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学年湖南省常德市澧县七年级(下)期末历史试卷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2019-2020学年湖南省常德市澧县七年级(下)期末历史试卷

‎2019-2020学年湖南省常德市澧县七年级(下)期末历史试卷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48分,请将正确答案的代号填在下表里)‎ ‎1.(2分)2014年6月22日,第38届世界遗产大会宣布,中国大运河项目成功入选世界文化遗产名录,成为中国第46个世界遗产项目。你知道京杭大运河最早是谁统治时期开凿的吗?(  )‎ A.隋文帝 B.隋炀帝 C.秦始皇 D.汉武帝 ‎2.(2分)“忆昔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室。”在杜甫《忆昔》这首诗中“开元全盛日”指的是(  )‎ A.唐高宗统治初期 B.唐太宗统治时期 ‎ C.武则天统治时期 D.唐玄宗统治前期 ‎3.(2分)唐朝科举,以考试成绩作为录取标准;明经科的录取率约为十分之一,进士科约为六十分之一;科举出身的官员占全部官员的比例略多于十分之一。从材料中得到的信息不正确的是(  )‎ A.科举制是用分科考试的方法来选拔人才 ‎ B.科举制是政府选官的来源之一 ‎ C.科举选拔的标准是择优录取 ‎ D.科举考试存在弄虚作假行为 ‎4.(2分)小明在搜集“贞观之治”“开元盛世”“玄奘西游”“鉴真东渡”的相关资料,他研究的课题可能是(  )‎ A.政权分立与民族融合 B.短暂统一的隋朝 ‎ C.繁荣与开放的唐朝 D.统一国家的建立 ‎5.(2分)唐朝是我国古代诗歌发展的黄金时代,下列关于唐代诗歌发展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第23页(共23页)‎ A.唐朝的繁荣离不开唐代社会经济的高度发展 ‎ B.唐诗题材丰富,风格多样 ‎ C.杜甫的诗反映了历史的真实情况,被称为“诗史” ‎ D.“诗圣”李白的诗飘逸洒脱,充满想象力和感染力 ‎6.(2分)下列不属于安史之乱爆发的原因是(  )‎ A.安史旧将和内地节度使权势加大,形成藩镇割据局面 ‎ B.唐玄宗追求享乐,任人唯亲,朝政腐败 ‎ C.社会上各种矛盾越来越尖锐,边疆形势日益紧张 ‎ D.各地节度使逐渐集军权、行政权和财权于一身,势力膨胀 ‎7.(2分)宋真宗亲撰《励学篇》“富家不用买良田,书中自有千钟粟。安居不用架高楼,书中自有黄金屋。娶妻莫恨无良媒,书中自有颜如玉。”反映了宋朝统治者推行的国策是(  )‎ A.重文轻武 B.休养生息 C.重农抑商 D.重视教育 ‎8.(2分)下列哪位属于南宋抗金名将?(  )‎ A.秦桧 B.戚继光 C.岳飞 D.郑成功 ‎9.(2分)某同学搜集了活字印刷术、指南针、火药等资料进行探究性学习。他探究的主题是(  )‎ A.唐朝繁荣辉煌的文学 B.宋代领先世界的科技 ‎ C.元代发达的对外贸易 D.明代先进的航海技术 ‎10.(2分)近期热播的电视连续剧《水浒传》中有一情节:梁山好汉黑旋风李逵与兄弟逛街,这条街上有人说书、唱曲、卖饮料、相面算卦、杂耍、表演等等。请问他们走到了当时被称为什么的地方(  )‎ A.专门制造房瓦的瓦厂 B.食客盈门的酒楼 ‎ 第23页(共23页)‎ C.娱乐兼营商业的瓦子 D.好汉比武的擂台 ‎11.(2分)两宋时期民族政权并立,宋、辽、西夏、金有战有和。下列示意图错误的是(  )‎ A. B. ‎ C. D.‎ ‎12.(2分)中国历史上有过多次人口迁移。唐朝中后期,人口大量南迁,南方人口规模第一次赶上北方;北宋末年,再一次出现大规模的人口南迁浪潮,南方人口数量大大超过北方。根据以上材料可以推断(  )‎ A.北方已不适合居住 ‎ B.南方文化水平较先进 ‎ C.唐宋时期统治者组织移民 ‎ D.人口南迁促进经济重心转移到南方 ‎13.(2分)某历史合作学习小组选用下列四图及相关知识制作网页,最能反映网页主题的是(  )‎ A.古代农业的发展 B.古代商业的发展历程 ‎ 第23页(共23页)‎ C.古代手工业的发展 D.闭关锁国政策 ‎14.(2分)“自封建变为郡县,有天下者,汉、隋、唐、宋为盛,然幅员之广,咸不逮元”。元朝疆域空前辽阔,为对全国进行有效的统治,元朝主要实行(  )‎ A.