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部编版八年级上册同步教案23愚公移山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初中语文部编版八年级上册同步教案23愚公移山

23愚公移山教学目标:1.有感情的朗读课文,积累文言词语,疏通文章大意。2.多角度分析愚公移山遇到的困难;理解文中愚公、智叟名字的对比作用,体会用神话结尾的衬托作用。3.理解愚公形象的意义,学习古代人民改造自然的伟大气魄和坚强毅力,正视成长道路上的艰难险阻,勇往直前。教学重难点:1.有感情的朗读课文,积累文言词语,疏通文章大意。2.多角度分析愚公移山遇到的困难;理解文中愚公、智叟名字的对比作用,体会用神话结尾的衬托作用。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方法:朗读法、资料助读法、研读品味法、拓展演练法教学过程展示:一、新课导入寓言是一种文学体裁。寓言,就是把一定的道理寄托在故事之中,情节比较简单,篇幅较小,寓意深刻而含蓄。选自《列子.汤问》,就是一则富有神话色彩的寓言故事。这节课,我们就走进故事,细细品读其寓意。二、走进课文(一)资料助读,了解作家作品及写作背景。(展示课前预习)(二)初读感知1.听课文录音,注意听准字音、停顿。特备注意下列句子朗读节奏的划分。①惩/山北之塞。②曾不能/损魁父之丘。③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④邻人京城氏之孀妻/有遗男。⑤命/夸娥氏二子/负二山。2.自由朗读,参看注释试着译读全文,读不通的地方参看注释。3.默读课文,根据语境独立完成下列文言知识盘点的各类小题。⑴重点实词①惩山北之塞()②出入之迂也()③聚室而谋曰()④毕力平险()⑤杂然相许()⑥荷担者三夫()⑦寒暑易节()⑧固不可彻()⑵通假字①甚矣,汝之不惠()②无陇断焉()⑶一词多义①年且九十()且②且焉置土石()①冀州之南,河阳之北() ②汝之不惠()之③曾不能损魁父之丘()④告之于帝()⑤跳往助之()⑥河曲智叟笑而止之曰()①其妻献疑曰()其②感其诚()③其如土石何()①面山而居()而②笑而止之()③聚室而谋()④而山不加增()[来源:Zxxk.Com]①达于汉阴()[来源:学|科|网]于②告之于帝()⑷古今异义①河阳之北()②达于汉阴()③指通豫南()④曾不能损魁父之丘()⑤投诸渤海之尾()⑥曾不能毁山之一毛()⑦虽我之死()⑧惧其不已也()⑸词类活用①面山而居()②帝感其诚()③毕力平险()④箕畚运于渤海之尾()⑸翻译句子①惩山北之塞,出入之迂也。②以君之力,曾不能损魁父之丘,如太行、王屋何?③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叩石垦壤,箕畚运于渤海之尾。④以残年余力,曾不能毁山之一毛,其如土石何?⑤子子孙孙,无穷匮也,而山不加高,何苦而不平?【参考答案】⑴重点实词①惩山北之塞(苦于)②出入之迂也(曲折,绕远)③聚室而谋曰(商量)④毕力平险(尽、全)⑤杂然相许(赞同)⑥荷担者三夫(肩负、扛)⑦寒暑易节(更替)⑧固不可彻(通达,这里指改变)⑵通假字①甚矣,汝之不惠(同“慧”,聪明)②无陇断焉(同“垄”,高地) ⑶一词多义①年且九十(将近)且②且焉置土石(况且)①冀州之南,河阳之北(结构助词,“的”)②汝之不惠(用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之③曾不能损魁父之丘(指示代词,“这”)④告之于帝(代词,这件事)⑤跳往助之(人称代词,他们)⑥河曲智叟笑而止之曰(人称代词,他)①其妻献疑曰(代词,他的)其②感其诚(代词,他的)③其如土石何(副词,加强反问语气)①面山而居(连词,表修饰)而②笑而止之(连词,表修饰)③聚室而谋(连词,表顺承)④而山不加增(连词,表转折)[来源:Zxxk.Com]①达于汉阴(介词,到)[来源:学|科|网]于②告之于帝(介词,向)⑷古今异义①河阳之北(古义:山之南,水之北;今义:太阳)②达于汉阴(古义:山之北,水之南;今义:阴天)③指通豫南(古义:直,一直;今义:手指)④曾不能损魁父之丘(古义:连……都……;今义:曾经)⑤投诸渤海之尾(古义:之于;今义:各个、许多)⑥曾不能毁山之一毛(古义:草木;今义:毛发)⑦虽我之死(古义:即使;今义:虽然)⑧惧其不已也(古义:停止;今义:已经)⑸词类活用①面山而居(名词用作动词,面朝。)②帝感其诚(被……感动,被动用法。)③毕力平险(形容词活用为名词,险峻的大山。)④箕畚运于渤海之尾(名词用作状语,用箕畚装。)⑸翻译句子①惩山北之塞,出入之迂也。(愚公)苦于山的北面交通阻塞,出出进进都要绕远路。②以君之力,曾不能损魁父之丘,如太行、王屋何?靠您的力气,连魁父这座小山都不能削平,能把太行、王屋(两座山)怎么样呢?③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叩石垦壤,箕畚运于渤海之尾。