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10-25 发布 |
- 37.5 KB |
- 9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广西崇左市扶绥县2019-2020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广西崇左市扶绥县2019-2020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一、选择题 1. 在学完“中国早期人类的代表﹣﹣﹣北京人”一课后,同学们开展了模仿“北京人生活的一天”的体验活动。在活动的场景中,与史实相符的是( ) A.用圆形方孔铜钱购物 B.种植水稻 C.用鱼叉、鱼钩、渔网捕鱼 D.烧烤食物 2. 某班历史兴趣小组进行探究性学习,将收集到的史料图片编成一组,用来反映某原始人类的生产生活情况。该原始人类是 A.北京人 B.山顶洞人 C.半坡原始居民 D.河姆渡原始居民 3. 如图,如今在云南省境内一些少数民族聚居地还存有一些干栏式建筑,相似建筑最早发现于 A.元谋人遗址 B.北京人遗址 C.半坡人遗址 D.河姆渡遗址 4. 四五千年前黄河流域出现的华夏族逐渐发展成为中华民族的主体,其首领就是被后人尊奉为“人文初祖”的传说人物( ) A.炎帝和黄帝 B.尧、舜、禹 C.黄帝和蚩尤 D.炎帝和蚩尤 5. “民主”一直是人类的不懈追求,下列制度最能体现民主精神的是() A.世袭制 B.分封制 C.禅让制 D.宗法制 6. 表格归纳是一种比较有效的历史学习方法。如图是一个同学制作的朝代更替表的一部分,空框中应填的是 A.商、春秋 B.商、东周 C.东周、春秋 D.东周、战国 7. 中华文明源远流长,绵延不止,成就辉煌,有文字可考的历史是从 开始的 A.夏朝 B.商朝 C.西周 D.战国 8. 郭沫若说:“一片甲骨惊天下。”这主要是因为甲骨文是( ) A.商代创造的中国最早的文字 B.刻写在龟甲或兽骨上 C.中国字母文字的起源 D.我国已发现的最早的比较成熟的文字 9. “图上(如图)绘二牛,一白一黑,牛身细长……二牛所挽犁,犁头部分深深切入土中;扶犁者为一青年男子……右手扶犁,左手扬鞭。”根据所学知识判断,牛耕现象最早出现于( ) A.春秋时期 B.战国时期 C.商朝时期 D.西周时期 10. “东周时期,王朝软弱无力,封建主相互混战不休,表面上是个多事的时期。不过,这也是一个社会经济发生根本变革,从而明确地、永久地决定中国发展进程的时期。”引发这一时期“社会经济发生根本变革”的主要原因是( ) A.各国统治者实行变法改革 B.都江堰的修建 C.铁制工具和牛耕的使用并进一步推广 D.百家争鸣局面的出现 11. 孟子之所以说“春秋无义战”,最主要的是这一时期的战争是( ) A.诸侯国为争夺霸权进行的激烈竞争 B.给劳动人民带来深重灾难和痛苦的非正义战争 第17页 共18页 ◎ 第18页 共18页 C.不利于国家统一和各民族的融合 D.封建地主阶级之间争夺权力的斗争 12. 山西省的宣传语是“山西旅游,物华天宝,人杰地灵,晋善晋美”。晋国在战国时期一分为三,分别是 A.韩、赵、魏 B.郑、宋、楚 C.韩、赵、燕 D.秦、齐、楚 13. 作为一个时期的名称,“战国”因战争众多、争夺激烈而得名。下列战役发生在这期间的是( ) A.涿鹿之战 B.阪泉之战 C.牧野之战 D.长平之战 14. “东流不尽秦时水,润泽天府两千年”,这幅对联赞美的是我国古代哪一项著名工程 A.都江堰 B.长城 C.大运河 D.赵州桥 15. 毛泽东曾评价说:“商鞅之法……此诚我国从来未有之大政策。”商鞅变法的内容中,对我国地方行政体制影响最为深远的“大政策”是( ) A.奖励耕织 B.承认土地私有 C.废除旧贵族的世袭特权 D.建立县制 16. 下图是上海博物馆的镇馆之宝,该文物是商鞅变法推行哪一措施的历史见证 A.