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来宾市武宣县2019-2020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广西来宾市武宣县2019-2020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广西来宾市武宣县2019-2020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一、选择题 ‎ ‎ ‎1. 同学们学习了“中国早期人类的代表﹣﹣北京人”一课后,开展了模仿“北京人生活的一天”的体验活动。在活动场景的设计中,符合史实的是( ) ‎ A.用彩陶盆器舀着大米粥吃 B.扛着打制成的石器在狩猎 C.通过人工取火来烧烤食物 D.住在干栏式的房屋里 ‎ ‎ ‎ ‎2. 袁隆平因培育出世界上第一个杂交水稻,后又成功培育出“超级杂交水稻”,从而解决了中国人吃饭问题,获得了中国科学最高技术奖。目前发现中国古代最早大量人工栽培水稻的远古居民是( ) ‎ A.北京人 B.山顶洞人 C.河姆渡人 D.半坡居民 ‎ ‎ ‎3. 祭祀祖先是中华民族的传统习俗。2018年的清明节,为了纪念人文初祖,数万华夏子孙会聚在他们的陵前,以“九鼎八簋”的传统礼制及浩大乐舞举行了建国以来规模最大的一次公祭典礼。“人文初祖”指的是( ) ‎ A.盘古氏与女娲氏 B.后羿氏与神农氏 C.黄帝与炎帝 D.蚩尤与夸父 ‎ ‎ ‎ ‎4. 河北省有《燕赵都市报》,山东省有《齐鲁晚报》,山西省有《三晋都市报》,湖北有《楚天都市报》,这些报纸的得名与下列哪一制度有关 ‎ A.禅让制 B.世袭制 C.分封制 D.郡县制 ‎ ‎ ‎5. 学会区分历史史实和历史结论是学习历史中必须掌握的基本技能之一。史实是对历史事件的表述,而结论是对历史事件的评论观点。下列各项中属于历史结论的是( ) ‎ A.公元前841年,西周发生“国人暴动”‎ B.甲骨文是我国最早、体系较为完整的文字 C.武王率军在牧野大败商军 D.1899年清朝人王懿荣首次发现甲骨文 ‎ ‎ ‎6. “有志者事竟成,破釜沉舟百二秦关终属楚;苦心人天不负,卧薪尝胆三千越甲可吞吴。”对联中涉及到的历史人物和历史事件分别发生在的历史时期是( ) ‎ A.春秋时期和战国时期 B.战国时期和楚汉之争时期 C.战国时期和秦始皇统一中国时期 D.秦朝灭亡时期和春秋末期 ‎ ‎ ‎7. “商鞅推行的一系列改革措施,使秦国的国力大为增强,提高了军队的战斗力,一跃成为最强盛的诸侯国,为以后秦国统一全国奠定了基础。”这段材料可以用来( ) ‎ A.阐述商鞅变法的过程 B.解释商鞅变法发生的原因 C.说明商鞅变法的性质 D.论证商鞅变法的影响 ‎ ‎ ‎ ‎8. 学习了第8课《百家争鸣》后,同学们在课余时间讨论本班任课教师的管理风格。下列讨论观点正确的有( ) ‎ A.语文老师主张“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以德治班,“有教无类”,颇有道家真谛 B.数学老师深入了解学生,要求大家互爱互利,节俭俭朴,儒家风范十足 C.英语老师讲究顺应自然,追求精神自由,保持人格独立,典型的墨家风格 D.历史老师严格执行班规,照章办事,要求服从学校管理,深受法家影响 ‎ ‎ ‎9. 秦统一后,全国市场上通用的货币是 ‎ A. B. C. D. ‎ ‎ ‎ ‎10. “(陈胜、吴广戍边的队伍)走到大泽乡时,遇上大雨,道路泥泞,无法前行,不能按期到达。按照秦律,戍守误期要被处死。”