分封制 B.郡县制 C.三省六部制 D.行省制 ‎15.(2分)哪一机构的设立,标志着中央政府首次在台湾地区正式建立行政机构(  )‎ A.宣政院 B.澎湖巡检司 ‎ C.台湾省 D.宣慰使司都元帅府 ‎16.(2分)有西方学者曾说:“直至l8世纪中叶,在中国刊印的书籍比在世界上其余地方所印刷的总数还要多。”这种现象的出现主要得益于北宋哪一技术的发明和普及?(  )‎ A.造纸术 B.火药 C.活字印刷术 D.指南针 ‎17.(2分)有人统计,洪武十七年,朱元璋在八天时间内,览阅奏折ll60件,处理政事339件。朱元璋的忙碌和下列哪项措施直接相关(  )‎ A.设立行省 B.建立内阁 C.废除丞相 D.设立军机处 ‎18.(2分)历史证明,统一必然促使国泰民安,分裂将导致国运衰退。为了维护国家统一,代表清朝中央政府同达赖、班禅共同管理西藏事务的机构是(  )‎ A.伊犁将军 B.宣政院 ‎ C.驻藏大臣 D.乌里雅苏台将军 ‎19.(2分)“封侯非我意,但愿海波平”出自明朝时抗击倭寇的民族英雄,他是(  )‎ A.俞大猷 B.戚继光 C.郑成功 D.郑和 ‎20.(2分)某书友到旧货市场淘宝,见到一本清代线装本章回小说,封面已经失去,随手翻阅,见其第八回是《贾宝玉奇缘识金锁,薛宝钗巧合认通灵》,这本小说是(  )‎ A.《西游记》 B.《红楼梦》 C.《三国演义》 D.《水浒传》‎ 第23页(共23页)‎ ‎21.(2分)下面是一位同学整理的大事年表,这组大事集中说明了这一时期(  )‎ ‎1653年 顺治册封“达赖喇嘛”‎ ‎1697年 康熙亲征击溃准噶尔叛乱 ‎1727年 雍正帝设置驻藏大臣 ‎1762年 乾隆设置伊犁将军 ‎1792年 乾隆设立“金瓶掣签”制度 A.经济发展重心南移 B.盛世局面下危机四伏 ‎ C.抗击外国侵略战绩卓著 D.统一多民族国家巩固 ‎22.(2分)被称为“中国17世纪的工艺百科全书”的一部书是(  )‎ A.《天工开物》 B.《农政全书》 C.《本草纲目》 D.《梦溪笔谈》‎ ‎23.(2分)君臣礼仪是中国古代政治制度发展的外在表现。图1到图3的变化反映的实质是(  )‎ A.封建制度的完善 B.生活习惯的变化 ‎ C.社会文明的进步 D.君主权力的强化 ‎24.(2分)中国古代戏曲在明清时期取得了重大的成果,道光年间一个新剧种,深受广大群众的喜爱,又得到皇室的扶持,成为最主要的剧种,流传四方,被后世誉为“国粹”,它是(  )‎ A.元杂剧 B.昆曲 C.京剧 D.高甲戏 二、材料解析题(25题26分,26题26分,共52分)‎ 第23页(共23页)‎ ‎25.(26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唐太宗说:自古皆贵中华,贱狄夷,朕独爱之如一,故其种落皆依朕如父母。‎ 材料二:宋与周边少数民族政权之间战争频繁,屡战不胜,和辽、西夏金议和。这使得宋和其他少数民族政权之间保持了长时间的友好交往。‎ 材料三:洁白的哈达、温驯的藏羚羊、雄伟的布达拉宫……这就是我们美丽而圣洁的西藏。自古以来,西藏就是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1)材料一表明唐太宗实行怎样的民族政策?‎ ‎(2)材料二宋朝民族关系呈现出怎样的基本特点?‎ ‎(3)中央政府开始对西藏地区进行有效管辖始于哪一朝代?如何管理的?‎ ‎26.(26分)2017年5月14日至15日,中国北京举行了“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近年来,中国政府提出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战略贸易构想,旨在促进各国间的交流合作,推动建立公正的国际新秩序。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盛唐从习俗风尚到思想文化都体现岀胡汉交融和中西贯通的特点。展示了博大开放、海纳百川与充满创新活力的时代精神。‎ 材料二:宋代政府积极鼓励海外贸易,在一些重要港口开设专供外商居住的“蕃坊”,还设置管理对外贸易的机构……‎ 材料三:自永乐三年(1405年),奉使西洋,迄今七次,所历蕃国……大小三十余,涉沧溟十万余里。‎ 材料四:清朝乾隆帝在给英王的信中说“天朝物产丰盈,无所不有,不屑外夷货物以通有无”…‎ ‎(1)根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列举一例唐代中外交往的典型事例。