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10-26 发布 |
- 37.5 KB |
- 22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2019-2020学年山东省济南市市中区七年级(上)期末历史试卷
第 1 页(共 22 页) 2019-2020 学年山东省济南市市中区七年级(上)期末历史试卷 一、单项选择题 1.西汉初年曾出现过我国封建社会历史上第一个盛世局面。当时,汉初统治者面临的首要 课题是( ) A.提倡节俭 B.发展农业生产 C.以德化民 D.加强中央集权统治 2.儒家思想之所以能够长期成为我国封建社会的统治思想,这是因为( ) A.董仲舒对儒家学说作了发挥 B.儒家思想适应了君主专制的需要 C.儒家思想代表了劳动人民的利益 D.汉武帝任用信奉儒家思想的人做了大官 3.秦汉时期反击匈奴的战争之所以具有正义性,是因为( ) A.维护了国家的统一 B.促进了民族融合 C.保护了中原的经济文化 D.打击了外族入侵 4.汉朝分为西汉和东汉。公元 25 年东汉建立,其建立者是( ) A.刘邦 B.刘彻 C.刘秀 D.王莽 5.东汉中期以后,政治统治的突出特点是( ) A.皇帝专权 B.外戚专权 C.宦官专权 D.外戚宦官交替专权 6.下列对“丝绸之路”的认识,错误的是( ) A.加强了内地与西域的政治、经济、文化联系 B.促进了东西方之间的经济文化交流 第 2 页(共 22 页) C.是汉朝与外界联系的唯一的一条通道 D.这条通道在我们今天的现实生活中仍有着重要的价值和作用 7.发展了中医学的理论和治疗方法的著作是( ) A.《伤寒杂病论》 B.《神农本草经》 C.《九章算术》 D.《梦溪笔谈》 8.《史记》记述了( ) A.从西周到春秋的历史 B.从黄帝到汉武帝时期的历史 C.从战国到西汉时期的历史 D.从秦始皇到汉武帝的历史 9.“拜水都江堰,问道青城山”﹣﹣是著名的文化学者余秋雨先生在游览都江堰、青城山 时留下的墨宝,也成为了都江堰市旅游宣传口号,而青城山传说是我国哪一宗教的发祥 地之一( ) A.佛教 B.基督教 C.道教 D.诸葛亮 10.官渡之战中袁绍十万大军却输给了只有三四万人的曹操,8 年后,曹操二十多万大军输 给了只有五万人的孙刘联军,相同的原因是( ) A.军心涣散 B.骄傲轻敌 C.准备不充分 D.士兵不习水战 11.三国鼎立局面最终形成的标志是( ) A.赤壁之战曹操败北 B.曹丕定都洛阳 C.刘备在成都称帝 D.孙权称王建立吴国 12.“三顾频繁天下计,一朝开济老臣心。”这是一幅有关三国人物的联语。此处“老臣” 是指( ) 第 3 页(共 22 页) A.刘备 B.关羽 C.张飞 D.诸葛亮 13.下列政权曾一度统一黄河流域的是( ) ①吴 ②前秦 ③东晋 ④北魏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14.淝水之战是一次著名的以少胜多的战役,其交战的双方是( ) A.前秦与东晋 B.前秦与西晋 C.北齐与东晋 D.北周与西晋 15.420﹣589 年,中国南方政权更迭频繁,相继出现宋、齐、梁、陈四个王朝,被统称为“ 南朝”。这四个王朝都定都于( ) A.长安 B.建康 C.洛阳 D.平城 16.下列与“祖逖北伐”相关的成语典故是( ) A.破釜沉舟 B.围魏救赵 C.风声鹤唳 D.闻鸡起舞 17.北朝时期,石窟艺术的出现同下列哪一现象有直接关系( ) A.社会动荡 B.社会稳定 C.绘画发展 D.佛教盛行 18.我国现存第一部完整的农书《齐民要术》的作者是( ) A.贾思勰 B.郦道元 C.祖冲之 D.张仲景 19.北魏杰出的地理学家郦道元撰写的地理学专著是( ) A.《大明历》 B.《水经》 C.《水经注》 D.《齐民要术》 20.下列碑帖属于隶书的是( ) A. B. 第 4 页(共 22 页) C. D. 