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10-11 发布 |
- 37.5 KB |
- 29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生物】浙江省教育绿色评价联盟2020届高三12月联考(解析版)
浙江省教育绿色评价联盟2020届高三12月联考 一、选择题 1.农田中经常使用化肥,对附近水体造成的主要影响是 A. 海平面上升 B. 水体酸化 C. 水中溶解氧下降 D. 生物多样性增 【答案】C 【解析】 【分析】 根据水体富营养化形成的原理,结合生活中含磷洗衣粉和农业上的氮肥、磷肥等,来理解、分析和推断。 【详解】农田中经常使用化肥,会使水中氮、磷等营养成分大量富集,促进水中的藻类等浮游植物和浮游动物大量繁殖,使水体通气不良,水中溶解的氧气含量显著下降,故选C。 2.人体内环境中一般不会存在的下列成分是 A. 乙酰胆碱 B. 淋巴细胞 C. 抗体 D. 乳酸 【答案】B 【解析】 【分析】 内环境的主要成分是:水约90%,蛋白质,无机盐,激素以及血液运送的物质(如氧气、二氧化碳、葡萄糖)和非蛋白质类含氮化合物(如尿素、尿酸、肌酸、肌苷、氨基酸、多肽、胆红素和氨气等)。 【详解】A、乙酰胆碱是神经递质,可存在与组织液中,属于内环境的成分,A正确; B、淋巴细胞不属于内环境成分,B错误; C、抗体可分布在血浆中,组织液中也有分布,属于内环境的成分,C正确; D、细胞代谢产生的乳酸可进入血浆中,属于内环境的成分,D正确。 故选B。 3.甲、乙两组同学用 A、T、C、G四种碱基卡片、足够多的脱氧核糖、磷酸及相应的连接物搭建 DNA双螺旋结构模型,四种碱基卡片的数量如下表: A T C G 甲组 10 个 20 个 30 个 40 个 乙组 40 个 30 个 20 个 10 个 尽可能多地利用这些卡片,这两组同学搭建的DNA模型中不会相同的是 A. 氢键数 B. 磷酸二酯键数 C. DNA长度 D. 碱基对数 【答案】A 【解析】 【分析】 DNA分子基本单位是脱氧核苷酸,一个脱氧核苷酸由一分子磷酸、一分子脱氧核糖和一分子含氮碱基组成。 DNA分子结构的主要特点为: (1)是一个独特的双螺旋结构特点; (2)是由两条反向平行的脱氧核苷酸长链盘旋而成双螺旋结构; (3)是外侧由脱氧核糖和磷酸交替连结构成基本骨架,内侧是碱基通过氢键连接形成的碱基对(A-T;C-G)。 【详解】尽可能多的利用这些卡片,甲组同学DNA模型为10个A碱基,30个C碱基,共40个碱基组成,20个碱基对,形成38个磷酸二酯键;乙同学DNA模型为30个T碱基,10个G碱基,共40个碱基,20个碱基对,形成38个磷酸二酯键。甲同学DNA模型中氢键数为10×2+30×3=110个,乙组同学为30×2+10×3=90个,氢键数不相同,故选A。 4.下列与糖类的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 单糖能在细胞内进一步被水解 B. 蔗糖常在植物叶肉细胞的叶绿体内合成 C. 半乳糖醛酸相当于一种单糖物质 D. 用本尼迪特试剂反应可鉴定葡萄糖 【答案】C 【解析】 【分析】 糖类分为单糖、二糖和多糖,二糖是由2分子单糖形成的,多糖的单体是葡萄糖。本尼迪特试剂与斐林试剂只适用于还原性糖(如葡萄糖)的鉴定,不用于非还原性糖(如蔗糖)的鉴定。 【详解】A、单糖在细胞内不在水解,A错误; B、蔗糖常在植物叶肉细胞的细胞质基质中合成,B错误; C、半乳糖醛酸是半乳糖的醛基被氧化成羧基,相当于单糖,C正确; D、用本尼迪特试剂反应可鉴定还原糖,不能确定具体是哪一种糖类,D错误。 故选C 5.下列育种技术中常能选育出新物种的是 A. 转基因技术 B. 诱变育种 C. 单倍体育种 D. 多倍体育种 【答案】D 【解析】 【分析】 四种育种方法的比较如下表: 杂交育种 诱变育种 单倍体育种 多倍体育种 方法 杂交→自交→选优 辐射诱变、激光诱变、化学药剂处理 花药离体培养、秋水仙素诱导加倍 秋水仙素处理萌发的种子或幼苗 原理 基因重组 基因突变 染色体变异(染色体组先成倍减少,再加倍,得到纯种) 染色体变异(染色体组成倍增加) 【详解】A、转基因技术只是转入某些基因定向改造生物的某些性状,不涉及到产生新物种,A错误; B、诱变育种就是通过基因突变,基因突变产生新基因,新基因积累到一定程度,基因库差异足够大,才会产生生殖隔离,进而产生新物种,B错误; C、单倍体只是产生纯合子,产生新品种,不是新物种,C错误; D、多倍体育种很明显产生新物种,比如二倍体染色体加倍产生四倍体,四倍体与原来的二倍体杂交产生三倍体,但是三倍体是不可育的,所以产生的四倍体是新物种,D正确。 故选D。 【点睛】本题考查育种的综合知识,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掌握各种育种方法的过程及应用的原理。 6.下图为用同一种酶进行的不同实验结果,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本实验研究的酶是淀粉酶 B. 图 3 实验可以证明酶具有高效性 C. 该酶活性在 30℃左右、pH为 7时较高 D. pH=2与温度为 20℃条件下酶活性减弱的原因相同 【答案】C 【解析】 【分析】 1、大多数酶是蛋白质,少数酶是RNA,RNA不含肽键,不能用双缩脲试剂进行检验。 2、酶在细胞内和细胞外均可起催化作用。 3、酶分子结构在低温条件下只是活性下降,结构不会受到破坏,温度适宜时活性还可恢复。 4、低温可以抑制酶的活性,随着温度升高,酶的活性可以逐渐恢复,高温、过酸、过碱可以使酶的空间结构发生改变,使酶永久性的失活。 【详解】A、由图3可知麦芽糖含量不断的减少,故为麦芽糖酶,A错误; B、图3实验可以证明酶具有专一性,B错误; C、图1可知该酶在30℃时达到最大生成物量的时间最短,图2分析可知,pH为7时,底物的剩余量最少,故该酶活性在30℃左右、pH为7时较高,C正确; D、pH=2时酶变性失活,温度为20℃时低温抑制酶的活性,二者原因不同,D错误。 故选C。 7.下列关于种群的特征和增长方式的叙述,错误的是 A. S 形增长达到 K/2 时,种群的自然增长率最高 B. S 形增长种内斗争随着种群密度的增大而增大 C. J 形增长不存在 K 值,且增长速率不断增加 D. 