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教材七年级语文下册课内文言文总复习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部编教材七年级语文下册课内文言文总复习

部编教材七年级语文下册课内文言文总复习 & 第4课 孙权劝学 一、全文讲解篇 ‎◆本文选自 《资治通鉴》 ,这本书是由 北宋 (朝代) 政治 家、 史学 家 司马光 主持编撰的一部 编年体 通史,记载了从 战国 到 五代 共 1362 年间的史事。‎ ‎1、劝学,劝说,鼓励学习。文题点明了文章所写的故事的主要内容。‎ ‎2、本文仅区区129字,以“劝学”为中心事件展开描写,写吕蒙在孙权劝说下“乃始就学”,其才略很快就有惊人的长进的故事,点明了学习的重要性。‎ ‎3、写作思路:孙权劝学——吕蒙就学——鲁肃赞学 ‎4、人物性格:孙权(严格要求下属、循循善诱)、吕蒙(知错就改,谦虚好学)、鲁肃(敬才爱才)‎ ‎5、文章注重以对话表现人物。对话言简意丰,生动传神,富于情味。仅寥寥数语,就使人感受到三位人物各自说话时的口吻、神态和心理。‎ ‎◆6、全文解析:孙权劝学,先一语破的,向吕蒙指出“学”的必要性,即因其“当涂掌事”的重要身份而“不可不学”;继而现身说法,指出“学”的可能性。使吕蒙无可推辞,“乃始就学”。从孙权的话中,既可以看出他的善劝,又可以感到他对吕蒙的亲近、关心、期望,而又不失人主的身份。“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是情不自禁的赞叹,可见鲁肃十分惊奇的神态,以他眼中吕蒙变化之大竟然判若两人,表现吕蒙因“学”而使才略有了令人难以置信的惊人长进。需要指出的是,鲁肃不仅地位高于吕蒙,而且很有学识,由他说出这番话,更可表明吕蒙的长进确实非同一般。“士别三日,当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是吕蒙对鲁肃赞叹的巧妙接应。“三日”形容时间很短,“刮目”是擦拭眼睛,表示十分惊奇、难以置信的样子。从吕蒙的答话中可见他颇为自得的神态,他以当之无愧的坦然态度,表明自己才略长进之快之大。孙权的话是认真相劝,鲁肃、吕蒙的话则有调侃的意味,二者的情调是不同的。‎ 在本文中,写鲁肃、吕蒙对话,一唱一和,互相打趣,显示了两人的真实性情和融洽关系,表明在孙权劝说下吕蒙“就学”的结果,从侧面表现了吕蒙的学有所成,笔墨十分生动,这是全文的最精彩之处。‎ ‎7、鲁肃为什么与吕蒙“结友”?‎ ‎8、文章以“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结尾。鲁肃之所以主动与吕蒙“结友”,是因为鲁肃为吕蒙的才略所折服而愿与之身教,表明鲁肃敬才、爱才,二人情投意合。这最后的一笔,是鲁肃“与蒙议论”的余韵,进一步从侧面表现了吕蒙才略的惊人长进。‎ ‎9、启示:人只要肯读书,就会有所进步(开卷有益)‎ ‎10成语:吴下阿蒙、刮目相待(解释)(1)成语:吴下阿蒙。意思是:指没有学问的人。‎ ‎ (2)成语:士别三日 意思是:刮目相待。不能以老观点来评判人或事物,必须要有发展的战略眼光 二、重点复习篇 34‎ ‎ ‎ ‎(一)通假字 ‎ 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通“耶”,语气词) ‎ ‎(二)词的积累 ‎ ‎①重点词语 ‎ 34‎ ‎ ‎ 卿今当涂掌事(卿,古代君对臣或朋友之间的爱称。当涂,当道,当权) ‎ 但当涉猎(但,只。涉猎,粗略的阅读) ‎ 刮目相待(擦) ‎ 肃遂拜蒙母(于是,就) ‎ 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孤,古代君王的自称,可译为“我”。治,研究) ‎ 蒙乃始就学(乃,于是,就。就,靠近) ‎ 及鲁肃过寻阳(及,到了……的时候。过,到) ‎ 即更刮目相待(另眼相看,用新的眼光看待。刮目,擦擦眼 )‎ 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见事,认清事物。乎,啊,表示感叹语气) ‎ ‎②一词多义 ‎ 当:1.当涂掌事(与“涂”连用译为“当道,当权” ) ‎ ‎2.但当涉猎(应当) ‎ 见:1.见往事耳(动词,知道) ‎ ‎2.见渔人,乃大惊(动词,看见) ‎ ‎3.大兄何见事之晚乎(动词,认清,识别) ‎ 若:1.孰若孤(动词,比得上) ‎ ‎2.仿佛若有光(介词,好像) ‎ 之:1.大兄何见事之晚乎(助词,取消句子的独立性,不译) ‎ ‎2.于厅室之东北角(助词,的) ‎ 乃:1.乃不知有汉(竟) ‎ ‎2.蒙乃始就学(于是,就) ‎ 为:1.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动词,做) ‎ ‎2.不足为外人道也(介词,对,向) ‎ ‎③古今异义 ‎ 但当涉猎(古义:只。今义:转折连词。) ‎ 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古义:研究。今义:治理。) ‎ 见往事耳(古义:历史。今义:过去的事情。) ‎ 及鲁肃过寻阳(古义:到。今义:经过。) ‎ ‎(三)句式积累 ‎ ‎1.省略句 :“肃遂拜蒙母”中,“拜”后省略介词“于”,可补充为“肃遂拜于蒙母”。 ‎ ‎2.倒装句 :①“大兄何见事之晚乎”中,“何见事”是宾语前置,正常语序应为“大兄见事何之晚乎”。② “蒙辞以军中多务”是倒装句,正常语序应为“蒙以军中多务辞”。 ‎ 34‎ ‎ ‎ ‎(四) 朗读课文,注意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所表示的语气 ‎1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 表反问语气,吗 2 但当涉猎,见往事耳。 表限止语气,罢了 ‎ ‎3大兄何见事之晚乎! 表感叹语气,啊 ‎ ‎(五)解释成语1 吴下阿蒙:人没有学问,现在多用在他人有了转变方面,凡学识大进或地位从低下而攀高了,以及穷困而至富有了;2 刮目相待:用新的眼光看待,表示不要用老眼光看待别人,要估计到别人的进步。 ‎ ‎(六 )问答题 ‎1 鲁肃“大惊”与“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表现了什么神态? 表现十分惊奇的神态与情不自禁的赞叹。 ‎ ‎2 吕蒙的答话以“士别三日”“刮目相待”显示出他怎样的神态? 既显示了他颇为自得的神态,又巧妙地接应了鲁肃的赞叹,表现出一种当之无愧的坦然态度。 ‎ 34‎ ‎ ‎ ‎3 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本文的主要事情 孙权劝学与鲁肃与蒙论议后赞叹非复吴下阿蒙两件事。 ‎ ‎4 孙权与吕蒙对话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孙权终于成功地劝吕蒙学习。 ‎ ‎5 课文怎样表现吕蒙的学习效果的? 通过吕蒙与鲁肃的论议来表现的。 ‎ ‎6 孙权如何劝吕蒙学习的? ⑴交代吕蒙的身份“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说明学习的必要性 ⑵用限止语气“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来克服吕蒙畏难的心理 ⑶现身说法“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书,自以为大有所益” 指出其可行性。 ‎ ‎7 吕蒙读书后发生了怎样的变化?通过谁的所见所语来表现的? “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通过鲁肃的所见所语来写。 ‎ ‎8 为什么“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 因为情况是在不断的变化,人也在不断的变化,不能拿老眼光看待人,要用发展的眼光看待人和事。 ‎ ‎9 鲁肃为什么与吕蒙结友? 鲁肃为吕蒙的才略所折服而愿与之深交,表明鲁肃敬才、爱才;二人情投意合,从侧面表现了吕蒙才略的惊人长进。 ‎ ‎10 本文通过什么方法表现人物性格的?文章注重以对话表现人物。对话言简意丰,生动传神,富于情味。仅寥寥数语,就使人感受到三位人物各自说话时的口吻、神态和心理。 ‎ ‎11 有个成语是说读书对人们大有益处,它能概括本文的内容,这个成语是 开卷有益 ‎ ‎12 文中的“ 卿言多务, 孰若孤? 孤常书, 自以为大有所益 ”是孙权入情入理现身说法地劝吕蒙学习,而“ 蒙乃始就学 ”说明吕蒙是一个一点就破的人,“ 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 ”是鲁肃赞美吕蒙学有成效的话,这是一种 侧面描写 的手法。‎ ‎13 孙权劝吕蒙学习,为吕蒙确定的学习目的是什么?学习方法是什么? 见往事耳 但当涉猎 ‎ ‎14 吕蒙由不学到学有所成,这个过程给你什么启发?启示:人只要肯读书,就会有所进步(开卷有益)‎ 望诗句是:愿驰千里足,送儿还故乡。‎ & 第8课 木兰诗 一、全文讲解篇 诗歌对木兰代父从军的缘由、离别、辞官还乡、家人团聚的内容写得详细。对出征前的准备及十年的征战内容则写得简略。这样处理详略,不只为了求得行文的变化,使结构疏密有致,主要是为了更好地刻画人物。‎ 34‎ ‎ ‎ 以细腻的心理刻画来塑造人物形象。第二段中对木兰心理刻画是全文最精彩的部分:“旦辞爷娘去,暮宿黄河边,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黄河流水鸣溅溅。旦辞黄河去,暮至黑山头,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燕山胡骑鸣啾啾。”这段描写展示了木兰丰富多彩的内心世界,表现木兰那少年缠绵的情怀。思念之情与爱国之情交织在一起,刻画出木兰毅然离家保国,不畏艰难险阻,勇往直前的英雄气概和刚强的性格。‎ 用词精当。如木兰辞官还乡,同亲人合家欢聚一节,文中用一系列动词:“开”、“坐”、“脱”、“著”、“理”、“铁”,含蓄地展示了木兰此时的心理——急于恢复女儿装,表现了木兰对和平生活的向往和归来后喜不自禁的心情,刻画出了木兰天真活泼、淳朴可爱的性格。‎ 二、重点复习篇 ‎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机杼zhù 可kè汗hán 鞍鞯jiān 辔pèi头 溅jiān溅 啾jiū啾 柝tuò ‎2.解释下面加点的词语。 (1)木兰当户织 当:对着。(2)惟闻女叹息 惟:只。 (3)愿为市鞍马 市:买。 (4)赏赐百千强 强:有余。 (5)出郭相扶将 郭:外城。(6)著我旧时裳 著:穿。 (7)双兔傍地走 傍:靠近,贴近。(8)但闻黄河流水鸣溅溅 但:只。 (9)万里赴戎机 戎机:战争。 (10)旦辞爷娘去 旦:早晨。‎ ‎3.找出下列句中的通假字。 对镜帖花黄 帖通贴,贴上 二、重点句子 ‎1.用原文填空。(1)东市买骏马,西市买鞍鞯,南市买辔头,北市买长鞭。(2) 雄兔脚扑朔,雌兔眼迷离。‎ ‎(3)木兰替父从军的原因是阿爷无大儿,木兰无长兄。(4)表现将士苦寒生活的句子是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 ‎(5)表明木兰功劳之大、赏赐之多的句子是策勋十二转,赏赐百千强。‎ ‎2.