这段话说明( ) ‎ A.如果没有雨就不会爆发大泽乡起义 B.大雨与道路泥泞是导致大泽乡起义爆发的主要原因 C.大雨是大泽乡起义爆发的导火线 D.残酷的刑罚等暴政是大泽乡起义的根本原因 ‎ ‎ ‎11. 汉初高祖采取了“兵皆罢归家”让士兵还乡务农,并将那些因战乱、饥荒而成不奴婢的释放为平民,这样做的最直接目的是( ) ‎ A.防止农民起义 B.增加农业劳动力 C.稳定民心 D.害怕军队叛乱 ‎ ‎ ‎ 第13页 共14页 ◎ 第14页 共14页 ‎12. “新皇帝废除此前的王国和诸侯,将广阔的国土划分为若干行政区,每一行政区都配备一批由中央政府任命,仅向本政府负责的官员”。这是指秦朝的哪一制度( ) ‎ A.分封制 B.郡县制 C.宗法制 D.世袭制 ‎ ‎ ‎13. “一玉口中国,一瓦顶成家……家是最小国,国是千万家……”这是歌曲《国家》的歌词。我国早期国家产生的标志是 ‎ A.炎黄部落打败蚩尤 B.夏王朝的建立 C.禅让制的实行 D.分封制的建立 ‎ ‎ ‎ ‎14. 在一位七年级同学的历史探究学习中出现“夏朝”“春秋战国”“商鞅变法”“百家争鸣”等内容,那么这位同学探究学习的主题应该是( ) ‎ A.早期国家的产生和社会变革 B.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和巩固 C.政权分立和民族融合 D.繁荣与开放的时代 ‎ ‎ ‎ ‎15. 归纳法是一种非常有效的历史学习方法。以下是某同学制作的朝代更替表的一部分,空框中应填的是() ‎ A.西周、春秋 B.春秋、战国 C.西周、东周 D.东周、战国 二、综合题 ‎ ‎ ‎16. 制度改革或者实行正确的国家政策有利于国家强盛与社会发展。请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卫鞅亡魏入秦,孝公以为相,封之于商,号曰商君。商君治秦,法令至行,公平无私,罚不讳强大,赏不私亲近。……期年之后,道不拾遗,民不妄取,兵革大强,诸侯畏惧。 ﹣﹣《战国策・秦策》 材料二:子曰:“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子曰:“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 ﹣﹣《论语》 材料三: 材料四:汉文帝在历史上以节俭著称。他对即位时,有人献千里马,他拒绝接受,还下诏表明不接受献礼。对修建他的陵墓,汉文帝要求不许用金、银、铜等蒙,只可用瓦器。文帝以身作则,在位20多年,生活简朴,宫室、园林以至车骑都没有增加。 ‎ ‎(1)根据材料一“卫鞅”即秦国商鞅,他代表的哪个阶级利益?请说出商鞅变法军事方面内容是什么?‎ ‎ ‎ ‎(2)根据材料二,孔子的核心思想是什么?他的治国思想又是什么?战国时谁继承发展了他的思想?‎ ‎ ‎ ‎(3)根据材料三领导大泽乡起义是谁?推翻秦朝统治的领导者是谁?‎ ‎ ‎ ‎(4)根据材料四,汉文帝的治国思想是什么?他的这个思想与战国时哪个学派的思想相同?这个学派的创始人是谁?‎ ‎ ‎ ‎17. 制度创新是社会发展的不竭动力,我国古代不同的制度创新体现了中华民族的高超的政治智慧。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如图是部落联盟首领位子传承的示意图 材料二: ‎ ‎(1)材料一中的①、②处应填写的制度分别是什么?从①的制度发展到②处的制度说明社会方面出现了什么样的现象?‎ ‎ ‎ ‎(2)材料二中图一的西周实施分封制的目的是什么?周王是如何分封各路诸侯国的?