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卷·2018届广西陆川县中学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生物试卷(解析版)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生物卷·2018届广西陆川县中学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生物试卷(解析版)

‎2017年广西陆川县中学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生物 一、单选题:共30题 ‎1.下列有关细胞器的成分及功能叙述中,错误的是 A.线粒体含RNA,能产生ATP和CO2        B.叶绿体含DNA,能产生糖类和O2‎ C.内质网含蛋白质,能参与脂质的合成 D.核糖体含磷脂,能参与蛋白质的合成 ‎【答案】D ‎【解析】线粒体含有RNA,并且是有氧呼吸的主要场所,有氧呼吸的第二阶段中,丙酮酸与水结合生成CO2,且有氧呼吸的二三两个阶段中均产生ATP,A正确;叶绿体中含有DNA,能通过光合作用产生糖类和O2,B正确;内质网属于单层膜,膜结构中含有磷脂和蛋白质,并且内质网是脂质的合成场所,C正确;磷脂是细胞中膜结构的重要成分,而核糖体没有膜结构,所以不含磷脂,但是蛋白质合成的场所,D错误;故选D。‎ ‎【备注】本题考查细胞器的结构和功能 ‎ ‎ ‎2.下列有关基因工程技术的正确叙述是 A.重组DNA技术所用的工具酶是限制酶、DNA连接酶和运载体 B.所有的限制酶都只能识别同一种特定的核苷酸序列 C.选用细菌作为重组质粒的受体细胞是因为细菌繁殖快 D.只要目的基因进入了受体细胞就能成功实现表达 ‎【答案】C ‎【解析】重组DNA技术所用的工具酶是限制酶和DNA连接酶,A错误;一种限制酶只能识别一种特定的核苷酸序列和切点,B错误;选用细菌作为重组质粒的受体细胞是因为细菌繁殖快,C正确;基因工程的结果是让目的基因成功表达出所需的产品,D错误;故选C。‎ ‎【备注】本题考查基因工程技术的相关知识 ‎ ‎ ‎3.下列四条DNA分子,彼此间具有相同黏性末端的一组是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②④‎ ‎【答案】D ‎【解析】DNA连接酶能将具有相同黏性末端或黏性末端互补配对的DNA片段连接起来,①②③④都具有黏性末端,且黏性末端各不相同,但其中②和④的黏性末端能碱基互补配对,所以DNA连接酶能将②和④“粘连”起来形成新的DNA分子,故选D。‎ ‎【备注】本题考查基因工程中限制酶的特点和作用及识记DNA连接酶的种类及作用 ‎ ‎ ‎4.下列叙述符合基因工程概念的是 A.在细胞内将DNA进行重组,赋予生物新的遗传特性 B.将人的干扰素基因重组到质粒后导入大肠杆菌,获得能产生人干扰素的菌株 C.用紫外线照射青霉菌,使其DNA发生改变,通过筛选获得青霉素高产菌株 D.自然界中天然存在的噬菌体自行感染细菌后其DNA整合到细菌DNA上 ‎【答案】B ‎【解析】基因工程是在生物体外将DNA进行重组,赋予生物新的遗传特性,A错误;利用基因工程技术将人的干扰素基因重组到质粒后导入大肠杆菌,获得能产生人干扰素的菌株,B正确;用紫外线照射青霉菌,使其DNA发生改变,通过筛选获得青霉素高产菌株,属于诱变育种,其原理是基因突变,与基因工程技术无关,C错误;噬菌体可作为目的基因的运载体,将目的基因导入受体细胞,而不是噬菌体将自身DNA导入受体细胞,D错误;故选B。‎ ‎【备注】本题考查基因工程相关知识 ‎ ‎ ‎5.下列哪项叙述不是运载体必须具备的条件 A.具有某些标记基因 B.决定宿主细胞的生存 C.能够在宿主细胞中复制 D.