‎ ‎(2)材料二中宋代管理对外贸易的机构是什么?材料三材料反映的什么事件?并说明这一事件的目的。‎ 第23页(共23页)‎ ‎(3)材料四中乾隆帝的话在当时演化成什么对外政策?该政策造成什么后果?综观古代中国对外政策的变化,请你说说对我们今天的社会发展有何借鉴?‎ 第23页(共23页)‎ ‎2019-2020学年湖南省常德市澧县七年级(下)期末历史试卷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48分,请将正确答案的代号填在下表里)‎ ‎1.(2分)2014年6月22日,第38届世界遗产大会宣布,中国大运河项目成功入选世界文化遗产名录,成为中国第46个世界遗产项目。你知道京杭大运河最早是谁统治时期开凿的吗?(  )‎ A.隋文帝 B.隋炀帝 C.秦始皇 D.汉武帝 ‎【分析】本题以皇帝为切入点,考查隋朝大运河。‎ ‎【解答】隋炀帝为加强南北交通,巩固对全国的统治,用六年时间开凿了大运河。‎ 故选:B。‎ ‎【点评】本题以大运河为背景,考查学生识记历史知识能力。‎ ‎2.(2分)“忆昔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室。”在杜甫《忆昔》这首诗中“开元全盛日”指的是(  )‎ A.唐高宗统治初期 B.唐太宗统治时期 ‎ C.武则天统治时期 D.唐玄宗统治前期 ‎【分析】此题考查的知识点为唐玄宗和“开元盛世”,解答此题要牢记唐玄宗前期的年号。‎ ‎【解答】“忆昔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室。”反映的是唐朝开元盛世的局面。唐玄宗统治前期,唐朝进入全盛时期,因为唐玄宗前期的年号是开元,所以被誉为“开元盛世”。‎ 故选:D。‎ ‎【点评】此题要找到关键词“开元全盛日”,熟记唐玄宗前期的年号是解题的关键。‎ 第23页(共23页)‎ ‎3.(2分)唐朝科举,以考试成绩作为录取标准;明经科的录取率约为十分之一,进士科约为六十分之一;科举出身的官员占全部官员的比例略多于十分之一。从材料中得到的信息不正确的是(  )‎ A.科举制是用分科考试的方法来选拔人才 ‎ B.科举制是政府选官的来源之一 ‎ C.科举选拔的标准是择优录取 ‎ D.科举考试存在弄虚作假行为 ‎【分析】本题考查科举制,知道科举制以才能作为选官的标准,从此门第不高的读书人,可凭才学做官。‎ ‎【解答】题干“唐朝科举……科举出身的官员占全部官员的比例略多于十分之一”不能说明科举考试存在弄虚作假行为,D符合题意。科举制以才能作为选官的标准,从此门第不高的读书人,可凭才学做官。‎ 故选:D。‎ ‎【点评】本题考查科举制,考查学生的识记和理解能力,解题关键是熟练掌握基础知识。‎ ‎4.(2分)小明在搜集“贞观之治”“开元盛世”“玄奘西游”“鉴真东渡”的相关资料,他研究的课题可能是(  )‎ A.政权分立与民族融合 B.短暂统一的隋朝 ‎ C.繁荣与开放的唐朝 D.统一国家的建立 ‎【分析】本题考查唐朝的时代特征,知道唐朝的时代特征是繁荣与开放。‎ ‎【解答】“贞观之治”、“开元盛世”这两个繁荣治世局面出现在唐朝,“玄奘西游”“鉴真东渡”也出现在唐朝,唐朝的突出特点是繁荣与开放。故小明研究的课题可能是繁荣与开放的唐朝。‎ 故选:C。‎ ‎【点评】本题考查唐朝的时代特征,考查学生的识记和理解能力,解题关键是熟练掌握基础知识。‎ 第23页(共23页)‎ ‎5.(2分)唐朝是我国古代诗歌发展的黄金时代,下列关于唐代诗歌发展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唐朝的繁荣离不开唐代社会经济的高度发展 ‎ B.唐诗题材丰富,风格多样 ‎ C.杜甫的诗反映了历史的真实情况,被称为“诗史” ‎ D.“诗圣”李白的诗飘逸洒脱,充满想象力和感染力 ‎【分析】本题以唐朝是我国古代诗歌发展的黄金时代为依托,考查唐诗的知识点。注意掌握相关基础知识。‎ ‎【解答】关于唐代诗歌发展的叙述不正确的是“‘诗圣’李白的诗飘逸洒脱,充满想象力和感染力”。“诗圣”是杜甫;李白被称为“诗仙”。‎ 故选:D。‎ ‎【点评】本题考查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识记与灵活掌握隋唐时期科技、文化和艺术成就。‎ ‎6.