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燕山胡骑鸣啾啾。 听不见爹娘呼唤女儿的声音,只听见燕山胡人战马的嘶鸣声。 点拨:重点理解“但”“闻”“溅溅”等词语。(2)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 ‎ 不远万里,奔赴战场,像飞一样地跨过一道道的关,越过一座座的山。点拨:重点理解“戎机”“度”等词语。(3)双兔傍地走,安能辨我是雄雌? 雌雄两兔一起并排着跑,怎能辨别哪个是雄兔,哪个是雌兔呢?‎ 点拨:重点理解“傍地走”“安”等词语。(4)可汗问所欲,木兰不用尚书郎。可汗问木兰想要什么,木兰回答不想做官。 点拨:重点理解“问所欲”“不用”等词语。‎ 四、文学(文体)常识背记知识清单 ‎ 《木兰诗》选自宋代郭茂倩编的《乐府诗集》,这是南北朝时北方的一首乐府民歌。‎ ‎◇通假字:“帖”通“贴”,“火”通“伙”‎ ‎◇修辞手法:顶针、互文、对偶、反复(P68 练习二、三)‎ 重点难点句子 ‎ 1.唧唧复唧唧,木兰当户织。不闻机杼声,惟闻女叹息。解析: 这一句写木兰停机叹息,设置了悬念,使读者产生疑问,自然引出下文。“不闻”“惟闻”两句对偶。‎ ‎ 2.问女何所思,问女何所忆。女亦无所思,女亦无所忆。解析 34‎ ‎ ‎ ‎: 反复写“无所思”、“无所忆”,反映了木兰从军前复杂的心理活动及严肃认真的态度。“女亦”两句是复沓句。复沓与叠句的区别是,复沓可以更换少数词语,而叠句的词语完全相同。“女亦”两句,以及“旦辞爷娘去……但闻燕山胡骑鸣啾啾”两节八句,也是复沓。‎ ‎3.旦辞爷娘去,暮宿黄河边,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黄河流水鸣溅溅。旦辞黄河去,暮至黑山头,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燕山胡骑鸣啾啾。解析: 一方面写征途的遥远、行军的神速和军情的紧急,大刀阔斧地表现出出征健儿的豪迈气概;一方面以宿营地的空寂荒凉的夜景烘托木兰离家愈远思亲愈切,细针密线地刻画年轻女子的细腻情怀,从而揭示出生活的骤然变化在木兰性格中引起的特殊矛盾。这两句写出了儿女情深和英雄气概。‎ ‎4.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解析:这句话紧承第三自然段,是对上段描写的奔驰征途情景高度、形象的概括,表明驰抵战场。也把行文引到描写战场上的生活和战斗上来,在诗篇前后段落上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 ‎5.爷娘闻女来,出郭相扶将;阿姊闻妹来,当户理红妆;小弟闻姊来,磨刀霍霍向猪羊。解析:此六句写了家人的不同举动,符合每个人的身份、性格、年龄特点,描写出家中的欢乐气氛,富有浓郁的生活气息和亲切意味。‎ 重点段落 对最后一自然段的理解. 解析:最后一自然段是个生动的比喻,以此比喻表现木兰的机智聪慧,和伙伴们的惊讶;也是吟唱者对木兰的赞颂之词。此外,以雄兔雌兔比喻人之男女,恰恰是民歌语言运用的特点。‎ 疑难解惑 ‎1.如何理解木兰这一人物形象?解析:木兰是中国文学史上一个不朽的人物形象。她是一个少女,又是一个金戈铁马的英雄。在国家需要的时候,她挺身而出,驰骋沙场,立下汗马功劳;胜利归来以后又谢绝高官,返回家园,重新从事和平劳动。她爱亲人也爱国家,把对国家对亲人理责任感融合到了一起。木兰的形象,集中体现了中华民族勤劳、善良、机智、勇敢刚毅淳朴的优秀品质。‎ ‎2.作者为什么对《木兰诗》进行这样的繁简处理?解析:这首诗所要突出的正是木兰孝敬父母、勇于担当重任的性格,所以对残酷的战争一笔带过,而对能够反映美好心灵的内容则不惜笔墨。另外,这种繁简安排似乎还隐含了作者对美好生活的向往祝福,对战争的冷淡和远离。‎ ‎◆◆《木兰诗》(南北朝乐府北方民歌)‎ ‎1.《木兰诗》中写木兰从军的原因是的诗句是:昨夜见军帖,可汗大点兵,军书十二卷,卷卷有爷名。‎ ‎2.《木兰诗》中面对可汗大点兵,木兰作出的决定是: 阿爷无大儿,木兰无长兄,愿为市鞍马,从此替爷征。‎ ‎3.《木兰诗》中写木兰出征前紧张准备的句子是:东市买骏马,西市买鞍鞯,南市买辔头,北市买长鞭。‎ ‎4.《木兰诗》中写木兰奔赴前线思念亲人的句子是:旦辞爷娘去,暮宿黄河边,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黄河流水鸣溅溅。旦辞黄河去,暮至黑山头,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燕山胡骑鸣啾啾。‎ ‎5.《木兰诗》中的“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这两句诗,通过环境描写,渲染出十年军旅生活悲壮.严酷的气氛,烘托出木兰勇敢、坚强的性格。 ‎ ‎6.《木兰诗》中描写木兰战功显赫的句子是:策勋十二转,赏赐百千强。 ‎ ‎7.《木兰诗》中从“归来见天子”一段里你揣摩一下木兰希望过什么样的生活? 木兰不用尚书郎,愿驰千里足,送儿还故乡。‎ ‎8.《木兰诗》中概括木兰十年征战生活的句子是: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 ‎9.出自《木兰诗》的成语“扑朔迷离”比喻事情错综复杂,不易辨清真相,其原话是:“雄兔脚扑朔,雌兔眼迷离;双兔傍地走,安能辨我是雄雌!”‎ 34‎ ‎ ‎ ‎10.《木兰诗》中描写边塞军营夜景,借星夜哨兵为战场上的木兰做了一幅剪影式勾勒的诗句是: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 ‎11.《木兰诗》中描写木兰万里迢迢,奔赴战场的诗句是: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 ‎12.《木兰诗》中与成语“扑朔迷离”有关且用生动而通俗的比喻,道出全诗主旨的诗句是:雄兔脚扑朔,雌兔眼迷离;双兔傍地走,安能辨我是雄雌!‎ ‎13.《木兰诗》中说明战争旷日持久,战斗激烈且概括了木兰多年征战经历的名句是: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 ‎14.《木兰诗》中表现木兰凯旋而归后的强烈愿望诗句是:愿驰千里足,送儿还故乡。‎ 还故乡。‎ & 第12课 卖油翁 一、《卖油翁》作者:欧阳修,号醉翁,晚年又号六一居士,北宋时期文学家,唐宋八大家之一。唐宋八大家是:韩愈、柳宗元、苏洵、苏轼、苏辙、欧阳修、王安石、曾巩。‎ 二、1、重点字词:自矜:自夸。矜,夸耀。释担:放下担子。释,放下。睨:斜着眼睛看。发矢:放箭。矢,箭。但微颔之:只是微微地点点头。但,只是。颔,点头。但手熟尔:不过手法熟练罢了。尔,罢了。忿然:恼怒的样子。尔安敢轻吾射:你怎么敢轻视我的射技?尔,你。轻,轻视。以我酌油知之:凭我倒油(的经验)懂得这个道理。乃取一葫芦置于地:就取来一个葫芦放在地上。乃,就,于是。置,放。以钱覆其口:用一枚铜钱盖住葫芦的口。以,用。覆,盖。徐以杓酌油沥之:慢慢地用勺子倒油(通过铜钱方孔)注到葫芦里。徐,慢慢地。杓,现在写作“勺”。沥,注入。因:接着。康肃笑而遣之:陈尧咨笑着将他(卖油翁)打发走了。‎ ‎2、通假字:但手熟尔:同“耳”,罢了。‎ ‎3、一词多义: 但微颔之(代词,指陈尧咨射箭十中八九这一情况)‎ 之 ‎ 以我酌油知之(代词,指射箭也是凭手熟的道理)‎ ‎ 以杓酌油沥之(代词,指葫芦)‎ 以 ‎ 笑而遣之(代词,指卖油翁)‎ 其 ‎ 见其发矢十中八九(代词,代陈尧咨) 以我酌油知之(介词,凭)‎ ‎ 以钱覆其口(代词,代葫芦) 以 钱覆其口(介词,用)‎ 射 尔 ‎ 尝射于家圃(动词,射箭) 但手熟尔(同“耳” ,罢了)‎ ‎ 吾射不亦精乎(名词,射箭的技艺) 尔安敢轻吾射(代词,你)‎ ‎ 释担而立(连词,表顺承)‎ ‎ 而 自钱孔入,而钱不湿(连词,表转折)‎ ‎ 康肃笑而遣之(连词,表修饰)‎ ‎4、古今异义:但手熟尔(古义:只,不过;今义:表示转折的连词)‎ ‎ 尔安敢轻吾射(古义:怎么;今义:平安,安全)‎ 34‎ ‎ ‎ 三、文章主旨:本文通过陈尧咨与卖油翁间的问答小故事,告诉人们“熟能生巧”的道理,告诫人们“尺有所短,寸有所长”,即使有长处也没有骄傲自满的必要。‎ ‎★文章结构:‎ ‎ 第一段 开端:善射、以此自矜 但微颔之 ‎ 卖油翁 发展:吾射不亦精乎? 但手熟尔 熟能 ‎ 第二段 高潮:忿然 酌油知之 生巧 ‎ 结局:笑而遣之 惟手熟尔 四、思考与练习:‎ ‎(1)陈尧咨对待卖油翁的态度前后发生了怎样的变化,原因是什么?‎ 由“忿然”到“笑而遣之”。其变化的原因,是他看到了卖油翁的技术很纯熟,却并不“以此自矜”,认识到了自己的不足,明白了技艺是无止境的。‎ ‎(2)指出下列句子中的“之”分别指代什么?1、忽啼求之:指代书写工具。2、传一乡秀才观之:指代方仲永写的诗。3、有卖油翁释担而立,睨之:指代陈尧咨射箭。4、康肃笑而遣之:指代卖油翁。‎ 五、简答题:‎ ‎1、课文中的两个人物,哪一个是主要人物?为什么?‎ 卖油翁。因为故事的目的是通过卖油翁对酌油的技巧的解释来揭示熟能生巧的道理。(意近即可)‎ ‎2、描述陈尧咨射箭和卖油翁酌油这两段文字,哪一段写得比较详细,哪一段写得比较简略,这是为什么?‎ 答:写卖油翁沥油一段详细,为突出他以理服暴,以“酌油”技艺制服对方的形象;略写陈尧咨的射技,只用“十中八九”略写,对他恃技骄横则较详,便于突出各自性格,突出文章中心。‎ ‎3、“有卖油翁释担而立,睨之,久而不去。”将句中“睨”换成“看”“望”“观”等词可以吗?为什么?‎ 不行。“睨”表示斜眼看,不以为然的意思,表现出卖油翁对陈尧咨的射艺并不在意。其他词,表达不出这种含义。‎ ‎4、概括出陈尧咨和卖油翁的性格特点:尧咨因善射而自以为是,骄傲自大,不可一世;卖油翁身怀绝技,但含而不露,而又谦虚谨慎。‎ ‎5、文中哪两个字表现了卖油翁对陈尧咨箭术的态度? 睨、颔 哪些词句表现了陈尧咨的傲慢无礼? 自矜;吾射不亦精乎;忿然;尔安敢轻吾射。‎ ‎6、这篇短文说明了什么道理?‎ 答:本文通过康肃公“善射”和卖油翁“酌油”两件小事,说明熟能生巧,精益求精的道理。‎ ‎7、出现在本文中的成语是:熟能生巧 六、拓展题:读了课文,你认为一个人应该如何看待自己的长处?又如何看待他人的长处?‎ 34‎ ‎ ‎ 答:“尺有所短,寸有所长”,自己有长处也不应该骄傲自满;他人有长处,应向其学习,做到“择其善者而从之”。‎ & 第16课 陋室铭 1 基础知识 ² 文学常识 ‎1.本文选自《全唐文》。作者,刘禹锡,字梦得,洛阳人,唐代诗人。世称刘宾客。有《刘禹锡集》。‎ ‎2.铭,古代刻在器物上用来警戒自己或者称述功德的文字,后来形成一种文体,这种文体一般都是用韵的。‎ ² 文言词语 ‎【名】有名,著名。【灵】灵异。【斯】这。【德馨(xīn)】品德高尚。馨,香气。【鸿儒(rú)】博学的人。鸿,大。儒,旧指读书人。【白丁】平民。这里指没有什么学问的人。【调】调弄。【素琴】不加装饰的琴。素,朴素,不加装饰。【金经】指佛经。【丝竹】琴瑟、箫管等乐器。这里指奏乐的声音。丝,弦乐器。竹,管乐器。【案牍(dú)】官府的公文。案,文书,案卷。牍,公文。【劳形】使身体劳累。形,形体,身体。‎ 1 理解探究 ‎1.统领全篇并点明主旨的句子(词语)是:惟吾德馨(德馨)。‎ ‎2.文章的前四句,既是形象的比喻,又是事物的类比,表面陋室也具有“名”、“灵”的性质。‎ ‎3.文章的点题句是: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4.