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云南省丽江市一中2020-2021学年高二9月月考试题(解析版)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生物】云南省丽江市一中2020-2021学年高二9月月考试题(解析版)

云南省丽江市一中2020-2021学年高二9月月考试题 一、选择题:本题共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 在下列物质中属于人体内环境组成成分的是 (  )‎ ‎①血红蛋白  ②唾液淀粉酶  ③二氧化碳和氧气  ④Na+  ⑤血浆蛋白 A. ①③ B. ②③④⑤ C. ④⑤ D. ③④⑤‎ ‎【答案】D ‎【解析】‎ ‎【详解】血红蛋白是位于红细胞内的蛋白质,属于细胞内液,不属于细胞外液的内容;唾液淀粉酶在消化道中,也不是内环境成分;溶解在细胞外液中的物质如二氧化碳和氧气、Na+ 、血浆蛋白属于人体内环境组成成分,综上分析,D正确。故选D。‎ ‎2. 小肠绒毛上皮细胞生活的内环境是(  )‎ A. 血浆 B. 组织液 C. 淋巴 D. 消化液 ‎【答案】B ‎【解析】‎ ‎【详解】小肠绒毛上皮细胞为组织细胞,其生活的内环境为组织液,B正确。故选B。‎ ‎3. 下列关于人体内环境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毛细血管壁细胞的具体内环境是血浆和淋巴 B. 甲状腺激素、葡萄糖、氧气均可以存在于内环境中 C. 血浆中的蛋白质都可以透过毛细血管壁到达组织液中 D. 体内细胞只通过内环境就可以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 ‎【答案】B ‎【解析】‎ 试题分析:毛细血管壁细胞的具体内环境是血浆和组织液,故A错。激素通过血浆运输,葡萄糖、氧气可以通过细胞外液运输到组织细胞,故B正确。由于细胞膜的选择透过性,.血浆中的蛋白质不能透过毛细血管壁到达组织液中,故C错。体内细胞通过内环境只能与外界环境中的部分物质进行交换,外界环境的物质必须要经过机体的吸收和转运才能到达细胞周围的内环境,还需要其他系统的参加,故D错。‎ ‎4. 由于轻微创伤使小腿某处皮下青紫并且局部水肿,对这一现象合理的解释是( )‎ A. 毛细血管破裂,部分血液外流,使局部组织液渗透压增高 B. 毛细淋巴管破裂,淋巴液外渗,使局部组织液回渗到血管 C. 毛细血管收缩,血流量减少,使局部组织液含量减少 D. 毛细血管扩张,血流量增加,使局部组织液含量减少 ‎【答案】A ‎【解析】‎ ‎【详解】由于轻微创伤使小腿某处皮下青紫并且局部水肿,“某处皮下青紫”说明毛细血管破裂,血液外流,“局部水肿”说明局部组织液渗透压增高,局部组织液增多,A正确,故选A。‎ ‎5. 如图是人体某组织内的各种结构示意图,A、B、C、D表示的是结构,①②③④表示的是液体。下列有关叙述中错误的是(  )‎ A. ③可以进入A、B、C B. ①②③④组成体液,其中①③④构成内环境 C. 尿素分子不能由③进入④‎ D. B产生的废物和CO2先后经过③和④,最终被排出体外 ‎【答案】C ‎【解析】‎ ‎【详解】A、③是组织液,可进入毛细淋巴管、组织细胞和红细胞,A正确;‎ B、体液包括细胞内液和细胞外液,细胞外液又叫内环境,图中①③④是内环境,②是细胞内液,B正确;‎ C、尿素从组织细胞先进入③组织液,然后进入④血浆,通过血液循环运输,C错误;‎ D、组织细胞产生的废物先进入③组织液,然后进入④血浆,通过血液循环运输,最终排出体外,D正确。‎ 故选C。‎ ‎6.‎ ‎ 人体的血糖水平受到胰岛素和胰高血糖素的调节,胰岛素降低血糖水平,胰高血糖素升高血糖水平。胰高血糖素的作用之一是促进 A. 肝糖原的合成 B. 肝糖原的分解 C. 葡萄糖的储存 D. 葡萄糖的氧化 ‎【答案】B ‎【解析】‎ ‎【详解】胰高血糖素主要通过促进肝糖元的分解来升高血糖浓度,B正确。故选B。‎ ‎7. 