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专版)2020学年高中生物课时跟踪检测(十)种群的数量波动及调节浙科版必修3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浙江专版)2020学年高中生物课时跟踪检测(十)种群的数量波动及调节浙科版必修3

课时跟踪检测(十) 种群的数量波动及调节 一、选择题 ‎1.下列有关种群数量波动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少数种群数量的波动是非周期波动 B.大多数种群数量的波动是周期波动 C.种群是一个动态系统 D.环境容纳量说明种群的数量是不变的 解析:选C 大多数种群数量的波动是非周期的。‎ ‎2.下列与种群数量的波动及调节的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种群的个体数量是随时间而变化的 B.种群的数量波动可分为周期波动与非周期波动 C.食物是对种群影响最强烈的外源性因素 D.病源物与寄生物的致病力与传播速度对种群数量的调节具有重要作用 解析:选C 对种群影响最强烈的外源性因素应为气候,特别是极端的温度与湿度往往会导致种群数量急剧下降甚至消亡。‎ ‎3.以下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东亚飞蝗在我国随气候变化而表现为周期波动 B.种群的周期波动现象主要发生在高纬度环境中 C.用七星瓢虫防治蚜虫属于外源性调节 D.内源性调节包括行为调节和内分泌调节 解析:选A 东亚飞蝗数量随气候变化而表现为非周期波动。‎ ‎4.如图表示某区域的猞猁在一段时间内的数量变化曲线,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猞猁种群的数量波动具有周期性 B.在不同年份猞猁个体主要以随机分布为主 C.猞猁种群的环境容纳量约为7.8×104只 D.食物短缺是引起M→N变化的内源性调节因素 解析:选A 根据变化曲线得知:猞猁种群的数量波动具有周期性,即先增加,后减少,这与食物的来源有很大的关系;由种群数量的变化无法得出种群的分布型;环境容纳量(K)指在一定范围内动态变化的种群数量,种群达到K值后,应该在K值上下波动。根据曲线,猞猁种群数量达到7.8×104只后,数量继续下降,所以7.8×104不是猞猁种群的环境容纳量;食物短缺是引起M→N变化的外源性调节因素。‎ 3‎ ‎5.下图表示的是硅藻和一些非生物因素季节性的波动,数据来自北温带海洋的上层。以下对该图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 ‎ ‎ A.光照强度与硅藻数量始终呈正相关 B.硅藻数量增加会降低磷和硝酸盐的含量 C.提高光照强度会增加水中各种养分的含量 D.光照强度的提高会促进分解者的代谢,从而使水中养分降低 解析:选B 观察曲线可知硅藻数量增加,磷和硝酸盐的含量会因为被吸收而下降。‎ ‎6.红松球果产量有“四年两头熟”的说法,这说明红松(  )‎ A.种群的数量波动为非周期波动 B.种群的数量波动为周期波动 C.种群数量波动属外源性调节 D.种群数量波动属内分泌调节 解析:选B 红松球果产量的“四年两头熟”表明红松种群数量的波动周期约为4年。‎ ‎7.在某自然保护区中,甲物种与乙物种的种群数量波动如下图所示。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这两个物种种群的数量波动均具有周期性 B.甲物种种群数量受乙物种种群影响,但乙物种种群数量不受甲物种种群的影响 C.甲物种种群数量变化受出生率和死亡率因素的影响 D.甲物种和乙物种各自种群内均会出现种内斗争 解析:选B 甲、乙曲线在两个波峰之间的间隔时间相等,因此为周期性波动。波动是由出生率、死亡率的变动和环境条件的改变引起的。自然条件下,空间、资源均有限,不同物种之间,以及同一个物种内的个体之间,也会因为争夺生存资源而发生斗争。‎ ‎8.如图为自然环境中生物种群数量变化曲线,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3‎ A.d处波动主要是因为出生率和死亡率变动所致 B.该物种的种群数量波动表现出明显的周期性 C.该种群数量受外源性因素和内源性因素的共同调节 D.灭鼠杀死一半的老鼠,效果最好 解析:选D 灭鼠杀死一半的老鼠,此时老鼠数量为K/2,种群增长速率最大,不久就可恢复,效果较差。‎ 二、非选择题 ‎9.下图是1845年到1935年间某森林A、B两种动物种群数量的变化曲线。据图回答有关问题:‎ ‎(1)图中显示A、B两种群在数量上呈现__________波动,其中A种群数量最多的年份曾达到________千只。‎ ‎(2)A种群的数量在一段时间内能够急剧增加的生物因素主要是①__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_。‎ ‎(3)B种群的存在对整个森林生态系统的稳定所起到的作用具体是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在所研究的1890~1935年间,该生态系统中A种群的K值为________左右。从图中任意一时段可以看出,当A种群达到K值后,B种群的K值变化是________(填“早于”或“晚于”)A种群的K值出现(注:不考虑其他生物因素)。‎ 答案:(1)周期 140‎ ‎(2)可食的植物增加 B种群的数量急剧减少 ‎(3)B种群捕食一定数量的A种群,使森林植被不致被过度破坏 (4)60千只 晚于 3‎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