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学年河南省开封市兰考县七年级(上)期末地理试卷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2019-2020学年河南省开封市兰考县七年级(上)期末地理试卷

‎2019-2020学年河南省开封市兰考县七年级(上)期末地理试卷 一、选择题(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 ‎ ‎ ‎1. 冬季,我国北方的哈尔滨白雪皑皑,而南方的海南岛则花果飘香,气候宜人.造成这种差异的主要原因是( ) ‎ A.海陆位置 B.河流影响 C.地形影响 D.纬度差异 ‎ ‎ ‎2. 世界上人口自然增长率最高的大洲是( ) ‎ A.欧洲 B.北美洲 C.非洲 D.大洋洲 ‎ ‎ ‎3. 下列属于世界人口稠密区的是(        ) ‎ A.青藏高原 B.亚马孙平原 C.南极洲 D.我国东部平原 ‎ ‎ ‎4. 影响气候最基本的因素是( ) ‎ A.海陆分布 B.纬度位置 C.地形 D.洋流 ‎ ‎ ‎5. 世界上使用人数最多的语言是(        ) ‎ A.英语 B.汉语 C.德语 D.阿拉伯语 ‎ ‎ ‎6. 有关气温分布和变化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一般情况下,不同地区,低纬度地区气温低些,高纬度地区气温高些 B.同一纬度地区,高山和高原平均气温低些,平原和盆地高些 C.温带地区气温的年较差小,热带地区气温年较差大 D.地球表面等温线的分布和纬线完全一致 ‎ ‎ ‎7. 一年当中,南半球陆地最高气温和最低气温一般出现在( ) ‎ A.1月和7月 B.7月和1月 C.2月和8月 D.8月和2月 ‎ ‎ ‎8. 一天中最低气温一般出现在( ) ‎ A.日落时刻 B.午夜0点左右 C.凌晨2点左右 D.日出前后 ‎ ‎ ‎9. 中央气象台天气预报:青岛3月17日气温为2~8℃,8℃是指一天中什么时候的气温( ) ‎ A.午后2时左右 B.日出前后 C.日落之后 D.早晨8时 ‎ ‎ ‎10. 在北半球,一年中最高气温出现在( ) ‎ A.一月的陆地 B.七月的陆地 C.一月的海洋 D.七月的海洋 ‎ ‎ ‎11. 下列关于世界气温和降水分布规律的说法,正确的是(        ) ‎ A.赤道附近降水少,两极附近降水多 B.世界气温由低纬度向高纬度递减 C.同纬度的海洋和陆地气温是一样的 D.回归线附近大陆东岸降水少,大陆西岸多 ‎ ‎ ‎12. 仔细判读经纬网图,图中四个小朋友所在位置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小红站在东、西半球的分界线上 B.小刚站在南、北半球的分界线上 C.小兰站在东、西半球的分界线上 D.小明所在的地方正午的太阳总是照在头顶上 ‎ ‎ ‎13. 有关经线和纬线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地球仪上,0°经线是本初子午线 B.赤道是地球仪上最长的经线 C.180°经线把地球分为东西两半球 D.纬线都是半圆 ‎ ‎ ‎14. 关于北京(40°N,116°E)位置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位于北半球、西半球 B.位于北半球、东半球 C.位于南半球、西半球 D.