有一个或多个限制酶切点 ‎【答案】B ‎【解析】运载体具有标记基因,如抗生素的抗性基因等,便于重组DNA的鉴定和选择,A错误;运载体进入宿主细胞后不能影响宿主细胞的生存,即运载体必需对受体细胞无害,B正确;运载体在宿主细胞中进行自我复制且能稳定存在,并能遗传,C错误;有一个或多个限制酶切点,供外源DNA片段插入其中,D错误;故选B。‎ ‎【备注】本题考查基因工程中运载体所具备的条件 ‎ ‎ ‎6.下列关于基因工程工具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构建基因文库和构建基因表达载体都需要限制酶和DNA连接酶 B.DNA连接酶对所连接的DNA两端碱基序列有专一性要求 C.载体能将外源基因导入受体细胞并使其在受体细胞中稳定遗传并表达 D.在基因工程操作中,被用作载体的质粒,一般都是经过人工改造的 ‎【答案】B ‎【解析】构建基因文库和构建基因表达载体都需要限制酶和DNA连接酶,A正确;DNA连接酶对所连接的DNA两端的碱基序列没有专一性要求,由不同限制酶切开的两个平末端或黏性末端互补配对的DNA片段,也可以由DNA连接酶封闭并连接,B错误;载体能将外源基因导入受体细胞并使其在受体细胞中稳定遗传并表达,C正确;在基因工程操作中,被用作载体的质粒,一般都是经过人工改造的,D正确;故选B。‎ ‎【备注】本题考查基因工程的工具 ‎ ‎ ‎7.科学家常选用的细菌质粒往往带有一个抗菌素抗性基因,该抗性基因的主要作用是 A.提高受体细胞在自然环境中的耐热性 B.有利于检测目的基因是否导入受体细胞 C.增加质粒分子的相对分子质量 D.便于与外源基因连接 ‎【答案】B ‎【解析】抗菌素抗性基因是作为标记基因,可用于鉴别受体细胞中是否含有目的基因并将含有目的基因的受体细胞筛选出来,B正确;故选B。‎ ‎【备注】本题考查基因工程中抗性基因的作用 ‎ ‎ ‎8.1972年伯格首先在体外进行了DNA改造的研究,成功地构建了第一个体外重组DNA分子,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不同的DNA分子必须用同一种限制酶切割,才能产生相同的黏性性末端 B.DNA连接酶、DNA聚合酶、RNA聚合酶和逆转录酶都能催化形成磷酸二酯键 C.当限制酶在它识别的序列的中心轴两侧将DNA的两条链分别切开时,产生的是平末端 D.不同DNA分子相同黏性末端间能够按照碱基互补配对的原则通过氢键相连接,但这个过程必须是在DNA连接酶的催化下 ‎【答案】B ‎【解析】有些限制酶的作用位点不同但可以产生相同的黏性末端,A错误;DNA连接酶、DNA聚合酶、RNA聚合酶和逆转录酶都能催化形成磷酸二酯键,B正确;当限制酶在它识别的序列的中心轴两侧将DNA的两条链分别切开时,产生的是黏性末端,C错误;不同DNA分子相同黏性末端间能够按照碱基互补配对的原则通过氢键相连,但此过程必须在DNA连接酶的催化作用下将磷酸二酯键连接起来,D错误;故选B。‎ ‎【备注】本题考查基因工程相关考点 ‎ ‎ ‎9.如图是某质粒示意图,其中ori为质粒复制所必需的核苷酸序列,amp为氨苄青霉素抗性基因,tet为四环素抗性基因,箭头表示目的基因插入位点。受体大肠杆菌细胞内原来不含有这两种抗生素抗性基因。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amp和tet是一对等位基因,常作为基因工程的标记基因 B.ori是重组质粒得以顺利导入受体细胞所必需的 C.将重组质粒2.4导入不同大肠杆菌,大肠杆菌都不能在含有四环素的培养基上分裂生长 D.将重组质粒1.3导入不同大肠杆菌,大肠杆菌都不能在含有氨苄青霉素的培养基上分裂、生长 ‎【答案】D ‎【解析】等位基因是位于同源染色体相同位置上控制相对性状的基因,故基因amp和tet不是一对等位基因,A错误; ori为质粒复制所必需的核苷酸序列,该基因与重组质粒顺利导入受体细胞没有直接的联系,B错误;重组质粒2的四环素抗性基因没有被破坏,因此导入重组质粒2的大肠杆菌能在含有四环素的培养基上生存,C错误;重组质粒1的ori基因被破坏,质粒无法完成复制,而重组质粒3的氨苄青霉素抗性基因被破坏,因此导入该质粒的大肠杆菌都不能在含有氨苄青霉素的培养基上分裂、生长,D正确;故选D。