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10-25 发布 |
- 37.5 KB |
- 7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2020七年级语文上册第四单元12纪念白求恩导学案新人教版
12 纪念白求恩 课题 纪念白求恩 课型 新授课 课时安排 2课时 课时 分配 建议本课依据学情分课时。第一课时进行自主学习反馈及整体感知、结构梳理。第二课时进行课文具体感知的交流展示及当堂检测。可适当调节。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读准文中重点字音,理解并运用文中成语。 2.学习议论文夹叙夹议的写法。 3.学习文中对比的作用。 过程与方法 1.学习写读书摘记,积累成语。 2.练习运用记叙、议论两种表达方式。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了解并学习白求恩同志的精神。 2.白求恩同志崇高的共产主义精神所表现出来的思想美、行为美。 课前预习 作者简介 毛泽东(1893—1976),字润之,湖南湘潭人。马克思主义者,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军事家、思想家、诗人、书法家。主要作品有《论持久战》《为人民服务》等。诗词代表作有《沁园春·雪》《卜算子·咏梅》《七律·长征》等。作品集有《毛泽东选集》五卷、《毛泽东诗词选》。 写作背景 本文选自《毛泽东选集》第二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本文是在白求恩逝世一个月后毛泽东同志在延安干部会上的一次演讲。当时抗日战争已经两年多,我晋察冀部队在粉碎日军冬季大“扫荡”中取得了胜利。国民党顽固派在日本诱降和英美劝降之下发动了抗战期间的第一次反共高潮。在白求恩逝世一个月后的12月21日,毛泽东同志写下了《纪念白求恩》这篇文章。 文体知识 议论文 (1)议论文的特点:内容具有理论性;结构具有逻辑性;语言具有概括性。 (2)议论文的基本要素 7 论点:作者对事物或问题所持的见解、主张。 论据:证明论点的理由根据。 论证:运用论据证明论点的过程和方法。 (3)议论文的论证方式:分立论、驳论两种。 立论:针对事物或问题直接阐明自己的见解和主张。 驳论:通过反驳错误或反动观点,从而树立起自己的正确论点。反驳的方法有:直接反驳对方的错误论点;通过反驳错误论据来驳倒错误论点;通过反驳错误论证过程来驳倒错误论点。 读准字音 热忱(chén) 殉职(xùn) 狭隘(ài) 冀(jì) 鄙薄(bǐ bó) 纯粹(cuì) 派遣(qiǎn) 麻木不仁(rén) 见异思迁(qiān) 拈轻怕重(niān) 辨清字形 粹(cuì)精粹 遣(qiǎn)派遣 萃(cuì)荟萃 谴(qiǎn)谴责 理解词语 派遣:(政府、机关、团体等)命人到某处做某项工作。 不远万里:不怕路途遥远。 殉职:为公务而牺牲生命。 狭隘:心胸、气量、见识等不宽广。 极端:表示程度极深。 热忱:热情。忱,情意。 拈轻怕重:接受工作时挑拣轻松的,害怕繁重的。拈,抓、捏。 冷冷清清:文中是冷淡的意思。 漠不关心:形容对人或事物冷淡,一点儿也不关心。 麻木不仁:本义是肢体麻木,没有感觉。文中指缺乏热情,对集体和人民的利益不关心。 纯粹:不掺杂别的成分。 精益求精:好了还追求更好。 见异思迁:看到别的事物就改变原来的主意。文中指不安心工作,事业心不强。迁,改 变。 鄙薄:轻视。 不足道:不值得一提。 7 新课导入 白求恩这个名字在中国可以说是家喻户晓,你们知道白求恩是哪国人吗?(加拿大人) 一个外国人,为什么能在中国人心中留下这么深刻的印象呢?学习了毛泽东同志写的《纪念白求恩》一文,我们就能得到答案了。