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卷·2019届广西桂林中山中学高二上学期段考生物(理)试题(解析版)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生物卷·2019届广西桂林中山中学高二上学期段考生物(理)试题(解析版)

广西桂林中山中学2017-2018学年高二上学期段考生物(理)试题(解析版)‎ 一、选择题 ‎1. 对血浆、组织液和淋巴三者间的物质联系的正确表述是( )‎ A. B. ‎ C. D. ‎ ‎【答案】C ‎【解析】人体内的液体都叫体液,可以分成细胞内液和细胞外液,细胞外液叫做内环境,包括:组织液、血浆、淋巴.血浆和组织液可相互渗透,组织液渗透进入淋巴管形成淋巴,但淋巴不能回渗,淋巴循环是单向的,淋巴汇集后通过左右锁骨下静脉进入血液。三者关系如图:‎ ‎。‎ ‎【考点定位】内环境的组成 ‎【名师点睛】理清脉络,弄清内环境三个成分之间关系 ‎2. 下列关于人体内环境的叙述,错误的是()‎ A. 淋巴细胞生活的液体环境是淋巴、血浆等 B. 内环境成分中含有CO2、尿素、神经递质等 C. 组织液渗回血浆和渗入淋巴的量相差较大,HCO3﹣、HPO42﹣等参与维持血浆pH D. 血浆的主要成分包括葡萄糖、血红蛋白,当血浆的成分稳定时,机体就达到稳态 ‎【答案】D ‎ ‎ ‎【点睛】‎ 本题的知识点是内环境稳态的概念、内环境的组成及判断。对相关知识的理解和记忆是解题的关键。‎ ‎3. 关于浆细胞产生途径的叙述,不准确的是( )‎ A. B细胞直接接受抗原刺激,增殖分化而成 B. 吞噬细胞将抗原呈递给B细胞,增殖分化而成 C. B细胞受到抗原刺激后,在淋巴因子的作用下,增殖分化而成 D. 记忆细胞接受抗原刺激,增殖分化而成 ‎【答案】B ‎【解析】少数抗原可以直接刺激B细胞,增殖分化形成浆细胞,A项正确;大多数抗原被吞噬细胞摄取和处理,并暴露出其抗原决定簇;吞噬细胞将抗原呈递给T细胞,再由T细胞呈递给B细胞,使其增殖分化为浆细胞,B项错误; B细胞受到抗原刺激后,在淋巴因子的作用下,可增殖分化形成浆细胞,C项正确;相同抗原再次入侵时,记忆细胞比普通的B细胞更快地作出反应,即很快增殖分化产生新的浆细胞,D项正确。‎ ‎【点睛】‎ 本题考查体液免疫基本过程中的感应阶段和增殖分化阶段,解题的关键是理解浆细胞产生的三条途径,另外抗原刺激记忆细胞分化成浆细胞这一条是最容易被忘记的,一定要注意。浆细胞产生途径有三条:一是抗原直接刺激B细胞分化而成;二是吞噬细胞将抗原呈递给T细胞,再由T细胞呈递给B细胞分化而成;三是抗原刺激记忆细胞分化而成。‎ ‎4. 如图为反射弧结构示意图,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由ABCDE组成了一个完整的反射弧 B. 当①受刺激时,该处的细胞膜内外的电位表现为外正内负 C. 图中②的结构决定了神经元之间的兴奋传递只能是单向的 D. 若从①处剪断神经纤维,刺激③处,效应器仍能产生反应 ‎【答案】B ‎【解析】A是感受器、B是传入神经、C是神经中枢、D是传出神经、E是效应器,由A、B、C、D、E组成了一个完整的反射弧,A正确;当①受刺激时,该处的细胞膜内外的电位表现为外负内正,B错误;结构③是突触,结构③的存在保证了兴奋在两个神经元之间的传递是单向的,C正确;若从①处剪断神经纤维,刺激②处,兴奋能够传到效应器,效应器能产生反应,C正确。‎ ‎5. 下列有关神经兴奋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静息状态时神经元的细胞膜内外没有离子进出 B. 神经递质经主动运输穿过突触后膜而传递兴奋 C. 神经纤维外Na+浓度增大使神经纤维的动作电位减小 D. 神经纤维上兴奋的传导是以电信号的形式双向传导的 ‎【答案】D ‎【解析】静息状态时,静息电位的产生和维持是钾离子通道开放钾离子外流的结果,同时通过主动运输维持膜外钠离子高于膜内,A项错误;神经递质与突触后膜上的受体结合,引起下一个神经元的兴奋(或抑制),而不是经主动运输穿过突触后膜传递兴奋,B项错误;神经纤维外Na+浓度增大使得细胞膜内外的电位差变大,即静息电位变大,C项错误;神经纤维上兴奋的传导是以电信号的形式双向传导的,D项正确。‎ ‎【点睛】‎ 本题是对于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和在神经元之间传递的考查。对兴奋在神经纤维上和在神经元之间传递过程的理解与掌握是解题的关键,其中对于静息电位与动作电位的产生和维持机理的理解是本题的难点,A、C选项往往因对该过程的理解不透彻而误选。‎ ‎6. 如图是人体神经元结构模式图.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 该神经元兴奋时,④中的物质释放与①有关 B. 若刺激A点,图中电表B将出现方向相反的两次偏转 C. 一个神经元的轴突末端与下一个神经元的树突或胞体形成突触 D. 突触后膜上的受体接受神经递质后,一定引起下一个神经元兴奋 ‎【答案】D ‎【解析】④突触小泡释放神经递质为胞吐,需要①线粒体供能,A正确。电表B的两极连接在神经元的膜外,刺激A点,电流表先向右偏,然后向左偏,最后回到中间,B正确。突触有轴突—树突型和轴突—胞体型,C正确。突触后膜上的受体接受神经递质后,也有可能引起下一个神经元抑制,D错误。‎ ‎【考点定位】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及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 ‎【名师点睛】对于电流表的偏转问题学生容易理解不清。‎ 兴奋传导与电流表指针偏转问题分析 ‎(1)在神经纤维上 ‎①刺激a点,b点先兴奋,d点后兴奋,电流表指针发生两次方向相反的偏转。‎ ‎②刺激c点(bc=cd),b点和d点同时兴奋,电流表指针不发生偏转。‎ ‎(2)在神经元之间 ‎①刺激b点,由于兴奋在突触间的传递速度小于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速度,a点先兴奋,d点后兴奋,电流表发生两次方向相反的偏转。