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单元复习学案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第四单元复习学案

第四单元复习学案 复习重点:‎ ‎1. 学习整体把握课文内容的方法。‎ ‎2. 理解作者在文中表现出来的对人生的感悟,领会作者的写作意图。‎ ‎3. 能联系自己的生活体验,思考人生问题。‎ ‎4. 学会积累、感悟和运用语言,提高语言表达能力。‎ ‎5. 运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努力做到连贯清楚。‎ 复习难点:‎ ‎1. 理解寓言的象征意义及其蕴含的哲理。‎ ‎2. 理解关键语句的含义。‎ ‎3. 体会联想与想像在文中的作用。‎ 一、语文基础知识归纳:‎ ‎1. 易错字 怜悯liǎn mǐn 纠缠jiū chán 谋生móu 弥漫mí ‎ 撬去qiào 抡起lūn 乔装打扮qiáo 作揖yī 退避bì 亲戚qì 奈何nài 哀告āi ‎ 匹配pǐ 痴情chī ‎2. 重点词语 怜悯:对遭遇不幸的人表示同情。‎ 纠缠:①绕在一起。②有意找别人的麻烦。课文是第二个含义。‎ 喜笑颜开:心中愉快,满脸愉快。‎ 弥漫:指尘土、云雾、水等充满、布满。‎ 纵使:纵然使。‎ 乔装打扮:改变服装面貌,使人不认识自己,以隐瞒自己的真实身份。乔,作假。‎ 周旋:①回旋,盘旋。②交际应酬。③与敌人较量。‎ 三老:封建社会里掌管教化的乡官。‎ 仙风道骨:指具有神仙一样的风姿。‎ 佩剑:身上佩戴着宝剑。‎ 仗剑:手里拿着宝剑。‎ 尊声:尊敬地叫一声。‎ - 12 -‎ 匹配:①合为婚姻 ②指元器件等的配合。‎ ‎3. 作者 伊索(约公元前六世纪)古希腊寓言作家。所编的寓言陆续经后人加工,以诗或散文形式发表,成为现在流传的《伊索寓言》,有各种文字译本,对欧洲文学中的寓言创作,影响很大。伊索寓言反映下层平民和奴隶的思想感情。‎ ‎《一千零一夜》,阿拉伯著名民间故事集,旧译《天方夜谭》(我国古代称阿拉伯国家为“天方”、“谭”即“谈”)。内容包括寓言、童话、爱情故事、冒险故事、名人轶事等,想象丰富,描写生动。主要反映中古时代阿拉伯和亚洲一些国家的社会制度和风土人情。‎ 伊万•安德烈耶维奇•克雷洛夫,俄国寓言作家,世界三大寓言家之一(其他两位是古希腊的伊索和法国的拉封丹)。克雷洛夫一生共写了二百零三篇寓言。克雷洛夫的寓言有着极强的人民性和现实性。普希金称他是“真正的人民诗人”。 克雷洛夫早期的寓言有《农夫和蛇》、《狼和小羊》、《乌鸦与狐狸》、《狐狸和葡萄》等等。‎ 田汉(1898.3.12-1968.12.10)湖南长沙人,字寿昌,曾用笔名伯鸿、陈瑜、漱人、汉仙等。1921年与郭沫若、成仿吾、郁达夫等组织创造社。1922年回国后与妻子易漱瑜创办《南国半月刊》,继而组织南国电影剧社,从事话剧创作和演出活动。创作的话剧《咖啡店之一夜》、《获虎之夜》、《苏州夜话》等都充满浪漫主义气息。‎ ‎4. 有关常识 ‎(1)寓言 ‎①具有劝喻性或讽刺性;②常用夸张和拟人化的手法;③富深奥的生活哲理于简单的故事之中。