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生物一轮复习第八单元生命活动的调节第25讲免疫调节课件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高考生物一轮复习第八单元生命活动的调节第25讲免疫调节课件

生命活动的调节 ( 选择性必修 1) 第八单元 第 25 讲 免疫调节 等级考 (2017 级 ) 课标要求 内容标准 活动要求 1 .概述人体免疫系统在维持内环境稳态中的作用。 2 .关注艾滋病的流行和预防。 考点一 人体免疫系统的组成、类型与功能 生成、成熟或集中分布  T 细胞  B 细胞  浆细胞  T 细胞  溶菌酶  2 . 免疫的类型 类型 非特异性免疫 特异性免疫 形成 ____________ 后天接触病原体之后获得 特点 无特异性 ____________ 组成 第一道防线: ______________ 第二道防线:体液中的杀菌物质和 ____________ 第三道防线:主要由免疫器官和 ____________ 借助血液循环和 ____________ 而组成 生来就有  有特异性  皮肤、黏膜  吞噬细胞  免疫细胞  淋巴循环  3 . 免疫系统的功能 (1) 防卫功能:抵御 __________ 的攻击。 (2) 监控和清除功能: 监控并清除体内已经 ________ 或因其他因素而被破坏的细胞,以及 ________ 的细胞。 病原体  衰老  癌变  [ 归纳整合 ] 1 . 正确判断非特异性免疫和特异性免疫 2 . 明辨有关免疫细胞和免疫活性物质的三个 “ 并非 ” (1) 免疫活性物质并非都由免疫细胞产生。如唾液腺、泪腺细胞都可产生溶菌酶。 (2) 溶菌酶并非只在第二道防线中发挥作用。如唾液、泪液中的溶菌酶属于第一道防线,体液中的溶菌酶则属于第二道防线,但溶菌酶的杀菌作用一定属于非特异性免疫。 (3) 吞噬细胞并非只参与非特异性免疫。吞噬细胞既参与非特异性免疫,又参与特异性免疫。 [ 思维探究 ] 据图分析淋巴细胞的起源与分化 (1) 细胞③ 和① 分别是哪种细胞?它们的起源相同,但种类不同,是否因为它们细胞核中的遗传物质不同? 提示: ③ 和① 分别是 B 细胞和 T 细胞。它们细胞核中的遗传物质相同,之所以种类不同,是因为基因的选择性表达。 (2) 图中的④ 是何种细胞?该细胞的来源有哪些? 提示: ④ 是浆细胞,浆细胞可由 B 细胞和记忆 B 细胞分化而来。 [ 教材深挖 ] 1 .阅读教材必修 3P 35 图解,免疫活性物质都是由免疫细胞产生的吗? 提示: 免疫活性物质并非都由免疫细胞产生,如唾液腺、泪腺细胞都可产生溶菌酶。 2 .阅读教材必修 3P 36 免疫系统的防卫功能的第一自然段,溶菌酶杀菌一定为第二道防线吗? 提示: 溶菌酶杀菌一定是非特异性免疫,若在唾液中杀菌,则为第一道防线,若在血浆中杀菌,则为第二道防线。 命题点一 免疫细胞的来源与作用分析 1 . ( 全国卷 Ⅱ , T4) 关于免疫细胞的叙述,错误的是 (    ) A .淋巴细胞包括 B 细胞、 T 细胞和吞噬细胞 B .血液和淋巴液中都含有 T 细胞和 B 细胞 C .吞噬细胞和 B 细胞都属于免疫细胞 D .浆细胞通过胞吐作用分泌抗体 解析: 免疫细胞包括淋巴细胞、吞噬细胞等;根据淋巴细胞生成的场所,淋巴细胞又可分为 B 细胞和 T 细胞,所以 A 项错误。 A   2 . (2019 · 四川乐山一模 ) 下列关于淋巴细胞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 .淋巴细胞核均具有细胞全能性 B .淋巴细胞均具有识别抗原的功能 C .淋巴液是淋巴细胞生活的唯一液体环境 D .免疫活性物质均由淋巴细胞产生 解析: 淋巴细胞属于动物细胞,已经分化的动物细胞核均具有细胞全能性, A 正确;淋巴细胞中的浆细胞不具有识别抗原的功能, B 错误;淋巴细胞位于淋巴液、血液和淋巴结中,可见淋巴液是淋巴细胞生活的液体环境之一, C 错误;免疫活性物质是由包括淋巴细胞在内的免疫细胞或其他细胞产生, D 错误。 