(板书题目)本文是毛泽东同志悼念白求恩同志的逝世写的,写于1939年12月21日。 新课展开 【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本文赞扬了白求恩的哪些精神? 国际主义精神、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的精神、对技术精益求精的精神。 2.本文除了赞扬白求恩的精神,还有什么目的? 号召全党同志学习白求恩的精神。 【再读课文,深入理解】 1.学生朗读第一段,划出第一段的重点句子,并归纳段意。 “一个外国人,毫无利己的动机,……每一个中国共产党员都要学习这种精神。” 段意:赞扬白求恩同志的国际主义精神,并号召向他学习。 2.什么是国际主义?国际主义与共产主义是什么关系? 文中列宁的话。这在议论文中是道理论据,国际主义是共产主义的一种表现。 3.开头两句在表达方式上是记叙还是议论?写了哪些内容? 记叙。介绍了国籍、身份、年龄,来到中国的目的、经历 。 4.这几句记叙去掉行不行?为什么? 不行。去掉这几句,白求恩的精神就没有了事实依据。 【品味论证方法】 1.第②段用了什么论证方法?是如何论证的? 这段主要用了对比论证的方法。先提出白求恩同志的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的精神的表现(正面介绍),号召每个共产党员都要学习这种精神。然后举出不少人对待工作、对待同志和人民的态度,和白求恩作对比,然后指出“这种人其实不是共产党员,至少不能算一个纯粹的共产党员”。然后再转述前线人对白求恩的赞美(侧面介绍),再次强调要向白求恩同志学习。 2.白求恩对技术精益求精的精神,这一部分运用什么论证方法?为什么这部分写得少? 7 运用了正反对比论证法。白求恩大夫是个杰出的医生,他医疗技术的高超是解放区军民都了解的事,所以作者只用一句话作了概括,而不作过多的论述。 【课堂讨论,拓展延伸】 1.有人认为白求恩的事迹非常感人,应该详细地叙述他为中国的抗战所做的事,不应仅用一句话概括,对吗? 不对。本文的写作目的是悼念白求恩、赞扬白求恩,不是记叙白求恩的事迹,如果详写,文章 7 新课展开 新课展开 的写作目的就变了。另外,白求恩的事迹大家都知道,不必详写。 2.记叙文中的记叙和议论文中的记叙有何区别? (1)目的不同:记叙文中的记叙是为了让人们了解事情的来龙去脉及真实情景;议论文中的记叙是为证明论点提供事实论据。 (2)详略不同:记叙文中的记叙要详尽、具体、生动、突出中心;议论文中的记叙要简明、概括、扣住论点。 3.让学生分析文中的叙议情况,然后讨论夹叙夹议的好处。 叙为议提供了事实依据,使立论有根有据,具有很强的说服力,又能使读者由表及里地认识白求恩同志,使读者懂得向白求恩同志学习什么,为什么要向他学习。 4.作者在结尾用了什么句式来阐述学习白求恩的意义?从哪些方面高度评价了白求恩? 排比句式。“高尚”指人格,“纯粹”指品质,“有道德”指修养,“脱离了低级趣味”指志趣,“有益于人民”指人生意义。 【把握文章主旨】 细读课文,分析文章的主旨。 本文概括地叙述了白求恩不远万里来到中国的不寻常的经历,高度评价了他的国际主义精神、毫不利己专门利人以及对技术精益求精的共产主义精神,并号召每一个共产党员学习他的这种精神,并对他的不幸逝世,表示深切悼念之情。 写作方法运用 【深入研读,探究方法】 1.夹叙夹议。 本文夹叙夹议,叙得简明扼要,议得精辟恳切,为议而叙,议从叙出,二者有机结合。其中,一、三、四段都是先叙后议,第二段分三层,每一层都是先叙后议,整个段落夹叙夹议的特点更加明显。夹叙夹议,既能使读者由表及里地认识白求恩同志,又能使读者懂得向白求恩同志学习什么,为什么要向他学习。 2.对比鲜明。 文章二、三两段都有对比。