二、非选择题 21.汉武帝是一位具有雄才大略的皇帝,为了实现大一统的局面,采取了哪些措施?有何影 响? 22.材料解析题 材料一: 材料二: 第 5 页(共 22 页) 材料三:丝绸之路最初是军事路、外交路,汉武帝少史臣联合西域……之后是民生路、 商业路、世贸路,再之后发展成了当时世界上最繁忙的物流大通道。……物资交流的同时, 中国文化……基督文化也相互间交集共生。 ﹣﹣穆涛《汉代的政治丰碑和国家隐痛》 请结合上述材料及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用一句话概括材料一所反映的历史图片。 (2)请参照材料二地图将这条重要通道的起点 A 与终点 B 的地名填在横线上:A B 。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说说古代丝绸之路的作用。 (4)我们应该学习上述史料所反映的主人公的什么精神? (5)两汉时期是怎样经营西域的? 23.材料解析题 材料一:235 年,曹丕第三次率水师征吴,八月进入淮河,十月到达广陵,准备渡江。“ 戍卒十余万,旌旗数百里,是岁大寒,水道冰,舟不得入江,乃引还。” ﹣﹣《魏志》 材料二:匈奴中连年旱蝗,赤地教千里,草木尽枯,人畜饥疫,死耗大半。 ﹣﹣《后汉书•南匈奴传》 材料三:南匈奴内迁的主要目的是为获取东汉北边塞内的生产、生活物资,借助东汉与 北匈奴对抗,而东汉接受南匈奴内迁的根本原因则是其北边军力的严重不足。 ﹣﹣《后汉书•南匈奴传》 请结合上述材料及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材料一、二反映了汉魏之际北方有哪些气象灾害? (2)材料三反映了南匈奴内迁的原因是什么? 第 6 页(共 22 页) 材料四:【八姓入闽】西晋永嘉年间,中原战乱频仍,衣冠士族,往往举族南迁。史载 著名者有林、黄、陈、郑、詹、丘、何、胡八姓,本系中原大族,入闽后先在闽北定居, 而后渐向闽中和沿海扩散。“八姓入闽”是福建历史上第一次北方汉人大规模进入福建, 他们带来北方先进的生产技术,增加了福建人口。 ﹣﹣网上下载 (3)根据材料四,“八姓入闽”对福建社会的发展起到了什么作用? 材料五:江南地区雨量充沛,气候较热,土地肥沃,具有发展农业的优越条件。……从东 汉末开始,许多人为躲避北方的战乱,逃往江南地区,……那时候,江南地区战争较少, 社会秩序比较安定,经过南北劳动人民的辛勤努力,江南的经济迅速发展起来 ﹣﹣摘自人教版《中国历史》七年级上册 (4)根据材料四、五概括江南地区经济发展的条件。 第 7 页(共 22 页) 2019-2020 学年山东省济南市市中区七年级(上)期末历史试卷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单项选择题 1.西汉初年曾出现过我国封建社会历史上第一个盛世局面。当时,汉初统治者面临的首要 课题是( ) A.提倡节俭 B.发展农业生产 C.以德化民 D.加强中央集权统治 【分析】本题考查西汉建立。 【解答】依据所学,西汉建立初年,经过长期战争的破坏,经济萧条,百姓流离失所, 因此汉初统治者面临的首要课题是发展农业生产,恢复经济。 故选:B。 【点评】本题以西汉建立为背景,考查学生分析问题能力。 2.儒家思想之所以能够长期成为我国封建社会的统治思想,这是因为( ) A.董仲舒对儒家学说作了发挥 B.儒家思想适应了君主专制的需要 C.儒家思想代表了劳动人民的利益 D.汉武帝任用信奉儒家思想的人做了大官 【分析】本题考查的是儒家思想能够长期成为我国封建社会的统治思想的原因。 【解答】儒家思想之所以能够长期成为我国封建社会的统治思想,这是因为儒家思想适 应了君主专制的需要,董仲舒对儒家学说作了发挥和汉武帝任用信奉儒家思想的人做了 大官只是儒家思想能在西汉成为主流思想的原因,而儒家思想虽然提倡“仁政”,但并 不能说它代表了劳动人民的利益。 