春秋时期,展开争霸的诸侯都喜欢打着什么样的名义或旗号进行征战拓展疆域?‎ ‎ ‎ ‎(3)材料二中的图二体现了我国古代的什么政治制度?秦朝在地方上实行什么样的政治制度?掌管监察事务的官职是什么?‎ ‎ ‎ ‎(4)我国历史悠久,历代实行的制度虽然不同,但在当时都起到了巩固统一的作用,从中你有何启示?‎ ‎ ‎ ‎18. “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课题在中国古代有充分体现。请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 ‎(1)【适应自然】上古时代人们住野外山洞里,后来圣人建造房屋,改变了居住环境, ‎ 第13页 共14页 ◎ 第14页 共14页 人们住进去得以躲避风雨。在距今7000年的长江流域河姆渡人居住的是什么样的建筑?距今6000年的黄河流域的半坡居民居住的建筑是什么样式的?‎ ‎ ‎ ‎(2)【顺应自然】自古以来,人类通常喜欢逐水草而居,水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必备资源。但临水而居既有好处又有不足,人们都会因势利导,趋利避害。在远古时期采用疏导方式成功治好黄河水患的英雄人物是谁?这个英雄治水时给后世什么佳话?‎ ‎ ‎ ‎(3)【利用自然】战国时期,秦国建成水利工程后,使该诸侯国出现了“水旱从人,不知饥馑,时无荒年,天下谓之‘天府’也”请问这一工程建成对当地的发展产生了什么影响?秦朝时,秦始皇为了统一南岭及东南沿海地区,命人开凿一条人工河,这条古老的人工运河至今还发挥着航运和灌溉的功能,请问这条运河是名称是什么?‎ ‎ ‎ ‎(4)【感悟自然】春秋时期,思想家老子认为,人们面对世间万物要有正确的思想,老子认为面对万物应该要有什么样的思想?战国时期道家代表人物庄子,他是如何发展老子的思想?‎ ‎ ‎ ‎(5)【改造自然】水是人类生命之源,我国先民早已懂得挖井,并过着定居生活,请问我国远古居民中最早懂得挖井技术是哪个?春秋时期,促进农业上的深耕细作,并为开发山林、扩大耕地面积创造条件的具体因素是什么?‎ 第13页 共14页 ◎ 第14页 共14页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广西来宾市武宣县2019-2020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一、选择题 ‎1.‎ ‎【答案】‎ B ‎【考点】‎ 北京人 ‎【解析】‎ 本题考查了远古北京人的生产生活状况。北京人生活在距今约七十万年至二十万年的北京西南周口店的山洞里。‎ ‎【解答】‎ 北京人生活在距今约七十万年至二十万年的北京西南周口店的山洞里,北京人还保留了猿的某些特征,使用打制的石器,过群居生活,共同劳动(采集、狩猎)共同分享劳动成果;会使用天然火,他们用火烧烤食物、驱赶野兽,照明、防寒,火的使用增强了人们适应自然的能力。使用彩陶的半坡原始居民,山顶洞人学会通过人工取火来烧烤食物,河姆渡原始居民住在干栏式的房屋里。‎ ‎2.‎ ‎【答案】‎ C ‎【考点】‎ 河姆渡人的生活 ‎【解析】‎ 本题考查的是河姆渡原始居民的生活状况,农耕生活使人类有了定居的生活,并从事更多的生产劳动,进一步推动人类社会的发展。‎ ‎【解答】‎ 依据课本知识可知,生活在距今约七千年的河姆渡原始居民,坐落于浙江余姚河姆渡村,是长江流域农耕文明的代表,使用磨制石器、骨器、用耒耜耕地,住干栏式房屋,过着定居生活,河姆渡原始居民主要种植水稻。我国是世界上最早栽培水稻的国家。所以C选项符合题意。‎ ‎3.