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卷·2018届江西省上高二中高二下学期第六次月考(2017-04)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生物卷·2018届江西省上高二中高二下学期第六次月考(2017-04)

‎ 2018届高二年级第六次月考 生物试卷 一、单选题(本题共30道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 ‎ ‎1.如图为人体细胞及其内环境之间物质交换的示意图,①②③④分别表示人体内不同部位的液体.据图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人体的内环境是由①②③组成的 B.①中含有激素、呼吸酶、尿素等物质 C.①②③④中的液体本质上是一种盐溶液,类似于海洋 D.细胞无氧呼吸产生的乳酸进入①中,①中NaHCO3与之发生作用使pH基本稳定 ‎2.以下关于内环境稳态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稳态就是指内环境的成分和各种理化性质处于相对稳定状态 B.人体各器官、系统协调一致地正常运行,是维持内环境稳态的基础 C.内环境稳态的调节机制的现代观点是神经-体液-免疫调节机制 D.人体维持稳态的调节能力很强,即使外界环境剧变,人体总能保持稳态的平衡 ‎3.一次性过量饮水会造成人体细胞肿胀,功能受损.可用静脉滴注高浓度盐水(1.8% NaCl溶液)对患者进行治疗.其原理是(  )‎ A.升高细胞外液的离子浓度      B.促进抗利尿激素的分泌 C.降低细胞内液的离子浓度      D.减少细胞外液液体总量 ‎4.神经递质乙酰胆碱与突触后膜的乙酰胆碱受体(AChR)结合,突触后膜兴奋,引起肌肉收缩.重症肌无力患者体内该过程出现异常,如图是其发病机理示意图.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物质a作为抗原能激活B细胞增殖分化为浆细胞 B.抗a抗体与物质a的结合物不能被吞噬细胞清除 C.物质a引发的上述免疫过程属于体液免疫 D.患者体内乙酰胆碱与突触后膜的AChR特异性结合减少 ‎5.下列有关人体调节的图解或曲线中,正确的是(  )‎ ‎6.当某抗原侵入人体时,会引起人体产生免疫反应,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B淋巴细胞、T淋巴细胞和浆细胞都能识别该抗原 B.吞噬细胞吞噬并分解该抗原的过程属于特异性免疫 C.受抗原刺激的B细胞经淋巴因子作用能形成浆细胞和记忆细胞 D.浆细胞、效应T细胞、记忆细胞都能产生淋巴因子 ‎7.当人吃了过咸的食物时,机体对细胞外液渗透压调节的正确顺序是(  )‎ ‎①下丘脑渗透压感受器兴奋           ②大脑皮层兴奋产生渴觉 ‎③垂体释放抗利尿激素增加         ④摄水量增加   ‎ ‎⑤减少尿的排出 A.①→②→③→④→⑤   B.②→①→④→③→⑤‎ C.       D. ‎ ‎8.图中甲、乙细胞及物质A可以分别表示为(  )‎ A.效应T细胞、被病原体侵染的细胞、抗体 B.传出神经元、传人神经元、神经递质 C.下丘脑神经分泌细胞、垂体细胞、促甲状腺激素 D.甲状腺细胞、神经细胞、甲状腺激素 ‎9. 某些神经细胞膜上存在GABA受体,GABA受体是一种氯离子通道, r-氨基丁酸能激活GABA受体,导致氯离子通道开放,使氯离子流入神经细胞内。若突触前膜释放r-氨基丁酸,则后膜的电位变化是(  )‎ A.转为内正外负,且绝对值减小        B.仍是内负外正,且绝对值增大 C.转为内正外负,且绝对值增大        D.仍是内负外正,且绝对值减小 ‎10.下图细胞Ⅰ、Ⅱ和物质E、F的关系不可能是(  )‎ ‎ ‎ 细胞Ⅰ 细胞Ⅱ 物质E 物质F A.‎ 下丘脑细胞 垂体细胞 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 受体 B.‎ 浆细胞 病原体 抗体 抗原 C.‎ 甲状腺细胞 下丘脑细胞 甲状腺激素 受体 D.‎ 传出神经元 传入神经元 神经递质 受体 ‎11. 如下图是人的排尿反射的反射弧结构简图(—·—<表示从树突到胞体到轴突),方框甲代表大脑皮层的部分区域,乙代表脊髓中控制排尿的神经中枢。下列有关对此生理过程的分析,不正确的是(  )‎ A.婴儿的a兴奋,就会引起e兴奋;正常成年人的a兴奋,e不一定兴奋 B.如果正常成年人的n兴奋,就会引起神经元d的兴奋 C.若正常成年人的b受损,其排尿反射将不会存在 D.若正常成年人的m和n受到损伤,其排尿反射仍会存在 ‎12.下列有关激素和氨基酸的叙述,正确的是(  )‎ ‎①胰岛A细胞分泌的胰高血糖素促进葡萄糖合成为糖元 ‎②生长激素和胰岛素均能与双缩脲试剂发生作用,产生紫色反应 ‎③人体内没有酪氨酸就无法合成黑色素,所以酪氨酸是必需氨基酸 ‎④当血液中甲状腺激素浓度降底时,引起垂体分泌促甲状腺激素增加 A.