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2-03-31 发布 |
- 37.5 KB |
- 31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部编版七年级下册语文作业课件-第2课 说和做——记闻一多先生言行片段
中小学精品教学资源中小学精品教学资源中小学精品教学资源中小学精品教学资源中小学精品教学资源中小学精品教学资源中小学精品教学资源中小学精品教学资源中小学精品教学资源中小学精品教学资源中小学精品教学资源中小学精品教学资源中小学精品教学资源中小学精品教学资源中小学精品教学资源中小学精品教学资源中小学精品教学资源中小学精品教学资源中小学精品教学资源中小学精品教学资源中小学精品教学资源中小学精品教学资源中小学精品教学资源中小学精品教学资源中小学精品教学资源中小学精品教学资源中小学精品教学资源中小学精品教学资源中小学精品教学资源中小学精品教学资源中小学精品教学资源中小学精品教学资源中小学精品教学资源中小学精品教学资源中小学精品教学资源中小学精品教学资源中小学精品教学资源中小学精品教学资源中小学精品教学资源中小学精品教学资源中小学精品教学资源中小学精品教学资源中小学精品教学资源中小学精品教学资源中小学精品教学资源中小学精品教学资源中小学精品教学资源中小学精品教学资源中小学精品教学资源中小学精品教学资源中小学精品教学资源中小学精品教学资源中小学精品教学资源中小学精品教学资源中小学精品教学资源中小学精品教学资源中小学精品教学资源中小学精品教学资源中小学精品教学资源中小学精品教学资源中小学精品教学资源中小学精品教学资源中小学精品教学资源中小学精品教学资源中小学精品教学资源中小学精品教学资源中小学精品教学资源中小学精品教学资源中小学精品教学资源中小学精品教学资源中小学精品教学资源中小学精品教学资源中小学精品教学资源中小学精品教学资源中小学精品教学资源中小学精品教学资源中小学精品教学资源中小学精品教学资源中小学精品教学资源中小学精品教学资源中小学精品教学资源中小学精品教学资源中小学精品教学资源中小学精品教学资源中小学精品教学资源中小学精品教学资源中小学精品教学资源中小学精品教学资源中小学精品教学资源中小学精品教学资源中小学精品教学资源中小学精品教学资源中小学精品教学资源中小学精品教学资源中小学精品教学资源中小学精品教学资源中小学精品教学资源中小学精品教学资源中小学精品教学资源中小学精品教学资源中小学精品教学资源中小学精品教学资源中小学精品教学资源中小学精品教学资源中小学精品教学资源中小学精品教学资源中小学精品教学资源中小学精品教学资源中小学精品教学资源中小学精品教学资源中小学精品教学资源中小学精品教学资源中小学精品教学资源中小学精品教学资源中小学精品教学资源中小学精品教学资源中小学精品教学资源中小学精品教学资源中小学精品教学资源中小学精品教学资源中小学精品教学资源中小学精品教学资源中小学精品教学资源中小学精品教学资源中小学精品教学资源中小学精品教学资源中小学精品教学资源中小学精品教学资源中小学精品教学资源中小学精品教学资源中小学精品教学资源中小学精品教学资源中小学精品教学资源中小学精品教学资源中小学精品教学资源中小学精品教学资源中小学精品教学资源中小学精品教学资源中小学精品教学资源中小学精品教学资源中小学精品教学资源中小学精品教学资源中小学精品教学资源中小学精品教学资源中小学精品教学资源中小学精品教学资源中小学精品教学资源中小学精品教学资源中小学精品教学资源中小学精品教学资源中小学精品教学资源中小学精品教学资源中小学精品教学资源中小学精品教学资源 第一单元 学习导航学习目标1.学习闻一多先生严谨刻苦的治学态度、无私无畏的斗争精神、澎湃执着的爱国热情以及言行一致的高尚人格,做一个大写的人。2.理清文章思路,把握文章精致严谨的结构,理解句段的作用。语文要素一、记叙文中表达方式的综合运用记叙文的主要表达方式是叙述和描写,但是为了把人物和事件表现得更鲜明,把思想内容表达得更深刻,也经常运用议论、抒情等表达方式。如本课写道:“不动不响,无声无闻。