位于南半球、东半球 ‎ ‎ ‎ ‎15. “自驾游八闽台车首登陆”,2015年5月5日两部台湾牌照的汽车,漂洋过海来闽自驾游了。自驾游时,驾驶员利用车上的导航地图准确到达目的地。车载导航地图属于( ) ‎ 第13页 共14页 ◎ 第14页 共14页 A.气候图 B.地形图 C.交通图 D.政区图 ‎ ‎ ‎16. 读图,有关地球数据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赤道半径是6357千米 B.极半径是6378千米 C.赤道周长约为4万千米 D.赤道直径约为4万千米 ‎ ‎ ‎ ‎17. 地球的平均半径约为( ) ‎ A.4万千米 B.6357千米 C.6371千米 D.6378千米 ‎ ‎ ‎18. 我们生活中有很多现象蕴含着地理知识,下列现象与地球自转运动有关的是( ) ‎ A.菏泽市四季分明,春暖、夏热、秋凉、冬冷 B.学校冬季和夏季使用不同的作息时间 C.学校正午旗杆的影长夏季比冬季短 D.地球上出现昼夜更替现象 ‎ ‎ ‎19. 在该学校平面图中测得办公楼与教学楼的直线距离约为4厘米,两地的实际距离约为200米,该平面图的比例尺应为( ) ‎ A.1:200 B.1:50 C.1:500 D.1:5000‎ ‎ ‎ ‎20. 地球在时刻不停地运动,主要有自转和公转两种运动形式,下列关于地球自转和公转的说法,正确的是( ) ‎ A.方向都是自西向东 B.旋转轴相同 C.公转的周期是一天 D.自转的周期是一年 ‎ 二、综合题(共30分.24小题每个知识点1.5分,其余小题每个知识点1分)‎ ‎ ‎ ‎ 读图,回答。 ‎ ‎(1)甲处地形部位的名称是( )。‎ A.鞍部 B.陡崖 C.山谷 D.山峰 ‎ ‎ ‎(2)从山脚到山顶有两条路,为了省力,关于最佳路线及其选择理由正确的是( )。‎ A.AB线,路程更近 B.CD线,坡度更缓 C.AB线,坡度更缓 D.CD线,路程更短 ‎ ‎ ‎ ‎ 今年“五一”长假期间,外出旅游的王先生登山到甲地,通过GPS卫星定位确定了自己所在的位置(如图),请你帮助王先生判断: ‎ ‎(1)甲地位于________(东、西)半球。‎ ‎ ‎ ‎(2)山顶位于城镇的________方向。‎ ‎ ‎ ‎(3)由甲地前往乙地,沿途可能会遇到河流吗?为什么?________。‎ ‎ ‎ ‎(4)王先生到达乙地时,测得气温是18℃,此时山顶气温最低不低于________℃。‎ ‎ ‎ ‎(5)若甲、乙两地图上距离2厘米,则他们的实际距离是________(垂直距离忽略不计)。‎ 第13页 共14页 ◎ 第14页 共14页 ‎ ‎ ‎(6)本地政府想在此地建一个造纸厂,你觉得A、B两地哪一处合适?________。‎ ‎ ‎ ‎ 读某区域地形图,回答下列问题 ‎ ‎(1)写出地形部位名称: A 是________;B 是________。‎ ‎ ‎ ‎(2)C和D两地中,坡度较缓的是________。‎ ‎ ‎ ‎(3)C和D两地中,________是山脊(填字母);________是山谷。(填字母)‎ ‎ ‎ ‎ 读世界年平均气温分布图,回答下列问题: ‎ ‎(1)世界气温水平分布规律是从________向________逐渐降低。其形成原因是________。‎ ‎ ‎ ‎(2) 在图上,找出−10°C和20°C等温线,说明:①世界寒冷地带分布在________;②年平均气温高于20°C的主要纬度范围是________。‎ ‎ ‎ ‎(3)A、B两地纬度一样,而________点气温相对低,为什么? 答:________。