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2019学年湖南省醴陵二中、醴陵四中高二上学期期末联考生物试题 解析版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2018-2019学年湖南省醴陵二中、醴陵四中高二上学期期末联考生物试题 解析版

醴陵二中、醴陵四中 ‎2018年下学期高二年级生物科期末考试试卷 ‎1.下列各组物质中,属于内环境成分的一组是(  )‎ A. K+、血红蛋白、淋巴因子 B. 唾液淀粉酶、溶菌酶、抗利尿激素 C. CO2、葡萄糖、Cl-、尿素 D. Ca2+、载体蛋白、神经递质 ‎【答案】C ‎【解析】‎ ‎【分析】‎ ‎1、内环境中可以存在的物质:①小肠吸收的物质在血浆、淋巴中运输:水、盐、糖、氨基酸、维生素、血浆蛋白、甘油、脂肪酸等。②细胞分泌物:抗体、淋巴因子、神经递质、激素等。③细胞代谢产物:CO2、水分、尿素等。‎ ‎2、内环境中不存在的物质:血红蛋白、载体蛋白、H2O2酶、细胞呼吸酶有关的酶、复制、转录、翻译酶等各种胞内酶、消化酶等。‎ ‎【详解】K+、淋巴因子属于内环境的成分,血红蛋白存在于红细胞内,不是内环境的成分, A错误;唾液淀粉酶属于消化道中的成分,不属于内环境的成分,B错误;CO2、葡萄糖、Cl-、尿素均是内环境的成分,C正确;载体蛋白通常位于细胞膜上,不属于内环境的成分,D错误;故选C。‎ ‎2.下列有关人体内环境稳态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神经—体液—免疫调节网络是机体维持稳态的主要调节机制 B. 血浆渗透压的大小主要与无机盐和蛋白质的含量有关 C. 内环境稳态是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 D. 内环境稳态是指内环境中各种成分保持相对稳定 ‎【答案】D ‎【解析】‎ ‎【分析】‎ 关于“内环境稳态的调节”应掌握的几点:‎ ‎(1)实质:体内化学成分和渗透压、温度、pH等理化特性呈现动态平衡的过程;‎ ‎(2)定义:在神经系统和体液的调节下,通过各个器官、系统的协调活动,共同维持内环境相对稳定的状态;‎ ‎(3)调节机制:神经-体液-免疫调节网络;‎ ‎(4)意义: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 ‎【详解】内环境稳态的主要调节机制:神经—体液—免疫调节网络,A正确;血浆渗透压的大小主要与血浆中无机盐和蛋白质的含量有关,B正确;内环境稳态是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C正确;内环境稳态是指内环境中各种成分和理化性质保持相对稳定的状态,D错误;故选D。‎ ‎3.反射是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下列关于反射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望梅止渴、膝跳反射都需要大脑皮层参与才能完成 B. 一些反射可以形成也可以消失,如学生听到铃声后急速赶往教室 C. 条件反射一定需要神经中枢参与,非条件反射则不一定 D. 高级中枢控制的反射一定是条件反射 ‎【答案】B ‎【解析】‎ ‎【分析】‎ 反射一般可以分为两大类:非条件反射和条件反射。非条件反射是指人生来就有的先天性反射,是一种比较低级的神经活动,由大脑皮层以下的神经中枢(如脊髓)参与即可完成;条件反射是人出生以后在生活过程中逐渐形成的后天性反射,是在非条件反射的基础上,在大脑皮层参与下完成的,是高级神经活动的基本方式。‎ ‎【详解】膝跳反射是先天性的非条件反射,不需要大脑皮层的参与,望梅止渴是需要大脑皮层参与的条件反射,A错误;学生听到铃声赶往教室,是具体信号刺激下建立在非条件反射基础上的一种条件反射,随信号的刺激或消失而改变,B正确;非条件反射也需要神经中枢的参与,只不过是比较低级的神经中枢,C错误;排尿反射是一种非条件反射活动,但经常在高级中枢控制下进行,D错误;故选B。‎ ‎4.下列关于人体激素调节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1mg甲状腺激素能使人体产热增加4200kJ,体现了激素调节的微量、高效的特点 B. 一些糖尿病人常用胰岛素控制血糖含量,他们需要在饭前口服少量胰岛素 C. 激素分子虽然弥散在全身的体液中,但绝大多数激素只能作用于特定的器官、细胞 D. 甲状腺激素的靶器官或靶细胞并不是只有垂体细胞和下丘脑细胞 ‎【答案】B ‎【解析】‎ ‎【分析】‎ 激素调节的特点有:(1)微量和高效;(2)通过体液运输;(3)作用于靶器官、靶细胞。甲状腺激素的靶细胞几乎是全身所有的细胞。‎ ‎【详解】激素具有调节作用,在生物体内含量少,作用大,所以1mg甲状腺激素能使人体产热增加4200kJ,体现了激素调节的微量、高效的特点,A正确;胰岛素属于蛋白质,是大分子物质,如果口服,会被消化而失去功效,所以一些糖尿病人常用胰岛素控制血糖含量,他们需要注射少量胰岛素,B错误;激素分子虽然弥散在全身的体液中,但不同的细胞表面糖蛋白(激素受体)不同,所以绝大多数激素只能作用于特定的器官、细胞,C正确;甲状腺激素的靶器官或靶细胞几乎是全身所有器官或细胞,并不是只有垂体细胞和下丘脑细胞,D正确;故选B。‎ ‎5.关于体液调节的特点,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 与神经调节相比,体液调节速度较缓慢,作用时间较长 B. 通过体液运送调节因子 C. 调节因子都是由内分泌腺产生的 D. 与神经调节相比,体液调节作用范围较广泛 ‎【答案】C ‎【解析】‎ ‎【分析】‎ 神经调节的结构基础是反射弧,反应速度快,作用范围准确但比较局限,作用时间短暂;体液调节通过体液运输,反应速度较缓慢,作用范围较广泛,作用时间比较长。‎ ‎【详解】与神经调节相比,体液调节的速度较缓慢,作用时间较长,A正确;CO2等调节因子通过体液运送的方式对生命活动进行调节,B正确;体液调节的物质有激素、CO2等化学物质,并不都是内分泌腺产生,如CO2,C错误;与神经调节相比,体液调节作用范围较广泛,D正确;故选C。‎ ‎6.细颗粒物(PM2.5)可影响免疫系统功能,下表相关推论错误的是 选项 对长期吸入高浓度PM2.5的研究结果 推论 A 损害呼吸道黏膜 影响非特异性免疫 B 改变T细胞数目 影响特异性免疫 C 刺激B细胞增殖分化 影响细胞免疫 D 导致抗体水平升高 影响体液免疫 A. A B. B C. C D. D ‎【答案】C ‎【解析】‎ 呼吸道粘膜属于第一道防线,属于非特异性免疫,A正确;T细胞参与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都属于特异性免疫,B正确;B细胞只参与体液免疫,不参与细胞免疫,C错误;抗体只参与体液免疫,D正确。