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下语文课件傅雷家书两则 (2)_鲁教版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八年级下语文课件傅雷家书两则 (2)_鲁教版

傅雷(1908-1966)字:怒安号:怒庵傅雷家书 (1908-1966),一代翻译巨匠。幼年丧父,在寡母严教下,养成严谨、认真、一丝不苟的性格。早年留学法国,学习艺术理论,得以观摩世界级艺术大师的作品,大大地提高了他的艺术修养。回国后曾任教于上海美专,因不愿从流俗而闭门译书,以“稿费”谋生计,未取国家一分俸禄,可见其一生事业重心之所在。毕生翻译巴尔扎克、罗曼罗兰、伏尔泰等作家的文学名著,不仅所译甚丰,而且文笔自然流畅。傅雷数百万言的译作成了中国译界备受推崇的范文,形成了“傅雷体华文语言”。傅雷简介 本书是我国文学艺术翻译家傅雷及夫人写给傅聪、傅敏的家信摘编,写信时间为1954年至1966年6月。这是一部知识份子最佳修养读物,也是一部充满着父爱的苦心孤诣、呕心沥血的教子篇,贯穿全部家书的情意,是对儿子的舐犊之情,并要求儿子知道国家的荣辱,艺术的尊严,能够用严肃的态度对待一切,做一个“德艺俱备、人格卓越的艺术家。”傅雷家书简介 这不是一本普通的家书。傅雷在给傅聪的信里这样说:“长篇累牍的给你写信,不是空唠叨,不是莫名其妙的,而是有好几种作用的。第一,我的确把你当作一个讨论艺术,讨论音乐的对手;第二,极想激出你一些青年人的感想,让我做父亲的得些新鲜养料,同时也可以间接传布给别的青年;第三,借通信训练你的——不但是文笔,而尤其是你的思想;第四,我想时时刻刻,随处给你做个警钟,做面‘忠实的镜子’,不论在做人方面,在生活细节方面,在艺术修养方面,在演奏姿态方面。”朋友般关怀的家书 《傅雷家书》出版十八年来,五次重版,十九次重印,行已达一百多万册,曾荣获“全国首届优秀青年读物”(1986年),足以证明这本小书影响之大《傅雷家书》是一本“充满着父爱的苦心孤诣、呕心沥血的教子篇”;也是“最好的艺术学徒修养读物”;更是既平凡又典型的“不聪明”的近代中国知识分子的深刻写照。《傅雷家书》的影响 1.第一封家书的开头称呼是什么?为什么要这么称呼?(注意写回信时,要考虑到对方的心情、生活状态)称呼是“聪,亲爱的孩子”。因为傅聪当时正是精神消沉的时候,这样温情的称呼,会给傅聪带去父母的爱。比较阅读 2第二封信的开头,傅雷把儿子的信比喻成了什么?表现了什么样的感情?比喻成新年中的礼物。表现了傅雷夫妇对儿子的信的盼望和接到信后的喜悦。 3.两封家书分别写于什么时候?目的是什么?第一封写于儿子消沉苦闷时,鼓励儿子振作起来,以平和乐观的心态去面对人生中的挫折,做一个勇敢的人。第二封信写于儿子欣喜成功之际,告诉儿子要正确地面对成功,不能被胜利冲昏了头脑。 4.阅读第一封信,看看作者是怎样鼓励安慰儿子的?一个人惟有敢于正视现实,正视错误,用理智分析,彻底感悟,就会越来越坚强。5.能否从文中找出运用了比喻修辞手法的句子?并分析这样写的好处。比喻:太阳太强烈,会把五谷晒焦;雨水太猛,也会淹死庄稼。作用:生动形象地说明了做任何事都要掌握分寸。 6.阅读第二封信,当儿子成功之时,做父亲的一定非常高兴激动,那么父亲究竟都为什么而感到高兴呢?为孩子赢得了成功而高兴;为孩子能替祖国争光而高兴;为孩子演奏的音乐能使更多人快乐而高兴。 1.在儿子面对挫折和心灵的苦闷时,作为父亲,傅雷是如何劝解的? (注意文中运用的比喻和引用的故事)劝解分三层:首先是宽慰,不必为父母担心。其次肯定两点:一是父母永远都是孩子倾诉苦闷的对象;二是人的一生就是在情绪的起伏中度过。最后以过来人的身份,给予傅聪如何面对情绪跌宕的建议。品味真妙 2.傅聪的成功,傅雷异常激动,但是他的信中是否只停留在这种喜悦上,他还写了什么?