(2分)下列不属于安史之乱爆发的原因是(  )‎ A.安史旧将和内地节度使权势加大,形成藩镇割据局面 ‎ B.唐玄宗追求享乐,任人唯亲,朝政腐败 ‎ C.社会上各种矛盾越来越尖锐,边疆形势日益紧张 ‎ D.各地节度使逐渐集军权、行政权和财权于一身,势力膨胀 ‎【分析】本题考查安史之乱,知道藩镇割据是安史之乱的影响,不是原因。‎ ‎【解答】安史之乱以后,唐朝中央权力衰微,安史旧将和内地节度使权势加大,逐渐形成藩镇割据的局面。故不属于安史之乱爆发的原因的是节度使权势加大,形成藩镇割据局的局面。‎ 故选:A。‎ 第23页(共23页)‎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识记能力,需要准确识记安史之乱爆发的原因。‎ ‎7.(2分)宋真宗亲撰《励学篇》“富家不用买良田,书中自有千钟粟。安居不用架高楼,书中自有黄金屋。娶妻莫恨无良媒,书中自有颜如玉。”反映了宋朝统治者推行的国策是(  )‎ A.重文轻武 B.休养生息 C.重农抑商 D.重视教育 ‎【分析】本题主要考查了宋朝重文轻武政策的有关内容,要在掌握课本相关知识的基础上,对问题进行深入的分析,从而得出结论。‎ ‎【解答】根据材料中的内容可知在宋朝时期崇尚读书,这是因为宋代实行的国策是重文轻武,宋太祖赵匡胤时期为防止武将篡弑重演,太祖以“杯酒释兵权”解除了大将对军队的控制,实行重文轻武政策,提倡文人典军,严禁武人干政。‎ 故选:A。‎ ‎【点评】本题注重考查学生的分析能力,本题的关键点是分析题干,注意准确识记宋朝重文轻武政策的相关知识点。‎ ‎8.(2分)下列哪位属于南宋抗金名将?(  )‎ A.秦桧 B.戚继光 C.岳飞 D.郑成功 ‎【分析】本题以“南宋抗金名将”为切入点,考查岳飞抗金的知识。主要考查学生的分析归纳和综合运用历史史实的能力。‎ ‎【解答】岳飞是著名的抗金英雄,他领导的军队作战勇敢,纪律严明,深受人民的爱戴,被称为“岳家军”。他从金军收复了建康,后又在1140年郾城大败金军骑兵主力,收复许多失地。宋高宗和秦桧害怕抗金力量不断壮大,害怕威胁到自己的统治,以所谓的“谋反”罪杀害了岳飞。故岳飞属于南宋抗金名将。‎ 故选:C。‎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理解并识记岳飞抗金的相关史实。‎ 第23页(共23页)‎ ‎9.(2分)某同学搜集了活字印刷术、指南针、火药等资料进行探究性学习。他探究的主题是(  )‎ A.唐朝繁荣辉煌的文学 B.宋代领先世界的科技 ‎ C.元代发达的对外贸易 D.明代先进的航海技术 ‎【分析】本题以某同学搜集了活字印刷术、指南针、火药等资料进行探究性学习为切入点,考查的是宋朝领先世界的科技成就,重点识记活字印刷术、指南针、火药。‎ ‎【解答】北宋时,毕升发明活字印刷术,这种方法经济省时,大大促进了文化的传播;北宋时制成指南针,并开始用于航海事业;宋元,火药武器广泛用于战争,活字印刷术是北宋毕升发明的,而指南针、火药在宋朝得到了显著发展,因此我们可判断该主题是宋代领先世界的科技。‎ 故选:B。‎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对历史史实的准确识记和理解能力。注意掌握宋朝领先世界的科技成就的相关知识点。‎ ‎10.(2分)近期热播的电视连续剧《水浒传》中有一情节:梁山好汉黑旋风李逵与兄弟逛街,这条街上有人说书、唱曲、卖饮料、相面算卦、杂耍、表演等等。请问他们走到了当时被称为什么的地方(  )‎ A.专门制造房瓦的瓦厂 B.食客盈门的酒楼 ‎ C.娱乐兼营商业的瓦子 D.好汉比武的擂台 ‎【分析】本题考查了宋代娱乐场所﹣﹣瓦子。‎ ‎【解答】随着城市的繁荣,宋代的市民阶层不断壮大,市民文化生活也丰富起来。东京城内有许多娱乐兼营商业的场所“瓦子”,这里有人说书、唱曲、卖饮料、相面算卦、杂耍、表演等。‎ 故选:C。‎ ‎【点评】‎ 第23页(共23页)‎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历史知识的灵活运用能力,需要灵活运用宋代娱乐场所﹣﹣瓦子。‎ ‎11.(2分)两宋时期民族政权并立,宋、辽、西夏、金有战有和。下列示意图错误的是(  )‎ A. B. ‎ C. D.‎ ‎【分析】本题考查宋、辽、西夏的并立与和战的相关知识,结合所学即可作答。‎ ‎【解答】北宋时期,与之并立的政权是辽和西夏;北宋末年,金灭辽后,与北宋并立的政权是金和西夏;南宋时期,与之并立的政权是金和西夏。