‎ ‎【考点定位】免疫调节,非特异性免疫,特异性免疫,体液免疫,细胞免疫 ‎【名师点睛】本题主要考查免疫系统的防卫功能,要求学生熟记非特异性免疫的类型,理解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的过程。‎ ‎7.下列有关生长素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缺乏氧气会影响植物体内生长素的极性运输 B. 细胞的成熟情况会影响生长素作用的发挥 C. 植物顶端优势能够说明生长素作用的两重性 D. 生长素运送到作用部位会对代谢起催化作用 ‎【答案】D ‎【解析】‎ ‎【分析】‎ ‎1、生长素在植物体内的运输方向有两种:①横向运输(发生在尖端,有单侧光或者重力的作用),②极性运输(不受重力和单侧光的影响)。‎ ‎2、生长素生理作用的两重性指:低浓度促进生长,高浓度抑制生长。‎ ‎【详解】植物体内生长素的极性运输属于主动运输,需要能量和载体,缺乏氧气,有氧呼吸被抑制,提供给主动运输的能量减少,会影响植物体内生长素的极性运输,A正确;成熟的细胞对生长素不敏感,幼嫩细胞对生长素敏感,故细胞的成熟情况会影响生长素作用的发挥,B正确;植物顶端优势能够说明生长素作用的两重性,因顶芽产生的生长素不断向侧芽部位运输,使枝条上部的生长素浓度较高,侧芽对生长素比较敏感,侧芽的发育受到抑制,C 正确;生长素运送到作用部位会对代谢起调节作用,不起催化作用,D错误;故选D。‎ ‎8.燕麦胚芽鞘经如图一所示处理,一段时间后,取甲、乙两琼脂块,置于已切去尖端的胚芽鞘A、B上,其中A上的琼脂块甲用单侧光处理(如图二所示)。下列有关A、B的弯曲程度、生长程度的比较,正确的是(  )‎ A. 弯曲程度A=B、生长程度AB D. 弯曲程度A>B、生长程度A>B ‎【答案】A ‎【解析】‎ ‎【分析】‎ 在生长素的发现实验中,胚芽鞘中的生长素是由胚芽鞘尖端合成,胚芽鞘的尖端部位感受单侧光的刺激,单侧光能引起生长素的横向运输,横向运输发生在尖端。‎ ‎【详解】胚芽鞘中的生长素是由胚芽鞘尖端合成,胚芽鞘的尖端部位感受单侧光的刺激,单侧光能引起生长素的横向运输,故分析图可知:图一中的云母片插在胚芽鞘基部,因而不影响生长素的横向运输,所以琼脂块甲中的生长素少于乙中的生长素。将甲、乙两块琼脂,置于已切去尖端的胚芽鞘A、B上时,但琼脂块不能感受单侧光的刺激,所以A、B均不弯曲,而是直立生长,因此弯曲程度A=B,由于琼脂块乙中生长素含量比甲多,所以B的生长程度大于A,A正确;B、C、D错误,故选A。‎ ‎9.植物激素对植物的生长发育有显著影响。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 色氨酸可经一系列反应转变为IAA ‎ B. 激素的含量随植物生长发育而变化 C. 赤霉素对果实的发育有抑制作用 D. 干旱条件下植物能合成较多的脱落酸 ‎【答案】C ‎【解析】‎ ‎【分析】‎ 本题主要考查植物激素的作用的相关知识;‎ 考查考生对知识的理解能力、记忆能力以及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详解】IAA是由细胞中色氨酸通过一系列的化学变化形成的,A正确;激素的含量是随着不同的生长发育时期而不断变化的,B正确;赤霉素的生理作用是促进细胞伸长,从而引起茎秆伸长和植物增高,没有对果实的发育抑制作用,C错误;干旱条件下植物能合成较多的脱落酸,使叶片脱落有利于减少蒸腾作用,D正确。故选:C。‎ ‎【点睛】要熟记植物激素的作用:生长素类具有促进植物生长的作用,在生产上的应用主要有:(1)促进扦插的枝条生根;(2)促进果实发育;(3)防止落花落果;赤霉素的生理作用是促进细胞伸长,从而引起茎秆伸长和植物增高。此外,它还有防止器官脱落和解除种子、块茎休眠促进萌发等作用;乙烯具有催熟的作用。‎ ‎10.金链花由于受到能分泌细胞分裂素类物质的病原体的侵袭,侧芽生长失控,形成大量分枝,称为“扫帚病”,下列有关分析正确的是(  )‎ A. 正常生长的金链花侧芽生长受抑制是因为生长素含量不足 B. 该现象说明细胞分裂素类物质能解除植物的顶端优势 C. 该病原体分泌的细胞分裂素类物质能调节植物的生长发育,一定是一种植物激素 D. 侧芽生长失控是因为该部位生长素与细胞分裂素的比值增大 ‎【答案】B ‎【解析】‎ ‎【分析】‎ ‎1、植物顶端优势的成因:顶芽产生的生长素运输到侧芽部位,在侧芽部位积累,由于生长素作用具有两重性,侧芽部位生长素浓度过高,抑制侧芽发育,顶芽生长素浓度较低,促进生长,因此表现出顶芽优先生长,侧芽受抑制的现象。‎ ‎2、植物激素是由植物自身产生的,能从产生部位运输到作用部位,对植物的生长发育具有显著影响的微量有机物。‎ ‎【详解】由分析可知,正常金链花侧芽生长受抑制是因为生长素含量过高,A错误;由题意知,病原体侵入金链花,产生细胞分裂素类似物,促进侧芽发育,说明细胞分裂素能解除植物的顶端优势,B正确;植物激素由植物自身产生,病原体分泌的细胞分裂素类似物不是植物激素,C错误;侧芽生长失控是由于病原体产生细胞分裂素类似物形成的,因此该部位生长素与细胞分裂素的比值减小,D错误;故选B。‎ ‎11.下列关于种群数量特征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年龄组成和性别比例会直接影响种群密度的变化 B. 田鼠的繁殖能力强,种群数量增长较快 C. 研究城市人口的变化,迁入率和迁出率是重要的指标 D. 种群最基本的数量特征是种群密度 ‎【答案】A ‎【解析】‎ ‎【分析】‎ 种群的数量特征包括出生率和死亡率、迁入率和迁出率、种群密度、年龄组成、性别比例,其中出生率和死亡率、迁入率和迁出率决定种群密度的大小,性别比例直接影响种群的出生率,年龄组成预测种群数量变化。‎ ‎【详解】性别比例通过影响出生率、年龄组成通过影响出生率和死亡率间接影响种群密度,A错误; 田鼠的繁殖能力强,出生率大于死亡率,种群数量增长较快,B正确;城市人口迁入率和迁出率较高,故研究城市人口的变化,迁入率和迁出率是重要的指标,C正确;种群密度是种群最基本的数量特征,D正确;故选A。‎ ‎12.假设某草原上散养的某种家畜种群呈S型增长,该种群的增长率随种群数量的变化趋势如图所示。若要持续尽可能多地收获该种家禽,则应在种群数量合适时开始捕获,下列四个种群数量中合适的是 A. 甲点对应的种群数量 B. 乙点对应的种群数量 C. 丙点对应的种群数量 D. 丁点对应的种群数量 ‎【答案】D ‎【解析】‎ 要持续尽可能多地收获该种家畜,则需要让该种家畜种群数量保持在K/2水平,这时种群增长速率最快,由图可知,甲、乙、丙数量没有达到K/2,丁超过K/2,选择丁点可以使每次捕获后,家畜种群数量降低到K/2,保持最大增长速率,故选D。‎ ‎【考点定位】种群数量S型增长模型。‎ ‎【名师点睛】考查种群数量变化,要求考生对种群数量变化增长速率与种群数量、时间关系的变化曲线是解题的关键,把种群数量看成是时间,问题就更容易解决了。‎ ‎13.在一个生态系统中逐年引入一定数量的三种生物A、B、C,这三种生物之间存在着一定的种间关系,其种群密度随时间的变化如图所示。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 物种A、B之间是捕食关系 B. 