关于神经调节与体液调节的相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A. 神经调节迅速、准确,作用时间短暂,但作用范围比较局限 B. 体液调节缓慢,作用范围广泛,作用时间持久 C. 在某些情况下,体液调节可以看做神经调节的一个环节 D. 动物体的生命活动常常同时受神经和体液的调节,但跳水运动员在很短时间内作出复杂的动作只是通过神经调节来完成的 ‎【答案】D ‎【解析】‎ ‎【详解】神经调节迅速、准确,作用时间短暂,但作用范围比较局限,A正确;体液调节缓慢,作用范围广泛,作用时间持久,B正确;在某些情况下,体液调节可以看做神经调节的一个环节,如深呼吸之后呼吸运动的调节,C正确;动物体的生命活动常常同时受神经和体液的调节,跳水运动员在很短时间内作出复杂的动作也是通过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共同来完成的,D错误。‎ ‎8. 下列有关内环境稳态维持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 维持内环境稳态的主要调节机制是神经—体液—免疫调节 B. 在稳态维持过程中,一般只有正反馈起作用 C. 呼吸速率快慢与O2有关而与CO2无关 D. 肌细胞无氧呼吸产生的碳酸释放到血浆中,血浆的pH无明显变化 ‎【答案】A ‎【解析】‎ ‎【详解】A、内环境稳态的调节机制是神经--体液--免疫调节共同作用,A正确; B、在稳态维持过程中,正反馈和负反馈都起作用,B错误; C、呼吸速率快慢与O2和CO2‎ 都有关,C错误; D、肌细胞无氧呼吸的产物是乳酸,D错误。 故选A。‎ ‎9. 下列哪些疾病是由内环境稳态的破坏直接引起的(  )‎ ‎①血友病 ②糖尿病 ③色盲 ④尿毒症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答案】C ‎【解析】‎ ‎【详解】①血友病为遗传病,不是由内环境稳态的破坏直接引起的,①错误; ‎ ‎②糖尿病是由胰岛素分泌不足,血糖浓度过高引起的,是内环境稳态被破坏引起的疾病,②正确;‎ ‎③色盲为遗传病,不是由内环境稳态的破坏直接引起的,③错误; ‎ ‎④尿毒症是由于尿素等代谢废物不能正常排出,导致内环境中尿素等废物含量过高,对细胞产生毒害引起的,属于内环境稳态被破坏引起的疾病,④正确;综上所述,正确的有②④,故选C。‎ ‎10. 以下关于内环境稳态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①稳态就是指内环境的各种理化性质处于绝对稳定状态 ‎②人体各器官、系统协调一致地正常运行,是维持内环境稳态的基础 ‎③内环境稳态的调节机制的现代观点是神经—体液—免疫调节机制 ‎④人体维持稳态的调节能力是很强的,即使外界环境剧变,人体也能保持稳态平衡 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②④‎ ‎【答案】B ‎【解析】‎ 稳态就是指内环境的各种理化性质处于相对稳定状态,①错误;人各器官、系统协调一致地正常运行,是维持内环境稳态的基础,②正确;内环境稳态的调节机制的现代观点是神经-体液-免疫调节机制,③正确;人维持稳态的条件能力是有一定限度,当环境变化过于剧烈,或人体自身的调节功能出现障碍,内环境的稳态就会遭到破坏,引起细胞代谢紊乱,④错误,故选B。‎ ‎11. 在一简单反射弧中,只有感觉神经元A和运动神经元B,则当A接受刺激后,兴奋的传导方向是 A. A的树突→B的轴突 B. B的轴突→A的轴突 C. B的轴突→A的胞体 D. A的轴突→B的树突 ‎【答案】D ‎【解析】‎ ‎【详解】在简单反射弧中,感觉神经元A就是传入神经元,运动神经元B就是传出神经元,它们之间形成一个突触,兴奋只能由传入神经元的轴突传向传出神经元的树突或胞体。D正确,A、B、C错误。故选D。‎ ‎12. 关于脊椎动物和人激素调节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 胰高血糖素能促进肝糖原和肌糖原分解为葡萄糖 B. 