故选:B。 第 8 页(共 22 页) 【点评】解答本题需要结合选项全面分析儒家思想的相关史实。 3.秦汉时期反击匈奴的战争之所以具有正义性,是因为( ) A.维护了国家的统一 B.促进了民族融合 C.保护了中原的经济文化 D.打击了外族入侵 【分析】本题考查秦汉时期反击匈奴的战争。 【解答】秦汉之际,匈奴不断袭扰边民,烧杀抢掠,为了安定北边,维护国家统一,西 汉政府大规模反击匈奴。西汉政府反击匈奴保护了中原的经济文化。秦汉时期反击匈奴 的战争之所以具有正义性,是因为保护了中原的经济文化。 故选:C。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识记和分析历史知识的能力,识记与灵活掌握西汉和匈奴的战与 和。 4.汉朝分为西汉和东汉。公元 25 年东汉建立,其建立者是( ) A.刘邦 B.刘彻 C.刘秀 D.王莽 【分析】本题以“公元 25 年东汉建立”为切入点,主要考查东汉的建立时间及建立者的 相关史实。 【解答】依据所学可知,王莽政权被农民起义推翻后,西汉宗室刘秀在公元 25 年称帝, 定都洛阳,史称东汉,所以 C 项符合题意;A 项是西汉的建立者,B 项是西汉鼎盛时期 的皇帝,D 项是篡夺西汉政权,建立新朝的人物。由此分析 ABD 三项均不符合题意,排 除。 故选:C。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以及分析问题的能力。理解与识记东汉的建立时 间及建立者的相关史实。 5.东汉中期以后,政治统治的突出特点是( ) A.皇帝专权 B.外戚专权 第 9 页(共 22 页) C.宦官专权 D.外戚宦官交替专权 【分析】本题考查的是东汉中期以后的政治特点。 【解答】东汉中期以后,政治统治的突出特点外戚宦官交替专权。东汉前期,亦即光武 帝、明帝、章帝时期,皇帝本人能够控制国家的政治权力。但进入东汉中期以后,从和 帝开始,东汉政权内部,出现了外戚、宦官轮流把持国家最高权力的局面。这种情况, 贯穿于整个东汉中后期的历史,成为东汉政治史的一个重要特点。 故选:D。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识记能力,需要准确识记东汉中期以后外戚宦 官交替专权。 6.下列对“丝绸之路”的认识,错误的是( ) A.加强了内地与西域的政治、经济、文化联系 B.促进了东西方之间的经济文化交流 C.是汉朝与外界联系的唯一的一条通道 D.这条通道在我们今天的现实生活中仍有着重要的价值和作用 【分析】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丝绸之路。 【解答】张骞通西域后,丝绸之路开通。丝绸之路促进了东西方之间的经济文化交流, 加强了内地与西域各国的政治、经济、文化联系,是东西方交流的桥梁。丝绸之路至今 仍发挥着重要作用。汉朝还有海上丝绸之路,路陆丝绸之路不是汉朝与外界联系的唯一 通道。 故选:C。 【点评】理解和把握丝绸之路开通带来的影响和作用。 7.发展了中医学的理论和治疗方法的著作是( ) A.《伤寒杂病论》 B.《神农本草经》 第 10 页(共 22 页) C.《九章算术》 D.《梦溪笔谈》 【分析】本题以发展了中医学的理论和治疗方法的著作为切入点,主要考查张仲景的成 就。 【解答】依据所学可知,张仲景是东汉时期杰出的医学家。著有《伤寒杂病论》一书, 他在书中全面阐述了中医理论和治病原则,奠定了中医治疗学的基础。后世尊称他为“ 医圣”,所以 A 项符合题意;B 项是中医药药物学理论发展的源头,C 项是数学方面的 著作,D 项是科技著作。由此分析 BCD 均不符合题意,排除。 故选:A。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解读题干和对历史史实的分析和准确识记能力。识记与灵活掌握 秦汉科技、文化、思想等方面的成就。 8.