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学年生物高中人教版选修3检测:专题1检测(B)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2019-2020学年生物高中人教版选修3检测:专题1检测(B)

专题 1 检测(B) (时间:60 分钟,满分:100 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 2 分,共 40 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 下列关于限制性核酸内切酶的叙述,错误的是( ) A.限制性核酸内切酶可从原核生物中提取 B.同一种限制酶切割不同的 DNA 分子产生的末端能够进行碱基互补配对 C.限制酶能任意切割 DNA 分子,从而产生大量的 DNA 片段 D.每一种限制性核酸内切酶只能识别特定的脱氧核苷酸序列 解析:限制酶存在于许多原核生物中,可以从中提取。每种限制酶只能识别特定的脱氧核苷酸 序列,并在特定的位点上切割 DNA 分子。同一种限制酶切割不同的 DNA 产生的末端能够进 行碱基互补配对。 答案:C 2 下列有关基因工程中载体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在基因工程中,被用作载体的质粒都是天然质粒 B.所有的质粒都可以作为基因工程中的载体 C.质粒是一种独立于细菌染色体外的链状 DNA 分子 D.作为载体的质粒 DNA 分子上应有对重组 DNA 进行鉴别和选择的标记基因 解析:质粒是基因工程的常用载体,要符合载体的含有标记基因、多个酶切位点、能够复制等 多个条件。基因工程中被用作载体的质粒是经过人工改造的。质粒是一种裸露的、结构简单、 独立于细菌拟核之外,并且具有自我复制能力的很小的双链环状 DNA 分子。 答案:D 3 基因工程技术也称 DNA 重组技术,其实施必须具备的 4 个条件是( ) A.工具酶、目的基因、载体、受体细胞 B.重组 DNA、RNA 聚合酶、限制性核酸内切酶、DNA 连接酶 C.模板 DNA、信使 RNA、质粒、受体细胞 D.目的基因、限制性核酸内切酶、载体、受体细胞 解析:基因工程是按照人们的意愿,把一种生物的个别基因(目的基因)复制出来,加以修饰改造, 然后放到另一种生物的细胞(受体细胞)里,定向地改造生物的遗传性状。基因工程操作的工具 酶是限制性核酸内切酶和 DNA 连接酶,基因进入受体细胞的运输工具是载体。 答案:A 4 水母发光蛋白由 236 个氨基酸构成,现已将决定这种蛋白质的基因作为生物转基因的标 记基因。在转基因技术中,这种蛋白质的作用是( ) A.促使目的基因导入受体细胞中 B.促使目的基因在受体细胞中复制 C.使目的基因容易被检测出来 D.使目的基因容易成功表达 解析:由题干信息可知,该基因为标记基因,其作用是使目的基因容易被检测出来。 答案:C 5 下图为基因表达载体模式图,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 A.甲表示启动子,位于基因的首端,它是 DNA 聚合酶识别、结合的部位 B.乙表示终止密码子,位于基因的尾端,作用是使转录过程停止 C.丙表示目的基因,其作用是获得人们所需要的性状 D.