种群表现出均匀分布的特征与其种内斗争较剧烈有关 【答案】A 【解析】 【分析】 1、J型曲线:在食物充足,无限空间,无天敌的理想条件下生物无限增长的情况。 2、S型曲线:自然界的资源和空间总是有限的,当种群密度增大时,种内竞争就会加剧,以该种群为食的动物的数量也会增加,这就使种群的出生率降低,死亡率增高,有时会稳定在一定的水平,形成“S”型增长曲线。 3、增长速率=(现有个体数-原有个体数)/增长时间,增长率=(现有个体数-原有个体数)/原有个体数。 【详解】A、S形增长达到K/2时,种群的增长速率最高,不是增长率,A错误; B、S型增长种内斗争剧烈程度与种群密度呈正相关,B正确; C、J型增长是在理想的条件下,没有K值,且增长速率不断增加,C正确; D、种内斗争有可能导致种群均匀分布,D正确。 故选A。 【点睛】本题的易错点在于不能正确区分增长率和增长速率,J型曲线的增长率不变,增长速率逐渐增加,S型曲线的增长率不断减小,增长速率先增加后减小,在K/2时达到最大。 8.下图是某细胞在某项生命活动的前后,几种生物膜面积的变化图。该过程中不可能合成的下列物质是 A. 抗体 B. 性激素 C. 抗原-MHC复合体 D. 胰蛋白酶 【答案】B 【解析】 【分析】 分析题图可知,细胞在进行某生命活动前后,内质网膜面积减少,高尔基体膜面积基本不变,细胞膜面积增大,因此该生命活动中内质网膜通过囊泡形式转化成了高尔基体膜,高尔基体膜又以囊泡的形式转化为细胞膜,因此该过程是分泌蛋白质的分泌过程。 【详解】A、抗体是由浆细胞分泌在细胞外起作用,属于分泌蛋白,A错误; B、性激素属于脂质,不属于分泌蛋白,B正确; C、病原体(如细菌)被消化,其上的抗原分子被降解成肽,然后与巨噬细胞的MHC蛋白结合,形成抗原—MHC复合体,这种复合体移动到细胞的表面呈递出来与分泌蛋白的形式一致,C错误; D、胰蛋白酶是消化酶,属于分泌蛋白,D错误。 故选B。 9.若用带32S标记的T2噬菌体侵染被15N标记的大肠杆菌,经适宜时间的保温培养、搅拌和离心等处理,检测上清液和沉淀物的放射性强度,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 此实验结果可说明蛋白质并未进入细菌 B. 子代噬菌体的蛋白质和 DNA 均含有 15N C. 若搅拌不充分,沉淀物的放射性增强 D. 若保温时间过长,上清液的放射性增强 【答案】AC 【解析】 【分析】 噬菌体侵染细菌的过程:吸附→注入(注入噬菌体的DNA)→合成(控制者:噬菌体的DNA;原料:细菌的化学成分)→组装→释放。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步骤:分别用35S或32P标记噬菌体→噬菌体与大肠杆菌混合培养→噬菌体侵染未被标记的细菌→在搅拌器中搅拌,然后离心,检测上清液和沉淀物中的放射性物质。 【详解】A、T2噬菌用32S标记,没有放射性,此实验结果不能说明蛋白质并未进入细菌,A错误; B、子代噬菌体利用大肠杆菌的15N原料合成DNA和蛋白质,则子代噬菌体的蛋白质和 DNA 均含有15N,B正确; C、若搅拌不充分,则噬菌体的蛋白质外壳的32S也和大肠杆菌一起沉淀,沉淀物的放射性不会增强,C错误; D、若保温时间过长,子代带放射性的的噬菌体会出现在上清液中,上清液放射性增强,D正确。 故选AC。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的应用,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掌握噬菌体在宿主细胞的复制过程以及审清题干中带有放射性的元素及标记的部位。 10.细胞分化过程中,一般不会出现变化的是 A. 细胞的全能性表达能力 B. 细胞内tRNA的种类 C. 细胞器的种类和数量 D. 细胞内mRNA的种类 【答案】B 【解析】 【分析】 关于“细胞分化”,考生可以从以下几方面把握: (1)细胞分化是指在个体发育中,由一个或一种细胞增殖产生的后代,在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上发生稳定性差异的过程; (2)细胞分化的特点:普遍性、稳定性、不可逆性; (3)细胞分化的实质:基因的选择性表达; (4)细胞分化的结果:使细胞的种类增多,功能趋于专门化。 【详解】A、细胞分化后,细胞的全能性一般会降低,A错误; B、细胞分化后,细胞中tRNA的种类不发生改变,B正确; C、细胞分化后,细胞结构和功能发生改变,因此细胞器的种类数量发生改变,C错误; D、细胞分化的实质是基因的选择性表达,因此细胞中mRNA的种类会发生变化,D错误。 故选B。 11.下列有关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叙述,错误的 A. 种群是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种群越大进化也越快 B. 选择使种群基因频率定向改变,决定生物进化方向 C. 地理隔离和生殖隔离都会阻止生物之间的基因交流 D. 变异是进化的基础,种群间的双向迁移使种群内的变异量增大 【答案】A 【解析】 【分析】 种群是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生物进化的实质是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突变和基因重组,自然选择及隔离是物种形成过程的三个基本环节,通过它们的综合作用,种群产生分化,最终导致新物种形成。在这个过程中,突变和基因重组产生生物进化的原材料,自然选择使种群的基因频率定向改变并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隔离是新物种形成的必要条件。 【详解】A、种群是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种群进化的实质是基因频率的改变,其进化快慢与基因频率改变有关,种群越大不一定进化越快,A错误; B、选择使种群基因频率定向改变,决定生物进化方向,B正确; C、地理隔离和生殖隔离都会阻止生物之间的基因交流,生殖隔离是形成新物种的标志,C正确; D、种群间互有迁入迁出,会使两个种群间的基因交流机会增加,使种群内的变异量增大,D正确。 