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古诗总集整理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新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古诗总集整理

新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古诗总集 温馨提示 新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古诗词共 12 首 其中必读 4 首,课外阅读 8 首 必读篇 4 首 1、 观沧海 原 文:‎ 观沧海 (曹操)‎ 东临碣石,以观沧海。‎ 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树木丛生,百草丰茂。‎ 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 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翻 译:‎ 东行登上碣石山,来观赏那苍茫的海。海水多么宽阔浩荡,山岛高高地挺立在海边。树木和百草丛生,十分繁茂,秋风吹动树木发出悲凉的声音,海中涌着巨大的海浪。太阳和月亮的运行,好像是从这浩瀚的海洋中发出的。银河星光灿烂,好像是从这浩瀚的海洋中产生出来的。我很高兴,就用这首诗歌来表达自己内心的志向。‎ 注 释:‎ ‎(1)临:登上,有游览的意思。(2)碣(jié)石:山名。碣石山,河北昌黎碣石山。公元207年秋天,曹操征乌桓得胜回师时经过此地。(3)沧:通“苍”,青绿色。(4)海:渤海(5)何:多么(6)澹澹(dàn dàn):水波摇动的样子。(7)竦峙(sǒng zhì):耸立。竦 ‎ ,通耸,高。(8)萧瑟:树木被秋风吹的声音。(9)洪波:汹涌澎湃的波浪(11)日月:太阳和月亮(12)若:如同.好像是.(13)星汉:银河,天河。(14)幸:庆幸。(15)甚:极点。(16)至:非常,(17)幸甚至哉,歌以咏志:太值得庆幸了!就用诗歌来表达心志吧。‎ ‎2、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李白)‎ 原 文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李白)‎ 杨花落尽子规啼,‎ 闻道龙标过五溪。‎ 我寄愁心与明月,‎ 随风直到夜郎西。‎ 翻 译 在杨花落完,子规啼鸣的时候,听说你路过五溪。我把我忧愁的心思寄托给明月,希望能随着风一直陪着你到夜郎以西。‎ 注 释 ‎(1)王昌龄:唐代人,天宝(唐玄宗年号,742~756)年间被贬为龙标县尉。左迁:贬谪,降职。古人尊右卑左,因此把降职称为左迁。龙标:古地名,唐朝置县,今湖南省黔阳县。‎ ‎(2)杨花:柳絮。子规:即杜鹃鸟,相传其啼声哀婉凄切。杨花落尽:一作“扬州花落”。‎ ‎(3)龙标:诗中指王昌龄,古人常用官职或任官之地的州县名来称呼一个人。五溪:是武溪、巫溪、酉溪、沅溪、辰溪的总称,在今湖南省西部。‎ ‎(4)与:给。‎ ‎(5)随风:一作“随君”。夜郎:汉代中国西南地区少数民族曾在今贵州西部、北部和云南东北部及四川南部部分地区建立过政权,称为夜郎。唐代在今贵州桐梓和湖南沅陵等地设过夜郎县。这里指湖南的夜郎(在今新晃侗族自治县境,与黔阳邻近)。李白当时在东南,所以说“随风直到夜郎西”。‎ ‎3、次北固山下(王湾)‎ 原 文 次北固山下(王湾)‎ 客路青山外, 行舟绿水前。‎ 潮平两岸阔, 风正一帆悬。‎ 海日生残夜, 江春入旧年。‎ 乡书何处达? 归雁洛阳边。