A   命题点二 特异性免疫与非特异性免疫的比较 3 . (2017 · 天津卷, T2) 细颗粒物 (PM 2.5 ) 可影响免疫系统功能。下表相关推论错误的是 (    ) 选项 对长期吸入高浓度 PM 2.5 的研究结果 推论 A 损害呼吸道黏膜 影响非特异性免疫 B 改变 T 细胞数目 影响特异性免疫 C 刺激 B 细胞增殖分化 影响细胞免疫 D 导致抗体水平升高 影响体液免疫 解析: A 对:呼吸道黏膜是保卫人体的第一道防线,属于非特异性免疫。 B 对: T 细胞参与人体的特异性免疫。 C 错、 D 对:抗原刺激 B 细胞增殖分化,产生浆细胞,浆细胞产生抗体,属于体液免疫。 C   4 . (2019 · 安徽宣城调研 ) 下图表示人体某种免疫过程,下列根据此图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 A .图中细胞 A 是效应 T 细胞 B .该过程是人体免疫的第三道防线 C .该过程属于特异性免疫 D .该防线能防御多种病原体 解析: A 细胞能穿过毛细血管壁,并对病原体进行吞噬和处理,故图中的 A 细胞为吞噬细胞, A 项错误;该过程表示吞噬细胞穿过毛细血管壁进入组织液吞噬病原体,并将病原体消化,属于人体免疫的第二道防线, B 项错误;人体免疫的第二道防线属于非特异性免疫, C 项错误;多数情况下,该防线能防御多种病原体对机体的侵袭, D 项正确。 D   1 . 体液免疫 考点二 体液免疫与细胞免疫 T 细胞  浆细胞  2 . 细胞免疫 T 细胞  效应 T 细胞  [ 归纳整合 ] 1 . 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过程模型的构建与解读 (1)T 细胞并非只参与细胞免疫。 T 细胞既参与体液免疫,又参与细胞免疫。若 T 细胞缺失,细胞免疫功能全部丧失,体液免疫功能只有部分保留。 (2) 浆细胞 ( 效应 T 细胞 ) 并非只来自 B 细胞 (T 细胞 ) 。在二次免疫中,浆细胞 ( 效应 T 细胞 ) 的来源有两个,一是由 B 细胞 (T 细胞 ) 增殖分化而来,二是由记忆细胞增殖分化而来。 (3) 免疫细胞的三个 “ 唯一 ” 2 . 免疫细胞的来源和功能的比较 细胞名称 来源 功能 吞噬细胞 造血干细胞 摄取、处理、呈递抗原,吞噬抗原 — 抗体结合物 B 细胞 造血干细胞,在骨髓中发育 识别抗原,分化成为浆细胞、记忆细胞 T 细胞 造血干细胞,在胸腺中发育 识别抗原,分化成效应 T 细胞、记忆细胞,分泌淋巴因子 浆细胞 B 细胞或记忆 B 细胞 分泌抗体 效应 T 细胞 T 细胞或记忆 T 细胞 与靶细胞结合发挥免疫效应 记忆细胞 B 细胞或 T 细胞 识别抗原,分化成相应的效应细胞 3 . 二次免疫及其特点 (1) 记忆细胞的特点:寿命长,对抗原十分敏感,能 “ 记住 ” 入侵的抗原。 (2) 二次免疫反应 ①含义:相同抗原再次入侵时,记忆细胞很快作出反应,即很快分裂分化产生新的浆细胞和记忆细胞,前者产生抗体消灭抗原,此为二次免疫反应。 ②反应特点:与初次免疫相比,二次免疫反应快、反应强烈,能在抗原侵入但尚未导致机体患病之前将它们消灭。 ③ 抗体浓度变化与患病程度变化曲线 [ 思维探究 ] 科学家为了研究免疫系统的组成和免疫细胞的起源、分化、作用,做了如下实验,请结合图,据研究成果,分析讨论。 (1) 经 1 、 2 处理,说明小鼠的免疫功能跟什么有关? 提示: 淋巴细胞。 (2) 经 3 、 4 、 5 、 6 、 7 处理,想证明什么假设? 提示: 来自骨髓的淋巴细胞参与体液免疫,来自胸腺的淋巴细胞参与细胞免疫。 [ 教材深挖 ] 1 . ( 观察教材必修 3P 37 图 2 - 16) 效应 T 细胞怎样识别靶细胞? 提示: 从靶细胞暴露出来的抗原和靶细胞本身的特征物质。 2 . ( 教材必修 3P 38 “ 侧栏问题 ” ) 说出接种疫苗不可以预防所有传染病的原因。 