‎ ‎【备注】本题考查基因工程中表达载体的组成及作用 ‎ ‎ ‎10.下列关于质粒的叙述,正确的是 A.质粒是广泛存在于细菌细胞中的一种颗粒状细胞器 B.细菌质粒的复制过程一定是在宿主细胞外独立进行的 C.质粒只有在导入宿主细胞后才能在宿主细胞内复制 D.质粒是细菌细胞质中能够自主复制的小型环状DNA分子 ‎【答案】D ‎【解析】质粒通常存在于原核生物细胞中,本质是一个小型环状双链DNA分子,能够自我复制,不是细胞器,故选D。‎ ‎【备注】本题考查质粒的本质及作用 ‎ ‎ ‎11.如图中的供体DNA中含有无限增殖调控基因,该基因能激发动物细胞的分裂,图示是利用该基因制备新型单克隆抗体的过程示意图,据图分析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①经酶A处理后I与质粒具有相同的粘性末端 ‎②II可以是B淋巴细胞或记忆细胞 ‎③Ⅲ既能无限增殖又能分泌特异性抗体 ‎④该过程涉及转基因技术和动物细胞融合技术 A.①③ B.②④ C.①④ D.②③‎ ‎【答案】B ‎【解析】根据题图,酶A是限制酶,处理后露出相同的黏性末端,①正确;Ⅱ为经过免疫的B淋巴细胞(或浆细胞),不是记忆细胞,因为记忆细胞不能产生抗体,②错误;由于Ⅲ为导入了无限增殖基因的B淋巴细胞,因此既能够产生特异性抗体,又能无限增殖,③正确;图中的过程包括转基因技术和动物细胞培养技术,不包括动物细胞融合,④错误,故选B。‎ ‎【备注】本题考查单克隆抗体的制备和基因工程的有关知识 ‎ ‎ ‎12.下列关于基因工程的叙述,错误的是 A.目的基因和受体细胞均可来自动、植物或微生物 B.限制性核酸内切酶和DNA连接酶是两类常用的工具酶 C.人胰岛素原基因在大肠杆菌中表达的胰岛素原无生物活性 D.载体上的抗性基因有利于筛选含重组DNA的细胞和促进目的基因的表达 ‎【答案】D ‎【解析】目的基因和受体细胞均可来自动、植物或微生物,A正确;基因工程的工具酶有限制酶、DNA连接酶,B正确;大肠杆菌中不含有内质网和高尔基体等细胞器,故人胰岛素原基因在大肠杆菌中表达的胰岛素原无生物活性,C正确;载体上的抗性基因主要起着标记基因的作用,有利于筛选含重组DNA的细胞,但不能促进目的基因的表达,D错误,故选D。‎ ‎【备注】本题考查基因工程相关考点 ‎ ‎ ‎13.下列关于动物细胞培养的叙述,正确的是 A.培养保留接触抑制的细胞在培养瓶壁上可形成多层细胞 B.克隆培养法培养过程中多数细胞的基因型会发生改变 C.二倍体细胞的传代培养次数通常是无限的 D.恶性细胞系的细胞可进行传代培养 ‎【答案】D ‎【解析】由于接触抑制,动物细胞培养时的细胞在培养瓶壁上只能形成单层细胞,A错误;克隆培养法在培养细胞时由于所有子代细胞来自于同一个亲代细胞,故基因型一般都相同,B错误;二倍体细胞的传代培养在培养10代左右多数会死亡,少数生存下来的细胞在50代左右会大量死亡,只有少数遗传物质发生改变的才能无限增殖,C错误;恶性细胞系的细胞具有癌变的特点,可进行传代培养,D正确,故选D。‎ ‎【备注】本题考查动物细胞培养相关考点 ‎ ‎ ‎14.如图,两个核酸片段在适宜条件下,经X酶的催化作用,发生下述变化,则此酶是 A.DNA连接酶 B.RNA聚合酶 C.DNA聚合酶 D.限制酶 ‎【答案】A ‎【解析】据图分析,该酶将两个DNA片段连接为一个DNA片段,为DNA连接酶,A正确;RNA聚合酶是连接游离的核糖核苷酸为RNA,B错误;DNA聚合酶连接游离的脱氧核苷酸为DNA链,C错误;限制酶的作用是识别并切割DNA, D错误;故选A。‎ ‎【备注】本题考查基因工程中的工具酶 ‎ ‎ ‎15.下列技术中,不是依据DNA分子杂交原理的是 A.检测目的基因是否导入了受体细胞 B.检测目的基因是否转录出了mRNA C.检测目的基因是否翻译合成蛋白质 D.快速灵敏地检测饮用水中病毒的含量 ‎【答案】C ‎【解析】检测目的基因是否翻译合成蛋白质,采用抗原-抗体杂交的方法,C正确;故选C。