复制原点的存在有利于目的基因在宿主细胞中扩增 解析:甲表示启动子,是 RNA 聚合酶识别和结合部位,A 项错误;乙为终止子,并非终止密码,B 项错误;丙为标记基因,不是目的基因,目的基因应在启动子和终止子之间,C 项错误。 答案:D 6 下列关于 DNA 连接酶的理解,正确的是( ) A.其化学本质是蛋白质 B.DNA 连接酶可以恢复 DNA 分子中的氢键 C.它不能被反复使用 D.在基因工程操作中可以用 DNA 聚合酶代替 DNA 连接酶 解析:DNA 连接酶的化学本质是蛋白质。它只可以恢复双链 DNA 片段间的磷酸二酯键,氢键 是分子间的静电吸引力,不需要酶的催化形成。DNA 聚合酶只能将单个脱氧核苷酸加到已有 DNA 片段上。酶都是催化剂,不作为反应物,可被反复使用。 答案:A 7 下表所示为常用的限制性核酸内切酶(限制酶)及其识别序列和切割位点,由此推断以下 说法,正确的是 ( ) 限制酶 名称 识别序列和 切割位点 限制酶名称 识别序列和 切割位点 BamHⅠ G↓GATCC KpnⅠ GGTAC↓C EcoRⅠ C↓AATTC Sau3AⅠ ↓GATC HindⅡ GTY↓RAC SmaⅠ CCC↓GGG 注:Y=C 或 T,R=A 或 G。 A.限制酶切割后不一定形成黏性末端 B.限制酶的切割位点一定在识别序列的内部 C.不同限制酶切割后一定形成不同的黏性末端 D.一种限制酶一定只能识别一种核苷酸序列 解析:由表中信息可知,HindⅡ能识别 4 种不同的核苷酸序列,D 项错误;Sau3AⅠ酶的切割位点 在识别序列的外部,B 项错误;BamHⅠ酶与 Sau3AⅠ酶切割后能形成相同的黏性末端,C 项错 误;SmaⅠ酶切割后产生的是平末端,A 项正确。 答案:A 8 下列关于基因工程中有关酶的叙述,错误的是( ) A.限制酶水解相邻核苷酸间的化学键打断 DNA B.DNA 连接酶可将末端碱基互补的两个 DNA 片段连接 C.DNA 聚合酶能够从引物末端延伸 DNA 或 RNA D.逆转录酶以一条 RNA 为模板合成互补的 DNA 解析:DNA 聚合酶只能从引物末端延伸DNA 而不能延伸RNA;限制酶水解相邻核苷酸间的磷 酸二酯键打断 DNA;DNA 连接酶可将末端碱基互补的两个 DNA 片段连接;逆转录酶以一条 RNA 为模板合成互补的 DNA。 答案:C 9 北极比目鱼中有抗冻基因,其编码的抗冻蛋白具有 11 个氨基酸的重复序列,该序列重复 次数越多,抗冻能力越强。下图是获取转基因抗冻番茄植株的过程示意图,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 A.过程①获取的目的基因,可用于基因工程和比目鱼基因组测序 B.将多个抗冻基因编码区依次相连成能表达的新基因,不能得到抗冻性增强的抗冻蛋白 C.过程②构成的重组质粒缺乏标记基因,需要转入农杆菌才能进行筛选 D.应用 DNA 探针技术,可以检测转基因抗冻番茄植株中目的基因的存在及其完全表达 解析:过程①中通过逆转录法获得的目的基因,可用于基因工程,但该目的基因不存在内含子 和非编码序列,因此不能用于比目鱼的基因组测序;将多个抗冻基因编码区相连形成的能表达 的新基因可能不再是抗冻基因;利用农杆菌的目的是将重组质粒导入受体细胞,而不是筛选重 组质粒;应用 DNA 探针技术,可以检测受体细胞中是否成功导入了目的基因,但不能检测目的 基因是否完全表达。 答案:B 10 科学家依据基因工程的原理最新研制的某种疫苗是用病原微生物编码抗原的基因制 成的,这个基因编码的产物能诱导机体产生免疫反应。该疫苗( ) A.引起人体特异性免疫的原因是 DNA 分子上具有抗原 B.