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10-26 发布 |
- 37.5 KB |
- 55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上册教学课件:《论语》十二章
《 论语 》 十二则 《 论 ( l ún ) 语 》 属 语录体散文 ,是 孔子弟子 及其 再传弟子 关于 孔子及其弟子言行 的记录,共 20 篇 。内容有孔子谈话,答弟子问及弟子间的相互讨论。它是研究孔子思想的主要依据。南宋时,朱熹把它列为“ 四书 ” ( 《 论语 》《 孟子 》《 大学 》《 中庸 》 ) 之一,成为 儒家 的重要经典。 《 论语 》 德配天地 , 道冠古今 删述六经 , 垂宪万世 孔子 孔子 ,名 丘 ,字 仲尼 , 春秋 时期鲁国 陬 ( zōu ) 邑 ( 今山东曲阜 ) 人,是我国历史上伟大的 思想家 、 教育家 , 儒家学派的创始人 。 封建社会中被尊为“ 圣人 ”。 他对我国古代文化的整理、研究和传播,他的思想和学说,为中国文化乃至世界文明做出了不朽的贡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把他列为 世界十大名人之一 。 孔子出生地 ---- 山东曲阜( f ù ) 尼山 全貌 孔庙 祭祀孔子的地方 孔府 孔子嫡系子孙居住地 学习目标 1 .了解古代伟大教育家孔子的有关情况及 《 论语 》 。 2 .扫清文字障碍,能流利朗诵课文及背诵。 3 .参照注释,抓住关键字词从而把握文章内容。 4 .理解文章的深刻道理,领悟 《 论语 》 深刻的内涵。 人不知而不 愠 ( ) 学而不思则 罔 ( ) 思而不学则 殆 ( ) 不亦 说 ( ) 乎 三 省 ( ) 吾身 传 ( ) 不习乎 十 有 ( ) 五 论 语( ) 逾 矩( ) 曲 肱 ( ) y ù n wǎng d à i yu è xǐng chu á n y òu yú ɡōnɡ 读儒家经典 lún 合作译一译 : 四人一小组,边读边口译课文,借助 工具书和课下注释,弄懂字词句的含义。注意以下重点词语和句子。 三省 愠 说 罔 殆 信 传 矩 十有五 堪 饭疏食饮水 好知者不如乐之者 择其善者而从之 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 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翻译指导 : 1. 单音字换成双音字 2. 弄清虚词的用法 3. 补充出省略部分 4. 调整句子的语序 5. 揣摩句子的语气 6. 注意古今义的不同 7. 注意一词多义的现象 8. 文言文特殊句式 论儒家经典 1 .在弄懂文意的基础上小组合作讲讲每一则语录的意思。 2 .再读课文,思考并讨论哪几则讲的是学习态度,哪几则讲的是学习方法,哪几则讲的是品德修养? 子 曰:“学 ∕ 而 时习 之 ,不 亦 ∕ 说 乎 ? 有 朋 ∕ 自远方来,不 亦 ∕ 乐 乎? 人不知 ∕ 而不 愠 ,不亦 ∕ 君 子 乎 ? ” 按时复习 先生,指孔子 yuè “悦”的古字,愉快 生气,发怒 指道德上有修养的人 代指学习的内容 也、也是 人家不了解(我) 孔子说:“学习了(知识),然后按一定的时间间去温习,不也很愉快吗?有志同道合的人从远方来,不是也很快乐吗?别人不了解,却不发怒(怨恨),不也是君子的行径吗? 志同道合的人 表顺接 表转折 课文探究 第 1 句讲 第 2 句讲 第 3 句讲 学习方法 学习的乐趣 个人修养 曾子曰:“ 吾 日 ∕ 三 省 吾 身 :为人 谋 ∕ 而不 忠 乎?与朋友交 ∕ 而不 信 乎? 传 ∕ 不 习 乎 ?” 我 每天 泛指多次 反省 自己 w è i 忠心,尽心 真诚,诚实 老师传授的知识 复习 zēng 曾子说:“我每天多次反省自己:替别人办事是不是尽心竭力呢?与朋友交往是不是诚实呢?老师传授的知识是不是复习过呢?” 