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七年级历史下册 第二单元 辽宋夏金元时期:民族关系发展和社会变化 第6课 北宋的政治教案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2020七年级历史下册 第二单元 辽宋夏金元时期:民族关系发展和社会变化 第6课 北宋的政治教案

第6课 北宋的政治 课题 ‎ 第6课 北宋的政治 课型 新授课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了解哈赵匡胤建立北宋、赵匡胤加强中央集权、重文轻武等基本史实;了解赵匡胤实施集权措施的背景条件,具体的措施,这些措施导致重文轻武的历史结果。‎ 过程与方法 通过对赵匡胤为什么要实施集权的原因,和具体的措施的分析,培养学生总结归纳、抓住重点的学习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认识到赵匡胤的举措带来的问题——他的集权措施有失偏颇,导致宋朝的积贫积弱,从而得我们做任何事情,要辩证地、长远的看问题的结论。认识到在封建时代,君主的权力是在不断加强的,任何封建统治者都跳不出这个历史的铁律。‎ 重点 强化中央集权的措施。‎ 难点 对重文轻武的正确理解。‎ 教学用具 ‎ 多媒体 教科书 课时练 教学环节 说 明 二次备课 复习 1、 安史之乱的原因和影响是什么?‎ 2、 黄巢起义的原因和影响是什么?‎ 新课导入 利用“黄袍加身”的故事导入新课。‎ 课 程 讲 授 一、 展示学习目标 ‎1.了解北宋的建立,掌握其建立者、时间、都城。‎ ‎2.识记宋太祖强化中央集权的措施。‎ ‎3.分析掌握宋初统治者采取重文轻武的原因、措施及影响。‎ 二、自主学习 3‎ 学生先根据导学案自学找出下列问题的答案,然后教师进行重要知识点进行讲解强调。‎ ‎1.宋太祖强化中央集权 ‎(1)960年,后周大将 赵匡胤 在陈桥驿发动兵变兵变,建立宋朝,以开封为都城,史称北宋。赵匡胤就是宋太祖。宋太祖和他的后继者依照 先南后北 的统一方针,结束了中原和 南方 的分裂割据局面。‎ ‎(2)强化中央集权:解除 禁军 将领的兵权,牢牢地控制了军队。还控制对军队的调动,将兵权和发兵权分离。为防止宰相权利过大,采取 分割 的办法,削弱相权;派文官担任各地州县长官,为防止知州的权力过大,实施 知州三年一换的制度,频繁调动州县长官;还在各州府设置 通判,以分知州的权力。还下令取消 节度使 收税的权力,又陆续在地方设置转运使 ,把地方财赋收归中央。 ‎ ‎2.重文轻武政策 ‎(1)为了防止唐末以来 武将专横跋扈的的弊端重现。宋太祖有意重用 文官 掌握军政大权。宋太宗继续采取 抑制武将、提升文官地位的政策,使文臣统兵的格局逐渐形成。‎ 在全国范围营造了浓厚的 读书风气 ,也促进了整个社会文化素养的提高,造就了宋朝科技发达、文化昌盛、人才辈的 文治。‎ (2) 宋朝的 重文轻武 ,扭转了五代十国时期 尚武轻文的风气,杜绝了武将跋扈和兵变政移的情况发生,有利于 政权的巩固和 社会 的 安定、‎ 三、合作学习 说宋朝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有哪些?‎ 1、 军事方面:皇帝直接统辖禁军;设枢密院和三衙掌管军务,枢密院有权调兵,无权领兵,三衙有领兵权力,却无调度之权;“天下营兵,纵横交互,移换屯驻,不使常在一处”,造成兵不识将,将不识兵;实行“守内虚外”的政策,造成对外防守空虚无力,这也是北宋积贫积弱的重要作用。‎ 2、 行政方面:削弱宰相权力,设相当于副宰相的若干人,与宰相共同议政;还设立多重机构,分割宰相的军政、‎ 3‎ ‎ 财政大权;在地方,主要排文臣担任知州等。‎ ‎3、财政、司法方面:设置转运使;同时规定死刑须报请中央复审、核准,把司法权也收归了中央。 ‎ 小结 作业布置 完成配套练习相应习题。‎ 识记书上重要知识点。‎ 板书设计 课后反思 3‎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