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10-11 发布 |
- 37.5 KB |
- 35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内蒙古包头市包钢一中2019-2020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生物试题
生物试卷 一、选择题 1.下列关于生物进化的叙述,错误的是 A. 某物种仅存一个种群,该种群中每个个体均含有这个物种的全部基因 B. 虽然亚洲与澳洲之间存在地理隔离,但两洲人之间并没有生殖隔离 C. 无论是自然选择还是人工选择作用,都能使种群基因频率发生定向改变 D. 古老地层中都是简单生物的化石,而新近地层中含有复杂生物的化石 【答案】A 【解析】 种群中不同个体含有的基因可能不同,每个个体不会含有该物种的全部基因,A错误;亚洲人和澳洲人之间存在地理隔离,但二者婚配后可产生可育后代,不存在生殖隔离,B正确;自然选择和人工选择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使种群基因频率发生定向改变,C正确;生物进化的特点为由简单到复杂,即古老地层中都是简单生物的化石,新近地层中含有复杂生物的化石,D正确。 【考点定位】生物进化。 【名师点睛】本题主要考查生物进化的相关知识,要求学生理解基因库的含义,地理隔离和生殖隔离的区别,理解自然选择的作用。 2.下列关于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 种群基因型频率的改变一定会导致基因频率的改变 B. 长期地理隔离可能造成不同种群基因库组成上发生显著差异 C. 突变与基因重组为生物进化提供原材料,并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 D. 共同进化是指生物与无机环境之间相互影响,不断进化 【答案】B 【解析】 【分析】 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内容:种群是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也是繁殖的基本单位;突变和基因重组产生生物进化的原材料;自然选择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隔离导致物种的形成。生物进化的实质是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物种形成的标志是产生生殖隔离。 【详解】A.种群基因型频率的改变不一定会导致基因频率发生改变,如植物的自交,A错误; B.由于地理隔离可使不同种群之间不能自由交配,所以长期地理隔离可能造成不同种群基因库组成上发生显著差异,B正确; C.突变和基因重组产生生物进化的原材料;自然选择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C错误; D.共同进化是指生物与生物之间、生物与环境之间的共同进化,生物多样性的形成是共同进化的结果,D错误。 故选B。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知识的记忆和理解能力。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主要内容是学习的重点知识,要注意辨析,种群基因频率改变意味着生物进化了,但不一定产生新的物种,新物种的产生必须要经过生殖隔离。 3.如图为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概念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①是突变和基因重组 B. ②是自然选择 C. ③是自然选择学说 D. ④是物种多样性 【答案】C 【解析】 【分析】 ①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②突变和基因重组;③自然选择学说;④基因多样性、物种多样性和生态系统的多样性。 【详解】由图可知,①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A错误;②突变和基因重组,B错误;③自然选择学说,C正确;④基因多样性、物种多样性和生态系统的多样性,D错误。故选C。 【点睛】易错点:变异是不定向的,自然选择是定向的,生物进化的实质是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 4.下列关于生物进化的叙述,正确的是 A. 群体中近亲繁殖可提高纯合体的比例 B. 有害突变不能成为生物进化的原材料 C. 某种生物产生新基因并稳定遗传后,则形成了新物种 D. 若没有其他因素影响,一个随机交配小群体的基因频率在各代保持不变 【答案】A 【解析】 【分析】 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基本观点:种群是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生物进化的实质在于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突变和基因重组、自然选择及隔离是物种形成过程的三个基本环节,通过它们的综合作用,种群产生分化,最终导致新物种的形成。其中突变和基因重组产生生物进化的原材料,自然选择使种群的基因频率发生定向的改变并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隔离是新物种形成的必要条件。 【详解】A、群体中的近亲携带相同基因的可能性较大,因此近亲繁殖可以提高后代纯合子的比例,A正确; B、突变包括基因突变和染色体变异,大多数是有害的,可以为生物进化提供大量的选择材料,B错误; C、某种群生物产生新基因后改变了种群的基因频率,说明生物进化了,而新物种形成的标志是生殖隔离,C错误; D、虽然没有其他因素的影响,但是由于群体数量较少,因此小群体的基因频率在各代可能会发生改变,D错误。 故选A。 【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是识记和理解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基本观点,明确生物进化的实质是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新物种产生的标志是生殖隔离。 5.人类的血友病是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其致病基因在Y染色体上没有等位基因。某血友病高发群体有男女各1 000人,经调査,女性血友病基因的携带者15人,患者5人,男性患者11人,那么这个群体中血友病基因的频率为( ) A. 1.2% B. 0.9% C. 0.6% D. 1.8% 【答案】A 【解析】 已知血友病是伴X隐性遗传病,Y染色体上没有等位基因,则1000个女生一共有2000个相关基因,而1000个男生只有1000个相关基因。其中女生含有的致病基因数=15+52=25个,男生含有的致病基因数为11个,所以这个群体中血友病基因的频率=(25+11)×(2000+1000)=1.2%,故选A。 【点睛】本题考查基因频率计算,根据基因频率的概念计算种群基因频率是本题考查的重点,注意男生只有一个相关基因,而女生有两个。 6.人体稳态的调节能力是有一定限度的,下列现象属于内环境稳态失调的是( ) A. 寒冷时出现寒颤 B. 从平原到高原,有的人出现肺水肿症状 C. 饮水不足时,抗利尿激素释放增加,减少尿的生成,以减少水的排出 D. 接受抗原刺激后,B淋巴细胞增殖和分化,产生大量相应抗体以清除抗原 【答案】B 【解析】 【分析】 人体维持稳态的调节能力是有一定限度的,当外界环境的变化过于剧烈,或人体自身的调节功能出现障碍时,内环境的稳态就会遭到破坏。