一个又一个大的四方竹纸本子,写满了密密麻麻的小楷,如群蚁排衙。几年辛苦,凝结而成《唐诗杂论》的硕果。”这几句是叙述和描写,紧接着是议论:“他并没有先‘说’,但他‘做’了,做出了卓越的成绩。”此时运用议论的表达方式可以直接揭示人物作为学者“做了再说,做了不说”的品格。2说和做——记闻一多先生言行片段 语文要素二、阅读引导1.抓关键句:学生关注的内容是不相同的,“一千个读者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但是每个作者都会有自己的情感和写作目的,如何更好地把握作者的初衷呢?可以先研究课文标题。作者在题目中就非常明确地告诉我们他主要写什么——写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那么在阅读时,就要关注那些直接点明“说”和“做”特点的语句。可以采用速读的方式,迅速勾画出这样的语句。2.梳理思路:作者从做学者和做民主战士两个角度,来写闻先生的“说”和“做”。前半部分写闻一多先生“做了再说,做了不说”,表现闻先生“学者的方面”;后半部分写闻一多先生“说”了就“做”,言行一致,表现闻先生“革命家的方面”。最后作者抒情赞叹闻先生的高尚品质——“他,是口的巨人。他,是行的高标”。 语文要素3.精读品鉴。如果文章只是上面的议论抒情的语句,倒是一目了然,但是缺乏感染力,不会让读者感同身受。那么臧克家是怎样写的呢?精读文章,从选材和剪裁等方面分析课文。4.品味语言。 名师导学1.背景解读闻一多(1899—1946),本名闻家骅,字友三,湖北浠水人,诗人、学者、民主战士。在清华大学读书期间即参加学生运动,曾代表学校出席全国学联会议。1922年赴美国芝加哥美术学院学习,后来研究文学。1923年出版的第一部诗集《红烛》,闪烁着反帝爱国的火花。1928年出版的第二部诗集《死水》,表现出深沉的爱国主义激情。在这以后闻一多便致力于古 典文学的研究。1937年抗战开始,他在云南昆明西南联大任教。1943年后,因目睹国民党反动政府的腐败,愤然而起,积极参加反对独裁,争取民主的斗争。“一二·一”惨案发生后,他英勇地投身到爱国民主运动中。1946年7月15日,他在云南昆明被国民党特务暗杀。臧克家于1930年至1934年在青岛大学学习,是闻一多先生的高足,经常出入于闻一多先生的办公室和家中。他于1980年2月发表的这篇散文,虽只记述了闻一多先生言行的些许片段,但我们仍可从中看到这位诗人、学者、战士的形象。 2.整体感知 名师导练【基础训练】1.结合语境,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词语。(1)杜甫晚年,疏懒得“一月不shūtóu()”。(2)闻先生xīnbùzàiyān(心不在焉),bàoqiàn()地道一声:“zhìxù()不在我的范围以内。”(3)shēnxiāo()灯火是他的bànlǚ(),因它大开光明之路,“漂白了四壁”。梳头抱歉秩序深宵伴侣 (4)一个又一个大的四方竹纸本子,写满了密密麻麻的xiǎokǎi()。(5)几年辛苦,凝结而成《唐诗杂论》的shuòguǒ()。(6)他并没有先“说”,但他“做”了,做出了zhuóyuè()的成绩。(7)在李公朴同志被害之后,警报diéqǐ(),形势紧张。(8)闻一多先生,是卓越的学者,热情péngpài()的优秀诗人,大勇的革命烈士。(9)明知凶多吉少,而闻先生dàwúwèi()地在群众大会上,大骂特务,kāngkǎilínlí()。小楷硕果卓越迭起澎湃大无畏慷慨淋漓 (10)钻之弥坚,越坚,钻得越qièérbùshě()。(11)他从唐诗下手,mùbùkuīyuán(),足不下楼,兀兀穷年,lìjìnxīnxuè()。(12)他“说”了。说得真痛快,动人心,鼓壮志,qìchōngdǒuniú(),声震天地!锲而不舍目不窥园沥尽心血气冲斗牛 2.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A.水滴锲而不舍,日雕月琢,终于滴穿了石块,成为今天太极洞内的一大奇观。B.