反馈调节是生命系统中非常普遍的调节机制 C. 摘除小白鼠的垂体后,其体内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分泌量将减少 D. 激素都能作用于全身所有的细胞,具有微量、高效的特点 ‎【答案】B ‎【解析】‎ ‎【详解】A、肌糖原不能分解为葡萄糖,A错误;‎ B、反馈调节是生命系统中非常普遍的调节机制,B正确;‎ C、摘除小白鼠的垂体后,促甲状腺激素分泌减少,致使甲状腺激素分泌减少,而甲状腺激素的减少会反馈调节下丘脑对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的分泌,使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的分泌量增多,C错误;‎ D、并非所有的激素都能作用于全身,如促甲状腺激素只能作用于甲状腺,D错误。‎ 故选B ‎13. 如下图所示三个神经元及其联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刺激图中②处,可以测到电位变化的有①③④⑤⑥‎ B. 在突触小体上完成“化学信号→电信号→化学信号”的转变 C. 若抑制该图中细胞的呼吸作用,不影响神经兴奋的传导 D. 刺激⑥处,神经兴奋能传到⑤④③②①‎ ‎【答案】A ‎【解析】‎ ‎【详解】AD、兴奋在神经纤维上是以电信号形式传导的,是双向的,在神经元之间是以神经递质的形式传递的,是单向的,因此刺激图中②处,兴奋可以传到①③④⑤⑥处;刺激⑥处,兴奋只能传到⑤处,A正确,D错误; B、在突触小体上完成“电信号→化学信号”的转变,B错误; C、兴奋的传导是一个消耗能量的过程,抑制细胞的呼吸作用,会影响神经兴奋的传导,C错误。 故选A。‎ ‎14. 下列关于高等动物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神经纤维上已兴奋的部位将恢复为静息状态的零电位 B. 在反射弧中,决定兴奋单向传导的结构是突触 C. 神经递质作用于突触后膜,使突触后膜产生兴奋 D. 当人所处环境温度从‎35℃‎降至‎5℃‎时,耗氧量增加,尿量增加,酶活性下降 ‎【答案】B ‎【解析】‎ ‎【详解】A、神经纤维上已兴奋的部位将恢复为静息电位(内负外正),而不是零电位,A错误; B、在反射弧,神经递质只能由突触前膜释放作用于突触后膜,所以决定兴奋单向传导的结构是突触,B正确; C、神经递质有兴奋性神经递质和抑制性神经递质,神经递质作用于突触后膜,使突触后膜产生兴奋或抑制,C错误; D、外界温度降低时,人体散热增多,此时细胞呼吸增强,耗氧量增加,同时低温条件下出汗减少,尿量增加,人的体温恒定,所以酶活性基本不变,D错误。 故选B。‎ ‎15. 下列各组激素,在核糖体上合成的一组是(  )‎ A. 甲状腺激素和性激素 B. 肾上腺皮质激素和促状腺激素 C. 胰岛素和生长激素 D. 性激素和保幼激素 ‎【答案】C ‎【解析】‎ ‎【详解】A、甲状腺激素为氨基酸的衍生物,性激素为固醇类,二者均不属于蛋白质,不在核糖体上合成,A错误;‎ B、肾上腺皮质激素属于固醇类,不在核糖体上合成,B错误;‎ C、胰岛素和生长激素均属于蛋白质,在核糖体上合成,C正确;‎ D、性激素为固醇类,不在核糖体上合成,D错误。‎ 故选C。‎ ‎16. 下图表示正常人体内,部分内分泌腺的活动过程。此图可以说明( )‎ A. 促甲状腺激素与甲状腺激素有拮抗作用 B. 促甲状腺激素与甲状腺激素有协同作用 C. 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的靶器官是甲状腺 D. 促甲状腺激素在血液中含量是相对稳定的 ‎【答案】D ‎【解析】‎ ‎【详解】AB、图中显示反馈调节,由此可以看出,促甲状腺激素与甲状腺激素无直接作用,A、B项错误;‎ C、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的靶器官是垂体,C项错误;‎ D、在大脑皮层影响下,下丘脑可以通过垂体调节和控制某些内分泌腺的合成和分泌,而激素又可以反过来调节下丘脑和垂体中有关激素的合成和分泌,从而使血液中的激素经常维持在正常的相对稳定的水平,D项正确。