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诗两首教案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2诗两首教案

课题 诗两首 课型 新授 教学 目标 ‎1.通过有感情地朗读,体会每首诗所表达的感情。 ‎ ‎2.学习《假如我们不去打仗》,要了解田间“街头诗”的节奏特点,通过反复朗读来体会诗歌的战斗性和号召力。 ‎ ‎3.赏析《假如我们不去打仗》,领悟寓正于反的艺术手法。 ‎ ‎4.学习《军帽底下的眼睛》,理解诗人的写作思路,了解抗美援朝的历史,从而深入理解诗人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 重点 难点 ‎1了解两首诗所表达的感情 ‎ 2、 体会诗歌的战斗性和号召力。‎ 集体备课 个性设计 ‎(一)走近诗人 田间(1916年—1985年),安徽省无为县人,著有诗集《未明集》《中国牧歌》、《给战斗者》、《抗战诗抄》等。‎ ‎《假如我们不去打仗》作于1938年,是田间抗战诗歌的代表作。田间的抗战诗篇大多属于鼓动诗,善于用精短有力的诗句来表现战斗激情,又常用诗句的前后重复来渲染豪迈的声势,在节奏上形成一种急促感,增强了鼓动性,闻一多因此而把田间称作“时代的鼓手”。‎ ‎(二)诗歌的写作背景 这是诗人田间20世纪30年代后期写就的一首街头诗。街头诗是抗战时期,在抗日民主根据地出现的短小精悍、紧密配合当时斗争,迅速发挥宣传作用的一种诗歌形式。也称传单诗、墙头诗。‎ ‎1938年8月7日,被当时在延安的诗人称为“街头诗运动日”。这一天,在延安的大街小巷,墙头和城墙上,张贴起街头诗。《街头诗歌运动宣言》号召人们“不要让乡村的一堵墙、路旁的一片岩石。白白地空着”,认为街头诗运动“是使诗歌服务抗战,创造大众诗歌的一条大道”(田间:《延安的街头诗运动》)。稍后,在一些抗日民主根据地,街头诗运动也渐次得到展开。 ‎ ‎ 写街头诗、传单诗比较活跃的作者有田间、邵子南、史轮等。田间从延安到晋察冀一直是街头诗运动的积极推动者。他这时期写的街头诗,像《假如我们不去打仗》《毛泽东同志》《义勇军》《呵,游击司令》《给饲养员》《我是庄稼汉》等。诗行简短,寓意深长,在朴素的诗句里,充满着火热的时代气息和强烈的爱憎感情。 ‎ ‎ 当时,中国人民反抗日本法西斯侵略的战斗正如火如荼地展开,面对敌人疯狂侵略和残酷杀戮的嚣张气焰,是投降还是反抗?田间的这首小诗旗帜鲜明地回答了这一问题,深刻地揭示了不奋起、不抗争、不战斗的严重后果。‎ ‎(三)朗读练习 ‎1.自由朗读,注意语音、语调及停顿,揣摩朗读技巧。‎ ‎2.着重体味“看,这是奴隶!”一句是谁讲的话,应该怎样读。最好加上动作和表情。‎ 明确:这是引用,出自敌人之口。应该用残暴、讥讽的语气来读,以激起听众的愤恨之情。‎ ‎(四)在朗读课文的基础上畅谈读这首诗歌的感受。‎ ‎(五)内容探讨 ‎1.诗歌的标题是一个什么句子?有何作用?请根据语感和内容将其补充完整。 ‎ ‎ 明确:设问句。制造悬念,引发读者思考。“假如我们不去打仗,会怎么样?”‎ ‎2.(1)“假如我们不去打仗”会有怎样的结果?请用课文中的诗句来回答。 ‎ 明确:“敌人用刺刀|杀死了我们,还要用刺刀指着我们骨头说:|‎ 3‎ ‎‘看,|这是奴隶!’”‎ ‎(2)这句话该怎样理解? ‎ 明确:这是作者的假设,是虚写,虚中见实。“用刺刀杀”,这是日本帝国主义屠杀中国人民的真实写照。“杀”已是鲜血淋淋的残忍;“用刺刀”更说明了敌人的残忍;“还”字意境更为冷酷;“指着我们骨头说“‘看,这是奴隶!’”一句深刻地揭示了侵略者对我们民族尊严的践踏,对我们人格、国格的侮辱。‎ ‎(3)为什么敌人是指着“我们骨头”而不是“肉体”来说呢? ‎ 明确:因为“骨头”指骨气,这不仅是对人格的侮辱,也是对人精神的侮辱。 ‎ ‎(4)“看,这是奴隶!”是谁说的话?