鼓励生产 B.加强刑罚 C.统一度量衡 D.推行县制 17. 电视剧《芈月传》中有这样一段台词:“曾经商君之法约定,只有军功才可受爵,无军功者不得受爵,有功者显荣,无功者虽富无所荣华。可有些人就是不愿意遵商法,要恢复旧制。”下面对这段台词的分析不正确的是 A.商君指的是商鞅 B.商君之法指的是商鞅变法,由于商鞅被杀,因此该变法失败了 C.该台词反映了商鞅变法中奖励军功的措施 D.该台词反映了没有军功的贵族子弟没有爵位,因此商鞅变法遭到了旧贵族的反对 18. “……混乱和改革深深地影响了中国的思想家,迫使他们重新评估自己的传统,或将其抛弃,或使之适应过渡时期的需要。因而,东周时期是一个思想文化大变动、富有创造力的时期……”材料中“思想文化大变动”是指 A.百家争鸣 B.焚书坑儒 C.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D.道教的兴起 19. 建立了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中央集权国家的人物是( ) A.夏启 B.商汤 C.商纣 D.秦王嬴政 20. 《史记·秦始皇本纪》记载:“分天下以为三十六郡,郡置守、尉、监。”这一措施的作用是( ) A.形成了森严的等级 B.直接有效地控制地方 C.开创考试选官制度 D.君主集权进一步强化 21. 我国幅员辽阔,是一个统一多民族国家。各民族都有自己的方言,但各民族之间的文化交流从未间断,形成了中华民族优秀的文化。这得益于( ) A.秦朝疆域辽阔 B.秦朝统一货币 C.秦朝统一文字 D.秦朝统一度量衡 22. 秦统一六国后,规定以一种圆形方孔钱作为全国通行的货币。该圆形方孔钱是( ) A. B. C. D. 23. 第17页 共18页 ◎ 第18页 共18页 20世纪90年代,陕西章台出土了一些秦代封泥(密封信件文书时加盖了印章的泥块),上面有上郡、代郡、邯郸等郡名和蓝田等县名。这一发现可以印证秦朝( ) A.政治上四分五裂的事实 B.出现了造纸业的事实 C.实行了郡县制度的事实 D.用泥制陶的事实 24. “孟姜女,杞梁妻。一去燕山更不归。……长城路,实难行。……”孟姜女哭长城的故事广为流传,该故事反映的历史背景是秦朝暴政的表现之一( ) A.沉重的赋税 B.繁重的徭役 C.严刑酷法 D.繁重的兵役 25. 成语“揭竿而起”出自于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的农民起义,这次起义是( ) A.刘邦、项羽起义 B.义和团运动 C.太平天国运动 D.陈胜、吴广起义 二、综合题 26. 历史就是过去的人类活动过程,人们可以通过不同历史时期的各种途径去了解当时的历史。请你参与以下探究,并回答相关的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 材料三 (1)根据材料一,指出传说中的黄帝时代的发明创造一例。 (2)材料二 “商君”发动了一场变法运动是什么?其主要作用是?(不得摘抄原材料) (3)写出材料三所示之物的名称。 (4)根据上面三则材料提供的信息,概括你获得历史知识有哪些途径? 27.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 材料二:今大道既隐,天下为家,各亲其亲,各子其子,货力为已;大人世及以为礼。 (1)材料一讲的是什么时期的情况? (2)从材料一中“天下为公,选贤与能”中得出当时推行什么制度?运用所学史实,举例说明“天下为公,选贤与能” (3)材料二中“天下为家”的局面是从何人开始的?“公天下”变成“家天下”标志着什么制度代替了什么制度? 28. 思想的解放推动社会进步,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思想的自由竞放】 材料一:如图 【思想的实践运用】 材料二:韩非目睹了战国后期韩国积贫积弱的局面,多次上书韩王,希望改变当时治国不务法制、养非所用、用非所养的情况,但其主张始终得不到采纳……后来,韩非被韩王派遣出使秦国,得到秦王蠃政的赏识并受到重用。 (1)图一中的人物是谁?图二是他的至理名言,由此我们可以看出他的主要思想主张是什么?他的学说主要收集在哪部著作里? (2)图三人物的是中国古代大思想家,大教育家。他开创了哪一学派?其思想的核心是什么?他在教育方面的成就是什么? 第17页 共18页 ◎ 第18页 共18页 (3)韩非是哪家学派的集大成者?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他“得到秦王赢政赏识和重用”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29.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今大道既隐,天下为家。各亲其亲,各子其子,货力为己。大人世及以为礼,城郭沟池以为固……故谋用是作,而兵由此起。禹、汤、文、武、成王、周公,由此其选也……是谓小康。 ——《礼记》 材料二 封建亲戚,以藩屏周。 ——《左传》 材料三 廷尉李斯发表意见说:“周文王、周武王分封子弟和同姓亲属很多,可是他们的后代逐渐疏远了,互相攻击,就像仇人一样,诸侯之间彼此征战,周天子也无法阻止。现在天下靠您的神灵之威获得统一,都划分成了郡县,对于皇子功臣,用公家的赋税重重赏赐,这样就很容易控制了。要让天下人没有邪异之心,这才是使天下安宁的好办法啊。设置诸侯没有好处。” (1)材料一的“汤”“武”分别指谁?他们在历史上有什么贡献? (2)依据材料二,分析西周实行的是什么制度?这一制度有什么影响? (3)材料三实行的制度是什么?材料二和材料三所反映的制度在目的上有什么相同点? (4)以上材料反映不同时期制度的演变,从中你得到什么认识? 第17页 共18页 ◎ 第18页 共18页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广西崇左市扶绥县2019-2020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一、选择题 1. 【答案】 D 【考点】 北京人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要把握北京人的生活概况。 【解答】 北京人生活在约70﹣﹣20万年前的北京周口店一带,属于直立人,会使用天然火,会制造和使用打制石器。故在活动的场景中,与史实相符的是烧烤食物。 2. 【答案】 D 【考点】 河姆渡人的生活 半坡原始居民的生活 【解析】 此题暂无解析 【解答】 依据题干的图片信息:河姆渡遗址出土的耒耜、河姆渡遗址出土的稻谷、河姆渡遗址出土的猪纹陶钵。结合所学可知,我国很 早就出现了原始农耕,是世界上最早种植水稻的国家,距今约七千年的河姆渡原始居民的生活,生动地展现了长江流域原始农 耕图景,河姆渡人已使用磨制石器,用图一的耒耜耕地,种植水稻;他们还会饲养家畜,制造陶器,猪纹陶钵是河姆渡陶器的 代表作。D项符合题意;北京人和山顶洞人是原始人类,不会种植水稻也不会使用耒耜,AB两项不合题意;半坡居民种植的是粟 。C项不合题意;故选择D. 3. 【答案】 D 【考点】 河姆渡人的生活 半坡原始居民的生活 【解析】 此题暂无解析 【解答】 依据所学知识分析可知,A元谋人和B北京人都居住在原始的山洞中;C半坡居民居住的房屋是半地穴式的,都不符合题意;只有 河姆渡居民居住的是干栏式房屋,D项符合题意;故选D。 4. 【答案】 A 【考点】 华夏族的人文初祖炎帝和黄帝 【解析】 本题考查的是人文始祖的知识点。黄帝和炎帝被后人尊奉为“人文始祖”。 【解答】 依据所学知识可知,四五千年前黄河流域出现几个比较大的部落,黄帝、炎帝、蚩尤。