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2019学年安徽省安庆市五校联盟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生物试题 解析版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2018-2019学年安徽省安庆市五校联盟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生物试题 解析版

安徽省安庆市五校联盟 2018-2019 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生物试题 第Ⅰ卷选择题 1.下表是人体细胞内液和细胞外液中的物质组成和含量的测定数据。下列相关说法中, 错误 的是( ) 成分(mmol/L) Na+ K+ Ca2+ Mg2+ Cl﹣ 有机酸 蛋白质 ② 142 5.0 2.5 1.2 103.3 6.0 160 ① ③ 147 4.0 1.25 1.0 114.0 7.5 1.0 ④ 10 140 2.5 10.35 25 ﹣ 47 A. ③与④的成分存在差异的主要原因是细胞膜的选择透过性 B. ②属于血浆,③属于组织液,②的蛋白质含量减少将会导致③的增多 C. ④中的 CO2 从产生的场所扩散到②,至少要穿越 3 层磷脂双分子层 D. ④属于细胞内液,因为它含有较多的蛋白质和 K+ 【答案】C 【解析】 【分析】 本题以表格信息为载体,考查学生对体液的组成成分及其关系、体内细胞与内环境的物质交 换等相关知识的识记和理解能力,以及获取信息、分析问题的能力。 【详解】分析表中信息可知:①中 Na+的含量明显高于④,说明①为细胞外液,④为细胞内液, 又因为②中蛋白质的含量明显高于③,据此可推知:②属于血浆,③为组织液,因此③与④ 的成分存在差异的主要原因是细胞膜的选择透过性,血浆中蛋白质含量减少将会导致组织液 增多,A、B 正确;④所示的细胞内液中的 CO2 产生于线粒体基质,扩散到②所示的血浆,至 少需穿过 2 层线粒体膜、1 层细胞膜、2 层毛细血管壁的上皮细胞膜,计 5 层生物膜,而每层 生物膜是由 1 层磷脂双分子层组成,所以至少要穿过 5 层磷脂双分子层,C 错误;④中含有较 多的蛋白质、K+,因此④属于细胞内液,D 正确。 【点睛】解答此题需抓住问题的实质:细胞外 Na+的含量高于细胞内,细胞内 K+的含量和蛋白 质的含量高于细胞外,血浆中蛋白质含量高于组织液和淋巴,据此准确定位表中①~④所指 代的体液的名称,进而分析各选项。 2.在一个以肌肉为效应器的反射弧中,如传出神经遭到破坏,而其他部分正常,当感受器受 到刺激后将表现为 ( ) A. 既有感觉又能运动 B. 失去感觉但能运动 C. 失去感觉同时肌肉无收缩反应 D. 有感觉但肌肉无收缩反应 【答案】D 【解析】 【分析】 由题文描述可知:本题考查学生对反射与反射弧等相关知识的识记和理解能力。 【详解】在一个以肌肉为效应器的反射弧中,如传出神经遭到破坏,而其他部分正常,当感 受器受到刺激后,产生的神经冲动可以沿着传入神经、脊髓中的神经中枢传到大脑皮层,因 此有感觉。但脊髓中的神经中枢发出的神经冲动不能通过传出神经传到效应器,所以肌肉无 收缩反应,不能运动。综上分析,A、B、C 均错误,D 正确。 3. 下列有关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静息时,神经纤维的膜外为正电位,膜内为负电位 B. 兴奋传导后,已兴奋的部位将恢复为静息状态的零电位 C. 