‎ ‎ ‎ ‎(4) 看一看北半球20°C、10°C、0°C等温线是不是与纬线相平行?这是什么原因? 答:________。‎ ‎ ‎ ‎ 如图是某地气候图,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 ‎(1)当地最高月平均气温约是________℃,出现在________月。‎ ‎ ‎ ‎(2)该地________月和________月降水最多,从图中可知,降水集中在________季。‎ ‎ ‎ ‎(3)据图判断该地的气候类型为:________。‎ 第13页 共14页 ◎ 第14页 共14页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2019-2020学年河南省开封市兰考县七年级(上)期末地理试卷 一、选择题(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 ‎1.‎ ‎【答案】‎ D ‎【考点】‎ 我国优越的地理位置及特点 ‎【解析】‎ 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有:纬度位置、海陆位置、地形、洋流和人类活动等.‎ ‎【解答】‎ 海南岛位于低纬度,属于热带地区,故终年如夏,而黑龙江所在的纬度较高,冬季则寒冷漫长。‎ ‎2.‎ ‎【答案】‎ C ‎【考点】‎ 七大洲的地理分布和概况 ‎【解析】‎ 人口自然增长率与经济发展水平有密切联系。一般来说,经济发展水平高的国家,人口的自然增长速度较慢;经济发展水平低的国家,人口的自然增长速度较快。非洲经济发展水平最低,是世界上人口自然增长率最高的大洲。‎ ‎【解答】‎ 世界上人口自然增长率最高的大洲是非洲,最低的大洲是欧洲。‎ ‎3.‎ ‎【答案】‎ D ‎【考点】‎ 世界人口的分布和迁移 ‎【解析】‎ 世界人口的地理分布很不均匀,有的地方稠密,有的地方稀疏。人口的分布状况与地理环境有着密切联系。‎ ‎【解答】‎ 世界上的四大人口稠密地带:亚洲的东部和南部;欧洲的西部;北美洲和南美洲的东部。世界人口稠密地区中亚洲的东部就是指东亚(中国东部、日本群岛、朝鲜半岛)。 青藏高原的地势过高;亚马孙平原有世界上面积最大的原始的热带雨林;南极洲的气候及其寒冷;这些都不适宜人类居住。 故选D。‎ ‎4.‎ ‎【答案】‎ B ‎【考点】‎ 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 ‎【解析】‎ 世界各地的气候为什么会千差万别?简单地说,气候现象的能量主要来自于太阳辐射。地球的形状、地球的运动、海陆的分布、地表的起伏等都影响着太阳辐射的强弱和变化,因而,对气候的形成产生非常大的影响。‎ ‎【解答】‎ 影响气候的因素主要有纬度因素、海陆因素、地形地势因素、洋流因素和人类活动等。其中纬度位置是影响气候的基本因素。‎ ‎5.‎ ‎【答案】‎ B ‎【考点】‎ 世界主要语言及其分布地区 ‎【解析】‎ 世界联合国的工作语言有汉语、英语、俄语、法语、西班牙语、阿拉伯语,其中汉语是世界上使用人数最多的语言,英语是世界上分布最广泛的语言。‎ ‎【解答】‎ 目前,世界上使用人数最多的语言是汉语,主要分布在中国。 故选B。‎ ‎6.‎ ‎【答案】‎ B ‎【考点】‎ 气温的分布规律 ‎【解析】‎ 影响气候的因素主要有纬度因素、地形地势因素、海陆因素、洋流因素和人类活动等。‎ ‎【解答】‎ 纬度位置是影响气候的基本因素。因地球是个很大的球体,纬度不同的地方,太阳照射的角度就不一样,接受太阳光热的多少就不一样,气温的高低也相差悬殊。