‎ ‎【备注】本题考查基因工程中目的基因的检测与鉴定 ‎ ‎ ‎16.下列关于体细胞克隆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A.供体为体细胞的细胞核 B.受体为去核卵母细胞 C.细胞核移植是体细胞克隆的关键步骤 D.克隆出的后代与供体的遗传物质和表现型完全一致 ‎【答案】D ‎【解析】据题分析:体细胞克隆过程中,一般是供体生物提供细胞核,受体细胞一般为去核的卵母细胞,然后设法进行核移植,这是实验成败的关键步骤之一。由于后代的遗传物质中细胞核基因来自供体,而细胞质基因来自受体,因此克隆出的后代与供体的遗传物质大多数一样,表现型绝大多数一样,D错误;故选D。‎ ‎【备注】本题考查细胞工程动物细胞核移植技术 ‎ ‎ ‎17.下列关于蛋白质工程的叙述,错误的是 A.蛋白质工程操作的实质是改造基因 B.蛋白质工程在设计蛋白质结构时的依据是现有基因的脱氧核苷酸序列 C.蛋白质工程的基础是基因工程 D.蛋白质工程遵循的原理包括中心法则 ‎【答案】B ‎【解析】蛋白质工程在设计蛋白质结构时的依据是蛋白质的功能,B错误;故选B。‎ ‎【备注】本题考查蛋白质工程 ‎ ‎ ‎18.下列不属于质粒被选为基因载体的理由是 A.能复制 B.有多个限制酶切点 C.具有标记基因 D.它是环状DNA ‎【答案】D ‎【解析】基因运载体的条件包括①能在宿主细胞中稳定存在并复制,②具有多个限制酶的切割位点,③具有标记基因,④安全的,对受体细胞无害,而且要易从供体细胞分离出来;质粒是环状DNA分子不是被选为基因运载体的理由,D正确,故选D。‎ ‎【备注】本题考查基因工程中运载体的条件 ‎ ‎ ‎19.蛋白质工程制造的蛋白质是 A.天然蛋白质 B.稀有蛋白质 C.自然界中不存在的蛋白质 D.尚没有制造出来 ‎【答案】C ‎【解析】蛋白质工程制造的蛋白质是自然界中不存在的蛋白质,C正确;故选C。‎ ‎【备注】本题考查蛋白质工程 ‎ ‎ ‎20.我国科学家发现控制水稻产量的基因OsSPL14,将其植入我国南方水稻后,其产量增加了10%左右。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导入了OsSPL14基因的水稻有可能合成出对人体有直接毒性或潜在毒性的蛋白质 B.该技术用到了三种工具酶:限制酶、DNA连接酶和载体 C.用DNA连接酶连接目的基因和质粒,产物必定是载体与OsSPL14基因的重组DNA分子 D.植物细胞作为受体细胞时,可用氯化钙处理增大细胞壁的通透性 ‎【答案】A ‎【解析】转基因生物可能存在食物安全问题,如导入了OsSPL4基因的水稻有可能合成出对人体有直接毒性或潜在毒性的蛋白质,A正确;载体是基因工程的工具,但不是工具酶,B错误;用DNA连接酶连接目的基因和质粒,其产物不一定是载体与OsSPL14基因形成的重组DNA分子,也可能是载体或OsSPL14基因自身连接形成DNA分子,C错误;微生物细胞作为受体细胞时,可用氯化钙处理,D错误;故选A。‎ ‎【备注】本题考查基因工程的原理及技术及转基因生物的安全性问题 ‎ ‎ ‎21.H9N2病毒能导致禽类患流感,为了研发H9N2病毒的疫苗,某研究机构将未接触过H9N2病毒的家鸽随机均分为两组进行实验,实验过程如下表,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第一次实验中,甲组家鸽体内的吞噬细胞和浆细胞参与了免疫反应 B.甲组家鸽经减毒处理的H9N2病毒诱导产生了抗性突变 C.第二次实验中,乙组家鸽体内相应的记忆细胞参与了免疫反应 D.乙组家鸽出现流感症状是因为体内没有发生特异性免疫反应 ‎【答案】A ‎【解析】第一次实验中,甲组家鸽体内的吞噬细胞和浆细胞参与了免疫反应,A正确;甲组家鸽经减毒处理的H9N2病毒诱导机体产生体液免疫应答,B错误;第二次实验中,甲组家鸽体内相应的记忆细胞参与了免疫反应,C错误;乙组家鸽注射H9N2病毒后需要一段时间诱导机体发生特异性免疫反应,D错误,故选A。‎ ‎【备注】本题考查特异性免疫相关考点 ‎ ‎ ‎22.