《史记》记述了( ) A.从西周到春秋的历史 B.从黄帝到汉武帝时期的历史 C.从战国到西汉时期的历史 D.从秦始皇到汉武帝的历史 【分析】本题考查了《史记》的内容. 【解答】生活在西汉汉武帝时期的史学家司马迁所写的《史记》,记述了从黄帝到汉武 帝时期的史实。 故选:B。 【点评】注意比较《史记》和《资治通鉴》的异同: 1、相同点: 都是我国古代著名的通史巨著,即不限于某个特定的朝代,而是贯通历代的著作. 2、不同点: 第 11 页(共 22 页) (1)编写体例不同;《史记》是纪传体,以人物为中心,《资治通鉴》是编年体,以时 间为主线. (2)内容不同;《史记》记述了从传说中的黄帝到汉武帝时期约 3000 年的主要历史;《 资治通鉴》按年月日的顺序记述了从战国时期到五代末年 共 1362 年的历史. (3)编写目的不同,《史记》是一部纯历史著作;而《资治通鉴》则以与历代朝政兴衰 得失相关的政治、军事、民族关系为主要内容,取“鉴于往事,有资于治道”之意. 9.“拜水都江堰,问道青城山”﹣﹣是著名的文化学者余秋雨先生在游览都江堰、青城山 时留下的墨宝,也成为了都江堰市旅游宣传口号,而青城山传说是我国哪一宗教的发祥 地之一( ) A.佛教 B.基督教 C.道教 D.诸葛亮 【分析】本题主要考查道教。要在掌握课本相关知识的基础上,对材料进行深入的分析, 从而得出结论。 【解答】依据所学可知,道教是我国土生土长的宗教,东汉时期在民间兴起,创始人之 一是张陵,道教尊老子为教主,称他为“太上老君”。主张修身养性,炼制丹药,以求 得道成仙。相传,在四川青城山诞生的土生土长的宗教是道教,所以 C 项符合题意;A 项诞生于古印度,B 项诞生于巴勒斯坦地区,D 项是三国时期蜀国丞相。由此分析 ABD 三项均不符合题意,排除。 故选:C。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解读题干信息和对历史史实的分析和准确识记能力。注意区别掌 握道教和佛教。 10.官渡之战中袁绍十万大军却输给了只有三四万人的曹操,8 年后,曹操二十多万大军输 给了只有五万人的孙刘联军,相同的原因是( ) A.军心涣散 B.骄傲轻敌 C.准备不充分 D.士兵不习水战 【分析】本题以官渡之战中袁绍十万大军却输给了只有三四万人的曹操,8 年后,曹操二 第 12 页(共 22 页) 十多万大军输给了只有五万人的孙刘联军为切入点,考查官渡之战、赤壁之战的相关知 识点。 【解答】依据“官渡之战曹操以三、四万人打败了袁绍十万大军;赤壁之战曹操以二十 多万大军却败给了只有五万人的孙刘联军”并结合所学分析可知,相同的原因是骄傲轻 敌。官渡之战中袁绍被曹操击败的主观原因是骄傲轻敌。同样,赤壁之战中,曹操依仗 兵多将广,骄傲轻敌,最终导致失败,所以 B 项符合题意。由此分析 ACD 三项均不是 相同原因,排除。 故选:B。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以及分析问题的能力。理解并识记官渡之战、赤 壁之战的相关史实。 11.三国鼎立局面最终形成的标志是( ) A.赤壁之战曹操败北 B.曹丕定都洛阳 C.刘备在成都称帝 D.孙权称王建立吴国 【分析】本题考查三国鼎立局面形成的标志。 【解答】220 年曹操的儿子曹丕废掉汉献帝,自称皇帝,国号魏,定都洛阳,东汉结束, 进入三国时期。221 年,刘备在成都称帝,国号汉,史称蜀。222 年,孙权称王,国号吴 ,后定都建业,三国鼎立的局面形成。 故选:D。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识记和分析历史知识的能力,注意掌握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 12.“三顾频繁天下计,一朝开济老臣心。”这是一幅有关三国人物的联语。此处“老臣” 是指( ) A.刘备 B.关羽 C.张飞 D.