‎ ‎【答案】‎ C ‎【考点】‎ 华夏族的人文初祖炎帝和黄帝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黄帝、炎帝贡献的相关知识点。炎黄、黄帝是华夏族的始祖。黄帝部落联合炎帝部落结成联盟,经过长期的发展,形成日后的华夏族。华夏族也就是汉族的前身,中华民族的主干部分。‎ ‎【解答】‎ 炎、黄大败蚩尤后,炎帝和黄帝部落结成联盟,经过长期发展,形成日后的华夏族。华夏族是汉族的前身,中华民族的主干部分,炎帝和黄帝被尊奉为中华民族的“人文初祖”。‎ ‎4.‎ ‎【答案】‎ C ‎【考点】‎ 西周的分封制 商朝的建立与灭亡 西周的建立及疆域 夏朝的兴亡与“家天下”‎ 西周的灭亡和东周的建立 ‎【解析】‎ 此题暂无解析 ‎【解答】‎ 依据题干信息:燕、赵、齐、鲁、晋这些都是诸侯国的名称,这些报纸的得名与分封制有关。为了管理辽阔的疆域,巩固统治,西周实行分封制。受封的诸侯建立诸侯国,诸侯必须定期朝觐周天子,纳贡,跟随周天子带兵打仗。C项符合题意,故此题选C。‎ ‎5.‎ ‎【答案】‎ B ‎【考点】‎ 文字的演变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什么是历史史实,什么是历史结论的相关史实。注意掌握区别历史史实和历史结论的方法。‎ ‎【解答】‎ 依据所学可知,史实是对历史事件的客观陈述,不带有作者自己的感情色彩,而史论则是对某一历史事件的看法,带有明显的个人情感。甲骨文是我国最早、体系较为完整的文字不是描述某个历史事件,而是表达了一种观点,属于“历史结论”,所以选项B符合题意。由此分析选项ACD三项都是对当时的历史事件的客观描述,不符合题意,排除。‎ ‎6.‎ ‎【答案】‎ D ‎【考点】‎ 春秋争霸 秦的暴政和陈胜吴广起义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题干对联中涉及到的历史人物和历史事件分别发生的历史时期。‎ ‎【解答】‎ 据“有志者事竟成,破釜沉舟百二秦关终属楚”可知,其所涉及的历史事件是指项羽领导的巨鹿之战。公元前207年,项羽的起义军与秦军主力部队在巨鹿展开大战。项羽不畏强敌,引兵渡河,项羽破釜沉舟,巨鹿一战,大破秦军。巨鹿之战是秦末农民起义军取得大败秦军主力的决定性战役。据“苦心人天不负,卧薪尝胆三千越甲可吞吴。”可知,其所涉及的历史事件是指春秋时期越王勾践争霸的史实。春秋争霸中,越国曾被吴国打败。越王勾践不忘战败之耻,发奋图强,在室内悬挂苦胆,坐卧都要舔尝,以激励自己。勾践经过长期准备,终于灭掉吴国,称霸一时。故题干对联所涉及的历史事件秦朝灭亡时期和春秋末期。‎ ‎7.‎ ‎【答案】‎ D ‎【考点】‎ 商鞅变法 第13页 共14页 ◎ 第14页 共14页 ‎【解析】‎ 本题主要了商鞅变法相关知识,重点掌握商鞅变法的内容与意义。注意对历史事件的整体把握。‎ ‎【解答】‎ 根据题干“商鞅推行的一系列改革措施,使秦国的国力大为增强,提高了军队的战斗力,一跃成为最强盛的诸侯国,为以后秦国统一全国奠定了基础”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段材料可以用来论证商鞅变法的影响。经过商鞅变法,秦国经济发展起来,军队的战斗力不断加强,发展成为战国后期最富强的国家,为秦统一六国奠定了基础。D论证商鞅变法的影响,符合题意。‎ ‎8.‎ ‎【答案】‎ C,D ‎【考点】‎ 文化事业的发展和科教兴国战略 ‎【解析】‎ 本题考查了百家争鸣。在“百家争鸣”的过程中,各家学派相互取长补短,形成了中国思想文化兼容并包和宽容开放的特点。