下列关于扦插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 A.芽和幼叶较多的枝条因生长素浓度过高而不易生根 B.用2,4-D处理枝条生根的效果与处理时间呈正比 C.沾蘸法扦插实验需要做预实验,浸泡法不需要预实验 D.浸泡法所使用的2,4-D溶液的浓度比沾蘸法要低 ‎【答案】D ‎【解析】芽能产生生长素,促进枝条生根,芽较多的嫩枝生理状况好,更容易成活,用扦插的方式进行繁殖应该选用芽较多的较嫩枝条,A错误;生长素处理枝条的时间与生长素的浓度有关,浓度越高,处理的时间越短,B 错误;沾蘸法扦插实验需要做预实验,浸泡法也需要预实验,C错误;浸泡法处理的时间较长,所使用的2,4-D溶液的浓度比沾蘸法要低,D正确;故选D。‎ ‎【备注】本题考查生长素类似物处理扦插枝条生根实验相关考点 ‎ ‎ ‎23.下列有关植物激素的叙述,错误的是 A.赤霉素能促进种子萌发和果实发育 B.植物的向光性是由于生长素分布不均匀造成的 C.细胞分裂素主要由植物根尖产生,能促进细胞分裂 D.乙烯仅由植物果实产生并能促进果实的成熟 ‎【答案】D ‎【解析】赤霉素能促进种子萌发和果实发育,A正确;植物的向光性是由于生长素分布不均匀造成的,B正确;细胞分裂素主要由植物根尖产生,作用是促进细胞分裂,C正确;乙烯可由植物体的各个部位产生,作用是促进果实成熟,D错误;故选D。‎ ‎【备注】本题考查植物激素相关考点 ‎ ‎ ‎24.如图表示草场上某种草和某种羊的能量流动关系,对该图的描述,正确的是 A.a表示草光合作用固定的能量 B.b表示草同化的能量中未利用的部分 C.c表示羊呼吸散失的热量 D.能量在两种群间的传递效率一般为10%-20%‎ ‎【答案】B ‎【解析】a表示草用于生长、发育、繁殖的能量,A错误;b表示草同化的能量中未利用的部分,B正确;c表示羊粪便中的能量,C错误;能量在两个营养级间的传递效率一般为10%-20%,D错误;故选B。‎ ‎【备注】本题考查能量流动相关考点 ‎ ‎ ‎25.下列有关生态系统稳定性的叙述,正确的是 A.生态系统具有自我调节能力且存在负反馈调节 B.食物网越复杂的生态系统恢复力稳定性越强 C.生物多样性对生态系统的调节体现其潜在价值 D.生态系统中的信息来源于生物群落中的各种生物 ‎【答案】A ‎【解析】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自我调节能力且存在负反馈调节,A正确;食物网越复杂的生态系统抵抗力稳定性越强,B错误;生物多样性对生态系统的调节体现其间接价值,C错误;生态系统中的信息不仅可以来源于生物群落中的各种生物,还可以来源于无机环境,D错误;故选A。‎ ‎【备注】本题考查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及生物多样性相关考点 ‎ ‎ ‎26.下列有关实验的说法正确的是 A.可以选用过氧化氢酶作为材料来探究pH对酶活性的影响 B.使用15%的盐酸处理细胞,有利于健那绿对线粒体的染色 C.在分离绿叶色素的过程中,需要在层析液中加入少量CaCO3‎ D.酵母菌产生的酒精可使溴麝香草酚蓝水溶液由蓝变绿再变黄 ‎【答案】A ‎【解析】探究pH对酶活性的影响时,可以选用过氧化氢酶作为材料,A正确;健那绿对线粒体的染色的实验中,要保持细胞有活性,用15%的盐酸处理细胞后会使细胞死亡,B错误;在提取绿叶色素的过程中,需要在研钵中加入少量CaCO3,防止色素被破坏,C错误;酵母菌产生的CO2可使溴麝香草酚蓝水溶液由蓝变绿再变黄,D错误,故选A。‎ ‎【备注】本题考查实验相关考点 ‎ ‎ ‎27.下用有关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 A.选取接近白色或无色的甘蔗提取液,可用于鉴定还原糖 B.在探究温度对酶活性影响的实验中,温度和pH是自变量 C.紫色洋葱表皮细胞在发生渗透吸水时,其细胞液浓度会降低 D.