文章是从居室环境、交往人物、日常生活三方面表明陋室的景色之雅、交往之雅、情趣之雅,见“惟吾德馨”,而明“陋室不陋”的。‎ ‎5.写陋室环境,突出景色之雅的语句是: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由此可知其环境特点是:恬静雅致。‎ ‎6.写室中人,突出交往之雅的语句是: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由此可知室主人也是一位鸿儒。用一成语概括室中情景:谈笑风生。‎ ‎7.写室中事,突出情趣之雅的语句是: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从前两句正面实写的句子可知室主人高雅脱俗的情致;从后两句反面虚写可知室主人不受世俗羁绊之情。‎ ‎8.以古代名贤自况的语句是: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运用类比的目的是:表明室主人也具有古代名贤的志趣与抱负,进一步突出“德馨”。‎ ‎9.全文画龙点睛的句子是:孔子云:“何陋之有?”引用孔子的话有以君子自居之意,说明“有德者居之,则陋室不陋。”‎ ‎10.本文通过描写陋室,表达室主人高洁傲岸的节操和安贫乐道的情趣。‎ ‎11.《陋室铭》和《爱莲说》都采用了托物言志的写法。本文以有仙之山,有龙之水比喻陋室,引出主旨。“德馨”立意贯穿全篇。‎ 34‎ ‎ ‎ ‎12.写出文中的骈句,散句。‎ ‎ 骈句: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 ‎ 散句:孔子云:“何陋之有?”‎ ‎13.“仙”和“龙”比喻品德高尚的人,能概括出全文大意的词语是:德馨。‎ ‎14.本文写陋室,却没有一个表现“陋”字,请用四个字概括本文的意思:陋室不陋。‎ 1 迁移拓展 ‎1.本文中含有“有德者居之,则陋室不陋”的意思,你是否同意这个看法?为什么?‎ ‎ 同意。品德高尚者追求的不是物质条件的好坏,而是精神世界的纯洁与充实。他们鄙弃功名利禄,不趋炎附势,不与恶浊的世风同流合污,保持着坚贞的操守,所以身居陋室而不觉其陋。‎ ‎2.作者做此铭主要表明自己的抱负和情操,也流露出讽刺现实的意味。你能看出当时的现实是怎样的吗?‎ 官僚士大夫阶层思想庸俗、颓废,居豪宅,寻欢乐。‎ ‎3.从文中可以看出作者的思想是积极的还是消极的?‎ 从本文表达的高洁傲岸的节操和安贫乐道的情趣来看,作者的思想是积极的;从他独善其身,避而不和庸俗的官僚往来,使自己与污浊的社会隔离开来等做法来看,又是消极的。(也可有自己的看法)‎ ‎2.人人都有居室,你喜欢的居室是什么样的?请描绘出来,并说明你喜欢的原因。(略)‎ & 第16课 爱莲说 1 基础知识 2 文学常识 本文选自《周元公集》。作者周敦颐,字茂叔,北宋哲学家。元公是周敦颐的谥号。‎ 2 文言词语 u 常规词语 ‎【蕃(fán)】多。【独】仅。【盛】大规模。【予】我。【染】沾染。【濯】洗涤。 【清涟】水清而有微波,这里指清水。【妖】美丽而不端庄。【植】立。 【亵(xiè)玩】玩弄。亵,亲近而不庄重。【谓】认为。【隐逸】隐居的人。【君子】品德高尚的人。【鲜】少。 【宜】应当。【众】多。‎ u 词类活用 ‎【蔓】生枝蔓。【枝】张枝节。【亭亭】耸立的样子。‎ 1 阅读探究 1. 在第一段中,作者从哪几个方面写莲的可爱形象,赋予莲以美好的品质?意在表达作者怎样的情操?‎ 34‎ ‎ ‎ 从环境习性、体态香气、清高气质等方面,表达作者不慕名利、洁身自好、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的情操。‎ 1. ‎“陶后鲜有闻”中的“陶”指谁?文中的“鲜”与哪个词语构成反义词?‎ 指陶渊明。文中与“鲜”构成反义词的是:众(蕃)。‎ 2. 从作者对莲的赞美来看,这种君子应具备怎样的品格?‎ 鄙弃贪图富贵、追求名利的世风,洁身自好,保持坚贞的气节和高尚的品德。‎ ‎6.“予独爱莲”中的“独”表现了作者什么态度?‎ ‎ 遗世独立,决不随波逐流的态度。‎ ‎7.“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表现了莲花什么特点?‎ ‎ 庄重、高雅(清高)。‎ ‎8.作者把莲和牡丹对举,其用意是什么?‎ ‎ 批判贪图名利、追求富贵的世风,表明自己洁身自好的品格。‎ ‎9.作者不愿隐逸,也不贪图富贵,他追求什么?‎ ‎ 在污浊的世间,坚贞不渝的保持自己的操守。‎ ‎10.作者以莲自况,表现了他洁身自好的生活态度,委婉地批判了趋炎附势、追求富贵的世风。‎ ‎11.文中的莲花的象征意义是什么?‎ ‎ 不追求名利,在污浊的环境中,洁身自好、保持坚贞气节的高尚品德的君子。‎ ‎12.作者写莲表白自己洁身自好的生活态度,写菊表白自己不愿隐逸的生活态度,写牡丹表白自己对追逐名利世风鄙弃的生活态度。‎ ‎13.“莲之爱,同予者何人”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 慨叹品德高尚的君子太少,含蓄地表明追逐名利、趋炎附势的人太多。‎ ‎14.怎样理解作者在文尾的慨叹?‎ ‎ 表明自己的人生态度:既不想陶渊明那样消极避世,又不向世人那样追逐功名富贵,他要在污浊的世间独立不移,永远保持清白的操守和正直的品德。‎ ‎15.用原文语句回答。‎ 1) 莲象征什么?‎ 君子的美好品德。‎ 2) 文中比喻君子既不与世俗同流合污、随俗浮沉,又庄重、质朴,不孤高自许、哗众取宠(或表现莲的高洁,概括不慕名利、洁身自好的高贵品德和坚贞操守)的名句是: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 3) 高度概括莲高贵品质的句子(点明中心的主旨句)是:莲,花之君子者也。‎ 4) 比喻君子通达事理,行为方正,(或特立独行,正直不苟,豁达大度)因而美名远扬的句子是: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 34‎ ‎ ‎ 1) 比喻君子志洁行廉,又有庄重的仪态,令人敬重而不敢轻侮的句子是: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2) ‎“世人甚爱牡丹”,这是因为牡丹是:牡丹,花之富贵者也;“予独爱莲”的根本原因是:莲,花之君子者也。‎ ‎16.请在文中找出一句骈句。‎ ‎ 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 ‎17.衬托分正衬和反衬两种。本文用菊花和牡丹来衬托莲,其中菊花属于正衬,牡丹属于反衬。‎ 1 迁移拓展 ‎1.细细考虑,“菊之爱”可以有两重含义:①做一个避世的隐士;②像陶渊明那样保持独立的人格。你赞成哪一种说法?谈谈看法。(自圆其说既可。)‎ ‎ 如:赞成两重都有道理。作者意思是:避世者不染世尘之埃固然可喜;而入世者“出淤泥而不染”境界更高。‎ ‎2.鲁迅有诗:“扫除腻粉呈风骨,褪却红衣学淡妆。好问濂溪称净植,英随残叶坠寒塘。”这首诗称颂的是哪一种花?‎ 莲花。‎ ‎3.喜欢哪一种花是人的志趣的表现。你喜爱哪一种花?说明喜爱的原因(包含骈句)。‎ ‎ 梅花。它顶风冒雪,“凌寒独自开”。(傲雪盛开人皆颂,迎寒绽放世堪扬。)‎ ‎ 蒲公英花。花朵虽小,却遍布各地,有极强的生命力。(花小能怡情,叶瘦能医疾。)‎ ‎ 菊花。在万花纷谢之时独自开放,决不随波逐流,且不畏严寒,坚强不屈。(百花凋谢始露面,孑身盛开也吐香。)‎ ‎4.孟子认为:“近朱者赤,近墨者黑”,这与周敦颐的“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的看法相反,你同意哪种观点,谈谈你的看法。‎ ‎ 答法一:同意孟子的观点。人的思想受环境的影响,“孟母择邻”说的即是这个道理。‎ ‎ 答法二:同意周敦颐的观点。只要人保持坚贞的操守,洁身自好,即使处于污浊的环境中也能不受其影响。如《青春之歌》中的林道静。‎ 请描绘出来,并说明你喜欢的原因。(略)‎ & 第24课 河中石兽 1 基础知识 ‎◆文学常识 纪昀,字晓岚。乾隆十九年进士。清代著名学者,生性诙谐风趣,学问渊博,曾任翰林院编修、侍读学士。因获罪遣戍乌鲁木齐。释放回京后,任《四库全书》总纂官,编定《四库全书\总目提要》,在目录学上贡献很大。著有《阅微草堂笔记》等。‎ 《阅微草堂笔记》是纪昀晚年所作的一部文言笔记小说,全书主要记叙妖怪 ‎ 34‎ ‎ ‎ 鬼狐故事,其中也有不少关于考据的文字,另外人事异闻、名物典故等在书中也有记述。 《四库全书》:分古今图书为经、史、子、集四档。‎ 34‎ ‎ ‎ ‎【原文注释】‎ ‎ ①沧州南,一寺临【临:靠近。】河干(gān)【干:岸边。】,山门【山门:寺庙的大门】圮(pǐ)【圮:倒塌。】于河,二石兽并【并:一起 】沉焉【于之,在河里】。阅【阅:经历】十余岁,僧募金重修,求石兽于水中,竟不可得。以为顺流下矣,棹(zhào)【棹:船桨。这里作动词用,划船。】数小舟,曳(yè)铁钯(pá),寻十余里,无迹。‎ ‎②一讲学家设帐【设帐:讲学,教书。】寺中,闻之笑曰:“尔辈不能究【究:推究。】物理【物理:事物的道理。】,是【是:这】非木杮(fèi)【木杮:木片。】,岂能为暴涨携之去【去:离开】?乃石性坚重,沙性松浮,湮(yān)【湮:埋没。】于沙上,渐沉渐深耳。沿河求之,不亦颠【颠:同“癫”,疯狂。】乎?”众服为确论。‎ ‎ ③一老河兵【河兵:巡河、守河的士兵。】闻之,又笑曰:“凡河中失石,当求之于上流。盖【盖:原来是。发语词,连接上句或上段,表原因】石性坚重,沙性松浮,水不能冲石,其反激之力,必于石下迎水处啮(niè)【啮:本意是"咬".这里是侵蚀、冲刷的意思。】沙为坎穴【坎穴:坑洞】,渐激渐深,至石之半,石必倒掷坎穴中。如是【如是:像这样】再啮,石又再转,转转不已【已:停止】,遂反溯流逆上矣。求之下流,固颠;求之地中,不更颠乎?”‎ ‎ ④如【如:依照】其言,果得于数里外。然则天下之事,但知其一,不知其二者多矣,可据理臆(yì)断【臆断:主观判断】欤(yú)?‎ ‎【参考译文】‎ ‎ 沧州的南面,有一座寺庙靠近河岸,寺庙的大门倒塌在了河水里,两个石兽一起沉没在了河里。经历十多年,和尚们募集资金重修寺庙,在河中寻找两个石兽,最终没找到。和尚们认为石兽顺着水流流到下游了。于是划着几只小船,拉着铁耙,寻找了十多里,没有任何石兽的踪迹。‎ ‎ 一位学者在寺庙里讲学,听了这件事嘲笑说:“你们这些人不能推究事物的道理。这不是木片,怎么能被大水带走呢?石头的性质坚硬沉重,沙的性质松软浮动,石兽埋没于沙上,越沉越深罢了。顺着河流寻找石兽,不是疯了吗?”大家都信服地认为他的话是精当确切的言论。‎ ‎ 一个年老的河兵听说了这个观点,又嘲笑说:“凡是落入河中的石兽,都应当到河的上游寻找。因为石头的性质坚硬沉重,沙的性质松软浮动,水流不能冲走石头,河水的反冲力,一定在石头下面迎水的地方冲刷沙子,形成坑穴,越冲越深,冲到石头底部的一半时,石头必定倒在坑穴里。像这样又冲击,石头又会再次转动,这样不停地转动,于是石兽反而逆流而上。到河的下游寻找石兽,本来就是疯狂的;在原地深处寻找它们,不是更疯狂吗?”‎ 人们按照他的话去寻找,果然在上游的几里外寻到了石兽。‎ 既然这样,那么对于天下的事,只知其一,不知其二的人有很多啊,难道可以根据某个道理就主观判断吗?‎ ‎【重点词句】‎ ‎1.古今异义 并:古义:一起 二石兽并沉焉。 今义:并列。 阅:古义:经历 阅十余。今义:阅读。 是:古义:代词 这 是非木柿 。今义:判断词 是。盖:古义:发语词 盖石性坚重。 今义:有遮蔽作用的器物。 但:古义:只 但知其一 。今义:表转折 但是,却。 ‎ ‎2. 一词多义 去:岂能为暴涨携之去。