引起免疫反应后相应淋巴细胞增多,细胞周期将变长 C.能与浆细胞产生的相应抗体发生特异性结合 D.包括抗原基因、启动子、终止子和标记基因等 解析:用病原微生物编码抗原的基因制成的基因疫苗,其本质是 DNA,导入机体后通过转录和 翻译合成抗原蛋白,进而刺激机体产生相应的抗体和效应 T 细胞,发挥免疫效应,A、C 两项错 误。当抗原引起免疫反应后,淋巴细胞增殖分化,细胞周期变短,B 项错误。该疫苗是以基因表 达载体的形式导入机体的,含有目的基因、启动子、终止子、标记基因等,D 项正确。 答案:D 11 下图是利用基因工程培育抗虫植物的示意图。以下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②的构建需要限制性核酸内切酶和 DNA 聚合酶参与 B.③侵染植物细胞后,重组 Ti 质粒整合到④的细胞质 DNA 上 C.④的染色体上若含抗虫基因,则⑤就表现出抗虫性状 D.⑤只要表现出抗虫性状就表明植株发生了可遗传变异 解析:本题考查基因工程的原理和操作。构建基因表达载体时,需要限制性核酸内切酶和 DNA 连接酶参与,A 项错误;携带外源 DNA 片段的质粒进入受体细胞后,整合到染色体 DNA 上,随 染色体 DNA 进行同步复制,B 项错误;抗虫基因在转基因植株中正常表达才能使其表现出抗 虫性状,C 项错误;植株抗虫性状的出现是由于获得了外源基因,属于基因重组导致的可遗传 变异,D 项正确。 答案:D 12 利用基因工程技术生产羧酸酯酶(CarE)制剂的流程如下图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 A.过程①需使用 DNA 聚合酶 B.过程②需使用解旋酶和 PCR 获取目的基因 C.过程③使用的感受态细胞可用 NaCl 溶液制备 D.过程④可利用 DNA 分子杂交鉴定目的基因是否已导入受体细胞 解析:由 mRNA 获得 DNA 的过程是逆转录,需要逆转录酶,A 项错误。过程②表示用 PCR 扩 增目的基因,此过程不需要解旋酶,通过控制温度达到解旋的目的,B 项错误。过程③感受态的 大肠杆菌是使用 CaCl2 溶液处理得到的,C 项错误。鉴定目的基因是否导入受体细胞,可以采 用 DNA 分子杂交技术,D 项正确。 答案:D 13 下列关于基因工程技术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切割质粒的限制性核酸内切酶均特异性地识别 6 个核苷酸序列 B.PCR 反应中温度的周期性改变是为了 DNA 聚合酶催化不同的反应 C.载体质粒通常采用抗生素合成基因作为标记基因 D.抗虫基因即使成功地插入到植物细胞染色体上也未必能正常表达 解析:本题考查基因工程相关内容。每种限制酶分别识别特定的核苷酸序列,大多数限制酶的 识别序列由 6 个核苷酸组成,也有少数限制酶识别的核苷酸序列由 4,5 或 8 个核苷酸组成,故 A 项错误。PCR 技术中温度在 90~95 ℃时,DNA 解旋为单链;温度为 55~60 ℃时,引物与作为 模板的单链 DNA 上特定部位相互配对并结合;温度为 70~75 ℃时,4 种脱氧核苷酸在 DNA 聚 合酶作用下,合成新的 DNA 链,故 B 项错误。作为标记基因的通常是抗生素抗性基因,故 C 项 错误。抗虫基因成功导入受体细胞,也未必能正常表达,是否表达需要分子水平和个体水平上 的检测和鉴定,故 D 项正确。 