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秋)新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_第4单元达标测试卷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2017(秋)新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_第4单元达标测试卷

第四单元达标测试卷 时间:90分钟 满分:100分 一、积累与运用(22分)‎ ‎1.下列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殉职(xùn)  狭隘(yì)  热忱(chén)  鄙薄(bì)‎ B.纯粹(cuì) 干涸(hé) 坍塌(tān) 酬劳(chóu)‎ C.灼热(zhuó) 滑稽(jì) 恍惚(hū) 抽噎(yē)‎ D.附和(hé) 呻吟(shēn) 晕眩(xuàn) 突兀(wù)‎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3分)‎ A.麻木不仁  沾轻怕重  见异思迁  漠不关心 B.精益求精  不毛之地  刨根问底  沉默寡言 C.气喘吁吁  烘堂大笑  参差不齐  惊慌失措 D.静以修身  俭以养德  淡薄明志  宁静致远 ‎3.下列加点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3分)‎ A.在国歌的伴奏下,升旗手小心翼翼地将国旗升上顶端,然后深深舒了口气。‎ B.她用了一个上午的时间,把房间打扫得干干净净,可谓不毛之地。‎ C.海信集团总裁刘洪新在接受《环球时报》记者采访时表示:“满足用户的细分化需求,我们必须要精益求精。”‎ D.初学书法应先认定一家,选好一帖,然后专心致志临写,不能好高骛远,见异思迁。‎ ‎4.对病句的修改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在语文学习之旅中,我们将领会到名人的光辉形象。‎ 将“领会”改为“领悟”。‎ B.中国梦不仅在国际社会产生强烈反响,而且在国内引发强烈共鸣。‎ 将“在国际社会产生强烈反响”和“在国内引发强烈共鸣”互换位置。‎ C.通过调查,使我们了解了真实情况。‎ 删掉“通过”或“使”。‎ D.为了防止今后不再发生类似的事件,有关部门进一步完善了安全措施。‎ 去掉“防止”或“不”。‎ 10‎ ‎5.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3分)‎ 在中国人眼里,人生有四件大事——衣、食、住、行。把衣放在首位,为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①古人常言“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②而它的起点“修身”当然不能缺少对身体的包装行为 ‎③即必须首先从外表上塑造出具有儒家风范的形象 ‎④因为在礼仪之邦,衣是脸面、包装,是身份的体现 ‎⑤这是士人儒生的人生信念与行为准则 A.①②⑤④③ B.③⑤④①② C.④①⑤②③ D.④①③②⑤‎ ‎6.对课文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3分)‎ A.《纪念白求恩》一文先叙后议,叙得简明扼要,议得精辟恳切,为议而叙,议从叙出,二者有机结合。‎ B.《诫子书》是诸葛亮临终前写给儿子的一封家书。全文通过智慧理性、简练谨严的文字,将普天下为人父者的爱子之情表达得非常深切。‎ C.《植树的牧羊人》通过一个孤独的牧羊人的故事,赞美了默默无闻、无私奉献的精神。‎ D.《走一步,再走一步》主要通过“我”悬崖脱险的经历,告诉人们不要畏惧困难,只要把大困难分解成一个个小困难,逐一克服,就能赢得最后的成功。‎ ‎7.名著阅读。(4分)‎ 下面是《西游记》 中四个取经人物的画像,分别由代表各自名号的汉字组合而成。仔细观察后,完成以下两小题。‎ ‎ ‎ ‎(1)简要概括小说中“D”这个人物由“天将”成为取经人的过程。‎ ‎(2)有人认为“D”在取经途中是一个多余的人物,你不赞同这种看法,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综合性学习(6分)‎ 10‎ ‎8.