‎ ‎②刺激c点,兴奋不能传至a点,a点不兴奋,d点可兴奋,电流表只发生一次偏转。‎ ‎7. 关于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叙述,正确的是(  )‎ A. 神经纤维处于静息状态时,细胞膜两侧的电位表现为零电位 B. 神经纤维处于兴奋状态时,细胞膜两侧的电位表现为外正内负 C. 神经纤维上兴奋传导的方向与膜内局部电流的方向一致 D. 神经纤维处于兴奋状态时,膜对K+的通透性增大 ‎【答案】C ‎【解析】静息时,神经细胞膜对钾离子的通透性大,钾离子大量外流,形成内负外正的静息电位,A错误;神经纤维处于兴奋状态时,细胞膜两侧的电位表现为外负内正,B错误;神经纤维上兴奋传导的方向与膜内局部电流的方向一致,与膜外相反,C正确;神经纤维处于兴奋状态时,膜对Na+的通透性增大,D错误。‎ ‎8. 下列事例能够说明神经系统中的高级中枢对低级中枢有调控作用的是(  )‎ A. 针刺指尖引起缩手反射 B. 短期记忆经过多次重复可形成长期记忆 C. 大脑皮层言语区的S区受损伤,导致运动性失语症 D. 意识丧失的病人能排尿但不能控制,意识恢复后可控制排尿 ‎【答案】D ‎【解析】针刺指尖引起缩手反射,属于非条件反射,是低级的神经活动,神经中枢位于大脑皮层以下的部位(如脊髓),不能说明高级中枢能够控制低级中枢,A项错误;记忆种类包括瞬时记忆、短期记忆、长期记忆、永久记忆,短期记忆的多次重复可形成长期记忆,但不能说明高级中枢能够控制低级中枢,B项错误;大脑皮层语言S区损伤,导致运动性失语症,仅与大脑皮层的高级中枢——语言中枢有关,C项错误;排尿的初级中枢是脊髓,高级中枢是大脑皮层,所以意识丧失不能控制排尿,意识恢复能够控制,说明脊髓的活动受大脑皮层控制,能够说明神经系统中的高级中枢对低级中枢有调控作用,D项正确。‎ ‎9. 某人大脑受到损伤,能读书看报,也能听懂别人说话,但却不会说话,这表明大脑受伤的区域是大脑皮层的(  )‎ A. 听觉性语言中枢 B. 运动性语言中枢 C. 视觉性语言中枢 D. 书写性言语中枢 ‎【答案】B ‎【解析】试题分析:大脑受到损伤,能读书看报,也能听懂别人说话,但却不会说话,这表明大脑受伤的区域是大脑皮层的运动性语言中枢。‎ ‎ A选项的听觉性语言中枢受损,不能听懂话,C选项的视觉性语言中枢受损,不能读懂文字。D选项的书写性言语中枢受损,不能写文字。故本题选B。‎ 考点:大脑皮层的语言中枢 点评:本题考查了学生的识记能力,难度不大,只要记住相关知识即可得出正确答案。‎ ‎10. 关于人体激素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激素在人体内含量很少,但有高效的生物催化作用 B. 激素既不组成细胞结构,又不提供能量 C. 激素随体液到达靶细胞,使靶细胞原有的生理活动发生变化 D. 甲状腺分泌甲状腺激素的多少,要受到下丘脑和垂体的调节 ‎【答案】A ‎【解析】激素在人体内含量较低,没有催化作用,只有调节作用,A项错误;激素既不组成细胞结构,又不提供能量,而是随体液到达靶细胞,使靶细胞原有的生理活动发生变化,B、C项正确;下丘脑分泌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到达垂体,调节垂体促甲状腺激素的分泌,继而影响和调节甲状腺的分泌活动,D项正确。‎ ‎11. 如图表示动物生命活动调节过程的部分示意图,图中①、②、③代表激素,当某人走出房间进入寒冷环境中,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 A. 血液中激素①、②、③的含量会增加 B. 骨骼肌受有关神经支配,不自主战栗 C. 激素①、②对垂体的作用效应都为促进 D. 该图表示激素间存在分级调节 ‎【答案】C ‎【解析】分析题图可知,图中①为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②为甲状腺激素、③为促甲状腺激素。当人体受到寒冷刺激时,下丘脑分泌①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增加,促进垂体分泌③促甲状腺激素,从而促进甲状腺分泌②甲状腺激素,故A 项正确;骨骼肌受神经系统直接支配,会发生不自主战栗,增加产热,B项正确;激素①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能促进垂体分泌促甲状腺激素,激素②甲状腺激素对垂体的作用效应为抑制,故C项错误;图中下丘脑分泌的①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能促进垂体分泌③促甲状腺激素,垂体分泌的促甲状腺激素能促进甲状腺分泌②甲状腺激素。而甲状腺激素对下丘脑和垂体有负反馈作用,当甲状腺激素分泌过多时,会抑制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和促甲状腺激素的分泌,进而减少甲状腺激素的分泌,故D项正确。‎ ‎12. 人体的甲状旁腺和甲状腺C细胞分别分泌甲状旁腺素和降钙素。下图表示的是人体血钙浓度变化的示意图,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 降钙素能促进肾小管对钙离子的重吸收过程 B. 人体血钙浓度在神经系统的调节下处于动态平衡 C. 甲状旁腺素和降钙素对血钙的调节表现为拮抗作用 D. 甲状旁腺素只能通过促进肾集合管对钙离子的重吸收而提高血钙浓度 ‎【答案】C ‎【解析】分析图示可知:降钙素作用的靶器官是骨,通过作用于骨而降低血液中的钙离子浓度,而不是促进肾小管对钙离子的重吸收过程,A项错误;图示说明人体血钙浓度在激素的调节下处于动态平衡,B项错误;甲状旁腺素通过作用于骨和肾而提高血钙浓度,降钙素通过作用于骨而降低血钙浓度,所以甲状旁腺素和降钙素对血钙的调节表现为拮抗作用,C项正确;甲状旁腺素作用于骨和肾提高血钙浓度,D项错误。‎ ‎13. 下列关于人体内血糖调节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大量葡萄糖从食物中转运入血浆时,胰高血糖素分泌会减少 B. 某人在数小时内不进食,胰岛素的分泌会增加 C. 胰高血糖素会促进肌肉细胞从血浆中吸收葡萄糖 D. 