诸葛亮 【分析】本题考查的是诸葛亮相关知识的内容。 【解答】“三顾频烦天下计”指的是刘备三顾茅庐请诸葛亮出山。“两朝开济老臣心” 第 13 页(共 22 页) 指的是诸葛亮辅佐先主刘备、后主刘禅两朝,取两川、建蜀汉,白帝托孤、辅佐刘禅的 情形。这两句以高度凝炼的语言概括了诸葛亮一生的生活际遇、政治理想和辅国功业。 故选:D。 【点评】本题难度一般,主要考查的是学生解读分析和理解材料的能力。 13.下列政权曾一度统一黄河流域的是( ) ①吴 ②前秦 ③东晋 ④北魏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分析】本题考查曾统一黄河流域的政权,掌握相关的基础知识。 【解答】依据所学可知,西晋灭亡后,氐族人苻坚建立的前秦政权强大起来,统一了黄 河流域。南北朝时期,鲜卑族建立的北魏逐渐强大起来。439 年北魏统一黄河流域,所以 曾一度统一黄河流域的是②④,D 项符合题意。而①吴和③东晋统治地区主要在南方, 排除。 故选:D。 【点评】本题考查曾统一黄河流域的政权,考查学生的理解和分析能力,解题关键是掌 握基础知识。 14.淝水之战是一次著名的以少胜多的战役,其交战的双方是( ) A.前秦与东晋 B.前秦与西晋 C.北齐与东晋 D.北周与西晋 【分析】本题考查的是淝水之战的知识点。 【解答】383 年,前秦皇帝苻坚带兵进攻东晋,双方在淝水进行大战,前秦军队打败。历 史上称为淝水之战。 故选:A。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的是学生对淝水之战的有关知识的记忆能力。 15.420﹣589 年,中国南方政权更迭频繁,相继出现宋、齐、梁、陈四个王朝,被统称为“ 第 14 页(共 22 页) 南朝”。这四个王朝都定都于( ) A.长安 B.建康 C.洛阳 D.平城 【分析】本题考查南朝的更替,掌握相关的基础知识。 【解答】420﹣589 年,中国的南方相继出现了宋、齐、梁、陈四个王朝,统称为“南朝” ,这四个王朝都定都在建康。 故选:B。 【点评】本题考查南朝的更替,考查学生的理解和分析能力,解题关键是掌握基础知识。 16.下列与“祖逖北伐”相关的成语典故是( ) A.破釜沉舟 B.围魏救赵 C.风声鹤唳 D.闻鸡起舞 【分析】本题以“祖逖北伐”为切入点,考查了东晋的兴亡。注意识记人物事迹。 【解答】依据所学可知,“闻鸡起舞”的成语来源于东晋北伐英雄祖逖。《晋书•祖逖传 》记载,祖逖和刘砚“共被同寝”,夜半听到鸡叫声,对刘砚说:“此非恶声也。”便 踢他起来一起舞剑健身,所以 D 项符合题意;A 项与项羽有关,B 项与孙膑有关,C 项 与淝水之战有关。由此分析 ABC 三项均不符合题意,排除。 故选:D。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识记能力,需要准确识记“闻鸡起舞”的成语 来源于东晋北伐英雄祖逖。 17.北朝时期,石窟艺术的出现同下列哪一现象有直接关系( ) A.社会动荡 B.社会稳定 C.绘画发展 D.佛教盛行 【分析】本题考查南北朝石窟艺术.注意掌握相关基础知识. 【解答】南北朝时期,佛教盛行,统治阶级为宣扬佛教,在一些地方的山崖上,开凿了 许多石窟。其中最著名的是山西大同的云冈石窟和河南洛阳的龙门石窟。这些佛像,继 承了秦汉以来我国雕塑艺术的优良传统,也吸收了外来佛教造型艺术的特点,堪称宏伟 精巧的雕刻艺术品。北朝时期,石窟艺术的出现同佛教盛行有直接关系。 第 15 页(共 22 页) 故选:D。 【点评】本题考查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识记与灵活掌握三国两晋南北朝科技、 文化和艺术成就. 18.我国现存第一部完整的农书《齐民要术》的作者是( ) A.贾思勰 B.郦道元 C.祖冲之 D.张仲景 【分析】本题考查《齐民要术》。 