故选A。 12.下列关于人体细胞中胰岛素基因的转录和表达过程的叙述,正确的是 A. 该基因只存在于胰岛B细胞中 B. 在核糖体上合成的相应蛋白质还缺乏相应的生物活性 C. 编码链上形成的 DNA-RNA杂交区域存在 3 种碱基配对方式 D. 形成的转录产物经核孔运输到细胞质中加工形成成熟的 mRNA 【答案】B 【解析】 【分析】 转录过程以四种核糖核苷酸为原料,以DNA分子的一条链为模板,在DNA解旋酶、RNA聚合酶的作用下消耗能量,合成RNA。翻译过程以氨基酸为原料,以转录过程产生的mRNA为模板,在酶的作用下,消耗能量产生多肽链.多肽链经过折叠加工后形成具有特定功能的蛋白质。 【详解】A、体细胞中胰岛素基因在体细胞中都有,不仅仅存在于胰岛B细胞中,A错误; B、胰岛素属于分泌蛋白,在核糖体合成的蛋白质还要到内质网和高尔基体加工才能具备生物活性,B正确; C、编码链是不能用来转录DNA的,模板链用来转录,C错误; D、形成的转录产物在细胞核中加工形成成熟的mRNA,D错误。 故选B。 13.下图表示丙酮酸进入线粒体的过程,孔蛋白为亲水通道,分子量较小的物质可自由通过。丙酮酸通过内膜时,所需的能量不直接来源于ATP。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线粒体的内、外膜分别由二层单位膜组成 B. 丙酮酸通过外、内膜的方式均为易化扩散 C. 充足的氧气能有效促进丙酮酸进入线粒体 D. 线粒体膜间隙的 pH要比内膜内侧的基质高 【答案】C 【解析】 【分析】 据图分析:图示表明丙酮酸进入线粒体是依靠氢离子进入线粒体的势能提供能量进入线粒体内膜的。 【详解】A、线粒体的内、外膜分别由一层单位膜组成,A错误; B、丙酮酸通过内膜的方式为主动运输,B错误; C、据图分析,充足的氧气是膜间隙中的质子浓度增加,为质子的跨膜运输提供更多的动力势能,更有助于丙酮酸进入线粒体,C正确; D、线粒体膜间隙的质子浓度更高,pH要比内膜内侧的基质低,D错误。 故选C。 14.独脚金内酯是今年发现的新型植物激素,某兴趣小组利用燕麦胚芽鞘为实验材料,探究独脚金内酯类似物GR24在向光性反应中的作用,其实验处理及实验结果见下表,表中弯曲角度θ为偏离竖直方向的角度。 组别 A B C D 处理 不做处理 用一定浓度的 GR24 处理 用一定浓度的 NAA 处理 用 GR24+NAA 混合液处理 单侧光照射一段时间 弯曲角度θ 35 30 50 40 由上述实验结果可得出的结论是 A. GR24能抑制生长素的运输 B. GR24与NAA存在一定的对抗作用 C. GR24的作用具有两重性 D. GR24能使背光侧的IAA分解 【答案】B 【解析】 【分析】 据表分析,与空白对照组比较,用一定浓度的GR24处理后,燕麦胚芽鞘的弯曲程度减小,说明GR24这种植物激素能减弱植株的向光性反应,C组与D组比较,可以看出GR24对NAA的作用有抑制作用,据此答题。 【详解】A、由上述实验结果不能看出GR24是通过抑制生长素的运输来减弱植株的向光性的,A错误; B、单独使用NAA植株向光性的弯曲度大,而使用GR24+NAA混合液处理后,植株的向光性程度减弱,说明GR24与NAA存在一定的对抗作用,B正确; C、实验结果不能看出GR24的作用具有两重性,C错误; D、由实验结果不能看出GR24能使背光侧的IAA分解,D错误。 故选B。 15.下列与果酒、果醋和泡菜的风味好坏不一定有影响的因素是 A. 菌种和发酵温度 B. 发酵原料 C. 厌氧发酵 D. 杂菌污染 【答案】C 【解析】 【分析】 影响果酒果醋和泡菜制作风味的因素一般有菌种、发酵条件、原材料以及微生物污染等等,据此答题。 【详解】A、菌种和和发酵温度是影响果酒、果醋和泡菜风味的重要因素,A正确; B、发酵的原材料是影响果酒、果醋和泡菜风味的重要因素,B正确; C、果醋发酵中的醋酸菌是严格的需氧菌,不能进行厌氧发酵,C错误; D、在果酒、果醋和泡菜制作过程中,若被杂菌污染,可能会出现异味,D正确 。 故选C。 16.下图为某传出神经纤维的局部结构示意图,被髓鞘包裹区域(b、d)钠、钾离子不能进出细胞,裸露区域(a、c、e)钠、钾离子进出细胞不受影响。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图中 c处钠离子通道开放,正处于反极化过程 B. 髓鞘内含多个神经支持细胞,受其包裹的神经纤维部分不会兴奋 C. c处产生的兴奋可向 a、e处传导,局部电流的方向为 a→c、e→c D. 髓鞘结构普遍存在于神经元的轴突和树突上,有利于兴奋的快速传导 【答案】B 【解析】 【分析】 神经纤维未受到刺激时,细胞膜内外的电荷分布情况是外正内负,当某一部位受刺激时,其膜电位变为外负内正。静息时,K+外流,造成膜两侧的电位表现为内负外正,形成静息电位;受刺激后,Na+内流,造成膜两侧的电位表现为内正外负,形成动作电位。 详解】A、图中c区域受到刺激,可能处于去极化过程,也可能处于反极化过程,A错误; B、由于被髓鞘细胞包裹的区域(b、d)钠、钾离子不能进出细胞,因此受其包裹的神经纤维部分不兴奋,B正确; C、局部电流在轴突内的传导方向为 c→a和 c→e,C错误; D、髓鞘是包裹在神经细胞轴突外面的一层膜,D错误。 故选B。 17.下图表示某豆科植物种子萌发过程中CO2释放和O2吸收速率的变化趋势,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 胚根长出前种子不进行需氧呼吸 B. 胚根长出后种子需氧呼吸速率上升 C. 种子萌发初期植株的干重不断下降 D. 36h 时,细胞内的 CO2 来自线粒体和细胞溶胶 【答案】A 【解析】 【分析】 1、种子萌发过程中,当胚根未长出时,种子不能进行光合作用,进行细胞呼吸作用,消耗细胞中的有机物,为种子萌发提供能量和营养,有机物的总量下降。当胚根长出后,种子可以从土壤中获取营养物质。细胞呼吸包括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有氧呼吸吸收的氧气量等于呼出二氧化碳的量,可释放出大量的能量。 2、根据图中的二氧化碳和氧气量的变化,可以判断12h~24h,种子主要进行无氧呼吸;胚根长出后,种子的有氧呼吸呼吸速率明显增大。 