答案:D 14 来自宿主植物的信使 RNA 进入根瘤菌菌体,并在菌体内翻译合成了“豆血红蛋白”。当 豌豆被不同种的根瘤菌侵染时,形成相同的豆血红蛋白;当豌豆与蚕豆分别被同一种根瘤菌侵 染时,形成的豆血红蛋白有差异。对于上述现象,正确的说法是( ) A.豌豆与蚕豆的豆血红蛋白基因的序列相同 B.豌豆被不同种根瘤菌侵染时,控制合成豆血红蛋白的基因相同 C.不同种根瘤菌侵染豌豆时,影响豆血红蛋白合成的基因不同 D.豌豆与蚕豆的豆血红蛋白基因表达不受根瘤菌生活状况的影响 解析:通过对题述材料的分析可以得出下列结论:豌豆与蚕豆的豆血红蛋白基因的序列不同, 导致合成的信使 RNA 也不同,最终合成的豆血红蛋白有差别;豌豆被不同种根瘤菌侵染时,合 成的豆血红蛋白都相同,说明控制合成豆血红蛋白的基因相同;豌豆与蚕豆的豆血红蛋白基因 表达受根瘤菌生活状况的影响,代谢越旺盛,合成的豆血红蛋白越多。 答案:B 15 下列有关基因工程的说法,错误的是( ) A.基因治疗遵循基因突变的原理 B.将目的基因与载体结合在一起,需要用到两种工具酶 C.基因工程技术可从根本上改变作物特性 D.即使检测出受体细胞中含有目的基因,也不能说明基因工程就一定成功 解析:基因治疗是将正常基因导入病人体内,使该基因的表达产物发挥功能,从而达到治疗疾 病的目的。其遵循的原理为基因重组,而不是基因突变。 答案:A 16 限制性核酸内切酶 EcoRⅠ对 DNA 的识别序列是 G↓AATTC,当用它处理环状 DNA 分 子时,可形成 ( ) A.两端相同的线性 DNA,有黏性末端 B.两端相同的线性 DNA,无黏性末端 C.两端不同的线性 DNA,一端有黏性末端,一端无黏性末端 D.两种末端无法判断 解析:限制酶 EcoRⅠ在它识别序列的中心轴线两侧进行切割,产生黏性末端;用该酶处理环状 DNA 时,会形成两端具有相同黏性末端的线性 DNA,黏性末端为 AATTC—G—。 答案:A 17 下列有关基因工程的叙述,错误的是( ) A.最常用的载体是大肠杆菌的质粒 B.工具酶主要有限制性核酸内切酶和 DNA 连接酶 C.该技术人为地增加了生物变异的范围,实现种间遗传物质的交换 D.基本原理是 DNA 具有双螺旋结构以及遗传信息传递和表达方式相同 解析:基因工程的基本原理是基因重组,不同生物的 DNA 具有相同的结构以及遗传信息传递 和表达方式相同是基因工程赖以完成的基础。基因工程中的工具酶是限制性核酸内切酶和 DNA 连接酶,最常用的载体是大肠杆菌的质粒。该技术可克服生殖隔离现象,实现种间遗传物 质交换,按照人的意愿使生物发生变异。 答案:D 18 下图是获得抗虫棉的技术流程示意图。卡那霉素抗性基因(kanr)常作为标记基因,只有 含卡那霉素抗性基因的细胞才能在含卡那霉素的培养基上生长。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卡那霉素基因属于抗性基因 B.愈伤组织的分化产生了不同基因型的植株 C.卡那霉素抗性基因(kanr)中有该过程所利用的限制性核酸内切酶的识别位点 D.抗虫棉有性生殖后代能保持抗虫性状的稳定遗传 解析:愈伤组织由相同细胞分裂形成,分化后产生相同基因型的植株;卡那霉素抗性基因作为 标记基因不能有限制性核酸内切酶的切割位点;抗虫棉有性生殖后代可能会发生性状分离,抗 虫性状不一定能稳定遗传。 答案:A 19 下列关于基因工程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终止密码不属于基因表达载体的组成部分 B.