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七年级语文上册 第五单元 16诫子书教案 新人教版 人教新目标版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2020年七年级语文上册 第五单元 16诫子书教案 新人教版 人教新目标版

第15课 诫子书 教学目标: ‎ ‎1.读顺:积累字词,翻译全文。‎ ‎2.读懂:体会主旨,思考意义。‎ ‎ 教学重点: ‎ ‎1.了解重点词语的含义,能准确翻译课文。‎ ‎2.体会《诫子书》倡导的学习和做人之道。‎ 教学难点: ‎ ‎1.识记重点词语,准确翻译课文;‎ ‎2.思考《诫子书》的现代价值,反思自己在修身、学习上的不足之处。‎ 课时安排: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课文导入 同学们,知道这些成语/这些话说的是谁吗?‎ ‎【版本1】‎ 三顾茅庐 三足鼎立 神机妙算 草船借箭 赤壁之战 欲擒故纵 ‎ 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万事具备只欠东风 空城计 ‎【版本2】‎ ‎“他身长八尺,面如冠玉,头戴纶(guān)巾,身披鹤氅(chāng),飘飘然有神仙之概。”‎ 5‎ ‎ “此人每尝自比管仲,乐毅:以吾观之,管、乐殆不及此人。此人有经天纬地之才,盖天下一人也。” ‎ ‎ “功盖三分国,名高八阵图。江流石不转,遗恨失吞吴。”(唐·杜甫)‎ 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 ‎ ——杜甫(唐)‎ ‎ 出师一表真名士,千载谁堪伯仲间? ‎ ‎ ——陆游(南宋)‎ 二、作家作品简介 ‎1.作者:诸葛亮:复姓诸葛,名亮,字孔明,三国时期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号卧龙先生。中国传统文化中忠臣与智者的代表人物:品格高洁,才学渊博,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 ‎ ‎2.作品:《诫子书》是一篇富含道德劝喻意味的家书,是诸葛亮写给他八岁儿子诸葛瞻的一封信。因其文短意长,言辞恳切,成为后世学子修身立志的名篇。诸葛亮作为一位品格高洁、才学渊博的智者,“淡泊明志,宁静致远”可以说是他一生的总结。‎ ‎【资料补充】诸葛亮对诸葛瞻告诫原因(告诫原因)‎ ‎“建兴十二年,亮出武功,与瑾书曰:"瞻今已八岁,聪慧可爱,嫌其早成,恐不为重器耳。”——《三国志·诸葛亮传》‎ 三、学习目标(一) 读顺:积累字词,翻译全文 ‎1.【自主感知1】自由朗读,准确把握读音和停顿。‎ ‎【自学方法】‎ ‎(1)结合注释标注读音。‎ ‎(2)句中停顿是句意层次的表现,标出句子的停顿。‎ ‎【自学时间】3分钟 ‎【检测方法】划分节奏、分组读、齐读。‎ 诫子书 夫(fú)/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淫(yín)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治性。年/与时驰,意/与日去,遂(suì)/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穷庐,将/复何及! ‎ 5‎ ‎2.【自主感知2】结合课本注释,理解字词,疏通文意。‎ ‎【自学方法】按照“词语—句子”的顺序展开。‎ ‎【自学时间】5分钟 ‎【达标检测】‎ 夫( 助词,用于句首,表示发端)君子之行,静( 屏除杂念和干扰,宁静专一 )以(介词,引进动作行为的目的)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内心恬淡,不慕名利)无以(没有什么可以拿来,没办法)明(明确、坚定)志(志向),非宁静无以致(达到)远(远大目标 ‎)。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扩大,这里指“增长”)才(才干),非志无以成学。淫(放纵)慢(懈怠)则不能励(振奋)精(精神),险(轻薄)躁(浮躁)则不能治(修养)性(性情)。年(年纪)与时驰(疾行,指迅速逝去),意(意志)与日去(离开,消失),遂(终于,最终)成枯落(凋落,衰残,比喻人年老志衰,没有用处) ,多不接世(大多对社会没有任何贡献 ‎),悲守穷庐(穷困潦倒之人住的陋室),将复何及(又怎么来得及)!‎ ‎(1)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 ‎【译文】君子的行为操守,以宁静来修养身心,以节俭来培养品德。