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总是伴有细胞膜内外的电位变化 D. 神经纤维膜内局部电流的流动方向与兴奋传导方向一致 【答案】B 【解析】 兴奋传导后,已兴奋的部位将恢复为静息状态,静息电位是外正内负,不是零电位,B 错误。 【考点定位】细胞膜内外在各种状态下的电位情况 【名师点睛】静息电位及其产生机制:(1)概念:指细胞未受刺激时,存在于细胞膜内外两 侧的电位差.呈外正内负状态。(2)形成机制是:①安静状态下细胞膜对 K+有较高的通透能 力而对其他离子的通透能力较小;②细胞膜内外离子由于 Na+-K+泵的作用而呈现不均衡分布; ③细胞内 K+浓度大于细胞外而细胞外 Na+浓度大于细胞内。因此安静状态时 K+就会顺浓度差由 细胞内移向细胞外,造成膜内电位变负而膜外电位变正.外正内负的电位差一方面可随 K+的 外移而增加,另一方面,它又阻碍 K+的进一步外移.最后驱使 K+外移的浓度差和阻止 K+外移 的电位差达到相对平衡的状态,这时相对稳定的膜电位称为 K+平衡电位,它就是静息电位。 2、动作电位及其产生机制:(1)概念:是可兴奋细胞受到有效刺激时,其膜电位在静息电 位的基础上产生的一次快速而可逆的电位变化过程,包括峰电位和后电位。(2)形成机制: 峰电位的上升支是由大量 Na+快速内流形成,其峰值接近 Na+平衡电位;峰电位的下降支主要 是 K+外流形成的.后电位又分为负后电位和正后电位,它们主要是 K+外流形成的,正后电位 时还有 Na+泵的作用,从膜内泵出 3 个 Na+,从膜外泵入 2 个 K+。 4. 如图,甲、乙两个神经元之间形成突触,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乙神经元的细胞膜作为突触前膜 B. 神经递质由甲神经元释放,经过血液运输到乙 C. 刺激甲神经元,兴奋能够传到乙神经元 D. 甲神经元的神经递质自由扩散到突触间隙 【答案】C 【解析】 由图可知,乙神经元的树突膜作为突触后膜,A 错误;神经递质由甲神经元释放,通过突触间 隙运输到乙,B 错误;兴奋在神经元之间是单向传递,刺激甲神经元,兴奋能传递到乙神经元, C 正确;甲神经元的神经递质通过胞吐进入突触间隙,D 错误。 【考点定位】突触的结构;神经冲动的产生和传导 【名师点睛】解决此类题目的关键,要掌握基因工程应用的如下几个方面:(1)兴奋是以电 信号的形式沿着神经纤维传导的。(2)当兴奋传到神经末梢时,突触前膜内的突出小泡受到 刺激,就会释放一种化学物质--神经递质(3)神经递质只能与突触后膜上的特异性受体结合, 引发突触后膜电位变化,即引发一次新的神经冲动。(4)神经递质只存在于突触前膜的突触 小泡中,因此只能由前膜释放作用后膜。 5.当人体处于饥饿状态时( ) A. 肾上腺素分泌增加,胰高血糖素分泌增加 B. 肾上腺素分泌减少,胰高血糖素分泌增加 C. 肾上腺素分泌减少,胰高血糖素分泌减少 D. 肾上腺素分泌增加,胰高血糖素分泌减少 【答案】A 【解析】 【分析】 由题文和选项的描述可知:本题考查学生对血糖调节的相关知识的识记和理解能力。 【详解】当人体处于饥饿状态时,血糖因消耗而导致其浓度降低,此时对胰岛 A 细胞的刺激 增强,导致胰高血糖素的分泌量增多;同时,下丘脑某一区域的兴奋性增强,通过相关神经 作用于肾上腺,导致肾上腺素分泌增加。综上分析,A 正确,B、C、D 均错误。 6. 