①②          B.②④        C.①③            D.③④ ‎ ‎13.为研究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对心脏的支配作用,分别测定狗在正常情况、阻断副交感神经和阻断交感神经后的心率,结果如下表所示。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 ‎ 实验处理 心率(次/分)‎ 正常情况 ‎90‎ 阻断副交感神经 ‎180‎ 阻断交感神经 ‎70‎ A.副交感神经兴奋引起心脏搏动减慢 B.对心脏支配占优势的是副交感神经 C.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的作用是相互协同的 D.正常情况下,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均可检测到膜电位变化 ‎14.很多人看恐怖电影时,在内脏神经的支配下,肾上腺髓质释放的肾上腺素增多.该激素可作用于心脏,使心率加快,同时会出现出汗、闭眼等反应.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此过程涉及到生物膜之间的融合和转化 B.心跳加速是激素作用的结果,没有反射弧参与 C.恐怖电影直接刺激神经中枢产生了上述现象 D.此过程涉及到突触前膜对神经递质的释放与识别 ‎15.下图表示神经系统和内分泌系统之间的联系,不正确的分析是(  )‎ A.下丘脑是内分泌的枢纽,又是神经中枢,但受大脑皮层控制 ‎ B.图中下丘脑、垂体也能分泌激素,如下丘脑分泌多种促激素 C.若图中内分泌是甲状腺,当它的分泌物增多时,可抑制垂体和下丘脑的活动 D.当人体饮水不足或食物过咸时,下丘脑分泌并由垂体释放的抗利尿激素增多 ‎16.调节性T细胞是一类控制体内自身免疫反应的细胞,起着避免免疫反应过度而损伤肌体的重要作用,其数量由Mcl-1蛋白和Bim蛋白两种功能相反的蛋白质决定(如下图)。下列疾病最可能与Mcl-1蛋白的活性被抑制有关的是(  )‎ A.系统性红斑狼疮      B.过敏反应 C.先天性胸腺发育不全     D.艾滋病 ‎17.关于人体健康的叙述,正确的是(  )‎ A.过敏反应是机体初次接触过敏原时发生的反应 B.糖尿病形成的原因是病人的胰岛A细胞受损 C.艾滋病和类风湿性关节炎都属于免疫系统疾病 D.猫叫综合征是一种由染色体数目变异引起的遗传病 ‎18.下图为人体体液免疫示意图,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具有增殖分化能力的是细胞①、细胞②、细胞③和细胞④‎ B.过程II、III都需要细胞膜糖被的参与,过程VII主要发生在靶细胞内 C.机体再次受到同种抗原刺激时,人体消灭该抗原主要依靠细胞⑤的增殖分化 D.细胞③的增殖分化大多需要细胞②产生的淋巴因子及过程共同作用 ‎19.不同的肺炎双球菌具有不同的表面抗原。给大鼠同时注射S型和R型两神肺炎双球菌,一段时间后,从大鼠体内分离出浆细胞并单独培养.提取该大鼠的血清(不含S型和R型细菌)和每一个浆细胞的单独培养液并分别保存,随后的实验最可能出现的是(  )‎ A.大鼠的血清与浆细胞的单独培养液混合后,将会产生免疫反应 B.把不同浆细胞的培养液混合,将出现免疫反应 C.每一种培养液只能使一种肺炎双球菌失去感染力 D.向大鼠血清中加入上述两种肺炎双球菌,只有一种出现凝集现象 ‎20.科研人员为研究脾脏中某种淋巴细胞(简称M细胞)在免疫应答中的作用,进行了如下实脸 组别 处理方式 检测结果 实验组 用肺癌细胞抗原处理M细胞后,分离出M细胞与胸腺淋巴细胞混合培养,再分离出胸腺淋巴细胞与肺癌细胞混合培养 部分淋巴细胞能杀伤肺癌细胞 对照组 未经处理的胸腺淋巴细胞与肺癌细胞混合培养 淋巴细胞均不能杀伤肺癌细胞 下列对该实验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是(  )‎ A.实验证明M 细胞能够将肺癌细胞抗原呈递给胸腺淋巴细胞 B.经M 细胞刺激后部分胸腺淋巴细胞增殖分化形成效应细胞 C.实验组培养液中含有能增强效应T细胞杀伤力的淋巴因子 D.实验组培养液中含有能特异性识别肺癌抗原的免疫球蛋白 ‎21.新生儿出生后保留其脐带血,是因为脐带血内含有大量的造血干细胞,它不仅能够增殖分化成红细胞,还可以增殖分化成淋巴细胞,参与人体免疫调节。下列描述中错误的一项是( )‎ A.由造血干细胞形成淋巴细胞的过程中,细胞内mRNA发生了改变 B.浆细胞在特异性识别抗原后,自身能合成并分泌抗体消灭抗原 C.吞噬细胞能识别抗原,在非特异性免疫和特异性免疫中都有着重要的作用 D.效应T细胞与靶细胞结合并使其裂解死亡的过程属于细胞凋亡 ‎22.某些肿瘤细胞分泌免疫抑制因子FasL以抵抗人体免疫功能。其机制是:进入肿瘤组织周围的免疫细胞分泌Fas分子,Fas位于效应细胞的表面,肿瘤细胞分泌FasL并与Fas结合,激活免疫细胞的凋亡信号途径,诱导免疫细胞凋亡。