金秋十月,学校开展“传承中华传统文化”系列活动,请你参加并完成下列任务。‎ ‎【活动一:承习俗】‎ ‎(1)古代诗歌中,“月”是常见的意象,下面与“月”有关的诗句中,哪两句写到了传统节日?(  )(2分)‎ A.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  B.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C.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D.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 ‎(2)同学们收集了一些唐代诗人在传统节日记事抒怀的作品,《九日齐山登高》是其中的一首,请你认真阅读,回答问题。(2分)‎ 九日齐山登高 江涵秋影雁初飞,与客携壶上翠微。‎ 尘世难逢开口笑,菊花须插满头归。‎ 但将酩酊酬佳节,不用登临恨落晖。‎ 古往今来只如此,牛山何必独沾衣?‎ 你注意到这首诗中描写的节日习俗了吗?请写出你学过的同样描写这个节日习俗的两句诗。‎ ‎【活动二:学对联】‎ ‎(3)对联的基本要求:‎ ‎①必须是两句,而且这两句字数相等。‎ ‎②第一句与第二句所用短语的结构与词性应当相同或相似,也就是说必须形成对偶的修辞。如:国家富强;人民幸福。这两句就可以称作对联:“国家富强”是主谓短语,“人民幸福”也是主谓短语;“国家”与“人民”都是名词,“富强”与“幸福”都是形容词。‎ ‎③两句的内容必须有必然的联系,如果内容没有联系,即使符合前两点要求,也不能叫作对联。‎ ‎④上联最后一个字应为仄声,下联最后一个字应为平声。‎ 请根据对联要求,解答下面的问题。(2分)‎ 10‎ 你认为下面三个选项中,哪一个选项的内容不可以作为对联,请具体说出两个理由。‎ A.发奋识遍天下字,立志读尽天下书 B.百花迎春满地香,幸福临门多喜气 C.东风化雨山山翠,政策归心处处春 三、阅读探究(32分)‎ ‎(一)(4分)‎ 武陵春 李清照 风住尘香花已尽,日晚倦梳头。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语泪先流。‎ 闻说双溪春尚好,也拟泛轻舟,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 ‎9.上阕四句中有两句通过人物外在行为来写主人公的内心哀愁,请找出来。(2分)‎ ‎10.“风住尘香花已尽”这一景物描写在词中有何作用?(2分)‎ ‎(二)(13分)‎ ‎【甲】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治性。年与时驰,意与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穷庐,将复何及!‎ ‎(《诫子书》)‎ 10‎ ‎【乙】余幼时即嗜学。家贫,无从致书以观,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计日以还。天大寒,砚冰坚,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录毕,走送之,不敢稍逾约。以是人多以书假余,余因得遍观群书。既加冠,益慕圣贤之道。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先达德隆望尊,门人弟子填其室,未尝稍降辞色。余立侍左右,援疑质理,俯身倾耳以请;或遇其叱咄,色愈恭,礼愈至,不敢出一言以复;俟其欣悦,则又请焉。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 当余之从师也,负箧曳屣行深山巨谷中。穷冬烈风,大雪深数尺,足肤皲裂而不知。至舍,四支僵劲不能动,媵人持汤沃灌,以衾拥覆,久而乃和。寓逆旅,主人日再食,无鲜肥滋味之享。同舍生皆被绮绣,戴朱缨宝饰之帽,腰白玉之环,左佩刀,右备容臭,烨然若神人;余则缊袍敝衣处其间,略无慕艳意,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盖余之勤且艰若此。‎ ‎(《送东阳马生序》)‎ ‎11.解释下列加点词。