【解答】《齐民要术》是北朝时期的中国杰出农学家贾思勰所著的一部综合性农书,也 是世界农学史上最早的专著之一。是中国现存的最完整的农书,系统地总结了 6 世纪以 前黄河中下游地区农牧业生产经验、食品的加工与贮藏、野生植物的利用等,对中国古 代汉族农学的发展产生有重大影响。 故选:A。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灵活掌握我国古代科技、文 化和艺术成就。 19.北魏杰出的地理学家郦道元撰写的地理学专著是( ) A.《大明历》 B.《水经》 C.《水经注》 D.《齐民要术》 【分析】本题以北魏杰出的地理学家郦道元撰写的地理学专著为切入点,主要考查郦道 元的成就。 【解答】依据所学可知,北魏著名的地理学家郦道元编写《水经注》是一部综合性的地 理学专著,记述了许多前人没有记载过的河流,全书以水道系统为纲,详细介绍了江河 流经地区的山川城镇、地形物产、风土人情、历史古迹等,所以 C 项符合题意;A 项与 祖冲之有关,B 项是中国第一部记载水系的专著,D 项与农业有关。由此分析 ABD 三项 均不符合题意,排除。 故选:C。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识记与灵活掌握三国两晋南北朝 第 16 页(共 22 页) 科技、文化和艺术成就。 20.下列碑帖属于隶书的是( ) A. B. C. D. 【分析】本题以四幅书法作品为切入点,主要考查文字演变的相关史实。掌握相关基础 知识。 【解答】依据所学可知,隶书为秦书八体之一,是汉字中常见的一种庄重的字体风格, 字形多呈宽扁,横长竖短,讲究“蚕头燕尾”,东汉时期达到顶峰,所以 A 项符合题意。 B 项是楷书,C 项是行书,D 项是从隶书到楷书的过渡书体,通常归为楷书。由此分析 BCD 三项均不符合题意,排除。 故选:A。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以及分析问题的能力。识记文字演变的相关史实。 二、非选择题 21.汉武帝是一位具有雄才大略的皇帝,为了实现大一统的局面,采取了哪些措施?有何影 响? 【分析】本题考查汉武帝推进大一统的措施、作用和影响,掌握相关的基础知识。 第 17 页(共 22 页) 【解答】依据所学可知,汉武帝是一位具有雄才大略的皇帝,为了实现大一统的局面, 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政治上:采纳主父偃建议,颁布“推恩令”,使诸侯王的封地和势 力变小,无力对抗中央;以各种借口削爵、夺地,进一步打击诸侯王的势力;建立刺史 制度,严密监视地方官吏和豪强势力。从此彻底解决了汉初的郡国问题,加强了中央集 权。思想上:接受董仲舒“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建议,把儒家思想立为正统思想。在 长安兴办太学,以儒家经典培养儒学人才。从此儒学居于主导地位,为历代王朝所推崇, 影响深远。经济上:把铸币权收归中央,统一铸造五铢钱;实行盐、铁官营专卖;在全 国范围内统一调配物资,平抑物价。这些措施使国家的财政状况有了很大改善,为汉武 帝许多政策的推行奠定了经济基础。军事上:派大将卫青、霍去病北击匈奴。从此匈奴 再无力与西汉对抗。其影响是汉武帝从政治,思想,经济和军事等方面巩固了大一统的 局面,使西汉王朝开始进入鼎盛时期。 故答案为: 政治上:采纳主父偃建议,颁布“推恩令”,使诸侯王的封地和势力变小,无力对抗中 央。以各种借口削爵、夺地,进一步打击诸侯王的势力;建立刺史制度,严密监视地方 官吏和豪强势力。从此彻底解决了汉初的郡国问题,加强了中央集权。思想上:接受董 仲舒“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建议,把儒家思想立为正统思想。在长安兴办太学,以儒 家经典培养儒学人才。