胰岛素促进肝脏分泌葡萄糖 ‎【答案】A ‎【解析】大量的葡萄糖从食物中转运入血浆时,胰岛就会减少胰高血糖素分泌,而胰岛素分泌增加,A项正确;当某人在数小时内不进食时,血糖浓度降低,故胰岛就会增加胰高血糖素的分泌,B项错误;胰岛素会促进肌肉细胞从血浆中吸收葡萄糖,形成肌糖原,C项错误;胰岛素促进肝脏利用葡萄糖合成糖原,而胰高血糖素可以促进肝脏中的肝糖原分解形成葡萄糖,补充血糖浓度,D项错误。‎ ‎【点睛】‎ 本题考查血糖调节的相关知识。血糖浓度主要靠胰岛素和胰高血糖素共同调节而达到相对稳定。血糖浓度高时胰岛素分泌增加,促进组织细胞加速摄取、利用和储存葡萄糖,以降低血糖浓度。血糖浓度低时胰高血糖素分泌增加,促进肝糖元分解,促进非糖物质转化成糖,升高血糖浓度。‎ ‎14. 如图为血液中葡萄糖含量的变化图像,对该图的相关叙述中错误的是( )‎ A. 葡萄糖在血液中的含量维持在3.9~6.1 mmol/L范围内 B. AB段上升的主要原因是消化和吸收 C. 由于血糖随尿液排出体外而使BC段显著下降 D. CD段逐渐上升并趋于稳定是由于肝糖原不断分解和非糖物质转化 ‎【答案】C ‎【解析】葡萄糖在血液中的含量维持在3.9~6.1 mmol/L范围内,A项正确;AB段血糖浓度升高的主要原因是食物的消化吸收,B项正确;BC段血糖浓度显著下降的原因是血糖的氧化分解等,正常人的尿液中不含葡萄糖,C项错误;CD段逐渐上升并趋于稳定是由于胰高血糖素分泌增加,促进肝糖原不断分解和非糖物质转化,并把产生的葡萄糖释放进入血液,D项正确。‎ ‎15. 下列关于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特点的比较,正确的是()‎ A. 神经调节的反应速度缓慢,体液调节的反应速度迅速 B. 神经调节的作用范围广泛,体液调节的作用范围准确且局限 C. 神经调节作用时间较长,体液调节的作用时间短暂 D. 神经调节的作用途径是反射弧,体液调节的作用途径是体液运输 ‎【答案】D ‎【解析】体液调节的反应速度缓慢,神经调节的反应速度迅速,A错误;体液调节的作用范围广泛,神经调节的作用范围准确且局限,B错误;体液调节作用时间较长,神经调节的作用时间短暂,C错误;神经调节主要是通过反射的方式实现的,其作用途径为反射弧,体液调节的作用途径为体液运输,D正确。‎ ‎【点睛】本题考查了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的特点能够将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的特点进行比较,主要从作用途径、反应速度、作用范围、作用时间等方面进行列表比较,如下。‎ ‎16. 下列关于人体水平衡调节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水平衡的调节中枢和渗透压感受器都位于下丘脑 B. 肾脏在水盐平衡调节中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C. 水平衡调节的方式是神经—体液调节 D. 水平衡只依靠抗利尿激素进行调节 ‎【答案】D ‎【解析】试题分析:水平衡的调节中枢位于下丘脑,渗透压感受器也是下丘脑,故A正确;肾脏中的肾小管和集合管在水盐平衡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故B正确;水平衡的调节既有神经调节,也有体液调节,故C正确,D错误。‎ 考点:本题考查水平衡的调节的有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的能力。‎ ‎17. 下列关于人体在寒冷环境中维持体温恒定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 寒冷时,酶活性自然增强,因而代谢加快,产热增加 B. 寒冷时,促进代谢的激素分泌减少,代谢降低 C. 寒冷时,人体产热多,散热少,以维持人体体温恒定 D. 寒冷时,代谢增强、产热增加与多种激素分泌增加有关 ‎【答案】D ‎【解析】人为恒温动物,寒冷时,体温不变,酶活性不变,A错误;寒冷时,促进代谢的激素分泌增加,代谢增强,B错误;寒冷时,人体产热和散热达到平衡,以维持人体体温恒定,C错误;寒冷时,代谢增强、产热增加与甲状腺激素和肾上腺素分泌增加有关,D正确。‎ ‎18. 下列有关体温调节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恒温动物的体温是恒定不变的 B. 体温升高都是由细胞代谢产热增加引起的 C. 对冷敏感的温度感受器兴奋,会引起皮下毛细血管舒张 D. 下丘脑有体温调节中枢,同时还对某些腺体活动具有调节功能 ‎【答案】D ‎【解析】试题分析:恒温动物的体温是相对稳定,不是恒定不变,故A错误。体温升高有多方面,细胞代谢产热增加是最主要的一方面,但也会物理产热方式,如骨骼肌战栗,故B错误。皮肤冷觉感受器兴奋,会引起毛细血管收缩,减少散热量,故C错误。下丘脑是体温调节中枢,同时还对垂体等有调节功能,故D正确。‎ 考点:本题考查体温调节相关知识,意在考察考生对知识点的理解掌握程度。‎ ‎19. 下列与免疫系统组成的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 扁桃体、淋巴结、胸腺、脾、脊髓均属免疫器官 B. 胃液、体液中的杀菌物质均属人体第二道防线 C. T细胞和B细胞都来自骨髓造血干细胞 D. 艾滋病患者的直接死因是HIV病毒杀死了大量人体细胞所致 ‎【答案】C ‎【解析】A.脊髓不属免疫器官,A错;‎ B. 胃液、体液中的杀菌物质均属人体第一道防线,B错;‎ C. T细胞和B细胞都来自骨髓造血干细胞,C对;‎ ‎20. 下列关于效应T细胞导致靶细胞裂解死亡过程的说法,错误的是( )‎ A. 病原体进人宿主细胞时可能在细胞膜表面残留抗原物质 B. 效应T细胞使靶细胞裂解死亡属于细胞凋亡 C. 在免疫调节中,效应T细胞可来自T细胞或记忆T细胞 D. 