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上册语文课件《中秋咏月诗词三首 水调歌头》 苏教版(2016) (18)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七年级上册语文课件《中秋咏月诗词三首 水调歌头》 苏教版(2016) (18)

苏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第14课《中秋咏月诗词三首》---《水调歌头》 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有关“月”的诗,你知道多少?月亮传达思乡、怀人……之情!---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杜甫《出塞》 “中秋词自东坡《水调歌头》一出,余词尽废。”清朝词评家胡仔:---《渔隐丛话》 领会诗中美好的意境和委婉的别离思聚的情思。感受作者对人生的感悟及其旷达胸襟。AB学习目标 苏轼(1037-1101),北宋文学家、书画家。字子瞻,又字和仲,号东坡居士。汉族,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与父苏洵,弟苏辙合称三苏。他在文学艺术方面堪称全才。其文汪洋恣肆,明白畅达,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为唐宋八大家之一;诗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在艺术表现方面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开豪放一派,对后代很有影响,与辛弃疾并称“苏辛”;诗文有《东坡七集》等,词有《东坡乐府》。 写作背景这首词是公元1076年(宋神宗熙宁九年)中秋作者在密州时所作。苏轼因为与当权的变法者王安石等人政见不同,被贬到各地为官。他曾经要求调任到离苏辙较近的地方为官,以求兄弟多多聚会。公元1074年(熙宁七年)苏轼差知密州。到密州后,这一愿望仍无法实现。公元1076年的中秋,皓月当空,银辉遍地,词人与胞弟苏辙分别之后,已七年未得团聚。此刻,词人面对一轮明月,心潮起伏,于是乘酒兴正酣,挥笔写下了这首名篇。 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兼怀子由。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què),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转朱阁,低绮(qǐ)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一起大声齐读这首诗吧! 再读课文,理解中秋月找出文中不理解的字、词、句讨论解决! 1、兼怀子由。2、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3、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4、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永远像明月一样纯洁,用积极的心态来面对我们的人生,不断跨越人生中遇到的各种障碍!老师寄语: THANKS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