通过对比,白求恩的高贵品质更加突出,更加有力地证明学习白求恩精神的必要性。 3.用词贴切,句式讲究。 如第一段中“以身殉职”一词,充分说明了白求恩为了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勇于献身的国际主义精神。第二段中的两个“极端”,突出了白求恩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的精神。“拈轻怕重”“冷冷清清”“漠不关心”“麻木不仁”是个人主义思想的生动写照。多变的句式也增强了文章的说服力。如“晋察冀边区的军民,凡亲身受过白求恩医生的治疗和亲眼看过白求恩医生的工作的,无不为之感动”一句中,“凡亲身……的工作的”是“军民” 7 的定语,为了突出这一定语,把它们的位置后移了。“无不为之感动”,这一双重否定句式加强了语气。结尾用“就是一个……的人”的排比句式,从人格、品质、修养、志趣和人生意义五个角度再次肯定了白求恩的精神,突出了“纪念”的重要意义,给人以巨大的鼓舞。 【方法活用,片段作文】 运用夹叙夹议的写法,写一写你努力获得成功之后的感想,200字左右。 教学板书 布置作业:教师引导学生课后完成本课时对应练习,并预习下一课时内容。 教 教学反思 本文是毛泽东在1939年12月21日所作的。此时,距白求恩大夫逝世已经有一个多月的时间了。本文是一篇结构清晰、论证明了的议论文。毛泽东在文中深刻地分析了白求恩的精神品质,他把对白求恩精神的评价提高到共产主义精神的高度,并把他的共产主义精神分析为国际主义、毫不利己专门利人和对技术精益求精三个方面,号召全党每一个共产党员都要学习白求恩的精神。本文的中心论点是:每一个中国共产党员都要学习白求恩的共产主义精神,三个分论点依次是:学习白求恩的国际主义精神、学习白求恩的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的精神、学习白求恩的对技术精益求精的精神。白求恩身上所具备的共产主义精神及其各种表现对学生来说是一次很好的受教育的机会。这篇文章不仅是一篇议论文,还是一篇悼念性的文章。因此,课上不仅要学生归结论点分析论证的内容,还要使学生们从心底深处生出对白求恩精神的敬畏。课上,我采取与学生互动的方式,让学生分析并找到论点,老师来总结点拨,这种方法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学生能准确把握文章的结构,理清作者的思路并从中受到教益。 方法指导: 把握中心论点 7 中心论点出现的形式和位置:论点应该是明确的判断,是作者看法的完整陈述,在形式上应该是较完整的句子。位置:①标题;②开头;③篇末;④论述过程中(注意承上启下的过渡句);⑤表述不集中,需要概括。当碰到文中没有现成的表达论点的句子时,要结合论据准确判断和提炼作者的观点,然后用自己的话加以概括。 素材积累: 白求恩病逝原因 1939年10月28日,白求恩在为一个伤员做手术时,左手中指被手术刀划破,当时他没有在意。11月1日,他主刀为另一个伤员做急救手术时,没顾上带橡皮手套,那个小伤口又被骨碴划破,细菌感染了伤口。白求恩对身边的护士长说:“不戴手套,手指可以在伤口内感觉到哪儿是弹片,哪儿是弹头,哪儿是碎骨头。”后来,白求恩的手指肿得像胡萝卜,高烧不退。他仍不顾伤痛,坚决要去战地救护。护士长多次劝他不要再工作了,他却发脾气:“你不要把我当古董,这点伤算什么,你们要拿我当一挺顶呱呱的机关枪使用!”随即跟医疗队到了前线,11月11日,党中央和毛泽东知道了白求恩的病情,从延安发来慰问电,命令军区不惜任何代价进行抢救。然而,白求恩终因伤势恶化,转为败血症,医治无效,于11月12日凌晨病逝。 在他的心中,没有自己,只有他人。他的品质高贵而真诚,平凡却美丽。 7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