在观察根尖细胞有丝分裂实验时,可看到细胞连续分裂的过程 ‎【答案】C ‎【解析】鉴定还原糖的材料的条件是颜色浅且还原糖含量丰富,如苹果或梨,甘蔗提取液中富含蔗糖,为非还原糖,A错误;探究温度对酶活性影响的实验中,温度是自变量,pH为无关变量,B错误;紫色洋葱表皮细胞在发生渗透吸水时,其细胞液浓度会降低,C正确;在观察根尖细胞有丝分裂实验时,细胞已死亡,无法看到细胞连续分裂的过程,D错误;故选C。‎ ‎【备注】本题考查实验相关知识 ‎ ‎ ‎28.为研究淹水时KNO3对甜樱桃根呼吸的影响,设四组盆栽甜樱桃,其中一组淹入清水,其余三组分别淹入不同浓度的KNO3溶液,保持液面高出盆土表面,每天定时测定甜樱桃根有氧呼吸速率,结果如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樱桃根细胞无氧呼吸生成CO2的场所是线粒体 B.图中A、B、C三点,在单位时间内与氧结合的[H]最多的是点C C.淹水时KNO3对甜樱桃根有氧呼吸速率降低有减缓作用 D.实验过程中可以改用CO2的产生速率作为检测有氧呼吸速率的指标 ‎【答案】C ‎【解析】樱桃根细胞无氧呼吸生成CO2的场所是细胞质基质,A错误;依据图示可以看出,图中A、B、C三点,有氧呼吸速率最高点是A点,故在单位时间内与氧结合的[H]最多的是点A,B错误;据图可知,与清水处理组相比,淹水时KNO3对甜樱桃根有氧呼吸速率降低有减缓作用,C正确;实验过程中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均可以产生CO2,不能用CO2产生速率作为检测有氧呼吸速率的指标,D错误,故选C。‎ ‎【备注】本题考查细胞呼吸相关考点 ‎ ‎ ‎29.如图表示某植物叶肉细胞在光照强度分别为a、b、c、d时,单位时间内叶肉细胞CO2释放量和叶绿体O2释放量的变化。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光照强度为a时,叶肉细胞不能进行光合作用 B.光照强度为b时,叶肉细胞光合作用强度等于呼吸作用强度 C.光照强度为c时,叶肉细胞无呼吸作用 D.呼吸作用强度不变的情况下,光照强度为d时,达到该叶肉细胞光合作用强度的最大值 ‎【答案】A ‎【解析】光照强度为a时,叶绿体不向外界释放O2,故叶肉细胞不能进行光合作用,A正确;光照强度为b时,叶肉细胞释放CO2,故叶肉细胞光合作用强度小于呼吸作用强度,B错误;光照强度为c时,单位时间内叶肉细胞CO2释放量等于叶绿体O2释放量,故叶肉细胞光合作用强度等于呼吸作用强度,C错误;据图可知,无法确定光饱和点,故光照强度为d时,无法确定达到该叶肉细胞光合作用强度的最大值,D错误;故选A。‎ ‎【备注】本题考查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相关考点 ‎ ‎ ‎30.在培养肿瘤细胞的过程中,经测定,随着培养基中VK2浓度的增加,肿瘤细胞的凋亡率升高。测定的肿瘤细胞中与细胞凋亡相关的基因a和b的表达情况(以转录形成的mRNA相对值表示)与VK2浓度的关系如图,下列叙述中,最合理的是 A.a基因的表达抑制了肿瘤细胞的凋亡 B.肿瘤细胞在VK2诱导的情况下一定会凋亡 C.诱导肿瘤细胞凋亡的最适VK2浓度为40 μmol·L-1‎ D.b基因稳定表达使VK2失去诱导细胞凋亡的作用 ‎【答案】A ‎【解析】依据题图可知,随着a基因的表达的降低,肿瘤细胞的凋亡率升高,故a基因的表达抑制了肿瘤细胞的凋亡,A正确;肿瘤细胞在VK2诱导的情况下凋亡率增加,但不是一定会凋亡,B错误;图示中随VK2浓度的增加,抑制肿瘤细胞凋亡的a基因的表达持续降低,不能得出最适VK2浓度,C错误;随VK2浓度的增加,b基因表达不变,但肿瘤细胞的凋亡率升高,D错误;故选A。‎ ‎【备注】本题考查细胞凋亡相关考点 ‎ ‎ 二、综合题:共4题 ‎31.白血病是一种恶性血液病。目前主要通过骨髓移植治疗白血病,而造血干细胞配型是骨髓移植能成功的关键。