提示: 因为疫苗只对特定的病原体起作用,有些传染病的病原体会发生变异,有些传染病的机理目前还没有完全研究清楚,或者是还没有研制出针对这些疾病的疫苗。 命题点一 抗原与抗体的辨析 1 . (2019 · 河北石家庄一模 ) 在制备抗毒血清时,需要将减毒的蛇毒注入家兔体内,引起免疫反应,这一免疫反应和所用的蛇毒以及抗毒血清分别是 (    ) A .非特异性免疫,抗原,抗体 B .特异性免疫,抗体,抗原 C .细胞免疫,抗体,抗原 D .体液免疫,抗原,抗体 解析: 蛇毒属于抗原;抗毒血清中含有相应的抗体;能产生抗体的免疫反应属于体液免疫, D 正确。 D   三角度界定抗原与抗体 (1) 成分:抗原并非都是蛋白质,但抗体都是蛋白质。 (2) 来源:抗原并非都是外来物质 ( 异物性 ) ,体内衰老、癌变的细胞也是抗原;抗体是人体受抗原刺激后产生的,但也可通过免疫治疗输入。 (3) 分布:抗体除分布于血清、组织液等内环境中,外分泌液 ( 如乳汁 ) 中也有分布。 命题点二 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过程的分析 2 . (2019 · 河南洛阳一模 ) 如图所示是特异性免疫的部分环节,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 A .吞噬细胞对抗原的识别具有特异性, T 细胞能识别抗原 B .在特异性免疫中,吞噬细胞具有摄取、处理和传递抗原的作用 C .如图中 T 细胞将进行增殖和分化,则图示属于细胞免疫 D .如图中 T 细胞能呈递抗原,则图示属于体液免疫 解析: 在特异性免疫中,吞噬细胞能摄取、处理和呈递抗原,但是没有特异性, A 项错误、 B 项正确; T 细胞既参与体液免疫又参与细胞免疫,在体液免疫中能呈递抗原,在细胞免疫中增殖分化为效应 T 细胞和记忆细胞, C 、 D 项正确。 A   B   解析: 通过图解可以看出,物质 a 作为抗原,能激活 B 细胞增殖分化为浆细胞,浆细胞产生抗 a 抗体;抗 a 抗体能与物质 a 结合,形成沉淀或细胞集团,进而被吞噬细胞清除;物质 a 引发的免疫过程通过体液中的抗体发挥作用,属于体液免疫;抗 a 抗体与乙酰胆碱竞争 AChR ,从而使患者体内乙酰胆碱与突触后膜的 AChR 特异性结合减少,导致突触后膜不能兴奋,出现重症肌无力症状。 “ 三看 ” 法判定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 B   解析: 此图为二次免疫抗体产生的过程,二次免疫的特点是快而强,所以病人在第 28 天时抗体浓度高。 5 . (2019 · 湖北孝感模拟 ) 如图表示机体的免疫反应清除抗原的过程。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 A .抗原刺激机体后, T 细胞和 B 细胞都会分化,但是不会增殖 B .浆细胞与效应 T 细胞相比,具有更加丰富的内质网和高尔基体 C .抗体有特异性,能够与相应抗原结合,形成沉淀或细胞集团,进而被吞噬细胞吞噬消化 D .若相同抗原再次侵入机体,引发的二次免疫应答比初次免疫应答反应快且强 A   解析: 抗原刺激机体后, T 细胞和 B 细胞都会增殖和分化为相应的效应细胞和记忆细胞, A 项错误;浆细胞能合成和分泌大量的抗体,因此与 T 细胞相比,浆细胞具有更加丰富的内质网和高尔基体, B 项正确;多数情况下,抗体与相应抗原特异性结合形成沉淀或细胞集团,最终被吞噬细胞吞噬消化, C 项正确;若相同抗原再次侵入机体,引发的二次免疫应答比初次免疫应答反应快且强, D 项正确。 “ 三看法 ” 判断初次免疫和二次免疫 一看 产生抗体的浓度 二次免疫比初次免疫产生的抗体量多 二看 产生抗体的时间 初次免疫时机体产生抗体的速度缓慢,二次免疫时机体反应迅速,产生抗体的速度快 三看 患病程度 初次免疫比二次免疫时的机体患病程度重 B   解析: 图中纵坐标为抑制率,据图可知,不同浓度的青蒿素对 T 细胞的增殖都有一定的抑制作用, A 项正确;艾滋病的病原体为 HIV ,主要攻击 T 细胞,青蒿素会抑制 T 细胞的增殖,不能用于治疗艾滋病, B 项错误;据图可知,达到 200 μmol · L - 1 时, Art 的免疫抑制效果强于 Dex , C 项正确;低于 3.13 μmol · L - 1 时, Art 和 Dex 的抑制率相差不大, D 项正确。 