【详解】A、胚根长出前,二氧化碳排放速率大于氧气吸收速率,说明同时进行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A错误; B、只有有氧呼吸才会消耗氧气,胚根长出后,氧气的吸收量明显增多,说明有氧呼吸速率明显提高,B正确; C、种子萌发进行新陈代谢,不断消耗有机物,有机物干重不断下降,C正确; D、36h时,种子既进行有氧呼吸又进行无氧呼吸,细胞内的CO2来自线粒体和细胞溶胶,D正确。 故选A。 18.为探究相关激素对血糖调节的影响,设计如下实验过程。实验中5只家兔的注射剂量和生理指标均按单位体重计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 实验中起对照作用的就是①和⑤号组家兔 B. 若②号家兔出现糖尿,则该兔的尿量将会减少 C. 二次注射后,低血糖症状最先得到缓解的是④号家兔 D. 二次注射后,与⑤号家兔相比,若④号家兔产生尿素的量增加,原因是更多的氨基酸分解, 含氮部分转变成尿素的量增加 【答案】D 【解析】 【分析】 分析实验流程:首次注射时,①号不作特殊处理,作为对照组,②~⑤号作为实验组;第二次注射时,⑤号不作特殊处理,作为对照组,②③④号作为实验组,且这三组都会使血糖浓度升高,据此答题。胰高血糖素作用是促进肝糖原分解、促进其他物质转化为血糖,更多氨基酸分解则含氮部分形成尿素;注射葡萄糖的组别最先血糖增加。高血糖或糖尿病患者通常血糖含量过高,在排出糖的同时,带走更多的水,导致多尿。 【详解】A、实验中起对照作用的是⑤号组家兔,A错误; B、若②号家兔出现糖尿,则该兔的尿量将会增加,B错误; C、初心低血糖后,注射葡萄糖的组别血糖最先增加,即②号家兔,C错误; D、胰高血糖素能促进肝糖原分解、促进其他物质转化为血糖,更多氨基酸分解则含氮部分形成尿素,D正确。 故选D。 19.用普通光学显微镜观察到的玉米根尖纵切片分生区图像如下,对此图像的观察与分析,错误的是 A. 图像中的多数细胞处于分裂间期 B. 制作该装片时应经“解离-漂洗-染色-制片”过程 C. 间期细胞核内的染色质也可被碱性染料着色 D. 显微镜下可观察到箭头所指细胞的细胞核和细胞壁 【答案】D 【解析】 【分析】 装片的制作流程为:解离-漂洗-染色-制片 1)解离:上午10时至下午2时,剪去洋葱根尖2-3mm,立即放入盛入有盐酸和酒精混合液(1:1)的玻璃皿中,在温室下解离。目的:用药液使组织中的细胞相互分离开来。 2)漂洗:待根尖酥软后,用镊子取出,放入盛入清水的玻璃皿中漂洗。目的:洗去药液,防止解离过度。 3)染色:把根尖放进盛有质量浓度为0.01g/ml或0.02g/ml的龙胆紫溶液(或醋酸洋红液)的玻璃皿中染色。目的:染料能使染色体着色。 4)制片:用镊子将这段根尖取出来,放在载玻片上,加一滴清水,并用镊子尖把根尖能碎,盖上盖玻片,在盖玻片上再加一片载玻片。然后,用拇指轻轻的按压载玻片。目的:使细胞分散开来,有利于观察。 5)观察: a、低倍镜观察:找到分生区细胞,其特点是细胞呈正方形,排列紧密,有的细胞正在分裂; b、高倍镜观察:在低倍镜观察的基础上换高倍镜,直到看清细胞的物象为止; c、仔细观察:先到中期,再找其余各期,注意染色体的特点。 d、移动观察:慢慢移动装片,完整地观察各个时期(如果自制装片效果不太理想,可以观察洋葱根尖固定装片)。 【详解】A、细胞周期中分裂间期所占时间最长,因而图中多数细胞处于分裂间期,A正确; B、观察根尖分生区细胞实验装片制作步骤是“解离-漂洗-染色-制片”,B正确; C、染色体和染色质是同种物质,都可被碱性染料染成深色,C正确; D、箭头所指细胞处于有丝分裂后期,没有细胞核,D错误。 故选D。 20.已知马栗色和白色受一对等位基因控制。现有一匹白色公马(♂)与一匹栗色母马(♀)交配,先后产生两匹白色母马(♀)。根据以上信息分析,可得出的结论是( ) A. 马的白色对栗色为显性 B. 马的毛色遗传为伴性遗传 C. Ⅱl与Ⅱ2的基因型一定相同 D. Ⅰ1与Ⅱ2的基因型一定不同 【答案】C 【解析】 【分析】 根据题意和图示分析可知:马的栗色和白色受一对等位基因控制,遵循基因的分离定律。一匹白色公马(♂)与一匹栗色母马(♀)交配,先后产生两匹白色母马,由于后代数目较少,不能确定白色与栗色的显隐性关系。 【详解】A、由于亲代可能是纯合体,也可能是杂合体,后代数目又较少,所以不能确定白色与栗色的显隐性关系,A错误; B、如果白色为显性,则可能是伴性遗传;如果栗色为显性,则不可能是伴性遗传,所以不能确定马的毛色遗传为伴性遗传还是常染色体遗传,B错误; C、Ⅰ1为白色公马,Ⅰ2为栗色母马,如果白马为显性性状,则Ⅰ1为Aa、Ⅰ2为aa,则Ⅱ2基因型与Ⅰ1相同,都是Aa,如果白色为隐性,则所有白马基因型都是aa,C正确; D、如果白色为隐性,则所有白马基因型都是aa,Ⅰ1与Ⅱ2基因型相同,D错误。 故选C。 【点睛】本题考查基因分离定律的相关知识,注意题中的信息,子代只有2匹马,所以不能确定其显隐性关系。 21.下图表示利用水母的绿色荧光蛋白基因(GFP基因)培育GFP转基因克隆猪的过程,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⑤过程的完成需要借助精密的显微操作仪和高效率的细胞融合法 B. ②过程是基因工程的关键步骤,需要限制性核酸内切酶和 DNA聚合酶的参与 C. ③过程常用显微注射法实现转化,成纤维细胞是失去增殖力的猪体细胞 D. ⑦过程的完成需将早期胚胎移植到经配种和同期发情处理的代孕母猪体内 【答案】A 【解析】 【分析】 1、将目的基因导入植物细胞:采用最多的方法是农杆菌转化法,其次还有基因枪法和花粉管通道法等,将目的基因导入动物细胞:最常用的方法是显微注射技术,此方法的受体细胞多是受精卵。 2、胚胎移植的基本程序:对供体和受体的选择和处理(同期发情处理,超数排卵处理)、配种或进行人工授精、对胚胎的收集检查培养或保存、进行胚胎移植。 3、早期胚胎培养时营养物质:糖、氨基酸、促生长因子、无机盐、微量元素等,还需加入血清、血浆等天然物质。 【详解】A、哺乳动物的卵细胞体积小,核移植需要借助精密的显微操作仪和高效率的细胞融合法,A正确; B、重组质粒需要限制性核酸内切酶和DNA连接酶的参与,B错误; C、成纤维细胞仍具有增殖能力,C错误; D、⑦过程的完成需将早期胚胎移植到同期发情处理的未经配种的代孕母猪体内,D错误。 