总而言之,寓言是讲故事,是通过讽喻性的故事从反面给人以教育,使人明白一定的生活哲理。‎ ‎(2)京剧 京剧于清光绪年间形成于北京(一说形成于道光年间)。其前身为徽剧,通称皮簧戏,同治、光绪两朝,最为盛行。 徽戏进京是在公元1790年(清乾隆五十五年),最早进京的徽戏班是安徽享有盛名的“三庆班”。随后来京的又有“四喜”、“和春”、“春台”诸班,合称“四大徽班”。 ‎ 京剧音乐属于板腔体,主要唱腔有二黄、西皮两个系统,所以京剧也称“皮黄”‎ - 12 -‎ ‎。京剧的传统剧目约在一千多个,常演的约有三四百个以上,其中除来自徽戏、汉戏、昆曲与秦腔之外,也有相当数量是京剧艺人和民间作家陆续编写出来的。京剧较擅长于表现历史题材的政治和军事斗争,故事大多取自历史演义和小说话本。既有整本的大戏,也有大量的折子戏,此外还有一些连台本戏。 京剧角色的行当划分比较严格,早期分为生、旦、净、末、丑、武行、流行(龙套)七行,以后归为生、旦、净、丑四大行。‎ 二、复习建议 ‎(一)单元概要 这一单元的文学形式,有寓言和民间故事等等,这类形式和小说、散文等文学形式的不同在于:第一,小说、散文等文学形式往往把人和生活、思想和感情看得比较复杂,而在寓言和民间故事当中,人就比较单纯,往往是善恶之间黑白分明;第二,在一般小说和散文中,往往并不把作者的思想直接表达出来,思想比较隐蔽,把作者的倾向留给读者去思索。当然有时也有把主题讲出来的,这就是白居易所说的“卒章显志”,但那是一种风格。而在寓言或者民间故事中,思想倾向常常是直接表白出来的;第三,在小说、散文中,人物和情节每每是与写实的、虚拟的,超越现实的世界“混”在一起。寓言和民间故事很少是写实的,尤其是寓言,构筑虚拟的动物世界几乎是它们普遍的共同点。‎ 这一单元所选的寓言、故事既有以上相同的一面,以及表达的主旨相似的一面,又都有各自的特点,甚至特点反差很大,比如《盗草》的内容、主旨、形式与其他各篇大不相同。‎ 本单元可采用单元学习法,这一组文章按照特定的要求组合在一起,它们基本上都是寓言、民间故事。语言上没有形成障碍,在预习中一定饶有兴趣,因此采用单元学习法,更容易引起对课文组合的意图、要求、训练重点的重视。‎ ‎(二)复习方法导引 ‎1. 本单元学习特别适合运用比较法,通过比较可以同中求异。比如,伊索寓言《农夫和蛇》两则和克雷洛夫寓言比较,在寓意方面、语言的运用等方面都有某些共同之处。但两篇寓言在叙事方面又有明显的差异性。《伊索寓言》有一定的故事情节,而《克雷洛夫寓言》仅仅是一则对话;在寓意上虽然都表现蛇是不可饶恕的邪恶动物,可是叙述的角度又不一样。‎ ‎2. 通过比较还可以异中求同 。《渔夫的故事》和《东郭先生与狼》一则说魔鬼,一则说狼;一则是外国的,一则是中国的。外在形式很不同,但它们的主题基本一致。同时故事的高潮、结局有极相似之处。‎ ‎3. 在这基础上,再复习《盗草》。可先复述《白蛇传》故事,结合课文谈谈同样是蛇,为什么白娘子的形象却是美好的,很能引起人们的同情,这说明了什么道理?‎ ‎4. 通过读读、议议、讲讲、练练,再深入探究一个问题:这两篇文章的主题之一,都强调不能轻易相信人,即使对受难中的人,轻易相信也是愚蠢的,这一点是不是可以质疑?是不是可以作些具体分析?