机体通过效应T细胞的作用直接将病原体清除消灭 ‎【答案】D ‎【解析】病原体进人宿主细胞时可能在细胞膜表面残留抗原物质,在抗原刺激下,引起免疫反应,A正确;效应T细胞使靶细胞裂解死亡,清除靶细胞的过程属于细胞凋亡,B正确;在免疫调节中,T细胞受抗原刺激,会增殖分化形成效应T细胞和记忆细胞,同一种抗原再一次进入,会刺激记忆细胞快速增殖分化形成效应T细胞,因此效应T细胞可来自T细胞或记忆细胞,C正确;效应T细胞使得靶细胞裂解死亡,病原体释放到细胞外,进而被体液免疫杀死,D错误。‎ ‎21. 下图表示人体内免疫细胞组成的概念图。据图判断,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①细胞对抗原具有摄取、处理和传递的作用 B. T细胞只在细胞免疫中起作用 C. 具有增殖分化能力的细胞有②③④和记忆细胞 D. 用治愈者的血清进行治疗的途径就是激活③产生抗体 ‎【答案】A ‎【解析】图中①细胞是吞噬细胞,对抗原具有摄取、处理和传递的作用,A项正确;在体液免疫中,绝大多数抗原需要T细胞的呈递,且T细胞分泌的淋巴因子能促进B细胞的增殖和分化,说明T细胞在体液免疫中也发挥不可或缺的作用,B项错误;②是T细胞、③是浆细胞、④是效应T细胞,具有增殖分化能力的细胞有记忆细胞和T细胞,而浆细胞和效应T细胞属于高度分化的细胞,一般不能增殖分化,C项错误;治愈者的血清中含有特定的抗体,故用治愈者的血清进行治疗就是用这些特定抗体直接消灭相应的病原体,属于免疫治疗,D项错误。‎ ‎【点睛】‎ 本题考查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的识图和理解能力,解题的关键是理解体液免疫的相关知识。据图分析可知,①表示吞噬细胞,②表示T细胞、③表示浆细胞、④表示效应T细胞。‎ ‎22. 将减毒处理的蛇毒注射到马体内,重复几次此过程后,再从这些马的血液中获得“抗蛇毒血清",用于治疗被毒蛇咬伤的患者。以下选项不正确的是()‎ A. 减毒处理的蛇毒是抗原 B. “抗蛇毒血清”中存在中和蛇毒的抗体 C. “抗蛇毒血清”刺激患者T细胞产生抗蛇毒的细胞免疫 D. 重复注射的目的是增加马的免疫系统对蛇毒的反应 ‎【答案】C ‎【解析】减毒处理的蛇毒是抗原,注射至马体内,会刺激马体内产生相应的抗体,因此“抗蛇毒血清”中存在中和蛇毒的抗体,A、B项正确;“抗蛇毒血清”中含有抗体,能与外毒素特异性结合,不会刺激患者T细胞产生抗蛇毒的细胞免疫,C项错误;重复注射的目的是使马的免疫系统产生记忆细胞和足够数量的相应抗体,以增强免疫功能,D项正确。‎ ‎【考点定位】免疫调节。‎ ‎【名师点睛】本题以蛇毒为素材,考查人体免疫系统在维持稳态中的作用,识记人体免疫系统的组成,掌握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的过程,能理论联系实际,运用所学的知识合理解释生活中的生物学问题.‎ ‎23. 用燕麦胚芽鞘作实验材料,下列实验中,将发生向右弯曲生长的是(  ) ‎ A. A B. B C. C D. D ‎【答案】B ‎【解析】试题分析:解答本题的关键是理解:产生生长素的部位是胚芽鞘尖端;感光刺激的部位是胚芽鞘尖端;向光弯曲的部位是胚芽鞘尖端下面一段.‎ 解:A、胚芽鞘尖端产生的生长素能透过琼脂快,运输到作用部位,则植株能直立生长,A错误;‎ B、生长素的运输方向为极性运输,即从形态学上端运输到形态学下端,而胚芽鞘尖端右侧放置玻璃片,则右侧尖端下面的伸长区没有生长素,不生长,而左侧正常生长,则胚芽鞘将向右弯曲生长,B正确;‎ C、植物尖端有感光性,单侧光引起生长素分布不均,背光一侧多,生长素极性向下端运输,云母片不影响生长素的运输,使背光一侧生长快,植物表现出向左弯曲生长,C错误;‎ D、由于胚芽鞘尖端云母片的存在,使得胚芽鞘尖端两侧的生长素分布均匀,植株直立生长,D错误.‎ 故选:B.‎ 考点:生长素的产生、分布和运输情况.‎ ‎24. 下列有关植物激素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植物激素都是由植物体一定部位产生,共同调节植物体的生命活动 B. 赤霉素和生长素都能促进果实发育,赤霉素还具有解除休眠促进萌发的作用 C. 脱落酸的主要作用是抑制细胞分裂,促进叶和果实的衰老和脱落 D. 植物茎的背地生长、植物的向光性、植物的顶端优势现象体现生长素作用的两重性 ‎【答案】D ‎【解析】试题分析:植物激素都是由植物体一定部位产生,共同调节植物体的生命活动,A正确;赤霉素和生长素都能促进果实发育,二者具有协同作用,赤霉素还具有解除休眠促进萌发的作用,B正确;脱落酸的主要作用是抑制细胞分裂,促进叶和果实的衰老和脱落,C正确;植物茎的背地生长、植物的向光性均只体现了生长素促进生长,植物的顶端优势现象体现了生长素作用的两重性,D错误。‎ 考点:本题考查植物激素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形成知识网络的能力。‎ ‎25. 植物生长调节剂广泛应用于农业生产中,下列使用恰当的是(  )‎ A. 用低浓度的2,4-D喷洒农田除去杂草 B. 黄瓜结果后,喷洒较高浓度的脱落酸保果 C. 用一定浓度赤霉素溶液喷洒芦苇使植株长得更高以获得长纤维 D. 番茄开花后,喷洒较高浓度的乙烯利溶液促进子房发育成果实 ‎【答案】C ‎【解析】试题分析:植物生长调节剂,是用于调节植物生长发育的一类农药,包括人工合成的化合物和从生物中提取的天然植物激素.在蔬菜生产过程中,正确使用植物生长调节剂,可以促进蔬菜生长,提高产量和品种;但使用不当时,会起到相反的作用,甚至造成经济损失.‎ 解:A、2,4﹣D为生长素类似物,低浓度促进生长,高浓度抑制生长,所以应用高浓度的2,4﹣D喷洒农田除去杂草,A错误;‎ B、脱落酸会促进果实的成熟与衰老,生长素具有防止落花落果的作用,黄瓜结果后,应喷洒较低浓度的生长素保果,B错误;‎ C、赤霉素可以促进细胞伸长,引起植株增高,用一定浓度赤霉素溶液喷洒芦苇使植株长得更高以获得长纤维,C正确;‎ D、乙烯利可以促进果实的成熟,要想促进子房发育成果实,应喷洒适宜浓度的生长素,D错误.‎ 故选:C.‎ 考点:植物激素及其植物生长调节剂的应用价值.‎ ‎26. 如图是关于种群特征的图形,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 A、B分别表示出生率和死亡率 B. D通过影响出生率和死亡率而直接影响种群密度 C. a的含义是决定种群密度的大小 D. 