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 A.图中的效应细胞是由T细胞或记忆细胞增殖、分化来的 B.激活细胞凋亡信号途径是通过激活相关基因的活动实现的 C.图中表现了细胞膜的信息交流功能 D.如果FasL和Fas成分相似,二者的合成场所完全一致 ‎23.图甲、乙、丙、丁为某实验动物感染HIV后的情况。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从图甲可以看出,HIV侵入后机体能产生体液免疫 B.从图乙可以推测,HIV造成人体的免疫能力全部丧失 C.从图丙可以推测,HIV可能对实验药物敏感 D.从图丁可以看出,HIV感染过程中存在逆转录现象 ‎24.右图表示两个细胞或病毒与细胞相互接触的过程,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若a是精子,b是卵细胞,则它们的结合与细胞膜上的糖蛋白有关 B.若a是HIV,则b是T细胞,HIV的入侵使人体的免疫系统功能丧失 C.若a是凋亡的细胞,则a被b吞噬细胞分解的过程与溶酶体有关 D.若b细胞内部被麻风杆菌入侵,则a可能是与其密切接触的浆细胞 ‎25.下列有关生物体内信息分子作用部位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小肠黏膜产生促胰液素,通过体液的传送可作用于胰岛细胞 B.突触前膜释放神经递质,可以作用于肌肉和某些腺体 C.下丘脑产生的激素可作用于甲状腺,后者分泌的激素也可作用于下丘脑 D.胚芽鞘尖端产生的生长素,主要作用于尖端,也可作用于尖端下部细胞 ‎26.如图是生长素浓度对植物生长的影响,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 A.若某植物幼苗已经表现出向光性,且测得向光面的生长素浓度为f,则背光面的生长素浓度范围为大于f小于2f B.除草剂除草的原理是生长素浓度大于h时抑制生长 C.若植物幼苗水平放置一段时间后表现出根向地性,测得根的近地侧生长素浓度为g,则远地侧生长素浓度可能为2f D.若某植物顶芽的生长素浓度为g,产生顶端优势现象的侧芽生长素浓度可能大于h ‎27.为了证明生长素在胚芽鞘中的极性运输,一位同学设计了实验(如图所示),过一段时间,发现下端的琼脂块逐渐有了生长素.作为其对照组,最合适的是(  )‎ ‎ ‎ A.              B.              C.              D.‎ ‎28.甲、乙、丙及NAA等植物激素或植物激素类似物的作用模式如图所示,图中“+”表示促进作用,“-”表示抑制作用,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甲、乙之间具有拮抗作用 B.乙、丙最可能代表赤霉素和生长素 C.用NAA形成的无子果实属于不可遗传变异 D.甲、乙、丙在细胞中大量合成后去调节生命活动 ‎29.下列生产措施中与植物激素无关的一组是 (  )‎ ‎①培育无籽番茄;   ‎ ‎②培育无籽西瓜;   ‎ ‎③果树整枝修剪;   ‎ ‎④带芽的枝条扦插; ‎ ‎⑤移栽植物时剪去部分叶片;   ‎ ‎⑥棉花摘心 A.①③          B.②④         C.⑤⑥        D.②⑤‎ ‎30.动、植物体内都能够产生激素,下列有关分析正确的是(  )‎ A.二者都属于小分子有机物,对生物体的生命活动都有显著的调节作用 B.一般都是由动、植物特定的器官产生,然后运输到作用部位起作用 C.一般情况下,二者与相应的靶细胞结合并起作用后即被灭活 D.在动植物体内,只能在作用部位检测到激素的存在,其他部位检测不到 二、简答题(共40分) ‎ ‎31.(8分)下图是与人体稳态相关的结构示意图。图中①~④表示生理过程,字母表示相应激素。据图回答以下问题:‎ ‎ ‎ ‎(1)图中b指的是:                         ,①~④过程中属于反馈抑制过程的是                           。‎ ‎(2)①完成由产生电信号到转变为化学信号的过程是:下丘脑神经分泌细胞在某些因素的刺激下产生                                         ,通过轴突传导到                                                ,进而引起小泡中递质的释放。‎ ‎(3)如果用激素c饲喂小白鼠,再放人密闭容器中,其对缺氧的敏感性将                          。‎ ‎(4)如果电刺激图乙中I部位,则膜外的电位变化是                                                              ;若饮水不足,则会引发图乙的调节过程,其中物质d是                                              ,其作用为                                                                                     。