‎ ‎【解答】‎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A“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以德治班,“有教无类”,颇有道家真谛,说法错误。“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是儒家观点。B数学钱老师深入了解学生,要求大家互爱互利,节俭俭朴,儒家风范十足,说法错误。互爱互利是墨家的思想主张,不是儒家。C英语老师讲究顺应自然,追求精神自由,保持人格独立,典型的墨家风格,说法正确。 D历史老师严格执行班规,照章办事,要求服从学校管理,深受法家影响。说法正确。‎ ‎9.‎ ‎【答案】‎ A ‎【考点】‎ 秦朝巩固统一的措施 ‎【解析】‎ 此题暂无解析 ‎【解答】‎ 题干提供了关键信息“统一后,全国市场上通用的货币”,结合课本所学分析,奏始皇统一六国后,规定在全国统一使用圆形方孔 钱,A是圆形方孔半两,符合题意;BCD项不是奏朝统一使用的货币,排除。故选择A.‎ ‎10.‎ ‎【答案】‎ D ‎【考点】‎ 秦的暴政和陈胜吴广起义 ‎【解析】‎ 本题考查大泽乡起义的相关史实。掌握相关基础知识。‎ ‎【解答】‎ 公元前209年陈胜、吴广在大泽乡起义,秦末农民起义爆发的根本原因是秦的暴政(繁重的徭役,沉重的赋税,残酷的刑法,秦二世更加残暴)。直接原因是被征发到渔阳戍守长城时遇雨误期,按秦律误期当斩。据“(陈胜、吴广戍边的队伍)走到大泽乡时,遇上大雨,道路泥泞,无法前行,不能按期到达。按照秦法,戍守误期要被处死。”可知,这段话体现了残酷的刑罚等暴政是大泽乡起义的根本原因。‎ ‎11.‎ ‎【答案】‎ B ‎【考点】‎ 西汉的建立 ‎【解析】‎ 本题考查汉初休养生息政策。西汉初年统治者吸取秦亡教训,采取休养生息政策,下令“兵皆罢归家”,返乡务农,释放奴婢为平民,注重农业生产发展,减轻农民的赋税徭役、兵役和赋税负担。‎ ‎【解答】‎ 为了巩固政权和稳定社会局势,汉高祖采取了休养生息政策。他下令“兵皆罢归家”,让士兵还乡务农、并将那些因战乱、饥荒而成为奴婢的人释放为平民,以增加农业劳动力。为稳定民心,鼓励人民致力农业生产。汉高祖采取轻徭薄赋的政策,减轻农民的赋税,相应地减免徭役入兵役。汉高祖这样做的最直接目的是增加农业劳动力。‎ ‎12.‎ ‎【答案】‎ B ‎【考点】‎ 秦朝巩固统一的措施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郡县制的相关史实。掌握相关基础知识。‎ ‎【解答】‎ 秦朝时期,在地方上,进一步废除西周以来实行的分封制,建立由中央直接管辖的郡县制。全国分为36郡,后增至40多郡,郡的行政长官称郡守;在郡下设县,县的长官称县令和县长。郡县的长官都由朝廷直接任免。县以下又设乡、亭、里等基层社会组织。“新皇帝废除此前的王国和诸侯,将广阔的国土划分为若干行政区,每一行政区都配备一批由中央政府任命,仅向本政府负责的官员”。这是指秦朝的郡县制。‎ ‎13.‎ ‎【答案】‎ B ‎【考点】‎ 夏朝的兴亡与“家天下”‎ ‎【解析】‎ 此题暂无解析 ‎【解答】‎ 约公元前2070年,禹建立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王朝——夏朝,定都阳城。夏朝筑有大型城堡和大型宫殿,并且组建了军队,制定 了刑法,设置监狱,建立起国家政权机构。夏朝的建立标志着我国早期国家产生,B符合题意;炎黄部落打败蚩尤时国家还没有 产生,A排除;禅让制的实行是在国家产生之前,C排除;分封制的建立发生在我国早期国家产生之后,D排除。