种群中的个体在其生活的空间位置或布局是其空间特征 ‎【答案】D ‎【解析】A和B能增大种群密度,因此A、B分别表示出生率和迁入率,A错误;D是性别比例,性别比例通过影响出生率影响数量变化,B错误;年龄组成可以预测种群的数量变化,不能决定种群密度的大小,C错误;种群中的个体在其生活的空间位置或布局是其空间特征,D正确。‎ ‎【点睛】本题结合种群特征的概念图,解题关键能识记种群特征,特别是种群的数量特征,明确各数量特征之间的关系,能准确判断图中各数字代表的数量特征。‎ ‎27. 某研究机构对某区域的一种田鼠进行了调查,所调查样方的总面积为2hm2(1hm2=10 000m2),统计所捕获的鼠数量、性别等,进行标记后放归;3日后进行重捕与调查.所得到的调查数据如下表:‎ 捕获数/只 标记数/只 雌性个体数 雄性个体数 初捕 ‎50‎ ‎50‎ ‎28‎ ‎22‎ 重捕 ‎50‎ ‎10‎ ‎32‎ ‎18‎ 以下是某同学对数据的分析结果,你认为正确的是(  )‎ A. 此调查方法可以用来调查土壤中小动物物种的丰富度 B. 田鼠在被捕捉过一次后更难捕捉,统计的种群密度比实际低 C. 综合两次捕获情况,该田鼠种群的性别比例(♀/♂)约为7:2‎ D. 该地区田鼠的平均种群密度约为125只/hm2‎ ‎【答案】D ‎【解析】解:A、由于土壤动物活动能力强(不适合样方法)、身体微小(不适合标志重捕法),一般采用取样器取样法调查土壤中小动物物种的丰富度,A错误;‎ B、种群中的个体数=第一次捕获数×第二次捕获数÷标志后重新捕获数,若田鼠更难捕捉,则标志后重新捕获数减少(因为不容易被捕),因此统计的种群数量增大,大于实际的种群密度,B错误;‎ C、根据调查数据无法确定该田鼠种群的性别比例,C错误;‎ D、该地区田鼠的平均种群密度约为50×50÷10÷2=125只/hm2,D正确.‎ 故选:D.‎ ‎【点评】本题考查种群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的能力以及图表分析能力.‎ ‎28. 如图所示为种群在理想环境中呈“J”型生长,在有环境阻力条件下呈“S”型增长。下列关于种群在某种环境中数量增长曲线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当种群数量达到E点后,种群数量不再变化 B. 种群数量增长过程C点的增长速度最快 C. 阴影部分表示环境中影响种群增长的阻力 D. 随着种群数量的增加,种群种内斗争逐渐加强 ‎【答案】A ‎【解析】当种群数量达到E点后,种群数量会由于各种因素的影响而波动,在不利条件下还会下降,故A项错误;C点时种群数量达到K/2,种群数量增长速率最快,B项正确;图中阴影部分表示环境阻力所淘汰的个体数量,即环境中影响种群增长的阻力,C项正确;由于环境资源有限,随着种群数量的增加,种群种内斗争逐渐加强,D项正确。‎ ‎29. 下列有关生态系统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物种丰富度是区别不同群落的最重要的特征 B. 对池塘中优势种群的研究属于生态系统水平的研究 C. 浅海区和深海区的生物的空间分布属于水平结构 D. 环境容纳量是种群在一段时间内所能达到的最大数量 ‎【答案】A ‎【解析】群落中物种数目的多少称为丰富度。物种丰富度是区别不同群落的最重要的特征,A项正确;对池塘中优势种群的研究属于群落水平的研究,B项错误;浅海区和深海区生物的空间分布,构成的是群落的垂直结构,C项错误;在环境条件不受破坏的情况下,一定空间中所能维持的种群最大数量称为环境容纳量,D项错误。‎ ‎30. 某植被严重破坏的陡坡在封山育林后若干年内,经历了一年生草本、多年生草本和灌木三个阶段,其典型三个植物物种的种群密度变化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整个过程就是一个群落的次生演替过程 B. 物种①由盛到衰主要受环境中土壤条件的影响 C. 图中b→c阶段,物种②比物种①更能耐受弱光环境 D. 在各个阶段群落中都存在明显的分层现象 ‎【答案】B ‎【解析】植被严重破坏的陡坡上原来有的土壤基本保留,甚至还保留有植物的种子和其他繁殖体,属于次生演替,A正确;③灌木逐渐成为优势种群,灌木与草本植物相比比较高大,在与草本植物争夺阳光的过程中占优势,因此物种①由盛到衰主要受环境中光照条件的影响,B错误;分析题图可知,植物①由于不能适应弱光环境逐渐消失,物种②较能耐受弱光条件而使种群密度维持在相对较低的水平,C正确;在各个阶段群落中都存在明显的分层现象,即垂直结构,D正确。‎ ‎【考点定位】群落的演替;群落的结构特征 ‎31. 苜蓿与根瘤菌,混养的大、小两种草履虫,蝗虫与草,这些生物的关系依次为(  )‎ A. 互利共生、竞争、捕食 B. 竞争、捕食、寄生 C. 互利共生、寄生、捕食 D. 捕食、寄生、竞争 ‎【答案】A ‎【解析】根瘤菌生活在豆科植物的根部,它为植物固定空气中的氮气,转变为植物能够吸收的含氮物质,被植物利用;而根瘤菌生活所需要的有机物是植物进行光合作用储存的有机物,根瘤菌与豆科植物(如苜蓿)生活在一起,相互依赖,彼此有利,所以苜蓿与根瘤菌之间的关系属于互利共生。混养的大、小两种草履虫相互争夺资源和空间等,属于竞争关系。蝗虫能吃草,所以蝗虫与草之间存在捕食关系。故A项正确,B、C、D项错误。‎ ‎32. 下列有关种群和群落的研究和分析中,正确的是(  )‎ A. 影响群落中动物分层因素只有栖息空间 B. 对培养液中酵母菌进行计数采用的是抽样检测法 C. 对土壤小动物的种群密度进行调查时,不能采用标志重捕法,一定要采用样方法 D. 某同学决定以校园内的池塘为对象进行物种丰富度调查,应在同一水层取样 ‎【答案】B ‎【解析】影响群落中动物分层的主要因素是食物和栖息空间,A 项错误;对培养液中酵母菌进行计数采用的是抽样检测法,B项正确;对活动能力强的种群密度进行调查时,可采用标志重捕法,对活动能力弱的可以要采用样方法或者利用其趋性进行调查,许多土壤动物有较强的活动能力,而且身体微小,因此不适于用样方法或标志重捕法进行调查,C项错误;物种丰富度表示群落中物种数目的多少,调查应在不同水层中进行取样,D项错误。‎ ‎【点睛】‎ 本题考查了有关种群和群落的研究和分析的相关知识,考生要能够区分识记不同生物进行种群密度调查时使用的不同方法;识记物种丰富度的概念,明确其调查应在全部范围内进行。