从此儒学居于主导地位,为历代王朝所推崇,影响深远。经济上: 把铸币权收归中央,统一铸造五铢钱。实行盐、铁官营专卖。在全国范围内统一调配物 资,平抑物价。这些措施使国家的财政状况有了很大改善,为汉武帝许多政策的推行奠 定了经济基础。军事上:派大将卫青、霍去病北击匈奴。从此匈奴再无力与西汉对抗; 汉武帝从政治,思想,经济和军事等方面巩固了大一统的局面,使西汉王朝开始进入鼎 盛时期。 【点评】本题考查汉武帝推进大一统的措施、作用和影响,考查学生的理解和分析能力, 解题关键是掌握基础知识。 22.材料解析题 材料一: 第 18 页(共 22 页) 材料二: 材料三:丝绸之路最初是军事路、外交路,汉武帝少史臣联合西域……之后是民生路、 商业路、世贸路,再之后发展成了当时世界上最繁忙的物流大通道。……物资交流的同时 ,中国文化……基督文化也相互间交集共生。 ﹣﹣穆涛《汉代的政治丰碑和国家隐痛》 请结合上述材料及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用一句话概括材料一所反映的历史图片。 (2)请参照材料二地图将这条重要通道的起点 A 与终点 B 的地名填在横线上:A 长安 B 大秦 。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说说古代丝绸之路的作用。 第 19 页(共 22 页) (4)我们应该学习上述史料所反映的主人公的什么精神? (5)两汉时期是怎样经营西域的? 【分析】本题以“三则文字、图片材料”为切入点,考查了张骞通西域、丝绸之路、西 域都护的设置、一带一路相关知识,掌握相关基础知识。 【解答】(1)依据材料一图片信息并结合所学可知,西汉政府为了联合大月氏夹击匈奴 ,派张骞出使西域,使汉朝和西域的经济文化交流日益增多,张骞出使西域,促进了西 域与汉朝之间的相互了解与往来,所以用一句话概括材料一所反映的历史事件就是:张 骞拜别汉武帝出使西域。 (2)依据材料二地图信息并结合所学可知,张骞出使西域后,汉朝的使者商人接踵西行 ,西域的使者商人也纷纷东来,他们把中国的丝和丝织品,从长安经过河西走廊,经西 域,今新疆地区,运往西亚,再转运到欧洲的大秦(古罗马帝国),又把西域各国的奇 珍异宝输入中国内地,这条沟通中西交通的陆上要道,就是历史上著名的丝绸之路。因 此这条重要通道的起点是长安,终点是大秦。故 A 处填:长安;B 处填:大秦。 (3)依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可知,丝绸之路是古代东西方往来的大动脉,对于 中国同其他国家和地区的贸易与文化交流,起到了极大的促进作用。 (4)依据所学可知,我们应该学习上述史料所反映的主人公张骞的不畏艰辛,勇于开拓 ,不辱使命,报效国家的精神。 (5)依据所学可知,两汉时期都对西域进行了经营:西汉:公元前 60 年,西汉设置西 域都护,对西域地区进行有效的管辖。标志着西域正式归属中央政权;东汉:东汉派班 超出使西域,班超还派甘英出使大秦,开辟了通往西亚的路线。班超经营西域西域 30 多 年。 故答案为: (1)张骞拜别汉武帝出使西域。 (2)A 长安、B 大秦。 (3)丝绸之路是古代东西方往来的大动脉,对于中国同其他国家和地区的贸易与文化交 第 20 页(共 22 页) 流,起到了极大的促进作用。 (4)我们应该学习张骞的不畏艰辛,勇于开拓,不辱使命,报效国家的精神。 (5)西汉:公元前 60 年,西汉设置西域都护,对西域地区进行有效的管辖。标志着西 域正式归属中央政权;东汉:东汉派班超出使西域,班超还派甘英出使大秦,开辟了通 往西亚的路线。班超经营西域西域 30 多年。 【点评】考查了张骞通西域、丝绸之路、西域都护的设置、一带一路相关知识,注意基 础知识的识记与理解。 23.材料解析题 材料一:235 年,曹丕第三次率水师征吴,八月进入淮河,十月到达广陵,准备渡江。