物种B、C之间是竞争关系 C. 物种A的种群密度减小会使物种C的种群密度间接增大 D. 增大物种C的种群密度会增加物种B的环境容纳量 ‎【答案】D ‎【解析】‎ ‎【分析】‎ 生物的种间关系:(1)竞争:两种或两种以上生物相互争夺资源和空间等;(2)捕食:一种生物以另一种生物为食;(3)寄生:种生物寄居于另一种生物的体内或体表,摄取寄主的养分以维持生活;(4)互利共生:两种生物共同生活在一起,相互依赖,彼此有利。‎ 分析图:物种B的数量随着物种A数量的增加而增加,B增加会导致物种A减少,二者为捕食关系;物种B、C数量变化相反,二者之间是竞争关系。‎ ‎【详解】根据曲线图可以判断:物种B的数量随着物种A数量的增加而增加,B增加会导致物种A减少, A物种与B物种之间为捕食关系,B为捕食者,A为被捕食者,A正确;根据曲线图可以判断:物种B、C数量变化相反,二者之间是竞争关系,B正确;B为捕食者,A为被捕食者,则物种A的种群密度减小会使物种B的种群密度减小,物种B、C之间是竞争关系,故可导致物种C的种群密度间接增大,C正确;环境容纳量是指特定环境所能容许的种群数量的最大值。物种C与B为竞争关系;增大物种C的种群密度会降低物种B的环境容纳量,D错误;故选D。‎ ‎14.下列有关生物群落演替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 冰川泥、火山岩上进行的演替是初生演替,弃耕的农田上进行的演替是次生演替 B. 自然群落往往是向物种越来越多的方向演替,而且种间关系越来越复杂 C. 群落演替的方向和速度可以受人类活动的影响 D. 演替达到相对稳定的阶段后,群落内物种组成不再变化 ‎【答案】D ‎【解析】‎ ‎【分析】‎ ‎1、初生演替:是指一个从来没有被植物覆盖的地面,或者是原来存在过植被,但是被彻底消灭了的地方发生的演替。‎ 次生演替:原来有的植被虽然已经不存在,但是原来有的土壤基本保留,甚至还保留有植物的种子和其他繁殖体的地方发生的演替。‎ ‎2、群落演替的影响因素 ‎ ‎(1)群落内部因素(根本原因):群落内部环境的变化——动力;种内和种间关系动态变化— —催化剂 。‎ ‎(2)外界环境因素(重要条件):自然因素:火灾、洪水、严寒等;人类活动:人类的活动往往会使群落的演替按照不同于自然演替的速度和方向进行。 ‎ ‎①利于群落演替的人类活动:退耕还林、还草、还湖、封山育林等。 ②不利于群落正常演替的活动:滥砍滥伐、滥捕滥猎、填湖造地等。‎ ‎3、群落演替的结果:总生产量增加,群落的有机物总量增加;生物种类越来越多,群落的结构越来越复杂;群落的稳定性越来越高。‎ ‎【详解】冰川泥、沙丘、火山岩上进行的演替是初生演替,弃耕的农田上进行的演替是次生演替,A正确;自然群落演替的结果往往是生物种类越来越多,种间关系越来越复杂,群落的结构也越来越复杂,B正确;人类的活动往往会使群落的演替按照不同于自然演替的速度和方向进行,C正确;群落演替到相对稳定的阶段后,群落内物种的组成仍处在动态变化中,D错误;故选D。‎ ‎15.呼伦贝尔草原上生长着多种杂草和以杂草为食的食草动物以及小型食肉动物,各种生物数量在一定范围内保持相对稳定,关于该生态系统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该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包括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 B. 各种杂草固定的能量只能直接或间接地被消费者、分解者利用 C. 草原生态系统中生物种类越多营养结构越复杂 D. 分解者一定是微生物,微生物也不一定是分解者 ‎【答案】C ‎【解析】‎ ‎【分析】‎ 生态系统的结构包括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和营养结构,组成成分又包括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营养结构就是指食物链和食物网。生产者主要指绿色植物和化能合成作用的生物,消费者主要指动物,分解者是指营腐生生活的微生物和动物。‎ ‎【详解】生态系统的成分包括: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A错误;各种杂草即为生产者,其固定的能量一部分用于自身呼吸作用消耗,以热能形式散失,一部分用于自身的生长、发育、繁殖,而后一部分能量又可流向分解者或消费者,B错误;生态系统中的生物种类越多,营养结构就复杂,生态系统就越稳定,C正确;分解者不一定都是微生物,比如蚯蚓;微生物也不一定是分解者,如硝化细菌属于自养型生物,为生产者,D错误;故选C。‎ ‎16.关于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的原理在实践中应用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除虫除草可以让农田生态系统中的能量流向对人类更有意义的部分 B. 多途径利用农作物可提高该系统的能量利用效率 C. 根据草场能量流动的特点,可以合理确定草场的载畜量 D. 沼渣、沼液作为肥料还田,能使能量循环利用 ‎【答案】D ‎【解析】‎ ‎【分析】‎ 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的起点是生产者,因此输入生态系统的总能量是生产者光合作用固定的太阳能。能量流动的特点是单向流动,逐级递减。‎ 研究能量流动的意义:①帮助人们科学规划、设计人工生态系统,使能量得到最有效的利用。‎ ‎②帮助人们合理地调整生态系统中的能量流动关系,使能量持续高效地流向对人类最有益的部分。‎ 生态农业使废弃物资源化,实现了农业生态系统中物质循环再生和能量的多级利用。‎ ‎【详解】除虫除草合理地调整了生态系统中的能量流动关系,使能量尽可能多的流向对人类有益的部分, A正确;多途径利用农作物,可以实现能量的多级利用,提高能量的利用率, B 正确;根据草场能量单向流动,逐级递减的特点,可以合理确定草场的载畜量,从而保持畜产品的持续高产,故C正确;沼渣、沼液作为肥料还田,能使物质循环利用,能量多级利用,提高能量的利用率,故D错误;故选D。‎ ‎17. 下列有关碳循环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 A. 冬季北方人呼吸产生的CO2,能供给南方植物光合作用 B. 大力开发和使用清洁能源,能减少CO2的释放量 C. 碳元素和能量都能从植物传递给各种动物 D. 倡导低碳生活方式的主要方法是提高人均绿地面积 ‎【答案】D ‎【解析】‎ 试题分析:物质循环带有全球性,A选项正确;大力和使用清洁能源,减少CO2释放量,减少环境污染,B选项正确;只有植物能把无机物合成有机物,把光能转化为有机物中稳定化学能,动物直接或间接从绿色植物获得物质和能量,C选项正确;倡导低碳生活,强化节能减排,所以D选项错误。