‎ 修身养德的方法为“静”与“俭”‎ ‎(2) 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译文】不能淡泊自守,就无法明确志向,不能宁静专一,就无法达到远大目标。‎ ‎(3)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 ‎【译文】学习必须静心专一,而才干来自于学习。‎ 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 ‎【译文】不学习就无法增长才干,不定下志向就无法学有所成。‎ 这句中,诸葛亮将立志、学习、成才三者紧紧联系在一起。‎ ‎(4)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治性。‎ ‎【译文】放纵懈怠,就无法振奋精神,轻薄浮躁就不能修养性情。‎ ‎“淫慢”“险躁”是“静”的反面表现 ‎(5)年与时驰,意与日去,‎ ‎【译文】年纪随同时光而疾速逝去,意志随岁月而消失。‎ 遂成枯落,多不接世,‎ ‎【译文】最终凋落衰残,大多对社会没有什么贡献。‎ 悲守穷庐,将复何及!‎ 5‎ ‎【译文】只能悲哀地坐守着那穷困的居舍,那时再悔恨又怎么来得及?‎ 四、布置作业 ‎1.背诵原文。 ‎ ‎2.整理字词和翻译。‎ ‎3.《高分突破》P63-64课内一。‎ 第二课时 一、学习目标(二) 读懂:体会主旨,思考意义 ‎1.【合作探究1】作者告诫儿子成才必须具备哪几个条件?‎ ‎【自学方法】找关键词并结合相关句子加以品读,思考它们之间的关系。‎ ‎【自学时间】3分钟 ‎ 【成果交流】‎ ‎(1)立志: 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 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 ‎(2)学习: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 ‎ (3)惜时:年与时驰,意与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穷庐,将复何及!‎ ‎2.【主旨归纳】‎ 本文是修身立志的名篇,是作者写给儿子的一封家书,劝勉儿子勤学立志、修身养性要从淡泊宁静中下功夫,最忌荒唐险躁,殷殷教诲中蕴含着深切的期望。‎ ‎ 3.【资料补充】后世对诸葛瞻评价(告诫效果)‎ ‎(1)干宝:“瞻虽智不足以扶危,勇不足以拒敌,而能外不负国,内不改父之志,忠孝存焉。”‎ ‎(2)司马炎:“诸葛亮在蜀,尽其心力,其子瞻临难而死义,天下之善一也!”‎ ‎(3)罗贯中:“苍天有意绝炎刘,汉室江山至此休。诸葛子孙皆效死,成都卿相尽添愁。”“智谋虽不扶危主,忠义真堪继武侯。古往今来多少泪,行人哀怨哭坟丘。”‎ ‎4.【合作探究2】借古讽今,结合文章反思自身在修身或学习中的不足之处。‎ ‎【自学方法】文中提到“静”“俭”“淡泊”“明志”“致远”,找出包含这些词的语句,说说自己的理解。‎ ‎【自学时间】3分钟 ‎ 【成果交流】言之有理即可。‎ 5‎ 二、 达标检测 ‎1.下列对本文有关内容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D)‎ A.“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说明了“淡泊”“宁静”是实现人生理想的基本要求,强调它们是与人的志向相关的。‎ B.“学须静也”的“学”已经不只是一般的学习,而是含有修养自己的人格和品德的意思,“静”也不只是单纯的宁静,而是有淡泊名利的意味。‎ C.“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治性”从反面说明了“淡泊”“宁静”的重要性。‎ D.“悲守穷庐,将复何及”表达了君子不与外界同流合污,独善其身的良好愿望。‎ ‎ 2.翻译下列句子:‎ ‎(1)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2)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 ‎(3)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治性。‎ ‎(4)年与时驰,意与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穷庐,将复何及!‎ 三、布置作业 ‎1.完成《高分突破》p64课内二+p65课外文言文 ‎2.背诵全文 5‎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