常见的稳态失调:①血糖平衡失调--低血糖、糖尿病等;②pH失调--酸中毒、碱中毒;③渗透压失调(如呕吐等)--细胞形态、功能异常;④体温失调--发热、中暑等。 【详解】寒冷时骨骼肌不自主颤栗可以增加产热以维持体温,这属于人体正常的生理反应,不属于内环境稳态失调,A错误;从平原到高原,有的人出现肺水肿症状,正常的调节已失去效果,需要外来药物的干扰才能回复稳态,B正确;饮水不足时,抗利尿激素分泌增加,促进肾小管和集合管对水分的重吸收,使得尿量减少,以维持细胞外液的渗透压平衡,不属于内环境稳态失调,C错误;接受抗原刺激后,B淋巴细胞增殖和分化是正常免疫反应,不属于内环境稳态失调,D错误。 7.如图中a、b、c分别表示3种细胞外液,箭头表示3种液体之间的相互关系。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a的蛋白质含量最高 B. b中有的细胞不消耗氧气 C. c含有激素和消化酶 D. a中细胞种类最多 【答案】B 【解析】 【分析】 人体以水为基础的液体都叫体液,可以分成细胞内液和细胞外液,细胞外液构成细胞生活的内环境,包括:组织液、血浆、淋巴,根据图中物质交换,推出a是淋巴,b是血浆,c是组织液。 【详解】 A、血浆中蛋白质含量最高,用于维持渗透压;故A错误;B、血浆中的成熟的红细胞,没有细胞核和细胞器,只能进行无氧呼吸;故B正确;C、组织液中含有激素,但消化酶存在于消化系统,属于外环境成分;故C错误;D、淋巴中生活的是淋巴细胞和吞噬细胞,而组织细胞的种类最多;故D错误。 8.下列有关人体内环境稳态的叙述,正确的是 A. 内环境仅由血浆、组织液、淋巴这三种细胞外液构成 B. 内环境成分中含有CO2、尿素、神经递质、血红蛋白等物质 C. 内环境中的血浆、淋巴、组织液等的成分稳定时机体就达到稳态 D. 细胞外液的渗透压主要来源于Na+和Cl- 【答案】D 【解析】 【分析】 血浆、组织液、淋巴的异同点 成分项目 血浆 组织液 淋巴 存在部位 血管 组织细胞间隙 淋巴管 成分来源 ①从消化道吸收而来 ②从组织液中回渗而来 ③淋巴在左右锁骨下静脉汇入 ①血浆透出毛细血管壁 ②组织细胞代谢产生 ①组织液渗入毛细淋巴管形成 ②由消化道吸收而来 化学成分 含有水、无机盐、蛋白质等,血浆中蛋白质含量较高,而组织液和淋巴中蛋白质含量很少 三者之间的转化关系 【详解】A、内环境主要包括血浆、组织液和淋巴,此外脑脊液也属于内环境成分,A错误; B、血红蛋白存在于红细胞内,不属于内环境成分,B错误; C、内环境的稳态是其中的组成成分和理化性质等都达到一个相对稳定的状态,不仅仅是成分达到稳态,C错误; D、细胞外液的渗透压主要来源于Na+和Cl-,D正确。 故选D。 9.下列关于人体稳态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 寒冷环境中,肾上腺素分泌量增多,将引起骨骼肌不自主战栗 B. 细胞内、外 Na+、K+分布不平衡状态是通过消耗能量来维持的 C. 内环境是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和细胞代谢的主要场所 D. 血浆渗透压与血红蛋白、血浆蛋白、无机盐等物质的含量有关 【答案】B 【解析】 【分析】 本题考查人体稳态的相关知识,要求考生熟记内环境稳态的相关知识并结合选项分析作答,旨在考查考生的理解能力与综合运用能力。 【详解】寒冷环境中肾上腺素分泌量增加,会导致代谢旺盛而抵御寒冷,该过程不是导致骨骼肌不自主战粟的原因,骨骼肌不自主战粟是神经调节的结果,A错误;细胞内、外的Na+、K+分布不平衡状态的维持依赖于细胞膜上的Na+、K+泵,该泵通过消耗能量把细胞外的K+泵入细胞内,把细胞内的Na+泵入细胞外,从而维持不平衡状态,B正确;细胞质基质是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和细胞代谢的主要场所,内环境是细胞与外界环境物质交换的媒介,C错误;血浆渗透压与血浆蛋白、无机盐等物质的含量有关,而血红蛋白是位于红细胞内的一种蛋白质,正常情况下血浆中不存在血红蛋白,D错误。 【点睛】内环境的稳态不是固定不变的静止状态,而是处于动态平衡状态。表现为内环境的理化性质只在很小的范围发生变动,例如体温维持在37℃左右,血浆pH维持在7.35-7.45左右,血糖平衡等。 10.进行长时间的重体力劳动时,人体仍能维持内环境稳态。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人体通过神经一体液调节增加散热、减少产热,维持体温稳定 B. 内环境中的C02刺激大脑的呼吸中枢,加快呼吸,维持pH稳定 C. 胰岛A细胞的分泌活动增强,维持血糖稳定 D. 垂体通过增加抗利尿激素的合成,维持渗透压稳定 【答案】C 【解析】 【详解】在重体力劳动时,神经-体液调节可以通过增加散热来维持体温稳定,但是无法减少产热,故A错误; 呼吸中枢不在大脑而在脑干中,故B错误; 在进行长时间重体力劳动时,血糖降低,此时起调节作用的激素是胰高血糖素,由胰岛A细胞分泌,所以C正确; 抗利尿激素由下丘脑合成,经垂体释放,故D错误。 11.下列关于人体内环境与稳态的叙述,正确的是 A. 浆细胞能够特异性识别抗原 B. 饥饿时,血液流经肝脏后血糖浓度会升高 C. 寒冷环境下机体通过各种途径减少散热,使散热量低于炎热环境 D. 肾小管细胞和下丘脑神经分泌细胞能够选择性表达抗利尿激素受体基因 【答案】B 【解析】 【详解】浆细胞不能识别抗原,A错误; 饥饿时,肝糖原分解成葡萄糖,进入血液形成血糖,因此血液流经肝脏时血糖浓度会升高,B正确; 寒冷环境下人体体温保持相对稳定,产热量和散热量都增加,故寒冷环境中产热量高于炎热环境中的产热量,C错误; 抗利尿激素作用于肾小管和集合管,则其上含有抗利尿激素受体,即其细胞选择性表达抗利尿激素受体基因,下丘脑神经分泌细胞合成并分泌抗利尿激素,不能受其调控,则下丘脑神经分泌细胞中不能表达抗利尿激素受体基因,D错误。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内环境和稳态的相关知识,要求学生理解免疫调节过程中具有特异性识别功能的细胞,理解血糖平衡调节的过程,理解体温调节的相关过程。 12.当人所处的环境温度从25 ℃降至5 ℃,耗氧量、尿量、抗利尿激素及体内酶活性的变化依次为 A. 减少、减少、增加、不变 B. 增加、增加、减少、降低 C. 增加、减少、增加、不变 D. 增加、增加、减少、不变 【答案】D 【解析】 【分析】 人体体温调节:(1)体温调节中枢:下丘脑;(2)机理:产热与散热达到动态平衡;(3)寒冷环境下:①增加产热的途径:骨骼肌战栗、甲状腺激素和肾上腺素分泌增加;②减少散热的途径:立毛肌收缩、皮肤血管收缩等.(4)炎热环境下:主要通过增加散热在维持体温相对稳定,增加散热的途径主要有汗液分泌增加、皮肤血管舒张。 【详解】当人所处的环境温度从25℃降到5℃时,体内温差与环境的温差变大,散热增多,由于人是恒温动物,因此机体通过调节使产热增加,故耗氧量增多,以维持体温的相对稳定。由于体温基本不变,故体内酶活性不变;寒冷环境时,汗腺分泌汗液减少,因此通过排尿排出水的途径增多,故尿量增多,抗利尿激素的含量降低,综上分析,D正确,ABC错误。 故选D。 【点睛】本题考查体温调节、水盐调节等知识,要求考生识记体温调节和水盐调节的具体过程,同时能理论联系实际,运用所学的知识准确判断当人所处的环境温度从25℃降到5℃时,耗氧量、尿量、抗利尿激素及体内酶活性的变化情况。 13.某考生参加高考体检,早晨没有进食和饮水,在等待体检的过程中,该考生体内发生的变化是( ) A. 神经调控皮肤毛细血管收缩,体温迅速上升 B. 胰岛 B 细胞释放胰岛素增加,血糖浓度下降 C. 下丘脑释放促甲状腺激素增加,细胞代谢增强 D. 垂体释放抗利尿激素增加,水的重吸收增加 【答案】D 【解析】 【分析】 人饮水过少或者吃的食物过咸,均会引起细胞外液渗透压升高,引起下丘脑渗透压感受器兴奋,一方面引起大脑皮层产生渴觉,增加饮水;另一方面,会促进抗利尿激素的分泌,促进肾小管和集合管对水的重吸收,减少尿量,降低细胞外液的渗透压。 【详解】A、该考生通过神经-体液调节,可以维持体温稳定,A错误; B、该考生未进食,故血糖浓度会下降,胰岛B细胞分泌的胰岛素会减少,胰岛A细胞分泌的胰高血糖素会升高,来升高血糖,B错误; C、促甲状腺激素是垂体分泌的,C错误; D、由于该考生未饮水,故细胞外液渗透压会升高,垂体释放抗利尿激素增加,水的重吸收增加,尿量会减少,D正确。 