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亲爱的爸爸妈妈教案3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6亲爱的爸爸妈妈教案3

‎5.亲爱的爸爸妈妈 教学目标:‎ ‎  1.引导学生整体感知文章的内容、主题;‎ ‎  2.体会议论和描写的作用,理解重点语句的含义;‎ ‎  3.教育学生热爱和平,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 ‎  教学重点:‎ ‎  有感情地朗读全文,理解语言的深层含义。‎ ‎  教学难点:‎ ‎  了解描写、议论的作用。‎ ‎  教学流程:‎ ‎  一、入境生趣 ‎  有谁知道“六一儿童节”的由来?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1942年6月,德国法西斯枪杀了捷克利迪策村16岁以上的男性公民140余人和全部婴儿,并把妇女和90名儿童押往集中营。村里的房舍、建筑物均被烧毁,好端端的一个村庄就这样被德国法西斯给毁了。‎ ‎  为了悼念利迪策村和全世界所有在法西斯侵略战争中死难的儿童,反对帝国主义战争贩子虐杀和毒害儿童,保障儿童权利,1949年11月,国际民主妇女联合会在莫斯科召开执委会,正式决定每年6月1日为全世界少年儿童的节日,即国际儿童节。‎ ‎  同样,在二次大战中,在南斯拉夫,在克拉库耶伐次,一天之内,7000多个无辜生命遭到杀戮,其中包括300多个孩子。这是怎样一个血淋淋的事实啊。今天,我们来学习一篇美国华裔女作家聂华苓写的《亲爱的爸爸妈妈》,认识战争的罪恶,懂得和平的珍贵。‎ ‎ ‎ 二、自学生疑——寻读,析一析“历史”与“现实”‎ ‎1.分别寻找文中写“历史”写“现实”的内容,并联系起来析其作用。‎ 第一部分中作者参加的南斯拉夫人民集会,悼念二战中被纳粹杀死的3000个孩子,眼中所看到的情景为现实。而莫马·迪密为作者作的回顾和解释基本展现了几十年前的历史。作者以凄风、苦雨、静默的人群、白色的石雕、老人木然的眼神……来烘托集会的沉重,让人感受到这里曾经发生的一切是多么地悲惨,同时借莫马·迪密之口引出那段令人发指的历史,二者的交错出现使那些悲惨、沉痛之感相互烘托,同时让人体味现实,反思历史,形成了立体交融的效果,如同影视镜头的来回切换,把历史与现实沟通、融合,深化了事件的作品和意义。‎ ‎2 .为什么说“历史、现实,在雨中融合了——融成一幅悲哀而美丽、真实而荒谬的画面”?‎ 成千上万的人来纪念当年被残杀的人,特别是两位生还者来到这里,半个世纪前残酷的历史呈现在人们眼前,在凄风苦雨的悲哀气氛中,历史和现实融合了。残酷的历史令人悲哀,南斯拉夫人民没有忘记历史,成千上万的人来到这里纪念死者,这又是美丽的。这一切都是真实的;47年前纳粹竟然认为种族有优劣,竟然以优等种族自居,要消灭劣等种族,这又是何等荒谬。‎ ‎ ‎ 三、学习释疑——听读,析一析“沉重”与“美丽”‎ 一天之内,七千人惨遭法西斯强盗的屠杀,这个记忆是“沉重”的,但是面对法西斯的屠刀,南斯拉夫人民毫不畏惧,大义凛然,这又是“美丽”的。‎ ‎ ‎ 四、点难拨疑——圈读,析一析“引文”与“正文”‎ ‎1.文中引用迪桑卡的诗句有什么作用?‎ 这些诗句歌唱孩子们“对未来的憧憬,对生命的喜悦”‎ 2‎ 2‎ ‎。他们还年幼,还在小学念书,他们的生命才起步,对未来充满美好的梦想。他们正努力学习,向往将来“在阳光下奔跑”,创造人生的业绩。他们在爱的阳光下成长,丝毫没有意识到近在眼前的死亡威胁。歌唱孩子的可爱和希望,正是对纳粹强盗的控诉。‎ ‎2.结尾引述死者的遗言有什么作用?‎ 死者遗言,是人性中最美丽的体现,让人据此想像被残杀者生前的情形,目的是通过再现被残杀者有血有肉的生命活动,反衬出法西斯的残酷,并向全人类提出警示:永远不要再有战争和屠杀了。‎ ‎3.引文和正文有什么关系?‎ ‎“引文”是纯客观的记录,是正文得出观点、进行议论的依据。‎ 五、反思学习 仿照上面的方法,还可以析一析“西德”与“日本”,“景物”与“心情”“描写”与“议论”“战争”与“和平”等。‎ ‎1.对于当年法西斯犯下的滔天罪行,西德作家、日本人的态度和表现有何不同?‎ ‎  西德作家:真诚的忏悔,充满犯罪感;‎ ‎  日本人:自私的狡辩,企图开脱罪责。‎ ‎  2.大家如何评价这两位作家的行为?‎ ‎  (学生自由发言,不拘一格)‎ 六、课堂小结:‎ ‎  对照德国,我们的邻国日本忤逆民心,一意孤行,肆意推卸蓄谋发动全面侵华战争的责任,美化日本军国主义对中国东北地区的殖民统治,掩盖南京大屠杀历史事实,攻击远东国际军事法庭对日本战犯的正义审判,拒绝修改歪曲历史,美化侵略的教科书。种种卑劣行径,告诉一切爱好和平的人们,要时刻提高警惕呀!‎ ‎  请以“历史告诉我们”为题作文,说说你学完本文后的感想。‎ 2‎ 2‎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