‎ ‎33. 下列有关群落演替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 群落演替过程中,一些种群取代另一些种群是指优势取代 B. “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描述的也是一种群落演替现象 C. 草本阶段各种昆虫进入会影响群落对环境变化的抵抗力 D. 群落演替的根本原因在于群落内部,不受外部环境的影响 ‎【答案】D ‎【解析】演替是指随着时间的推移,一个群落被另一个群落代替的过程,这里三“代替”指的是优势物种的取代,A项正确;“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描述的是群落的次生演替现象,B项正确;草本阶段各种昆虫的进入,提高了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使群落对环境变化的抵抗力得以增强,C项正确;群落所处的外部环境和群落内部因素均会影响群落的演替,D项错误。‎ ‎【考点定位】群落演替 ‎【名师点睛】本题的易错在于对群落演替的概念理解不到位,误认为是“完全取代”,而实际上只是优势种的取代,因此在新的群落中还可以找到原来的物种。‎ ‎34. 如图表示生物圈中碳循环过程,其中A、B、C表示生态系统的不同成分。下列有关该图的分析正确的是(  )‎ A. 图中生态系统中的食物链是A→B→C B. 碳从生物群落进入无机环境的途径是③⑤⑦‎ C. 碳循环具有全球性,磷循环不具有全球性 D. 提高⑥过程有利于维持大气中的碳--氧平衡 ‎【答案】B ‎【解析】从图中看出,甲为分解者,生态系统中的食物链是乙→丙,分解者不参与形成食物链,A错误;碳从生物群落进入无机环境的途径是③生产者呼吸作用、⑤分解者呼吸作用和⑦动物呼吸作用,B正确;碳循环具有全球性,磷循环也具有全球性,C错误;提高⑥过程使氧消耗加大不有利于维持大气中氧平衡,D错误。‎ ‎【点睛】本题关键要会迅速确定碳循环中三种生物成分。‎ ‎35. 有关如图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①图中只有两条食物链 ‎ ‎②细菌与狐之间既是捕食关系又是竞争关系 ‎③细菌占有第二、三、四、五营养级 ‎ ‎④该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是从草固定太阳能开始 A. ①②③ B. ②③ C. ②③④ D. ③④‎ ‎【答案】B ‎【解析】试题分析:根据题意和图示分析可知:草属于生产者,细菌属于分解者,其他成分属于消费者.图中只有两条捕食食物链,即为草→兔→狐,草→昆虫→鸡→狐.每条食物链的起点总是生产者,终点是不被其他动物所食的动物,即最高营养级.‎ 解:①图中只有两条捕食食物链,即为草→兔→狐,草→昆虫→鸡→狐,①错误;‎ ‎②细菌属于分解者,与狐之间不存在捕食和竞争关系,②错误;‎ ‎③营养级是食物链某一环节上的各种生物的总和,细菌属于分解者,不属于食物链中的成分,③错误;‎ ‎④流经该生态系统的总能量是生产者(草)固定的太阳能开始,④正确.‎ 故选:A.‎ 考点:生态系统的结构.‎ ‎36. 下图表示某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能量单位:kJ)据此判断,下列叙述不正确是( )‎ A. 能量从第一营养级到第二营养级的传递效率约为18.6%‎ B. 除去双翅目幼虫有利于能量更多地流向人类 C. 该图体现了能量流动具有单向流动、逐级递减的特点 D. 双翅目幼虫数量减少将导致太阳鱼缺乏食物而数量减少 ‎【答案】D ‎【解析】据图可知,第一营养级生物浮游藻类固定的能量是10200kJ,第二营养级生物浮游动物和摇蚊蠕虫同化的能量是900+1000=1900kJ,所以能量从第一营养级到第二营养级的传递效率为1900÷10200≈18.6%,A项正确;如果除去该生态系统中的双翅目幼虫,则太阳鱼由第三、四营养级变为第三营养级,食物链变短,能量损失减少,所以太阳鱼的数量会增加,有利于能量更多地流向人类,B项正确;该图体现了能量流动具有单向流动、逐级递减的特点,C项正确;双翅目幼虫数量减少,太阳鱼会通过增加对浮游动物和摇蚊蠕虫的捕食而维持其数量相对稳定,数量不会减少,D项错误。‎ ‎37. 下列现象中,不属于化学信息的是( )‎ A. “温柔陷阱”—捕虫草“绝技”:捕虫草产生香甜的分泌液,引诱昆虫前来并将其捕食 B. “臭名昭著”—野生海芋:海芋释放臭味吸引蚊子前来,帮助传粉 C. “我最闪亮”—孔雀开屏:鸟类的求偶炫耀 D. “我的地盘”—美洲猎豹:撒尿标记自己的领地 ‎【答案】C ‎【解析】捕虫草产生香甜的分泌液,引诱昆虫前来并将其捕食,属于化学信息,A正确;海芋释放臭味吸引蚊子前来,帮助传粉,属于化学信息,B正确;孔雀开屏,求偶炫耀,属于行为信息,C错误;美洲猎豹撒尿标记自己的领地,属于化学信息,D正确。‎ ‎【考点定位】生态系统的信息传递 ‎【名师点睛】‎ ‎38. 如图所示曲线表示四个不同的自然生态系统在受到同等程度的外来干扰后,初级消费者数量的变化情况.其中抵抗力稳定性最高的生态系统是(  )‎ A. B. ‎ C. D. ‎ ‎【答案】C ‎【解析】生态系统的抵抗力稳定性是指生态系统抵抗外界干扰并使自身的结构和功能保持原状的能力,由此可见,生态系统的抵抗力稳定性越强,受到外来干扰后保持原状的能力越强,即在同等干扰强度下,生物多样性降低越小生态系统的抵抗力稳定性越高,即生态系统的抵抗力稳定性越强,受到外来干扰后保持原状的能力越强,故选C。‎ ‎【考点定位】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39. 关于生态系统稳定性的正确叙述是(  )‎ ‎①负反馈调节是生态系统具有自我调节能力的基础 ‎②“遭到破坏,恢复原状”属于抵抗力稳定性 ‎③人们对自然生态系统“干扰“不应超过其抵抗力稳定性 ‎④热带雨林在遭到严重的砍伐后,其恢复力稳定性仍很强 A. ①④ B. ②③ C. ①③ D. ②④‎ ‎【答案】C ‎【解析】试题分析:抵抗干扰,保持原状属于抵抗力稳定性,遭到破坏,恢复原状恢复力稳定性;人们对自然生态系统的干扰不应超过其抵抗力稳定性,否则生态平衡就会遭到破坏;热带雨林生态系统抵抗力稳定性较强,但是一旦遭到严重的破坏后,很难恢复,所以恢复力稳定性较低。