‎ ‎(1)白血病等恶性肿瘤细胞具有能够________、形态结构发生改变以及细胞膜上________等物质减少导致在体内易________等特征。‎ ‎(2)据调查1930年至1990年男性肺癌的死亡率逐年提高,从人类生活习惯分析可能是由于______导致________发生突变,从而使正常细胞发生癌变。‎ ‎(3)干细胞包括胚胎干细胞和成体干细胞。胚胎干细胞能通过______和______形成各种组织器官,表明胚胎干细胞具有发育的全能性。‎ ‎(4)人的神经系统在发育过程中,约有50%的细胞发生程序性死亡。你认为人的表皮细胞中具有控制细胞程序性死亡的基因吗?为什么?______      _____________。‎ ‎【答案】(1)无限增殖 糖蛋白 扩散和转移(2)吸烟 基因(原癌基因和抑癌基因)‎ ‎(3)细胞分裂 细胞分化 ‎(4)有,表皮细胞与神经细胞含有的基因是一样的,因为它们都是由一个共同的受精卵经分裂、分化而来的 ‎【解析】(1)恶性肿瘤细胞即为癌细胞,具有无限增殖,细胞膜上的糖蛋白减少,黏着性降低,细胞易扩散和转移等特点;(2)从人类生活习惯分析,导致肺癌的主要原因可能是吸烟,其中的致癌物质可使原癌基因和抑癌基因发生突变,从而使正常细胞发生癌变;(3)胚胎干细胞能通过细胞分裂和分化形成各种组织器官,这也表明胚胎干细胞具有发育的全能性;(4)表皮细胞与神经细胞含有的基因是一样的,因为它们都是由一个共同的受精卵分裂、分化而来的。‎ ‎【备注】本题考查细胞分化、癌变、凋亡等相关知识 ‎ ‎ ‎32.图是利用基因工程和植物组织培养技术获得新植株的过程,请回答:‎ ‎(1)农杆菌的Ti质粒分布在细菌细胞的      中,图中A表示Ti质粒的       ,它的特点是      ,因为它含有控制合成          和         的基因。‎ ‎(2)C→D过程,需要使用      处理,使D处于一种能            的生理状态。‎ ‎(3)从E到表现出新性状的植物,需要用到          技术。此技术一般用     培养基。在此培养过程中,要求无菌操作的原因是:一方面杂菌的生长会与目标培养物      ;另一方面杂菌会大量产生对目标培养物      .‎ ‎【答案】(1)细胞质   T-DNA   可转移到受体细胞,并整合到受体细胞染色体的DNA上  限制酶    DNA连接酶 ‎(2)Ca2+      吸收周围环境中DNA分子 ‎(3)植物组织培养    固体    竞争营养    有害物质 ‎【解析】(1)农杆菌的Ti质粒是分布在细菌细胞质中的环状DNA分子,A表示Ti质粒的T-DNA,其特点是可转移到受体细胞并整合到受体细胞染色体的DNA上,因为它含有控制合成限制酶和DNA连接酶的基因;(2)C→D过程是将目的基因导入农杆菌细胞中,需要用Ca2+处理,使之成为感受态细胞;(3)从E到表现出新性状的植物,需要用到植物组织培养技术,该技术一般用固体培养基,培养过程要求无菌操作的原因是:一方面为避免微生物与离体培养的植物组织竞争营养,另一方面杂菌会大量产生对目标培养物有害物质,导致其不能正常生长甚至死亡。‎ ‎【备注】本题考查基因工程和细胞工程相关考点 ‎ ‎ ‎33.如图表示绿色植物鸭茅(属禾本科鸭茅属多年生草本植物,幼叶成折叠状)相对光合速率(%)与叶龄的关系。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B点表示___________。‎ ‎(2)新形成的嫩叶净光合速率(净光合速率=实际光合速率一呼吸速率)很低,从光合作用的光反应角度分析是由于_____________;从光合作用暗反应角度分析是由于_______________。‎ ‎(3)若摘除花或果实,叶片光合速率随之降低的原因是_________。‎ ‎(4)用鸭茅大小相似的绿色叶片,放在特定的实验装置中。研究在10℃、20℃的温度下,分别置于5000 lx,20000 lx光照和黑暗条件下的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结果如如图所示。