故选D。 14.下列关于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与健康的关系,不正确的是( ) A. 甲状腺激素几乎可以提高人体内所有细胞的代谢速率 B. 反射活动发生时,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是单向的 C. 下丘脑既能感受渗透压变化又能分泌相应激素调节水平衡 D. 肌糖原不会分解成为血糖,因此不能参与细胞中能量的供应 【答案】D 【解析】 【分析】 要维持内环境稳定,动物体就必须能及时感知内环境的变化,并及时做出反应加以调整,这些活动都依靠神经系统和内分泌系统的活动来完成。神经系统的基本形式是反射,反射的结构基础是反射弧,由感受器、传入神经元、反射中枢、传出神经元、效应器组成。体液调节又称为内分泌调节,是内分泌系统分泌激素,通过体液的传送而发挥调节作用的一种调节方式。 【详解】A、甲状腺激素可以作用于全身的组织细胞,A正确; B、反射活动发生时,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是单向的,只能从感受器→效应器方向,B正确; C、下丘脑既能感受渗透压变化又能分泌相应激素调节水平衡,C正确; D、肌糖元不能直接分解成葡萄糖,必须先分解生成乳酸,经血液输送到肝脏,再经肝脏转化成肝糖原或葡萄糖,D错误。 故选D。 15.下图为人体某器官中血液流动情况示意图,①②表示物质,①促进或抑制②的产生,②产生后将释放到血液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若该器官为骨骼肌,①可表示胰高血糖素,②可表示肌糖原分解产生的葡萄糖 B. 若该器官为胰腺,则①可能是促胰液素,②可能是胰液 C. 若该器官为下丘脑,则①可能是甲状腺激素,②可表示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 D. 若该器官为下丘脑,则①可能是促甲状腺激素,②可表示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 【答案】C 【解析】 【分析】 本题考查血糖调节、体温调节,考查对血糖平衡、体温平衡调节途径的理解。明确胰岛素、胰高血糖素的生理作用和甲状腺激素的分级调节和反馈调节是解答本题的关键。 【详解】胰高血糖素作用于肝脏,促进肝糖原分解,肌糖原只供肌肉细胞利用,不能分解补充血糖,A项错误;胰腺分泌的胰液,属于外分泌液,产生后直接进入导管,不进入血液,B项错误;甲状腺激素分泌过多时,会反馈抑制下丘脑、垂体的分泌,C项正确;促甲状腺激素只作用于甲状腺,不能抑制下丘脑分泌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D项错误。 16.读高中的魏微对生物实验很感兴趣。他将青蛙的后趾皮肤剥掉,再将浸有稀硫酸的小纸片贴在该部位,蛙无反应。这是因为已经破坏了该青蛙反射弧的 ( ) A. 感受器 B. 传入神经纤维 C. 传出神经纤维 D. 效应器 【答案】A 【解析】 【分析】 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是反射,反射活动的结构基础称为反射弧,反射弧由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和效应器五个部分组成。反射必须通过反射弧来完成,缺少任何一个环节反射活动都不能完成。 【详解】如果剥掉腿上的皮肤,反射弧的感受器被破坏,因此把有硫酸的小纸片直接放在肌肉上,不发生缩腿反应,说明破坏了青蛙的感受器,反射弧不完整,不能完成反射,A正确。 故选A。 17. 在有关神经调节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 狗在听到铃声后分泌唾液这一反射活动中,唾液腺和支配它活动的神经末梢一起构成效应器 B. 兴奋传导时,往往是从一个神经元的树突传给下一个神经元的轴突或细胞体 C. 在人体反射活动过程中,神经元膜内电荷移动的方向与膜外电荷移动的方向相反 D. 体内大多数内分泌腺都受中枢神经系统的控制 【答案】B 【解析】 【详解】A.狗在听到铃声分泌唾液这一反射活动中,唾液腺和支配它活动的神经末梢一起构成效应器,完成听到铃声后分泌唾液这一反射活动,A正确; B.兴奋传导时,往往是从一个神经元的轴突传给下一个神经元的树突或细胞体,B错误; C.在人体反射活动过程中,膜外电荷移动的方向是从未兴奋部位到兴奋部位,而膜内是从兴奋部位到未兴奋部位相反,C正确; D.体内大多数内分泌腺都作为效应器直接或间接受中枢神经系统的调节,D正确; 故选B。 考点:本题考查神经调节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能力。 18.下列关于人体免疫系统的说法正确的是 A. 免疫系统包括免疫器官和免疫细胞两部分 B. T细胞是在胸腺中成熟的,而B细胞是在骨髓中成熟的 C. 体液中的杀菌物质如溶菌酶是保卫人体的第一道防线 D. 发挥免疫防御功能时,人体的三道防线会同时起作用 【答案】B 【解析】 【分析】 1、免疫系统的组成:免疫器官、免疫细胞和免疫活性物质. 2、人体免疫系统有三道防线,第一道防线是皮肤、黏膜及其分泌物,第二道防线是吞噬细胞、杀菌物质以及炎症反应,第三道防线是特异性免疫,包括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一般情况下,前两道防线可防止病原体对机体的侵袭。 【详解】A、免疫系统包括免疫器官、免疫细胞和免疫活性物质,A错误; B、T细胞和B细胞都来源于骨髓中的造血干细胞,其中T细胞在胸腺中成熟的,而B细胞是在骨髓中成熟,B正确; C、体液中的杀菌物质如溶菌酶是保卫人体的第二道防线,属于非特异性免疫,C错误; D、人体的三道防线一般是前两道防线先起作用,突破这两道防线后第三道防线才会起作用,D错误. 故选:B。 19.下列有关免疫调节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浆细胞进行分裂并分泌抗体 B. 浆细胞、记忆细胞、效应T细胞均能特异性识别抗原 C. T细胞释放的淋巴因子不能使受到抗原刺激的B细胞增殖 D. 感染病毒后,通常需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共同作用才能彻底清除病毒 【答案】D 【解析】 【分析】 免疫是指身体对抗病原体引起的疾病的能力。人体有三道防线,保护自身免受外来病原体的侵袭。第一道防线是体表的屏障,第二道防线是体内的非特异性保护作用,第三道防线是免疫系统的特异性免疫反应,特异性免疫反应又分为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细胞免疫对抗被病原体感染的细胞和癌细胞,此外也对抗移植器官的异体细胞。活化的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识别嵌有抗原-MHC复合体的细胞,并消灭之。体液免疫为效应B细胞产生和分泌大量的抗体分子分布到血液和体液中,体液免疫的主要目标是细胞外的病原体和毒素。 【详解】A、浆细胞不能分裂,A错误; B、浆细胞不能识别抗原,B错误; C、T细胞释放的白细胞介素—2可以使受到抗原刺激的B细胞增殖,C错误; D、感染病毒后,通常需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共同作用才能彻底清除病毒,D正确。 故选D。 【点睛】准确识记不同免疫细胞的功能是解答此类问题的关键。 20.下列有关免疫细胞和免疫功能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在体液免疫过程中,每个浆细胞只分泌一种特异性抗体 B. 在细胞免疫中不需要吞噬细胞 C. T细胞受到抗原的刺激后,能分泌淋巴因子攻击被病原体入侵的靶细胞 D. 