故选择B.‎ ‎14.‎ ‎【答案】‎ A ‎【考点】‎ 战国七雄与著名战役 文化事业的发展和科教兴国战略 春秋争霸 第13页 共14页 ◎ 第14页 共14页 夏朝的兴亡与“家天下”‎ 商鞅变法 ‎【解析】‎ 本题以“夏朝”“春秋战国”“商鞅变法”“百家争鸣”等信息为切入点,考查对对阶段历史特征的把握。‎ ‎【解答】‎ 据所学知,约公元前2070年,禹建立夏朝,这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王朝,标志着早期国家的产生,春秋战国时期是一个大变革的时代,“商鞅变法”“百家争鸣”等事件体现了社会的变革,故这位同学探究学习的主题应该是早期国家的产生和社会变革。‎ ‎15.‎ ‎【答案】‎ C ‎【考点】‎ 西周的灭亡和东周的建立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夏朝至汉朝这一段时期我国朝代更替的顺序。先后为夏、商、西周、东周、奏、汉,其中东周又分为春秋和战国两个时期,选项A少了一个战国,选项B少了一个西周,选项D少了一个春秋。故答案选C.‎ ‎【解答】‎ 此题暂无解答 二、综合题 ‎16.‎ ‎【答案】‎ 阶级利益:新兴的地主阶级;军事内容:奖励军功,对有军功者授予爵位并赏赐土地。‎ 核心思想:“仁”。治国思想:主张以德治国,要求统治者爱惜民力,体察民意:他反对苛政,认为统治者只有实行德政,使人民心悦诚服,社会才稳定。继承者:孟子。‎ 领导者:陈胜、吴广。领导者:刘邦、项羽。‎ 治国思想:勤俭治国,反对奢侈浮华;学派:墨家;创始人:墨子。‎ ‎【考点】‎ 秦的暴政和陈胜吴广起义 老子和孔子 商鞅变法 秦朝巩固统一的措施 ‎“休养生息”与文景之治 ‎【解析】‎ 本题以文字、图片材料为背景依托,考查了商鞅变法的内容、孔子的思想观点以及孟子、陈胜吴广起义以及项羽刘邦推翻秦朝、汉文帝的治国思想以及墨子的思想观点等知识,掌握相关基础知识。‎ ‎【解答】‎ 根据材料一“卫鞅”即秦国商鞅,他代表的地主阶级利益。请说出商鞅变法军事方面内容是奖励军功,对有军功者授予爵位并赏赐土地。‎ 根据材料二子曰:“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子曰:“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孔子的核心思想是“仁”。孔子是春秋晚期鲁国人,儒家学派创始人,是我国古代的大思想家,大教育家。 孔子提出“仁”的学说,主张“仁者爱人”“为政以德”,要求统治者能体察民情,爱惜民力,反对苛政和任意刑杀。他在处理人与社会的关系的主张是“礼”,“礼”就是要求人们能够约束自己,加强个人修养,使自己的言行举止符合社会规范。他的学说后来被封建统治者利用和改造,到汉武帝时成为我国两千多年封建文化的正统思想,对后世影响极大。战国时孟子继承发展了他的思想。‎ 根据材料三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领导大泽乡起义是陈胜、吴广。推翻秦朝统治的领导者是刘邦、项羽。‎ 根据材料四“汉文帝在历史上以节俭著称。他对即位时,有人献千里马,他拒绝接受,还下诏表明不接受献礼。对修建他的陵墓,汉文帝要求不许用金、银、铜等蒙,只可用瓦器。文帝以身作则,在位20多年,生活简朴,宫室、园林以至车骑都没有增加。”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汉文帝的治国思想是勤俭治国,反对奢侈浮华。