这位著名演唱家的歌声气冲斗牛,声入九霄,赢得在场观众的阵阵掌声与喝彩。C.袁隆平院士潜心贯注地研究高产杂交水稻品种,为解决全世界人民的温饱问题做出了巨大贡献。D.许多老师在平凡的岗位上默默工作着,兀兀穷年,看见学生有出息,便认为自己所有的付出都值得。B 3.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作为学者和诗人的闻一多先生,在20世纪30年代国立青岛大学的两年时间,他对我是有着深刻印象的。B.他并没有先“说”,而且他“做”了,做出了卓越的成绩。C.遵义市安全管理措施的落实,遏制了各类安全事故的发生,确保了人民群众生命财产。D.他课上认真听讲,课下手不释卷,全班同学没有一个说他学习不用功的。D 4.下面一段话的三个句子均有语病,请依次写出你的修改意见。①诗人臧克家的家乡是山东诸城人,他是诗人闻一多先生的高徒,被誉为“农民诗人”。②他自幼受家庭影响,良好的打下了古典诗文基础。③他的经典之作《难民》《老马》等诗篇,以凝练的语言描写了旧社会农民忍辱负重。第①句:第②句:第③句:删去“诸城”后面的“人”或删去“的家乡”。将“良好的”与“打下了”互换位置。在结尾添加“的悲苦生活”。 做了再说,做了不说,这仅是闻一多先生的一个方面,——作为学者的方面。闻一多先生还有另外一个方面,——作为革命家的方面。这个方面,情况就迥乎不同,而且一反既往了。作为争取民主的战士,青年运动的领导人,闻一多先生“说”了。起先,小声说,只有昆明的青年听得到;后来,声音越来越大,他向全国人民呼喊,叫人民起来,反对独裁,争取民主!【课内精读】 他在给我的信上说:“此身别无长处,既然有一颗心,有一张嘴,讲话定要讲个痛快!”他“说”了,跟着的是“做”。这不再是“做了再说”或“做了也不一定说”了。现在,他“说”了就“做”。言论与行动完全一致,这是人格的写照,而且是以生命作为代价的。1944年10月12日,他给了我一封信,最后一行说:“另函寄上油印物二张,代表我最近的工作之一,请传观。” 这是为争取民主,反对独裁,他起稿的一张政治传单!在李公朴同志被害之后,警报迭起,形势紧张,明知凶多吉少,而闻先生大无畏地在群众大会上,大骂特务,慷慨淋漓,并指着这群败类说:“你们站出来!你们站出来!”他“说”了。说得真痛快,动人心,鼓壮志,气冲斗牛,声震天地!他“说”了:“我们要准备像李先生一样,前脚跨出大门,后脚就不准备再跨进大门。” 他“做”了,在情况紧急的生死关头,他走到游行示威队伍的前头,昂首挺胸,长须飘飘。他终于以宝贵的生命,实证了他的“言”和“行”。闻一多先生,是卓越的学者,热情澎湃的优秀诗人,大勇的革命烈士。他,是口的巨人。他,是行的高标。 5.选文开头两段在结构上的作用是________。选文中画线的两句话再次点题,照应题目中的___和___。(3分)6.选文中有关闻一多先生“说”和“做”的事例有哪些?请用自己的话概括。(3分)①起稿政治传单;②在群众大会上演讲;③参加示威游行。承上启下(或过渡)说做 7.说说你对下列句子的理解。(4分)(1)起先,小声说,只有昆明的青年听得到。(2)他“说”了:“我们要准备像李先生一样,前脚跨出大门,后脚就不准备再跨进大门。”闻一多先生最初只在昆明的青年中宣传民主。表达了闻一多先生英勇无畏、誓与反动派拼死一战的决心。 8.选文中第二句画线句运用了哪些描写方法?体现了闻一多先生什么精神?(3分)9.“他,是口的巨人。他,是行的高标。”说说你对这句话的理解。(4分)动作描写、外貌(或神态)描写。体现了闻一多先生大无畏的斗争精神。“口的巨人”,意味着闻一多先生为正义、民主、自由大声疾呼;“行的高标”,意味着闻一多先生笃行务实,勇于牺牲。 重温闻一多阿 沈记起、想起闻一多的人也许不多了,人一罩上革命斗士的光环,似乎总远离了这平凡的人生。而最近,想起并重读闻一多的《红烛》,于我肯定有某些怀旧的因素在作祟。曾经激荡我少年的情怀的,在文学领域,最早是闻一多的诗歌。记得那时是呐喊着读他的作品,那激动的情感至今历历在目。诗写到入人的心灵,并荡漾开来,我想那肯定是火候十足了。只是少年时,只一味地激动下去,对于其他却是不求甚解的。