类风湿性关节炎和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症均为自身免疫病 【答案】A 【解析】 【分析】 免疫是指身体对抗病原体引起的疾病的能力。人体有三道防线,保护自身免受外来病原体的侵袭。第一道防线是体表的屏障,第二道防线是体内的非特异性保护作用,第三道防线是免疫系统的特异性免疫反应,特异性免疫反应又分为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细胞免疫对抗被病原体感染的细胞和癌细胞,此外也对抗移植器官的异体细胞。活化的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识别嵌有抗原-MHC复合体的细胞,并消灭之。体液免疫为效应B细胞产生和分泌大量的抗体分子分布到血液和体液中,体液免疫的主要目标是细胞外的病原体和毒素。 【详解】A、在体液免疫过程中,每个浆细胞由特定的B淋巴细胞分裂分化而来,只分泌一种特异性抗体,A正确; B、在细胞免疫中需要吞噬细胞将抗原呈递给T淋巴细胞,B错误; C、T细胞受到抗原的刺激后,能分泌淋巴因子促进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的分裂分化,C错误; D、自身免疫病为自身的T淋巴细胞和抗体攻击自身的组织,类风湿性关节炎为自身免疫病,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症为HIV病毒感染导致人类的免疫系统遭受破坏,不属于自身免疫病,D错误。 故选A。 21. 下图表示人体通过免疫系统清除体内蛇毒的过程,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A. 细胞2、3分别在胸腺和骨髓中成熟 B. 细胞1、4、5都有特异性识别抗原的功能 C. 细胞2、4的高尔基体特别发达 D. 物质a有特异性,其化学本质是蛋白质 【答案】B 【解析】 【分析】 分析图形可知,图中细胞1-5分别是吞噬细胞、T细胞、B细胞、浆细胞、记忆细胞。 细胞识别作用的判断技巧: (1)T细胞、B细胞、记忆细胞、效应T细胞都具有特异性识别抗原的功能。 (2)吞噬细胞无特异性识别功能,但能识别“非己”成分。 (3)浆细胞不能识别抗原。 以上三点可以总结为两个唯一: 【详解】 A.T细胞(细胞2)在胸腺中成熟,B细胞(细胞3)在骨髓中成熟,A正确;B.吞噬细胞(细胞1)能识别抗原但没有特异性,浆细胞(细胞4)不能识别抗原,记忆细胞(细胞5)能特异性识别抗原,B错误;C.T细胞(细胞2)能分泌淋巴因子,浆细胞(细胞4)能分泌抗体,高尔基体与细胞分泌物的形成有关,C正确;D.物质a是抗体,其化学本质是蛋白质,D正确。 22.有关艾滋病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 A. HIV能够攻击人体的免疫系统,主要能够侵入T细胞 B. HIV分布于各种内环境中,在人体的外分泌液中也有分布 C. 艾滋病病人死于多种病原体引起的感染或肿瘤 D. HIV潜伏期比较长,是一种DNA病毒 【答案】D 【解析】 【分析】 艾滋病是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症,是一种削弱人体免疫系统功能的疾病。HIV病毒是艾滋病的病因,HIV是一种逆转录病毒,它侵入人体后能识别,并结合辅助性T淋巴细胞表面的受体进入细胞,经过长时间的潜伏后,辅助性T淋巴细胞被激活,前病毒复制出新的HIV并破坏辅助性T淋巴细胞,还可感染体内其他类型的细胞,如脑细胞、巨噬细胞。由于HIV的破坏作用,艾滋病人的免疫功能严重减退,便会招致一些平时对免疫功能正常的人无害的感染。 【详解】A、HIV能够攻击人体的免疫系统,主要能够侵入T细胞,A正确; B、HIV分布于各种内环境中,在人体的外分泌液中也有分布,B正确; C、艾滋病病人免疫系统被破坏,死于多种病原体引起的感染或肿瘤,C正确; D、HIV潜伏期比较长,是一种RNA病毒,D错误。 故选D。 【点睛】艾滋病的病因、传播途径、防治措施等都是常见的考点,在学习时应注意在理解的基础上识记。 23.下图①、②、③表示三种免疫异常,可引起人体患糖尿病,对此叙述不正确的是 A. ①、②表示的患病机理不同 B. 抗体3(Y3)将导致靶细胞裂解死亡 C. 某类细胞可代表不同的浆细胞 D. Y1、Y2、Y3的加工场所依次是内质网和髙尔基体 【答案】B 【解析】 【分析】 1.据图分析,图中浆细胞产生的抗体通过①能与胰岛B细胞上的受体结合,导致葡萄糖与受体的结合受到影响,使胰岛B细胞分泌胰岛素减少,从而使血糖升高。 2.图中浆细胞产生的抗体通过②能直接作用于胰岛B细胞,影响胰岛B细胞的分泌,导致胰岛素减少,从而血糖升高。 3.图中浆细胞产生的抗体通过③能与胰岛素受体结合,影响胰岛素与受体的结合,从而胰岛素不能发挥作用,血糖升高。 【详解】A、①过程抗体Y1能与胰岛B细胞上的受体结合,导致葡萄糖与受体的结合受到影响,②过程抗体Y2能直接作用于胰岛B细胞,影响胰岛B细胞的分泌,导致胰岛素减少,①、②表示的患病机理不同,A正确; B、③过程抗体3(Y3)能与胰岛素受体结合,影响胰岛素与受体的结合,从而胰岛素不能发挥作用,血糖升高,B错误; C、一个效应B细胞只能产生一种特异性抗体,所以该细胞可代表不同的浆细胞,C正确; D、Y1、Y2、Y3属于抗体是分泌蛋白,其加工的场所是内质网和高尔基体,D正确。 故选B。 24.下图是外源性过敏原引起哮喘的示意图。当外源性过敏原首次进入机体后,会使机体产生相应的浆细胞分泌相应的抗体,抗体可被吸附在肺组织中肥大细胞的表面,当该过敏原再一次进入机体后,可促使肥大细胞放出组胺、白三烯等各种过敏介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过敏介质需要与细胞的受体结合才能发挥效应 B. 临床药物可以通过促进过敏介质的释放来治疗哮喘 C. 过敏原与组织胺和白三烯结合后发生了过敏反应 D. 哮喘也是人体特异性免疫应答的一种正常生理现象 【答案】A 【解析】 【分析】 正常的情况下,当外来物质进入人体后大都面临两种命运,如果被机体识别为有用或无害物质,则这些物质将与人体和谐相处,最终将被吸收、利用或被自然排出。如这些物质被识别为有害物质时,机体的免疫系统则立即做出反应,将其驱除或消灭,这就是免疫应答发挥的保护作用。免疫应答是人的防卫体系重要的功能之一,但是如果这种应答超出了正常范围,即免疫系统对无害物质进行攻击时,这种情况称为变态反应。变态反应是一种疾病,因为无端的攻击也会损害正常的身体组织,甚至免疫系统居然有时对机体本身的组织进行攻击和破坏,对人体的健康非常不利。 【详解】A、从图中可知,过敏介质与细胞上的抗体结合,A正确; B、促进过敏介质的释放会使得哮喘更严重,B错误; C、过敏原与细胞表面的抗体结合,释放组织胺和白三烯结合后,与受体结合,发生了过敏反应,C错误; D、哮喘是人体特异性免疫应答的异常生理现象,D错误。 故选A。 25. 甲、乙、丙三组小鼠不同的免疫器官被破坏,其中甲组仅有体液免疫功能,乙组和丙组丧失了特异性免疫功能。现给三组小鼠分别输入造血干细胞,发现仅有乙组恢复了细胞免疫功能,出现这些现象的原因是( ) A. 甲组骨髓被破坏,乙组胸腺被破坏,丙组骨髓和胸腺均被破坏 B. 甲组胸腺被破坏,乙组骨髓被破坏,丙组骨髓和胸腺均被破坏 C. 乙组骨髓被破坏,丙组胸腺被破坏,甲组骨髓和胸腺均被破坏 D. 丙组骨髓被破坏,甲组胸腺被破坏,乙组骨髓和胸腺均被破坏 【答案】B 【解析】 【分析】 (1)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的过程: ①体液免疫过程为: a、感应阶段:除少数抗原可以直接刺激B细胞外,大多数抗原被吞噬细胞摄取和处理,并暴露出其抗原决定簇;吞噬细胞将抗原呈递给T细胞,再由T细胞呈递给B细胞; b、反应阶段:B细胞接受抗原刺激后,开始进行一系列的增殖、分化,形成记忆细胞和浆细胞; c、效应阶段:浆细胞分泌抗体与相应的抗原特异性结合,发挥免疫效应. ②细胞免疫过程为: a、感应阶段:吞噬细胞摄取和处理抗原,并暴露出其抗原决定簇,然后将抗原呈递给T细胞; b、反应阶段:T细胞接受抗原刺激后增殖、分化形成记忆细胞和效应T细胞,同时T细胞能合成并分泌淋巴因子,增强免疫功能; c、效应阶段:效应T细胞发挥效应. (2)B淋巴细胞和T淋巴细胞都来源于骨髓干细胞.T细胞在胸腺中成熟,B细胞在骨髓中成熟. 