离去西蜀之去南海。距离。 为:岂能为暴涨携之去。被必于石下迎水处啮沙为坎穴。成为橘生于淮南则为橘。是为其来也。在。 ‎ ‎3.词性活用。棹:名词用为动词,划船。  暴涨 (动词用作名词,洪水)‎ 34‎ ‎ ‎ ‎4.汉字通假。①“颠”同“癫”,疯。②钯:同“耙”,整地的农具 ‎ ‎5.注音:圮pĭ;曳yè;棹 zhào;杮fèi;湮yān;溯sù。‎ ‎6、句式(1)被动句 岂能为暴涨携之去 (……为……,表被动,可译为“被”)‎ ‎  (2.)倒装句 当求之于上流 (状语后置,状语“于上流”放在动词“求”的后面)‎ ‎  (3.)省略句 如其言,果得于数里外(“得”的后面省略了宾语“之”)‎ ‎【课文理解】‎ ‎1.文章分层:第一层(1):交待石兽沉入河中的地点和两种寻找方法 第二层(2-3):另两种不同的寻找方法 第三层(4):由事而理,点明遇事不能 “据理臆断”,深化主题 寻找经过 人物 寻找的地点 结果 第一种 僧 原地水中 不可得 第二种 僧 顺流而下 无迹 第三种 讲学家 原地沙下 失败 第四种 老河兵 求之于上流 果得于数里外 ‎2.四种寻找方法:‎ 第一种:没考虑流水、石兽、泥沙的关系 第二种:只考虑了流水,没考虑石兽、泥沙 第三种:考虑了石兽和泥沙的关系,忽略了流水 第四种:既有理论又有实践,准确把握三者的性质及相互关系 ‎3.中心思想:‎ ‎⑴作者由此得出了什么结论?然则天下之事,但知其一,不知其二者多矣,可据理臆(yì)断【臆断:主观判断】欤(yú)?‎ ‎⑵主题概括:许多自然现象的发生往往有着复杂的原因,我们不能只知其一,不知其二,仅仅根据自己的一知半解就根据常情作出主观的判断,否则会得不偿失。‎ ‎4.认识不同的原因及性格分析:‎ 寺僧:按一般的思维模式和惯例,认为水的流动会把石兽带到下游。(“阅十余岁,僧募金重修 ”可见其毅力坚定但经验不足)‎ 讲学家:自认为“究物理”,以“石性坚重,沙性松浮” 的理论知识推断石兽在原地“渐沉渐深 ”了。(“笑曰”“尔辈不能究物理”足显其一知半解而好为人师,自视清高而轻视他人)‎ 老河兵:常年在河边劳动,了解水、沙、石等自然事物特性,根据多年经验认为:那石兽很重,而河沙又松,西来的河水冲不动石兽,反而把石兽下面的沙子冲走了,还冲成一个坑,时间一久,石兽势必向西倒去,掉进坑中。如此年复一年地倒,就好像石兽往河水上游翻跟头一样,当求之于上流。(有实际经验,沾沾自喜) ‎ ‎5.写法探究 ‎⑴层层铺垫:最先以寺僧的做法为讲学家的看法做铺垫,以突出讲学家的看法“众服为确论”,并且通过讲学家对寺僧的评价“颠”来写出讲学家对自己的看法的自信。最后写老河兵老河兵的一番话,加上“果得于数里外 ”的结果,巧妙地表现自信的讲学“不更颠乎”,极具戏剧性和讽刺性。‎ ‎⑵具有较强的思辨色彩。不管讲学家的观点是否与实际相符,,其阐述的道理是能“究物理”‎ 34‎ ‎ ‎ ‎ 的,所以人们能信服;老河兵的观点处看上去似乎不合常理,但其分析有着不可辩驳的说服力,事情的结果也验证其看法的科学性和推理的合理性。‎ ‎⑶细节描写,增加了文采和可读性。‎ ‎①如讲学家的“笑”(包含了讲学家对寺僧的嘲讽和一种自信,刻画出讲学家自恃博才的心态)‎ ‎②老河兵的“笑”(流露出了老河兵对讲学家自恃博才的一种否定,也表现出老河兵的自信和沾沾自喜)‎ ‎【答疑解惑】课文理解问答题:(答案见教参)‎ ‎  1、在寻找石兽的问题上,寺僧和讲学家犯了什么错误?为什么只有老河兵是正确的?‎ ‎  ★寺僧高估了水流的推力,忽视了“石性沉重,沙性松浮”;讲学家只注意了“石性沉重,沙性松浮”,却忽视了水流的运动规律;老河兵经验丰富,将石性、沙性、水流的因素全面综合考虑,所以才能做出正确的判断。‎ ‎★前两者都犯了脱离实际、主观臆断的错误。老河兵则从实际经验出发,综合考虑各方面因素,因此能提出正确看法。‎ ‎★因为学者只是拘泥于一般的道理;而“老河兵”因其常年在河边劳动,了解水、沙、石等自然事物特性,把理论知识和多年经验结合起来分析,他则根据石性、沙性和流水反激力等物理属性,以及三者之问的关系,作出正确的判断。‎ ‎2、文中写道两次“笑”,你怎么理解其中的意味?‎ ‎  讲学家的“笑 ”是嘲笑寺僧无知,只按照常理做事,因而寻石兽而不得,说明讲学家自以为是,认为自己学识渊博和自信的心态。‎ ‎  老河兵的“笑”是 嘲笑讲学家只知其一不知其二,主观臆断,认识错误,以及众人轻信讲学家的糊涂。说明老河兵阅历深广,有实践经验。既是对讲学自恃博才的否定,也表现了他的自信与自狂。‎ ‎  3、文章最后一句话有何含义和作用?‎ ‎  既是对讲学家之类一知半解而又自以为是的人的辛辣嘲讽,又指明了认识事物的方法和途径:不能片面地理解,而要全面深入地调查探究事物的特性;更不能主观臆断,而应当遵循客观事物的规律。同时也诠释了生活学习中要注意理论联系实际,不可做空头理论家的哲理。‎ ‎  最后一段用的是“反问”的表达方式。用以点题,强调主题思想:有的人只关注事情的表面现象,而不深入思考分析其中的道理。‎ ‎  4、文章是怎样层层铺垫,巧妙地造成讽刺效果的?‎ ‎  最先以寺僧的做法为讲学家的看法做铺垫,以突出讲学家的看法“众服为确论”,并且通过讲学家对寺僧的评价“颠”来写出讲学家对自己的看法的自信。最后写老河兵老河兵的一番话,加上“果得于数里外 ”的结果,巧妙地表现自信的讲学家“不更颠乎”,极具戏剧性和讽刺性。‎ ‎  5、说说本文对你的启示,并再列举一个“但知其一,不知其二”的故事。‎ ‎  (1)许多自然现象的发生往往有着复杂的原因,我们不能只知其一,不知其二,仅仅根据自己的一知半解就根据常情主观作出判断,要多方面考虑问题。‎ ‎(2)理论和实践相结合,才能得出正确的判断,实践出真知。‎ ‎6.这个故事说明了一个什么道理?(2分)许多自然现象的发生往往有着复杂的原因,我们不能只知其一,不知其二,仅仅根据自己的一知半解就根据常情主观作出判断。(言之成理即可)‎ ‎7.你从这则故事中得到怎样的启示?(15字以内)(2分) ‎ 34‎ ‎ ‎ ‎★示例:实际经验有时比书本知识更可靠。(只答要重视实践得1分。)‎ ‎★【结尾这句话,既是对讲学家之类一知半解而又自以为是的人的辛辣嘲讽,又指明了认识事物的方法和途径:不能片面地理解,而要全面深入地调查探究事物的特性;更不能主观臆断,而应当遵循客观事物的规律。同时也诠释了生活学习中要注意理论联系实际,不可做空头理论家的哲理。】‎ ‎20古代诗歌五首 ‎(一)登幽州台歌 陈子昂 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 念天地之,独然而涕下!‎ 译文:追忆历史,我无缘拜会那些求贤若渴的古代君主;向往未来,我更为不能生逢旷世明君而万分担忧。一想到天地的广阔无边与永恒不息,就浩叹人生的短暂与渺小。吊古伤今,我怎能不忧从中来、潸然泪下呢!‎ 赏析:《登幽州台歌》这首短诗,由于深刻地表现了诗人怀才不遇、寂寞无聊的情绪,语言苍劲奔放,富有感染力,成为历来传诵的名篇。‎ 陈子昂是一个具有政治见识和政治才能的文人。他直言敢谏,对武后朝的不少弊政常常提出批评意见,却不为武则天采纳,一度因“逆党”株连而下狱。他的政治抱负不能实现,反而受到打击,这使他的心情非常苦闷。‎ 武则天万岁通天元年,契丹李尽忠、孙万荣等攻陷营州。武则天委派武攸宜率军征讨,陈子昂在武攸宜幕府担任参谋,随同出征。武为人轻率,少谋略。次年兵败,情况紧急,陈子昂请求遣万人作前驱以击敌,武不允。稍后,陈子昂又向武进言,武不听,反把他降为军曹。诗人接连受到挫折,眼看报国宏愿成为泡影,因此登上蓟北楼(即幽州台,遗址在今北京市),慷慨悲吟,写下了《登幽州台歌》以及《蓟丘览古赠卢居士藏用七首》等诗篇。‎ ‎“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这里的古人是指古代那些能够礼贤下士的贤明君主。《蓟丘览古赠卢居士藏用七首》与《登幽州台歌》是同时之作,其内容可资参证。《蓟丘览古》七首,对战国时代燕昭王礼遇乐毅、郭隗,燕太子丹礼遇田光等历史事迹,表示无限钦慕。但是,像燕昭王那样前代的贤君既不复可见,后来的贤明之主也来不及见到,自己真是生不逢时;当登台远眺时,只见茫茫宇宙,天长地久,不禁感到孤单寂寞,悲从中来,怆然流泪了。本篇以慷慨悲凉的调子,表现了诗人失意的境遇和寂寞苦闷的情怀。这种悲哀常常为旧社会许多怀才不遇的人士所共有,因而获得广泛的共鸣。‎ 诗之取胜,途径非一。有以词藻胜的,有以神韵胜的,有以意境胜的,有以气势胜的,……取胜之途不同,欣赏的角度也就不一样。《登幽州台歌》纯以气势取胜,诗里有一股郁勃回荡之气,这股气挟着深沉的人生感慨和博大的历史情怀,以不可阻遏之势喷放出来,震撼着读者的心灵。我们如能反复涵咏、反复吟诵,自然能感受到它的磅礴气势,得到艺术的享受。‎ 容易出现的错别字:悠悠(幽幽) 怆(仓)‎ ‎(二)望 岳 杜 甫 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荡胸生云,决入归鸟。‎ 会当绝顶,一览众山小。‎ 译文:五岳之首的泰山到底怎么样呢?在古代齐、鲁两国的国境外还能望见远远横亘在那里的泰山苍翠的青色。大自然将神奇和秀丽集中于泰山,山的南、北两面,一面明亮,一面昏暗,截然不同。山中的云气层出不穷,故心胸亦为之荡漾;因极力张大眼睛远望飞鸟归林,故感到眼角几乎要裂开。我一定要登临泰山极顶,俯瞰群山 34‎ ‎ ‎ ‎,它们都将变得那么渺小。‎ 赏析:本诗以饱满的热情形象地描绘了这座名山雄伟壮观的气势,抒发了作者青年时期的豪情和远大抱负。‎ 前六句实写泰山之景。开头一句“岱宗夫如何”,以一句设问统领下文。第二句的“齐鲁青未了”生动形象地道出泰山的绵延、高大。“青”字是写青翠的山色,“未了”是表现山势坐落之广大,青翠之色一望无际。这是远望之景。‎ 三、四两句是近望之势。“造化钟神秀”是说泰山秀美无比,仿佛大自然将一切神奇秀丽都聚集在这里了,一个“钟”字生动有力。“阴阳割昏晓”,突出泰山的高耸挺拔,高得把山南山北分成光明与昏暗的两个天地。“割”字形象贴切,给参天矗立的山姿赋予了生命力。‎ 五、六两句是近看之景,并由静转动。“荡胸生曾云”描写山腰云雾层层缭绕,使胸怀涤荡,腾云而起,用层云衬托出山高。“决眦入归鸟”,是瞪大了眼睛望着一只只飞回山林中的小鸟,表现出了山腹之深。一个“入”字用得微妙传神,好像一只只小鸟从远处徐徐而来,又徐徐而去,足见山腹是何等深远了。‎ 最后两句想象中的登山之情,仍是“望”,而不是“登”,是作者由望景而产生了登顶的愿望。“会当凌绝顶”中的“凌”字,表现了作者登顶的决心和豪迈的壮志。“一览众山小”,写诗人想象中登上绝顶后放眼四望的景象,其他的山在泰山面前显得低小,以此衬托出泰山的高大。‎ 这首诗的题目是“望岳”,全篇紧紧抓住“望”字写景,写景中又处处烘托着一个“高”字。从而把泰山的万千景色、高大的气势渲染得纤毫毕现,令人如亲临其境。故此《望岳》一诗,成为历代描写泰山的佳篇,被人们传诵不绝。‎ 容易出现的错别字:曾(层) 眦 凌(临)‎ ‎(三)登飞来峰 王安石 飞来山上千寻塔,闻说鸡鸣见日升。‎ 不畏浮云遮望眼,缘在最高层。‎ 译文:飞来峰上耸立着极高的宝塔,我听说鸡叫时可以看见太阳升起。不怕会有浮云遮住了远望的视线,只因为人已经站在山的最高峰。‎ 赏析:山是高耸的,塔是高耸的,山顶上的塔更是高高耸立的。飞来峰和它上面的宝塔总共多高?不知道。诗人只告诉我们,单是塔身就是八千多尺——这当然是夸张的说法。诗人还讲了一个传说:站在塔上,鸡鸣五更天就可以看见海上日出。请想想飞来峰那高耸云天的气势吧!‎ 宝塔虽高,却不是高不可上。转眼间,诗人已登上塔顶,世界万物,尽收眼底,那游荡的云片再也挡不住视线了!“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乍听起来,是在谈论观赏风光的体会;可一寻味,便会从中领悟到一条人生哲理:在社会生活和思想修养方面,不也是站得高才能看得远吗?