下列关于高等动物体内激素的叙述错误的是( ) ①激素调节比神经调节更迅速、更持久 ②激素的分泌不只受神经调节 ③激素的合成场所都是核糖体 ④激素由内分泌腺分泌后随血液循环选择性的运送到特定的组织器官,起调节作用 A. ①②③ B. ①③ C. ③④ D. ①③④ 【答案】D 【解析】 相对于激素调节而言神经调节更迅速、更持久,①错误;②激素的分泌可能受神经的调节, 也可能受体液调节,②正确;蛋白质类的激素合成的场所是核糖体,非蛋白质类的激素合成 的场所不是核糖体,③错误;激素由内分泌腺分泌后随血液循环运送到全身各处,没有选择 性,并作用于特定的于组织器官、靶细胞,④错误. 【考点定位】动物的激素调节 【名师点睛】动物的激素调节:由内分泌器官(或细胞)分泌的化学物质对生命活动的调节。 (1)促胰液素是人们发现的第一种激素。 (2)激素调节的三个特点: ①微量和高效:激素在血液中含量很低,但能产生显著的生理效应,这是由于激素的作用被 逐级放大的结果。 ②通过体液运输内:分泌腺产生的激素扩散到体液中,由血液来运输,临床上常通过抽取血 样来检测内分泌系统的疾病。 ③作用于靶器官、靶细胞: ①靶器官、靶细胞含义:能被特定激素作用的器官、细胞就是该激素的靶器官、靶细胞。 ②作用机理:靶器官、靶细胞上含有能和相应激素特异性结合的受体,当激素与受体结合后, 引起细胞代谢速率的改变,从而起到调节作用。激素产生后随血液运往全身,但只作用于靶 器官和靶细胞。 ③不同的激素都有自己特定的靶器官、靶细胞,但范围有大有小,如甲状腺激素几乎对所有 的细胞都起作用,而促甲状腺激素只作用于甲状腺。 7.下丘脑是调节内脏活动和内分泌活动的较高级神经中枢所在。据图判断下列叙述不正确的 是( ) A. 由 a 引起下丘脑分泌①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增多,进而使甲状腺激素分泌增多 B. 由 b 引起下丘脑释放②抗利尿激素,使细胞外液渗透压降低 C. 由 c 引起下丘脑某区域兴奋,促进两种激素③肾上腺素、胰高血糖素的分泌增多,使血糖 升高 D. 由 d 引起,通过下丘脑的体温调节作用,使④甲状腺激素增多,导致体内产热量增加 【答案】B 【解析】 【分析】 本题以图文结合为情境,综合考查学生对甲状腺激素分泌的分级的调节、水盐平衡调节、血 糖调节和体温调节的相关知识的识记和理解能力,以及获取信息、分析问题的能力。 【详解】a 过度紧张会引起下丘脑分泌①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增多,进而促进垂体分泌促甲 状腺激素,促甲状腺激素作用于甲状腺,最终使甲状腺激素分泌增多,A 正确;b 细胞外液渗 透压升高,对下丘脑渗透压感受器的刺激增强,导致由下丘脑分泌经垂体释放的②抗利尿激 素的含量增加,促进肾小管、集合管对水的重吸收,从而减少尿量,使细胞外液渗透压降低, B 错误;c 血糖含量降低,引起下丘脑有关神经兴奋,进而促进③肾上腺分泌的肾上腺素、胰 岛 A 细胞分泌的胰高血糖素增多,进而引起血糖升高,C 正确;d 寒冷环境,身体的冷觉感受 器受到刺激产生的兴奋,由有关神经传到下丘脑,通过下丘脑的体温调节作用,使④甲状腺 激素增多,促进细胞代谢,导致体内产热量增加,D 正确。 8. 下列有关人体免疫的叙述正确的是(  ) ①血浆中溶菌酶的杀菌作用属于人体的第一道防线 ②抗原都是外来异物 ③人体分泌的乳汁中含有某些抗体 ④吞噬细胞可参与特异性免疫 ⑤过敏反应一般不会破坏组织细胞 ⑥HIV 主要攻击人体的 T 细胞,引起自身免疫病 ⑦对移植器官的排斥是通过细胞免疫进行的 A. ①④⑤⑦ B. ①②③⑦ C. ③④⑤⑦ D. ②③⑥⑦ 【答案】C 【解析】 血浆中溶菌酶的杀菌作用属于人体的第二道防线,①错误;能够引起机体产生特异性免疫的 物质叫做抗原。抗原具有大分子、一般异物性和特异性的性质。