应该怎样读? ‎ 明确:这是引用,出自敌人之口。应该用残暴、讥讽的语气来读,以激起听众的愤恨之情。 ‎ ‎(5)这首诗非常短,没有一句是正面劝说“我们”去打仗的,但却很能起鼓舞作用,这是为什么? ‎ 明确:作者先从反面假设,“假如我们不去打仗”,引起人们认真地、严肃地思考。接着写出这一假设将产生的可怕结果,“敌人用刺刀杀死了我们”,最后,作者又用漫画的手法,生动形象地刻画了敌人凶恶的嘴脸和强盗相,“还要用刺刀指着我们骨头说:‘看,这是奴隶!’”从而揭示了甘当奴隶的可悲之处,激励人们觉醒,鼓舞人们奋起抗战,有很强的战斗性和号召力。 ‎ 这首诗使人们在假想而又现实的淋漓鲜血面前,明白了这样一个道理:爱好和平,不愿做奴隶,就必须起来战斗,以革命的暴力反抗侵略者野蛮而惨无人道的暴力。闻一多先生评价这首诗“爆炸着生命的热与力”,使人悲愤,催人战斗。 ‎ ‎(六)小结 目前,日本国内军国主义思想正显出复活的苗头,一小撮反华分子“晋拜”靖国神社,企图否认历史,否认他们对中华民族犯下的血腥罪行,田间的这首小诗难道不正是他们恶行滔天的如山铁证?只有建设我们的祖国,使她日益强大起来,才能防止历史的悲剧重演!无论当时,还是现在,田间的这首小诗都如战斗的鼓点,警醒我们,催人进取! ‎ ‎《军帽底下的眼睛》‎ ‎(一)走近胡昭 这是缅怀诗人胡昭的一首诗,胡昭,满族正白旗人。祖籍河北宝坻县,祖上是旗兵。生于吉林省舒兰县暖泉岗村。从1955年开始,诗集《光荣的星云》、《草原夜景》、《小白桦树》相继出版;其中短诗《军帽底下的眼睛》为诗坛所瞩目。2002年获首届吉林省文学创作奖。去世前曾任中国作家协会第四届理事,第五届全委,第六届名誉委员;中国诗歌学会第一届理事。2004年2月15日下午,因心脏病突发去世,享年71岁。‎ ‎(二)背景介绍 ‎《军帽底下的眼睛》于1952年12月写于朝鲜战场。诗中没有着意渲染硝烟弥漫、炮火纷飞的场面,也没有从正面歌颂英勇杀敌、视死如归的志愿战士的形象,而是以战斗生活为背景,着重展示了另一个世界——战士们丰富的内心世界。‎ ‎(三)朗读课文 ‎(四)理清写作思路 由救护人员的眼睛到妹妹、妈妈的眼睛,从前线到后方,从朝鲜战场到整个中国,从发扬救死扶伤的人道主义精神到全国人民对志愿军战士的深切期待,联系紧密,构思精巧。 ‎ ‎(五)内容研讨 ‎1.诗的开头“透过炮火,透过烟雾”,有何作用?‎ 3‎ 这两句简明概括地渲染了硝烟弥漫、炮火纷飞的战斗场面,为下文展开战士丰富的内心世界提供了背景。 ‎ ‎2.《军帽底下的眼睛》刻画了哪两种人物形象?他们分别有怎样的特点?‎ 诗歌刻画了战士和战地救护人员的光辉形象。战地救护人员以女性形象出现,在可敬的勇敢中蕴含着女性的温柔与细腻,对前线战士无限的关爱一览无余;诗中的“我”是一个英勇无畏,有着强烈的责任感、使命感,肩负着保家卫国重任的战士形象。‎ ‎3.诗人为什么会不由地想到妹妹和妈妈的眼睛?‎ 诗人幼年丧父,家乡解放不久又失去了母亲,成了孤儿。从这首诗里,我们可以看到,诗人对于他从未得到的手足之情和过早失去的母爱是十分渴望的,这也许是诗人不自觉地写到妹妹和妈妈眼睛的一个内在原因。自然,诗人有权利向往那些从未得到的和过早失去的一切,更有权利捍卫全国人民已经得到的和正在得到的一切。‎ ‎4.诗歌的最后一节,有什么表达作用?‎ 内容上,表达了“我”保家卫国的决心;结构上,收束了全文,深化了主题。‎ ‎(六)小结 这首诗着重展示了战士们丰富的内心世界。结构上的突出特点是:叙事在前,是基础;抒情在后,是在叙事基础上的发展和升华。‎ 板书总结 军帽底下的眼睛 胡昭 第一层:所见:救护人员和伤员坚毅的眼睛。‎ 第二层:联想:妹妹和妈妈的眼睛。‎ 行动:杀敌,勇敢战斗 第三层:决心和意志:保卫人民和祖国的眼睛。‎ 五、作业 课外收集以战争为题材的诗歌,选择其中一首朗读并点评。‎ 课后反思 3‎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