观念,做到自觉守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靠法,努力做社会主义法治的忠实崇尚者、自觉遵守者和坚定捍卫者。 5.同违法犯罪作斗争的常用方法有哪些?拨打110或争取其他成人的帮助,虚张声势,同违法犯罪分子巧妙周旋。记住违法犯罪分子的体貌特征。了解违法犯罪分子的去向。保护好作案现场。第三单元勇担社会责任第六课责任与角色同在1.责任是一个人分内应该做的事情.责任来自对他人的承诺、职业要求、道德规范、法律规定等。2.在社会生活的舞台上,我们扮演不同的角色,承担不同的责任。3.随着时代发展和所处环境的变化,我们会不断变换自己的角色,调整角色行为。4.每一种角色都意味着承担生意人责任。5.作为社会的一员,我们每个人首先要对自己负责。6.很多人在为我们的成长和幸福生活承担着责任。7我们应该学会感恩,主动关心、帮助和服务他人,在辛苦付出中体验对他人负责的快乐和幸福。8.承担责任的付出:不仅意味着付出时间、精力和金钱,而且意味着可能因为做的不好而受到责备,甚至受到处罚。9承担责任的回报:物质回报和精神回报,如良好的自我感觉、获得新的知识和技能、赢得他人的尊重和赞许等。--注意:承担责任不一定有回报。10在很多情况下,我们可以选择自己承担的责任。无论怎样,我们一旦做出选择,就应该义无反顾地担当起应付的责任。11.有些应该做的事情不是我们自愿选择的,但是我们仍然应该自觉承担相应的责任。12在我们周围,有许许多多履行社会责任却不计代价和回报的人。13.我们应该努力提升自身素质,增强履行责任的能力,勇于承担责任,在激扬青春、开拓人生、奉献社会的进程中书写无愧于时代的壮丽诗篇。第七课积极奉献社会1.关爱有什么作用?(1)关爱,就是关心爱护。关爱传递着美好情感,给人带来温暖和希望,是维系友好关系的桥梁。(2)关爱是社会和谐稳定的润滑剂和正能量。关爱使人们在交往过程中互谅互让、相互尊敬,与人为善、增进信任,有利于形成良好的人际氛围,促进社会文明进步。(3)关爱他人,收获幸福。关爱他人的人,往往能够赢得他人的尊重,得到他人的关心和帮助,获得更多的发展机会。关爱他人就是关爱和善待自己。2.怎样关爱他人? (1)关爱他人,要心怀善意。(2)关爱他人,要尽己所能。(3)关爱他人,要讲究策略。3.服务社会有什么作用?(1)服务社会体现人生价值。一个人的价值应该看他贡献什么,而不应当看他得到什么。只有积极为社会做贡献,才能得到人们的尊重和认可,实现我们自身的价值。(2).服务社会能够促进我们全面发展。4.如何奉献社会?(1)服务和奉献社会,需要我们积极参与社会公益活动。(2)服务和奉献社会,需要我们热爱劳动,爱岗敬业。第四单元维护国家利益第八课国家利益至上1.什么是国家利益?国家利益是一个主权国家在国际社会中生存需求和发展需求的总和,包括人口、领土、主权和政权等,它们关系到民族生存、国家兴亡。2.国家利益涉及政治、国土、军事、经济、文化、社会等领域,包括安全利益、政治利益、经济利益、文化利益等。3.国家的核心利益包括国家主权、国家安全、领土完整、国家统一、宪法确立的国家政治制度和社会大局稳定、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基本保障。4.国家利益是人民利益的集中表现5.国家利益与人民利益的关系?(1)国家利益与人民利益相辅相成。国家利益反映广大人民的共同需求,是人民利益的集中表现。国家利益至上,人民利益高于一切,二者相辅相成。(2)人民利益的维护离不开国家利益。人民利益只有上升、集中到国家利益,运用国家的工具,才能得到真正的维护。(3)国家利益的实现,离不开人民利益。国家利益只有反映人民利益,依靠人民艰苦奋斗,才能得到真正的实现。(4)在当代中国,国家利益与人民利益是高度统一的。6.树立维护国家利益意识(1)坚持国家利益至上,我们要心怀爱国之情,牢固树立国家利益至上的观念,以热爱祖国为荣,以危害祖国为耻。(2)坚持国家利益至上,我们要树立和增强危机意识和防范意识。(3)坚持国家利益至上,我们要增强维护国家利益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我们要用合法的方式有序表达爱国情感,维护国家利益。7.如何捍卫国家利益?(1)当国家利益和个人利益发生矛盾时,我们应当着眼长远、顾全大局,以国家利益为重,把国家利益放在第一位。(2)为了国家利益,有时不仅需要放弃个人利益,甚至要献出自己的生命。(3)我们要始终把国家利益放在第一位,捍卫国家尊严,坚决同一切损害国家利益的行为作斗争。第九课树立总体国家安全观1.国家安全的重要性。(1) 国家安全是国家生存和发展的重要保障。只有国家安全,我们的安全才能得到保障,才能获得安全感,进而创造更加美好的生活和未来。(1)国家安全是人民幸福安康的前提。2.坚持总体国家安全观(1)要以人民安全为宗旨,以政治安全为根本,以经济安全为基础,以军事、文化、社会安全为保障,以促进国际安全为依托,走出一条中国特色国家安全道路。(2)面对国家安全形势的新变化,我们要构建集政治安全、国土安全、军事安全、、经济安全、文化安全、社会安全、科技安全、信息安全、生态安全、资源安全、核安全等于一体的国家安全体系。3人人都是维护国家安全的主角(1)维护国家安全需要我们每个人作出贡献。维护国家安全是我们的共同责任,我们要增强国家安全意识,自觉维护国家安全,树立国家安全利益高于一切的观念,自觉维护国家安全。(2)维护国家安全,人人可为。4.我们可以通过哪些方式为维护国家安全贡献智慧和力量?答:既可以为维护国家安全工作提供便利和协助,也可以为维护国家安全及建言献策,即可以检举、制止危害国家安全的行为,也可以监督和维护国家安全工作的开展,5.如何履行维护国家安全的法律义务(1)认真学习相关法律法规。我们要认真学习有关国家安全和保密工作的法律法规、规章制度,增强维护国家安全的法治意识。(2)每个公民都要严格遵守有关国家安全的法律规定,积极履行维护国家安全的法定义务,不断提高防范意识和防范能力,善于识别危害国家安全的各种伪装,为维护国家安全贡献自己的力量。第十课建设美好祖国1.为祖国成就感到自豪2.对未来充满信心(1)我国取得了巨大的成就,同时发展中也面临着诸多问题。经济发展内生动力不足,人均收入低,发展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人均收入差距大。(2)国家正在采取多种措施,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防风险,着力解决各种发展中的问题,不断取得积极成效。3劳动是财富的源泉,也是幸福的源泉。4.每个人所处的岗位不同,从事不同的劳动,但都在为国家和社会发展做出贡献。5.把中国梦变为现实,创造未来的美好生活,需要一代代人埋头苦干和接力奋斗,需要每个人在各自岗位上付出辛勤和汗水。6.我们青少年应如何做?努力学习,积极探索,以执着的信念、优良的品德、丰富的知识、过硬的本领,担负起历史重任,让青春放出绚丽的光芒。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