一般是纬度越低,气温越高;纬度越高,气温越低。地势对气候的影响是海拔越高,气温越低。所以同一纬度,一般高山、高原地区气温低,平原、盆地地区气温高。热带地区终年高温,气温的年较差较小,温带地区四季分明,年温差较大。等温线的分布与纬线大致平行,但是由于受地形地势、洋流、海陆等因素的影响,并不完全一致。‎ ‎7.‎ ‎【答案】‎ A ‎【考点】‎ 昼夜长短的变化 ‎【解析】‎ 受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影响,陆地升温降温比海洋都要快。一年当中,南半球陆地最高气温和最低气温一般出现在1月、7月,海洋最高气温和最低气温一般出现在2月、8月。‎ ‎【解答】‎ 一年当中,南半球陆地最高气温和最低气温一般出现在1月和7月。故选项A符合题意。 故选:A。‎ ‎8.‎ ‎【答案】‎ D ‎【考点】‎ 气温的变化及其变化曲线图 第13页 共14页 ◎ 第14页 共14页 ‎【解析】‎ 气温是大气的温度,气温的日变化规律为:一天中气温最高值出现在午后2时左右,一天中气温最低值出现在日出前后。气温日较差=一天中最高气温﹣一天中最低气温。‎ ‎【解答】‎ 世界气温的日变化规律为:一天中气温最高值出现在14时左右,一天中气温最低值出现在日出前后。‎ ‎9.‎ ‎【答案】‎ A ‎【考点】‎ 气温及其测定方法 ‎【解析】‎ 气象学上把表示空气冷热程度的物理量称之为空气温度,简称气温。气温的日变化规律为:一天中气温最高值出现在14时左右,一天中气温最低值出现在日出前后。‎ ‎【解答】‎ 一天中,气温最高值出现在14时(午后2时)左右,气温最低值出现在日出前后。题干中,青岛3月17日气温为2~8℃,8℃是指一天中的最高气温,即午后2时左右的温度。‎ ‎10.‎ ‎【答案】‎ B ‎【考点】‎ 气温的分布规律 ‎【解析】‎ 南北半球季节相反,北半球6、7、8月为夏季,12、1、2月为冬季,南半球正好相反。由于海洋与陆地的物理性质不同,陆地吸热快,散热快;海洋吸热慢,散热慢,故夏季同纬度的陆地气温比海洋高。‎ ‎【解答】‎ 由于海洋与陆地的物理性质不同,陆地吸热快,散热快;海洋吸热慢,散热慢,故一年中最高气温应出现在陆地。北半球6、7、8月为夏季,12、1、2月为冬季,北半球陆地最热月出现在7月,最冷月出现在1月;‎ ‎11.‎ ‎【答案】‎ B ‎【考点】‎ 降水的分布规律与分布图 气温的分布规律 ‎【解析】‎ 世界上气温分布的规律是从赤道向南北两极逐渐降低,世界上平均最高气温最高的地方位于非洲的北部,世界上平均气温最低的地方是南极洲。‎ ‎【解答】‎ A.赤道附近降水多,两极地区降水少,叙述错误; B.世界气温由低纬度向高纬度递减,叙述正确; C.同纬度的海洋和陆地的气温不同,叙述错误; D.回归线附近大陆东岸降水多,大陆西岸降水少,叙述错误。 故选B。‎ ‎12.‎ ‎【答案】‎ B ‎【考点】‎ 用经纬网确定方向和任意地点的位置 ‎【解析】‎ 由经线和纬线相互交织所构成的网络叫做经纬网,利用经纬网可以确定地球表面任何一个地点的位置。在经纬网上,经线的度数叫做经度,若相邻两条经线的经度向东增大,就是东经,用符号E表示,若相邻两条经线的经度向西增大,就是西经,用符号W表示;纬线的度数叫纬度,若相邻两条纬线的纬度向北增大,就是北纬,用符号N表示,若相邻两条纬线的纬度向南增大,就是南纬,用符号S表示。