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世说新语二则_期行教案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22世说新语二则_期行教案

课题 ‎22 《世说新语》二则 第 1 课时 教 学 目 标 知识与技能:‎ ‎  1、顺畅翻译全文,并能用现代汉语复述故事。‎ ‎  2、引导学生学习评价人物。‎ 过程与方法:‎ 活动性阅读教学法。‎ 情感与态度:‎ 领悟故事情节所包含的积极意义:诚信是为人处世的重要原则。‎ 教学重点 个别重点词句的翻译。‎ 教学难点 本故事所包含的诚信道理在今天市场经济社会中的意义。‎ 教 学 过 程 教学内容设计 个性补充 第一课时 (教学第一则《期行》)‎ ‎  一、演讲式导入:‎ ‎  1、在飞速发展的现代社会中,还需要诚信吗?如:朋友相处,商业营销,企业动作……各位同学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围绕“诚信”阐述自己的观点,比一比,看谁说得有理有据,令人信服。‎ ‎  2、学生演讲,并给个人记分。‎ ‎  3、师总结:在市场经济社会中,诚信是为人处世的重要原则:新的时代已赋予了诚信新的内涵,在它的指导下,莱茵河畔,荡起了滚滚的海尔潮,联合国的讲坛上,有了中国人字正腔圆的“呐喊”,中国已成了“世贸组织”大家庭的成员,新世纪的中国将以诚信,务实的形象,永远屹立在东方。‎ ‎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涉及诚信的文章——《(世说新语)两则》〈板书〉‎ 二、释题:‎ ‎《世说新语》是古代笔记小说集,分德行、言语、政事、文学方正等三十六类。主要记述了东汉末年到晋代间士大夫清高放诞的言谈逸事,也记载有一些古人的正道直言,善行美德的故事。《世说新语》的语言简练含蓄而又隽永传神,对后世小品文的发展有很大影响。作者刘义庆(403~444),南朝宋文学家,彭城(今江苏徐州)人。‎ ‎  三、口头表达活动:‎ 那么,谁能讲讲这则小故事?(讲故事,不是翻译)‎ 四、朗读。‎ ‎  1、放录音(或师范读)。‎ ‎  2、指名学生朗读课文,师正音,辨形。‎ ‎  五、翻译文言文 ‎  1、生译为主,师提示重点词、句。(放幻灯片)‎ ‎  期:(古义)约定、(今义)星期。不:现写作“否”,表示不。‎ ‎  引:拉。 过:超过。顾:回头看。 委:丢下、抛弃。‎ 1‎ ‎  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去。(如注意省略的成分)‎ ‎  2、〈1〉、四人小组结合课文注译进行翻译,并派代表向其它小组质疑。‎ ‎  〈2〉、师明确这则译文及重点词。‎ ‎  六、质疑讨论活动。(师预先准备,与学生的质疑相结合)。‎ ‎  〈1〉友人末到,陈大丘就独自走了。你是陈大丘,你会怎么做?‎ ‎  (可以选择陈大丘那样“舍去”,因为友人不守时,也可以选择再等等或打电话问明情况,表现你的态度)。‎ ‎  〈2〉哪些言行表现了陈元方的明白事理和落落大方?‎ ‎  (当父母问年仅七岁的元方“尊君在下”,元方不是简单的回答“已去”,而是详细地回答“待君久不至,已去”。当友人怒斥其父“非人哉,与人其行,相委而去”时。元方义正严辞地进行驳斥:“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这些都表现了元方的明白事理和落落大方。)‎ ‎  〈3〉如何看待元方这个“时年七岁”的孩子?‎ ‎  (人物形象往往通过语言,行动的描写地表现。元方驳斥“友人”并“入门不顾”,可见他对无信无礼之人的态度。由此可见,从小就做一个守时守信有礼的人)‎ ‎  〈4〉“友人渐,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你认为元方这样做是否失礼,为什么?  (如答失礼,理由可参考:元方批评友人无理,自己更应做到有礼——友人已经认错,又是父亲的朋友,是长辈,即是有错,也应以礼待之。如答不失礼,理由可参考:友人失约在先,是无信;友人骂元方之父,是无礼;对七岁的孩子不应求全责备)‎ ‎  〈5〉假如第二天陈大丘与友人见面,请设想一下,他们俩各自能说些什么?(开放性试题,可以从不同角度去做答,言之成理即可)‎ ‎  针对上述问题及质疑采用多形式解答:问题1、2由四人小组解答:问题3、4、5、师指导生解答。‎ ‎  七、课本剧表演活动。‎ ‎  四人小组根据《期行》的内容,适当分配角色,自编台词,编排课本剧。(目的:深入体会文章的主旨,丰富语文课堂活动。)‎ 附:板书。‎ ‎       陈大丘:与友其行、舍友与去 (守时)‎ ‎   期  友人:过中不至      (无信)     守时 ‎   行     对子骂父      (无礼)     守信 ‎      元方:怒斥友人,有理有据 ‎  主题思想:通过陈大丘与友期行的故事,说明了“守时”、“守信”的重要性。‎ 作业 教学札记 1‎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