【详解】参与体液免疫的淋巴细胞有T细胞和B细胞,参与细胞免疫的细胞有T细胞,甲组仅有体液免疫,输入造血干细胞后,其细胞免疫功能也没有恢复,说明其骨髓正常,破坏的是胸腺;丙组输入造血干细胞后,恢复了细胞免疫功能,说明其胸腺正常,缺少造血干细胞,被破坏的是骨髓。乙组输入造血干细胞后,特异性免疫功能仍没有恢复,说明其骨髓和胸腺都被破坏了。 故选B。 26.下列关于植物激素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达尔文的实验证明生长素在背光处的分布比向光侧多 B. 脱落酸不能为植物提供营养,但可以调控细胞的基因表达 C. 相同浓度的生长素对同一植物不同器官的促进效果可能相同 D. 生长素的极性运输发生在幼嫩的部位,且极性运输方向与光照无关 【答案】A 【解析】 【分析】 【详解】 达尔文的实验证明胚芽鞘产生的某种物质在背光处的分布比向光侧多,导致背光侧生长快,弯向光源生长,A错误; 脱落酸是一种植物激素,不能为植物提供营养,但可以调控细胞的基因表达,B正确; 生长素的作用具有两重性,相同浓度的生长素对同一植物不同器官的促进效果可能相同,C正确; 生长素的极性运输发生在幼嫩的部位,且极性运输方向与重力有关,但是与光照无关,D正确。 27.下列有关植物激素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在植物体内,生长素的极性运输会消耗ATP B. 植物体内产生的激素中2,4-D具有两重性 C. 植物体内生长素对乙烯合成有抑制作用 D. 脱落酸和赤霉素在促进茎的生长上表现为协同作用 【答案】A 【解析】 【分析】 植物激素亦称植物天然激素或植物内源激素,是指植物体内产生的一些微量而能调节(促进、抑制)自身生理过程的有机化合物。已知植物体内产生的激素主要有五大类,即生长素、赤霉素、细胞分裂素、脱落酸、乙烯。它们都是些简单的小分子有机化合物,但它们的生理效应却非常复杂、多样。 【详解】A、在植物体内,生长素的极性运输是主动转运的过程,会消耗ATP,A正确; B、2,4-D是人工合成激素类似物,不是植物产生的激素,B错误; C、生长素对乙烯的合成有促进作用,表现在促进乙烯合成酶活性,从而促进乙烯合成,C错误; D、脱落酸抑制茎的生长,赤霉素促进茎的生长,表现为拮抗作用,D错误。 故选A。 28.甲图为横放在地面上的植物的生长状况,乙图为植物生长素浓度对植物生长的影响曲线。试分析甲图中A部位和C部位的生长素浓度分别相当于乙图中的哪一区间( ) A. Ⅰ~Ⅱ区间和Ⅱ~Ⅲ区间 B. Ⅱ~Ⅲ区间和Ⅰ~Ⅱ区间 C. Ⅲ~Ⅳ区间和Ⅰ~Ⅲ区间 D. Ⅰ~Ⅲ区间和Ⅲ~Ⅳ区间 【答案】D 【解析】 【分析】 生长素是植物产生的、对植物有调节作用的激素之一。生长素的作用与浓度有关,低浓度起促进作用,高浓度起抑制作用,而且往往与发生作用的器官有密切关系。植物的不同部位对同样浓度的生长素有不一样的反应,如植物根的向地性,由于重力作用,近地侧的生长素浓度比远地侧的生长素浓度高,而根对生长素比较敏感,所以根向地生长,而茎对生长素浓度没有根敏感,所以茎向上(背地)生长。 【详解】由于重力作用,C侧生长素浓度高于A,根对生长素较敏感,高浓度抑制根生长,因此结合图乙,A应位于Ⅰ~Ⅲ区间,C应位于Ⅲ~Ⅳ区间。 故选D。 29.如图左侧是对燕麦胚芽鞘所做的处理,图①②③均为去掉尖端的胚芽鞘,那么一段时间后,①②③在图示位置时,其生长情况依次是( ) A. 向B侧弯曲、向A侧弯曲、向A侧弯曲 B. 向B侧弯曲、向B侧弯曲、向B侧弯曲 C. 向A侧弯曲、直立生长、向A侧弯曲 D. 向B侧弯曲、直立生长、向B侧弯曲 【答案】B 【解析】 由题图可知,胚芽鞘给以右侧单侧光照,因此生长素在左侧分布多,即琼脂块中的生长素浓度A>B。①去尖端的胚芽鞘放置A的一侧胚芽鞘生长比放B的一侧快,因此弯向B生长,即向B弯曲;②去尖端的胚芽鞘放在转盘上,匀速旋转,仍然是A琼脂块中生长素浓度高,放置A的一侧胚芽鞘生长比放B的一侧快,因此弯向B生长即向B弯曲;③由于胚芽鞘尖端去掉,不能感受单侧光照,仍然弯向B生长,即向B弯曲。故选B。 考点:生长素的产生、分布和运输情况 点睛:根据题意和图示分析可知: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植物向光性的原因和植物弯曲生长的原因,产生生长素的部位是胚芽鞘尖端;感光刺激的部位是胚芽鞘尖端;向光弯曲的部位是胚芽鞘尖端下面一段。明确知识点,梳理相关知识,分析题图,根据选项描述结合基础知识做出判断。 30.下列关于植物生长素生理作用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 顶芽生长占优势时侧芽生长素的合成受到抑制 B. 燕麦胚芽鞘中生长素的极性运输与光照方向无关 C. 草莓果实自然生长过程与生长素无关 D. 温特的实验中生长素从胚芽鞘尖端基部进入琼脂块的方式是主动运输 【答案】B 【解析】 【分析】 生长素是第一个被发现的植物激素。生长素中最重要的化学物质为3-吲哚乙酸。生长素有调节茎的生长速率、抑制侧芽、促进生根等作用,在农业上用以促进插枝生根,效果显著。顶端优势是顶芽产生的生长素向下输送,大量积累在侧芽部位,侧芽是因为生长素浓度过高生长才受到抑制的。 【详解】A、顶芽生长占优势时侧芽生长素的合成并没有受到抑制,A错误; B、 燕麦胚芽鞘中生长素的极性运输与光照方向无关,单侧光影响生长素的横向运输,B正确; C、生长素促进果实生长,C错误; D、温特的实验中生长素从胚芽鞘尖端基部进入琼脂块的方式是扩散,D错误。 故选B。 31.关于植物激素及其类似物在农业生产实践中的应用,符合实际的是( ) A. 黄瓜结果后,喷洒一定量的脱落酸可防止果实的脱落 B. 利用低浓度2,4-D作除草剂,可抑制农田中杂草的生长 C. 用一定浓度的赤霉素溶液处理黄麻、芦苇等植物,可使植株增高 D. 番茄开花后,喷洒一定浓度的乙烯利溶液,可促进子房发育成果实 【答案】C 【解析】 【分析】 1.生长素类具有促进植物生长的作用,在生产上的应用主要有:(1 )促进扦插的枝条生根;(2)促进果实发育;(3)防止落花落果。 2.赤霉素的生理作用是促进细胞伸长,从而引起茎秆伸长和植物增高,此外,它还有促进麦芽糖化,促进营养生长,防止器官脱落和解除种子、块茎休眠促进萌发等作用。 3.细胞分裂素类: 细胞分裂素在根尖合成,在进行细胞分裂的器官中含量较高,细胞分裂素的主要作用是促进细胞分裂和扩大,此外还有诱导芽的分化,延缓叶片衰老的作用。 4.脱落酸: 脱落酸在根冠和萎蔫的叶片中合成较多,在将要脱落和进入休眠期的器官和组织中含量较多,脱落酸是植物生长抑制剂,它能够抑制细胞的分裂和种子的萌发,还有促进叶和果实的衰老和脱落,促进休眠和提高抗逆能力等作用。 5.乙烯主要作用是促进果实成熟,此外,还有促进老叶等器官脱落的作用。 【详解】A、脱落酸能抑制细胞分裂,促进叶和果实的衰老和脱落,A错误; B、利用高浓度2,4-D作除草剂,可抑制农田中杂草生长,因为高浓度抑制生长,低浓度促进生长,B错误; C、赤霉素的生理作用是促进细胞伸长,从而引起茎秆伸长和植物增高。用一定浓度的赤霉素溶液处理芦苇等植物可使植株增高,C正确; D、番茄开花后,喷洒一定浓度的生长素类似物溶液,可促进子房发育成果实。乙烯利是催熟剂,促进果实成熟,D错误。 故选C。 32.有关“探究生长素类似物促进插条生根的最适浓度”实验的叙述,错误的是 A. 在预实验中不需要设置用蒸馏水处理的对照组 B. 在正式实验中,不同浓度生长素类似物处理组之间形成相互对照 C. 处理时应该用生长素类似物溶液浸泡或沾蘸插条的基部 D. 用于扦插的枝条应带有一定数量的幼芽以利于更好地生根 【答案】A 【解析】 【分析】 预实验是在正式实验之前,用标准物质或只用少量样品进行实验,以便摸出最佳的实验条件,为正式实验打下基础;预实验需要设置用蒸馏水处理的对照组。 【详解】A、本实验的自变量是生长素类似物的浓度,而在预实验时浓度梯度较大,需要蒸馏水这组作为空白对照,来确定范围,从而缩小范围,A错误; B、在正式实验中,不同浓度生长素类似物之间形成相互对照,生根最多的为最适浓度,B 正确; C、处理时应该用生长素类似物溶液浸泡或沾蘸插条的基部,C正确; D、用于扦插的枝条应带有一定数量的幼芽以利于更好的生根,D正确。 