对诗人,这是雄心勃勃的自勉;对读者,这是引人向上的启示。‎ 容易出现的错别字:自(只) 身(生)‎ ‎(四)游山西村 陆 游 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箫鼓追随春社近,衣冠简朴古风存。‎ 从今若许闲乘月,拄杖无时夜叩门。‎ 译文:不要笑农家腊月里酿的酒浑浊,在丰收的年景里待客菜肴非常丰足。‎ 34‎ ‎ ‎ 山峦重叠,水流曲折,正担心无路可走,柳绿花艳时忽然眼前又出现一个山村。‎ 吹着箫,打起鼓,春社的日子已经接近,村民们衣冠简朴,古代风气仍然保存。‎ 今后如果还能趁大好月色出外闲游,我一定拄着拐杖随时来敲你的家门。‎ 赏析:这是一首记游抒情诗,是陆游的名篇之一。‎ 首联渲染出丰收之年农村一片宁静、欢悦的气象。腊酒,指腊月所酿的酒。豚,是小猪,这里指猪肉。足鸡豚,指菜肴丰足。说农家酒味虽薄,待客情意却十分深厚。一个“足”字,表达了农家款客尽其所有的盛情。“莫笑”二字,道出诗人对农村淳朴民风的赞赏。‎ 颔联写山间水畔的景色,写景中寓含哲理,千百年来广为传诵。“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如此流畅绚丽、开朗明快的诗句,仿佛可以看到诗人在青翠的山峦间漫步,清碧的山泉在曲折溪流中汩汩穿行,草木愈见浓茂,蜿蜒的山径也愈益依稀难认。正在迷惘之际,突然看见前面花明柳暗,几间农家茅舍隐现于花木扶疏之间,诗人顿觉豁然开朗。其喜形于色的兴奋之状,可以想见。当然这种境界前人也有描摹,这两句却格外委婉别致。人们在探讨学问、研究问题时,往往会有这样的情况:山回路转、扑朔迷离,出路难寻。于是顿生茫茫之感。但是,如果锲而不舍,继续前行,忽然间眼前出现一线亮光,再往前行,便豁然开朗,发现了一个前所未见的新天地。这就是此联给人们的启发,也是宋诗特有的理趣。人们读后会感到,在人生某种境遇中,与诗句所写有着惊人的契合之处,因而更觉亲切。这里描写的是诗人置身山阴道上,信步而行,疑若无路,忽又开朗的情景,不仅反映了诗人对前途所抱的希望,也道出了世间事物消长变化的哲理。于是这两句诗就越出了自然景色描写的范围,而具有很强的艺术生命力。‎ 颈联则由自然入人事,描摹了南宋初年的农村风俗画卷。读者不难体味出诗人所要表达的热爱传统文化的深情。“社”为土地神。春社,在立春后第五个戊日。农家祭社祈年,满怀对丰收的期待。陆游在这里更以“衣冠简朴古风存”,赞美着这个古老的乡土风俗,显示出他对吾土吾民之爱。‎ 前三联写了外界情景,并和自己的情感相融。然而诗人似乎意犹未足,故而笔锋一转:尾联“从今若许闲乘月,拄杖无时夜叩门。”“无时”,即随时。诗人已“游”了一整天,此时明月高悬,整个大地笼罩在一片淡淡的清光中,给春社过后的村庄染上了一层静谧的色彩,别有一番情趣。于是这两句诗从胸中自然流出:但愿从今以后,能不时拄杖乘月,轻叩柴扉,与老农亲切絮语,此情此景,不亦乐乎?一个热爱家乡、与农民亲密无间的诗人形象跃然纸上。‎ 诗人被投降派弹劾罢归故里,心中当然愤愤不平。对照诈伪的官场,诗人于家乡淳朴的生活之中产生无限的欣慰之情。此外,诗人虽貌似闲适,却未能忘情国事。秉国者目光短浅,无深谋长策,然而诗人并未丧失信心,深信总有一天会否极泰来。这种心境和所游之境恰相吻合,于是两相交涉,产生了传诵千古的“山重”“柳暗”一联。‎ 陆游七律最工。这首七律结构严谨,主线突出,全诗八句无一“游”字,而处处切“游”字,游兴十足,游意不尽;又层次分明。尤其中间两联,对仗工整,善写难状之景,如珠落玉盘,圆润流转,达到了很高的艺术水平。‎ ‎(五)己亥杂诗(其五)‎ 龚自珍 浩荡离愁白日斜,吟鞭东指即天。‎ 落红不是无情物,化春泥更护花。‎ 译文:浩浩荡荡的离别愁绪向着日落西斜的远处延伸,马鞭向东举起,这一起身,从此就是天涯海角了。我辞官归乡,有如从枝头上掉下来的落花,但它却不是无情之物,化成泥土,还能起着培育下一代的作用。‎ 赏析:“浩荡离愁白日斜”,“浩荡”,广大无边。“白日斜”,夕阳西斜。龚自珍报国无门,终于辞官回归杭州故里,心情是十分苦闷的。诗中用“浩荡”来形容离愁,说明愁绪之深。这个“愁”不是个人私怨,而是对国事的忧虑,爱国之心显而易见。“浩荡离愁”又用夕阳西斜来烘托,更为愁绪抹上一重浓浓的色彩。‎ ‎“吟鞭东指即天涯”一句是说甩响马鞭,奔向遥远的地方。才离京城何来“天涯”呢?这是作者的心态所致。因为这次离京意味着告别朝廷,远离仕途,不再回来了,所以作者产生了有如天涯漂泊的心绪。‎ 34‎ ‎ ‎ ‎“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落红”,落花。“红”,比喻理想与信念。“落红”,是作者自比脱离官场。这两句诗运用了托物言志的手法,表面上写“落花”,花虽落但仍然依恋故枝,心系故枝,并且要化成泥土滋养故枝,实际上是借以表露诗人的情怀。诗人虽然像一朵落花辞别故枝一样地离别了京师,但他并不是无情的,他的心依然留在京城,留在朝廷,依然要把自己的一切献给自己的理想和信念。龚自珍对当时社会现实是有着清醒的认识的,明知前途困难重重,他仍执着地“化作春泥更护花”,这种对理想的坚定追求,高度的爱国热忱,崇高的献身精神令人感佩不已。‎ 容易出现的错别字:涯(崖) 作(做)‎ ‎【练习巩固】‎ ‎1.《登幽州台歌》中表达陈子昂怀才不遇的诗句是: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 ‎2.《登幽州台歌》中抒发诗人独立于悠悠天地间,孤独寂寞之情的诗句是: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 ‎3.《望岳》中,“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一句写出了泰山山势雄峻高大、景色秀丽。‎ ‎4.《望岳》中,“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直抒胸臆,表现了诗人不怕困难,敢于攀登顶峰俯视一切的雄心和气魄。‎ ‎5.《登飞来峰》中“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一句表现诗人不畏艰难,极具深刻哲理。‎ ‎6.“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陆游《游山西村》)此句不仅写出山西村山环水绕、柳暗花明,一派花团锦簇的景象,而且蕴意深刻,常用来说明困境中仍然蕴含着希望。‎ ‎7.龚自珍在《己亥杂诗(其五)》中,用“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展示了诗人不畏挫折、不甘沉沦,始终要为国家效力的坚强性格和献身精神。‎ 课外古诗词诵读 ‎(一)竹里馆 王 维 独坐幽里,弹琴复长。‎ 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 译文:月夜,独坐在幽深的竹林里,时而弹弹琴,时而吹吹口哨。竹林里僻静幽深,无人相伴,唯有明月似解人意,偏来相照。‎ 赏析:以弹琴长啸,反衬月夜竹林的幽静;以明月的光影,反衬深林的昏暗,表面看来平平淡淡,似乎信手拈来,随意写趣,其实却是独具匠心的大手笔。‎ 前两句写诗人独自一人坐在幽深茂密的竹林之中,一边弹着琴弦,一边又发出长长的啸声。其实,不论“弹琴”还是“长啸”,都体现出诗人高雅闲淡、超凡脱俗的气质,而这并非常人可与之共鸣的。所以后两句说:“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意思是说,自己僻居深林之中,也并不为此感到孤独,因为那一轮皎洁的月亮还在时时陪伴着自己。‎ 容易出现的错别字:篁(皇) 啸(肃 萧)‎ ‎(二)春夜洛城闻笛 李 白 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 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情。‎ 34‎ ‎ ‎ 译文:夜深人静的时候,不知从谁家响起了悠扬的笛声。这美妙悠扬的声音,随着春风弥漫了整个洛阳城。在这静静的黑夜里,忽然听到感人肺腑的折柳曲,有谁不为此勾起怀念故乡的情思啊!‎ 赏析:“谁家玉笛暗飞声”,谁家的玉笛,在静夜里悄悄地响起?诗人或许正在读书、闲坐,或做着其他的事。一曲笛声不期而响,夜深人静,清远而动听。他被吸引住了,循声望去,却辨不清笛声来自哪里。“玉笛”,指玉制的笛,或是笛子的美称,或是羌笛的代称,不确定,存疑。‎ ‎“散入春风满洛城”,春风徐徐,笛声飘散在风中,风又吹送笛声,飘满了洛阳城,让人想到“此曲只应天上有”。这一句虽带有艺术的夸张,却衬出笛声的动人、夜的安静。唯其如此,才会在诗人的听觉与想象中飘满洛城,似乎其他的声音都不存在了,似乎全城人都在凝神静听。‎ ‎“此夜曲中闻折柳”,今夜,缥缈的笛乐中,我听到了思乡怀亲的《折杨柳》。笛乐飘飘,如此动人,究竟吹的是什么曲子呢?“折柳”,即《折杨柳》,汉代乐府曲名,内容多写离别之情。“柳”谐音“留”。古人送别亲友时,折柳相赠,暗示留恋、留念的意思。古人还有折柳寄远的习惯,是盼远游亲人早归的意思。‎ ‎“何人不起故园情”,听到这笛声,谁不会动思乡之情呢?联系第一句看,这种游子怀念故园的感情,最初可能是隐藏的、莫可名状的,因偶然听到的笛声突然明朗、强烈起来了。笛声来自何处,何人在吹?是和自己一般的游子?是乐工?是歌妓?这些都让诗人和读者去猜测。而这些又都无须一一去分别,因为思乡之情对游子来说,都是共有的。它绵绵不绝,弥漫在夜空中,缠绕在游子心头,抹不去,化不开。“何人”一词概括性极强,实则是突出诗人的思乡之情。‎ 容易出现的错别字:园(圆)‎ ‎(三)逢入京使 岑 参 故园东望路漫,双袖龙钟泪不干。‎ 马上相逢无纸笔,凭君传语报平安。‎ 译文:回头东望故园千里,路途遥远迷漫;满面龙钟两袖淋漓,涕泪依然不干。途中与君马上邂逅,修书却无纸笔;唯有托你捎个口信,回家报个平安。‎ 赏析:“故园东望路漫漫”,写的是眼前的实际感受。诗人已经离开“故园”多日,正行进在去往西域的途中,回望东边的家乡长安城当然是漫漫长路,思念之情不免袭上心头,乡愁难收。“故园”,指的是在长安的家。“东望”是点明长安的位置。‎ ‎“双袖龙钟泪不干”,意思是说思乡之泪怎么也擦不干,以至于把两只袖子都擦湿了,可眼泪就是止不住。这句运用了夸张的修辞手法表现思念亲人之情,也为下文写捎书回家“报平安”做了一个很好的铺垫。‎ ‎“马上相逢无纸笔,凭君传语报平安”,这两句是写遇到入京使者时欲捎书回家报平安又苦于没有纸笔的情形,完全是马上相逢、行者匆匆的口气,写得十分传神。“逢”字点出了题目,在赶赴安西的途中,遇到作为入京使者的故人,彼此都鞍马倥偬,交臂而过,一个继续西行,一个东归长安,而自己的妻子也正在长安,正好托故人带封平安家信回去;可偏偏又无纸笔,也顾不上写信了,只好托故人带个口信,“凭君传语报平安”吧。这最后一句诗,处理得很简单,收束得很干净利落,但简净之中寄寓着诗人的一片深情,寄至味于淡薄,颇有韵味。岑参此行是抱着“功名只向马上取”的雄心,所以此时,他的心情是复杂的。他一方面有对帝京、故园相思眷恋的柔情,一方面也表现了诗人开阔豪迈的胸襟。‎ 容易出现的错别字:漫(曼)‎ ‎(四)晚 春 韩 愈 34‎ ‎ ‎ 草树知春不久归,百般红紫斗芳菲。‎ 杨花榆荚无才思,解漫天雪飞。‎ 译文:春天不久就将归去,花草树木想方设法挽留春天,一时间争奇斗艳,人间万紫千红。可怜杨花榆钱,没有艳丽姿色,只知漫天飞舞,好似片片雪花。‎ 赏析:这是一首描绘暮春景色的七言绝句。