‎ ‎【解答】‎ 读图分析可知:小红所在的经纬度是40°W,20°N;小明所在的经纬度是0°,40°N;小刚所在的经纬度是0°,0°;小兰所在的经纬度是20°E,20°S; 东西半球分界线是20°W和160°E组成的经线圈,小红所在的经线是40°W,位于西半球,故A不正确; 小刚所在的纬线是赤道(0°纬线),南北半球的分界线是赤道,以北为北半球,以南为南半球,故B正确; 小兰所在的经度为20°E,位于东半球,故C不正确; 小明所在的纬线是40°N,位于北温带的纬度范围23.5°N﹣66.5°N之间,无阳光直射,故D不正确。依据题意。‎ ‎13.‎ ‎【答案】‎ A ‎【考点】‎ 经线与纬线的划分 ‎【解析】‎ 经线是连接南北两极并同纬线垂直相交的半圆,也称子午线。经线指示南北方向;所有经线都呈半圆状且长度相等;两条正相对的经线形成一个经线圈;任何一个经线圈都能把地球平分为两个半球。纬线是在地球仪上,顺着东西方向,环绕地球仪一周的圆圈。所有的纬线都相互平行,并与经线垂直,纬线指示东西方向。纬线圈的大小不等,赤道为最大的纬线圈,从赤道向两极纬线圈逐渐缩小,到南、北两极缩小为点。在地球仪上,能画出无数条经线,为了区分各条经线,人们给它们标了度数,叫经度。经度的变化规律为:以本初子午线为界,向东向西度数逐渐增大到180°。‎ ‎【解答】‎ ‎0°经线又叫本初子午线,该线是东西经度的分界线;故A正确。 纬线圈的大小不等,赤道为最大的纬线圈,从赤道向两极纬线圈逐渐缩小,到南、北两极缩小为点;故B错误。 东西半球分界线是20°W和160°E组成的经线圈,20°W以东、160°E以西为东半球,20°W以西、160°E以东为西半球;故C错误。 经线是连接南北两极并同纬线垂直相交的半圆,纬线是在地球仪上,顺着东西方向,环绕地球仪一周的圆圈;故D错误。 故选A。‎ ‎14.‎ ‎【答案】‎ B ‎【考点】‎ 用经纬网确定方向和任意地点的位置 ‎【解析】‎ 划分东西半球的分界线是20°W和160°E两条经线组成的经线圈。20°W经线以东是东半球,以西是西半球,160°E经线以东是西半球,以西是东半球。南北半球的分界线是赤道。‎ 第13页 共14页 ◎ 第14页 共14页 ‎【解答】‎ 北京(40°N,116°E),位于北半球和东半球。‎ ‎15.‎ ‎【答案】‎ C ‎【考点】‎ 现代高科技地图的应用 ‎【解析】‎ 地图是学习地理必不可少的工具。人们从地图上可以直接获得大量有用的地理信息。我们要掌握使用地图的方法,在日常生活中养成经常读图、用图和收集地图的好习惯。‎ ‎【解答】‎ 在庞大的地图家族中,有自然地图和社会经济地图。自然地图包括地形图、气候图、水文图、植被图等,社会经济地图包括工业图、农业图、商业图、交通图、人口分布图等。日常生活中,我们应根据实际需要选择合适的地图。驾驶员利用车上的导航地图准确到达目的地,车载导航地图属于交通图。‎ ‎16.‎ ‎【答案】‎ C ‎【考点】‎ 地球的大小 ‎【解析】‎ 本题考查地球的大小。‎ ‎【解答】‎ 经过测量,地球的极半径为6357千米,赤道半径为6378千米,地球的平均半径为6371千米,地球表面积为5.1亿平方千米,赤道周长约4万千米。 故选C。‎ ‎17.‎ ‎【答案】‎ C ‎【考点】‎ 地球的大小 ‎【解析】‎ 科学家经过长期的精密测量,发现地球并不是一个规则球体,而是一个两极稍扁、赤道略鼓的不规则球体。‎ ‎【解答】‎ 地球的极半径为6357千米,赤道半径为6378千米,地球的平均半径为6371千米,地球表面积为5.1亿平方千米,最大周长赤道约4万千米。‎ ‎18.‎ ‎【答案】‎ D ‎【考点】‎ 昼夜交替现象的产生原因和地理意义 ‎【解析】‎ 地球绕地轴不停地旋转,叫地球的自转。自转一周的时间是一天,也就是24小时,自转的方向是自西向东,产生的地理现象是昼夜交替。