故选A。 33.赤霉素与生长素都促进茎秆的伸长,两者关系如图所示,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A. 色氨酸一般由植物从土壤中主动运输吸收获得 B. 赤霉素与生长素之间表现为协同作用 C. 赤霉素对生长素的分解有促进作用 D. 在植物的生长发育过程中起主要作用的是赤霉素 【答案】B 【解析】 【分析】 植物激素亦称植物天然激素或植物内源激素,是指植物体内产生的一些微量而能调节(促进、抑制)自身生理过程的有机化合物。已知植物体内产生的激素有五大类,即生长素、赤霉素、细胞分裂素、脱落酸、乙烯。它们都是些简单的小分子有机化合物,但它们的生理效应却非常复杂、多样。这几种激素在植物生长发育的不同时期除各有其独特作用外,还能互相促进或抑制,充分发挥调节植物生长发育的作用。 【详解】A、土壤中极少有色氨酸存在,植物中的色氨酸主要是由植物细胞合成的,A错误; B、赤霉素与生长素之间都促进茎秆的伸长,表现为协同作用,B正确; C、赤霉素对生长素的合成有促进作用,C错误; D、大多数情况下,不是单独一种激素起作用,而是多种激素的平衡协调作用,控制着植物的生长和发育,D错误。 故选B。 34.将燕麦胚芽鞘去顶静置一段时间后,将4块含不同浓度生长素(m1、m2、m3、m4)的琼脂块分别放在4个相同的去顶胚芽鞘的一侧,一段时间后,测量并记录胚芽鞘弯曲角度(如下图),其中a1>a2>a3>a4,下列对此实验的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 生长素浓度大小关系是m1<m2<m3<m4 B. 该实验可以说明生长素作用具有两重性 C. 促进胚芽鞘生长的最适浓度一定位于m3、m4之间 D. 促进胚芽鞘生长的最适浓度可能位于m1、m2之间 【答案】D 【解析】 由于生长素具有两重性,一个弯曲角度可能对应两个生长素浓度,所以弯曲角度的大小不能确定生长素浓度的大小,A错误;在最适生长素浓度的两侧,存在促进生长素的促进效果相同的点,因此促进胚芽鞘生长的最适浓度不一定位于m3、m4之间,也可能位于m1、m2之间,也可能位于m2、m3之间,C错误;D正确。 35.下列关于种群数量特征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 A. 种群密度是最基本的种群数量特征,不能反映种群的数量变化趋势 B. 处于稳定状态的生态系统各生物的种群密度不会发生变化 C. 年龄结构和性别比例影响种群密度的变化 D. 出生率、死亡率、迁入率和迁出率是种群密度变化的决定因素 【答案】B 【解析】 【分析】 种群的特征:种群的密度、种群的出生率和死亡率、种群的年龄组成、种群的性别比例。其中最基本的数量特征是种群密度,出生率和死亡率决定种群密度,年龄结构和性别比例影响种群密度。 【详解】A、种群密度是种群最基本的数量特征,年龄组成可以反映种群的数量变化趋势,A正确; B、处于稳定状态的生态系统各生物的种群密度也会发生变化,只不过是在一定范围内波动,B错误; C、性别比例通过影响出生率影响种群密度的变化,年龄结构通过影响出生率和死亡率影响种群密度的变化,C正确; D、出生率和死亡率、迁入率和迁出率是种群密度变化的决定因素,D正确。 故选B。 36.“草盛豆苗稀”体现了生物对生物的影响。如图表示疏于管理的大豆田中,大豆与狗尾草两个种群的增长速率随时间变化的曲线,下列叙述中错误的是( ) A. 甲、乙两曲线分别代表大豆和狗尾草两种群 B. t1-t5时间内乙种群呈“S”型增长 C. t2-t3时间内,甲种群的年龄组成为衰退型,乙种群的年龄组成为增长型 D. 如果对该农田进行很好的人工管理,能够增大甲的环境容纳量 【答案】C 【解析】 【分析】 种群是指占有一定空间和时间的同一物种的集合体,它有很多特征,如出生率和死亡率、年龄结构、种群密度、性比率、分布型等。种群的年龄结构是指各个年龄组个体数量在种群中所占的比例关系,可以分为增长型、稳定型、衰退型,可以预测种群未来数量的变化。逻辑斯蒂增长是指在资源有限、空间有限和受到其他生物制约条件下的种群增长方式,其增长曲线很像字母S,又称S型增长曲线。种群的逻辑斯蒂增长总是受到环境容纳量(K)的限制,环境容纳量是指在长时间内环境所能维持的种群最大数量。 【详解】A、疏于管理的大豆田中,狗尾草生长占优势,甲为大豆,乙为狗尾草,A正确; B、t1-t5时间内乙种群先加速增长,后减速增长,呈“S”型增长,B正确; C、t2-t3时间内,甲种群仍在增长,因此年龄组成为增长型,C错误; D、如果对该农田进行很好的人工管理,能够抑制草的生长,进而减小种间竞争,增大甲的环境容纳量,D正确。 故选C。 37.如图表示东亚飞蝗种群数量变化可能的几种情形,其中a点表示外界因素的变化。据此分析不正确的是( ) A. 图中阴影部分表示环境阻力,可导致物种进化 B. 种群数量减少到K2时,曲线II表示蝗虫的出生率小于死亡率 C. 当种群的变化曲线为Ⅲ,则a点后可能是使用相应的杀虫剂引起的变化 D. 若a点变化为干旱且干旱能抑制蝗虫天敌的生长,则该种群a点后的变化曲线为Ⅰ 【答案】B 【解析】 【分析】 在资源无限、空间无限和不受其他生物制约的理想条件下,种群就会呈指数增长,指数增长(“J”型增长)的特点是起始增长很慢,但随着种群基数的加大,增长会越来越快。每单位时间都按种群的一定百分数或倍数增长,其增长势头强大。逻辑斯蒂增长是指在资源有限、空间有限和受到其他生物制约条件下的种群增长方式,其增长曲线很像字母S,又称S型增长曲线。种群的逻辑斯蒂增长总是受到环境容纳量(K)的限制,环境容纳量是指在长时间内环境所能维持的种群最大数量。 【详解】A、图中阴影部分表示环境阻力,会淘汰不适应环境的个体,保留适应环境的个体,种群的基因频率会发生改变,可导致物种进化,A正确; B、K2是蝗虫新的环境容纳量,出生率约等于死亡率,B错误; C、a点后蝗虫数量急剧下降,可能是使用相应的杀虫剂引起的变化,C正确; D、若a点变化为干旱且干旱能抑制蝗虫天敌的生长,蝗虫种群数量会上升,如曲线为Ⅰ, D正确。 故选B。 38.下列探究实验不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 A. 通过取样器取样的方法可以采集、调查土壤中小动物的种类和数量,如鼠妇、蝗虫等 B. 随机选取若干样方,通过计数样方内某种双子叶植物的个体数,可以求得该种群密度 C. 在蚜虫活动的范围内,可以用样方法估算蚜虫的种群密度 D. 通过对酵母菌培养液抽样检测的方法,可以研究培养液中酵母菌数目变化规律 【答案】A 【解析】 【详解】A、蝗虫不是土壤小动物,并且蝗虫活动能力强、活动范围广,调查其种群密度通常采用标志重捕法,A错误; B、调查植物的种群密度通常采用样方法,随机选取若干样方,通过计数样方内某种双子叶植物个体数,可以求得种群密度,B正确; C、蚜虫的活动能力弱、范围小,一般采用样方法来估算蚜虫的种群密度,C正确; D、研究培养液中酵母菌数目变化规律,可采用抽样检测的方法对培养液中酵母菌进行计数,D正确。 故选A。 39.下列有关种群增长曲线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 在种群“J”型增长模型(Nt=N0•λt)中,λ表示该种群的增长速率 B. 环境条件不受破坏的情况下,种群的环境容纳量(即K值)是固定不变的 C. 在鱼类养殖中,接近K值时进行捕捞有利于该种群的可持续发展 D. 在“S”型曲线中,种群密度不同时也可能具有相同的种群增长速率 【答案】D 【解析】 【分析】 本题考查种群数量增长规律,意在考查考生分析曲线图的能力和理解能力。要求考生掌握种群数量变化曲线,尤其是S型曲线,能准确分析曲线图,判断不同时期的种群数量增长速率变化情况. 【详解】种群“J”型增长的数学模型Nt=N0•λt中,λ表示该种群数量是一年前种群数量的倍数,A错误。 K值不是固定不变的,大小取决于环境条件,改善空间和资源条件会使K值提高,B错误。 在鱼类养殖中,在接近K/2值时进行捕捞有利于该种群的可持续发展,C错误. 在“S”型曲线中,K/2前种群数量增长速率逐渐增大,K/2后种群数量增长速率逐渐减小,因此在K/2两侧,种群密度不同时可能具有相同的种群增长速率,D正确. 【点睛】λ表示该种群数量是一年前种群数量的倍数,λ-1表示增长率,增长速率是单位时间种群数量的变化。 