‎ 考点:本题考查生态系统稳定性相关内容,意在考查学生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形成知识的网络结构。‎ ‎40. 下列关于生物多样性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 生物多样性包括遗传多样性、物种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多样性三个方面 B. 有时人类活动可能成为生物多样性丧失的重要原因 C. 生物多样性的间接价值表现为湿地在蓄洪防旱、调节气候等方面的作用 D. 保护生物多样性就是保护物种多样性 ‎【答案】D ‎【解析】生物多样性包括遗传多样性、物种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多样性三个方面,所以保护生物多样性应在基因、物种、生态系统三个层次进行保护,A项正确,D项错误;人为因素是生物多样性面临威胁的主要原因,例如由于人类活动使野生生物的生存环境发生改变或破坏,最终使生物多样性面临威胁,B项正确;生物多样性的间接价值也叫做生态功能,例如湿地在蓄洪防旱、调节气候等方面的作用,C项正确。‎ 二、非选题 ‎41. 根据下图,回答问题: ‎ ‎(1)图1中所画人体反射弧由①、②、③、④、⑤五个部分组成,其中①结构的名称是_____,能产生兴奋,并对传入的信息进行分析和综合的结构是[ ] ___________。‎ ‎(2)当神经纤维的某处受到刺激产生兴奋时,兴奋主要是由于Na+______引起膜电位改变产生的,此时细胞膜的内外电位表现为__________,与邻近未兴奋部位形成了局部电流,使兴奋依次向前传导;在神经纤维中兴奋的传导是______(单/双)向传导的。‎ ‎(3)图2中能构成内环境的是__________(填序号);毛细血管壁细胞的直接生活的内环境是______(用图中序号表示)。‎ ‎(4)人的手掌磨起的“水泡”中的淡黄色液体是______。(填名称)‎ ‎(5)人的手指无意间碰到灼热的物体会立即缩回,来躲避伤害,这一反射活动的神经中枢位于______。而静脉注射药物时,人却没有躲避,这说明_____。‎ ‎【答案】 (1). 感受器 (2). ③神经中枢 (3). 内流 (4). 外负内正 (5). 双 (6). ⑥⑦⑨ (7). ⑥⑦ (8). 组织液 (9). 脊髓 (10). 高级神经中枢(大脑皮层)控制低级的神经中枢(脊髓)‎ ‎【解析】【试题分析】‎ 本题综合考查反射弧结构、神经细胞膜电位变化、内环境的组成及其稳态的调节以及神经兴奋的传递等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的识图能力和判断能力,以及运用所学知识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根据题意和图示分析可知:图甲中①、②、③、④、⑤分别是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和效应器;图乙中⑥、⑦、⑧、⑨分别是血浆、组织液、细胞内液和淋巴;A、B、C、D分别是毛细血管、红细胞、组织细胞和毛细淋巴管。可据此解答。‎ ‎(1)根据②上有神经节,可推知②是传入神经,进一步推知①结构的名称是感受器;能产生兴奋,并对传入的信息进行分析和综合的结构是③神经中枢。‎ ‎(2)当神经纤维的某处受到刺激产生兴奋时,兴奋主要是由于Na+内流引起膜电位改变产生的,此时细胞膜的内外电位表现为外负内正,与邻近未兴奋部位形成了局部电流,使兴奋依次向前传导;在神经纤维中兴奋的传导是双向传导的。‎ ‎(3)内环境是由细胞外液构成的液体环境,主要包括血浆、组织液和淋巴。所以图中可以构成内环境的是⑥血浆、⑦组织液、⑨淋巴;毛细血管壁细胞的直接生活的内环境是⑥血浆、⑦组织液。‎ ‎(4)人的手掌磨起的“水泡”中的淡黄色液体主要是组织液。‎ ‎(5)人的手指无意间碰到灼热的物体会立即缩回,来躲避伤害,这一反射属于非条件反射,其神经中枢位于脊髓;而静脉注射药物时,人却没有躲避,这说明高级神经中枢(大脑皮层)控制低级的神经中枢(脊髓)。 ‎ ‎42. 下图表示下丘脑参与人体部分生命活动的调节过程。请回答下列问题:‎ ‎(1)婴儿出生后由于外界温度低于母体子宫内温度,其下丘脑可分泌_______激素通过作用于垂体促进腺体A的分泌活动,则腺体A是____。‎ ‎(2)人体剧烈运动大量出汗后,下丘脑增加_________激素的生成和分泌,并由垂体释放进入血液,促进______________对水分的重吸收。‎ ‎(3)当血糖浓度下降时,下丘脑中的血糖调节中枢产生兴奋,使______细胞分泌增加,血糖浓度上升,此过程属于_________调节。‎ ‎(4)某人因体内产生了能攻击胰岛素受体的抗体而导致糖尿病,抗体由_______细胞产生。从免疫学上讲,这属于_______病,该糖尿病患者___________(填“能”或“不能”)通过注射胰岛素来降低血糖。‎ ‎【答案】 (1). 促甲状腺激素释放 (2). 甲状腺 (3). 抗利尿 (4). 肾小管和集合管 (5). 胰岛A (6). 神经-体液 (7). 浆 (8). 自身免疫 (9). 不能 ‎【解析】【试题分析】‎ 本题以下丘脑为中心,考查体温调节、水盐调节、血糖调节和免疫调节等相关知识。需要考生先认真读图可审题,获取有用的信息,再梳理相关知识,结合题目要求分析作答。‎ ‎(1)婴儿出生后由于外界温度低于母体子宫内温度,受到寒冷刺激时,下丘脑可分泌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作用于垂体使之分泌促甲状腺激素,促甲状腺激素作用于甲状腺使之分泌甲状腺激素,所以腺体 A 表示的器官是甲状腺。‎ ‎(2)人体剧烈运动大量出汗后,细胞外液的渗透压升高,下丘脑合成并分泌抗利尿激素,并由垂体释放进入血液,促进肾小管和集合管对水分的重吸收。‎ ‎(3)血糖浓度下降时, 下丘脑中的血糖调节中枢产生兴奋,使胰岛A细胞分泌的胰高血糖素增多,这属于神经调节;胰高血糖素通过调节作用使血糖浓度上升,这属于体液调节;故此过程属于神经—体液调节。