7 . (2014 · 全国卷 Ⅱ , T30) 为了探究某种复方草药对某种细菌性乳腺炎的疗效是否与机体免疫功能增强有关,某研究小组将细菌性乳腺炎模型小鼠随机分为实验组 ( 草药灌胃 ) 、空白对照组 ( 蒸馏水灌胃 ) 和阳性对照组 ( 免疫增强剂 A 灌胃 ) ,并检测免疫指标。 回答下列问题: (1) 研究发现:实验组小鼠吞噬细胞的吞噬能力显著高于阳性对照组,极显著高于空白对照组,这一结果至少可说明该草药增强了小鼠的非特异性免疫功能,非特异性免疫的特点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 。 机体生来就有,不针对某一特定病原体,而是对多种病原体都有一定的防御作用  (2) 研究还发现:实验组小鼠的 T 细胞含量显著高于空白对照组,与阳性对照组相近。这一结果说明:该草药可能通过提高小鼠 T 细胞含量来增强其特异性免疫功能。通常,在细胞免疫中,效应 T 细胞的作用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3) 在特异性免疫中, T 细胞可产生 ____________ 因子,受到抗原刺激的 ____________ 细胞可在该因子的作用下,增殖分化为浆细胞,浆细胞产生 ____________ ,参与体液免疫过程。 识别并与被病原体入侵的宿主  细胞密切接触,使之裂解死亡  淋巴  B   抗体  解析   (1) 非特异性免疫人人生来就有,不针对某一特定病原体,而是对多种病原体都有一定的防御作用。 (2) 在细胞免疫过程中,效应 T 细胞可识别并与靶细胞密切接触,使之裂解死亡。 (3) 体液免疫过程中, B 细胞受抗原刺激后,在 T 细胞分泌的淋巴因子作用下增殖分化生成生浆细胞和记忆细胞,浆细胞分泌抗体,与抗原进行特异性结合。 免疫功能的实验研究方法 (1) 证明抗体具有专一性: ①对实验动物 ( 大小、年龄、生长状况相同 ) 同时注射某流感疫苗; ②一段时间后,再分别注射不同种的流感病毒,观察其患病情况。 (2) 证明血清抗体有治疗作用 ( 以抗破伤风疾病为例 ) : ①从破伤风患者体内获取血清; ②选取各方面相同的小鼠等量分成 a 、 b 两组; ③ a 组注射血清后再注射破伤风毒素, b 组只注射破伤风毒素; ④观察两组小鼠的生活状况。 (3) 证明胸腺与特异性免疫的关系:切除小鼠的胸腺,细胞免疫全部丧失,同时由于失去了 T 细胞产生的淋巴因子的作用,从而使体液免疫能力也大大降低。 1 . 免疫失调疾病 [ 连线 ] 考点三 免疫功能异常与免疫学应用 2 . 免疫学应用 (1) 免疫预防:在免疫反应中疫苗相当于 ________ ,其作用是使机体产生相应的 __________________ 。 (2) 免疫检测:人工标记 ________ —— 检测追踪抗原在机体中的位置。 (3) 免疫治疗:人体患病条件下,通过输入抗体、淋巴因子等,增强人体抵御病原体的能力。 (4) 器官移植中的应用 ①器官移植的成败主要取决于器官供者与受者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 (HLA) 是否一致或相近。 ② ______________ 的应用,大大提高了器官移植的成功率。 抗原  抗体和记忆细胞  抗体  人类组织相容性抗原  免疫抑制剂  [ 归纳整合 ] 1 . 过敏反应与体液免疫的关系 (1) 联系:过敏反应是异常的体液免疫。 (2) 病理:免疫系统对外来物质 ( 过敏原 ) 过度敏感引起的,机理如下: (3) 区别: ①发生时间不同。过敏反应在机体再次接触相同抗原时才会发生,而体液免疫则在机体第一次接触抗原时就发生。 ②体液免疫的抗原有大分子性,而过敏反应的过敏原不一定是大分子 ( 如青霉素 ) 。 ③体液免疫的抗原对所有人都是抗原,没有个体差异性;而过敏反应的过敏原,只针对某些人是过敏原,具有个体差异性。 2 . 艾滋病的发病机理、传播与预防 (1) 艾滋病病毒 — HIV ① 遗传物质: RNA 。 ②遗传信息传递过程 ③合成场所:主要在 T 细胞中 (T 细胞核内进行逆转录和转录, T 细胞的核糖体上进行翻译 ) 。 ④特点:因为遗传物质为 RNA ,所以该病毒突变率高,变异类型多,给疫苗的研制带来困难。 (2) 艾滋病的发病机理 HIV 侵入人体后与 T 淋巴细胞相结合,破坏 T 淋巴细胞,使免疫调节受到抑制,并逐渐使人体免疫系统瘫痪,功能瓦解,最终使人无法抵抗其他病毒、病菌的入侵,或发生恶性肿瘤而死亡。 [ 思维探究 ] 下图中的曲线显示了两种使人体获得免疫力的方法,依图回答下列问题。 (1) 当一个人被疯狗咬伤时采用 ( 图中的 ) 哪种方法进行免疫比较好?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方法①与方法②哪种方法使人体具有更持久的免疫力?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提示: (1) 人被疯狗咬伤后,需要抗体尽快与抗原结合。方法②进行免疫产生抗体需要一段时间,故用方法①较好。 (2) 方法②是通过注射抗原刺激机体自身产生抗体和记忆细胞,会使人体获得比方法①更持久的免疫力。 命题点一 免疫异常的判断 1 . (2017 · 全国卷 Ⅰ , T4) 某同学将一定量的某种动物的提取液 (A) 注射到实验小鼠体内,注射后若干天,未见小鼠出现明显的异常表现。将小鼠分成两组,一组注射少量的 A ,小鼠很快发生了呼吸困难等症状;另一组注射生理盐水,未见小鼠有异常表现。对实验小鼠在第二次注射 A 后的表现,下列解释合理的是 (    ) A .提取液中含有胰岛素,导致小鼠血糖浓度降低 B .提取液中含有乙酰胆碱,使小鼠骨骼肌活动减弱 C .提取液中含有过敏原,引起小鼠发生了过敏反应 D .提取液中含有呼吸抑制剂,可快速作用于小鼠呼吸系统 C   解析: 若提取液中含有胰岛素、乙酰胆碱或呼吸抑制剂,则第一次注射时小鼠就会出现相应症状。若提取液中含有过敏原,第一次注射不会引起小鼠发生过敏反应,而在第二次注射时,小鼠再次接触相同的过敏原,机体会发生过敏反应,释放组织胺,出现皮肤红肿、呼吸困难等症状。 2 . (2019 · 湖南怀化一模 ) X — linked 严重复合型免疫缺陷疾病患者缺失体液,没有 T 细胞,浆细胞数量不足,无法产生足够的抗体。对此类疾病描述不当的是 (    ) A .此类疾病的出现是由基因缺陷所引起的,属于人类遗传病 B .患者的 B 细胞生活的内环境可能是淋巴,也可能是血浆 C .患者体液中含有肾上腺素、一氧化氮等神经递质 D .患者的 B 细胞在抗原刺激后小部分分化为浆细胞,大部分形成记忆细胞 D   解析: X — linked 严重复合型免疫缺陷疾病,是由基因缺陷所引起的、伴 X 染色体连锁的人类遗传病, A 正确; B 细胞属于淋巴细胞的范畴,淋巴细胞位于淋巴、血浆和淋巴结中, B 正确;肾上腺素、一氧化氮等神经递质可由突触前膜释放到突触间隙,而突触间隙中的组织液属于体液的范畴, C 正确; B 细胞在抗原刺激后,大部分分化为浆细胞,小部分形成记忆细胞, D 错误。 三种免疫功能异常类型的判断方法 命题点二 免疫学的应用分析 3 . (2015 · 天津卷 ) 鸡霍乱病原菌易致鸡死亡。 1880 年,巴斯德用久置的鸡霍乱病原菌对鸡群进行注射,意外发现全部鸡存活。再次培养新鲜病原菌,并扩大鸡的注射范围,结果仅有部分鸡存活。进一步调查发现,存活鸡均接受过第一次注射。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 A .第一次注射时,所用的鸡霍乱病原菌相当于抗体 B .第一次注射后,鸡霍乱病原菌诱导存活鸡产生了抗性变异 C .