故选A。 22.甲、乙两图为某二倍体高等生物细胞进行某一分裂过程中的二个时期模式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图甲细胞中有两个染色体组、8 条姐妹染色单体 B. 甲、乙两图说明该细胞分裂过程中发生了染色体变异 C. 若图乙表示卵细胞,则图甲细胞为次级卵母细胞或第一极体 D. 若图乙表示精细胞,则与其同时形成的精细胞基因组成一般各不相同 【答案】D 【解析】 【分析】 分析图形: 甲:图中没有同源染色体,有姐妹染色单体,且染色体都排列在赤道板上,所以甲细胞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中期。 乙:图中没有同源染色体,没有姐妹染色单体,所以乙细胞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末期。 【详解】A、甲细胞中有一个染色体组,8条姐妹染色单体,A错误; B、甲细胞中发生的变异是交叉互换,属于基因重组,由甲图可知乙细胞是经过正常的减数第二次分裂产生的,没有发生变异,B错误; C、若图乙表示卵细胞,则图甲表示第一极体,C错误; D、由于形成图甲细胞的减数第一次分裂过程中发生过交叉互换,则若图乙表示精细胞,则与其同时形成的精细胞基因组成一般各不相同,D正确。 故选D。 23.某研究所对单作和间作两种环境下,影响茶叶品质的光合生理机制进行了如下研究: 甲组(单作)只种植茶树(1 米左右);乙组(间作)将桂花树(高 5~6 米)、含笑树(高 10~12 米) 分别与茶树间行种植。两组均在同一个茶厂的试验地进行种植,土壤肥力基本一致,分别于春茶、夏茶生长季节进行测定。选择在天气晴好的日期,从 8:00~18:00 时每隔 2h 测定一次茶树的相关数据,结果图 1、图 2 所示。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 本实验的可变因素有季节、种植方式和一天中的不同时间 B. 春季适合优质绿茶的采摘,此季节进行单作更适合茶叶的生产 C. 夏茶 12:00时甲组出现午休的原因之一是缺乏遮荫,叶面温度上升较快引起的 D. 8:00~12:00期间,光照强度是导致甲、乙两组春茶光合速率均加快的主要因素 【答案】D 【解析】 【分析】 据题意可知,该实验的自变量为单作和间作,春茶和夏茶,因变量是净光合速率,据图1可知春茶单作净光合速率大于间作,据图2可知,夏茶单作有午休现象,间作没有午休现象。 【详解】A、季节、种植方式和一天中的不同时间等都是本实验的可变因素,A正确; B、春茶单作净光合速率大于间作,故春季单作更适合茶叶的生产,B正确; C、夏季乙组12:00时净光合速率一直增大,原因是由乔木的遮阴,相反甲组缺乏遮荫,叶面温度上升较快而出现光合午休,C正确; D、8:00~12:00期间,光照强度增加和温度升高导致甲、乙两组春茶光合速率均加快,D错误。 故选D。 24.某病毒W通过呼吸道感染小鼠后,会引起小鼠的T淋巴细胞功能丧失、B淋巴细胞破裂, 导致其易患肿瘤。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将病毒 W接种在小鼠呼吸道分泌的粘液中可实现增殖 B. 病毒 W会导致小鼠患免疫缺陷病,因为其体液免疫功能下降 C. 辅助性 T细胞和效应毒性 T细胞发生免疫功能时都会发生胞吐过程 D. 患病前若给小鼠接种病毒 W疫苗可预防肿瘤是因为该疫苗可直接作用于肿瘤细胞 【答案】C 【解析】 【分析】 体液免疫过程: 【详解】A、病毒只能寄生在活细胞才能生存,A错误; B、分析题意可知,病毒W可引起小鼠的B淋巴细胞破裂、T淋巴细胞功能丧失,丧失细胞免疫和部分体液免疫,B错误; C、辅助性T细胞和效应毒性T细胞都能分泌淋巴因子,淋巴因子的本质是蛋白质,会涉及到胞吞和胞吐这两种物质跨膜运输方式,C正确; D、患病前若给小鼠接种病毒W疫苗可预防肿瘤是因为该疫苗可作为抗原刺激小鼠产生特异性免疫反应,D错误。 故选C。 25.下图是某家族的遗传系谱图,该家族有甲、乙两种单基因遗传病。假设甲遗传病由 A(a)控制,乙遗传病由 B(b)控制,已知Ⅱ1、Ⅱ6不携带乙病致病基因,人群中甲病的患病率为 19%。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 甲病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判断的依据是Ⅱ5、Ⅱ6产生了Ⅲ3 B. Ⅲ2的甲病、乙病致病基因分别来自 I1和 I2 C. 若Ⅲ1和Ⅲ4结婚,生育出的子女患病的概率为 7/24 D. 若Ⅲ1和一名只患甲病的男性结婚,生育出的子女患病的概率为 89/152 【答案】C 【解析】 【分析】 据图分析,Ⅱ5和Ⅱ6均患甲病,却生出了不患甲病的女儿,说明甲病属于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不患乙病的Ⅱ1和Ⅱ2生出了患乙病的Ⅲ2,说明乙病的遗传方式是隐性遗传病,已知Ⅱ1不携带乙病致病基因,则乙病的遗传方式属于伴X隐性遗传病,据此答题。 【详解】A、依据是患甲病的Ⅱ5、Ⅱ6产生了不患甲病的Ⅲ3,可推出甲病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A正确; B、Ⅲ2的甲病来自于Ⅱ2、Ⅱ2的甲病来自于I1,Ⅲ2的乙病也来自Ⅱ2,Ⅱ2的乙病来自于I2,B正确; C、Ⅲ1(aaXBX_)和Ⅲ4(A_XBY)结婚,后代患甲病的概率为1-2/3×1/2=2/3,患乙病的概率为1/2×1/4=1/8,则不患病的概率为1/3×7/8=7/21,患病的概率为17/24,C错误; D、若Ⅲ1和一名只患甲病的男性结婚,生育的子女不患甲病的概率是18/19×1/2=9/19,不患乙病的概率为1-1/2×1/4=7/8,则后代不患病的概率为9/19×7/8=63/152,后代患病的概率为89/152,D正确。 故选C。 二、非选择题 26.下图 1 为某生态系统的能量金字塔,其中P 表示生产者,D 表示分解者,C 表示消费者。图 2 为碳的全球循环示意图,A、B、C 代表生态系统中的生物成分,回答下列问题: (1)图1中P的能量为该生态系统的________量,图1还反映了生态系统各_____间的能量关系,其中能量从一级消费者至二级消费者的传递效率为____%(保留一位小数),由此图可得出生态系统能量传递具有的____特点。 (2)图2中③代表的种间关系是____,B对应图1中的____(填字母),图中应另添加导致大气中二氧化碳增加的________过程。 (3)当环境变化导致____的变动,从而引起相关种群数量的上下波动。 【答案】 (1). (总)初级生产 (2). 营养级 (3). 11.4% (4). 逐级递减 (5). 捕食或寄生 (6). D (7). 燃料的燃烧作用 (8). 出生率和死亡率 【解析】 【分析】 图1表示能量金字塔,P表示生产固定的能量,D表示流向分解者的能量,C表示流向消费者的能量。图2中A是生产者,C消费者,B是分解者,①代表光合作用,②代表呼吸作用,④代表微生物的分解作用,据此答题。 【详解】(1)生产者固定的能量表示该生态系统总的初级生产量。能量流动沿着食物链食物网传递,图1还反映了生态系统各营养级间的能量关系。能量从一级消费者至二级消费者的传递效率为383/3368≈11.4%,反应了生态系统的能量传递具有逐级递减的特点。 (2)③表示生产者被消费者消费属于捕食或寄生关系。B是分解者,对应图1的中D。化石燃料的燃烧会导致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增加。 (3)出生率和死亡率直接影响种群的数量波动。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生态系统中的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的相关知识,识记和理解能量流动的过程以及物质循环中各种组分之间的关系是解答本题的关键。 27.研究人员发现一种水稻突变体,通过相同且适宜的条件下测定并比较突变体与相应野生型水稻的一些指标,结果如下图和表所示。请回答问题: (1)图中测定的光合速率为单位时间、单位叶面积植物对CO2的_______速率。正常情况下, CO2 是通过________________循环逐步形成三碳糖的,该过程对温度的变化比光反应敏感的主要原因是参与该过程有关酶的________________ 更多。 (2)要测定两种植株叶片中的色素含量,可将经烘干处理的叶片剪碎、加入相应的物质研磨、___得到色素提取液,此后经_______处理再定量测出各类色素的含量。 (3)从图表分析可知,突变体和野生型的____和呼吸速率相近;在相同光强度下,突变体的光反应速率____(填“大于”、“等于”或“小于)野生型,出现上述结果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__。 【答案】 (1). 吸收 (2). 卡尔文 (3). 种类和数量 (4). 过滤 (5). 分离 (6). 光饱和点(或光补偿点) (7). 大于 (8). 突变体的气孔导度较大,吸收的CO2较多,碳反应速率较高 【解析】 【分析】 据图分析,在一定范围内,突变体和野生型的光合速率随着光照强度的增加而增加,达到光饱和时,二者光照强度相近。据表分析,野生型的叶绿素含量和类胡萝卜素含量均大于突变型,而气孔导度小于突变体,据此答题。 【详解】(1)图中测定的是表观光合速率,即单位时间、单位叶面积植物对CO2的吸收速率。 在光合作用的暗反应阶段,1分子二氧化碳与五碳化合物结合生成2分子三碳化合物,然后三碳化合物在光反应提供的[H]和ATP的作用下,最终形成三碳糖(实际上是三碳糖磷酸),这个过程叫做卡尔文循环。暗反应阶段参与的酶的种类和数量远远多于光反应阶段参与的酶,因而暗反应过程对温度变化更敏感。 (2)光合色素的提取中在剪碎的叶片中加入无水乙醇、碳酸钙和二氧化硅后进行研磨,经尼龙布过滤得到色素提取液,后经分离处理再定量测出各类色素的含量。 (3)根据图表分析,突变体和野生型的光饱和点(或光补偿点)相近。在相同的光照强度下,突变体的光合速率大于野生型,则突变体的光反应速率也大于野生型,根据表格分析主要的原因是突变体的气孔导度较大,吸收的CO2较多,碳反应速率较高。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光合作用的过程及影响因素和绿叶中色素的提取和分离等相关知识,解答本题的关键在于熟练掌握色素提取与分离的原理和过程以及光合作用的光反应阶段、暗反应阶段的具体过程。 28.性别决定类型为 XY 型的某二倍体植物,其花色和叶型分别受两对等位基因 A/a、B/b 控制,并且有一基因会导致某一类配子在受精前死亡。现有一红花宽叶雌株与一白花宽叶雄株杂交,所得 F1 全为红花植株,F1 雌、雄植株相互交配得 F2,F2 表现型及比例如下表: F2 表现型 红花宽叶雌株 白花宽叶雌株 红花宽叶雄株 白花宽叶雄株 红花窄叶雄株 白花窄叶雄株 比例 1/4 1/12 3/8 1/8 1/8 1/24 请回答: (1)花色和叶型的遗传遵循____定律,理由是____。 (2)让F2代雌、雄植株相互交配得F3,共有____种表现型;其中雄性植株的表现型有____,其比例为____。 (3)该种植物受精前致死的配子类型是____,为了验证该判断,最好取白花窄叶雄株与上述F2植株中的_________雌株杂交,预期杂交后代的表现型为_________。 【答案】 (1). 自由组合 (2). 控制二种性状的两对基因分别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或其中一对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另一对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 (3). 6 (4). 红花宽叶:白花宽叶:红花窄叶:白花窄叶 (5). 21:7:3:1 (6). 含Xb基因的雄配子 (7). 白花宽叶 (8). 均为白花宽叶雄株和白花窄叶雄株,无雌性子代 【解析】 【分析】 根据亲本红花和白花植株杂交后代都是红花可得红花为显性性状,子二代中雌雄都是红花:白花=3:1,没有性别差异,说明控制花色的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则亲本花色的基因型是AA×aa。