‎ ‎(4)人体内的抗体由浆细胞产生;某人因免疫功能强,体内产生了能攻击胰岛素受体的抗体而导致糖尿病,从免疫学上讲,这属于自身免疫病;该糖尿病患者体内胰岛素含量正常,只是抗体的存在而不能正常与其受体结合发挥作用,所以该糖尿病患者不能通过注射胰岛素来降低血糖。‎ ‎43. 研究人员对某草原生态系统进行了相关的生态调查。在无迁入、迁出的情况下,调查布氏田鼠的种群数量时,计算当年种群数量与一年前种群数量的比值(λ)得到的曲线。‎ ‎(1)草原群落中物种数目的多少称为物种_______。研究某区域草地土壤中小动物数目多少常用_______的方法进行采集和调查。‎ ‎(2)调查该草地布氏田鼠种群密度方法是_________ 。如果对雄性田鼠进行大量捕杀,则会影响该种群的____,导致种群数量下降。‎ ‎(3)该种群数量的增长曲线呈_______型,种群增长率在_______段最大,e点种群数量比d点_____。‎ ‎(4)若将该草原开垦成农田,则其群落的演替方式是_______,其后形成的农田生态系统的抵抗力稳定性将________。‎ ‎(5)图2中,AB段的种群年龄组成类型为___________。‎ ‎【答案】 (1). 丰富度 (2). 取样器取样 (3). 标志重捕法 (4). 性别比例 (5). S (6). bc (7). 减少 (8). 次生演替 (9). 降低 (10). 增长型 ‎【解析】【试题分析】‎ 本题考查种群的数量变化、种群的特征、群落演替和生态系统稳定性的相关知识,需要考生正确识图和认真审题,从中获取有用的信息,再结合题意分析作答。据图1分析,a年前λ=1,种群数量不变;a~d年λ﹥1,种群数量增加;d年后λ<1,种群数量减少。‎ ‎(1)草原群落中物种数目的多少称为物种丰富度;研究某区域草地土壤中小动物数目多少常用取样器取样的方法进行采集和调查。‎ ‎(2)布氏田鼠活动能力强,活动范围大,常采用标志重捕法调查其种群密度;如果对雄性田鼠进行大量捕杀,则会影响该种群的性别比例,进而影响其出生率,导致种群数量下降。‎ ‎(3)图1曲线在a点之前λ=1,说明种群数量没有增加。在a~d时间段中,λ>1,种群数量增加,最多的是在d点,种群数量的增长曲线呈S 型,种群增长率在bc 段最大;d点之后,由于λ<1,种群数量下降,所以e点时λ种群数量比d点减少。‎ ‎(4)若将该草原开垦成农田,则其群落的演替方式是次生演替,其后形成的农田生态系统的的生物种类减少,食物网简单,其自我调节能力降低,所以农田生态系统的抵抗力稳定性将降低。‎ ‎(5)图2中,AB段的种群出生率与死亡率的差值逐渐增大,增长率越来越大,所以AB段的种群年龄组成类型为增长型。‎ ‎44. 如图甲是一个草原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示意图;图乙是该生态系统中鼠摄食后能量的流向示意图。(图中a~e代表过程,A~C代表能量)。‎ ‎(1)草原群落中的碳元素进入无机环境的途径是 ______(填图中字母),碳元素以_____形式在食物链中传递,图中能量进入群落的途径主要是_______(填生理过程)。‎ ‎(2)若狼的数量增加,则一段时间后,牧草数量也增加,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3)狼能够依据鼠留下的气味去捕食,鼠同样也能够依据狼的气味或行为躲避猎捕,体现了信息传递的作用,能_______,以维持生态系统的稳定。‎ ‎(4)图乙中B的含义为_____; B的能量除图中所示去路外,还有一部分是________。若 A中能量为1.6×109kJ,B中能量为1.4×109kJ,C中的能量为0.4×109kJ,其天敌同化的能量为2.4×108kJ,则该生态系统中从鼠到其天敌的能量传递效率为______。‎ ‎(5)生态系统具有自我调节能力的基础是________。‎ ‎(6)生态系统中一些生物可以作为药材使用,这体现了生物多样性的____________价值。‎ ‎【答案】 (1). d (2). 有机物 (3). 光合作用 (4). 鼠以牧草为食,狼数量增加导致鼠数量减少,从而导致牧草数量增加 (5). 调节生物的种间关系 (6). 用于鼠生长、发育和繁殖的能量 (7). 未被利用的能量 (8). 15% (9). 负反馈调节 (10). 直接 ‎【解析】【试题分析】‎ 本题结合生态系统碳循环示意图和鼠能量流动示意图,考查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的相关知识。要求考生识记相关知识,能准确判断图中各生理过程的名称,掌握某一营养级能量的输入、传递、转化和散失过程,能准确判断乙图中字母的含义。分析题图:图甲是一个草原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示意图,其中a表示光合作用;b、c表示捕食关系;e表示分解作用;d表示呼吸作用。图乙是该生态系统中鼠摄食后能量的流向示意图,其中A表示鼠同化的总能量;B表示鼠生长、发育和繁殖的能量;C表示被分解者利用的能量。‎ ‎(1)草原群落中的碳元素进入无机环境的途径是d呼吸作用;碳元素以有机物的形式在食物链中传递;图中能量进入群落的途径主要是a光合作用。‎ ‎(2)若狼的数量增加,则一段时间后,会导致鼠数量减少,鼠以牧草为食,所以牧草数量也增加。‎ ‎(3)狼能够依据鼠留下的气味去捕食,鼠同样也能够依据狼的气味或行为躲避猎捕,体现了信息传递能调节生物的种间关系,以维持生态系统的稳定。‎ ‎(4)图乙中B表示用于鼠生长、发育和繁殖的能量;某一营养级(最高营养级除外)同化的能量的去向:自身呼吸消耗、流向下一个营养级、分解者分解利用、未被利用,因此B的能量除图中所示去路外,还有一部分未被利用;根据题意和图乙可知,A表示鼠同化的能量,鼠天敌同化的能量是2.4×108kJ,所以该生态系统中从鼠到其天敌的能量传递效率为天敌同化的能量÷鼠同化的能量×100%=2.4×108÷1.6×109×100%≈15%。‎ ‎(5)负反馈调节是生态系统自我调节能力的基础。‎ ‎(6)生态系统中一些生物可以作为药材使用,这体现了生物多样性的直接价值。‎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