‎ 故选D ‎17. 皮肤、肺和黏膜组织损伤或产生炎症时,产生并释放组织胺(一种化学物质)。该物质使毛细血管舒张和通透性增加,促进血浆渗入组织间隙而形成组织液,造成组织水肿。组织胺对血管的调节方式是(  )‎ A. 血液调节 B. 神经调节 C. 体液调节 D. 神经—体液调节 ‎【答案】C ‎【解析】‎ ‎【详解】体液调节是指体内的一些细胞生成并分泌某些特殊的化学物质(如激素、代谢产物等),经体液(血液、组织液等)运输,达到全身的组织细胞或某些特殊的组织细胞,通过作用于细胞上相应的受体,对这些细胞的活动进行调节。过敏反应中组织胺对血管的调节方式属于体液调节,ABD错误;C正确。 故选C。‎ ‎18. 图甲为细胞膜结构示意图,图乙为突触结构示意图,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 图甲中A、B分别表示蛋白质分子与磷脂分子,二者均属内环境成分 B. 若图甲中的M侧为肠道,那么N侧则是毛细血管腔 C. 图乙中C与D结合后突触后膜的膜电位可能由外正内负转变为外负内正 D. 图乙中C、D分别表示神经递质与神经递质受体,C的释放表明突触前膜具选择透过性 ‎【答案】C ‎【解析】‎ ‎【详解】A、图甲中A,B分别表示蛋白质分子与磷脂分子,两者是生物膜的成分,不属于内环境,A错误; B、M一侧含有糖蛋白,表示细胞膜的外表面,N表示细胞膜的内表面。若图甲中的M侧若为肠道,那么N侧应是小肠上皮细胞的内侧,而不是毛细血管腔,B错误; C、若C为兴奋型递质,则C与D结合后F上的电位可由外正内负转变为外负内正,若C为抑制型递质,则C与D结合后F上的电位不会由外正内负转变为外负内正,C正确; D、据图乙分析,C、D分别表示神经递质和受体,C神经递质的释放过程是胞吐,表明E突触前膜具有一定流动,D错误。 故选C。‎ ‎19. 有关人体激素和神经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促激素是联系下丘脑与胰岛B细胞之间的信号分子 B. 垂体合成的激素需要通过血浆的运输才能到靶细胞 C. 某人因病听不懂别人讲话,原因是大脑皮层S区受损 D. 激素在人体内含量较低,但有高效的生物催化作用 ‎【答案】B ‎【解析】‎ ‎【详解】A、胰岛B细胞能分泌胰岛素,人体内没有相应的促激素促进胰岛B细胞的分泌,A错误; B、激素的作用方式是体液运输,作用于靶细胞或靶器官,B正确; C、听不懂别人讲话,是由于大脑皮层的H区受损引起的言语障碍,C错误; D、激素在人体内含量低,但具有高效调节作用而无催化作用,D错误。 故选B。 20. 如图能表示人体在某种环境条件发生变化时,内环境中某种 激素的含量变化。这种条件变化和激素分别是 A. 食物缺碘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 B. 饥饿胰岛素 C. 寒冷刺激生长激素 D. 气温升高甲状腺激素 ‎【答案】A ‎【解析】‎ ‎【详解】A、食物缺碘合成的甲状腺激素会减少,对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的负反馈作用减弱,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含量会增加,A正确。‎ B、饥饿,胰岛素含量下降,B错误。‎ C、寒冷刺激不会使生长激素含量升高,C错误。‎ D、如果是气温升高,甲状腺激素是升高温度的应降低,D错误。‎ 故选A ‎21. 下列有关神经调节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 A. 轴突末端可释放神经递质在神经纤维上传导,也可通过突触传向下一个神经元细胞 B. 反射过程的时间长短主要取决于反射弧中突触的数目 C. 兴奋沿神经纤维向前传导时,膜外电流由未兴奋部位流向兴奋部位 D. 