在环境条件不受破坏的情况下,一定空间中所能维持的种群最大数量称为环境容纳量,又称为K值. 40.假设某草原上散养的某种家畜种群呈S型增长,该种群的增长速率随种群数量的变化趋势如图所示。若要持续尽可能多地收获该种家畜,则应在种群数量合适时开始捕获,下列四个种群数量中合适的是( ) A. 甲点对应的种群数量 B. 乙点对应的种群数量 C. 丙点对应的种群数量 D. 丁点对应的种群数量 【答案】D 【解析】 【分析】 在资源无限、空间无限和不受其他生物制约的理想条件下,种群就会呈指数增长,指数增长(“J”型增长)的特点是起始增长很慢,但随着种群基数的加大,增长会越来越快。每单位时间都按种群的一定百分数或倍数增长,其增长势头强大。逻辑斯蒂增长是指在资源有限、空间有限和受到其他生物制约条件下的种群增长方式,其增长曲线很像字母S,又称S型增长曲线。种群的逻辑斯蒂增长总是受到环境容纳量(K)的限制,环境容纳量是指在长时间内环境所能维持的种群最大数量。 【详解】种群的增长速率在K/2的时候达到最大,要想持续尽可能多地收获该种家畜,则应在种群数量丁时开始捕获,这样剩余量可在K/2左右,能最快恢复到K值。 故选D。 41.图甲是缩手反射相关结构,图乙是图甲中某一结构的亚显微结构模式图,图丙表示三个神经元及其联系,据图回答: (1)甲图中f表示的结构是________,乙图是甲图中_______(填字母)的亚显微结构放大模式图,乙图中的B是下一个神经元的________膜或树突膜。 (2)缩手反射属于非条件反射,当我们取指血进行化验时,针刺破手指的皮肤,但我们并未将手指缩回。这说明一个反射弧中的低级中枢要接受_____________的控制。 (3)图丙中若①代表小腿上的感受器,⑤代表神经支配的小腿肌肉,则③称为__________。若刺激图丙中b点,图中除b点外__________(字母)这四点都可产生兴奋。 (4)图乙中神经递质由A细胞合成、包装加工,形成突触小泡,突触小泡的形成及与突触前膜融合的细胞器主要是_____________、线粒体。 (5)突触后膜上的“受体”与相应神经递质结合,引起B细胞产生____________,使突触后膜的电位发生变化。 【答案】 (1). 感受器 (2). d (3). 细胞体膜 (4). 高级中枢(大脑皮层) (5). 神经中枢 (6). a、c、d、e (7). 高尔基体 (8). 兴奋或抑制 【解析】 【分析】 反射是神经系统的基本形式,而反射弧是反射的结构基础,反射弧由感受器、传入神经元、反射中枢、传出神经元及效应器五大部分组成。反射分为条件反射和非条件反射。非条件反射大多由由较低级的神经中枢(如脑干、 脊髓) 参与完成,而条件反射必须由高级神经中枢大脑皮层的参与才能完成。两个神经元之间或神经元与肌肉之间的接点叫突触,突触由突触前膜、突触间隙和突触后膜组成,突触前膜可以释放兴奋性或抑制性的神经递质,使得下一个神经元或肌肉兴奋或抑制。 【详解】(1)感觉神经元上有神经节(如图圆圈所示),则甲图中连接着感觉神经元的f表示的结构是感受器。乙图是甲图中d(突触)的亚显微结构放大模式图,乙图中的B 是下一个神经元的细胞体膜膜或树突膜。 (2)缩手反射属于非条件反射,是由低级神经中枢控制的,但我们并未将手指缩回。这说明一个反射弧中的低级中枢要接受高级中枢(大脑皮层)的控制。 (3)神经中枢起着调节下一个神经元或肌肉的作用,其中由很多突触组成,故③称为神经中枢。兴奋在神经纤维上可双向传导,刺激图丙中b点,a能兴奋,兴奋在神经元之间只能单向传递,所以刺激b点,c、d、e兴奋。 (4)突触小泡由高尔基体形成。 (5)突触后膜上的“受体”与相应神经递质结合,引起B细胞产生兴奋或抑制,使突触后膜的电位发生变化,兴奋后突触后膜由外正内负变为外负内正,抑制后突触后膜仍旧为外负内正,但电位差可能进一步加大。 【点睛】反射是神经系统的基本形式,是常见的考点,而突触的传递方向则是难点和易错点。 42.根据所学知识,回答与小白鼠生命活动调节相关的问题: (1)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维持该必要条件的主要调节机制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调节网络。 (2)下丘脑与垂体之间有神经联系和血液联系,切断其神经联系后,血液中的促甲状腺激素含量没有减少,说明下丘脑调节垂体分泌促甲状腺激素的方式是______________调节。 (3)性激素与甲状腺激素的分泌调节方式相似,由此推测下丘脑通过分泌______________激素间接调节性腺的活动。 (4)已知卵巢分泌的雌性激素能促进子宫发育。研究人员为探究垂体能分泌促性腺激素影响卵巢和子宫的发育,用一批幼鼠做了如下实验: 组别 手术处理方法 相同条件下喂养一段时间后,卵巢平均重量(mg) 相同条件下喂养一段时间后,子宫平均重量(rag) 1 不作处理 68 216 2 A 36 93 3 切除垂体,同时定期注射适量雌性激素 37 219 4 切除垂体,同时定期注射适量促性腺激素 66 218 请回答: ①分组时应将健康的生长发育状况和个体大小相近的雌性幼鼠随机分成4组,每组10只。 ②表中第___________组是本实验的对照组。 ③表中A处的处理方法切除_________,同时注射等量的溶解激素溶剂。 ④第3组实验结果产生的原因是切除垂体后,_____________减少,导致卵巢不能正常发育,而定期注射的__________促进了子宫发育 【答案】 (1). 内环境稳态 (2). 神经-体液-免疫 (3). 体液(或激素) (4). 促性腺激素释放 (5). 1 (6). 垂体 (7). 促性腺激素 (8). 雌激素 【解析】 【分析】 要维持内环境的稳定,动物体就必须能及时感知内环境的变化,并及时做出反应加以调整,这些活动都依靠神经系统和内分泌系统的活动来完成。体液调节又称为内分泌调节,是内分泌系统分泌激素,通过体液的传送而发挥调节作用的一种调节方式。很多类型的体液调节,是通过神经影响激素分泌,再由激素对机体功能实行调节的方式,也被称为神经-体液调节。如寒冷刺激导致下丘脑分泌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通过垂体门脉传至腺垂体,导致垂体释放促甲状腺激素,再通过体液的传送运至甲状腺,导致甲状腺释放甲状腺激素,甲状腺激素可作用于全身组织细胞,促进细胞代谢增强,产热增多。 【详解】(1)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是内环境稳态,维持该必要条件的主要调节机制是神经—体液—免疫调节网络。 (2)切断其神经联系后,血液中的促甲状腺激素含量没有减少,说明下丘脑调节垂体分泌促甲状腺激素的方式是体液调节。 (3)性激素与甲状腺激素的分泌调节方式相似,由此推测下丘脑通过分泌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间接调节性腺的活动。 (4)②表中第1组不作处理,为本实验的对照组。 ③表中A处的处理方法切除垂体,同时注射等量的溶解激素溶剂,排除溶剂本身对实验的影响。 ④促性腺激素促进卵巢的生长发育,并促进雌激素的分泌,雌激素促进子宫的长大。 【点睛】 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是人体两类重要的调节方式,也是常见的考点,常常与实验设计联系在一起。应明确实验设计的思路,实验中遵循的原则及学会对实验结果进行分析,如第3组和第4组的结果分析就涉及到促性腺激素和雌激素的差别考查。 43.图所示为某种免疫过程示意图,据图回答问题: (1)该免疫为特异性免疫中的________免疫;该过程主要作用的对象可以是______________、癌细胞、器官移植的异体细胞。 (2)图中c细胞是________,d细胞是________;d细胞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若用大剂量的x射线杀死b细胞,会使机体_______能力下降;若用大剂量的x射线杀死c细胞,会使机体_____能力丧失、_____能力下降(填下列字母)。 A.体液调节 B.细胞免疫 C.体液免疫 D.非特异性免疫 【答案】 (1). 细胞 (2). 