‎ 故选:C。‎ ‎【点评】解答本题要熟记两宋时期并立的民族政权。‎ ‎12.(2分)中国历史上有过多次人口迁移。唐朝中后期,人口大量南迁,南方人口规模第一次赶上北方;北宋末年,再一次出现大规模的人口南迁浪潮,南方人口数量大大超过北方。根据以上材料可以推断(  )‎ A.北方已不适合居住 ‎ B.南方文化水平较先进 ‎ C.唐宋时期统治者组织移民 ‎ D.人口南迁促进经济重心转移到南方 ‎【分析】本题考查我国经济重心南移的相关知识,考查依据材料做出准确判断的能力。‎ ‎【解答】‎ 第23页(共23页)‎ 依据题干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北方人民大批南迁,增加了大量劳动力,并带来了先进的生产技术和工具。所以我国的经济重心随着历史上的多次人口迁移逐渐由北方转移到了南方。即人口南迁促进经济重心转移到南方。D符合题意。‎ 故选:D。‎ ‎【点评】解答本题注意领会人口南迁与经济重心南移的因果关系。‎ ‎13.(2分)某历史合作学习小组选用下列四图及相关知识制作网页,最能反映网页主题的是(  )‎ A.古代农业的发展 B.古代商业的发展历程 ‎ C.古代手工业的发展 D.闭关锁国政策 ‎【分析】本题以图片的形式主要考查学生对古代中国商业发展的相关史实的准确认识。‎ ‎【解答】依据题干中的四副图片可知A从长安城的市坊分开,坊是居民住宅区,市为繁华的商业区;B北宋前期,四川地区出现“交子”,是世界上最早的纸币,有利于商业的发展;C呈现了南京的商业繁荣景象;D清初实行闭关锁国政策,严格限制对外贸易,只开放广州一处作为对外通商口岸,并规定由政府特许的“广州十三行”统一经营管理贸易。也可反映古代商业的发展历程。‎ 故选:B。‎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各朝代商业的发展,建议学生识记和了解各时期能促进商业发展的原因。‎ ‎14.(2分)“自封建变为郡县,有天下者,汉、隋、唐、宋为盛,然幅员之广,咸不逮元”。元朝疆域空前辽阔,为对全国进行有效的统治,元朝主要实行(  )‎ A.分封制 B.郡县制 C.三省六部制 D.行省制 第23页(共23页)‎ ‎【分析】本题以“自封建变为郡县,有天下者,汉、隋、唐、宋为盛,然幅员之广,咸不逮元”为依托,考查行省制。‎ ‎【解答】元朝疆域空前辽阔,为对全国进行有效的统治,元朝主要实行行省制。由于元朝疆域空前辽阔,为了对全国实行有效的统治,元朝开创行省制度,在中央设置中书省,作为全国最高行政机关,并直接管辖大都及周围地区。在地方设行省,由中央委派官员掌管省内军政大权。行省以下设有路,府,州,县。元朝的行省制度,对后世有着深远影响。我国省级行政单位就是从元朝开始的。‎ 故选:D。‎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识记与灵活掌握元朝巩固统一的措施。‎ ‎15.(2分)哪一机构的设立,标志着中央政府首次在台湾地区正式建立行政机构(  )‎ A.宣政院 B.澎湖巡检司 ‎ C.台湾省 D.宣慰使司都元帅府 ‎【分析】本题考查元朝巩固统一措施。元朝时,台湾正式成为我国的行政区。‎ ‎【解答】元朝疆域广大,元朝时,台湾称琉球,元政府设澎湖巡检司管理台湾,台湾正式成为我国的行政区。‎ 故选:B。‎ ‎【点评】本题以元朝巩固统一措施为背景,考查学生识记历史知识能力。‎ ‎16.(2分)有西方学者曾说:“直至l8世纪中叶,在中国刊印的书籍比在世界上其余地方所印刷的总数还要多。”这种现象的出现主要得益于北宋哪一技术的发明和普及?(  )‎ A.造纸术 B.火药 C.活字印刷术 D.指南针 ‎【分析】本题考查中国四大发明之一印刷术的发明的史实。‎ ‎【解答】‎ 第23页(共23页)‎ 根据所学知识,印刷术是中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从题干中我们得知中国刊印的书籍多说明中国的印刷技术得到了提高。它开始于隋朝的雕版印刷,后北宋毕昇发明了泥活字印刷,是印刷业的一大革新。B、D两项与题干无关。A.项造纸术始于东汉宦官蔡伦改进。‎ 故选:C。‎ ‎【点评】本题旨在考查学生对四大发明基础知识的掌握情况。‎ ‎17.(2分)有人统计,洪武十七年,朱元璋在八天时间内,览阅奏折ll60件,处理政事339件。朱元璋的忙碌和下列哪项措施直接相关(  )‎ A.