但抗原不一定都是异物,也 可能是机体衰老的细胞或癌细胞等,②错误;抗体主要分布在血浆、组织液和外分泌液中, 所以人体分泌的乳汁中含有某些抗体,③正确;吞噬细胞可在特异性免疫中吞噬处理抗原, 吞噬抗原—抗体的结合物,④正确;过敏反应一般不会破坏组织细胞,不引起组织严重损伤, ⑤正确;HIV 主要攻击人体的 T 细胞,引起人的免疫缺陷病,⑥错误;对移植器官的排斥是通 过效应 T 细胞攻击,即细胞免疫进行的,⑦正确。因此,C 项正确,A、B、D 项错误。 9.科学研究揭示,与病毒和肿瘤作战的 T 细胞,具有短期保护和长期保护的分工。当研究人 员捕捉到刚刚分化的 T 细胞时,T 细胞相反的两极分别生成了两类不同的蛋白,一类蛋白带 有“战士”的分子标记,另一类显示“记忆细胞”的特性,而记忆 T 细胞能潜伏多年,以防 备未来的异物入侵。下列关于记忆 T 细胞的说法正确的( ) A. 记忆 T 细胞再次受到相同抗原刺激后,能够迅速地产生大量的抗体 B. 记忆 T 细胞一旦产生就能够永久记忆 C. 记忆 T 细胞能够呈递抗原并激活靶细胞内的溶酶体酶 D. 记忆 T 细胞和效应 T 细胞相比,细胞中 DNA 相同,RNA 不同 【答案】D 【解析】 试题分析:记忆 T 细胞再次受到相同抗原刺激后,能迅速分化形成效应 T 细胞,效应 T 细胞 通过与靶细胞密切接触,激活靶细胞中的溶酶体酶,使靶细胞裂解死亡;故 AC 错误; 不同的记忆 T 细胞保存时间不同,B 错误; D 中同一个体二者的 DNA 相同,但是形成的蛋白质不同,故产生的 RNA 不同,D 错误; 考点:记忆 T 细胞的产生和作用 点评:这类型的题目关键在识记细胞免疫过程 10.小明最近到医院体检,体检报告中的肝功能检验结果显示:乙肝抗原呈阴性(-),乙肝 抗体呈阳性(+)。他说自己没有注射过乙肝疫苗,就此结果向你咨询,你应该给他怎样的合 理建议(说明:“+”表示有,“-”表示没有)( ) A. 你体内没有乙肝病毒,但含有乙肝抗体说明你可能曾感染乙肝病毒后痊愈了 B. 你体内没有乙肝病毒,但含有乙肝抗体一定是妈妈怀孕时传递给你的免疫力 C. 你体内带有乙肝抗体,说明一定也有乙肝病毒,需要到医院就诊 D. 你体内没有乙肝病毒,但含有乙肝抗体,这是父母遗传给你的免疫力 【答案】A 【解析】 【分析】 由题文和选项的描述可知:本题考查学生对体液免疫等相关知识的识记和理解能力。 【详解】机体在抗原的刺激下才能产生抗体。小明肝功能检验结果显示,乙肝抗原呈阴性, 说明其体内没有乙肝病毒,小明也没有注射过乙肝疫苗,但含有乙肝抗体,说明其可能曾感 染乙肝病毒后痊愈了,A 正确;母亲怀孕时传递给子代的抗体一般只能存留六个月左右,小明 说自己没有注射过乙肝疫苗,说明其所处的年龄阶段,其体内不可能还存留有母亲传给他的 抗体,B 错误;小明体内没有乙肝病毒,但含有乙肝抗体,不需要到医院就诊,C 错误;父母 遗传给他的免疫力由遗传物质决定的,如果没有乙肝病毒或疫苗,产生乙肝抗体的基因不会 表达出抗体蛋白,D 错误。 的 11. 植物茎向光生长的主要原理是( ) A. 单侧光使茎背光一侧生长素分布较多,促进了该侧细胞的分裂,使其生长快 B. 单侧光使茎背光一侧生长素分布较少,促进了该侧细胞的分裂,使其生长快 C. 单侧光使茎背光一侧生长素分布较多,促进了该侧细胞的伸长,使其生长快 D. 单侧光使茎背光一侧生长素分布较少,促进了该侧细胞的伸长,使其生长快 【答案】C 【解析】 植物茎在单侧光照射下,使生长素向背光侧移动,导致茎背光一侧生长素分布较多,促进了 该侧细胞的伸长,使其生长快,从而出现向光性。所以 C 正确。 12. 摘除植物的顶芽后,侧芽将会因生长素 (  ) A. 浓度增高,发育成枝 B. 浓度增高,生长受抑制 C. 浓度降低,发育成枝 D. 