‎ ‎32.(7分)如图表示人体血糖浓度发生变化和人体受寒冷刺激后的部分调节过程的示意图(A、B、C、D表示激素,通过途径①调节血管),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人体受寒冷刺激,使机体一方面通过调节途径①使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以达到减少散热的目的;另一方面通过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激素促进代谢,增加产热,则图中B和C在促进产热方面是___________(填“协同”或“拮抗”)作用。‎ ‎(2)缺碘时,A的含量变化将会___________。当B含量过高时,会抑制下丘脑和垂体的分泌功能,这属于__________调节机制。‎ ‎(3)当人体血糖浓度发生变化时,下丘脑对胰岛的调节过程中传递的信号分子是__________,肝脏和肌肉均可作为胰岛素作用靶器官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3.(7分)下图表示银环蛇毒引起机体免疫反应示意图。请据图回答:‎ ‎(1)细胞①的作用是                       ,细胞③通过                  过程产生细胞___      ______。‎ ‎(2)通过α-银环蛇毒→④→⑤途径,物质B的产生特点主要是                                        。‎ ‎(3)人们通常将毒的银环蛇毒注入马体内,一段时间后,提取马的血清,制成抗银环蛇毒的药物。马血清中药物成分是由图中         (填序号)细胞合成的。为了检测提取的血清中是否已含有所需的药物成分,通常用                 对该血清进行检测,该血清中有效的药物成分是马体通过                         (生理过程)产生的。‎ ‎34.(8分)目前我国有1.2亿人是乙型肝炎病毒携带者,乙肝患者约有1600万.乙肝病毒简称HBV,完整的HBV是由一个囊膜和一个含有DNA分子的核衣壳组成的病毒颗粒.乙型肝炎病毒的血清免疫学检查常检查下表中的五项指标(俗称“乙肝两对半”),请分析回答.‎ 序号 检测对象 中文名称 相关物质及检出的意义 ‎1‎ HBsAg 表面抗原 包绕在乙肝病毒最外层.单独的HBsAg无传染性 ‎2‎ HBsAb 表面抗体 人体产生,保护肝脏 ‎3‎ HBeAg E抗原 乙肝病毒的“内部零件”,标志着乙肝病毒正在复制,有明显的传染性 ‎4‎ HBeAb E抗体 表明病毒复制的终止或仅有低度复制,传染性消失或有轻微的传染性 ‎5‎ HBcAb 核心抗体 乙肝病毒的“核心零件”(HBcAg)的抗体,表示乙肝病毒在复制 ‎(1)人体产生HBsAb和 HBeAb的细胞是           ,当得过乙肝且痊愈不久的病人再次感染乙肝病毒时,能够产生上述细胞的细胞是     ,二次免疫应答的特点是      .‎ ‎(2)在两对半检测中,如果出现1、3和5阳性即为“大三阳”.此时乙肝病毒处于   状态,    (有/没有)显著的传染性.‎ ‎(3)上世纪六十年代初,美国遗传学家布卢姆伯格偶然从一位澳大利亚血友病患者血液中发现一种抗原,命名为“澳大利亚抗原”简称“澳抗”,后证明其为乙肝病毒的衣壳,因此获得了1977年的诺贝尔医学和生理学奖.根据所学知识,你认为澳抗的来源可能是            或HBV入侵的肝细胞裂解后未组装的过剩的蛋白颗粒.‎ ‎(4)乙肝的传播途径与艾滋病相似,主要的传播途径有        等三条.艾滋病病毒主要攻击人体的     细胞.‎ ‎35.(10分)如图为不同浓度的生长素对植物不同器官的作用关系。请据图回答:‎ ‎(1)促进芽生长的最适生长素浓度是________mol·L-1。‎ ‎(2)B点所对应的生长素的浓度对茎生长的效应是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某生物兴趣小组为探索萘乙酸(生长素类似物)促进某植物插条生根的最适浓度,首先设计了以下三组:‎ 根据表可知:该实验是在正式实验前先做的一个__________________。为进一步精确测定最适浓度,还应该采取的措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水平放置的根,具有向地生长的现象。有人发现,在根生长弯曲部位的近地侧除有较多的生长素外,还有较多的乙烯。由此可知:植物的生长发育过程是由___________________作用的结果。