某人大脑受伤,不能说话但能听懂别人的话,能写字能看书看报,其受损部位是语言中枢的S区 ‎【答案】A ‎【解析】‎ ‎【详解】试题分析:轴突末端可释放神经递质进入突触间隙,再通过突触间隙作用于突触后膜上的特异性受体,引起突触后膜产生兴奋或抑制,而神经递质是不会在神经纤维上传导的,A错误;兴奋经过突触时需要的时间相对较长,反射过程的时间长短主要取决于反射弧中突触的数目,B正确;兴奋沿神经纤维向前传导时,膜外电流由未兴奋部位流向兴奋部位,C正确;语言中枢的S区的作用与说话有关,受损后,不能说话但能听懂别人的话,能写字能看书看报,D正确。‎ ‎22. 在反射活动中能够起分析综合作用的部分是 A. 传出神经 B. 传入神经 C. 神经中枢 D. 感受器 ‎【答案】C ‎【解析】‎ ‎【详解】传出神经是将兴奋传给效应器,A错误;‎ 传入神经是将兴奋传到神经中枢的部位,B错误;‎ 神经中枢对传来的刺激能加以分析综合,判断应该如何去做,C正确;‎ 感受器是感受刺激的部位,D错误;答案是C。‎ ‎23. 张磊同学由于高三学习紧张未吃早餐,下列有关他上午第四节课时体内血糖调节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肌糖原合成量增加 B. 胰岛A细胞分泌胰高血糖素降低 C. 胰岛素分泌增加 D. 胰高血糖素促进非糖物质转化为葡萄糖 ‎【答案】D ‎【解析】‎ ‎【详解】进食后,血糖升高,肌糖原合成量增加,A错误;胰岛A细胞分泌胰高血糖素增加,B错误;胰岛素分泌减少,C错误;饥饿时,血糖浓度降低,胰高血糖素分泌增加,促进非糖物质转化为葡萄糖,D正确。‎ ‎24. 以下最能反映健康人餐后6小时内血糖浓度变化趋势的曲线是 A. B. C. D. ‎ ‎【答案】B ‎【解析】‎ ‎【详解】试题分析:刚进餐时还没有消化,所以血糖浓度低,饭后一段时间消化吸收进去高峰期,血糖浓度也到了最高值,随着时间的推移,大部分的血糖用于供给人体正常的生命活动,逐渐降低,等降到一定值时,由于体内的反馈作用,人体将一些非糖物质转化为糖类供代谢使用,所以处于轻微的波动。所以B正确。A、C、D不正确。‎ ‎25. 完成呼吸、排尿、阅读反射的神经中枢依次位于 (  )‎ A. 脊髓、大脑、大脑 B. 脑干、脊髓、大脑 C. 大脑、脊髓、大脑 D. 脊髓、脊髓、脑干 ‎【答案】B ‎【解析】‎ ‎【详解】呼吸反射的神经中枢位于脑干。排尿反射是由脊髓灰质里低级的神经中枢参与完成的,属于非条件反射。大脑皮层上有人体的高级中枢:躯体运动中枢、躯体感觉中枢、语言中枢、视觉中枢、听觉中枢;其中语言中枢是与说话、书写、阅读和理解语言有关的中枢,是人类特有的神经中枢。故完成呼吸、排尿、阅读反射的神经中枢依次位于脑干、脊髓、大脑。故选B。‎ ‎26. 一般不参与“植物人”生命活动调节的结构是 ( )‎ A. 大脑皮层 B. 甲状腺 C. 脑干 D. 垂体 ‎【答案】A ‎【解析】‎ ‎【详解】A、植物人的大脑皮层受损,不参与生命活动调节,A正确;‎ B、植物人的甲状腺激素分泌正常,B错误;‎ C、植物人的生命体征有呼吸、心跳和血液循环等,受脑干的控制,C错误;‎ D、植物人的垂体的功能正常,D错误。‎ 故选A ‎27. 对胰岛素作用的认识,正确的是( )‎ A. 胰岛素不足,葡萄糖进入细胞发生障碍 B. 胰岛素不足,葡萄糖进入细胞发生障碍,但氧化分解正常 C. 胰岛素不足,糖元合成减少,细胞供能正常 D. 胰岛素不足,细胞供能正常,非糖物质转化而来的葡萄糖却增多 ‎【答案】A ‎【解析】‎ 试题分析:A、胰岛素促进细胞摄取葡萄糖,分泌不足,葡萄糖进入组织细胞和在细胞内的氧化利用发生障碍,A正确;‎ B、胰岛素不足,则葡萄糖的氧化分解发生障碍,供能减少,B错误;‎ C、胰岛素不足,则氧化分解供能减弱,糖原合成能力减弱,C错误;‎ D、胰岛素不足,细胞功能障碍,则葡萄糖的氧化分解能力减弱,另外抑制非糖物质转化为葡萄糖的能力减弱,使得葡萄糖增多,D错误.‎ 故选A.‎ ‎28. 某些麻醉剂是一种神经递质的阻断剂,当人体使用这些麻醉剂后,痛觉消失了,而其它大部分神经的传递功能正常。这一事实说明 A. 不同的神经纤维是以不同的递质传递 B. 