‎ 考点:本题考查生态系统碳循环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和判断能力,运用所学知识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 ‎18. 下列现象中,不属于化学信息的是 A. “温柔陷阱”—捕虫草“绝技”:捕虫草产生香甜的分泌液,引诱昆虫前来并将其捕食 B. “臭名昭著”—野生海芋:海芋释放臭味吸引蚊子前来,帮助传粉 C. “我最闪亮”—孔雀开屏:鸟类的求偶炫耀 D. “我的地盘”—美洲猎豹:撒尿标记自己的领地 ‎【答案】C ‎【解析】‎ 捕虫草产生香甜的分泌液,引诱昆虫前来并将其捕食,属于化学信息,A正确;海芋释放臭味吸引蚊子前来,帮助传粉,属于化学信息,B正确;孔雀开屏,求偶炫耀,属于行为信息,C错误;美洲猎豹撒尿标记自己的领地,属于化学信息,D正确。‎ ‎【考点定位】生态系统的信息传递 ‎【名师点睛】‎ ‎19.下列有关环境污染和破坏的叙述,正确的是(  )‎ ‎①造成温室效应的主要原因是煤、石油、天然气的大量燃烧 ‎②造成臭氧层空洞的主要原因是人们大量使用氟利昂制冷剂 ‎③酸雨形成的主要原因是森林被大量破坏 ‎④水体富营养化、藻类大量繁殖,主要是由于有毒物质在生物体内的积累和浓缩 A. ①② B. ①②④ C. ②③④ D. ①②③④‎ ‎【答案】A ‎【解析】‎ ‎【分析】‎ 全球性的生态问题:‎ ‎(1)臭氧层破坏:①破坏原因:空气中的氟利昂等物质的大量排放。②危害:臭氧层破坏后,到达地球表面的紫外线将增加,给人类健康和生态环境带来危害。‎ ‎(2)酸雨: ①形成原因:主要是硫和氮的氧化物溶于雨水而降落至土壤或水体中,酸雨的pH<5.6。②煤、石油等化石燃料的大量燃烧等。③危害:酸雨落在植物体上直接危害植物的茎和叶片;酸雨污染的水体,严重威胁着鱼、虾和贝类的生存;酸雨使土壤溶液中的金属离子增加,从而毒害植物和土壤中的动物。‎ ‎(3)水污染:①生活污水、工业污水,海洋运输时时有泄露和倾倒污染物。‎ ‎②表现:水体富营养化。若表现在海洋中称为赤潮,若表现在湖泊等淡水流域称为水华。‎ ‎(4)全球性气候变化 : ①形成原因:煤、石油的大量燃烧,打破了生物圈中碳循环的平衡。②危害:极地的冰雪和高山的冰川融化,海平面上升。‎ ‎【详解】温室效应是由于大气中二氧化碳浓度升高引起的气温升高,主要原因是煤、石油、天然气的大量燃烧,打破了生物圈中碳循环的平衡,①正确;臭氧层空洞是由于人们大量使用氟利昂制冷剂,氟利昂等物质大量排放造成的,②正确;酸雨形成的主要原因是二氧化硫等气体的大量排放,③错误;水体富营养化、藻类大量繁殖主要是由于N、P等元素的大量排放,④错误;故①②正确,B、C、D错误,A正确;故选A。‎ ‎20.下列属于生物多样性间接使用价值的是(  )‎ A. “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激发人们文学艺术创作灵感 B. 沿海地区加大人工种植红树林的力度以减少台风带来的损失 C. 科学家根据苍蝇平衡棒的导航原理,研制了新型的导航仪 D. 生物多样性是培育农作物、家畜和家禽新品种不可缺少的基因库 ‎【答案】B ‎【解析】‎ ‎【分析】‎ 生物多样性的价值:(1)直接价值:对人类有食用、药用和工业原料等实用意义,以及有旅游观赏、科学研究和文学艺术创作等非实用意义的。(2)间接价值:对生态系统起重要调节作用的价值(生态功能)。(3)潜在价值:目前人类不清楚的价值。‎ ‎【详解】“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激发人们文学艺术创作灵感,这属于直接价值,A错误;沿海地区加大人工种植红树林的力度以减少台风带来的损失,红树林对水土的保持作用、调节气候,属于生态功能,为生物多样性间接价值,B正确;科学家根据苍蝇平衡棒的导航原理,研制了新型的导航仪,这属于科学研究,为直接价值,C错误;生物多样性是培育农作物、家畜和家禽新品种不可缺少的基因库,这也属于直接价值,D错误;故选B。‎ ‎21.给某神经纤维适宜刺激,用记录仪记录电位差,结果如图,图中1、2、3、4、5是五个不同阶段,1是静息状态,2是产生动作电位的过程,4是恢复过程。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1状态下神经元的细胞膜内为负电位 B. 2主要是由膜外Na+在短期内大量流入膜内造成的,该过程需要消耗能量 C. 若组织液中的Na+浓度增大,会导致记录到的电位变化中Y点上移 D. 若组织液中的K+浓度增大,会导致记录到的电位变化中X点上移 ‎【答案】B ‎【解析】‎ ‎【分析】‎ 静息时,神经纤维的膜电位为外正内负,受刺激产生动作电位时,膜电位变为外负内正。动作电位的形成主要是钠离子大量内流造成的,静息电位主要是钾离子大量外流造成的。动作电位形成后,兴奋部位与未兴奋部位之间形成局部电流,兴奋以电信号的方式在神经纤维上双向传导。‎ ‎【详解】1状态下神经元为静息状态,细胞膜外为正电位,细胞膜内为负电位,A正确;2是产生动作电位的过程,是由于Na+在短时间内大量流入膜内造成的,该过程属于通过离子通道的被动运输,不需要消耗能量,B错误;若组织液中的Na+浓度增大,会导致单位时间内的Na+内流数量增加,动作电位的峰值增大,记录到的电位变化中Y点上移,C 正确;静息电位主要是钾离子大量外流造成的,若组织液中的K+浓度增大,会导致K+在单位时间内外流减少,记录到的电位变化中X点上移,D正确;故选B。‎ ‎22.某同学将一定量的某种动物的提取液(A)注射到实验小鼠体内,注射后若干天,未见小鼠出现明显的异常表现。将小鼠分成两组,一组注射少量的A,小鼠很快发生了呼吸困难等症状;另一组注射生理盐水,未见小鼠有异常表现。对实验小鼠在第二次注射A后的表现,下列解释合理的是 A. 提取液中含有胰岛素,导致小鼠血糖浓度降低 B. 提取液中含有乙酰胆碱,使小鼠骨骼肌活动减弱 C. 提取液中含有过敏原,引起小鼠发生了过敏反应 D. 提取液中含有呼吸抑制剂,可快速作用于小鼠呼吸系统 ‎【答案】C ‎【解析】‎ 一定量的某种动物的提取液(A)注射到实验小鼠体内,注射后若干天,未见小鼠出现明显的异常表现。分组后一组再注射少量的A,小鼠表现为呼吸困难等症状,另一组注射生理盐水,未见小鼠有异常表现,说明提取液中含有过敏原,引起小鼠发生过敏反应,而不是胰岛素作用的结果,A错误、C正确;呼吸中枢位于脑干中,而不是神经递质的作用,B错误;呼吸抑制剂是作用于细胞呼吸,而不是作用于小鼠呼吸系统,D错误。‎ ‎【考点定位】过敏反应。‎ ‎【名师点睛】对于过敏反应的考查,要求考生掌握过敏反应是再次接触相同过敏原时。机体才会发生过敏反应是解题的关键。‎ ‎23.下图为人体免疫系统清除流感病毒(RNA病毒)部分过程示意图。下列推测最准确的是(  )‎ A. 细胞乙的来源只有甲细胞,由甲细胞受到抗原刺激与淋巴因子作用分裂分化形成 B. 与细胞乙相比,细胞丙的高尔基体和溶酶体都更发达 C. 抗原—抗体被细胞丙吞噬后,消化得到的部分产物可被细胞利用 D. 人体免疫系统清除流感病毒中,细胞甲、丙都不能进行增殖分化 ‎【答案】C ‎【解析】‎ ‎【分析】‎ 分析图:图示为人体免疫系统清除流感病毒(RNA病毒)的部分过程示意图,图中细胞甲为B细胞;细胞乙为浆细胞,其能分泌抗体,抗体可以与抗原特异性结合;细胞丙为吞噬细胞,抗原与抗体特异性结合后可被吞噬细胞吞噬消化。