浓度降低,生长受抑制 【答案】C 【解析】 试题分析:顶端优势:植物顶芽优先生长,侧芽受抑制的现象,因为顶芽产生生长素向下运 输,大量积累在侧芽,使侧芽生长受抑制。摘除顶芽后,侧芽的生长素浓度低,促进生长, 发育成枝;故选 C. 考点:考查顶端优势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自然界和 社会生活中的一些生物学问题。 13.某生物小组为测定适合杨树枝条扦插的最适 NAA(萘乙酸)浓度,设计了下列实验步骤: ①配制相对浓度依次为 2、2.5……6 的 NAA 溶液 9 份。②将杨树枝条随机均分为 9 份,并将 枝条的基部分别浸泡到 1~9 号 NAA 溶液中。③一天后,取出枝条分别进行扦插。④十天后, 对扦插枝条的生根情况进行统计并记录。下列选项中,属于该实验自变量和无关变量的是( ) A. 枝条的生根数量;枝条的长度、生长状况等 B. NAA(萘乙酸)的浓度;枝条生根数量 C. NAA(萘乙酸)的浓度;枝条的长度、生长状况等 D. 枝条的长度、生长状况等;NAA(奈乙酸)的浓度 【答案】C 【解析】 【分析】 本题以“探究 NAA(萘乙酸)对杨树枝条扦插的最适浓度”的实验为依托,考查学生对自变量、 因变量和无关变量的含义的相关知识的识记和理解能力。 【详解】依题意可知:本实验的目的是探究 NAA(萘乙酸)对杨树枝条扦插的最适浓度,自变 量 NAA(萘乙酸)的浓度,因变量是枝条的生根数量,而枝条的长度、生长状况等均为无关变 量。综上分析,C 正确,A、B、D 均错误。 14.图一是将含有生长素的琼脂块放在切去尖端的胚芽鞘的一侧,胚芽鞘弯曲的情况(弯曲角 度用 A 表示);图二是生长素对胚芽鞘生长的影响作用示意图。由此我们可以判断下列叙述错 误的是 A. 琼脂块中生长素浓度在 b 点时, A 具有最大值 B. 当生长素浓度小于 b 点浓度时,随生长素浓度的增加 A 逐渐减小 C. 只有生长素浓度高于 c 点浓度时,生长素才会抑制胚芽鞘的生长 D. 由图二可知生长素对于胚芽鞘的生长作用具有两重性 【答案】A 【解析】 【分析】 图 1:胚芽鞘弯曲程度越大,A 越小.实验设计需遵循对照原则,欲证明生长素具有促进生长 的作用,应设计空白对照组.图 2:横坐标以上的部分代表促进作用,横坐标上的点代表既不 促进也不抑制,而横坐标以下部分(C 点以后)代表抑制作用。 【详解】琼脂块中生长素浓度在 b 点时,促进作用最大,胚芽鞘一侧生长最快,其弯曲程度 最高,A 具有最小值,A 错误;琼脂块中生长素浓度在 b 点时,促进作用最大,胚芽鞘一侧生 长最快,其弯曲程度最高,A 具有最小值.因此,当生长素浓度小于 b 点浓度时,随生长素浓 度的增加 A 逐渐减小,B 正确;横坐标以上的部分代表促进作用,横坐标上的点代表既不促进 也不抑制,而横坐标以下部分(C 点以后)代表抑制作用,C 正确;由图 2 曲线可知,低浓度 生长素促进生长,高浓度生长素抑制生长,即生长素作用具有两重性,D 正确。 【点睛】注意生长素浓度生理作用的两重性理解——在低浓度范围(图示为小于 d),促进生 长;在高浓度范围(大于 d),抑制生长;二者均能够体现,才体现了生长素的两重性特点。 15.下列有关植物激素的应用叙述中,正确的是( ) A. 在果树挂果时,利用乙烯利促进果实细胞体积增大 B. 在扦插时,可用细胞分裂素处理插条以促进插条生根 C. 果实成熟时,施用脱落酸可促进果实成熟 D. 在园林栽培中,可用赤霉素来促进植物细胞伸长,使植株增高 【答案】D 【解析】 乙烯,能使植物生长减慢,促进叶落和果实成熟,不能促进果实细胞体积增大。促进果实细 胞体积增大的是生长素,A 错误;细胞分裂素,可以刺激细胞分裂,在扦插时,可用生长素处 理插条以促进插条生根,B 错误;促进果实成熟的是乙烯。