他还称赞了傅聪面对掌声、赞美的冷静,指出这是“坚强的最好的证据”,只有做到了坚强,才能永远不怕孤独。 “坚强”的内核1.在傅雷看来,坚强,即是能够面对人生的挫折,情绪跌宕,更是能够正确面对掌声、赞美,用一种平和的心态,做到宠辱不惊,胜不骄,败不馁。2.保持一颗纯洁的赤子之心是坚强的最高境界 重点语句品析1.“赤子孤独了,会创造一个世界,创造许多心灵的朋友”。请结合生活实际说说你的理解。贝多芬、梵高、托尔斯泰、陶渊明……赤子的现实生活也许境遇不佳、缺少知音,身边的世界让他孤独;但人类最纯洁最美好的感情和思想,是相通而永存的,普天下都将成为他的知音和朋友。 2.傅雷在给儿子的另一封信中曾经说过:“我高兴的是我又多了一个朋友,儿子变成了朋友,世界上有什么事可以和这种幸福相比?”从这两封信来看,这种“父子如朋友”的境界体现在哪里? “朋友”的意义,首先在于感情上、精神上的互相理解与慰藉。当傅聪情绪消沉时,可以毫无顾虑地向父亲倾诉,而父亲并没有高高在上、横加训斥,或者说些教条式的训诫。相反,他能够充分理解儿子的痛苦,首先尽力地安慰他,让儿子觉得温暖、放心;然后娓娓而谈,以十分平等的口气给他提出一些人生的忠告。朋友的境界,还在于志同道合,互为知音。傅雷与傅聪对音乐艺术有许多共同的感受可以交流,可以互相补充、互相借鉴,这也是“父子如朋友”的体现。 3.如何理解“矛盾正是生机蓬勃的明证”?文中提到罗曼•罗兰笔下的约翰•克里斯朵夫(以贝多芬为原型),说傅聪常以克里斯朵夫自命,其个性也与之相像;又说“有矛盾正是生机蓬勃的明证”。目的在于鼓励儿子像贝多芬那样,不惧矛盾,勇敢面对现实,在解决矛盾的过程中趋向完美。 当代哲学家周国平说过:“孤独、寂寞和无聊是三种不同的境界,分别属于精神、感情和事务的层面;只有内心世界丰富的人,对精神与灵魂有着执着追求的人,对人间充满挚爱的人,才可能体验真正的孤独;孤独产生于爱。”请你比较傅雷和周国平对于“孤独”的理解。 课后研讨1.傅雷运用古战场的比喻,目的又是什么?(注意傅雷运用的比喻和引用的故事)比喻说明控制情绪的必要。对于感情的创伤,要“当做心灵的灰烬看”,就“像对着古战场一般的存着凭吊的心怀”。凭吊古战场时,烈火硝烟散尽,只余断壁残垣,金戈铁马、血肉厮杀都已被岁月的黄沙掩埋。只余下万千感慨,苍凉而平静,沉郁而超然。这就是我们对待往事应有的心态。 2.这两封家书,分别写于儿子消沉苦闷和欣喜成功的时候,从两个方面表达了傅雷对人生的深刻体悟、对儿子的殷殷期望;以两种不同的风格展现出傅雷对儿子的舐犊深情,以及对音乐艺术的真切感受。第一封家书写于儿子精神消沉时,劝慰他如何面对感情的创伤,学会泰然处之;第二封信写在儿子取得了巨大成功、被鲜花与掌声簇拥的时候,激励他保持谦卑、不惧孤独,勇于攀登艺术的高峰。前者,如和风细雨,款款相慰;后者,则满怀欣喜,激情洋溢。前者偏重理性,后者充满感情。但融会贯穿于两封信中的主旋律,都是要儿子做一个坚强的人,无论遭受了怎样的跌宕起伏、矛盾孤独,都要保持对艺术的不懈追求,对生活的赤子之心。 3.什么是朋友?在于情感上、精神上互相理解和慰藉。在于志同道合,互为知音。 亲爱的爸爸妈妈:你们好吗?现在工作很忙吧?身体好吗?我现在广州挺好的,爸爸妈妈不要太牵挂,虽然我很少写信,其实我很想家。爸爸每天都上班吗?管得不严就不要去了,干了一辈子革命工作,也该歇歇了。我买了一件毛衣给妈妈,别舍不得穿上吧,以前儿子不太听话,现在懂事他长大了。哥哥姐姐常回来吧?替我问候他们吧!有什么活儿就让他们干,自己孩子有什么客气。爸爸妈妈多保重身体,不要让儿子放心不下。今年春节我一定回家,好了先写到这吧。此致敬礼!儿春波敬上一九九三年十月十八日情感共鸣场:一封家书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