正如听贝多芬命运交响曲,听得在冬夜里大汗淋漓,而对于什么是音乐本身却是不关心的。要的就是激情,减少些生存的苦闷,也发泄自己旺盛的青春。课外延伸 最近,大脑里的弦也许有些错位。我总争取更多的闲暇,在孤灯下面,认真地审视曾经的许多感动。应该是生活太平淡所至。对于我,灵魂里永远是骚动着的,经不起累年的平淡,总得寻点儿事,拷打一下自己的魂魄,刺激麻木的神经,指望激起些浪花,哪怕就仅仅在内心深处。那一夜,莫名的就很想闻一多。第二天到处寻找他的书,天如我愿,在一旧书摊得全新影印本《红烛》,如获至宝。十二块八一本的新书五块钱购得,那乐的劲儿,不比中标几百万的工程差多少。 10月26日下午5时,仪器终于检测完毕,但是大风又带来了另一个难题——无法将导弹在风中顺利地竖到发射架上,只有组织人力拉绳子。开始时,16个人拉还不行,后来又增加了12个人。28个人拽着、扶着、拉着,配合着吊车,慢慢把导弹吊起来,再慢慢放下去,总算艰难地完成了这道程序。按计划,10月27日发射核导弹。为防止意外事件,当时兰新铁路停运,数百万群众紧急转移疏散。10月26日21时,地面准备工作完成,按要求,基地所有人员全部撤出。而地下室负责发射控制的,只留下了包括张其彬在内的7个人。当时的两弹结合发射塔,距离他们七人所在的地下控制室大约100米、深度4米。 既是重读,多少带着审视。那曾经的激情也经过滤了的。感受着的是人的真实、存在的坦然、对人未来的憧憬以及对美好的呼唤。这些声音比起郁达夫的压抑,周作人、朱自清的平和恬淡,鲁迅的尖刻该是开朗而明亮得多的。闻一多的诗文,平实而简单,并不构筑繁华的意象,也不追求语言的华美。看着,感觉就像嘴里吹出的气流,其实就是声音,一点不磁性,可就蕴含着浓郁的感情,泪花是看得见的。套用李可染的话“所要者胆,可贵者魂”,其意义也在这吧。关于新诗,闻一多写道:“我们才觉悟了诗的实力不独包括音乐的美(音节)、绘画的美(辞藻),并且还有建筑的美(节的匀称和句的均齐)。”这是闻一多对诗的追求与理解,也是其作品具体的表现。在语言表达方面,闻一多很注重“字尺”的构成。现在体味,这该是他的诗铿锵有力的内核。 对我而言,看重的还是生活的执着。我总认为生活比诗更重要。前几天,与一同学言及她的朋友(据说是著名诗人云云),她说:“她很执着,除了诗歌之外就什么也没有了。”我颇不以为然,一个人,要是真除了诗外,连生活都没有,那真是很悲哀的事。而如果诗脱离了生活本身,能走多远?闻一多在评田间的诗时说:“诗的先决条件——那便是生活欲,积极的、绝对的生活欲。它摆脱了一切诗艺的传统手法,不排解,也不粉饰,不抚慰,也不麻醉,他不是捧着你在幻想中上升的迷魂音乐。它只是一片沉着的鼓声,鼓舞你爱,鼓动你恨,鼓励你活着,用最高限度的热与力活着,在这大地上。”这对于爱诗或不爱诗的人们何尝不是人存在的警言。 闻一多让我又重新审视自己的生活。懒散已经使我们丧失许多,而夸夸其谈也于事无补。我们要的是扎根于生活的激情,并看到自我的燃烧。(选自新浪博客,有删改) 1.“我”少年时读闻一多的诗是怀着怎样的感情的?现在“我”的感受又如何呢?(4分)2.“看着,感觉就像嘴里吹出的气流”形象地说明了什么?(2分)少年时:要的就是激情,减少些生存的苦闷,也发泄自己旺盛的青春。 现在:感受着的是人的真实、存在的坦然、对人未来的憧憬以及对美好的呼唤。形象地说明了闻一多的诗文平实而简单的特点。 3.闻一多是如何看待“诗”与“生活”的关系的?“如果诗脱离了生活本身,能走多远?”这句话你是怎样理解的?(4分)关系:诗的先决条件——那便是生活欲,积极的、绝对的生活欲。理解:脱离了生活的诗是贫乏的、苍白的,是没有生命的,这样的诗终究会枯竭。 4.仿照例句的形式以及修辞方法,再写一个句子。(4分)例句:它摆脱了一切诗艺的传统手法,不排解,也不粉饰,不抚慰,也不麻醉,他不是捧着你在幻想中上升的迷魂音乐。示例:天空中的云朵不铺排,也不张扬,不庄重,也不轻佻,它不是你作为资本炫耀的招牌。 推荐阅读:1.叶兆言《“鱼雷”闻一多》;2.冯契《忆佩弦先生》。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