他们之间为了争夺大华夏部落联盟首领而进行的战争,黄帝在阪泉之战中打败炎帝,炎帝归顺了黄帝,和黄帝族联合打败了蚩尤,这一部落成为了后来的华夏族,所以炎帝和黄帝被尊为中华“人文初祖”。 5. 【答案】 C 【考点】 尧舜禹的禅让 【解析】 此题暂无解析 【解答】 “民主”是在一定的阶级范围内,按照平等和少数服从多数原则来共同管理国家事务的国家制度。ABD都存在着阶级差别和一定的 专制统治,和本题不相符,排除;“禅让制”主要是指中国原始社会部落联盟民主推选首领的制度,是一种原始的民主制度,故选 C. 6. 【答案】 B 【考点】 西周的灭亡和东周的建立 商朝的建立与灭亡 【解析】 依据所学知识可知,我国的社会的更替的顺序是夏、商、西周。西周灭亡后,历史上进入东周。东周分为春秋、战国两个时期。春秋是奴隶社会的瓦解时期,战国是封建社会的形成时期,之后是奏统一六国。故选B. 【解答】 此题暂无解答 7. 【答案】 B 【考点】 文字的演变 【解析】 此题暂无解析 【解答】 第17页 共18页 ◎ 第18页 共18页 依据所学可知,商周时期刻写在龟甲和兽骨上的文字被称为甲骨文。甲骨文主要记载商朝的政治、经济、祭祀等活动。甲骨文 已经是一种比较成熟的文字,目前所知,我国有文字可考的历史从商朝开始。故B符合题意;ACD表述错误,不合题意。故此题 选B。 8. 【答案】 D 【考点】 文字的演变 【解析】 此题暂无解析 【解答】 依据题干“一片甲骨惊天下。”的信息,结合所学可知,这句话道出了甲骨文的历史和社会价值,甲骨文是中国已发现的古代文字中时代最早、体系较为完整的文字。甲骨文的内容可以隐略了解商朝人的生活情形,也可以得知商朝历史发展的状况,D项符合符合题意; A和B项说的仅是文字的载体和朝代不能体现题旨,排除;字母文字的起源拉丁字母,拉丁字母渊源于希腊字母,而希腊字母则是由腓尼基字母演变而来的,故甲骨文不是字母文字的起源,C项说法不正确;故选D。 9. 【答案】 A 【考点】 春秋战国时期铁器的使用和牛耕的推广 【解析】 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牛耕的使用。我国在春秋末年已经开始使用牛耕。 【解答】 战国时期铁农具使用范围扩大,我国在春秋末年已经开始使用牛耕,牛耕是我国农业发展史上的一次革命。 10. 【答案】 C 【考点】 春秋战国时期铁器的使用和牛耕的推广 【解析】 本题考查春秋战国时期社会变革的主要原因。 【解答】 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可知,东周时期即春秋战国时期,社会经济发生根本变革的主要原因是铁犁、牛耕的出现和使用。铁农具和牛耕的使用和推广,使土地利用率和农作物产量显著提高,促进农业生产力水平提高,为封建制度的形成奠定物质基础。故C项正确。 故选C。 11. 【答案】 B 【考点】 春秋争霸 【解析】 本题考查了春秋争霸。 【解答】 孟子之所以说“春秋无义战”,最主要的是这一时期的战争是给劳动人民带来深重灾难和痛苦的非正义战争。春秋时期,由于周王室衰落,诸侯不再听从天子的命令,天子反而要依附于强大的诸侯。为了争夺领土和人民,各诸侯国之间不断进行战争,春秋时期的争霸战争给社会带来种种灾难,有些诸侯国被消灭,出现了一些疆域较大的国家,客观上有利于国家统一和民族交融,故B正确。 故选B。 12. 【答案】 A 【考点】 战国七雄与著名战役 三国鼎立 历史文化常识 【解析】 此题暂无解析 【解答】 根据所学可知,战国初期,晋国被韩、赵、魏三家大夫瓜分,即历史上的“三家分晋”,故A正确; 楚国和齐国是西周时期分封的诸侯国,排除B和D;燕国也是西周时期分封诸侯国,排除C。故选A. 13. 【答案】 D 【考点】 战国七雄与著名战役 西周的建立及疆域 第一次世界大战的过程与结果 【解析】 根据所学可知,涿鹿之战是传说中炎帝和黄帝联盟打败蚩尤的战役;阪泉之战是炎帝部落和黄帝部落之间的战役;牧野之战是公元前1046年周武王讨伐商纣王,灭亡商朝的战役;长平之战是战国时期奏国和赵国之间的战役,符合题意。