对于叶型这对相对性状,子二代中雌性全为宽叶,雄性中宽叶:窄叶=3:1,说明控制叶型的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且宽叶对于窄叶为显性,则亲本对于叶型的基因型是XBX_×XBY,由于子二代出现了窄叶的性状,则亲本基因型是XBXb×XBY,两对性状合并则双亲的基因型是AAXBXb×aaXBY,据此答题。 【详解】(1)根据分析,控制花色和叶型的基因分别位于常染色体上和X染色体上,则花色和叶型的遗传遵循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 (2)F1的基因型及比例是AaXBXB:Aa XBXb:Aa XBY:Aa XbY=1:1:1:1。根据子二代雌雄中红花:白花均为3:1,说明A、a基因不会导致配子受精前死亡。对于叶型子一代产生的配子及其比例是(雌性:3/4XB,1/4Xb。雄性:1/4XB,1/4Xb,1/2Y)。子二代后代中应该有XbXb 的窄叶雌,而表格中雌性都表现为宽叶,说明含有Xb的雄配子在受精前会死亡。据此得出子二代产生的基因型及比例是1/4AA、1/2Aa、1/4aa。1/4XBXB、1/12XBXb、1/2XBY、1/6XbY。F2代雌、雄植株相互交配得F3,采用配子法,对于叶型雌性产生的配子是7/8XB、1/8Xb,雄性产生的配子是3/8XB、1/8Xb、1/2Y。则叶型中雌性产生1种宽叶的表现型,雄性产生宽叶和窄叶两种表现型,共3种表现型,结合花色产生的2种表现型,则F3共有6种表现型。雄性植株的表现型有4种,其中红花:白花=3:1,宽叶:窄叶=7:1,合并起来就是红花宽叶:白花宽叶:红花窄叶:白花窄叶=21:7:3:1。 (3)根据第二问可知含有Xb的雄配子在受精前会死亡。为了验证该判断,可以采取白花窄叶雄株与上述F2植株中的白花宽叶雌株(aaXBXB、aaXBXb)杂交,则后代的表现型是均为白花宽叶雄株和白花窄叶雄株,无雌性子代。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基因的自由定律与伴性遗传综合,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根据表格中子二代的性状分离比推算出亲本的基因型并判断出配子致死的基因型,难度相对较大。 29.原位固化技术是土壤污染治理中经常使用的一种成熟技术,在不搬移污染土层的情况下,通过一定的方式实现土壤固化的技术。MICP技术是通过向岩土中注入某种细菌以及胶结液(尿素和氯化钙溶液),利用该菌将尿素水解为铵离子和碳酸根离子,碳酸根离子与钙离子形成碳酸钙晶体,从而将岩土原位固化。某研究人员对该种微生物进行了分离并在最适生长条件(培养基配方见下表,培养温度35℃,摇床转速200r/min)下培养,测定了其生长曲线(结果如下图,A点为培养10h时的细菌浓度),请回答问题: KH2PO4 Na2HPO4 MgSO4▪7H2O 葡萄糖 尿素 蒸馏水 1.4g 2.1g 0.2g 10.0g 1.0g 定容1000ml (1)该技术利用的细菌是一种能分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细菌,培养基中的 KH2PO4和 Na2HPO4 主要作用除了提供细菌生存所需的无机盐外,还有__________的作用;若要分离鉴定合适的该菌种,需要制备的培养基中应在上述基础上加入____;使用该菌和胶结液进行岩石工程原位加固时,还需向深层的岩土介质补充____。 (2)该培养基使用前需要将尿素以外的成分进行高压蒸汽灭菌处理,灭菌锅的温度应控制于_____℃以上灭菌半小时左右,以防止葡萄糖发生分解____。 (3)扩大培养的过程中,若将摇床的转速由 200r/min增加为 250r/min,则上图生长曲线中 A点时的增长速率将____;通常在培养末期细菌的数量会显著减少,但实验人员实际测得的细菌浓度(OD600)下降较慢,最可能的原因是____。 【答案】 (1). 脲酶 (2). 维持培养液的pH 值(或维持一定的渗透压) (3). 琼脂糖和酚红 (4). 溶解氧 (5). 90 (6). 碳化 (7). 降低 (8). 死亡菌体蛋白质核酸没有分解(或测得的是蛋白质核酸浓度而不是细胞浓度; 或死亡菌体没有自溶,不能与活菌区分) 【解析】 【分析】 由于细菌分解在尿素的过程中合成脲酶,脲酶将尿素分解成氨,会使培养基碱性增强,PH升高,所以可以用检测pH的变化的方法来判断尿素是否被分解,可在培养基中加入酚红指示剂,尿素被分解后产生氨,PH升高,指示剂变红。 【详解】(1)该细菌能分解尿素作为碳源,说明该细菌能分泌脲酶。培养基中的 KH2PO4和 Na2HPO4是一对缓冲对,能维持培养液的pH 值。尿素分解菌通常采用酚红指示剂变红,还需在培养基中加入琼脂糖和酚红进行分离鉴定。该微生物属于需氧型,因而还需向深层的岩土介质补充溶解氧。 (2)高压蒸汽灭菌时,为了防止葡萄糖发生分解碳化,需将灭菌锅的温度控制在90℃以上,且灭菌半小时左右。 (3)若将摇床的转速由200r/min增加为250r/min,则提供的氧气量增多,微生物的繁殖速度加快,因此曲线中的A点增长率降低。通常在培养末期细菌的数量会显著减少,但可能由于死亡菌体蛋白质核酸没有分解,导致实验人员实际测得的细菌浓度(OD600)下降较慢。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微生物的分离培养等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能运用所学知识与观点,通过比较、分析与综合等方法对某些生物学问题进行解释、推理,做出合理的判断或得出正确结论的能力。 30.我省的青田“稻田养鱼”系统是一种历史悠久的生态农业方式,2005年被联合国评为“世界农业文化遗产地”。稻鱼共生系统通过“鱼食昆虫杂草-鱼粪肥田”的方式,实现了稻、鱼的丰收(注:鱼捕食的昆虫中含有多种水稻害虫)。 (1)鱼的引入有助于增加水稻种群的________,这里应用的核心技术是________________技术,目的是使物质和能量尽量流向____的部分。 (2)农田作为农户庭院生态系统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利用鱼捕食水稻害虫及鱼粪肥田的做法,一方面可增强____,减少了化肥和农药的使用,即减少了系统的____;另一方面增加了农民的收入,即增大了系统的____。 (3)为了更好地发展稻田养鱼系统,实现种植业和养殖业的优化,除了考虑鱼的品种及养殖量、水稻种植的品种及面积、社会及市场需要等因素外,还需要考虑____、_____(至少写出二点),才能更好地实现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的综合达成。 【答案】 (1). 环境容纳量 (2). 物质的良性循环 (3). 对人类最有益 (4). 土壤肥力 (5). 实际消费 (6). 有效贡献 (7). 劳动力、 (8). 畜力、稻鱼间的共作方式等 【解析】 【分析】 根据材料可知:稻鱼共生系统作为一种典型的农田生态系统。在这个系统中,鱼以杂草为食,起到清除杂草(减轻草害)的作用,同时鱼捕食昆虫(吞食害虫),起到除虫(减少病虫害)的作用,鱼类的翻土可增大土壤孔隙,起到松土的作用;鱼的排泄物增加土壤有机质含量,提高土壤肥力。 【详解】(1)鱼的引入能够清除水稻的竞争者,有助于增加水稻种群的环境容纳量。将鱼产生的代谢物重新利用,提高能量的利用率,实现操作的核心技术是物质的良性循环技术,这样做的目的是使物质和能量尽量流向对人类最有益的部分。 (2)利用鱼粪肥田可增强土壤肥力,利用鱼捕食水稻害虫可减少了化肥和农药的使用,减少了系统的实际消费,同时增加了农民的收入,增大了系统的有效贡献。 (3)除了考虑鱼的品种及养殖量、水稻种植的品种及面积、社会及市场需要等因素外,劳动力、畜力、稻鱼间的共作方式等也会影响生态系统的综合效益。 【点睛】本题主要以稻田养鱼生态系统为背景,考查能量流动意义和生态系统的价值等相关知识,主要考查了考生结合所学的生物知识对一些具体实际生活实例的应用能力和综合分析的能力。 31.多溴联苯醚(PBDEs)是家具家电中普遍存在的污染物。研究发现 PBDEs 会抑制两栖类动物的甲状腺激素分泌及变态发育过程(即蝌蚪发育成蛙),且作用效果与其浓度成正相关。为验证上述结论,某小组用下列材料用具进行了研究,写出实验思路并预期结果。 实验材料用具:生理状况相近的非洲爪蟾蝌蚪若干,高、中、低三种剂量的 PBDEs 溶液(用花生油配制),池塘水和普通饲料,大烧杯若干,直尺,甲状腺激素浓度测定装置等。 (说明:实验在适宜环境中进行,以对照组蝌蚪的尾巴完全消失为实验结束时间。) (1)实验思路: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_____________________。 ⑤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预期最终实验结果(要求在如下的坐标系中用曲线图表示出来)______________。 (3)分析与讨论 ①给蝌蚪的饲料中应含有一定量的____,防止其对体内甲状腺激素的合成产生影响。 ②研究得知PBDEs的化学结构与甲状腺激素的结构十分相似,据此分析PBDEs导致蝌蚪变态发育变慢的原因有____,____(至少写出二点)。 【答案】 (1). 实验思路①将生理状况相近的非洲爪蟾蝌蚪随机均分为四组,编号为甲、乙、丙、丁,放养在相应的大烧杯中,其中加适量且等量的池塘水。 (2). ②测量各组蝌蚪的甲状腺激素浓度和用直尺测每只蝌蚪的尾长,计算平均值。 (3). ③甲组每天提供适量的花生油和普通饲料,乙、丙、丁组每天提供等量的低、中高剂量的PBDEs溶液和普通饲料,实验在适宜环境中进行。 (4). ④每天定时按步骤② 测量并记录,直到甲组蝌蚪全部完成变态发育停止实验。 (5). ⑤统计分析所得数据。 (6). 预期实验结果 (7). 碘 (8). PBDEs直接与靶细胞的甲状腺受体竞争性结合,减弱了甲状腺激素的作用效果 (9). PBDEs过多负反馈作用于下丘脑和垂体,导致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和促甲状腺激素分泌的减少,引起体内甲状腺激素的减少 【解析】 【分析】 甲状腺激素是由甲状腺分泌的,它的主要作用是促进新陈代谢、促进生长发育、提高神经系统的兴奋性。甲状腺激素存在分级调节和反馈调节,当甲状腺激素含量较多时,会反过来抑制下丘脑和垂体分泌相应的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和促甲状腺激素。 【详解】(1)本实验是验证PBDEs 会抑制两栖类动物的甲状腺激素分泌及变态发育过程,因此需要排除初始甲状腺激素的含量,并通过检测蝌蚪尾巴的消失作为另一检测指标。实验遵循对照原则,单一变量原则和等量原则,不同剂量的PBDEs溶液,设置三组实验组,加花生油的为对照组,无关变量要做到相同,故实验思路为:①将生理状况相近的非洲爪蟾蝌蚪随机均分为四组,编号为甲、乙、丙、丁,放养在相应的大烧杯中,其中加适量且等量的池塘水。②测量各组蝌蚪的甲状腺激素浓度和用直尺测每只蝌蚪的尾长,计算平均值。③甲组每天提供适量的花生油和普通饲料,乙、丙、丁组每天提供等量的低、中高剂量的PBDEs溶液和普通饲料,实验在适宜环境中进行。④每天定时按步骤②测量并记录,直到甲组蝌蚪全部完成变态发育停止实验。⑤统计分析所得数据。 (2)PBDEs会抑制两栖类动物的甲状腺激素分泌及变态发育过程(即蝌蚪发育成蛙),且作用效果与其浓度成正相关,预期结果为PBDEs浓度越高,甲状腺激素含量越低,蝌蚪尾长越长,具体曲线图如下: (3)①甲状腺激素的合成需要碘原料,因此饲料中应含有一定量的碘,以防止其对体内甲状腺激素的合成产生影响。 ②PBDEs的化学结构与甲状腺激素的结构十分相似,能竞争性与甲状腺受体结合,减弱了甲状腺激素的作用效果。另一方面PBDEs过多负反馈作用于下丘脑和垂体,导致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和促甲状腺激素分泌的减少,引起体内甲状腺激素的减少。 【点睛】甲状腺激素的功能及影响因素和实验设计,考生要明确实验目的,先运用所学知识,找准实验原理,并根据题意找出实验的自变量和因变量,然后遵循单一变量原则和对照原则进行实验设计,最后根据实验原理和所学知识分析实验结果得出结论。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