他的这个思想与战国时墨学派的思想相同。墨家的创始人﹣﹣墨子,主张“兼爱”“非攻”,反对不义战争,支持正义战争。‎ ‎17.‎ ‎【答案】‎ ‎①禅让制;②世袭制;世袭制代替了禅让制,“公天下”变成了家天下。‎ 为了巩固奴隶主国家政权;根据血缘关系远近和功劳大小,周天子把土地和人民分给亲属和功臣等,封他们为诸侯。授予他们管理土地和人民的权力,建立诸侯国;尊王攘夷。‎ 中央集权制;郡县制;御史大夫。‎ 国家政策的制度要与国情相结合,要从实际出发,不断创新等。‎ ‎【考点】‎ 秦朝巩固统一的措施 春秋争霸 尧舜禹的禅让 西周的分封制 ‎【解析】‎ 本题考查禅让制到世袭制的演变、西周分封制的目的、内容和作用、春秋争霸、秦朝巩固统一的措施和作用,掌握相关的基础知识。‎ ‎【解答】‎ 在继黄帝之后,我国黄河流域杰出的部落联盟首领还有尧、舜、禹。尧生活俭朴、克己爱民;舜宽厚待人、以身作则;禹领导人民治理洪水,与群众同甘共苦,三次路过家门而不入。尧在年老时推举舜为继承人,舜年老后采用同样的办法把位置让给治水有功的禹,他们之间采用推举部落联盟首领的办法,历史上叫做“禅让制”。禅让制推荐人才的标准是贤德之人(或德才兼备,以身作则)。公元前约2070年禹建立夏朝,禹死后,启继承父位,成为夏朝的第二任国王。从此世袭制代替了禅让制,“公天下”变成了家天下。‎ 材料二中图一的西周实施分封制的目的是为了巩固奴隶主国家政权。根据血缘关系远近和功劳大小,周天子把土地和人民分给亲属和功臣等,封他们为诸侯。授予他们管理土地和人民的权力,建立诸侯国。春秋时期,展开争霸的诸侯都喜欢打着尊王攘夷的名义或旗号进行征战拓展疆域。‎ 材料二中的图二体现了我国古代的中央集权制,秦朝在地方上实行郡县制,掌管监察事务的官职是御史大夫。‎ 本题是开放型的题目,言之有理即可,如国家政策的制度要与国情相结合,要从实际出发,不断创新等。‎ ‎18.‎ ‎【答案】‎ 干栏式建筑;半地穴式。‎ 禹;三过家门而不入。‎ 第13页 共14页 ◎ 第14页 共14页 都江堰的建成使成都平原成为“天府之国”;灵渠。‎ 万物运行有其自然的法则,人们应该顺应自然;提出治国要顺应自然和民心,人生应追求精神自由,保持独立的人格。‎ 河姆渡原始居民最早懂得挖井技术;铁器和牛耕的使用和推广。‎ ‎【考点】‎ 都江堰工程和郑国渠 河姆渡人的生活 文化事业的发展和科教兴国战略 半坡原始居民的生活 尧舜禹的禅让 ‎【解析】‎ 本题考查禅让制、河姆渡和半坡的原始农耕、都江堰和灵渠、百家争鸣等,掌握相关的基础知识。‎ ‎【解答】‎ 距今7000年的长江流域河姆渡人居住的是干栏式建筑,距今6000年的黄河流域的半坡居民居住的建筑是半地穴式。‎ 在远古时期采用疏导方式成功治好黄河水患的英雄人物是禹,这个英雄治水时给后世留下了三过家门而不入的佳话。‎ 都江堰的建成使成都平原成为“天府之国”。秦朝时,秦始皇为了统一南岭及东南沿海地区,命人开凿灵渠,至今还发挥着航运和灌溉的功能。‎ 春秋时期,思想家老子认为,人们面对世间万物要有正确的思想,老子认为万物运行有其自然的法则,人们应该顺应自然;战国时期道家代表人物庄子在继承和发展老子思想的基础上,提出治国要顺应自然和民心,人生应追求精神自由,保持独立的人格。‎ 水是人类生命之源,我国先民早已懂得挖井,并过着定居生活,河姆渡原始居民最早懂得挖井技术;春秋时期,促进农业上的深耕细作,并为开发山林、扩大耕地面积创造条件的具体因素是铁器和牛耕的使用和推广。‎ 第13页 共14页 ◎ 第14页 共14页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