第二次注射后,存活鸡体内相应记忆细胞参与了免疫反应 D .第二次注射后,死亡鸡体内没有发生特异性免疫反应 C   解析: 第一次注射时,所用的久置的鸡霍乱病原菌起到了疫苗的作用,属于抗原。第一次注射后,存活鸡体内发生特异性免疫,产生记忆细胞,并不是病原菌诱导鸡产生抗性变异。第二次注射后,存活鸡体内的记忆细胞受抗原刺激后快速增殖分化产生浆细胞及效应 T 细胞,发挥免疫效应。第二次注射后,死亡鸡体内同样发生特异性免疫,但由于未注射过 “ 疫苗 ” ,其体内没有抗体和记忆细胞,抗体产生得较慢、较少,导致其死亡。 4 .科研人员从某毒蛇的毒腺中提取蛇毒素,将适量的蛇毒素反复多次注射到马的体内,一段时间后从马的血液中提取抗蛇毒素。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 A .蛇毒素是淋巴因子,促进马的 B 细胞增殖分化,产生抗蛇毒素 B .蛇毒素反复多次注射到马的体内,使马的体内产生较多的记忆细胞和抗蛇毒素 C .蛇毒素能与抗蛇毒素特异性结合形成免疫沉淀,阻止抗蛇毒素毒杀细胞 D .蛇毒素注射到马的体内,使马产生细胞免疫,起到免疫治疗作用 B   解析: 蛇毒素属于抗原,促进马的 B 细胞增殖分化,产生抗蛇毒素, A 项错误;蛇毒素反复多次注射到马的体内,使马的体内记忆细胞快速增殖分化,产生较多的记忆细胞和抗蛇毒素, B 项正确;抗蛇毒素属于抗体,其作用是和蛇毒素结合,使其失去毒性, C 项错误;蛇毒素不会侵染细胞,不会使马产生细胞免疫, D 项错误。 1 .各种免疫器官都能产生免疫细胞 (    ) 2 .免疫系统的防卫功能主要针对外来病原体 (    ) 3 .免疫系统的监控和清除功能主要针对体内的抗原 (    ) 4 .体内衰老细胞和癌细胞的清除体现了免疫系统的防卫功能 (    ) 5 .吞噬细胞的溶酶体参与对抗原的加工处理过程 (    ) 课堂小结 · 内化体系 ……………………………………………………………………………………………………………… ◎ ×   √  √  ×   √  6 .在抗原的刺激下 T 细胞产生抗体发挥免疫作用 (    ) 7 .当同一种抗原再次进入机体时,产生的浆细胞均来自记忆细胞 (    ) 8 .浆细胞的产生需要 T 细胞和抗原的共同刺激 (    ) 9 .感染人体的流感病毒可被人体免疫系统直接识别 (    ) 10 .青霉素过敏反应的主要原因是机体免疫防卫功能低下 (    ) 11 . HIV 侵入人体后存在潜伏期,在潜伏期 HIV 复制能力较弱 (    ) 12 .免疫系统 “ 敌我不分 ” 引起的系统性红斑狼疮属于自身免疫病 (    ) ×   ×   ×   √  ×   ×   √  1 .唾液、泪液、胃液具有一定的杀菌作用,但都不是体液,而属于黏膜的分泌物,是第一道防线。 2 .第一、二道防线人人生来就有,对多种病原体起作用,属于非特异性免疫;第三道防线是后天接触病原体之后获得的,针对某一特定病原体起作用,属于特异性免疫。 3 .淋巴因子是 T 细胞受抗原刺激后产生的免疫活性物质,对机体免疫有加强作用,在体液免疫过程中起作用。 ……………………………………………………………………………………………………………… ◎ 4 .记忆细胞不产生抗体。在二次免疫中,记忆细胞非常重要,然而抗体不是由记忆细胞产生的,仍是由浆细胞合成并分泌的。抗体本身不能清除抗原,抗原最终被吞噬细胞吞噬消化。 5 .骨髓遭破坏时,造血干细胞不能产生,所有免疫细胞都将不能产生,一切特异性免疫全部丧失,但如果输入造血干细胞,则细胞免疫可以恢复。若胸腺同时也遭破坏,则丧失一切特异性免疫,即使再输入造血干细胞,特异性免疫也不会恢复。 6 .过敏原与抗原的主要区别 (1) 抗原具有异物性、大分子性和特异性。抗原一般是大分子物质,但过敏原不一定是大分子物质,如青霉素、尘土等。 (2) 抗原不具有个体差异性。过敏原有个体差异,不同的人过敏原不同。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