‎ ‎【解答】‎ 地球自转产生的现象是昼夜交替、日月星辰东升西落和时间差异;地球围绕太阳公转产生了四季变化、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昼夜长短的变化等。 分析选项可知,菏泽市春暖、夏热、秋凉、冬冷,四季四季分明是地球公转产生的现象;学校冬季和夏季使用不同的作息时间,属于昼夜长短的变化,是地球公转产生的现象;学校正午旗杆的影长夏季比冬季短,属于太阳高度角的变化,是地球公转产生的现象。‎ ‎19.‎ ‎【答案】‎ D ‎【考点】‎ 地图上比例尺的表示方法及应用 ‎【解析】‎ 比例尺是表示图上距离比实地距离缩小的程度,用公式表示为:比例尺‎=‎‎​‎‎​‎.比例尺的可以用以下方式来表示:数字式、文字式、线段式。‎ ‎【解答】‎ 比例尺是表示图上距离比实地距离缩小的程度,用公式表示为:比例尺‎=‎‎​‎‎​‎.若在该学校平面图中测得办公楼与教学楼的直线距离约为4厘米,两地的实际距离约为200米(20000厘米),该平面图的比例尺应为4厘米÷20000厘米=1:5000。‎ ‎20.‎ ‎【答案】‎ A ‎【考点】‎ 地球公转的基本特征 地球自转的基本特征 ‎【解析】‎ 地球有两种重要的运动方式:自转和公转。‎ ‎【解答】‎ 地球自转是地球绕地轴自西向东转动的运动方式,其周期为一天。我们每天经历的昼夜更替,看到日月星辰的东升西落,时区的差异(东部的时刻早于西部),主要是由于地球自转运动所产生的地理现象。地球在自转的同时,也沿着一定的轨道围绕太阳自西向东转动,这种转动称之为地球公转,其周期为一年。人们在生活中所感受到的四季冷暖差异、昼夜长短变化,主要是由于地球公转运动所产生的地理现象。‎ 二、综合题(共30分.24小题每个知识点1.5分,其余小题每个知识点1分)‎ ‎【答案】‎ B B ‎【考点】‎ 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 ‎【解析】‎ 在等高线地形图上,可依据等高线的排列规律来判断各种地形。同一等高线地形图中,等高线密集处为陡坡,等高线稀疏处为缓坡。‎ ‎【解答】‎ 依据位置,图中甲处地形几条等高线重合,应为陡崖。‎ 在等高线地形图上,等高线密集表示坡陡,等高线稀疏表示坡缓。由图示信息可知,从山脚到山顶的两条路中,CD线等高线稀疏,坡度更缓,省力,但相对AB线路程更长。‎ 第13页 共14页 ◎ 第14页 共14页 ‎【答案】‎ 东 西北 可能;途中经过山谷,可能形成河流 ‎14.4‎ ‎400米 B ‎【考点】‎ 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 ‎【解析】‎ 在等高线地形图上,等高线闭合且等高线数值中间高四周低则为山顶;两山顶之间相对低洼的部位为鞍部;等高线闭合且等高线数值中间低四周高则为盆地;等高线向海拔低处凸为山脊;等高线向海拔高处凸为山谷,几条海拔高度不同的等高线重合的部位是陡崖。等高线稀疏,坡度平缓;等高线密集,坡度较陡。‎ ‎【解答】‎ 根据图中的指向标判断,山顶位于城镇的西北方向。‎ 图中乙地等高线向海拔高处凸,为山谷,山谷处容易形成河流;由甲地前往乙地,沿途可能会遇到河流。‎ 图中乙地海拔为400米,山顶海拔为800米~1000米之间,测得乙地气温是18℃,此时山顶气温18°C﹣[(800米~1000米)﹣400米]÷100×0.6°C=14.4°~15.6°C,故山顶气温最低不低于14.4℃。‎ 若甲、乙两地图上距离2厘米,则他们的实际距离是2厘米×20000=400米。