于是带着子孙辈中能够挑得动担子的三个人,凿石挖土,用箕畚(把土石)运到渤海的边上。④以残年余力,曾不能毁山之一毛,其如土石何?凭着你残余的岁月剩下来的力气,尚且损毁不了山上的一根草木,又能把(这么多的)土、石怎么样呢? ⑤子子孙孙,无穷匮也,而山不加高,何苦而不平?子子孙孙没有穷尽呀,可是山不会再增高,为什么担心铲不平呢?2.参考下列提示复述故事。复述提示:故事背景——介绍两座山(面积、高度、地理位置)故事开端——愚公率众移山故事发展——愚公驳斥智叟故事结局——移山愿望实现3.试着用一句话概括文章大意。【明确】愚公不畏艰难,坚持不懈,挖山不止,最终感动天帝而将山挪走的故事。(三)研读品味以小组为单位,合作探究以下问题:1.愚公移山的目的是什么?家里人是怎样的看法呢?【明确】愚公提出的“移山”目标是“指通豫南,达于汉阴”。这一目标代表了“北山”人的共同愿望,首先就是“杂然相许”,其次是愚公妻“献疑”:第一,出于对丈夫的关心;第二,提出“移山”的具体问题,完全是为了更好地完成“移山”任务。最后是意见一致,立即行动。2.“愚公”真的很愚蠢吗?“智叟”真的很聪明吗?【明确】①从“聚室而谋”中体现了愚公不“愚”,因为他做事之前会和家人商量不盲目去做事。 ②从“年且九十”中体现了愚公不“愚”,因为从这可以看出他年事已高,移山不是为了自己,而是为了家人。③从“吾与汝毕力平险,指通豫南,达于汉阴。”体现了愚公不“愚”,因为从这句话中我可以看出愚公有远大的目标。④从“笑而止之”中体现了智叟不“智”,因为他没有用长远的目光去看移山这件事,而是盲目的去嘲笑愚公。⑤从“河曲智叟亡以应”中体现了智叟不“智”,因为他虽然觉得愚公是愚蠢的,但是当愚公说出自己移山的理由时,他又不言以对,足见他的不“智”。3.不是智叟一个人对移山发生了质疑,还有愚公的妻子,那么,愚公妻子的态度和智叟的态度是一样的吗?请你找找文章中的描写,比较分析。对比在文中还有哪些体现?  【明确】愚公妻——称谓:妻称愚公“君”(尊敬愚公)    语气:“以君之力……何?”(担心)  “且焉置土石?”(献疑)     智叟——称谓:智叟称“汝”(轻视愚公)  语气:“甚矣,汝之不惠”(倒装,轻蔑)“以残年余力……土石何?”(嘲讽)   小结:京城氏之子听说愚公移山就“跳往助之”,而智叟却“笑而止之”,对比之下,更显出智叟见解鄙陋,对造福千万人的事业的冷漠态度。愚公之妻对丈夫关心,提出合情合理的疑问;智叟表现出极度的轻蔑,嘲讽之意溢于言表,一“君”一“汝”,境界全出。【交流展示】文中还有多处对比,如愚公与智叟、京城氏之子和智叟、愚公之妻和智叟的对比。愚公有实现“指通豫南,达于汉阴”以造福人民大众和后代子孙的宏伟抱负,对人力的无穷尽怀有坚定信念;智叟只看到自然的威力,看不到人力的伟大,认为愚公移山是“不惠之举”,两相对比,一个高尚,一个平庸。    文中运用衬托的例子也不少,如写太行、王屋二山的高大,运土路程的遥远,一年返家一次对显现愚公的气魄,说明移山劳动的艰巨具有衬托作用。写操蛇之神的“惧”和天帝的“感”也从侧面反映了愚公的决心不可动摇。4.联系全文,分析愚公形象和本文寓意。【交流展示】人物形象:愚公是一个有远大理想,不惧怕任何困难,有坚强的意志和顽强的毅力,不怕吃苦,敢于斗争,敢于胜利的令人尊敬的老人形象。寓意:告诉人们,要克服困难就必须下定决心、坚持不懈地奋斗。 5.故事的结局是天神移走了两座大山,你认为这样安排是否有损愚公的形象?为什么?【交流展示】(1)这样不仅没有损害愚公的形象,反而使愚公的形象更加丰满高大。正是愚公的决心和行动感动了天帝,天帝才命大力神的两个儿子把山背走,这个神话结尾烘托了愚公的形象。(2)本文采用神话结尾,借助神的力量实现愚公的宏伟抱负,反映了古代劳动人民改造自然、战胜自然的美好愿望。(五)拓展延伸想象一下,假如你是愚公,你是移山呢?还是搬家呢?请写出你的观点,理由和结论。 要求:学生先独立完成,然后四人小组内进行讨论,选出优秀的作品,全班进行展示评价。(三)课堂小结本文选自《列子.汤问》,是一篇寓言,主要叙述写了愚公不畏艰难,坚持不懈,挖山不止,最终感动天帝而将山挪走的故事。在这篇寓言中,愚公能不能把山移走并不重要,重要的是这个故事告诉了我们一个真理:在人生的道路上,困难和挫折是不可避免的,但只要我们勇于下定决心,不怕困难,矢志不渝,胜利一定是属于我们的。(四)课堂板书愚公移山出入之迂塞——明了移山之利——深知可移之理———感天动地不愚三、布置作业1.背诵课文。2.对译全文。四、推荐阅读篇目《列子》五、教学反思教读本课,我有如下心得与反思:1.本文是一篇家喻户晓的寓言故事,学生在就对故事内容早就熟知,对其寓意也有一些的认识,为文言版的学习打下了基础,同学们对该故事有一定的了解,有了一些阅读文言文的经验,具有文言文基础,但是在正确理解愚公精神方面,探究其时代意义需要还须加以引导。2.采用小组合作探究的学习方法,突破本课的难点,能够发散学生思维,培养团队协作精神。 3.朗读是学习文言文的一种基本手段,也是重要方法,本课虽然有学生的朗读,但朗读较少,学生也没有放开去读,这一点要加强。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