虽然诗只是写百卉千花争奇斗艳的寻常景,但写得工巧奇特,别开生面。诗人不写百花稀落、暮春凋零,却写草木留春而呈万紫千红的动人情景。诗人体物入微,发前人未得之秘,反一般诗人晚春迟暮之感,摹花草灿烂之情状,展晚春满目之风采。寥寥几笔,便展示出满眼风光、令人耳目一新的景象。‎ 此诗熔景与理于一炉,在景物描写中蕴含着人生哲理:诗人通过“草木”有“知”、惜春争艳的场景描写,反映的其实是自己对春天大好风光的珍惜之情。面对晚春景象,诗人一反常见的惜春伤感之情,变被动感受为主观参与,情绪乐观向上,很有新意。“杨花榆荚”不因“无才思”而藏拙,不畏“班门弄斧”之讥,避短用长,争鸣争放,为“晚春”添色。这勇气非常可爱。这就给人以启示:一个人“无才思”并不可怕,要紧的是珍惜光阴,不失时机,“春光”是不负“杨花榆荚”这样的有心人的。‎ 如果说此诗真有寓意,就应当是其中所含的一种生活哲理。从韩愈生平为人来看,他既是“文起八代之衰”的宗师,又是力矫元和轻熟诗风的奇险诗派的开山人物,颇具胆力。他能欣赏“杨花榆荚”的勇气不为无因。他除了自己在群芳斗艳的元和诗坛独树一帜外,还极力称扬当时不为人重视的孟郊、贾岛,这二人的奇僻瘦硬的诗风也是当时诗坛的别调,不也属于“杨花榆荚”之列吗?由此可见,韩愈对他所创造的“杨花榆荚”形象,未必不带同情,未必是一味挖苦。甚而可以说,诗人是以此鼓励“无才思”者敢于创造。诗人对“杨花榆荚”是爱而知其丑,所以嘲戏半假半真、亦庄亦谐。他并非存心托讽,而是观杨花飞舞而忽有所感触,随寄一点幽默的情趣。诗的妙处也在这里。‎ 此诗之寓意,见仁见智,不同的人生阅历和心绪可能有不同的领悟。‎ 容易出现的错别字:惟(唯) 作(做)‎ ‎【练习巩固】‎ ‎1.《竹里馆》一诗中写诗人“独坐”“弹琴”“长啸”的句子是: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写夜静人寂、明月相伴的句子是: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 ‎2.《春夜洛城闻笛》中写诗人听到《折杨柳》曲调,不觉思念自己的家乡和亲人的诗句是: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 ‎3.《逢入京使》一诗表达了诗人远涉边塞的思乡怀亲之情,请写出这首诗。‎ 故园东望路漫漫,双袖龙钟泪不干。马上相逢无纸笔,凭君传语报平安。‎ ‎4.《晚春》一诗中借用托物言志的手法表现诗人勤奋努力、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的句子是:杨花榆荚无才思,惟解漫天作雪飞。‎ 课外古诗词诵读 ‎(一)泊秦淮 杜 牧 34‎ ‎ ‎ 烟笼寒水月笼,夜泊秦淮近酒家。‎ 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 译文:浩渺寒江之上弥漫着迷蒙的烟雾,皓月的清辉洒在白色沙渚之上。入夜,我将小舟泊在秦淮河畔,临近酒家。金陵歌女似乎不知何为亡国之恨、黍离之悲,竟依然在对岸吟唱着淫靡之曲《玉树后庭花》。‎ 赏析:这首诗是诗人夜泊秦淮时触景感怀之作,于六代兴亡之地的感叹中,寓含忧念现世之情怀。‎ 这首诗在语言运用方面也颇见工夫。首句写景,“烟”“水”“月”“沙”由两个“笼”字联系起来,融合成一幅朦胧清冷的水色夜景,渲染气氛,朦胧中透出忧凉。次句点题,并以“近酒家”的丰富内涵启动思古之幽情。秦淮一带在六朝时是著名的游乐场所,酒家林立。因此昔日那种歌舞游宴的无尽繁华实已包含在诗人此时的思绪之中。后两句由一曲《玉树后庭花》引发无限感慨,“不知”抒发了诗人对“商女”的愤慨,也间接讽刺了不以国事为重、纸醉金迷的达官贵人,即醉生梦死的统治者。“犹唱”二字将历史、现实巧妙地联为一体,伤时之痛委婉深沉。清代评论家沈德潜推崇此诗为“绝唱”,一个“犹”字透露出作者批判之意、忧虑之情。管世铭甚至称其为唐人七绝压卷之作。诗人深夜泊舟秦淮河畔,隔江传来商女《玉树后庭花》的歌声,听着这亡国之音,不禁激起时代兴衰之感。后两句对只知征歌征舞、买笑逐欢,而不以历史为鉴的统治者,给以深深的谴责。本诗情景交融,朦胧的景色与诗人心中淡淡的哀愁和谐统一。‎ 这是一首触景生情之作,通过写夜泊秦淮的所见所闻,揭露了晚唐统治者沉溺声色、醉生梦死的腐朽生活。秦淮河两岸是六朝时的繁华之地,是权贵富豪、墨客骚人纵情声色、寻欢作乐的场所。诗人夜泊秦淮,在茫茫沙月、迷蒙烟水中眼见灯红酒绿,耳闻淫歌艳曲,不禁触景生情,顿生家国兴亡之思,将对历史的咏叹与对现实的思考紧密结合,从陈的荒淫亡国联想到江河日下的晚唐命运。全诗寓情于景,意境悲凉,感情深沉含蓄,语言精当锤炼,故沈德潜称之为“绝唱”。‎ 容易出现的错别字:沙(纱)‎ ‎(二)贾 生 李商隐 宣室求贤访逐臣,贾生才调更无伦。‎ 可怜夜半虚前席,不问苍生问鬼神。‎ 译文:汉文帝求贤,宣示召见被贬臣子。贾谊的才能确实高明,无人能及。只是空谈半夜,令人扼腕叹息。汉文帝尽问鬼神之事,只字不提国事民生。‎ 赏析:“宣室求贤访逐臣,贾生才调更无伦。”这两句纯粹从正面着笔,丝毫不露贬意。特标“求”“访”,仿佛热烈颂扬汉文帝求贤意愿之切、之殷,待贤态度之诚、之谦。“求贤”而至“访逐臣”,更可见其网罗贤才已达到“野无遗贤”的程度。次句隐括汉文帝对贾谊的推服赞叹之词。“才调”,兼包才能风调,与“更无伦”的赞叹配合,侧面烘托出贾谊少年才俊、议论风发、华彩照人的精神风貌,诗的形象感和咏叹的情调也就自然地显示出来。这两句,由“求”而“访”而赞,层层递进,表现了汉文帝对贾谊的推服、器重。如果不看下文,几乎会误认为这是一篇圣主求贤颂。‎ 第三句承转交错,是全诗枢纽。承,即所谓“夜半前席”,把汉文帝当时那种虚心垂询、凝神倾听,以至于“不自知膝之前于席”的情状描绘得惟妙惟肖,使历史陈迹变成了充满生活气息、鲜明可触的画面。这种善于选取典型细节,善于“从小物寄慨”的艺术手法,正是李商隐咏史诗的过人之处。通过这个生动的细节的渲染,才把由“求”而“访”而赞的那架“重贤”的云梯升到了最高处;而转,也就在这高潮中开始。不过,它并不露筋突骨,硬转逆折,而是用咏叹之笔轻轻拨转——在“夜半虚前席”前加上“可怜”两字。“可怜”,即可惜。不用感情色彩强烈的“可悲”“可叹”一类词语,只说“可怜”,一方面是为末句——一篇之警策预留余地;另一方面也是因为在这里貌似轻描淡写的“可怜”,比剑拔弩张的“可悲”“可叹”更为含蓄,更耐人寻味。仿佛给汉文帝留有余地,其实却隐含着冷隽的嘲讽,可谓似轻而实重。“可怜”与“虚”连用,增强语气,虽只轻轻一点,却使读者对汉文帝“夜半前席”的重贤姿态从根本上产生了怀疑,可谓举重而若轻。诗人引而不发,并未点出其原因,给读者留下了悬念,诗也就显出跌宕波折的情致,而不是一泻无余。这一句承转交错的艺术处理,精炼自然,浑然无迹。‎ 末句紧承“可怜”与“虚”,射出直中鹄心的一箭——不问苍生问鬼神。郑重求贤,虚心垂询,推重叹服,乃至“夜半前席”,不是为了询求治国安民之道,却是为了“问鬼神”‎ 34‎ ‎ ‎ 的本原问题!这究竟是什么样的求贤,对贤者又究竟意味着什么啊!诗人仍只点破而不说尽——通过“问”与“不问”的对照,让读者自己对此得出应有的结论。辞锋极犀利,讽刺极辛辣,感概极深沉,却又极抑扬吞吐之妙。由于前几句围绕“重贤”逐步升级,节节上扬,第三句又盘马弯弓,引而不发,末句由强烈对照而形成的贬抑便显得特别有力。这正是通常所谓的“抬得高,摔得重”(也就是反跌手法)。整首诗在正反、扬抑、轻重、隐显、承转等方面的艺术处理上,都蕴含着艺术的辩证法,而其新警含蕴、唱叹有情的艺术风格也就通过这一系列成功的艺术处理,逐步显示出来。‎ ‎(三)过松源晨炊漆公店(其五)‎ 杨万里 莫言下岭便无难,赚得行人错喜欢。‎ 正入万山围子里,一山放出一山。‎ 译文:不要说从山岭上下来就没有困难,这句话骗得前来爬山的人空欢喜一场。当你进入到崇山峻岭的深处以后,你刚攀过一座山,另一座山立刻将你阻拦。‎ 赏析:本诗朴实平易,生动形象,表现力强,一个“错”字突出表现了“行人”被“赚”后的失落神态。“放”“拦”等词语的运用,赋予了“万山”以人的思想、人的性格,使“万山”活了起来。‎ 第一句当头喝起,“莫言下岭便无难”,这是一个富于包孕的诗句。它包含了下岭前艰难攀登的整个上山过程,以及对所经历困难的种种感受。正因为上山艰难,人们便往往把下山看得容易和轻松。开头一句,正像是对这种普遍心理所发的棒喝。“莫言”二字,像是自诫,又像是提醒别人,耐人寻味。‎ 第二句补足首句,“赚得行人错喜欢”,“赚”字富于幽默风趣。行人心目中下岭的容易,与它实际上的艰难形成鲜明对比,因此说“赚”——行人是被自己对下岭的主观想象骗了。诗人在这里点出而不说破,给读者留下悬念,使下两句的出现更引人注目。‎ 三、四两句承接“错喜欢”,对第二句留下的悬念进行解释。本来,上山过程中要攀登多少道山岭,下山过程中也会相应遇到多少道山岭。山本无知,“一山放出一山拦”的形容却把山变成了有生命、有灵性的东西。它仿佛给行人布置了一个迷魂阵,设置了层层叠叠的圈套。而行人的种种心情——意外、惊诧、厌烦,直至恍然大悟,也都在这一“拦”一“放”的重复中体现出来了。‎ 诗人借助景物描写和生动形象的比喻,通过写山区行路的感受,说明一个具有普遍意义的深刻道理:无论做什么事,都要对前进道路上的困难做好充分的估计,不要被一时的成功所陶醉。‎ 容易出现的错别字:拦(栏)‎ ‎(四)约 客 赵师秀 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 有约不来过夜半,闲敲棋子落灯花。‎ 译文:梅子黄时,家家都被笼罩在雨中;长满青草的池塘边上,传来阵阵蛙声。‎ 时已过午夜,已约请好的客人还没有来,诗人(赵师秀)无聊地轻敲棋子,震落了点油灯的灯芯结出的灯花。‎ 赏析:前两句交代了当时的环境和时令。“黄梅”“雨”“池塘”“蛙”,写出了江南梅雨季节的夏夜之景:雨声不断,蛙声一片。读来使人如身临其境,仿佛细雨就在身边飘,蛙声就在耳边响。这看似表现得很“热闹”的环境,实际上诗人要反衬出它的“寂静”。‎ 后两句点出了人物和事情。诗人耐心又有几分焦急地等着,没事可干,只好“闲敲棋子”,静静地看着闪闪的灯花。第三句“有约不来过夜半”,用“有约”点出了诗人曾“约客”来访,“过夜半”说明等待时间之久,本来期待的是约客的叩门声,但听到的却只是一阵阵的雨声和蛙声,比照之下更显示出诗人焦躁的心情。第四句“闲敲棋子”是一个细节描写,诗人约客久候不到,灯芯很长,诗人百无聊赖之际,下意识地将黑白棋子在棋盘上轻轻敲打,而笃笃的敲棋声又将灯花都震落了。这种姿态貌似闲逸,其实反映出诗人内心的焦躁。‎ 全诗通过对诗人所处的环境及“闲敲棋子”‎ 34‎ ‎ ‎ 这一动作细节的渲染,既写了诗人雨夜候客来访的情景,也写出约客未至的一种怅惘心情,可谓形神兼备。全诗生活气息较浓,又摆脱了雕琢之习,清丽可诵。‎ 容易出现的错别字:蛙(洼)‎ ‎【练习巩固】‎ ‎1.《泊秦淮》反映了官僚贵族以声色歌舞、纸醉金迷的生活来填补他们腐朽而空虚的灵魂的句子是: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 ‎2.《贾生》一诗中表现当权者表面重视人才、求贤若渴的句子是:宣室求贤访逐臣,贾生才调更无伦。‎ ‎3.《过松源晨炊漆公店(其五)》中富有哲理的句子是:正入万山围子里,一山放出一山拦。‎ ‎4.