‎ 翻 译 旅途在青山外,在碧绿的江水前行舟。‎ 潮水涨满,两岸之间水面宽阔,顺风行船恰好把帆儿高悬。‎ 夜幕还没有褪尽,旭日已在江上冉冉升起,还在旧年时分,江南已有了春天的气息。‎ 寄出去的家信不知何时才能到达,希望北归的大雁捎到洛阳去。‎ 注 释 ‎(1)次:旅途中暂时停宿,这里是停泊的意思。‎ ‎(2)北固山:在今江苏镇江北,三面临长江。‎ ‎(3)客路:旅途。‎ ‎(4)潮平两岸阔:潮水涨满时,两岸之间水面宽阔。‎ ‎(5)风正:顺风。‎ ‎(6)悬:挂。‎ ‎(7)海日:海上的旭日。‎ ‎(8)残夜:夜将尽之时。‎ ‎(9)江春:江南的春天。‎ ‎(10)归雁:北归的大雁。大雁每年秋天飞往南方,春天飞往北方。古代有用大雁传递书信的传说。‎ ‎(11)青山:指北固山。‎ ‎(12)乡书:家信。‎ 4、 天净沙秋思 原 文 天净沙秋思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 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翻 译 枯藤缠绕的老树的枝干上栖息着黄昏归巢的乌鸦,‎ 小桥下潺潺的流水映出飘荡着炊烟的几户人家。‎ 荒凉的古道上,迎着萧瑟的秋风,‎ 一位骑着瘦马的游子缓缓前行。 夕阳早已往西沉下来, 漂泊未归的游子还在极远的地方。‎ 课外阅读8首 ‎1、峨眉山月歌(李白)‎ 原 文 峨眉山月歌(李白)‎ 峨眉山月半轮秋,‎ 影入平羌江水流。‎ 夜发清溪向三峡,‎ 思君不见下渝州。‎ 翻 译 高峻的峨眉山前,悬挂着半轮秋月。‎ 流动的平羌江上,倒映着精亮月影。‎ 夜间乘船出发,离开清溪直奔三峡。‎ 想你却难相见,恋恋不舍去向渝州。‎ 注 释 ‎(1)峨眉山:在今四川峨眉县西南。‎ ‎(2)半轮秋:半圆的秋月,即上弦月或下弦月。‎ ‎(3)影:月光的影子。 平羌:即青衣江,在峨眉山东北。源出四川芦 山,流经乐山汇入岷江。‎ ‎(4)夜:今夜。发:出发。清溪:指清溪驿,属四川犍为,在峨眉山附近。‎ 三峡:指长江瞿塘峡、巫峡、西陵峡,今在四川、湖北两省的交界处。 一说指四川乐山的犁头、背峨、平羌三峡,清溪在黎峡的上游。‎ ‎(5)君:指峨眉山月。一说指作者的友人。‎ 下:顺流而下。‎ 渝州:治所在巴县,今重庆一带。‎ ‎2、江南逢李龟年(杜甫)‎ 原 文 ‎ 江南逢李龟年(杜甫)‎ 岐王宅里寻常见,‎ 崔九堂前几度闻。‎ 正是江南好风景,‎ 落花时节又逢君。‎ 翻 译 当年在岐王宅里,‎ 常常见到你的演出;‎ 在崔九堂前,‎ 也曾多次欣赏你的艺术。‎ 没有想到,‎ 在这风景一派大好的江南;‎ 正是落花时节,‎ 能巧遇你这位老相熟。‎ 注 释 ‎(1)李龟年:唐朝开元、天宝年间的著名乐师,擅长唱歌。因为受到皇帝唐玄宗的宠幸而红极一时。 “安史之乱”后,李龟年流落江南,卖艺为生。‎ ‎(2)岐王:唐玄宗李隆基的弟弟, 名叫李范,以好学爱才著称,雅善音律。‎ ‎(3)寻常:经常。‎ ‎(4)崔九:崔涤,在兄弟中排行第九,中书令崔湜的弟弟。玄宗时,曾任殿中监,出入禁中,得玄宗宠幸。崔姓,是当时一家大姓,以此表明李龟年原来受赏识。‎ ‎(5)江南:这里指今湖南省一带。‎ ‎(6)落花时节:暮春,通常指阴历三月。落花的寓意很多,人衰老飘零,社会的凋弊丧乱都在其中。‎ ‎(7)君:指李龟年 ‎3、行军九日思长安故园(岑参)‎ 原 文 行军九日思长安故园(岑参)‎ 强欲登高去,无人送酒来。‎ 遥怜故园菊,应傍战场开。‎ 翻 译 九月九日重阳佳节,我勉强登上高处远眺,然而在这战乱的行军途 中,没有谁能送酒来。我心情沉重地遥望我的故乡长安,那菊花大概 傍在这战场零星的开放了。‎ 注 释 ‎①九日:指九月九日重阳节。‎ ‎②强:勉强。‎ ‎③登高:重阳节有登高赏菊饮酒 以避灾祸的风俗。‎ ‎④怜:可怜。