设立行省 B.建立内阁 C.废除丞相 D.设立军机处 ‎【分析】本题主要考查了明朝君权的加强。‎ ‎【解答】根据所学知识可知:为了加强君主权力,明朝初年,明太祖废除了丞相,这也导致了明太祖朱元璋公务繁忙,题干就反映了这种状况。‎ 故选:C。‎ ‎【点评】本题注重考查学生的分析能力,注意准确识记明太祖废除丞相的有关内容。‎ ‎18.(2分)历史证明,统一必然促使国泰民安,分裂将导致国运衰退。为了维护国家统一,代表清朝中央政府同达赖、班禅共同管理西藏事务的机构是(  )‎ A.伊犁将军 B.宣政院 ‎ C.驻藏大臣 D.乌里雅苏台将军 ‎【分析】本题考查了清朝设置驻藏大臣的职责。‎ ‎【解答】题目直接设问考查为了维护国家统一,代表清朝中央政府同达赖、班禅共同管理西藏事务的机构。1727年(雍正帝时),清朝开始设置驻藏大臣,代表中央同达赖、班禅共同管理西藏事务。‎ 故选:C。‎ ‎【点评】主要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准确识记能力,需要准确识记驻藏大臣的设置时间与职责。‎ 第23页(共23页)‎ ‎19.(2分)“封侯非我意,但愿海波平”出自明朝时抗击倭寇的民族英雄,他是(  )‎ A.俞大猷 B.戚继光 C.郑成功 D.郑和 ‎【分析】本题考查戚继光的事迹。戚继光主要历史功绩是在东南沿海抗击倭寇。‎ ‎【解答】“封侯非我意,但愿海波平”出自明朝时抗击倭寇的民族英雄戚继光,据所学知识可知,戚继光主要历史功绩是抗击倭寇入侵,加强明朝海防。明朝时期,出现在我国东南沿海一带,由日本的武士、商人和海盗勾结一些中国的奸商组成,经常骚扰我国沿海地区,沿海居民称他们为“倭寇”。戚继光组建了一支作战勇敢,纪律严明的“戚家军”,1561年在台州地区九战九捷,迅速荡平浙江境内的倭寇;此后又率军开赴福建和广东,到1565年,东南沿海的倭寇基本肃清。‎ 故选:B。‎ ‎【点评】掌握戚继光的事迹和历史意义。‎ ‎20.(2分)某书友到旧货市场淘宝,见到一本清代线装本章回小说,封面已经失去,随手翻阅,见其第八回是《贾宝玉奇缘识金锁,薛宝钗巧合认通灵》,这本小说是(  )‎ A.《西游记》 B.《红楼梦》 C.《三国演义》 D.《水浒传》‎ ‎【分析】本题考查了《红楼梦》。它以贾宝玉和林黛玉的爱情悲剧为主线。‎ ‎【解答】出自《红楼梦》的是贾宝玉奇缘识金锁薛宝钗巧合认通灵。清朝曹雪芹创作的《红楼梦》是中国古典小说的颠峰,它描写了贾、王、史、薛四大封建家庭衰亡和贵族青年贾宝玉与林黛玉爱情悲剧,深刻鞭挞了封建礼教和封建制度的罪恶,揭示了封建社会必然崩溃的历史趋势。‎ 故选:B。‎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对历史知识的灵活运用能力,需要灵活运用《红楼梦》的内容。‎ ‎21.(2分)下面是一位同学整理的大事年表,这组大事集中说明了这一时期(  )‎ ‎1653年 顺治册封“达赖喇嘛”‎ 第23页(共23页)‎ ‎1697年 康熙亲征击溃准噶尔叛乱 ‎1727年 雍正帝设置驻藏大臣 ‎1762年 乾隆设置伊犁将军 ‎1792年 乾隆设立“金瓶掣签”制度 A.经济发展重心南移 B.盛世局面下危机四伏 ‎ C.抗击外国侵略战绩卓著 D.统一多民族国家巩固 ‎【分析】本题主要考查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掌握清朝时期对边疆地区的管辖。‎ ‎【解答】册封“达赖喇嘛”、设置驻藏大臣、制定“金瓶掣签”制度属于对西藏的管辖;击溃噶尔丹叛军是对北方蒙古的管辖;设立伊犁将军是对新疆地区的管辖。这些措施都巩固了边疆地区,D符合题意。‎ 故选:D。‎ ‎【点评】解答本题要正确理解题意,考查了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在此基础上,结合分析各个选项,选出正确答案。‎ ‎22.(2分)被称为“中国17世纪的工艺百科全书”的一部书是(  )‎ A.《天工开物》 B.《农政全书》 C.《本草纲目》 D.《梦溪笔谈》‎ ‎【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天工开物》的相关史实。掌握相关基础知识。‎ ‎【解答】明朝末年宋应星的《天工开物》,总结了明代农业和手工业生产技术,还反映了明代我国手工工场的生产面貌,涉及农业和手工业等三十个生产部门,被外国学者称为“中国17世纪的工艺百科全书”。