(2分)‎ ‎(1)险躁则不能治性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不敢稍逾约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下列语句中加点词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3分)‎ A.非宁静无以致远    无从致书以观 B.意与日去 日再食 C.非淡泊无以明志 非学无以广才 D.夫君子之行 当余之从师也 ‎13.把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 ‎(1)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2)以是人多以书假余。‎ ‎14.说说你从【甲】【乙】两文中悟出的学习道理。(4分)‎ 10‎ ‎(三)(15分)‎ 西塘的水上清洁工 小河丁丁 ‎①那年八月下旬,我和六妹来到西塘,一个小小的江南古镇。‎ ‎②黄昏,我们沿着临河的长街漫行。一条小船在彼岸酒家楼下微微浮动,船夫坐在船头悠闲地抽着香烟。此人三十出头,身瘦衣宽,脸长长的,胡须头发有些零乱。游客朝他拍照,闪光灯咔嚓咔嚓,他毫无反应,只把一条腿歪搭在船舷上,半低着头,默默享受那支短短的香烟。那条腿也瘦,裤管显得有些空荡,薄长的脚板蹬着千层底的黑布鞋。开始我以为他在候客,后来看到船上放着长柄捞网和垃圾篓,才明白他是清洁工。‎ ‎③他扔掉烟蒂,用桨顶一下岸石,小船就离了岸,慢慢地顺水漂移。除非是给游船让道,他都懒得摇橹。摇橹也用一只手,有心无心,不愿意绷紧肌肉。世上哪有这么悠闲的清洁工!这边游人熙熙攘攘,对岸酒家正在呼喝划拳,而他充耳不闻。我注视着他,人世间的喧哗躁动就变得轻了,淡了,全都成为他的背景。‎ ‎④上了石桥,我坐在石墩上,看着他和小船缓缓漂进桥孔。我又坐到另一边的石墩上,目送他和小船渐渐远去。水面漂过梧桐叶,他漫不经心伸出捞网,连屁股都不挪一下。河边泊着一座“水上餐厅”,船楼的霓虹灯在水中投射出大片光影,奇异,诡艳。他把小船摇到滟滟的灯影里,那一刻真是如梦似幻。‎ ‎⑤我痴痴地望着他和小船消失在夜色里,不愿离去。过了许久,他和小船从暗影中再度出现,往这边漂过来。这边桥下有个小小埠头,到了这儿,他终于站起来了,小船被一种神奇的力量推着向埠头靠近。他一个跨步上了岸,动作飘逸,恍若仙人。我担心小船因为他的蹬力离岸,小船却继续往前,轻轻触到石阶,好像能按主人心意行事。他拴好小船,上岸去了,我兀自望着小船出神,那把长橹在水中半浮半浸。‎ ‎⑥“你又在想什么……”六妹似问非问。我没有回答。‎ ‎⑦‎ 10‎ 吃过晚饭回旅店休息一会儿,我们出来欣赏河街夜景,发现水上清洁工换了一个。这人身如铁塔,头大颈粗,登台唱戏李逵张飞非他莫属。那条小船载着他摇摇晃晃,好生吃力,似乎随时都会覆没。他叉开柱子般的双腿站在船上,膝盖绷得直直的,一只大手将长长的捞网牢牢夹在腋下,另一只大手掌着橹把将小船摇得飞快。‎ ‎⑧正是放河灯的时候,好几家铺子在卖河灯,有莲花灯、船灯和心灯,还有一种是长方形的,用彩纸做成,十分精致。这些河灯点燃了,烛光从里面映着彩纸,漂在水中又映着波光,在黑暗中多么动人啊。可是游客们刚刚把河灯放下去,壮汉就匆匆赶到,用捞网将河灯扑灭,捞起来用力倒进垃圾篓。他那么粗鲁,对寄载各种心愿的小灯不带丝毫怜悯,简直就是“河灯杀手”。‎ ‎⑨大家七嘴八舌地说:“灯还燃着你就这样……”“你回头再捞也不迟!”“至少等河灯熄了才能捞。”“不要捞了,河灯多漂亮呀!”‎ ‎⑩壮汉却振振有词,声音像打雷一样:“我是打工的!我不干活人家不给我钱!”‎ ‎○11一个小姑娘含着眼泪向一位卖河灯的老太太投诉,老太太操着吴侬软语无奈地说:“跟他说也没有用,他呢……等他过去了就好了……”‎ ‎○12六妹很想放河灯,又不甘让自己的河灯遭遇灭顶之灾,就在那儿磨磨蹭蹭。‎ ‎○13等了好久,终于等到壮汉驱驭着小船离去。六妹买了一盏小小的莲花灯,下到濒水的台阶,在牵挂与侥幸的目光里,很小心地将莲花灯放到水面。莲花灯畏畏葸葸躲在河堤下,没有漂向河心,这儿有台阶挡着,不到近处发现不了,它是害怕那个壮汉杀回马枪吧。‎ ‎○14夜渐渐深了,街市渐渐冷清、寂静。我们走过幽暗的长巷回到旅店。我在露台上坐了很久,半分睡意也没有。‎ ‎(选自《文汇报》‎2016年5月2日,略有删改)‎ ‎15.文章主要写了两位清洁工,处处形成对比。根据文章内容,把下面表格填写完整。(3分)‎ 第一位清洁工 第二位清洁工 外貌 身瘦衣宽,脸长长的 ①‎ 摇橹 不愿意绷紧肌肉 ②‎ 捞垃圾 ③ 匆匆赶到 捞起来用力倒 ‎16.结合语境,品味下列语句中加点词的表达效果。