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10-21 发布 |
- 37.5 KB |
- 50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9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课件新人教版
新课导入 有一首歌中唱到:“小小少年,很 少烦恼……”这便是成长,有喜,也有 忧,有憧憬,也有一丝丝担心。在本单 元的学习中,我们将邀请一些大作家为我们讲述成长 的故事,今天走进我们课堂的是文学大师鲁迅,他带 来的故事叫《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 9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 学习目标 1. 了解作者及散文集《朝花夕拾》的相关知识;掌 握默读课文的方法,积累生字词。(重点) 2. 学习本文抓住特点描写景物的方法;品味作者简 练生动、准确传神的语言特色。(难点) 3. 结合自己的生活体验,体会作者少年时在生活、 学习中的童真童趣,培养热爱大自然、追求新知 识的情感。(重点) 作者名片 鲁迅(1881—1936),原名周树人, 字豫才,浙江绍兴人,文学家、思想家、 革命家,中国现代文学的奠基人。他的 作品语言犀利精辟,如投枪,如匕首, 被誉为“民族魂”。主要作品有散文集 《朝花夕拾》,小说集《呐喊》《彷徨》《故事新 编》,散文诗集《野草》,杂文集《热风》《华盖 集》《坟》等。 背景链接 本文选自《朝花夕拾》(《鲁迅全集》第二卷, 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年版)。文章写于1926年,这 是鲁迅人生中充满变动,心情“空洞、芜杂”的一 年。所以“想在纷扰中寻出一点闲静来”的鲁迅把 目光投向了旧事,希望借回忆旧时的美好事物来排 解苦闷,寻找慰藉。本文最早发表于同年10月10日 《莽原》半月刊第十九期上,副题为“旧事重提之 六”,后由作者收入散文集《朝花夕拾》。 字词学习 确凿( ) 菜畦( ) 轻捷( ) 窜( ) 云霄( ) 油蛉( ) 蟋蟀( ) 斑蝥( ) 倘若( ) 珊瑚( ) 攒成( ) 收敛( ) 脑髓( ) 鉴赏( ) 人迹罕至( ) záo ◆生难字 qí jié cuàn xiāo línɡ shuài máo tǎnɡ shān hú cuán liǎn suǐ jiàn hǎn 觅食( ) 秕谷( ) 啄食( ) 竹筛( ) 书塾( ) 和蔼( ) 恭敬( ) 质朴( ) 博学( ) 渊博( ) 宿儒( ) 蝉蜕( ) 跪( ) 人声鼎沸( ) 窦( ) 厥( ) 倜傥( ) 叵( ) 淋漓( ) 拗( ) 盔甲( ) 锡箔( ) 绅士( ) mì bǐ zhuó shāi shú ǎi ɡōnɡ pǔ bó yuān bó sù rú tuì ɡuì dǐnɡ dòu jué tì tǎnɡ pǒ lín lí ǎo kuī bó shēn ◆多音字 ( )拗断 ( )执拗 ( )拗口 ( )攒动 ( )积攒 拗 攒 ǎo niù ào cuán zǎn ◆词语集注 确凿:确实。 轻捷:轻快敏捷。 缠络:缠绕。 攒:凑在一块儿。 无妨:没有妨碍;没有关系。 高枕而卧:垫高了枕头睡觉,形容不加警惕。 鉴赏:鉴定和欣赏(艺术品、文物等)。 人迹罕至:少有人来。迹,足迹、脚印。罕,稀少。 宿儒:书念得很多的老学者。宿,长久从事某事的。 人声鼎沸:形容人声喧闹,像水在鼎中沸腾一样。 鼎,古代煮东西用的器物,一般为圆形,三足两耳, 也有方形四足的。沸,水开。 绅士:旧时地方上有地位、有势力、有功名的人, 一般是地主或退职官僚。 