《约客》一诗中表现暮春时节,江南鲜明的景致特点的句子是: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 七年级下文言文一词多义练习 ‎ ‎1、就 自是指物作诗立就 (完成)‎ ‎ 蒙乃始就学 (接近,靠近)‎ ‎ 还来就菊花 (接近,靠近)‎ ‎2、当 但当涉猎 (应当)‎ ‎ 当求之于上流 (应当)‎ ‎ 木兰当户织 (对,对着)‎ ‎ 当窗理云鬓 (对,对着)‎ ‎ 卿今当涂掌事 (担当,承当)‎ ‎3、可 可以调素琴 (可以)‎ ‎ 可爱者甚蕃 (值得)‎ ‎ 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可以)‎ ‎ 可据理臆断欤 (可以)‎ ‎ 不可不学 (可以)‎ ‎ 三军可夺帅也 (可以)‎ ‎4、以 以观沧海 (来)‎ ‎ 以为顺流下矣 (认为)‎ ‎ 蒙辞以军中多务 (用)‎ ‎ 自以为大有所益 (认为)‎ ‎ 以刀劈狼首 (用)‎ 34‎ ‎ ‎ ‎ 盖以诱敌 (用来)‎ ‎ 静以修身,俭以养德 (来)‎ ‎ 非学无以广才 (用来)‎ ‎ 以我酌油知之 (凭)‎ ‎ 以钱覆其口 (用)‎ ‎5、见 昨夜见军帖 (看见)‎ ‎ 见往事耳 (了解)‎ ‎ 大兄何见事之晚乎 (了解)‎ ‎ 见其发矢十中八九 (看见)‎ ‎6、大 公大笑乐 (大声)‎ ‎ 可汗大点兵 (大规模)‎ ‎ 自以为大有所益 (非常,十分)‎ ‎ 大惊曰 (非常,十分)‎ ‎ 大兄何见事之晚乎 (年长)‎ ‎ 屠大窘 (非常,十分)‎ ‎7、市 愿为市鞍马 (购买)‎ ‎ 东市买骏马 (市场)‎ ‎8、尔 尔辈不能究物理 (你们)‎ ‎ 但手熟尔 (罢了)‎ ‎ 尔安敢轻吾射! (你)‎ ‎9、射 尝射于家圃 (射箭)‎ ‎ 吾射不亦精乎 (射技)‎ ‎ 尔安敢轻吾射 (射技)‎ ‎10、而 出淤泥而不染 (表转折,却)‎ ‎ 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表转折,却)‎ 34‎ ‎ ‎ ‎ 相委而去 (表顺承,而后)‎ ‎ 学而时习之 (表顺承,而后)‎ ‎ 人不知而不愠 (表转折,却)‎ ‎ 吾十有五而志于学(表顺承,而后) 五十而知天命 (表顺承,而后) 温故而知新 (表顺承,而后) 思而不学则殆 (表转折,却)‎ ‎ 择其善者而从之 (表顺承,而后) 结友而别 (表顺承,而后) 后狼止而前狼又至 (表转折但是)‎ ‎ 而两狼之并驱如故(表转折但是)‎ ‎ 久而不去 (表修饰,不译) 有卖油翁释担而立 (表修饰,不译)‎ ‎ 康肃笑而遣之 (表修饰,不译)‎ ‎11、远 香远益清 (远播)‎ ‎ 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在远处)‎ ‎ 缀行甚远 (距离远)‎ ‎ 非宁静无以致远 (远大目标)‎ ‎12、为 为人谋而不忠乎 (替)‎ ‎ 可以为师矣 (成为)‎ ‎ 岂能为暴涨携之去 (被)‎ ‎ 众服为确论 (认为)‎ ‎ 必于石下迎水处啮沙为坎穴(成为)‎ ‎ 愿为市鞍马 (为此)‎ ‎ 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 (成为)‎ ‎13、清 濯清涟而不妖 (清澈)‎ 香远益清 (清香) ‎ 通假字练习 请找出下列句子中的通假字并解释。‎ ‎1、对镜帖花黄 34‎ ‎ ‎ ‎"帖"通"贴",贴上 ‎2、出门看火伴 ‎"火"通"伙",伙伴 ‎3、 我亦无他,惟手熟尔.‎ ‎“尔”通“耳”,罢了 ‎4、徐以杓酌油沥之.‎ ‎“杓”通“勺”,勺子 ‎5、不亦颠乎 ‎【颠】通“癫”,疯狂.‎ 古今异义练习 请写出下列加点词的古今含义。‎ ‎1、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 古:当时古代专掌经学传授的学官.‎ 今:一种学位 ‎2、但当涉猎,见往事耳 古:指历史. 今:过去的事 ‎3、阿爷无大儿 ‎ 古:父亲 今:爷爷 ‎4、双兔傍地走 古:跑 今:行走 34‎ ‎ ‎ ‎5、爷娘闻女来 古:听见 今:用鼻子嗅 ‎6、安能辨我是雄雌?‎ 古:怎么 今:安定,平安 ‎7、可以调素琴 古义(调弄) 今义(调动) ‎ ‎8、阅十余岁 古义:经历. 今义:阅读 ‎.‎ ‎9尔辈不能究物理 古义:事物的道理、规律.‎ 今义:指物理学,一门学科.‎ ‎10、渐沉渐深耳 古义:罢了. 今义:耳朵.‎ ‎11、是非木沛 古义:这不是.(是:这;非:不是.)‎ 今义:对错.‎ ‎12、求之下流 古义:河的下游. 今义:卑鄙,龌龊.‎ 词类活用练习 解释下列加点词 ‎1、不蔓不枝 ‎ 34‎ ‎ ‎ 名词用作动词,长枝蔓. 生枝杈.‎ ‎2、香远益清 形容词作动词,远播, 显得清幽 ‎3、水不在深,有龙则灵 名词活用为动词,显出灵异 ‎4、无丝竹之乱耳 ‎ 动词用作使动词,使……受到扰乱 ‎5、棹数小舟 本义“船桨”;这里为名词活用为动词,“划船”‎ ‎6、岂能为暴涨携之去 本义“急涨”.这里为动词活用为名词,“洪水”.‎ ‎4<孙权劝学>知识点 ‎ 一、文学常识积累 ‎ 本文选自《资治通鉴》,此书是司马光 主持编纂的一部 编年 体通史,记载了从战国到五代共1362年间的史事。司马光,字:君实 ,陕州夏县人,北宋 政治 家, 史学 家,出自本课的两个成语: 吴下阿蒙 、 刮目相待 。 ‎ 二、字词句积累(一)、看拼音写汉字或看汉字写拼音 孤岂欲卿( qīng ) 但当shè( 涉 )猎即更刮目相待(gēng ) 肃遂拜蒙母( suì )‎ ‎ (二)、重点字词解释 ‎1、卿今当涂掌事( 当权、当道 ) 2、蒙辞以军中多务( 推托 )3、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 古时王侯的自称 )(研究儒家经典) 4、但当涉猎( 粗略地阅读 ) 5、见往事耳(历史 )6、蒙乃始就学(于是、就 )7、及鲁肃过寻阳( 到了……的时候 )( 到 ) 8、卿今者才略( 军事方面或政治方面的才干和谋略 )9、即更刮目相待( 重新 )( 擦擦眼 ) 10、大兄何见事之晚乎( 认清事物)‎ ‎(三)、通假字: 邪 通 耶 译为: 语气词相当于“吗”。 涂通“途”,道路。‎ ‎(四)、古今异义词 ‎1、博士:古义:当时掌管经学传授的学官;今义:学位的最高一级。2、往事:古义:历史;今义:过去的事情 ‎(五)、重点句子翻译 34‎ ‎ ‎ ‎1、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你现在身当要职掌握重权,不可不学习。‎ 2、 蒙辞以军中多务:吕蒙用军营中事务繁多为理由加以推辞。‎ ‎3、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我难道想要你研究儒家经典成为博士吗?‎ 4、 但当涉猎,见往事耳:只是应当粗略地阅读,了解历史罢了。‎ ‎5、蒙乃始就学:吕蒙于是开始学习。‎ ‎6、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你如今的才干和谋略,已不再是吴下的吕蒙了。‎ ‎7、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对于有志气的读书人,分别了数日后,就应当擦亮眼睛重新看待,长兄你为什么认清事物的变化这么晚呢!‎ ‎(六)、文言句式 “蒙辞以军中多务”等于“蒙以军中多务辞”。状语后置 译为:吕蒙以军营中事务繁多为理由加以推辞。‎ ‎(七)、成语积累①. “吴下阿蒙”即当年在吴县时的阿蒙,或说是三国时吴国名将吕蒙,特指原来不好读书的吕蒙。后泛指缺少学识和文才的人。②.“士别三日,刮目相待”指别人已有显著进步,不能再用老眼光来看待。‎ 三、内容及写法理解 ‎1、本文主要写孙权的善于劝学和吕蒙的惊人长进。采用对话的方式来刻画人物形象的。‎ ‎2、通过鲁肃对吕蒙的“议论”来表现吕蒙的惊人长进。采用了侧面描写的手法来证明。‎ ‎3、仔细阅读语段,谈谈吕蒙的变化对你有什么启示。  ①读书学习非常重要。②求知可以改进人的天性。③一个人即使基础差,只要端正态度,刻苦努力,就一定能学到东西,提高自己的认识水平和办事能力。④告诉我们“开卷有益”的道理。读书有益于人的发展和完善。⑤要虚心听取别人的正确意见。‎ ‎4,。孙权方法:先一语破的,向吕蒙指出“学”的必要性,即因其“当涂掌事”的重要身份而“不可不学”;继而现身说法,指出“学”的可能性。使吕蒙无可推辞,“乃始就学”。劝学,劝说,鼓励学习。文题点明了文章所写的故事的主要内容。(本文仅区区129字,以“劝学”为中心事件展开描写,写吕蒙在孙权劝说下“乃始就学”,其才略很快就有惊人的长进的故事,点明了学习的重要性。)‎ 写作思路:孙权劝学——吕蒙就学——鲁肃赞学 人物性格:孙权(严格要求下属、循循善诱、耐心教导)、吕蒙(知错就改,谦虚好学、坦率豪爽)、鲁肃(敬才爱才,长者形象)‎ ‎ ‎ ‎ 8木兰诗 ‎(一) 一般词语 ‎【复】又。【当】对着。【户】门。【机杼(zhù)】织布机发出的声音。杼,织布梭子。【惟】只。【忆】思念。【军帖(tiě)】军中的文告。【可(kè)汗(hán)】我国古代一些少数民族最高统治者的称号。【十二】表多数,不是确指。【爷】指父亲。【市】买。【鞯(jiān)】马鞍下的垫子。【辔(pèi)头】驾驭牲口用的嚼子和缰绳。【旦】早晨。【但】只。【燕(yān)山】北方山名。【啾啾(jiū)】马叫的声音。【戎(róng)机】战争。【度】过。【朔(shuò)气】北方的寒气。朔,北方。【金柝(tuò)】古时军中守夜打更用的器具。【铁衣】铠甲。【明堂】古代帝王举行大典的朝堂。【策勋】记功。 【强】有余。【欲】要。【用】愿做。【愿】希望。【千里足】千里马。 【红妆】女子艳丽的装束。 【霍霍(huò)】磨刀声。 【著(zhuó)】穿。【裳(cháng)】古代女子的下裙。【云鬓】像云那样的鬓发,形容好看的头发。【花黄】古代女子的一种面部装饰物。【火伴】同伍的士兵。【扑朔】动弹。【迷离】眯着眼。【傍地走】并排跑。【安】怎么。‎ 34‎ ‎ ‎ ‎(二)           通假字 ‎【帖】通“贴”,粘贴,贴上。 火伴皆惊忙(“火”通“伙”,伙伴)‎ ‎(三)           词类活用 ‎【策】名词作动词,登记。【骑(jì)】动词作名词,战马。‎ ‎(四)           古今异义 ‎【爷】古义:父亲;今义:爷爷。【但】古义:只;今义:常为转折的连词。【走】古义:跑;今义:步行。【郭】古义:外城;今义:仅用作姓氏。‎ ‎(五)           一词多义 ‎【市】①买。[愿为市鞍马] ②集市[东市买骏马]。‎ ‎(六)           成语【扑朔迷离】难辨兔的雌雄。形容事情错综复杂,难以辨别清楚。‎ ‎ 二、重点语句翻译 ‎1、旦辞爷娘去,暮宿黄河边。早上辞别父母离家,晚上宿营在黄河边。‎ ‎2、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黄河流水鸣溅溅(jiān jiān)。听不见父母呼唤女儿的声音,只能听到黄河奔流的溅溅声。‎ ‎3、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燕山胡骑(jì)鸣啾啾(jiū jiū)。听不见父母呼唤女儿的声音,只能听到燕山胡兵战马啾啾的鸣叫声。‎ ‎4、万里赴戎(róng)机,关山度若飞。(木兰)不远万里,奔赴战场。像飞一样地跨过一道道的关,越过一座座的山。‎ ‎5、朔气传金柝(tuò),寒光照铁衣。北方的寒气传送着打更的声音,冰冷的月光照在将士们的铠甲上。 ‎ ‎6、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将士们征战多年,经过无数次战斗, 有的壮烈牺牲了,有的胜利归来。‎ ‎7、策勋十二转,赏赐百千强。(天子给木兰)记很大的功,还赏赐很多的财物。‎ ‎8、开我东阁门,坐我西阁床。译:打开每间屋子的门,到每间屋子的床上坐坐。‎ ‎9、当窗理云鬓,对镜帖花黄。译:当着窗户,对着镜子,先理云鬓,后贴花黄。‎ ‎10、雄兔脚扑朔,雌兔眼迷离。