谋划,商量办法 课文探究 本章强调治学的人重视道德修养 子曰:“吾十 有 五 ∕ 而 志于学,三十 ∕ 而立 ,四十 ∕ 而 不 惑 ,五十 ∕ 而 知 天命 ,六十 ∕ 而 耳顺 ,七十 ∕ 而 从心所欲,不 逾 矩 。” 同“又” 顺承 迷惑、疑惑 独立做事情 不能为人力所支配的事情 越过、超过 规范 能听得进不同意见 我十五岁开始立志学习,三十岁能自立于世,四十岁遇事能不迷惑,五十岁了解并顺应了自然规律,六十岁对各种言论能明辨是非,到七十岁才可以随心所欲,又不会超出规矩 。 课文探究 本章是孔子自述他学习和提高修养的过程。 1 、从 本章来看,学习和修养的过程可分为几个阶段? 十五岁到四十岁:学习领会 五十、六十岁:安心立命,不受外界左右 七十:主观意识和做人规则融合为一 课文探究 2 、道德修养的最高境界是怎样的? 思想与言行融合,自觉遵守道德规范,而不是勉强去做。 3 、我们从这一章中可以得到什么启示? 道德修养并非一朝一夕可以完成,要经过长时间的学习,循序渐进。 子曰:“温故∕而知新, 可 以 ∕为师矣.” 做 , 成为 得到新的体会 , 悟出新的道理 旧的知识 温习 可以 凭借 表承接 孔子说:“温习旧的知识,从而得到新的体会与理解,可以凭借这成为老师。” 课文探究 本章谈学习方法。(强调“温故”,还要能“知新”) 子曰: “ 学 而 不思 / 则 罔 ,思 而 不学 / 则 殆 。 ” 表转折,却 迷惑 转折 有害 孔子说:“只学习不思考,便会迷惑而无所得。只空想而不学习,就会有害。” 课文探究 本章讲学习方法, 阐述学习与思考的辩证关系。 子曰:“ 贤 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 ∕ 不 堪 其忧,回也 ∕ 不改其 乐 。贤哉,回也!” 品质高尚 忍受 乐趣 孔子说:“颜回的品质是多么高尚啊!一箪饭,一瓢水,住在简陋的小屋里,别人都忍受不了这种清苦,颜回却不改变他好学的乐趣。颜回的品质是多么高尚啊!” 课文探究 本章赞扬了颜回乐于学习、安于贫困的品质。(学习态度) 子曰:“知 之 者 ∕ 不如 好 之者,好之者 ∕ 不如 乐 之者。” 代词,学问 …… 的人 喜欢、爱好 以 …… 为乐趣 名词意动 孔子说:“对于学习,了解怎么学习的人,不如爱好学习的人;爱好学习的人,又不如以学习为乐的人。” 课文探究 本章阐述了学习态度:以学习为快乐 这一段运用了什么修辞? 顶真 讲学习的三个层次:知、好、乐,层层推进,使说理更加透彻,令人信服。 子曰:“ 饭 疏 食 ∕ 饮 水 , 曲肱 ∕ 而 枕之, 乐 ∕ 亦在 ∕ 其中矣。不 义 ∕ 而 ∕ 富且贵, 于 我 ∕ 如浮云。” 吃饭 名词作动词 粗粮 冷水 弯着胳膊 顺承 乐趣 正当手段 对于 孔子说:“吃粗粮,喝冷水,弯着胳膊当枕头,乐趣也就在这中间了。用不正当的手段得来的富贵,对于我来讲就像是天上的浮云一样。” 课文探究 本章讲人的道德修养 子曰:“ 三 人行, 必 有 ∕ 我师 焉 。 择 其 善者 ∕ 而 从 之,其不善者 ∕ 而改之。” 几个 在其中 顺承 跟从、学习 走路 一定 选择 好的方面,优点 孔子说:“几个人一起走路,其中必定有可以作我的老师的人。我选择他的优点向他学习,看到他不好的地方就作为借鉴,改掉自己的缺点。” 课文探究 本章讲学习态度:向一切人学习。不但要学习别人的长处,还要借鉴别人的短处,反省自己有没有类似的毛病。 子在 川 上曰: “ 逝 者如 斯 夫,不 舍 昼夜。 ” 河、河流 流逝 这 舍弃 孔子在河边感叹道:“一去不复返的时光就像这河水一样,日夜不停。” 课文探究 本章讲时光易逝,应珍惜时间。 本章运用了什么修辞? 比喻 用流水日夜不停、一去不返比喻时间的飞逝,指明时间的宝贵。 子曰: “ 三军 ∕可夺帅也, 匹夫 ∕不可夺志也。 ” 军队 普通人 孔子说:“军队的主帅可以改变,普通人的志气却不可改变。” 课文探究 本章讲一个人应当坚定信念、矢志不渝。 