ABD三项中的战役均不是发生在战国,故选D。 【解答】 此题暂无解答 14. 【答案】 A 【考点】 都江堰工程和郑国渠 【解析】 此题暂无解析 【解答】 根据题干信息“奏时水,天府”,可知与都江堰相关;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战国时期,秦国蜀郡郡守李冰在岷江中游修筑的都江堰 ,它既能防洪,又能灌溉,它使成都平原变得“水旱从人,不知饥馑”,因而获得了“天府之国”的美称,两千多年来,都江堰一直 第17页 共18页 ◎ 第18页 共18页 造福于人民。“东流不尽奏时水,润泽天府两千年”这幅对联赞美的是我国古代的都江堰水利工程。选项A符合题意,选项BCD与 题干信息不符,故选A. 15. 【答案】 D 【考点】 商鞅变法 【解析】 根据题干要求和所学可知,奖励耕织和承认土地私有均属于经济上的举措,废除旧贵族的世袭特权属于政治上的举措,但与地方行政体制无关;建立县制,是地方管理制度,对我国地方行政体制影响深远,符合题意;故选D. 【解答】 此题暂无解答 16. 【答案】 C 【考点】 商鞅变法 【解析】 根据所学可知,此物为商鞅变法中的铜方量,是标准量器,相关的变法措施是统一度量衡;鼓励生产的措施是奖励耕织;加强刑法属于政治方面的措施;推行县制也属于政治举措;故选C。 【解答】 此题暂无解答 17. 【答案】 B 【考点】 商鞅变法 【解析】 此题暂无解析 【解答】 根据所学可知,经过商鞅变法,奏国的经济得到了发展,军队战斗力不断增强,发展成为战国后期最富强的封建国家,虽然商 鞅被杀,但是变法没有被废除,B项说法错误,故选B。公元前356年,秦国实行了商鞅变法,材料体现了商鞅变法废除世卿世禄 制度的内容,根据军功大小授予爵位和田宅,废除没有军功的旧贵族的特权,打击了贵族势力,因此商鞅变法遭到了旧贵族的 反对,ACD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排除,故选B。 18. 【答案】 A 【考点】 文化事业的发展和科教兴国战略 【解析】 此题暂无解析 【解答】 依据所学可知,春秋战国时期,生产力的飞速发展促进了商业繁荣和城镇兴盛,传统的社会秩序受到了猛烈的冲击。社会上不同政治思想派别的代表人物,对各种问题提出了不同的见解涌现出一批作出了开创性贡献的学术大师,思想领域中出现了百家争鸣的活跃局面。A项符合题意,故此题选A。 19. 【答案】 D 【考点】 秦统一中国及秦疆域图 【解析】 此题暂无解析 【解答】 公元前221年,奏始皇建立了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奏朝,并采取了一系列巩固政权的措施,D正确; 大禹建立夏朝,夏启继承王位,世袭制代替了禅让制,A排除;公元前1600年商汤建立商朝,B排除;商纣是商朝亡国君,D排 除。故选D。 20. 【答案】 B 【考点】 郡县制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郡县制的相关知识。 【解答】 材料“分天下以为三十六郡,郡置守、尉、监”反映的是郡县制,结合所学可知,郡县制有利于加强中央对地方的控制,故B正确; 形成了森严的等级是分封制与宗法制的影响,排除A; 材料没有涉及选官,排除C; 材料强调的是中央集权,没有涉及到君主专制,排除D项。 故选B。 21. 【答案】 C 【考点】 秦朝巩固统一的措施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秦朝统一的措施。 【解答】 依据课本所学,公元前221年秦国完成统一大业,结束了春秋战国以来长期争战混乱的局面,建立起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封建国家。