‎ 该叶片在20℃下呼吸速率是10℃下的___________倍。该叶片在10℃、5000 lx的光照条件下,每小时光合作用所产生的氧气量是_______mg。该叶片在20℃、20000lx的光照条件下,如果光合作用合成的有机物都是葡萄糖,每小时产生的葡萄糖为____________mg。‎ ‎【答案】(1)叶片充分展开时,相对光合速率最大(2)幼叶呈折叠状,吸收光能少、光合色素含量少(叶绿体片层结构不发达等)   光合作用所需酶含量少 (3)光合产物的输出受阻 (4) 3  3.5 6.09‎ ‎【解析】(1)据图可知,B点为叶片充分展开时,表示相对光合速率最大;(2)依据题干可知,新形成的嫩叶呈折叠状,净光合速率很低,从光反应角度分析是叶绿体片层结构不发达,光合色素含量少、吸收光能少,从暗反应角度分析是由于光合作用所需酶含量少;(3)若摘除花或果实,叶片光合作用产生的有机物输出受阻,进而抑制光合速率,使之随之降低;(4)20℃时呼吸速率为2 mg/2小时=1 mg/h,10℃时为1 mg/2小时=0.5 mg/h,前者是后者的2倍;10℃、5000lx的光照下,每小时产生的O2量为6 mg/2+1 mg/2=3.5 mg;20℃、2000lx的光照下,每小时光合作用产生的氧气量是:(10 mg+3 mg)/2=6.5 mg/h根据光合作用总反应式可知,每小时产生的葡萄糖的量为6.5*180/192=6.09 mg。‎ ‎【备注】本题考查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 ‎ ‎ ‎34.进食可刺激小肠 K 细胞分泌多肽 GIP,GIP 可作用于胰岛细胞和脂肪细胞,其作用(机制如图所示(1~4 代表细胞膜上的结构) 。‎ ‎(1)K 细胞合成 GIP 的原料是         ;直接参与 GIP 加工和分泌的细胞器有      。‎ ‎(2)图中结构 1~4 是细胞膜上的         。进食后,GIP和胰岛素通过结构 1.2 作用于脂肪细胞,促进      ,从而降低血糖水平。‎ ‎(3)给大鼠口服或静脉注射适量葡萄糖,让二者血糖浓度变化相当。与注射相比,口服后血浆胰岛素水平更            ,其原因是             。‎ ‎(4)现有甲、乙两个糖尿病患者,甲体内检测出能作用于结构 2 的抗体(此抗体还可作用于肝细胞和肌细胞) 乙体内检测出能作用于结构 3 的抗体。‎ ‎①患者的抗体由        细胞产生,这两种糖尿病都属于          病。‎ ‎②两个患者中,通过注射胰岛素能有效控制血糖浓度的是            ,其原因是           。‎ ‎【答案】(1)氨基酸;内质网、高尔基体(2)受体;葡萄糖进入细胞并转化为脂肪 ‎(3)高;     口服葡萄糖刺激小肠 K 细胞分泌的 GIP 还能促进胰岛素分泌 ‎(4)①浆;自身免疫 ②乙;乙体内有结构 3 的抗体,胰岛素分泌不足;乙体内无结构 2 的抗体,注射的胰岛素能与受体结合,有效降低血糖浓度。‎ ‎【解析】(1) GIP的基本组成单位为氨基酸,GIP为分泌蛋白,直接参与GIP加工和分泌的细胞器有内质网、高尔基体;(2) 据图可以看出,结构 1~4 是细胞膜上的受体,进食后,GIP和胰岛素作用于脂肪细胞,促进脂肪细胞摄取葡萄糖,并将葡萄糖转化为脂肪,从而降低血糖水平;(3)依据题干可知,口服葡萄糖可刺激小肠K细胞分泌多肽GIP,GIP作用于胰岛B细胞膜上的胰岛素受体,促进胰岛素的分泌,故与注射相比,口服后血浆胰岛素水平更高;(4) ①抗体由浆细胞产生并分泌,这两种糖尿病都是抗体将自身物质当做外来抗原,均属于自身免疫病;②乙患者可以通过注射胰岛素能有效控制血糖浓度,其原因是乙体内有结构 3 的抗体,导致胰岛素分泌不足,而无结构2的抗体,受体细胞中胰岛素受体正常,故注射胰岛素能与受体结合,从而有效降低血糖浓度。‎ ‎【备注】本题考查激素调节和免疫调节 ‎ ‎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