‎ ‎⑤傍:靠近、接近。‎ ‎4、夜上受将城闻笛(李益)‎ 原 文 夜上受将城闻笛(李益)‎ 回乐峰前沙似雪,受降城外月如霜。‎ 不知何处吹芦管,一夜征人尽望乡。‎ 翻 译 回乐峰前的沙地白得像雪,‎ 受降城外的月色有如秋霜。‎ 不知何处吹起凄凉的芦管,‎ 一夜间征人个个眺望故乡。‎ 注 释 ‎⑴受降城:唐初名将张仁愿为了防御突厥,在黄河以北筑受降,分东、中、西三城,都在今内蒙古自治区境内。另有一种说法是:公元646年(贞观二十年),唐太宗亲临灵州接受突厥一部的投降,“受降城”之名即由此而来。‎ ‎⑵回乐峰:唐代有回乐县,灵州治所,在今宁夏回族自治区灵武县西南。回乐峰即当地山峰。一作 “回乐烽”:指回乐县附近的烽火台。‎ ‎⑶城下:一作“城上”,一作“城外”。‎ ‎⑷芦管:笛子。一作“芦笛”。‎ ‎⑸征人:戍边的将士。尽:全。‎ ‎5、秋词(刘禹锡)‎ 原文 秋词(刘禹锡)‎ 自古逢秋悲寂寥,‎ 我言秋日胜春朝。‎ 晴空一鹤排云上,‎ 便引诗情到碧霄。‎ 译文:‎ 自古以来,骚人墨客都悲叹秋天萧条、凄凉、空旷。我却说秋天远远胜过春天。秋日天高气爽,晴空万里。一只仙鹤直冲云霄推开层云,也激发我的诗情飞向万里晴空。‎ 注释:‎ ‎⑴悲寂寥:悲叹萧条空寂。宋玉《九辩》有“悲哉,秋之为气也”、“寂寥兮,收潦而水清”等句。⑵春朝:春初朝,朝,有早晨的意思,这里指的是刚开始。⑶晴:一作“横”。排云:推开白云。排:推开,有冲破的意思。⑷诗情:作诗的情绪、兴致。碧霄:青天。‎ ‎6、夜雨寄北(李商隐)‎ 原文 夜雨寄北(李商隐)‎ 君问归期未有期, 巴山夜雨涨秋池。‎ 何当共剪西窗烛, 却话巴山夜雨时。‎ 翻译:‎ 您问归期,归期实难说准,巴山连夜暴雨,涨满秋池。‎ 何时归去,共剪西窗烛花,当面诉说,巴山夜雨况味。‎ 注释 ‎(1)寄北:写寄给北方的人。诗人当时在巴蜀(现在四川省),他的亲友在长安,所以说“寄北”。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亲友的深刻怀念。‎ ‎(2)君:对对方的尊称,等于现代汉语中的“您”。‎ ‎(3)归期:指回家的日期。‎ ‎(4)巴山:指大巴山,在陕西南部和四川东北交界处。这里泛指巴蜀一带。‎ ‎(5)秋池:秋天的池塘。‎ ‎(6)何当:什么时候。‎ ‎(7)共:副词,用在谓语前,表示动作行为是由两个或几个施事者共同发生的。可译为“一起”。‎ ‎(8)剪西窗烛:剪烛,剪去燃焦的烛芯,使灯光明亮。这里形容深夜秉烛长谈。“西窗话雨”“西窗剪烛”用作成语,所指也不限于夫妇,有时也用以写朋友间的思念之情。‎ ‎(9)却话:回头说,追述。‎ ‎7、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陆游)‎ 原 文 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陆游)‎ 僵卧孤村不自哀,‎ 尚思为国戍轮台。‎ 夜阑卧听风吹雨,‎ 铁马冰河入梦来。‎ 翻 译 我直挺挺躺在孤寂荒凉的乡村里,‎ 没有为自己的处境而感到悲哀,‎ 心中还想着替国家防卫边疆。‎ 夜将尽了,我躺在床上听到那风雨的声音,‎ 迷迷糊糊地梦见,‎ 自己骑着披着铁甲的战马跨过冰封的河流。‎ ‎8、潼关(谭嗣同)‎ 原文 潼关(谭嗣同)‎ 终古高云簇此城,秋风吹散马蹄声。‎ 河流大野犹嫌束,山入潼关解不平。‎ 翻译 这位英气勃发的少年,骑马登上半山间的潼关古道,傍山监河,乘兴前进,任清脆的马蹄声被猎猎西风吹散、吹远,飞入滚滚的云涛里。大概从古到今,这巍峨的雄关就被白云,团团簇拥着,一直不曾解围吧?‎ 注释 潼关:在今陕西,关城地势险峻,自古即为要塞。‎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