这里有没有一点点片面性?‎ - 12 -‎ ‎5. 单元复习可分以下几项工作:①通读预习,初步了解本单元的教学内容;②确定本单元的学习目标;③解决课文中的生字、难词问题;④归纳本单元有关的知识。‎ ‎6. 复习总结任务有两项:一是知识的整理、归纳、巩固,二是知识迁移性的训练、延伸。‎ 三、课文复习 ‎《农夫和蛇〈两则〉》‎ ‎(一)文章概要 ‎《农夫和蛇》中的蛇比喻本性不变的恶人。恶人的本性不会改变,不应该怜惜他,而应当将他们消灭。毛泽东同志在《将革命进行到底》一文中,曾引用《农夫和蛇》的寓言,教导人民不应该怜悯濒于灭亡的阶级敌人。‎ ‎(二)写作特点 这两则寓言比较出色地运用了对比的手法,在对比中鲜明地突出主题。《农夫和蛇》通过农夫的善良与蛇的邪恶的对比,即农夫开始时对蛇的怜悯后来对蛇有憎恶的对比,最后用农夫的感叹画龙点睛地把主题突现出来。‎ 这两则寓言结构简单,情节紧凑,语言精练,往往只通过一件事明确地概括出寓言的主题。艺术上可以说达到了完美的程度,稍加一点东西就会画蛇添足,去掉一点东西就会破坏寓言的完整。‎ ‎《渔夫的故事》‎ ‎(一)文章主旨 ‎《渔夫的故事》叙述了渔夫与魔鬼斗争,最后战胜魔鬼的经过,表现了渔夫的勇敢、机智和魔鬼的凶残、狡猾。故事情节完整曲折的,人物形象鲜明,描写生动具体。‎ ‎(二)文章结构 全文可分为三个部分。‎ 第一部分(从开头至“他觉得非常奇怪”):写渔夫捕鱼时捞到一个黄铜瓶。‎ 第二部分(从“隔一会儿”到“刚才我是跟你开玩笑”):具体写渔夫与魔鬼的斗争过程,这部分一方面写魔鬼恩将仇报,要杀死渔夫,另一方面写渔夫认清魔鬼的本性,终于机智地降伏了魔鬼。‎ 第三部分(最后一段):交代斗争的结果。渔夫要把胆瓶重新扔到海里,告诫人们要从这件事中吸取教训。‎ ‎(三)写作特点 - 12 -‎ 根据“鲜明的人物性格”来赏析渔夫和魔鬼两个形象。首先,整体上感知各自的性格特征。接着具体分析语言、外貌、心理描写对刻画人物性格的作用。最后,从具体的语言材料中,概括出渔夫的“诚实善良,机智勇敢”,魔鬼的“凶残狡猾,卑鄙愚蠢”的鲜明的性格特点,给学生以深刻的印象。 根据“语言口语化,富有浓郁的生活气息和地方色彩”来赏析语言特色。‎ ‎《农夫和蛇》‎ ‎(一)文章主旨 这则寓言以诗体的形式分为两部分:一部分是故事情节;别一部分是寓意。这则寓言给人的启示是:如果你一旦失去了信任,不管怎样乔样打扮,也无法摆脱自己的困境。‎ ‎(二)文章思路 在《农夫和蛇》这则寓言里我们看到:一条蛇爬到农夫跟前说:“让我们和睦相处吧,现在你不用提防我,今年春天我已全身换了一层皮。”农夫没有听信蛇的花言巧语,他抓起斧子说:“虽然你换了新皮,但你的心还同样恶毒。”于是一斧子砍了下去,蛇便一命呜呼。在这里克雷洛夫告诉我们,无论是对待敌人,还是对待那些势利小人,不管他们换上什么假面具,都不能对他们放松警惕,更不能被他们所麻痹。否则,蛇的下场,就可能是你自己的遭遇。]‎ ‎《东郭先生和狼》‎ ‎(一)文章主旨 文中描写战国时期赵简子打狼于中山,有一条狼被追逐甚急,恰巧遇到了东郭先生,狼就乞求庇护而得以活命。但危险一过,狼就露出凶恶的本性,竟想吃掉东郭先生。作品在刻画狼的忘恩负义、凶残本性时,也塑造了东郭先生迂腐懦弱、滥施仁慈的人物性格。