限制酶和 DNA 连接酶都能识别特定的核苷酸序列,是两类常用的工具酶 C.人胰岛素原基因在大肠杆菌中表达的胰岛素原具有生物活性 D.载体上的抗性基因有利于筛选含重组 DNA 的细胞和促进目的基因的表达 解析:终止子属于基因表达载体的组成部分,终止密码是 mRNA 上终止蛋白质合成的密码子; 基因工程中常用的工具酶有限制酶和 DNA 连接酶,前者能识别特定的核苷酸序列;大肠杆菌 为原核生物,不含有内质网和高尔基体等细胞器,不能对蛋白质进行加工,其合成的胰岛素原 无生物活性;载体中的抗性基因为标记基因,其作用是有利于筛选含重组 DNA 的细胞,不能促 进目的基因的表达。 答案:A 20 下列有关人胰岛素基因表达载体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表达载体中的胰岛素基因可通过人肝细胞 mRNA 逆转录获得 B.表达载体的复制和胰岛素基因的表达均启动于复制原(起)点 C.借助抗生素抗性基因可将含胰岛素基因的受体细胞筛选出来 D.启动子和终止密码子均在胰岛素基因的转录中起作用 解析:目的基因可通过逆转录获得,但在人的肝细胞中胰岛素基因不能表达,因此没有胰岛素 基因的 mRNA,A 项错误。表达载体的复制启动于复制原点,但胰岛素基因的表达则开始于启 动子,B 项错误。表达载体中含标记基因,作用是将含目的基因的受体细胞筛选出来,常用的标 记基因是抗生素抗性基因,C 项正确。启动子在胰岛素基因的转录中起作用,而终止密码子在 胰岛素基因的翻译中起作用,D 项错误。 答案:C 二、非选择题(共 60 分) 21(11 分)1957 年,生物学家了解到,感染病毒的细胞能产生一种因子,这种因子能作用于其 他细胞,干扰病毒的复制,故将其命名为干扰素;从 1987 年开始,用基因工程方法生产的干扰素 进入了工业化生产,并且大量投放于市场。 (1)若已知干扰素的氨基酸序列,则获取目的基因的较简单方法是 ;目 的基因还可以从 文库获取,而从 cDNA 文库中不一定能得到,原因 是 。 (2)用限制酶处理质粒和目的基因后,用 酶处理可形成基因表达载体,该载体的 化学本质是 。 (3)转基因技术是否成功,需要对受体细胞进行分子水平的检测,首先是检测受体细胞 上是否插入了目的基因,这是目的基因能否在真核生物中稳定遗传的关键。检测方法是采 用 。最后还要检测目的基因是否翻译成了相应的蛋白质,利 用的方法是 。 解析:(1)若已知干扰素的氨基酸序列,则可以通过逆转录法获得目的基因;cDNA 文库是部分 基因文库,因为 cDNA 是由生物发育的某个时期的 mRNA 逆转录产生的,所以 cDNA 中不一 定有目的基因,最好从基因组文库中获取。(2)用限制酶处理载体和目的基因后,将目的基因与 载体连接,需要使用 DNA 连接酶处理,基因与载体的化学本质是相同的,都是 DNA。(3)检测目 的基因的存在与否使用 DNA 分子杂交技术;检测目的基因是否翻译成蛋白质采用的是抗原 —抗体杂交技术。 答案:(1)人工合成法 基因组 cDNA 是由生物发育的某个时期的 mRNA 逆转录产生的(其 他合理答案也可) (2)DNA 连接 DNA (3)染色体的 DNA DNA 分子杂交技术 抗原— 抗体杂交技术 22(12 分)已知生物体内有一种蛋白质(P),该蛋白质是一种转运蛋白,由 305 个氨基酸组成。 如果将 P 分子中 158 位的丝氨酸变成亮氨酸,240 位的谷氨酰胺变成苯丙氨酸,改变后的蛋白 质(P1)不但保留 P 的功能,而且具有了酶的催化活性。