子夏曰:“ 博 学 ∕ 而 笃 志, 切 问 ∕ 而 近思, 仁 在其中矣” 广泛 并列 坚守 恳切 仁德 并列 子夏说:“广泛地学习,坚守自己的志向,遇不明事能恳切地向别人发问,多考虑当前的问题,仁德就在其中了。” 课文探究 本章讲坚定信念、广泛学习。 全文思想内容包括 ① 学习方法 ② 学习态度 ③ 修身做人 关于学习的态度和方法: 1 、 4 、 5 、 7 、 9 、 10 、 12 章 关于思想品德修养: 2 、 3 、 6 、 8 、 11 章 关于孔子思想体系的核心: 12 章 总结 通假字 不亦 说 乎 说:同悦,喜悦、愉快 吾十 有 五而志于学 有:同又,放在整数与零数之间 古今异义 不亦 君子 乎 古:道德上有修养的人 今:泛指品德高尚的人 可以 为师矣 古:可以、凭借 今:可能、许可 古今异义 饭 疏 食饮水 古:粗劣 今:疏通、疏散 饭疏食饮 水 古:冷水 今:无色无味无臭的液体 古今异义 匹夫 不可夺志也 古:普通人 今:无学识、无智谋的人 吾日 三 省吾身 古:多次 今:数词,三 词类活用 学而 时 习之 时:名词 - 状语,按时 吾 日 三省吾身 日:名词 - 状语,每日 温 故 而知 新 故、新:形容词 - 名词,旧的知识、新的体会 词类活用 传 不习乎 传:动词 - 名词,传授的知识 饭 疏食饮水 饭:名词 - 动词,吃饭 好之者不如 乐 之者 乐:名词 - 意动。以 …… 为乐 一词多义 可以 为 师矣 为 为 人谋而不忠乎 人不 知 而不愠 知 温故而 知 新 当、做 替 了解 懂得 一词多义 人不知 而 不愠 而 温故 而 知新 博学 而 笃志 仁在 其 中矣 其 其 不善者而改之 转折 顺承 并列 它的 他人 特殊句式 省略句: 可以为师矣。 “ 以 ” 后面省略代词 “ 之 ” 其不善者而改之。句首省略动词 “ 择 ” 判断句: 贤哉,回也! 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1 、出自本文的成语 : 不亦乐乎、三省吾身、温故知新、乐在其中、三人行必有我师 2 、“学”与“思”的辩证关系 :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3 、孔子“仁”的儒家思想表现在: 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 学以致用 1 、复习的好处可以用 来表达 2 、学习与思考应紧密结合,因为 . 3 、别人总有自己学习的地方,孔子说: . 4 、一个人总有被误解的时候,正确的态度应是 . 温故而知新 学而不思则罔 , 思而不学则殆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人不知而不愠 5 、我快步上前,伸出双臂,拥抱来自青岛的朋友,二千多年前的孔夫子不是说过吗: 有朋自远方来 , 不亦乐乎 刻舟求剑译文 一个楚国人渡江,他的剑从船上掉落到水里, 他立刻在船上用刀刻下一个记号并说:“这里是我的剑掉下去的地方。” 等船靠岸,他就在刻下记号的地方寻找剑。 船已经走动过了,而建却没走动,这样去找剑,不是很糊涂吗? 郑人买履 有个想要买鞋子的郑国人, 先自己量好脚的尺度,并把量好的尺码放在了自己的座位上,等到了集市,却忘了带量好的尺码。 已经拿到鞋子, ( 才想起自己忘了带尺码 ) 就对卖鞋的人说:“我忘记带量好的尺码了。” 就返回家去取量好的尺码。 等到他返回集市的时候,集市已经散了,最终没买到鞋。 有人问他说:“为什么不用你的脚试一试鞋的大小呢 ?” 他说:“我宁可相信量好的尺码,也不相信自己的脚。” 宋开国丞相赵普说:“半部 《 论语 》 治天下。”这句话是什么意思?结合所学的 《 论语 》 十则,说说你的理解 。 这句话的意思是说精通 《 论语 》 就可以治理天下。这句话道出了 《 论语 》 在修身、治国方面的作用。 本课中出现的成语、格言或警句: 温故知新 三人行,必有我师 择善而从 不亦乐乎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