‎ ‎【详解】细胞甲为B细胞,细胞乙为浆细胞,浆细胞可以由B细胞或者记忆细胞增殖分化而来, A错误;细胞乙为浆细胞,可分泌抗体,细胞丙为吞噬细胞,既可参与非特异性免疫,也可参与特异性免疫,与细胞乙相比,细胞丙的溶酶体更发达,细胞乙的高尔基体更发达, B错误;抗原-抗体被细胞丙吞噬细胞胞吞后,被溶酶体分解后的产物如果是对细胞有用的物质,细胞可再利用,废物则被排除细胞外, C正确;人体免疫系统清除流感病毒中,细胞甲(B细胞)被抗原刺激,在淋巴因子的作用下能进行增殖分化,丙(吞噬细胞)是高度分化的细胞,不能增殖分化,D错误;故选C。‎ ‎【点睛】1、人体免疫系统有三道防线,第一道防线是皮肤、黏膜及其分泌物,第二道防线是吞噬细胞、杀菌物质以及炎症反应,第三道防线是特异性免疫。‎ 特异性免疫(获得性免疫):是人在出生以后才产生的,只能对某一特定的病原体或异物起防御作用,对其它的病原体无效(专一性),包括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 ‎2、浆细胞分泌抗体,高尔基体比较发达;吞噬细胞吞噬病菌、衰老的细胞器,溶酶体比较发达。‎ ‎24.某研究小组进行了外施赤霉素和脱落酸对贮藏期马铃薯块茎发芽影响的实验,结果如下图所示。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 ‎ A. 为使马铃薯块茎提早发芽,可以外施赤霉素 B. 为延长马铃薯块茎的贮藏时间,可以外施脱落酸 C. 外施赤霉素后,马铃薯块茎从开始发芽到最大发芽率所需的时间更短 D. 对照组马铃薯块茎中赤霉素含量与脱落酸含量的比值,第5周时大于实验开始时 ‎【答案】C ‎【解析】‎ ‎【分析】‎ 分析曲线可知:与对照组相比,赤霉素组可使马铃薯块茎发芽提前,脱落酸组可使马铃薯块茎延迟发芽,说明赤霉素可促进马铃薯发芽,脱落酸可起到抑制马铃薯发芽的作用。‎ ‎【详解】由图可知,与对照组相比,赤霉素组发芽更早,所以为使马铃薯块茎提早发芽,可以外施赤霉素,A正确;由图可看出,脱落酸组可抑制马铃薯发芽,因此要延长马铃薯块茎的贮藏时间,可以外施脱落酸,B正确;外施赤霉素组和对照组相比,马铃薯块茎从开始发芽到最大发芽率所需的时间相同,C错误;第5周时,对照组的发芽率升高,说明马铃薯块茎中赤霉素含量相对上升,脱落酸含量相对下降,D正确,故选C。‎ ‎25.研究小组探究了萘乙酸(NAA)对某果树扦插枝条生根的影响,结果如图。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 自变量是NAA,因变量是平均生根数 B. 不同浓度的NAA均提高了插条生根率 C. 生产上应优选320 mg/LNAA处理插条 D. 400 mg/LNAA具有增加生根数的效应 ‎【答案】D ‎【解析】‎ 由图可知,该实验的自变量是NAA的浓度,A错误;与NAA浓度为0时比较,浓度低于300 mg/L时能提高生根率,浓度高于300 mg/L时会降低生根率,B错误;320mg/LNAA处理插条时,生根率过低,不能用于生产,C错误;与NAA浓度为0时比较,400 mg/L的NAA 具有增加生根数的效应,D正确。‎ ‎【考点定位】NAA对果树扦插枝条生根的影响,实验设计。‎ ‎【名师点睛】本题主要以NAA为背景考查实验分析,要求学生理解实验分析的两个基本原则:对照原则和单一变量原则。‎ ‎26.图1为植食性昆虫迁入该生态系统后的种群数量增长速率变化曲线,图2为λ(λ是当年种群数量与前一年种群数量的比值)随时间的变化曲线。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 图1中t1~t2与图2中a~b时期种群都是衰退型 B. 图2中a、c时期种群的出生率均与死亡率相当 C. 图1和图2中K值出现的时间分别是t2和d D. 图1和图2可分别表示种群的“S”型和“J”型增长过程 ‎【答案】B ‎【解析】‎ 图1中t1~t2时期,种群数量增长率逐渐减少,但大于0,说明种群数量增长,因此该时期种群的年龄组成为增长型;图2中a~b时期,λ<1,种群数量逐渐减少,因此该时期种群的年龄组成为衰退型,A错误;图2中a、c时期λ=1时,种群数量保持相对稳定,说明种群的出生率均与死亡率相当,B正确;图1中K值出现的时间是t2,图2中K值无法判断,C错误;图1表示种群的S型曲线,图2种群数量先不变,接着减少在增加,D错误 ‎27.图甲表示弃耕农田的群落演替情况,图乙、丙、丁表示演替过程中各种量随时间的变化曲线,下列有关分析不正确的是(  ) ‎ A. 图甲中,b点时只存在群落的水平结构,d点时存在垂直结构和水平结构 B. 图乙可表示演替过程中物种丰富度与时间的关系 C. 图丙可表示该地块的恢复力稳定性与时间的关系 D. 图丁可表示草本植物数量随时间变化的情况 ‎【答案】A ‎【解析】‎ 图甲中,b点和d点时都存在群落的水平结构和垂直结构,A错误;群落演替过程中,物种丰富度不断提高,最终趋于稳定,因此图乙可表示演替过程中物种丰富度与时间的关系,B正确;群落演替过程中,物种丰富度不断提高,生态系统的抵抗力稳定性增强,而恢复力稳定性减弱,因此图丙可表示该地块上恢复力稳定性与时间的关系,C正确;群落演替过程中存在“优势取代”现象,因此图丁可表示草本植物数量随时间变化的情况,D正确。‎ ‎28.可可西里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有高等植物约202种,以矮小的草本和垫状植物为主,木本植物极少;另外,还生活着藏羚羊、岩羊、野驴、白唇鹿、狼、雪豹、棕熊、秃鹫、猎隼、细菌、真菌等。关于以上生物的叙述,正确的是 A. 所有生物共同构成一个生态系统 B. 它们中的植物属于自养型生物,自养型生物都能进行光合作用 C. 它们中的动物都属于消费者,其中食草动物属于第二营养级 D. 它们中的分解者能将动植物遗体、残骸中的有机物分解成无机物 ‎【答案】D ‎【解析】‎ 本题考查生物群落和生态系统的概念、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及其作用,要求考生能分清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的常见类群及特殊生物,知道这些生物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 可可西里自然保护区的所有生物共同构成生物群落,这些生物与其生活环境共同构成生态系统,A错误;一般情况下植物属于自养型生物,但寄生的植物属于异养型生物,自养型生物可能进行光合作用,也还能进行化能合成作用,B错误;生态系统中的动物一般属于消费者,但也可能是分解者,其中食草动物属于第二营养级,C错误;它们中的分解者能将动植物遗体、残骸中的有机物分解成无机物,D正确。