‎ 本地政府想在此地建一个造纸厂,A地位于河流的上游,污染河流,B两位于河流的下游,污染小,故选择B地合适 故答案为:‎ 东;(1)西北;(2)可能;途中经过山谷,可能形成河流(3)14.4;(4)400米;(5)B。‎ ‎【答案】‎ 山顶,陡崖 C C,D ‎【考点】‎ 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 ‎【解析】‎ 在等高线地形图上,等高线闭合且等高线数值中间高四周低则为山顶;两山顶之间相对低洼的部位为鞍部;等高线闭合且等高线数值中间低四周高则为盆地;等高线向海拔低处凸为山脊;等高线向海拔高处凸为山谷,几条海拔高度不同的等高线重合的部位是陡崖。等高线稀疏,坡度平缓;等高线密集,坡度较陡。‎ ‎【解答】‎ 图中A处等高线闭合且等高线数值中间高四周低,为山顶;B处是几条海拔高度不同的等高线重合的部位,是陡崖。‎ C和D两地中,C地等高线稀疏,坡度平缓。‎ C和D两地中,C地等高线向海拔低处凸,为山脊;D地等高线向海拔高处凸,为山谷。‎ ‎【答案】‎ ‎(1)低纬度,极地,从低纬度到高纬度获得太阳光热由多到少 ‎(2)南极圈以南和北极圈以北,南北回归线之间的地带 ‎(3)A,因为A地是青藏高原,地势高,气温低 ‎(4)各地气温除受纬度影响(等温线大体上与纬线相平行)外,还受海陆、地势等因素影响,致使等温线的分布呈弯曲状态 ‎【考点】‎ 气温的分布规律 ‎【解析】‎ ‎(1)世界上气温分布的规律是从赤道向南北两极逐渐降低,世界上平均最高气温最高的地方位于非洲的北部,世界上平均气温最低的地方是南极洲。‎ ‎(2)世界寒冷地带分布在南极圈以南和北极圈以北;年平均气温高于20°的主要纬度范围是南北回归线之间的地带。‎ ‎(3)各地气温除受纬度影响(等温线大体上与纬线相平行)外,还受海陆、地势等因素影响,致使等温线的分布呈弯曲状态。‎ ‎(4)各地气温除受纬度影响(等温线大体上与纬线相平行)外,还受海陆、地势等因素影响,致使等温线的分布呈弯曲状态。‎ ‎【解答】‎ ‎(1)世界气温水平分布规律是从低纬度向极地逐渐降低。其形成原因是从低纬度到高纬度获得太阳光热由多到少。‎ ‎(2)①世界寒冷地带分布在南极圈以南和北极圈以北;②年平均气温高于20°的主要纬度范围是南北回归线之间的地带。‎ ‎(3)A、B两地纬度一样,而A点气温相对低,因为A地是青藏高原,地势高,气温低。‎ ‎(4)北半球20°C、10°C、0°C等温线不与纬线相平行,原因是:各地气温除受纬度影响(等温线大体上与纬线相平行)外,还受海陆、地势等因素影响,致使等温线的分布呈弯曲状态。‎ ‎【答案】‎ ‎25,7‎ ‎7,8,夏 温带季风气候 ‎【考点】‎ 降水的变化 气温的变化及其变化曲线图 ‎【解析】‎ 观察气候资料图时,可以先看横坐标轴,它表示月份,再看左侧纵坐标轴表示气温,最后根据气温曲线上的点估出各月气温值。降水柱状图的判读和气温曲线图的判读一样,只不过降水是估算各月长方形柱状的数值。‎ ‎【解答】‎ 当地最高月平均气温约是25℃,出现在7月。‎ 图中显示该地7月和8月降水最多,6、7、8月为北半球的夏季,该地7月气温高,位于北半球,且降水集中在夏季。‎ 据图判断该地气候特点为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干燥,为为温带季风气候。‎ 第13页 共14页 ◎ 第14页 共14页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