秦朝为消除战国时期文字的差异,统一文字,使政令能够在全国各地顺利推行,也使不同地域的人民能够顺畅沟通,有利于文化的交流与发展。C项符合题意; 题干反映的秦朝的措施,形成了中华民族优秀的文化。A项不合题意; 秦朝统一货币、统一度量衡是经济方面的措施,促进了经济的发展。BD两项不合题意。 故选C。 第17页 共18页 ◎ 第18页 共18页 22. 【答案】 A 【考点】 秦朝巩固统一的措施 【解析】 此题暂无解析 【解答】 依据所学知识可知,奏统一后,秦始皇规定以奏国圆形方孔半两钱作为全国通行的货币。故A项符合题意。B是西汉的货币;C是 唐朝的货币;D是袁世凯时期发行的货币。BCD均不符合题意应排除。故选A。 23. 【答案】 C 【考点】 史料的重要作用 郡县制 【解析】 本题考查郡县制和史料的重要作用。 【解答】 题干中“秦代封泥(密封信件文书时加盖了印章的泥块),上面有上郡、代郡、邯郸等郡名和蓝田等县名”说明秦朝实行了郡县制度的事实,C项正确。 ABD不符合题意,排除。 故选C。 24. 【答案】 B 【考点】 秦的暴政和陈胜吴广起义 【解析】 本题以孟姜女哭长城的故事为切入点,主要考查该故事反映的历史背景是秦朝暴政的表现。 【解答】 秦始皇穷兵黩武、好大喜功,滥用民力,大兴土木。焚书坑儒,禁锢人们的思想;沉重的赋税、繁重的徭役和兵役;大量的农民被征发修筑长城、宫殿、驰道、建陵墓;其刑法极其严酷。秦二世的统治更加残暴。秦的暴政导致了秦末农民战争,秦朝灭亡。孟姜女哭长城的故事反映的历史背景是秦朝暴政的表现之一﹣﹣繁重的徭役。 25. 【答案】 D 【考点】 秦的暴政和陈胜吴广起义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陈胜、吴广起义的相关史实。 【解答】 公元前209年陈胜、吴广揭竿而起,在大泽乡起义,秦末农民起义爆发,陈胜、吴广起义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的农民起义。他们的革命首创精神,鼓舞了后世千百万劳动人民起来反抗残暴的统治。成语“揭竿而起”出自于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的农民起义——陈胜、吴广起义。 故选D。 二、综合题 26. 【答案】 (1)建造宫室,制作衣裳,制造船只,发明舟车,发明文字、历法等。 (2)商鞅变法;商鞅变法使奏国国力大为增强,提高了军队战斗力,一跃成为最强大的诸侯国,为以后奏国统一全国奠定基础 (3)司母戊鼎。 (4)神话传说,史料记载,考古发现 【考点】 华夏族的人文初祖炎帝和黄帝 青铜器 商鞅变法 【解析】 此题暂无解析 【解答】 (1)依据材料图片信息结合所学可知,传说中的黄帝建造宫室,制作衣裳,制造船只,发明舟车,发明文字、历法等。 (2)根据材料关键词“妻孝公”可知,材料反映的是商鞅变法;第二问依据材料信息“倾邻国而雄诸侯”结合所学可知,商鞅变法使 奏国国力大为增强,提高了军队战斗力,一跃成为最强大的诸侯国,为以后奏国统一全国奠定基础。 (3)依据所学可知,材料三图片反映的是殷墟出土的司母戊鼎,是商朝青铜器的代表作,是目前世界上已发现的最大的青铜器 (4)依据材料信息可知,可以通过神话传说,史料记载,考古发现获得历史知识。 27. 【答案】 (1)尧舜禹时期 (2)实行禅让制;舜晚年,没有将部落领袖位置让位他儿子,而是选择传给治水有功的大禹(符合题意,言之有理即可) (3)启;世袭制代替禅让制。 【考点】 夏朝的兴亡与“家天下” 尧舜禹的禅让 【解析】 此题暂无解析 【解答】 (1)依据材料信息“天下为公.选贤与能、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可 知,此内容反映的是尧舜禹时期。 第17页 共18页 ◎ 第18页 共18页 (2)第一问依据材料信息“天下为公,选贤与能”可知,原始社会末期,人们不再通过频繁的战争来争夺部落联盟首领的位置 ,而是采取相对和平的方式,推举贤能的人做部落联盟首领。