不同神经元之间起传递作用的递质可能不同 C. 所有的神经元之间的递质可能相同 D. 麻醉剂能作用于大脑皮层,使人意识模糊 ‎【答案】B ‎【解析】‎ ‎【详解】A、兴奋在神经纤维上是以电信号的形式传导的,A错误;‎ B、一种麻醉剂只能阻断一种神经元间的神经递质从传递,而不影响其他不同种类的神经元间的递质传递,这就说明不同神经元间的递质可能不同,B正确;‎ C、一种麻醉剂只能阻断一种神经元间的神经递质传递,而不影响其他不同种类的神经元间的递质传递,这就说明不同神经元间的递质可能不同,C错误;‎ D、麻醉剂一般不会通过血脑屏障进入大脑皮层,且题中没有明显的信息说明麻醉剂能作用于大脑皮层,D错误;‎ 故选B。‎ ‎29. 如图表示人体和人体细胞间某些信息传递机制的模式图,图中箭头表示信息传递方向,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bc A. 如果该图表示一个完整的反射弧,则a表示感受器,b表示神经中枢,c表示效应器,且其中的信息均以局部电流的形式由a传到c B. 如果该图表示细胞中遗传信息的表达过程,则d过程只发生在细胞核中 C. 如果该图中a为下丘脑,b为垂体,c为甲状腺,则c分泌的激素过多对于a分泌d、b分泌e均具有抑制作用 D. 如果该图中a表示突触小体,b为神经递质,c为突触后膜,则发生在a中的信息转换过程为:电信号→化学信号→电信号 ‎【答案】C ‎【解析】‎ ‎【详解】A、若该图表示一个完整的反射弧,则其中的信息在神经纤维上是以局部电流的形式传导,在神经元之间是以化学信号的形式传递,A错误;‎ B、若该图表示细胞中遗传信息的表达过程,则d为转录,场所是细胞核、线粒体和叶绿体,e为翻译,场所是核糖体,B错误;‎ C、若a表示下丘脑,分泌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作用于b垂体;则甲状腺激素分泌过多对a分泌d、b分泌e均具有抑制作用,这是负反馈调节,C正确;‎ D、如果该图中a表示突触小体的膜(即突触前膜),b为递质,c为突触后膜,则发生在a中的信号转换过程为电信号→化学信号,D错误。‎ 故选C ‎30. 如图所示是神经元之间通过突触传递信息的图解,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 A. 兴奋可以从一个神经元通过由⑥⑦⑧构成的突触传递到另一个神经元 B. 释放④的过程需要②提供能量,所以属于主动运输过程 C. 结构③的形成与高尔基体有关 D. ⑤具有特异性,一般是由蛋白质组成的 ‎【答案】B ‎【解析】‎ ‎【详解】A、兴奋从一个神经元传递到另一个神经元需要通过突触结构,突触包括⑥为突触前膜、⑦为突触间隙和⑧为突触后膜,A正确;‎ B、④为神经递质,是通过胞吐方式释放的,该过程需要线粒体提供能量,B错误;‎ C、结构③为突触小泡,是由高尔基体“出芽”形成的,C正确;‎ D、⑤是突触后膜上的受体,具有特异性,一般是由蛋白质组成的,D正确。‎ 故选B。‎ 二、非选择题:共40分。‎ ‎31. 下图是人体细胞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过程的图解,请据图回答问题:‎ ‎(1)图中a、b、c表示人体的三大系统,依次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图中与组织细胞的代谢有直接关系的四大系统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体内细胞只有通过[ ]________才能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 ‎(4)图中d与细胞外液的关系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 呼吸系统 (2). 消化系统 (3). 泌尿系统 (4). 消化系统 (5). 呼吸系统 (6). 循环系统 (7). 泌尿系统 (8). d内环境 (9). 