回答下列问题。 (1)从上述资料可知,若要改变蛋白质的功能,可以考虑对蛋白质的 进行改造。 (2)以 P 基因序列为基础,获得 P1 基因的途径有修饰 基因或合成 基因。所获得的基因表达时是遵循中心法则的,中心法则的全部内容包括 的复制;以及遗传信息在不同分子之间的流动, 即 。 (3)蛋白质工程也被称为第二代基因工程,其基本途径是从预期蛋白质功能出发,通过 和 ,进而确定相对应的脱氧核苷酸序列,据此获得基因,再经表达、 纯化获得蛋白质,之后还需要对蛋白质的生物 进行鉴定。 解析:(1)由题干信息可知,改造蛋白质的功能可通过改变蛋白质的结构实现。(2)依据蛋白质工 程的定义及题中信息可知,获得 P1 基因的途径有修饰现有(P)基因或合成新(P1)基因。中心法 则的全部内容包括 DNA 的复制、RNA 的复制、转录、逆转录和翻译。(3)蛋白质工程的基 本途径:从预期的蛋白质功能出发→设计预期的蛋白质结构→推测应有的氨基酸序列→找到 相应的脱氧核苷酸序列。通过蛋白质工程合成的蛋白质还需要进行生物活性的鉴定即功能鉴 定,看是否达到人们的需求。 答案:(1)氨基酸序列(或结构)(其他合理答案也可) (2)P P1 DNA 和 RNA(或遗传物质) DNA→RNA、RNA→DNA、RNA→蛋白质(或转录、 逆转录、翻译) (3)设计蛋白质的结构 推测氨基酸序列 功能 23(14 分)已知 SARS 是由一种 RNA 病毒感染所引起的疾病。SARS 病毒表面的 S 蛋白是 主要的病毒抗原,在 SARS 病人康复后的血清中有抗 S 蛋白的特异性抗体。某研究小组为研 制预防 SARS 病毒的疫苗开展了前期研究工作,其简要的操作流程如右上图: (1)实验步骤①需要一种特殊的酶,该酶是 。 (2)为了使 S 基因和载体结合,需要注意的是 ,原因 是 。 (3)经过④和⑥产生的 S 蛋白 (填“一样”或“不一样”),原因是 。 (4)为了检验步骤④所表达的 S 蛋白是否与病毒 S 蛋白有相同的免疫反应特性,可用 与 进行抗原—抗体特异性反应实验。 解析:(1)实验步骤①是由 RNA 合成 DNA,所以需要的特殊酶是逆转录酶。(2)要使目的基因与 载体结合,必须使用同种限制酶处理它们,以获得相同的黏性末端。(3)虽然题图中使用了不同 的受体细胞,但由于目的基因相同,所以表达出的蛋白质也相同。(4)生产的 S 蛋白相当于抗原, 若其与病毒 S 蛋白有相同的免疫反应特性,应能与 SARS 康复患者血清中的抗体发生特异性 结合。 答案:(1)逆转录酶 (2)用同种限制酶处理 S 基因和载体 只有这样才能使目的基因和载体具有相同的黏性末端, 它们才能得以重组 (3)一样 所用的目的基因携带的遗传信息相同 (4)大肠杆菌中表达的 S 蛋白 SARS 康复病人的血清 24(11 分)质粒是基因工程中最常用的载体,质粒上有标记基因,如下图所示,通过标记基因 可推知外源基因插入的位置,插入位置不同,细菌在培养基上的生长情况也不同。下图表示外 源基因的插入位点(插入点有 a、b、c)。 Ⅰ.(1)质粒的基本组成单位是 。 (2)将细菌放在含有四环素、氨苄青霉素的培养基中培养,属于基因工程操作中的 步骤。 (3)在插入外源基因过程中用到的工具酶有 。 Ⅱ.设计实验探究外源基因插入的位置。 (1)步骤 ①将导入外源基因的细菌进行培养产生大量细菌。 ②分组:将细菌平均分成两组并标号为 1、2。 ③培养:将第 1 组细菌放入 中培养,将第 2 组细菌放入 中培养。 ④观察并记录结果。 (2)预测实验结果及结论: ①若第 1 组、第 2 组均能正常生长,则外源基因的插入点是 ; ②若第 1 组能正常生长,第 2 组不能生长,则外源基因的插入点是 ; ③若第 1 组不能生长,第 2 组能正常生长,则外源基因的插入点是 。 解析:Ⅰ.(1)质粒是小型环状 DNA 分子,其基本组成单位是脱氧核苷酸。(2)四环素抗性基因和 氨苄青霉素抗性基因都属于标记基因,其目的是便于目的基因的检测与鉴定。 Ⅱ.(1)分别将导入外源基因的细菌放在含氨苄青霉素的培养基和含四环素的培养基中进行培 养,观察能否生长。(2)若目的基因插入 a 点,则受体细胞既具有抗四环素的能力,又具有抗氨苄 青霉素的能力;若目的基因插入b点,则受体细胞只具有抗四环素的能力;若目的基因插入c点, 则受体细胞只具有抗氨苄青霉素的能力。以此可判断目的基因插入的位点。 答案:Ⅰ.(1)脱氧核苷酸 (2)目的基因的检测与鉴定 (3)限制性核酸内切酶、DNA 连接酶 Ⅱ.(1)③含氨苄青霉素的培养基 含四环素的培养基 (2)①a ②c ③b 25(12 分)下表是几种限制酶识别序列及其切割位点,图 1、图 2 中标注了相关限制酶的酶 切位点,其中切割位点相同的酶不重复标注。请回答下列问题。 限制酶 BamH Ⅰ Bcl Ⅰ Sau3A Ⅰ Hind Ⅲ 识别序列及 切割位点 (1)用图中质粒和目的基因构建重组质粒,应选用 两种限制酶切割,酶切后的 载体和目的基因片段,通过 酶作用后获得重组质粒。为了扩增重组质粒,需将 其转入处于 态的大肠杆菌。 (2)为了筛选出转入了重组质粒的大肠杆菌,应在筛选平板培养基中添加 ,平 板上长出的菌落,常用 PCR 鉴定,所用的引物组成为图 2 中 。 (3)若 BamH Ⅰ酶切的 DNA 末端与 Bcl Ⅰ酶切的 DNA 末端连接,连接部位的 6 个碱基对序 列为 ,对于该部位,这两种酶 (填“都能”“都不能”或“只有一种能”) 切开。 (4)若用 Sau3A Ⅰ切图 1 质粒最多可能获得 种大小不同的 DNA 片段。 解析:(1)构建基因表达载体时,需要用限制酶和 DNA 连接酶。质粒上有四环素抗性基因和氨 苄青霉素抗性基因,若用 BamH Ⅰ 酶切割,则两个抗性基因都将被破坏,质粒和目的基因所在 的 DNA 片段都有 BclⅠ和 HindⅢ的切割位点,且四环素抗性基因上无这两种酶的切割位点, 故应用 BclⅠ和 HindⅢ两种限制酶切割。将重组质粒导入大肠杆菌进行扩增时,需要用钙离 子处理大肠杆菌,使其处于感受态。 (2)由(1)知,氨苄青霉素抗性基因已经被破坏,四环素抗性基因完好,故应在培养基中添加四环 素。PCR 技术要求两种引物分别和目的基因的两条单链结合,沿相反的方向合成子链。 (3)根据 BamH Ⅰ和 Bcl Ⅰ的切割位点,BamH Ⅰ酶切的 DNA 末端与 BclⅠ酶切的 DNA 末端 连接,连接部位的6 个碱基对序列为 ,与BamHⅠ和BclⅠ的切割位点均不 同。 (4)根据 BamHⅠ、BclⅠ和 Sau3AⅠ的切割位点,Sau3AⅠ 在质粒上有 3 个切割位点,完全酶切 可得到 3 种片段,记为 A、B、C,若部分位点被切开,可得到 AB、AC、BC、ABC 4 种片段, 所以用 Sau3A Ⅰ 切图 1 质粒最多可能获得 7 种大小不同的 DNA 片段。 答案:(1)BclⅠ和 HindⅢ DNA 连接 感受 (2)四环素 引物甲和引物丙 (3) 都不能 (4)7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