将部落首领的位子传给贤德之人的方式被称为禅让制;第二问依 据所学可知,舜晚年,没有将部落领袖位置让位他儿子,而是选择传给治水有功的大禹。 (3)第一问依据所学可知,公元前2070年禹建立夏朝,禹死后,他的儿子启继承王位,从此“天下为家”的局面开始;第二问依 据所学可知,禹死后,他的儿子启继承王位,从此世袭制代替禅让制。 28. 【答案】 (1)老子。老子具有朴素辩证法思想,他认为一切事物都有对立面,对立的双方能够互相转化。《道德经》。 (2)儒家。“仁”。他兴办私学,广收门徒,主张有教无类。他注意“因材施教”,对不同的学生给予不同的教育。他要求学生对学过的知识要经常复习“温故而知新”。他还教育学生要养成老实的学习态度。 (3)法家。他主张改革,反对儒家的仁政,提倡法治,提出建立君主专制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 【考点】 文化事业的发展和科教兴国战略 老子和孔子 【解析】 本题考查了老子、孔子的思想观点、百家争鸣相关史实。 【解答】 (1)图一中的人物是老子。图二是他的至理名言,老子,姓李名耳,字聃,春秋晚期楚国人。老子是道家学派创始人。老子具有朴素辩证法思想。他认为一切事物都有对立面,对立的双方能够互相转化。他说“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 他的学说记录在《道德经》里。 (2)图三人物的是中国古代大思想家,大教育家孔子。孔子是春秋晚期鲁国人,儒家学派创始人,是我国古代的大思想家,大教育家。 孔子提出“仁”的学说,主张“仁者爱人”“为政以德”,要求统治者能体察民情,爱惜民力,反对苛政和任意刑杀。他的学说后来被封建统治者利用和改造,到汉武帝时成为我国两千多年封建文化的正统思想,对后世影响极大。 孔子是一位大教育家,他兴办私学,广收门徒,主张有教无类。他注意“因材施教”,对不同的学生给予不同的教育。他要求学生对学过的知识要经常复习“温故而知新”。他还教育学生要养成老实的学习态度。 (3)韩非是法家学派的集大成者。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孔子,他“得到秦王赢政赏识和重用”的主要原因是法家的代表人物——韩非,他主张改革,反对儒家的仁政,提倡法治。认为历史是进步的,后代总要胜过前代,提出建立君主专制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秦始皇建立中央集权的思想来源),著有《韩非子》。 29. 【答案】 (1)汤:商汤。他推翻了夏朝;武:周武王。他推翻了商朝,建立了西周; (2)分封制保证了周王朝对地方的控制,稳定了政局,扩大了统治范围 (3)郡县制;都是为了加强对地方的统治 (4)国家制定政治制度,要根据实际情况,要不断创新(答对意思即可) 【考点】 西周的分封制 秦朝中央集权制度 商朝的建立与灭亡 西周的建立及疆域 【解析】 此题暂无解析 【解答】 (1)第一问依据材料信息结合所学可知,“汤”指的是商汤;“武”指的是周武王;第二问依据所学可知,商汤善于用人、重视发 展生产,得到人民拥护,推翻了夏朝,建立了商朝;周武王推翻了商朝,建立了西周 (2)第一问依据材料关键词“封建亲戚,以藩屏周”可知,此内容反映了西周实行分封制;第二问依据所学可知,分封制保证了 周王朝对地方的控制,稳定了政局,扩大了统治范围。 ) (3)第一问依据材料信息“都划分成了郡县,对于皇子功臣,用公家的赋税重重赏赐”可知,秦始皇接受李斯的建议,废分封 ,推行郡县制;第二问依据所学可知,西周的分封制和奏朝实行的郡县制都是为了加强对地方的统治。 (4)开放性题目,国家制定政治制度,要根据实际情况,要不断创新。 第17页 共18页 ◎ 第18页 共18页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