‎ ‎【点睛】生态系统的生物成分及其在生态系统中的地位是易错知识点,需注意区分,尤其是一些特殊生物的地位应注意梳理:‎ 生产者 消费者 分解者 营养方式 自养 异养 异养 生物种类 ‎①绝大多数动物 ‎①进行光合作用的绿色植物、蓝藻、光合细菌等 ‎②进行化能合成作用的硝化细菌等 ‎②营寄生生活的植物(如菟丝子)、细菌和病毒等 ‎①营腐生生活的细菌、真菌 ‎②腐生动物,如蜣螂、蚯蚓等 ‎[易误提醒]——对生态系统生物成分认识的四个误区:‎ 错误说法 特例 细菌都是分解者 硝化细菌是自养生物,属于生产者;寄生细菌属于消费者 动物都是消费者 秃鹫、蚯蚓、蜣螂等以动、植物残体或排泄物为食的腐食性动物属于分解者 生产者是绿色植物 蓝藻、硝化细菌等自养原核生物也是生产者,应该说生产者包含绿色植物 植物都是生产者 菟丝子营寄生生活,属于消费者 ‎29.下列关于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生态系统中生产者固定的总能量可能少于于消费者和分解者同化的总能量 B. 消费者的粪便被分解者分解表明该营养级的能量流向了分解者 C. 能量传递效率指相邻两个营养级间的传递效率,而非生物个体 D. 生态农业丰富了农田生态系统中的食物链,将提高能量利用率 ‎【答案】B ‎【解析】‎ ‎【分析】‎ 生态系统中的能量流动的特点是:单向流动,逐级递减。由于生物自身的呼吸消耗,还有一部分流向了分解者,以及植物的残枝落叶和动物的骨骼、皮毛等难以被下一个营养级的生物利用,造成了能量在沿着食物链流动的过程中是逐级递减的。一般地说,再输入到下一个营养级的能量中,只有10%~20%的能量能够流入下一个营养级。‎ ‎【详解】某些生态系统如人工鱼塘或城市生态系统,生产者固定的总能量往往要比消费者和分解者同化的总能量少,A正确;消费者的粪便中的能量是消费者没有同化到体内的,属于上一营养级流向分解者的能量,B错误;能量传递效率指相邻两个营养级间的传递效率,一般为 ‎10%~20%,C正确;生态农业增加了农田生态系统中的食物链,使物质和能量得到多级利用,从而提高了能量的利用率, D正确;故选B。‎ ‎【点睛】能量的传递效率是以“营养级”为研究对象,能量的利用率通常是流入人类的能量占生产者固定能量的比值,是以“人”为研究对象。生态农业的特点是丰富了农田生态系统的食物链,使物质和能量得到多级利用,提高了整体的能量利用率。‎ ‎30.如图为某稻田生态系统碳元素转移示意图,Ⅰ、Ⅱ表示过程,字母表示碳元素转移量。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 稻田定期排水有利于水稻的Ⅱ过程 B. 鱼的数量增加不一定降低水稻产量 C. 丁中的大部分生物可促进乙的Ⅰ过程 D. 在水稻生长期,该生态系统中a=b+d ‎【答案】D ‎【解析】‎ ‎【分析】‎ 分析图:Ⅰ过程表示光合作用,Ⅱ过程表示细胞呼吸,甲表示大气中的CO2,乙为该生态系统的生产者,丙为该生态系统的消费者,丁为分解者。‎ ‎【详解】图中Ⅱ过程表示细胞呼吸,稻田定期排水有利于水稻根细胞的有氧呼吸过程,A正确;鱼捕食藻类、杂草后,与水稻竞争的生物减少,有可能提高水稻的产量,B正确;丁表示分解者,分解者通过分解作用把有机物分解为无机物,提高稻田的无机盐含量和CO2浓度,促进植物光合作用,即Ⅰ过程,C正确;在水稻生长期,该生态系统碳元素转移量关系应为a=b+d +植食动物自身积累量,D错误;故选D。‎ ‎【点睛】1、微生物将有机物分解为无机物可被生产者利用,提高生产者的光合作用。‎ ‎2、某一营养级(最高营养级除外)在一定时间内能量的去向包括:自身呼吸消耗;流向下一个营养级;被分解者分解利用;未被利用。‎ ‎31.下丘脑是人体神经系统和内分泌系统联系的枢纽,其与垂体(包括垂体前叶与垂体后叶)组成一个完整的神经内分泌功能系统,如图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 ‎ ‎ ‎(1)A与B是神经纤维上相邻的部位,当兴奋由A处向B处传导时,神经纤维膜外侧的电流方向是________________ (填“由A向B”或“由B向A”)。‎ ‎(2)正常人机体缺水时,对血浆渗透压敏感的神经元将兴奋传递给下丘脑神经分泌细胞,进而使神经系统活动的电信号转变为调节内分泌系统活动的_____________,导致垂体后叶释放的抗利尿激素________(填“减少”或“增加”)。‎ ‎(3)若激素X和激素Y参与甲状腺激素的分级调节,则甲状腺激素对垂体前叶的____________作用与激素X的刺激作用相互影响,共同维持机体内激素Y含量的相对稳定。某人下丘脑功能正常,血液中激素Y和甲状腺激素含量明显低于正常值,为诊断病因,向该人体内静脉注射激素Y后,当现象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时,表明此患者垂体前叶发生了病变。‎ ‎(4)激素只能作用于靶细胞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激素发挥作用后会_____________。‎ ‎【答案】 (1). 由B向A (2). 激素信号(化学信号) (3). 增加 (4). 反馈调节(抑制) (5). 甲状腺激素含量明显增加 (6). 只有靶细胞上有识别该激素的特异性受体 (7). 被灭活 ‎【解析】‎ ‎【分析】‎ 下丘脑是内分泌系统的总枢纽,下丘脑是体温调节中枢、血糖调节中枢、渗透压调节中枢,下丘脑分泌促激素释放激素,作用于垂体,使之分泌相应的激素或促激素。在水盐平衡调节中,下丘脑可分泌抗利尿激素,由垂体后叶释放。‎ ‎【详解】(1)神经纤维上兴奋传导方向与神经纤维膜内的局部电流方向一致,与神经纤维膜外的局部电流方向相反。当兴奋由A处向B处传导时,神经纤维膜外侧的电流方向是由B向A。‎ ‎(2‎ ‎)正常人机体缺水时,对血浆渗透压敏感的神经元将兴奋传递给下丘脑神经分泌细胞,进而使神经系统活动的电信号转变为调节内分泌系统活动的激素信号,导致垂体后叶释放的抗利尿激素增加。‎ ‎(3)在甲状腺激素的分级调节过程中,激素X是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激素Y是促甲状腺激素。甲状腺激素对垂体前叶的反馈调节作用和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对垂体前叶的刺激作用相互影响,共同维持促甲状腺激素含量的相对稳定。患者血液中促甲状腺激素和甲状腺激素含量明显低于正常值,当患者垂体前叶发生了病变而甲状腺功能正常时,向其体内静脉注射促甲状腺激素后血液中甲状腺激素含量将明显增加。‎ ‎(4)激素只能作用于靶细胞的机理是靶细胞上有识别该激素的特异性受体;激素发挥作用后会被灭活。‎ ‎【点睛】1、激素调节的特点有:(1)微量和高效;(2)通过体液运输;(3)作用于靶器官、靶细胞。‎ ‎2、激素是调节生命活动的信息分子,使靶细胞原有的生理活动发生变化。激素一经靶细胞接受并起作用后就被灭活了,因此体内激素需要源源不断的产生。‎ ‎32.激素调节在植物的生长发育和对环境的适应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结合材料信息和已学知识回答以下问题。‎ ‎(1)在自然界中存在这样一种现象:小麦在即将成熟时,如果经历持续一段时间的干热之后又遇到大雨的天气,种子就容易在穗上发芽。