选项A符合题意。‎ 故选:A。‎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以及分析问题的能力。理解与识记《天工开物》的相关史实。‎ 第23页(共23页)‎ ‎23.(2分)君臣礼仪是中国古代政治制度发展的外在表现。图1到图3的变化反映的实质是(  )‎ A.封建制度的完善 B.生活习惯的变化 ‎ C.社会文明的进步 D.君主权力的强化 ‎【分析】本题主要考查了君主专制制度加强的问题。从大臣和皇帝的关系来看,大臣由坐到站到跪,说明大臣的地位越来越低,皇帝的权威越来越高,反映了君主专制集权的不断强化。‎ ‎【解答】汉朝时,皇帝和大臣讨论朝政时是“坐而论道”;宋朝时,大臣只能站着和皇帝议论朝政;清朝的军机大臣就只能“跪受笔录”,图1到图3大臣由坐到站到跪,说明大臣的地位越来越低,皇帝的权威越来越高,反映的实质是君主权力的强化。‎ 故选:D。‎ ‎【点评】本题有一定的难度,需要理解。需注重君臣关系的演变,知道中国古代君主专制制度的发展趋势是逐步加强的。‎ ‎24.(2分)中国古代戏曲在明清时期取得了重大的成果,道光年间一个新剧种,深受广大群众的喜爱,又得到皇室的扶持,成为最主要的剧种,流传四方,被后世誉为“国粹”,它是(  )‎ A.元杂剧 B.昆曲 C.京剧 D.高甲戏 ‎【分析】本题主要考查京剧的相关史实。掌握相关基础知识。‎ ‎【解答】‎ 第23页(共23页)‎ ‎1790年,乾隆80岁寿辰时,由徽商出面组织的四大徽班先后到北京献艺,徽班一时誉满京城。后来,徽调不断吸收昆曲、秦腔、京调、汉调等地方戏的优点,加以创造和改进,在道光年间出现形成一个新的剧种“皮黄戏”。皮黄戏博采其他剧种的优点,又带有北京的地方特色,以后被称为“京戏”或“京剧”,深受广大群众喜爱,又得到皇室的扶持,经过表演艺术家的不断创新,日臻完善,成为最主要的剧种,流传四方。京剧被称为中国的“国粹”之一,被誉为“国剧”。选项C符合题意。‎ 故选:C。‎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识记与灵活掌握京剧的相关史实。‎ 二、材料解析题(25题26分,26题26分,共52分)‎ ‎25.(26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唐太宗说:自古皆贵中华,贱狄夷,朕独爱之如一,故其种落皆依朕如父母。‎ 材料二:宋与周边少数民族政权之间战争频繁,屡战不胜,和辽、西夏金议和。这使得宋和其他少数民族政权之间保持了长时间的友好交往。‎ 材料三:洁白的哈达、温驯的藏羚羊、雄伟的布达拉宫……这就是我们美丽而圣洁的西藏。自古以来,西藏就是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1)材料一表明唐太宗实行怎样的民族政策?‎ ‎(2)材料二宋朝民族关系呈现出怎样的基本特点?‎ ‎(3)中央政府开始对西藏地区进行有效管辖始于哪一朝代?如何管理的?‎ ‎【分析】本题以三则文字材料为背景依托,主要考查了唐朝的民族关系、宋朝的民族关系、元朝的民族关系等史实,掌握唐朝的民族政策、宋朝民族关系呈现出的基本特点、元朝加强西藏管理的措施等知识。‎ ‎【解答】(1)根据材料“自古皆贵中华,贱狄夷,朕独爱之如一,故其种落皆依朕如父母”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材料一表明唐太宗实行开明的民族政策。唐太宗吸取隋亡的教训,实行开明的民族政策,西北各部首领纷纷来长安朝见唐朝皇帝,尊称唐太宗为“天可汗”。‎ ‎(2)根据材料“宋与周边少数民族政权之间战争频繁,屡战不胜,和辽、西夏金议和。这使得宋和其他少数民族政权之间保持了长时间的友好交往。”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材料二宋朝民族关系呈现出的基本特点是民族政权并立,有战有和,和为主流。‎ 第23页(共23页)‎ ‎(3)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中央政府开始对西藏地区进行有效管辖始于元朝。中央设宣政院加强对西藏的管辖,设地方机构,征收 赋税,屯驻军队,实行完整有效的管理。‎ 故答案为:‎ ‎(1)开明的民族政策。‎ ‎(2)民族政权并立,有战有和,和为主流。