细胞外液构成了细胞赖以生存的d(内环境)‎ ‎【解析】‎ ‎【详解】(1)图中a、b、c表示人体的三大系统依次为a呼吸系统、b消化系统、c泌尿系统。‎ ‎(2)图中与组织细胞的代谢有直接关系的四大系统是消化系统、呼吸系统、循环系统和泌尿系统。‎ ‎(3)体内细胞只有通过d内环境才能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 ‎(4)图中d与细胞外液的关系是细胞外液构成了细胞赖以生存的d内环境。‎ ‎32. ‎2018年3月14日,著名物理学家史蒂芬·霍金逝世。霍金21岁时患上肌肉萎缩性侧索硬化症(也称“渐冻症”),全身瘫痪,不能言语,手部只有三根手指可以活动,但这并没有影响他成为伟大的科学家,他的勇敢、坚韧和辉煌成就激励了全世界的人。在大家关注和纪念霍金的时候,我们也关注到霍金所患的“渐冻症”。请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为“渐冻症”患者的某反射弧,神经元损伤之后,逐渐导致包括四肢、躯干、胸部、腹部等肌肉逐渐无力和萎缩。若刺激Ⅰ处,渐冻症患者的手指M发生轻微收缩,该过程____(填“能”或“不能”)称为反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若刺激Ⅱ处,在①处检测不到动作电位,则____(填“能”或“不能”)判断此反射弧的运动神经元已受损,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若刺激Ⅲ处,在③处可以检测到神经递质的释放,说明感觉神经元功能__________(正常/不正常)。‎ ‎(2)“渐冻症”的病因之一是兴奋性递质谷氨酸能使突触后膜产生____的膜电位,当神经元之间谷氨酸过度堆积时,可能造成神经细胞的损伤。“渐冻症”患者会出现四肢肌肉萎缩、无力、呼吸功能衰退等症状,但他的全身感受功能正常,推测该病人的病变部位可能是_____和____。也有学者指出,其病因是某些因子激活人体的免疫反应去对抗运动神经元,造成运动神经元的死亡。‎ ‎【答案】 (1). 不能 (2). 反射必须由反射弧的五个组成部分都参与才能完成 (3). 不能 (4). 运动神经元正常在①处也检测不到动作电位 (5). 正常 (6). 外负内正 (7). 传出神经 (8). 效应器 ‎【解析】‎ ‎【详解】(1)反射必须由反射弧的五个组成部分都参与才能完成,而刺激Ⅰ(传出神经)处,渐冻症患者的手指M发生轻微收缩,并没有经过完整的反射弧,所以不属于反射。由于兴奋在突触处只能由突触前膜传递到突触后膜,Ⅱ处位于传出神经上,①位于传入神经上,无论运动神经元是否正常,在①处都检测不到动作电位,所以由此不能判断此反射弧的运动神经元是否已受损。若刺激Ⅲ处,在③‎ 处可以检测到神经递质的释放,说明感觉神经元能接受刺激、产生兴奋并能传导兴奋,即感觉神经元功能正常。‎ ‎(2)谷氨酸属于兴奋性神经递质,能使突触后膜产生外负内正的动作电位。根据“渐冻症”患者全身感受功能正常,说明感受器和传入神经正常,能将兴奋传至大脑皮层产生感觉,但却不能做出动作,可推测神经元之间谷氨酸过度堆积,损伤了传出神经和效应器。‎ ‎33. 在2019年女排世界杯比赛中,中国女排以十一连胜的骄人成绩夺得了冠军,成功卫冕,为祖国和人民赢得了荣誉。比赛中,通过神经—体液调节,队员机体内会发生一系列的生理变化,回答下列问题。‎ ‎(1)赛场上,队员看到排球飞来,迅速做出接球的动作,这一反射的高级中枢位于____________,该反射发生时,兴奋在传入神经纤维的传导方向是____________向的,运动员在发球的瞬间,在突触小体上完成的信号转换模式为____。‎ ‎(2)激烈比赛会使队员出现体温有所升高的现象,原因是____________的结果。运动员大量出汗,丢失水分会导致细胞外液渗透压升高,引起垂体____,以维持体内水分相对平衡。随着能量的消耗,运动员血糖浓度降低,交感神经末梢会释放去甲肾上腺素,与胰岛A细胞膜上受体结合,胰高血糖素分泌增加,促进____。