许多研究表明,脱落酸在高温条件下容易降解。故据此可得出的结论是脱落酸具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作用;种子萌发的外界条件之一是_____________。‎ ‎(2)为了验证赤霉素能促进某大豆品种植株增高,请用所给的实验材料,完成下列实验步骤并回答下列问题:‎ 实验材料:具2片真叶且长势相同的该品种大豆幼苗若干、完全培养液、蒸馏水、适宜浓度的赤霉素溶液,喷壶等。‎ 实验步骤:‎ ‎①将上述大豆幼苗平均分成A、B两组,A组为对照组,B组为实验组,分别置于等量的完全培养液中培养。‎ ‎②用喷壶分别将适量蒸馏水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分别喷洒在A、B两组幼苗上。‎ ‎③将两组苗置于__________________条件下培养,一段时间后,测定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预测实验结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 促进种子休眠,抑制种子发芽 (2). 需要水分 (3). 等量的适宜浓度的赤霉素溶液 (4). 相同且适宜  (5). 两组植株的(平均)高度 (6). A组(对照组)植株的平均高度小于B组(实验组)植株的平均高度 ‎【解析】‎ ‎【分析】‎ 在植物的生长发育过程和适应环境变化的过程中,各种激素并不是孤立地起作用,而是多种激素相互作用共同调节的。脱落酸的主要作用是抑制细胞分裂,促进叶和果实的衰老和脱落;赤霉素的主要作用是促进细胞伸长,从而引起植株的增高,促进种子的萌发和果实的发育。‎ ‎【详解】(1)脱落酸在高温条件下容易降解,而小麦在即将成熟时,如果经历持续一段时间的干热之后又遇大雨的天气,种子就容易在穗上发芽,可知,脱落酸具有促进种子休眠,抑制发芽,而水分是种子萌发所必需的。‎ ‎(2)根据实验的一般步骤:分组编号,进行不同的处理(单一变量,设置对照),观察记录实验结果。可得②对两组幼苗进行不同处理,即用喷壶分别将适量蒸馏水和等量的适宜浓度赤霉素溶液喷洒在A、B两组幼苗上。 ③观察实验的因变量,即将两组苗置于相同且适宜条件下培养,一段时间后,测定两组植株的(平均)高度。‎ 因为实验是为了验证赤霉素能促进大豆植株增高,用赤霉素处理后可显著增加植株的高度,故预测实验结果:A组(对照组)植株的平均高度小于B组(实验组)植株的平均高度。‎ ‎【点睛】1、在植物的生长发育过程和适应环境变化的过程中,各种激素并不是孤立地起作用,而是多种激素相互作用共同调节的。生长素的生理作用就是生长素既能促进生长也能抑制生长;既能促进发芽也能抑制发芽;既能防止落花落果也能疏花疏果;赤霉素的主要作用是促进细胞伸长,从而引起植物的增高,促进种子的萌发和果实的发育;脱落酸的主要作用是抑制细胞分裂,促进叶和果实的衰老和脱落;乙烯的主要作用是促进果实成熟;细胞分裂素的主要作用是促进细胞分裂。‎ ‎2、探究实验应满足的原则:对照原则、单一变量原则、等量原则、平行重复原则。‎ 实验的一般步骤:①分组编号,②进行不同的处理(单一变量,设置对照),③观察记录实验结果。‎ ‎33. 南方某地的常绿阔叶林等因过度砍伐而遭到破坏。停止砍伐一段时间后,该地常绿阔叶林逐步得以恢复。下表为恢复过程一次更替的群落类型及其植物组成。‎ 演替阶段 ‎ 群落类型 ‎ 植物种类数/中 ‎ 草本植物 ‎ 灌木 ‎ 乔木 ‎ ‎1 ‎ 草丛 ‎ ‎34 ‎ ‎0 ‎ ‎0 ‎ ‎2 ‎ 针叶林 ‎ ‎52 ‎ ‎12 ‎ ‎1 ‎ ‎3 ‎ 针、阔叶混交林 ‎ ‎67 ‎ ‎24 ‎ ‎17 ‎ ‎4 ‎ 常绿阔叶林 ‎ ‎106 ‎ ‎31 ‎ ‎16 ‎ 回答下列问题:‎ ‎(1)该地常绿阔叶林恢复过程中群落演替的类型为 演替。常绿阔叶林遭到破坏后又得以恢复的原因,除了植物的种子或者繁殖体课得到保留外,还可能是原有的 条件也得到基本保留。‎ ‎(2)在有上述群落构成的生态系统中,恢复力稳定性最强的是 生态系统,抵抗力稳定性最强的是 生态系统。‎ ‎(3)与草丛相比,针叶林的动物分层现象较为 (填“简单”或“复杂”),原因是 。‎ ‎【答案】(1)次生 土壤 (2)草丛 常绿阔叶林 (3)复杂 针叶林中植物群落的垂直结构更复杂 ‎【解析】‎ ‎(1)过度砍伐而遭到破坏的常绿阔叶林中的植被未被彻底破坏,发生的演替为次生演替。(2)生态系统结构越复杂的生态系统(常绿阔叶林),不容易遭到破坏,一旦被破坏,不容易恢复,其抵抗力稳定性越高,恢复力稳定性越低;反之,生态系统结构越简单的生态系统(草丛),其恢复力稳定性越高,抵抗力稳定性越低。(3)影响动物分层现象的主要原因是食物和栖息场所;与草丛相比,针叶林的植物分层现象更复杂,给动物提供的食物种类和栖息场所更多,动物分层现象较为复杂。‎ ‎【考点定位】本题考查群落的结构和演替、生态系统的稳定性的相关知识,属于对识记、理解层次的考查。‎ ‎34.下图1为某湖泊生态系统的能量金字塔简图,其中Ⅰ、Ⅱ、Ⅲ、Ⅳ分别代表不同的营养级,M1、M2代表不同的能量形式。图2表示能量流经该生态系统某一营养级的流动途径示意图,其中a~g表示能量值。请据图作答:‎ ‎ ‎ ‎(1)图1中,M2表示的能量形式为_____________。‎ ‎(2)图2中,若A表示图1中营养级Ⅱ所摄入的全部能量,则B表示______________________,C表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图2中有两处不同的能量散失途径,其中E处散失的能量是通过__________________实现的。‎ ‎(4)能量流动逐级递减的原因有:①各营养级生物体内的大量能量被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上一营养级的部分能量可能______________________;③还有少量能量被_____________利用。‎ ‎【答案】 (1). 热能 (2). Ⅱ所同化的能量 (3). Ⅱ用于生长、发育和繁殖的能量 (4). 分解者的呼吸作用 (5). 呼吸作用消耗 (6). 未被下一营养级利用 (7). 分解者 ‎【解析】‎ ‎【分析】‎ 分析图1,在能量金字塔中,处于第一营养级的生物是生产者Ⅰ,M1表示进入该生态系统的能量光能,M2是指在生态系统食物链各营养级散失的能量热能;能量在食物链各营养级间是单向流动、逐级递减,则营养级越高,可利用能量越少。‎ 分析图2,A表示摄入的能量,B表示同化的能量,D表示流入下一营养级的能量,E表示流入分解者的能量,C表示用于生长、发育和繁殖的能量,F表示次级消费者摄入的能量;a表示初级消费者的摄入的能量值,b表示初级消费者的同化的能量值,c表示粪便的能量值,d 表示呼吸作用散失的能量值,e表示用于生长、发育和繁殖的能量值,f表示流向分解者的能量值,g表示流入次级消费者的能量值。‎ ‎【详解】(1)图1中,M1表示进入该生态系统的能量光能,M2是指在生态系统食物链各营养级散失的能量热能;所以M2表示的能量形式为热能。