整体感知 阅读课文思考: 文章主要写了什么?分为几个部分?按照 什么顺序来写的? 百草园 三味书屋 第一部分 (1—8段) 第二部分 (9—24段) 描述百草园是 “我的乐园” 写三味书屋的 读书生活 时间顺序 空间顺序 百草园 三味书屋 课文解读 “似乎”“确凿”连用是否矛盾?为什么? 仔细再读课文,边读边思考: 我家的后面有一个很大的园,相传叫作百草 园。现在是早已并屋子一起卖给朱文公的子孙了, 连那最末次的相见也已经隔了七八年,其中似乎 确凿只有一些野草;但那时却是我的乐园。 不矛盾。因为已隔了七八年不相见,印象模 糊,故用了表示不肯定意思的词“似乎”;然而 追忆童年生活,百草园带给“我”的快乐却又历 历在目,故用表示肯定意思的词“确凿”。两者 连用只是曲折地传达出作者对百草园的情感。 第一部分写百草园是“我”的乐园。主 要体现在哪些方面? 三个方面: Ø 有趣的动植物(第2段); Ø 神奇的传说(第3—6段); Ø 雪地捕鸟的乐趣(第7—8段)。 第2段自然景物描写的顺序是什么? (1)时间顺序(季节):春—夏—秋; (2)方位顺序:低—高—低; (3)景态顺序:静—动; (4)景类顺序:植物—动物—植物。 有趣的动植物 碧绿的菜畦 光滑的石井栏 高 大 的 皂 荚 树 紫红的桑椹 肥胖的黄蜂 轻捷的叫天子 斑蝥 覆盆子 像人形的何首乌根 木莲 第4段中“美女蛇”的故事是闲笔吗?可以删去吗? 不是闲笔,不能删去,“美女蛇”的故事看似 “闲笔”,实则独具匠心。这个故事符合儿童的好 奇心,深深地吸引着“我”,引起了“我”的担忧、 幻想,使“我”得到一些教训,悟出一些道理,从 而给百草园增添了更多的神秘色彩。因此,写“美 女蛇”的故事,实际上突出了百草园是一个充满无 限情趣的乐园。 神奇的传说 阅读第7段,思考下列问题:作者先写百草园 冬天的“无味”,然后写下雪带来的乐趣,这是 什么写法?起什么作用? u 先抑后扬,欲扬先抑。 u 以没有雪的无味来衬托下雪带来的乐趣。 雪地捕鸟的乐趣 扫开一块雪,露出地面,用一枝短棒支起一 面大的竹筛来,下面撒些秕谷,棒上系一条长绳, 人远远地牵着,看鸟雀下来啄食,走到竹筛底下 的时候,将绳子一拉,便罩住了。 这些动词准确生动地写出了捕鸟的全过程, 表现了冬天下雪时的百草园给“我”带来了无穷 的乐趣,说明了百草园的确是“我”的乐园。 品读红色的字 雪 地面 短棒 竹筛 秕谷 长绳 人 鸟雀 写冬天的捕鸟活动有何意义? 前面写了春、夏、秋的景物,这里再单写 冬天的捕鸟活动,正好构成一幅百草园四季图。 试简要分析第9段在文中的作用。 第9段是过渡段。在内容上,用“不知道”、 三个“也许是”构成的排比,从儿童的角度,以疑 问、猜测和无可奈何的语气,对离开百草园的原因 进行了猜测,表现了“我”对百草园的依恋与不舍; 结构上,承上启下,既总结了上文百草园的生活, 又引出下文对三味书屋学习生活的介绍。 Ade,我的蟋蟀们!Ade,我的覆盆子们和木 莲们!…… 这一句表达了作者的什么感情? 用两个感叹句,在“蟋蟀们”“覆盆子们和 木莲们”前面冠以“我的”,生动形象地表达了 “我”对百草园恋恋不舍的深情。 从文中找出描写三味书屋环境的句子,说说三 味书屋的环境是怎样的? 从一扇黑油的竹门进去,第三间是书房。中 间挂着一块扁道:三味书屋;扁下面是一幅画, 画着一只很肥大的梅花鹿伏在古树下。没有孔子 牌位,我们便对着那扁和鹿行礼。 书塾中的老师是怎样的一个人? 1.外貌: 2.性格: 高而瘦的老人、须发花白、戴着大眼镜 方正、质朴、博学 第16段写“先生最初这几天对我很严厉”, 为什么“后来却好起来了”? “好起来”的原因没有正面说出来,但从“给 我读的书渐渐加多”可以看出,正是由于“我”的 勤奋好学才博得了先生的好感。这里用了侧面烘托 的手法。 写三味书屋时,作者为什么还要在第17段特 意描写三味书屋后面的小园? 