‎ ‎(二)文章立意 寓言中的东郭,即是现实中那些善良却认不清事物本质不能自保的好心人;寓言中的狼,是那些恩将仇报、自作聪明的恶人。猎人,是能救我们却因把握不住良机而与之擦肩而过的人;而那个农夫,则是一个真正聪明,懂得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的智者,是我们犯傻后老天派来相助的贵人。‎ ‎《盗 草》‎ ‎(一)主题 歌颂坚贞爱情和舍身救夫的牺牲精神。‎ ‎(二)蛇、狼等动物故事为什么会出现截然不同的寓意?‎ - 12 -‎ 写动物其实是写人,故事里的蛇、狼与自然界中的蛇、狼并不是一回事,文学又是虚构的,加上不同民族文化的原因,寓意不同甚至完全相反毫不足怪。‎ ‎(三)感受、领略唱词的节奏特点以及它与舞台道白、平时说话的一些区别。‎ 唱词的三言收尾,舞台道白的四言(二言)收尾,平时说话的散文句式、省略成分的简短句式。‎ ‎(四)蛇的形象 蛇的文学形象反差甚大。有时,人们把蛇刻画得邪恶无比,十恶不赦,人类对于它不能有任何麻痹大意,就是它处于逆境也不能被饶恕;有时,又产生像中国“白蛇传”这样的民间故事,并且又广为流传,被改编成传奇小说和戏曲。‎ 白娘子,是蛇在民间传说中难得的一个正面形象。她不但比“知识分子”许仙更坚定地忠于自己的爱情,而且还比超然的和尚法海更富有人情味。‎ 选入课本的《盗草》,大体继承了民间传说的基本精神,但是,由于是浪漫主义作家田汉所创作,又明显地含有现代的浪漫的爱情观念。给人一种浪漫的、诗化的感觉,无限美好的感觉。这是因为,这样的情节设置从效果上把爱情的感人性强调到极端,到了超越现实的程度:爱情是美好的,美好得连敌人也为之感动。这就把白蛇的爱情诗化了。作者对于白蛇的同情溢于言表。从这个意义上讲,在世界文学史中,《白蛇传》可能是惟一赋予蛇以人性、纯洁爱情和诗意的文艺作品。‎ 复习反馈(答题时间:100分钟)‎ 一、积累与运用 ‎1. 根据拼音写出汉字。‎ 信fèng cān 桌 退bì ‎ 屠zǎi 丑lòu 警tì ‎ ‎2. 解释下列词语。‎ 乔装打扮: ‎ 喜笑颜开: ‎ 弥漫: ‎ 周旋: ‎ 堂堂: ‎ ‎3. 请各用两个关键词介绍课文形象。‎ 东郭先生: ‎ - 12 -‎ 狼:‎ ‎4. 评析《农夫和蛇》和《渔夫的故事》中的“农夫”和“渔夫”‎ 农夫: ‎ 渔夫:‎ ‎5. 下列各句划线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 ‎ A、陕西剪纸粗犷朴实,同江南一带细致工整的风格相比,真是半斤八两。‎ ‎ B、中国自古就是一个诗的国度,唐诗、宋词、元曲大名鼎鼎,各种流派不胜枚举。‎ ‎ C、 生活为我们提供了新鲜活泼、姹紫嫣红的素材,我们应该能够写出好文章。‎ ‎ D、 节日的东大街,张灯结彩,车水马龙,人头攒动,热闹非凡。‎ ‎6. 下面句子中没有语病、表意明确的一项是(   )‎ ‎ A. 我们时时处处都要保证自己和身边的人的安全工作。‎ ‎ B. 江泽民同志到过的永常村,是广西“红色之旅”中接受爱国主义教育和革命传统教育。‎ ‎ C. 古龙山峡谷群自然风景区的许多峡谷沟壑,至今还保持着神奇的原始风貌。