‎ ‎(3)元朝;中央设宣政院加强对西藏的管辖,设地方机构,征收 赋税,屯驻军队,实行完整有效的管理。‎ ‎【点评】主要考查了唐朝的民族关系、宋朝的民族关系、元朝的民族关系等史实,掌握唐朝的民族政策、宋朝民族关系呈现出的基本特点、元朝加强西藏管理的措施等知识。注意基础知识的识记与理解。‎ ‎26.(26分)2017年5月14日至15日,中国北京举行了“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近年来,中国政府提出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战略贸易构想,旨在促进各国间的交流合作,推动建立公正的国际新秩序。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盛唐从习俗风尚到思想文化都体现岀胡汉交融和中西贯通的特点。展示了博大开放、海纳百川与充满创新活力的时代精神。‎ 材料二:宋代政府积极鼓励海外贸易,在一些重要港口开设专供外商居住的“蕃坊”,还设置管理对外贸易的机构……‎ 材料三:自永乐三年(1405年),奉使西洋,迄今七次,所历蕃国……大小三十余,涉沧溟十万余里。‎ 材料四:清朝乾隆帝在给英王的信中说“天朝物产丰盈,无所不有,不屑外夷货物以通有无”…‎ ‎(1)根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列举一例唐代中外交往的典型事例。‎ ‎(2)材料二中宋代管理对外贸易的机构是什么?材料三材料反映的什么事件?并说明这一事件的目的。‎ 第23页(共23页)‎ ‎(3)材料四中乾隆帝的话在当时演化成什么对外政策?该政策造成什么后果?综观古代中国对外政策的变化,请你说说对我们今天的社会发展有何借鉴?‎ ‎【分析】本题考查我国古代的外交政策。唐宋时期实施开放的对外政策,清朝开始闭关锁国,导致中国在世界上落伍了。‎ ‎【解答】(1)唐朝实行比较开放的对外政策,对外交往频繁,对外交通发达,为学习中国政治经济制度,吸收先进文化,日本派大批使团来华,唐朝从贞观年间开始日本来中国的遣唐使有十多批。唐朝文化对日本的影响较大,遣唐使回国后,以唐朝的制度为模式,进行政治改革;玄奘西游,求取佛经,促进了中国佛教文化的发展;鉴真东渡日本,宣扬佛法,对日本的经济、文化影响很大。‎ ‎(2)宋朝的海外贸易超过了前代,成为当时世界上从事海外贸易的重要国家,政府鼓励海外贸易;在主要港口设立市舶司,加以管理。分析材料可知,材料三反映的是郑和下西洋。为了宣扬国威,提高明朝在国外的地位和威望(宣扬国威),“示中国富强”,同时也是用中国的货物去换取海外的奇珍,明成祖派郑和七下西洋。郑和的远航,促进了中国和亚非各国的经济交流,加强了我国和亚非各国的友好关系。‎ ‎(3)据材料四“天朝物产丰盈,无所不有,原不籍外夷以通有无”可知,这反映了清朝实行了闭关锁国政策。清政府闭关锁国,与世隔绝,既看不到世界形势的变化,也未能适时地向西方学习先进的科学知识和生产技术,使中国在世界上逐渐落伍了。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的学以致用能力,属开放性试题,言之有理即可。围绕“从开放交流到闭关保守。开放国兴,闭关国衰。必须坚持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学习别的民族、别的国家的长处,学习人家的先进技术。反对闭关锁国”作答即可。‎ 故答案为:‎ ‎(1)鉴真东渡日本;玄奘西游天竺;日本派遣唐使(任选一个)。‎ ‎(2)市舶司;郑和下西洋;主要目的:提高明朝在国外的地位和威望(宣扬国威),“示中国富强”,同时也是用中国的货物去换取海外的奇珍。‎ ‎(3)闭关锁国;后果:使中国落伍于世界;借鉴:从开放交流到闭关保守,开放国兴,闭关国衰。必须坚持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学习他人先进技术,反对闭关锁国。‎ 第23页(共23页)‎ ‎【点评】掌握我国古代对外政策的主要表现和影响。‎ 声明:试题解析著作权属菁优网所有,未经书面同意,不得复制发布 日期:2020/8/8 14:01:09;用户:张海燕;邮箱:lishi0014@xyh.com;学号:30475252‎ 第23页(共23页)‎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