‎ ‎2018届高二年级第六次月考生物试卷答题卡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60分)‎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题号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答案 题号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答案 二、简答题(共40分) ‎ ‎31.(8分)‎ ‎(1)                                                                                ‎ ‎(2)                                                                                                                                        ‎ ‎(3)                       ‎ ‎(4)                                                                                                                 ‎ ‎                                                                                            ‎ ‎32.(7分)‎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填“协同”或“拮抗”)‎ ‎(2)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3.(7分)‎ ‎(1)                                                                                                ‎ ‎                                                       ‎ ‎___                                                      ______‎ ‎(2)                                                    ‎ ‎(3)         (填序号)                                                                                 ‎ ‎34.(8分)‎ ‎(1)                                                                                     ‎ ‎(2)                                                        (有/没有)‎ ‎(3)                                                                                    ‎ ‎(4)                                                ‎ ‎35.(10分)‎ ‎(1)________mol·L-1‎ ‎(2)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 ‎(4)_______________                                                ___‎ ‎2018届高二年级第六次月考生物试卷参考答案 ‎1-30 DDABA CCDBD BBCAB ACDCD BDBDB CDDDC 31.‎ ‎(1)促甲状腺激素  ③④‎ ‎(2)局部电流(兴奋、神经冲动)  神经末梢(轴突未梢、突触小体)‎ ‎(3)提高 ‎(4)由正变为负(再变为正) 抗利尿激素  促进肾小管集合管重吸收水分 ‎32.‎ ‎(1)毛细血管收缩,血流量减少  甲状腺激素和肾上腺素  协同 ‎(2)增加   (负)反馈 ‎(3)神经递质    肝脏和肌肉细胞膜上都含有胰岛素受体 ‎33.‎ ‎⑴摄取、处理、传递银环蛇毒(抗原)  增殖、分化 浆细胞和记忆细胞 ‎⑵数量多、速度快 ‎⑶⑤    α-银环蛇毒(抗原)    体液免疫 ‎34. ‎ ‎(1)浆细胞     记忆B细胞   又快又强 ‎(2)正在复制       有 ‎(3)HBV入侵肝细胞后留在细胞外的蛋白质外壳颗粒 ‎(4)性传播、血液传播、母婴传播    T ‎35.‎ ‎(1)10-8    ‎ ‎(2) 既不促进生长也不抑制生长 ‎(3)预实验 降低浓度梯度并增加实验组别 ‎(4) 多种激素的相互协调、共同调节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