被抗原入侵的宿主细胞 (3). T细胞 (4). 效应T细胞 (5). 与靶细胞密切接触使靶细胞裂解 (6). BCD (7). B (8). C 【解析】 【分析】 免疫是指身体对抗病原体引起的疾病的能力。人体有三道防线,保护自身免受外来病原体的侵袭。第一道防线是体表的屏障,第二道防线是体内的非特异性保护作用,第三道防线是免疫系统的特异性免疫反应,特异性免疫反应又分为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细胞免疫对抗被病原体感染的细胞和癌细胞,此外也对抗移植器官的异体细胞。活化的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识别嵌有抗原-MHC复合体的细胞,并消灭之。体液免疫为效应B细胞产生和分泌大量的抗体分子分布到血液和体液中,体液免疫的主要目标是细胞外的病原体和毒素。 【详解】(1)从示意图中可看出是细胞与细胞之间的 “作战”,该免疫为特异性免疫中的细胞免疫;该过程主要作用的对象可以是被抗原入侵的宿主细胞、癌细胞、器官移植的异体细胞。 (2)图中c细胞是辅助性T淋巴细胞,d细胞是效应T细胞;d细胞的作用是与靶细胞密切接触使靶细胞裂解。 (3)b细胞为吞噬细胞,能吞噬细菌、病毒等,可以参与非特异性免疫,吞噬细胞还能吞噬病原体,并将抗原以抗原露出呈递出来,参与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若用大剂量的x射线杀死b细胞,则会使机体的B细胞免疫、C体液免疫、D非特异性免疫均下降。C细胞为T淋巴细胞,被激活后可以释放淋巴因子促进体液免疫,细胞免疫依赖于T细胞的增殖分化,故若用大剂量的x射线杀死c细胞,会使机体的B细胞免疫能力丧失, C体液免疫能力下降。 【点睛】特异性免疫包含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是常见的考点,涉及到的名词概念较多,需在理解的基础上加强识记。 44.艾滋病又叫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AIDS),是由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引起的,死亡率极高,被称为20世纪的瘟疫。 (1)HIV是一种RNA病毒,与人体正常细胞中发生的遗传信息传递途径相比,被HIV感染的宿主细胞内特有的遗传信息传递途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HIV主要感染____________(填细胞名称),该细胞在体液免疫中的功能是产生________作用于B细胞。 (3)HIV进入人体后,大多数需要经过吞噬细胞等的_____________,暴露其特有的__________,进而引发体液免疫反应,产生特异性抗体。感染HIV初期,患者会表现出口渴,发热等症状,原因可能是HIV一方面刺激位于下丘脑的_________________,使其产生兴奋并传递到大脑皮层使人产生渴觉;另一方面引起下丘脑释放___________________,引起人体产热增加。 (4)AIDS患者进入发病期后,几乎丧失全部免疫能力,其直接死因往往是由于多种病原体引起的严重感染或恶性肿瘤,这体现了人体的免疫系统具有________________功能。 【答案】 (1). 逆转录(RNA→DNA) (2). T(淋巴)细胞 (3). 淋巴因子 (4). 摄取和处理 (5). 抗原 (6). 渗透压感受器 (7). 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 (8). 防卫、监控和清除 【解析】 【分析】 病毒是一类没有细胞结构的特殊生物,只有蛋白质外壳和内部的遗传物质构成,不能独立的生活和繁殖,只有寄生在其他生物的活细胞内才能生活和繁殖,一旦离开了活细胞,病毒就无法进行生命活动.HIV攻击人体T细胞后,可使人体完全丧失细胞免疫能力。 【详解】(1) 人体正常细胞中发生的遗传信息传递途径有:DNA复制、转录、翻译;HIV感染宿主细胞后,在被感染的宿主细胞内发生的遗传信息传递途径有:逆转录、转录、翻译;所以与人体正常细胞中发生的遗传信息传递途径相比,被HIV感染的宿主细胞内特有的遗传信息传递途径是逆转录(RNA→DNA)。 (2) HIV主要感染T(淋巴)细胞,T细胞在体液免疫中的功能是产生淋巴因子,促进B细胞的增殖、分化。 (3) HIV进入人体后,大多数需要经过吞噬细胞等的摄取和处理,暴露其特有的抗原,进而引发体液免疫反应,产生特异性抗体。感染HIV初期,患者会表现出口渴,发热等症状,原因可能是HIV一方面刺激位于下丘脑的渗透压感受器,使其产生兴奋并传递到大脑皮层使人产生渴觉;另一方面引起下丘脑释放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引起人体产热增加。 (4) AIDS患者进入发病期后,几乎丧失全部免疫能力,其直接死因往往是由于多种病原体引起的严重感染或恶性肿瘤,这体现了人体的免疫系统具有防卫、监控和清除功能。 【点睛】本题考查了信息传递、人体免疫系统在维持稳态作用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的识记能力和理解所学知识要点,把握知识间内在联系,形成知识网络结构的能力;能运用所学知识,准确判断问题的能力,属于考纲识记和理解层次的考查。 45.某棉农获知脱落酸可以促进叶片脱落的原理后,采收前在棉田喷施了一定量的脱落酸,试图除去棉花叶片便于机械采收,但效果不明显,为探究其原因,生物兴趣小组设计了下面的实验方案。 实验假设:生长素对脱落酸的功能有抑制作用。 实验方案:取若干长势相同、处于生殖生长末期的棉花植株,均分成甲、乙、丙三组,做图所示的处理,观察三组植株叶片脱落的先后。 (1)生长素主要合成部位是幼嫩的芽、叶和发育的种子。在这些部位,________经过一系列反应可转变成生长素。 (2)生长素从形态学上端向下端的运输称为_________,它是细胞的主动运输。生长素既能防止落花落果,也能疏花疏果,这体现了生长素的作用具有_________性。 (3)脱落酸的作用是能抑制_____________________,促进叶和果实的衰老和脱落。 (4)根据科学实验原则,上图中X处应放置_______________,则乙、丙两组实验的自变量是_________________。 (5)预测三组植株的落叶情况,得出实验结论: ①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则假设成立; ②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则假设不成立。 【答案】 (1). 色氨酸 (2). 极性运输 (3). 两重 (4). 细胞分裂 (5). 空白琼脂块 (6). 有无生长素 (7). 丙组落叶明显早于甲、乙组 (8). 三组的叶片几乎同时脱落 【解析】 【分析】 植物激素亦称植物天然激素或植物内源激素,是指植物体内产生的一些微量而能调节(促进、抑制)自身生理过程的有机化合物。已知植物体内产生的激素有五大类,即生长素、赤霉素、细胞分裂素、脱落酸、乙烯。它们都是些简单的小分子有机化合物,但它们的生理效应却非常复杂、多样。实验设计应遵循对照原则、等量原则和单一变量原则。 【详解】(1)生长素的化学本质是吲哚乙酸,是由色氨酸合成的。 (2)生长素从形态学上端向下端的运输称为极性运输,它是细胞的主动运输。低浓度生长素促进生长,高浓度生长素抑制生长,这是生长素的作用的两重性。 (3)脱落酸的作用是能抑制细胞分裂,抑制生长,促进叶和果实的衰老和脱落。 (4)根据实验设计的对照原则和单一变量原则,应该排除空白琼脂块对实验的影响,故上图X中应放置空白琼脂块作对照。乙、丙两组实验的自变量是琼脂块中生长素的有无。 (5)若丙组落叶明显早于甲、乙组,说明生长素对脱落酸的功能有抑制作用。若三组的叶片几乎同时脱落,说明生长素对脱落酸的功能没有抑制作用。 【点睛】实验设计是常见的考点也是难点,应在明确实验设计原则的基础上,尝试设计实验分组,并预期结果。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