‎ ‎ D. 经过我们三年的努力,终于完成了初中阶段的学习任务。‎ ‎7. 下面这段对话中“乙”的答话不甚得体,请将你认为得体的答话写在下面。‎ ‎ 甲:国民党主席连战是4月几号来大陆访问的?‎ ‎ 乙:我怎么会知道!‎ ‎ 甲:你对连战的来访有什么感想?‎ ‎ 乙:这关我什么事?‎ ‎ 答:[1]: ‎ ‎   [2]: ‎ ‎8. 请仿照下面句子,再写出两种幸福的情景来。‎ 例句:在开满鲜花的小道上,一群群活蹦乱跳的少年追逐嬉戏是幸福的;在铺满黄叶的公园里,一对对银发夫妇相携漫步也是幸福的。‎ 仿句: ‎ 二、阅读理解 ‎(一)‎ 捧着空花盆的孩子 - 12 -‎ 很久很久以前,在一个国家里,有一个贤明而受人爱戴的国王。但是,他的年纪已很大了,而且年迈的国王没有一个孩子。这件心事,使他很伤脑筋。有一天,国王想出了一个办法。他吩咐发给每个孩子一些花种子,并宣布:‎ ‎“如果谁能用这些花种子培育出最美丽的花朵,那么,那个孩子便是我的继承人。”‎ 所有的孩子都种下了那些花种子,他们从早到晚,浇水、施肥、松土,护理得非常精心。‎ 有个名叫雄日的男孩,他也整天用心培育花种,但是,十天过去了,半月过去了,一月过去了……花盆里的种子依然如故,不见发芽。‎ ‎“真奇怪!”雄日有些纳闷。最后,他去问他的母亲:“妈妈,为什么我种的花不出芽呢?”母亲同样为此事操心,她说:“你把花盆里的土换一换,看行不行。”‎ 雄日依照妈妈的意见,在新的土壤里播下了种子,但是它们仍然不发芽。国王决定观花的日子来到了。无数个穿着漂亮的孩子涌上街头,他们各自捧着盛开着鲜花的花盆,每个人都想成为继承王位的太子。但是,不知为什么,当国王环视花朵,从一个个孩子面前走过去时,他的脸上没有一丝高兴的影子。‎ 忽然,在一个店铺旁,国王看见了正在流泪的雄日,这个孩子端着空花盆站在那里。国王把他叫到自己的眼前,问道:“你为什么端着空花盆呢?”雄日抽咽着,他把他如何种花,但花种又长期不萌芽的经过告诉给国王,并说,这可能是报应,因为他在别人的果园里偷摘过一个苹果。‎ 国王听了雄日的回答,高兴地拉着他的双手,大声地说:“这就是我的忠实的儿子。”‎ ‎“为什么您选择了一个端着空花盆的孩子做接班人呢?”孩子们问国王。‎ 于是,国王说:“子民们,我发给你们的花种子都是煮熟了的。”‎ 听了国王的这句话,那些捧着最美丽花朵的孩子,个个面红耳赤,因为 。‎ ‎9. 解释下列词语。‎ 贤明: 纳闷:‎ 环视: 抽咽:‎ ‎10. 这个故事的起因是(  )‎ A. 国王发给每个孩子一些花种子,让他们培育出最美的花朵。‎ B. 国王深受人们爱戴,他年纪已经很大了,可还没有一个孩子。‎ C. 国王年迈而无子,想要挑选一个义子作为继承人。‎ D. 国王年迈而又无子,他十分苦恼。‎ ‎11. 这个故事的中心人物是(  ) ‎ A. 国王 B. 雄日 C. 雄日的母亲 D. 手捧鲜花的孩子 - 12 -‎ ‎12. 依据你的理解,补写完全文最后一句话(写在下面)。‎ ‎13. 国王选雄日做接班人是因为雄日 。‎ ‎14. 恰当地归纳了本文中心思想的一项是(  )‎ A. 本文通过一位国王挑选继承人的故事,告诉我们这样的国王才是贤明而受人爱戴的。