“ 戍卒十余万,旌旗数百里,是岁大寒,水道冰,舟不得入江,乃引还。” ﹣﹣《魏志》 材料二:匈奴中连年旱蝗,赤地教千里,草木尽枯,人畜饥疫,死耗大半。 ﹣﹣《后汉书•南匈奴传》 材料三:南匈奴内迁的主要目的是为获取东汉北边塞内的生产、生活物资,借助东汉与 北匈奴对抗,而东汉接受南匈奴内迁的根本原因则是其北边军力的严重不足。 ﹣﹣《后汉书•南匈奴传》 请结合上述材料及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材料一、二反映了汉魏之际北方有哪些气象灾害? (2)材料三反映了南匈奴内迁的原因是什么? 材料四:【八姓入闽】西晋永嘉年间,中原战乱频仍,衣冠士族,往往举族南迁。史载 著名者有林、黄、陈、郑、詹、丘、何、胡八姓,本系中原大族,入闽后先在闽北定居, 而后渐向闽中和沿海扩散。“八姓入闽”是福建历史上第一次北方汉人大规模进入福建, 他们带来北方先进的生产技术,增加了福建人口。 ﹣﹣网上下载 第 21 页(共 22 页) (3)根据材料四,“八姓入闽”对福建社会的发展起到了什么作用? 材料五:江南地区雨量充沛,气候较热,土地肥沃,具有发展农业的优越条件。……从东 汉末开始,许多人为躲避北方的战乱,逃往江南地区,……那时候,江南地区战争较少, 社会秩序比较安定,经过南北劳动人民的辛勤努力,江南的经济迅速发展起来 ﹣﹣摘自人教版《中国历史》七年级上册 (4)根据材料四、五概括江南地区经济发展的条件。 【分析】本题以《魏志》、《后汉书•南匈奴传》、网上下载和人教版《中国历史》七年 级上册的材料为切入点,考查人口的南迁和江南地区的开发的相关知识点。 【解答】(1)依据材料一“戍卒十余万,旌旗数百里,是岁大寒,水道冰,舟不得入江 ,乃引还”分析可知,汉魏之际北方的气象灾害是天气寒冷,水路、陆路结冰;结合材 料二“匈奴中连年旱蝗,赤地教千里,草木尽枯,人畜饥疫,死耗大半”分析可知,汉 魏之际北方的气象灾害是干旱,百姓颗粒无收,人畜死伤过半。 (2)依据材料三“南匈奴内迁的主要目的是为获取东汉北边塞内的生产、生活物资,借 助东汉与北匈奴对抗,而东汉接受南匈奴内迁的根本原因则是其北边军力的严重不足” 分析可知,材料三反映了南匈奴内迁的原因是:内因:躲避自然灾害,获得生存物资; 外因:充实东汉北部边防军力。 (3)依据材料四“西晋永嘉年间,中原战乱频仍,衣冠士族,往往举族南迁。史载著名 者有林、黄、陈、郑、詹、丘、何、胡八姓,本系中原大族,入闽后……他们带来北方 先进的生产技术,增加了福建人口”分析概括可知,“八姓入闽”对福建社会的发展起 到的作用是带来了北方先进的生产技术,增加了福建人口(即劳动力)。 (4)依据材料五“江南地区雨量充沛,气候较热,土地肥沃,具有发展农业的优越条件 。……从东汉末开始,许多人为躲避北方的战乱,逃往江南地区,……那时候,江南地 区战争较少,社会秩序比较安定,经过南北劳动人民的辛勤努力,江南的经济迅速发展 起来”分析概括可知,江南地区经济发展的条件:①自然条件优越②北人南迁,带来了 先进的生产技术和劳动力③南方社会安定④南北方劳动人民辛勤劳动。 故答案为: 第 22 页(共 22 页) (1)寒冷、干旱。 (2)内因:躲避自然灾害,获得生存物资;外因:充实东汉北部边防军力。 (3)他们带来了北方先进的生产技术,增加了福建人口(即劳动力)。 (4)①自然条件优越;②北人南迁,带来了先进的生产技术和劳动力;③南方社会安 定;④南北方劳动人民辛勤劳动。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以及分析问题的能力。理解并识记人口的南迁和 江南地区的开发的相关史实。 声明:试题解析著作权属菁优网所有,未经书面同意,不得复制发布 日期:2020/9/18 18:13:45;用户:张海燕;邮箱:lishi0014@xyh.com;学号:30475252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