三味书屋后面的小园,虽不如百草园那样多 彩有趣,却也是孩子们开心的好去处。在这里, 孩子们同样玩得有滋有味,从而反衬了三味书屋 呆板、枯燥的生活。 三味书屋有没有我们感兴趣的事?试举例说明: 1.“怪哉”这虫,是怎么一回事? 2.折蜡梅花;寻蝉蜕;捉苍蝇喂蚂蚁; 3.用纸糊的盔甲套在指甲上做戏; 4.用荆川纸蒙在小说绣像上画画等。 文中写三味书屋的生活,共写了哪些事件? 试简要概括。 1.写三味书屋内的陈设。 2.写提问受斥。 3.写枯燥的读书生活。 4.写在后园中玩耍。 5.写趁先生读书时偷描绣像。 深入探究 你认为百草园之“乐”与三味书屋之“乐”有 什么异同。 相同:都是儿童之乐,都表现了儿童对新鲜事 物的好奇、对花木虫鸟的独特感受、对自由快乐的 追求等。 不同:百草园是充满着生机和活力的乐土,三 味书屋是严肃庄重的学堂;百草园之“乐”源于自 然的馈赠,三味书屋之“乐”源于对知识的追求; 百草园生活可谓“快乐无极限”,三味书屋中只有 片刻的逍遥。 2.你认为三味书屋的读书生活是怎样的?请 谈谈你的看法。 三味书屋的读书生活是枯燥无 味的。这里不但没有百草园的美丽 景色和捕鸟的快乐,而且先生迂腐, 教学内容深奥难懂,教学方法守旧, 学习气氛沉闷。 三味书屋的生活是不乏情趣的。这里 有读书生活的乐趣,如习字、学文章,能 够不断丰富知识;在这里可以放开喉咙, 投入读书;先生爱学生,严而不厉,戒尺、 罚跪不常用,不过瞪几眼。同时先生读书 时的动作、神态也很有趣以及上课时偷偷 描绣像。此外还能去园子里嬉戏,如折腊 梅花、寻蝉蜕、描绣像等。 陈设及行礼(威严) 提问受斥(严厉) 后园玩耍(自由) 师生读书(枯燥) 偷描绣像(珍惜) 结构梳理 有趣的景色(欣赏) 迷人的传说(神秘) 捕鸟的乐趣(惊喜) 百草园 三味 书屋 枯燥 无味 从 百 草 园 到 三 味 书 屋 对 自 然 的 热 爱 对 知 识 的 渴 求 欢乐 有趣 对比 艺术特色 1.语言准确,生动传神。 本文语言突出表现在三个方面:形容词运用得贴 切,动词运用得精妙,句式运用得精当。如用“碧绿” 修饰“菜畦”,用“光滑”修饰“石井栏”,用“高 大”修饰“皂荚树”,用“肥胖”形容“黄蜂”等都 体现了形容词运用得准确贴切。用“扫、支、撒、系、 牵、拉”这一系列连贯的动词,准确生动地描绘出捕 鸟的全过程,也从捕鸟的过程中透露出儿童捕鸟的 兴奋惊喜之情,也显示了动词运用得精妙准确。用 “我不知道……也许是……也许是……也许是…… 总而言之……”这一句式,既在全文结构中起到承 上启下的过渡作用,又表现出少年鲁迅告别百草园 时的依恋心情,体现了句式运用得精当准确。 2.运用对比,生动鲜明。 文中采用的对比手法比比皆是:百草园中春夏 秋季与冬季的对比,静与动、无声与有声的对比; “长的草里是不去的”跟上文“单是周围的短短的 泥墙根一带,就有无限趣味”形成对比,引出关于 美女蛇的传说;冬天的百草园有雪与无雪的对比, 引出雪中捕鸟的情节;捕鸟时“我”的性急与闰土 父亲的沉着对比;三味书屋中读书与游戏的对比; 读书时学生与老师的对比;还有三味书屋的先生与 长妈妈的对比等等。通过以上一些细节的对比描写, 不仅突出了不同人物、不同事物的特征,而且还充 分表达了作者褒贬分明的感情。 拓展迁移 稚子弄冰 [宋]杨万里 稚子金盆脱晓冰,彩丝穿取当银铮。 敲成玉磬穿林响,忽作玻璃碎地声。 【赏析】这首诗写冬天孩子们的一场嬉戏: 铜盆里的水结成坚冰,儿童晨起,把它从盆里剜 出,并将这块大冰用彩线穿上,当作锣来敲打, 声音倒也清越嘹亮,忽然冰锣敲碎落地,发出打 破玻璃的声音。这首诗清新明快,稚子的嬉乐与 失望宛然在目。 课后作业 1.围绕你童年发生的一件有趣的事情写一篇 小短文。 2.课外阅读鲁迅的《朝花夕拾》。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