‎ B. 本文通过一位国王挑选继承人的故事,告诉我们不要一味追求地位与财富。‎ C. 本文通过一位国王挑选继承人的故事,告诉我们要做一个诚实的人。‎ D. 本文通过一位国王挑选继承人的故事,告诉我们做过坏事的人是一定会遭报应的。‎ ‎(二)‎ 宝石项圈 ‎(1)在美国的一次家庭宴会上,我看到一位老人戴着一个非常美丽别致的项圈,那上面有11块宝石,颜色形状各不相同,但看得出,每块都很名贵,在灯光下发出彩色的光芒。你在看到她的那一刹那,必会注意到她的项圈。因为她的表情和所有体态,都像指针一样指向了她的项圈。如果你注意不到她的项圈,你简直就是一个瞎子;如果你注意到了她的项圈,而不过问这件事,那你简直就是对她的大不敬了。‎ ‎(2)在这种压力之下,每个人在寒暄之后,都要夸奖她的项圈。她就如愿以偿了,情绪高昂地说着什么。轮到我与她见面,我的谈话也从项圈开始:“这是我看到过的最美丽最别致的项圈之一。”‎ ‎(3)这可并不全都是客套。那项圈的确是独一无二的,晶莹璀璨。‎ ‎(4)“谢谢!它的确是独一无二的。是我把毕生积攒的名贵宝石都拿了出来,我自己设计了这个样式交给工匠制作,无论从价值还是款式来说,它都极为名贵别致。而且,对我来说,它的价值更是难以估量的,因为这个项圈有很大的象征意义。”老奶奶说。她说话的时候,鹤发鸡皮的脑袋摇个不停,脖子上的项圈就宝石相撞,精光四射,仿佛一串电焊的火花。‎ ‎(5)话说到这个份儿上,脖子晃成了这个样子,出于礼貌,你就是再没兴趣,也得问老人家这个项圈的象征意义是什么。‎ ‎(6)甲 就像一个好猎人下了套子,看到你的爪子果不其然地被她绊住了,老奶奶兴奋溢于言表。她说:“我这11块宝石,代表我的11个孙子和孙女。蓝色和绿色的宝石,代表的是男孩;粉红色和橙黄色的宝石,代表的是女孩。现在,你已知道了这个秘密,你仔细地数一数,我有几个孙女几个孙子?”‎ - 12 -‎ ‎(7)我很仔细地数过了,但老奶奶究竟有几个孙女几个孙子,又忘记了。记住的只是她那张充满期待的脸和筋络缠绕的脖子。 乙 项圈是美丽的,但如此近距离地观看,这苍老的面庞,在晶莹剔透的宝石的映照下,有一种残酷的枯萎。‎ ‎(8)也许是太想让老奶奶高兴了,这时,我千不该万不该,问了一句话:“您的这11位孙女孙子常常来看您吧?”‎ ‎(9)老奶奶的脸色黯淡下来,喃喃地说:“是啊,他们来过,可是,已经很久不来了……”‎ ‎(10)整个晚上,我都为自己的贸然发问后悔不已。‎ ‎(11)不,直到今天,我都为自己的贸然发问后悔不已。我为什么要自作聪明地用手指捅一位老人期待和自豪的泡沫?‎ ‎(12)有时,我看到大街上的女孩戴着灿烂的宝石项圈,会不由自主地想,天底下,无论东方还是西方,无论中国还是美国,有没有这样一个女孩,在盛大的宴会上,骄傲地指着自己项圈上的宝石对来宾说:这块蓝色的宝石,是纪念我的祖父,这块红色的宝石,是纪念我的祖母。他们永远在我心中。‎ ‎15. 人们在看到老人的一刹那为什么一定会注意到她的项圈?‎ ‎16. 从第⑹段第⑺段画线的甲、乙两处句子中任选一处,具体分析其在表达上的好处。‎ ‎17. 第⑾段中,“期待和自豪的泡沫”怎样理解?‎ ‎18. 文末处隐去了本文的结尾。如果让你从下面A、B两项中选择,你会选哪一个作结尾?