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部编版七年级上册《天净沙·秋思》课件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2020年部编版七年级上册《天净沙·秋思》课件

天净 沙 ·秋思 马致远 Qiu Si 情境导入 七百多年来, 人们说起“乡愁”, 就会想到这篇作品。因为它极其出色地运用了景物烘托的写法, 将抒怀主人公置于特定氛围中, 使主观意绪和客观环境达到了高度的统一。这是一篇抒情作品,仅用 28 个字,就生坳地表现出 一个长期漂泊他乡的游子的悲哀。 学习目标 1. 了解元曲的基本知识和特点;了解马致远的文学常识。 2. 反复诵读品味本曲遣词造句的妙处,品味本曲的意境。 3. 理解作者寄寓在作品中的情感,培养热爱祖国灿烂文化的思想感情。 作者简介 马致远,号东篱,元代杂剧作家、 散曲家,他与 关汉卿、白朴、郑光祖 并称为 “元曲四大家”。 所作杂剧现知有 15 种,流传至今的有 《 青衫泪 》《 汉宫秋 》 等 7 种,代表作 《 汉宫秋 》 是 元杂剧的优秀作品之一。 基础字词 枯藤: 昏鸦: 古道: 断肠人: 天涯: 枯干的藤条。 黄昏时回巢的乌鸦。 已经废弃不堪再用的古驿道。 多指漂泊在外,思念家乡或亲人的人。 天边,指极远的地方。 元曲知识 元曲是继唐诗、宋词之后兴起的一种艺术形式,包括 杂剧和散曲两部分 。 杂剧就是戏剧。 一部杂剧,一般由四折戏加一个楔子构成。 一折,相当于现代戏剧的一幕;楔子,相当于序幕或过场,放在全剧的开头或中间。角色有旦、末、丑、净等。除演唱外还有科白, “科”表示动作或舞台效果 ,“白”是道白或说白。先白后唱,是元杂剧的定格。 元曲知识 散曲包括 小令和散套两部分 。小令是单个的曲子,跟现代的歌词大致相近,是按曲调创作的,每个 曲调都有自己的名称。 各个曲调的字数和句式都不相同,常用于写景、抒情。课文中所选的元曲,就属于这种形式。散套,又 称 “套曲”“套数”, 通常用同一宫调的若 干曲子连缀而成,长短不论,一韵到底,一般都有 “尾声”, 适宜于叙述比较复杂的内容。 品一品 1 .小令中能显示全篇 主旨的词语是什么? 直接 抒情的是哪一句? 抒发了怎样的感情? “断肠”。“断肠人在天涯”。抒发了作者孤苦寂寞、思念家乡亲人的感情。 2 .小令中 “枯藤”“ 老树” “昏鸦” “西风”“ 瘦马” “夕阳”等词语描绘了一幅怎样的景象?“小桥流水人家”描绘了一幅怎样的景象 ? 这些景物都是扣着什么来写的? 前者描绘了一幅凄凉深秋晚景图;后者描绘了温馨恬静的景象;情。 品一品 赏一赏 1 .诗人为什么要写温馨的 “小桥流水人家”? 以乐景写哀情, 衬托出游子的孤独和思乡。 2 .这首小令在写法上还有什么特点?试举例分析。 赏一赏 Text ②寓情于景。 将“断肠人”的情感寓于 “枯藤、老树、昏鸦、西风、瘦马、夕阳”等景物中 ,充分表达了漂泊天涯的孤寂愁苦之情。 ①意象并列。 用九种景物并列在一起,构成了一幅完整的画面, 没有动词、关联词,给读者更大的想象空间, 更多的想象自由。 写一写 展开想象,写一段描述性文字。 一个秋日的黄昏,一个风尘仆仆的游子, 骑着一匹瘦马,迎着一阵冷飕飕的西风, 独自缓缓行走在古道上。他走过缠满枯藤的老树,看到即将归巢的暮鸦。 不远处,在小桥流水近旁的稀疏村舍里, 人们正在准备着晚餐,炊烟缕缕。这时太阳快要落山了,自己却还在漂泊异乡的旅途上,不禁悲从中来,肝肠寸断。 研读课文 孤村落日残霞, 轻烟老树寒鸦, 一点飞鸿影下。 青山绿水, 白草红叶黄花。 天净沙(白朴) 嗈嗈落雁平沙 , 依依孤鹜残霞 , 隔水疏林几家 . 小舟如画 , 渔歌唱入芦花 . 天净沙 · 江上(张可久) 平沙细草斑斑,曲溪流水潺潺,塞上清秋早寒。一声新雁,黄云红叶青山。 天净沙(无名氏) 为什么马致远的小令似乎更能打动人? 因为马致远《天净沙·秋思》的情绪、 情感特点(惆怅、忧愁、悲苦)鲜明, 这和曲中的一系列富有这类情调而且妙合无痕的事物有着密切关系。 其他三首比较模糊,甚至不统一, 如白朴描绘的画面色调与抒发的情感大相径庭。“断肠人在天涯”是画龙点睛的一笔, 其他三首没有这么醒豁的“诗眼”。而且这一句使全曲进入了人的心灵, 显出情感的深度,其他三首基本上或较多地停留在视觉图景的表层。 为什么马致远的小令似乎更能打动人? 《 天净沙 · 秋思 》 写的是羁旅秋思 (被称为“秋思之祖”“思乡绝唱”), 思乡愁绪往往更能打动人。因而,马致远的 《 天净沙 · 秋思 》 对读者的感染程度、对读者心灵的触动更大。 当然,另外三首 《 天净沙 》 也各有其好处, 描写风景色彩明丽,心境平和宁静,也有一些佳句,如“隔水疏林几家” 等等。其中,张可久的又尤好。 积一积 你还知道哪些表现离愁的诗句? 李白 《 秋浦歌 》 : “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 ; 李清照 《 武陵春 》 : “只恐双溪蚱蜢舟,载不动许多愁”;秦观 《 千秋岁 》 :“ 春去也,飞红万点愁如海”。 课文小结 这首小令通过描写一系列景物, 勾勒出一幅绝妙的深秋晚景图, 真切地表现出天涯沦落人的孤寂愁苦之情。 天净 沙 ·秋思 马致远 Qiu Si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