据说,提着兔子的耳朵悬在半空时,雄兔两只前脚时时动弹,雌兔两只眼睛时常眯着,所以容易辨认。‎ ‎11、双兔傍地走,安能辨我是雄雌。雄雌两兔一起并排着跑,怎能辨别哪个是雄兔,哪个是雌兔呢?‎ 三、1文学常识 这首诗选自宋代郭茂倩编的《乐府诗集》。是南北朝时北方的一首乐府民歌,与《孔雀东南飞》合称我国乐府民歌中的“双璧”。‎ 1   整体把握 ‎1. 思想内容:‎ ‎《木兰诗》记叙了木兰女扮男装,代父从军,征战沙场,凯旋回朝,建功封赏,辞官还乡的故事,歌颂了木兰勤劳善良、坚毅勇敢、淳厚质朴、机敏活泼、热爱亲人、深明大义、不慕功名等美好品德。‎ ‎2. 情节结构 34‎ ‎ ‎ ‎①停机叹息,决定从军;②出征准备,奔赴沙场;③征战沙场,凯旋回朝;④建功封赏,还朝辞官;⑤解甲还乡,亲人团聚;⑥双兔难辨,隐喻作结。‎ ‎3. 修辞特色 ‎①比喻:雄兔脚扑朔,雌兔眼迷离。双兔傍地走,安能辨我是雄雌?②顶真:归来见天子,天子坐明堂。‎ ‎③对偶: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脱我战时袍,著我旧时裳。……④排比、互文:东市买骏马,西市买鞍鞯,南市买辔头,北市买长鞭。……开我东阁门,坐我西阁床。……‎ 1问题探究 ‎ ‎1.  千百年来,木兰的形象家喻户晓,是什么原因使得她有如此魅力?‎ 木兰的形象既有传奇性,又有丰富性。她既是奇女子,又是普通人;既是巾帼英雄,又是平民少女;既是矫健的勇士,又是娇美的女儿。她勤劳善良又坚毅勇敢、淳厚质朴又机敏活泼、热爱亲人又报效国家、不慕高官厚禄又热爱和平生活。她的身上集中体现了我国劳动人民的美好品德,这是其形象历久不衰的重要原因。‎ ‎2.      结合语句分析木兰身上具有的优秀品质。‎ ‎【唧唧复唧唧,木兰当户织】——勤劳。【愿为市鞍马,从此替爷征】——孝敬父母,深明大义。‎ ‎【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坚毅勇敢,报效国家。【可汗问所欲,木兰不用尚书郎;愿驰千里足,送儿还故乡】——淳厚质朴,不慕功名,热爱和平生活。【出门看火伴,火伴皆惊忙:同行十二年,不知木兰是女郎】——机敏。‎ ‎3.      “不闻机杼声,惟闻女叹息”,木兰的心事是什么?‎ 天子征兵,父亲在被征之列,父亲已经年老,家中又无长男,不禁忧愁。‎ ‎4.表明木兰代父从军原因的语句是什么?其中根本原因是什么?‎ 原因是:昨夜见军帖,可汗大点兵,军书十二卷,卷卷有爷名。阿爷无大儿,木兰无长兄。‎ 根本原因是:阿爷无大儿,木兰无长兄。‎ ‎5. “东市买骏马,西市买长鞭,南市买辔头,北市买长鞭。”表明了什么?表明出征前准备的紧张。‎ ‎6.文中用了两个“旦辞……,暮宿(至)……,不闻……,但闻……”重复句式,这样写的好处是什么?‎ 以反复手法夸张地表现木兰行进的神速、军情的紧急、心情的急切,使人感到紧张的战争氛围。‎ ‎7.写“黄河流水鸣溅溅”“燕山胡骑鸣啾啾”声音目的是什么?衬托了木兰的思亲之情。‎ ‎8.表明军情紧急和木兰奔赴沙场矫健英姿的句子是什么? “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 ‎9.描写边塞军营艰苦战斗生活的画面是什么? “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 ‎10.概述战争旷日持久、战斗激烈悲壮的句子是什么? “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 ‎11.侧面表明木兰功劳之大的句子是什么? “策勋十二转,赏赐百千强。”‎ ‎12.“愿驰千里足,送儿还故乡”木兰辞官还乡除了因为她眷恋家园生活外,还可能有别的原因吗?‎ ‎ 还可能是自己是女儿身,不便向天子明言。‎ ‎13.“开我……,坐我……,脱我……,著我……”这一排比句通过木兰一连串的行动表现了木兰的什么心情?‎ 对故居的亲切感受、对女儿妆的喜爱,以及情不自禁的喜悦。‎ 34‎ ‎ ‎ ‎14.巧妙解答木兰从军十二年没有被发现的奥秘的句子是什么?“雄兔脚扑朔,雌兔眼迷离;双兔傍地走,安能辨我是雄雌?”‎ ‎15.全文最后一段有什么特点?这样结束全诗好不好?‎ 使用隐喻作结。这样结束全诗,不但十分形象地解释了“火伴”们的惊讶,对读者必然产生的疑问做出了理回答,还表明了木兰富有机趣智慧而又充满自豪的神态表情,丰富了木兰的形象;同时使全诗锦上添花。‎ ‎16.为什么全诗将战斗过程写得格外简略,对其余内容却写得特别详尽?‎ 作者要突出的是对木兰孝敬父母、勇担重任性格的颂扬,所以对残酷的战争一笔带过,而对能反映美好心灵的内容不惜笔墨。也隐含作者对美好生活的向往祝福,对战争的冷淡和远离。再者,这样写女儿情、英雄气汇集于木兰一身,使其形象有血有肉、真实感人,从而丰富了木兰的性格。这样安排突出了人物性格和作者的思想倾向。‎ ‎ 17.举出你所知道的我国的其他巾帼英雄。穆桂英统帅三军,征战沙场,保家卫国、梁红玉出谋划策助夫破敌、秋瑾不让须眉为民族革命事业献身 ‎ 18.品味“开”、“坐”、“脱”、“著”、“理”、“帖”这6个动词的表达作用是什么? 答:归家的喜悦和对家中以前用的东西的亲切。‎ ‎20. 全诗结尾以兔作喻的原因是什么? ‎ 结尾一段用兔作喻,说明在“十年征战”的生活中,旁人识别不出木兰是女郎的原因。由此可以看出,木兰在艰苦的战斗生活中,不但巧妙地隐瞒了自己的女子身份,而且能同男子一样英勇无畏,为国立功,一个聪明勇敢的女英雄形象,就栩栩如生地展现在我们面前。‎ ‎21. 诗中“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中的“赴”和“度”两字用的极好,请品析它好在何处? “赴”字写出木兰不远万里奔赴沙场,积极主动参加战斗的决心和热情。“度”用夸张的手法写木兰身跨战马像飞一样地跨过一道道的关,越过一座座的山。写出一位身经百战、转战南北的英姿飒爽的女英雄形象。‎ ‎12《卖油翁》‎ 一、文学常识积累:‎ ‎《卖油翁》作者:(欧阳修),自号(醉翁),晚号(六一居士),(北宋)时期著名文学家、史学家,他和唐朝韩愈、柳宗元,宋朝的王安石,曾巩,欧阳修、苏洵,苏轼,苏辙,合称“唐宋八大家”。‎ 二、(一)注音并释义 自矜(jīn)夸耀 家圃(pǔ) 菜园子 睨之(ní) 斜着眼睛看 发矢(shǐ)箭 颔之(hàn)点头 酌油(zhuó)倒油 ‎(二)通假字1、无他,但手熟尔 “尔”通“耳”,释义:罢了 ‎2、徐以杓酌油沥之 “杓”通“勺”,释义:勺子 ‎(三)古今意义1、但微颔之古义:只是、仅仅、不过 今义:连词,表转折,但是 ‎2、尔安敢轻吾射 古义:怎么 今义:平安、安全、安定 ‎(四)(一词多义)‎ ‎ 1、以:公亦以此自矜(介词,凭借) 以我酌油知之 (介词,凭、靠)‎ 34‎ ‎ ‎ ‎ 以钱覆其口 (介词,用) 徐以杓酌油沥之(介词,用、拿)‎ ‎2、之:但微颔之(代词,指陈射箭十中八九这一情况) 徐以杓酌油沥之(代词,代葫芦)‎ ‎ 以我酌油知之(代词,指射箭也是凭手熟的道理) 康肃笑而遣之 (代词,代卖油翁)‎ ‎3、其:见其发矢十中八九(代词,他,指陈尧咨 ) 以钱覆其口(代词,它的,代葫芦)‎ ‎4、而:释担而立 (连词,表顺承,就) 久而不去(连词,表修饰)‎ 自钱孔入,而钱不湿(连词,表转折,可是)康肃笑而遣之 (连词,表修饰)‎ ‎5、射:尝射于家圃 (动词,射箭) 汝亦知射乎 (动词,射箭)‎ ‎ 吾射不亦精乎 (名词,射术、射技) 尔安敢轻吾射 (名词,射术、射技)‎ ‎ 6、尔:尔安敢轻吾射 (代词,你) 但手熟尔(同“耳”,罢了)‎ ‎(五 1、陈康肃公尧咨善射 (擅长)(射箭)2、尝射于家圃(曾经)‎ ‎ 3、有卖油翁释担而立 (放下) 4、汝亦知射乎 (懂得)‎ ‎ 5、吾射不亦精乎 (高超、精确 ) 6、尔安敢轻吾射 (动词,看轻、轻视)‎ ‎ 7、徐以杓酌油沥之 (慢慢地)( 注入)8、忿然(恼怒的样子)‎ ‎ 9、惟手熟尔(只是、不过)10、康肃笑而遣之 (打发、送)‎ ‎(六)翻译下列句子 ‎ 1、陈康肃公尧咨善射,当世无双,公亦以此自矜。‎ ‎ 康肃公陈尧咨善于射箭,当时没有人比得上他,他也凭着这点本领自我夸耀。‎ ‎ 2、尝射于家圃,有卖油翁释担而立,睨之,久而不去。‎ 陈尧咨曾经在他家的园子里射箭,有一个卖油老翁放下担子,站在一旁,斜着眼睛看他,很久也不离开。‎ ‎3、见其发矢十中八九,但微颔之。‎ ‎ 卖油老翁看到他射出的箭十支中有八九支射中靶子,只是稍微点了点头。‎ ‎4、汝亦知射乎?吾射不亦精乎?‎ ‎ 你也懂得射箭吗?我的射技难道不高超吗?‎ ‎5、乃取一葫芦置于地,以钱覆其口,徐以杓酌油沥之,自钱孔入,而钱不湿。‎ ‎ 于是拿出一个葫芦放在地上,用一个铜钱盖住葫芦口,慢慢地用勺子把油舀起注入葫芦里,‎ ‎(油)从钱孔注入,可是铜钱一点也没有被沾湿。‎ ‎6、无他,但手熟尔。没有别的,只是手法熟练罢了。7、以我酌油知之。凭我倒油的经验就知道这个道理。8、我亦无他,惟手熟尔。我也没有别的奥秘,只不过是手法熟练罢了。‎ 三、阅读题 ‎1、“睨之,久而不去。”将句中“睨”换成“看”“望”“观”等词可以吗?为什么?‎ 不行。“睨”表示斜着眼睛看,形容不在意的样子,表现出卖油翁对陈尧咨的射技并不在意以及他的自信 34‎ ‎ ‎ ‎。其它词,表达不出这种含义。‎ ‎2、谈谈你对“康肃笑而遣之”一句中的“笑”字的理解。‎ 既表现康肃公对卖油翁高超技艺的赞许,又显示他的尴尬和无奈。‎ ‎3、找出文中能反映陈尧咨“以此自矜”(表现了陈尧咨的傲慢无礼)的语句。‎ ‎ ⑴汝亦知射乎?吾射不亦精乎? ⑵尔安敢轻吾射?‎ ‎4、找出文中表现了卖油翁对陈尧咨射技的态度的语句。‎ ‎“睨之,”“但微颔之,”“无他,但手熟尔。”‎ ‎5、面对卖油翁,康肃的态度有怎样的变化?‎ 先是“忿然”,后是“笑而谴之”。‎ ‎6、文中写了两个人物,一个是陈尧咨,一个是卖油翁,为什么题目为“卖油翁”?说说你的理解?本文主要内容是通过卖油翁的高超技艺来揭示熟能生巧的道理,卖油翁是主要人物,‎ 而陈尧咨是用来衬托卖油翁的,是次要人物。‎ ‎7、在这个故事的两个人物当中,你最喜欢谁?为什么?‎ ‎ 卖油翁:身怀绝技,却心态平和,不骄傲自满,是一个谦虚、自信、循循善诱的智者。‎ 陈尧咨:他不是一个完人,开始因射技高超而骄傲自大,傲慢无礼,但后来他认识到自己的错误,虚心接受了卖油翁的意见,他还是值得我们学习的。)‎ ‎8、本文通过讲故事阐明道理,说说你从这个故事中得到的启示。‎ 我明白了“熟能生巧”的道理,知道了人各有所长(“尺有所短,寸有所长”),‎ 即使自己有什么长处,也不能骄傲自大。‎ ‎16、读了本文,结合生活实际,你认为一个人应当怎样对待自己和别人的长处?‎ 在我们的生活中,没有十全十美的人,所以我们要善于发挥自己的长处,来弥补自己的不足,谦虚谨慎,不骄不躁;要欣赏学习别人的长处,不断地充实自己、完善自己。‎ 名言警句:“谦虚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 “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尺有所短,寸有所长”‎ ‎17、康肃公确有值得自夸的地方,但卖油翁似乎并不太欣赏,这从哪些地方可以表现出来?‎ ‎“但微颔之”的潜台词是什么?答:睨之,但微颔之。潜台词是:射得不错,也不过如此。‎ ‎18、“我亦无他,惟手熟尔。”卖油翁这句话有两个作用,这两个作用是什么?‎ 答:一是消除陈尧咨对卖油翁的误会;二是说明熟能生巧的道理,表现卖油翁谦虚的品格。‎ 34‎ ‎ ‎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