请把所选序号填在下面的括号里,并说说选择的理由。‎ ‎ A. 有吗? B. 有吗?‎ ‎ 有吧。 有!‎ ‎ 选择:( )‎ ‎ 理由:‎ ‎19. 第(9)段中写老奶奶因为“我”的贸然问话而脸色黯淡下来,如果你在现场,你会对老奶奶说些什么?(30字左右)‎ 三、作文 ‎20. 任选一题作文。‎ ‎(1)最美丽的 ‎ 先在横线上填写合适的词语,如:“心灵”“语言”“瞬间”“画面”“风景”等,把题目补充完整,然后作文。‎ - 12 -‎ ‎(2)阅读是人生难以忘怀的体验和过程。阅读,让我们走进了缤纷多彩的世界;阅读,使我们的精神家园丰富而高尚。‎ 请以“课外阅读”为话题,写一篇文章。选写内容必须在话题范围之内,题目自拟,但不得直接以话题为题目。‎ 要求:①请先写出完整的题目。‎ ‎ ②除诗歌外,文体不限;600字左右。‎ 试题答案 一、‎ ‎1. 奉 餐 避 宰 陋 惕 ‎ ‎2. 乔装打扮:改变服装面貌,使人不认识自己,以隐瞒自己的真实身份。乔,作假。 ‎ 喜笑颜开:心中愉快,满脸愉快。 ‎ 弥漫:指尘土、云雾、水等充满、布满。‎ 周旋:①回旋,盘旋。②交际应酬。③与敌人较量。‎ 堂堂:原意是高大的样子或形容人的仪表壮伟,这里形容有志气或有气魄。‎ ‎3. 东郭先生:仁慈 愚蠢 狼:凶残 狡猾 ‎ ‎4. 农夫:过于善良,没有是非标准,不能处理一些问题。渔夫:聪明睿智,有是非标准,能认清本质。‎ ‎5. D ‎ ‎6. C ‎ ‎7. 开放题。例:(1)对不起,我也不大清楚。 (2)对不起,我没考虑过这个问题。‎ ‎8. 答:在宽敞明亮的教室里,一个个天真可爱的学生刻苦学习是幸福的;在宽广肥沃的田野上,一群群勤劳朴实的农民辛勤劳作也是幸福的。‎ 二、(一)‎ ‎9. 贤明:有才能有见解。 纳闷:因为疑惑而发闷。‎ 环视:向四周看。 抽咽:一吸一顿地哭泣。 ‎ ‎10. C ‎ ‎11. B ‎ ‎12. 他们为自己的不诚实行为感到羞愧。‎ ‎13. 是个诚实的孩子。‎ ‎14. C ‎ - 12 -‎ ‎(二)‎ ‎15. ①项圈非常美丽别致(或:项圈上的宝石每块都很名贵,在灯光下发出彩色的光芒) ②老人的表情和所有体态,都像指针一样指向了她的项圈(答出一点即可)‎ ‎16. 甲:用比喻的手法,形象地表达了老人渴望向人炫耀自己子孙众多的心理(或:用比喻的手法,形象地表达了老人达到预期目的时的高兴心情)(答出比喻手法或生动形象,句子意思理解正确即可) 乙:用对比的手法,通过宝石的晶莹剔透来衬托老人的苍老(答出对比或衬托,句子意思理解正确即可)‎ ‎17. ①老人期待和自己的亲人在一起,期待和别人谈论自己的子孙 ②为自己有这么多的子孙而自豪 ③这些子孙并没有把老人放在心上 ④老人非常孤独、失望。 ⑤她对子孙的期待如同泡沫一般不可实现 ‎ ‎18. A:表达了不确定的意思,包含复杂的情感,如肯定、怀疑、失望、期待等,委婉含蓄,引人深思 B:表达了肯定的意思、乐观的心理 ‎ ‎19. (能揣摩老奶奶心理、言之成理,语言得体、通顺即可)‎ 三、略。‎ - 12 -‎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