‎ ‎(2)图2中,该营养级的同化量=摄入量-粪便量,若A表示图1中营养级Ⅱ所摄入的全部能量,则B表示第Ⅱ营养级同化的能量,一部分在第Ⅱ营养级的呼吸作用中以热能的形式散失了,另一部分用于第Ⅱ营养级的生长、发育和繁殖等生命活动,储存在生物的有机物中。所以C表示Ⅱ用于生长、发育和繁殖的能量。 ‎ ‎(3)图2中有两处不同的能量散失途径,一处是通过自身呼吸作用以热能形式散失的,一处是通过分解者的呼吸作用(分解作用)散失的;图中c为粪便中的能量值,f为流向分解者的(遗体、残骸中的)能量值,则E处散失的能量是通过分解者的呼吸作用实现的。‎ ‎(4)各营养级的生物因呼吸而消耗相当大的一部分能量,因此导致该营养级的能量不可能全部为下一营养级利用,属于能量逐级递减的原因之一;各营养级的生物中总有一部分能量不能被下一营养级利用,可能被分解者利用,也可能始终未被利用,导致能量逐级递减;还有少量能量被分解者利用,也是能量逐级递减的原因。‎ ‎【点睛】1、能量流动是指生态系统中能量的输入(通过植物的光合作用把光能转化成化学能)、传递(流入下一营养级,流入分解者)、转化和散失(各生物的呼吸作用散失)的过程。   ‎ ‎2、下一营养级的能量来源于上一营养级,各营养级的能量主要有三个去向:①该生物呼吸作用散失 ②流入下一营养级 ③流入分解者。‎ ‎35.中国杏树的栽培已有两千年以上的历史,但对杏果的利用一直停留在鲜食果肉或杏仁上。研究人员不断创新开发,成功酿制出杏果酒,其色泽淡黄、果香浓郁、营养丰富;检测发现果酒中总黄酮达20%,是目前天然可食植物制品黄酮含量最高的饮品,具有抗癌防衰老性能突出的功能型饮品。回答下列问题:‎ ‎(1)在酿制出杏果酒的开始时一般要先通气,其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随着酒精度数的提高,果肉中的____________也进入发酵液,使杏果酒呈现淡黄色。‎ ‎(2)酿制杏果酒时,不需要对杏果进行严格的消毒处理,这是因为____________。‎ ‎(3)制作成功的杏果酒若暴露在空气中酒味会逐渐消失而出现醋酸味,尤其是气温高的夏天更易如此,分析其原因是_______。醋酸菌将乙醇变为醋酸的环境条件是____________(填“充足”或“缺少”)糖源。‎ ‎【答案】 (1). 让酵母菌在有氧条件下大量繁殖 (2). 色素 (3). 在缺氧呈酸性的发酵液中,酵母菌可以生长繁殖,而绝大多数其他微生物都因无法适应该环境而受抑制 (4). 空气中含有醋酸菌,醋酸菌是好氧细菌,最适生长温度为30〜35℃ (5). 缺少 ‎【解析】‎ ‎【分析】‎ 本题考查果酒、果醋的制作。果酒制作过程中利用的菌种为酵母菌,利用酵母菌生产果酒最好是先通入无菌空气让酵母菌在有氧条件下大量繁殖,再隔绝氧气进行无氧发酵;果醋生产过程利用的菌种是醋酸菌,醋酸菌为好氧菌,在氧气、糖源都充足的条件下,醋酸菌将糖分解成醋酸,在氧气充足,糖源不足的条件下,醋酸菌将乙醇变为醋酸。‎ ‎【详解】(1)参与果酒制作的微生物是酵母菌,果酒制作过程中应该先通气后密封,在酿制出杏果酒的开始时一般要先通气的目的是让酵母菌在有氧条件下大量繁殖。在发酵过程中,随着酒精度数的提高,杏果肉中的色素也进入发酵液,使杏果酒呈现淡黄色。‎ ‎(2)在缺氧、呈酸性的发酵液中酵母菌可以生长繁殖而绝大多数微生物无法适应这一环境而受抑制,所以酿制杏果酒时,不需要对杏果进行严格的消毒处理。‎ ‎(3)酿制成功的杏果酒如果暴露在空气中会逐渐出现醋酸味,尤其是气温高的夏天更易如此,其原因是空气中含有醋酸菌,醋酸菌是好氧细菌,最适生长温度为30~35℃。制作果醋时,醋酸菌在氧气和糖源充足时,将糖分解成醋酸,在糖源不充足时,也可以利用酒精(乙醇)生成醋酸,所以醋酸菌将乙醇变为醋酸的环境条件是缺少糖源。‎ ‎【点睛】1、酵母菌是兼性厌氧微生物,在有氧条件下进行有氧呼吸,在无氧条件下进行无氧呼吸产生酒精和CO2,因此果酒制作过程中应该先通气后密封,在开始时先通气目的是让酵母菌在有氧条件下大量繁殖。‎ ‎2、醋酸菌是好氧菌,最适生长温度为30~35℃,醋酸菌在氧气充足、糖源不充足时,可以利用酒精(乙醇)生成醋酸。夏天温度较高,醋酸菌容易大量生长繁殖,所以酿制成功的果酒如果暴露在空气中酒味会逐渐消失而会逐渐出现醋酸味。‎ ‎36.研究人员从土壤中筛选获得能降解苯酚的细菌菌株,以降解工业废水中的苯酚,其主要步骤如图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②培养目的菌株的培养基中应以苯酚为唯一碳源,从功能上讲,该培养基属于________培养基。若要测定②中活细菌数量,采用的接种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这种方法统计的数据要比实际活菌的数目少,原因是___________。在显微镜下用血球计数板直接计数所得到的数目往往比实际活菌数目偏大,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在接种到图中⑥之前,随机取若干灭菌后的空白平板先培养一段时间,这样做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 选择 (2). 稀释涂布平板法 (3). 当两个或多个细胞连在一起时,在平板上观察到的是一个菌落 (4). 显微镜直接计数法不能区分死菌与活菌 (5). 检测平板灭菌是否合格 ‎【解析】‎ ‎【分析】‎ 本题考查细菌的分离与计数。从土壤中分离微生物的一般步骤是:土壤取样、选择培养、梯度稀释、涂布培养和筛选菌株。选择分离过程中需要使用选择培养基,做到全过程无菌操作。常用的固体培养基上的接种方法是稀释涂布平板法和平板划线法。题目中所筛选的细菌“只能”降解苯酚,故可采用以苯酚为唯一碳源的选择培养基筛选,含除苯酚外其他碳源的培养基作为对照。‎ ‎【详解】(1)在将样品稀释涂布到能鉴别降解苯酚的细菌的培养基之前,可通过选择培养增加该细菌的浓度,以确保能够从样品中分离出所需要的微生物,所以图中②培养目的菌株的培养基以苯酚为唯一碳源,属于选择培养基;常用的微生物接种方法有稀释涂布平板法、平板划线法,若要统计活菌数目,最常用的方法是稀释涂布平板法;稀释涂布平板法统计的数据要比实际活菌的数目少,原因是当两个或多个细胞连在一起时,在平板上观察到的是一个菌落;显微镜直接计数法不能区分死菌与活菌,故统计数目往往比实际活菌数目大。‎ ‎(2)在接种到图中⑥之前,为了检测平板灭菌是否合格,应随机取若干灭菌后的空白平板先培养一段时间,观察培养基上是否有菌落产生,若有则说明培养基已被污染,应重新配制。‎ ‎【点睛】1‎ ‎、常用微生物的计数方法:①直接计数法:在显微镜下用血球计数板直接计数,此法的缺点是不能区分死菌和活菌,所得到的数目往往比实际活菌数目偏大。②间接计数法:常用稀释平板计数法,统计的菌落数往往比活菌的实际数目低,原因是当两个活多个细胞连在一起时,平板上观察到的只是一个菌落。因此统计结果一般用菌落数而不是用活菌数来表示。‎ ‎2、为了检测平板灭菌是否合格,需随机取若干灭菌后的空白平板先培养一段时间。‎ ‎ ‎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