‎ ‎(3)队员看到对方发球而过度紧张时,在大脑皮层相关部位的影响下,下丘脑中的一些细胞合成并分泌____________增加,最终促使甲状腺合成并分泌甲状腺激素,促进细胞代谢。当甲状腺激素含量增加到一定程度时,可以抑制下丘脑和垂体的分泌活动,这种调节作用称为____。比赛结束,队员的情绪暂时不能恢复,说明与神经调节相比,体液调节具有____________的特点。‎ ‎【答案】 (1). 大脑皮层 (2). 单 (3). 电信号转变为化学信号 (4). 产热量大于散热量 (5). 释放抗利尿激素增多 (6). 肝糖原分解和非糖物质转化为葡萄糖 (7). 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 (8). (负)反馈调节 (9). 作用时间长 ‎【解析】‎ ‎【详解】(1)队员看到排球飞来,迅速做出接球的动作,属于条件反射,条件反射的高级中枢位于大脑皮层。反射发生时,兴奋的传导和传递是沿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效应器这一反射弧单向传导的,即该反射发生时,兴奋在传入神经纤维的传导方向是单向的。兴奋在神经纤维上以电信号的形式传导,在突触间以化学信号的形式传递,兴奋在突触小体上完成的信号转换模式为电信号转变为化学信号。‎ ‎(2)体温升高是产热量大于散热量的结果。大量出汗,丢失水分会导致细胞外液渗透压升高,引起下丘脑合成、并由垂体释放的抗利尿激素增加,促进肾小管和集合管对水分的重吸收,以维持体内水分相对平衡。胰高血糖素可促进肝糖原分解和非糖物质转化为葡萄糖,从而升高血糖浓度。‎ ‎(3)甲状腺激素的分泌为分级调节,队员看到对方发球而过度紧张时,在大脑皮层相关部位的影响下,下丘脑中的一些细胞合成并分泌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增加,作用于垂体,使垂体合成并分泌促甲状腺激素增加,促甲状腺激素可促进甲状腺合成并分泌甲状腺激素增加,促进细胞代谢。当甲状腺激素含量增加到一定程度时,可以抑制下丘脑和垂体的分泌活动,这种调节作用称为负反馈。比赛结束后队员的情绪暂时不能恢复,原因之一是激素调节具有作用时间长的特点。‎ ‎34. 下图为某同学“饥寒交迫”时体内的一些生理变化过程示意图(A~D为器官或细胞,①~④为激素)。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 (1)人体的体温调节中枢位于________,产生冷觉的A是________,运动能调节体温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当激素③以B为靶细胞时,体现了激素的________调节。‎ ‎(3)与激素④在血糖调节方面相互拮抗的激素是________。‎ ‎(4)人在寒冷环境比炎热环境中更容易集中精力,神经兴奋性更高的主要原因是______。‎ 相同饮水量的情况下,冬天的尿液比夏天多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 下丘脑 (2). 大脑皮层 (3). 运动时肌肉的细胞呼吸加快,释放的能量增多,同时散失的热量也增加 (4). 反馈 (5). 胰岛素 (6). 甲状腺激素含量较高,提高神经系统的兴奋性 (7). 汗液分泌较少 ‎【解析】‎ ‎【详解】(1)体温调节中枢在下丘脑,产生冷觉的器官A是大脑皮层。运动时肌肉的细胞呼吸加快,释放的能量增多,同时散失的热量也增加,所以运动能调节体温。‎ ‎(2)激素③为甲状腺激素,当甲状腺激素含量过多时,会通过负反馈调节,抑制B垂体的分泌活动。‎ ‎(3)④是胰高血糖素,能够促进血糖浓度升高,而胰岛素具有降血糖的作用,所以胰高血糖素与胰岛素表现为拮抗关系。‎ ‎(4)人在寒冷环境中,甲状腺激素分泌增加,而甲状腺激素可以提高神经系统的兴奋性,所以人在寒冷环境比炎热环境中更容易集中精力。相同饮水量的情况下,冬天的尿液比夏天多的主要原因是汗液分泌较少。‎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