(4分)‎ ‎(1)上了石桥,我坐在石墩上,看着他和小船缓缓漂进桥孔。‎ 10‎ ‎(2)等了好久,终于等到壮汉驱驭着小船离去。‎ ‎17.第③段写清洁工,为何又要写“这边游人熙熙攘攘,对岸酒家正在呼喝划拳”?请简要分析。(2分)‎ ‎18.第⑥段写道:“‘你又在想什么……’六妹似问非问。我没有回答。”请你结合语境,用第一人称写出“我”当时的心理活动,40字以内。(2分)‎ ‎19.文章结尾:我在露台上坐了很久,半分睡意也没有。读完全文,你一定也有很多思考,请写下你的阅读感悟。(4分)‎ 四、作文(40分)‎ ‎20.学习的课堂上,有迷惘,更有明朗,智慧的我们一起探究品尝;实践的园地里,有恐慌,更有荣光,团结的我们一起合作担当;生活的蓝天下,有忧伤,更有欢畅,热情的我们一起体验分享……成长路上,需要我们同担风雨,共享阳光。‎ 请以《我们一起来》为题,写一篇作文。‎ 答案:‎ 一、1.A 点拨:“痉”应读“jìng”。‎ ‎2.D 点拨:A项“至”应为“致”;B项“忘”应为“妄”;C项“姿”应为“资”。‎ ‎3.B 点拨:“耳濡目染”‎ 10‎ 形容见得多听得多了之后,无形之中受到影响,用在此处不合语境。‎ ‎4.D 点拨:D项句式杂糅,“是为……编写的……材料”和“的主要读者是……”两种句式保留一种即可。‎ ‎5.B 6.C ‎7.B 点拨:本题运用 ,句子排序五顺序法)。本题是按先总后分再总的顺序排列。③承接①,引出④⑤,②是结论句。‎ ‎8.C 二、9.(1)①③ 将“我校的‘书香校园’活动’”改为“我校在‘书香校园’活动中”。(或:在“被”前加“我校”)‎ ‎②④ 删去“为宗旨”。(或:将“为了”改为“以”)‎ ‎(2)示例一:会像阳光一样,照亮你前行的征途,融化你航程的坚冰 示例二:会像弯月一样,点亮你夜行的灯盏,抚慰你漂泊的心灵 ‎(3)示例一:梅花香自苦寒来 示例二:在磨难中成长 示例三:逆境•成才 三、(一)10.这里的“静”其实就是指心静,也就是没有欲望,心态安然,能耐得住寂寞,把精力专注地投入到自己的事业中去,“用生命的火燃烧自己,照亮自己;在精诚进取中,创造着辉煌”。 点拨:解读题目中“静”的内涵,一定要结合文中具体语句来分析概括。如第③段中的“无欲则心静,心静则体闲”“这些人,终是因为心态安然而不失其真”,第④段中的“心静,是需要耐得住寂寞的”“在寂寞和安静中,用生命的火燃烧自己,照亮自己;在精诚进取中,创造着辉煌”等。‎ ‎11.①道理论证;如本文引用洪应明、陈垣等人的话来证明自己的观点。②举例论证;如列举钱锺书著《管锥编》和孙犁晚年阅读思考著书的例子。‎ ‎12.陈述句:拥有一颗安静的心,才会下得如此功夫。原句表达效果更好;原句是反问句,它比一般的陈述句语气更强,更能引起读者的注意和思考。 点拨:此题考查不同句式的表达效果。可从语气及其作用的角度来思考。‎ ‎13.略。 点拨:①书信的格式要正确;②要适当引用或化用这篇短文的内容;③用语要委婉,合乎礼貌。‎ ‎(二)14.从要多读经典、要多读业务书籍、要结合志趣来选择书籍三个方面来论证的。‎ 10‎ ‎15.重视理由有四:①人们被无孔不入、五花八门的信息弄得眼花缭乱。②阅读没有多少实际内容的书,浪费时间。③快餐文化和浅阅读,不利于人们精神的成长。④深阅读能训练人们分析、概括、判断和联想的能力,使人的各种素养在阅读中得到全面提升。(言近即可)‎ ‎16.第一则材料。材料中笛卡尔根据兴趣阅读大量书籍,成了著名的物理学家与哲学家这一事实与第④段的论点相符,很好地论证了“要结合志趣来选择书籍”这一论点。第二则材料与第④段不符,内容更接近于“深阅读”。‎ 四、17.思路点拨:这是一道材料作文题。材料不长,可概括为两个方面:一是学习的对象和“阅读”的内容——大学者和大学者的借书单;二是“阅读”的作用,主要是开阔眼界,增长学问。大学者的感召力给了金克木极大的学习动力,而大学者的书单又为金克木提供了行之有效的学习方法和丰富的学习内容。正是在这样的前提下,金克木通过广泛阅读,最终取得卓越的成就。结合对材料的解读,我们可从以下角度立意和选材:如以“阅读的力量”为题,列举清华大学厨师张立勇考托福的事例来写,阐述即使起点较低,但只要肯学习、肯阅读,不断提升自己的知识和能力,也能获得很好的人生成就的道理。如以“积累造就成功”为题,可从正反两方面来选取事例,如列举方仲永的故事、相声大师侯宝林注重生活积累学相声的故事等,阐述成功需要日积月累、需要不断努力的观点。 例文略。‎ 10‎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