脱落酸是促进落花落果的,C 错误; 赤霉素可促进植物细胞伸长,从而促进植物的增高,D 正确。 【点睛】解答本题关键能理清植物激素的种类和功能,特别要记清楚乙烯是促进果实成熟, 而生长素是促进果实生长发育。 16.为了验证胚芽鞘尖端确实能产生促进生长的某种物质,在用胚芽鞘和琼脂块等材料进行实 验时,对照实验的设计思路是 A. 将完整的胚芽鞘分别置于单侧光照射和黑暗条件下 B. 将胚芽鞘尖端和未放过尖端的琼脂块分别置于胚芽鞘切面的同一侧 C. 将未放过尖端的琼脂块和放过尖端的琼脂块分别置于胚芽鞘切面的同一侧 D. 将胚芽鞘尖端和放过尖端的琼脂块分别置于胚芽鞘切面的同一侧 【答案】C 【解析】 试题分析:验证胚芽鞘尖端确实能产生某种促进生长的物质,不能直接用胚芽鞘尖端,可以 用未放过尖端的琼脂块和放过尖端的琼脂块分别置于胚芽鞘切面的同一侧,以排除琼脂块本 身的作用。 考点:本题考查生长素的发现。 17.将一盆栽植物横放于地,则其水平方向的主根近地一侧生长素浓度变化的曲线为(图中虚 线表示对根生长既不促进也不抑制的生长素浓度) A. B. C. D. 【答案】A 【解析】 【分析】 植物生长素的作用具有两重性,即低浓度促进植物的生长,高浓度抑制植物的生长。植物的 根对生长素敏感,横放的根近地侧生长素浓度高于远地侧生长素浓度,表现出抑制生长,而 远地侧表现出促进生长,所以根会向地弯曲生长。 【详解】盆栽植物没有横放以前主根两侧生长素浓度相同,促进生长作用也相同;横放以后, 由于重力作用,主根近地侧生长素浓度逐渐增大,由于根对生长素敏感,所以近地侧生长素 浓度表现为先促进后抑制,反映在曲线上就是生长素浓度逐渐升高并跨过对根生长既不促进 也不抑制的生长素浓度的虚线。 故选:A。 【点睛】本题结合曲线图,考查生长素的作用特点,意在考查学生分析曲线图的能力和理解 能力。 18.下列关于种群的叙述,正确的是( ) ①内蒙古草原上的全部牛是一个种群 ②池塘中所有的鱼是一个种群 ③稻田中所有的三化螟是一个种群 ④种群密度的决定因素是年龄组成、性别比例 ⑤决定种群密度大小的最直接因素是出生率和死亡率、迁入率和迁出率 A. ①③⑤ B. ③⑤ C. ②④⑤ D. ②④ 【答案】B 【解析】 【分析】 由题文和选项的描述可知:本题考查学生对种群的内涵、种群特征的相关知识的识记和理解 能力。 【详解】在一定的区域内,同种生物的所有个体构成一个种群。内蒙古草原上的全部牛包含 多种生物,不是一个种群,①错误;池塘中所有的鱼包含多种鱼类,不是一个种群,②错误; 稻田中所有的三化螟为同一种生物,是一个种群,③正确;决定种群大小和种群密度的直接 因素是出生率和死亡率、迁入率和迁出率,④错误,⑤正确。综上分析,供选答案组合,B 正 确,A、C、D 均错误。 19.野生动物研究所对某草原的一种野兔进行了调查,所调查区域的总面积为 5hm2。统计所捕 获野兔的数量、性别等,进行标记后放归;一段时间后进行重捕与调查。所得到的调查数据 如下表: 捕获数 雌性个体数 雄性个体数 标记数 初捕 50 28 22 50 重捕 50 32 18 10 以下是某同学对该数据的分析,你认为正确的是( ) A. 该草原野兔的平均种群密度约为 250 只/hm2 B. 此调查方法可以用来调查土壤中小动物物种的丰富度 C. 如果野兔在被捕捉过一次后更难捕捉,统计的种群密度会比实际低 D. 两次捕获期间,若有较多个体的出生或死亡,则统计数据就不准确 【答案】D 【解析】 【分析】 由题文和选项的描述可知:本题考查学生对种群密度的调查方法、土壤中小动物类群丰富度 的研究的相关知识的识记和理解能力。 【详解】依题意和表中信息可知:该草原野兔的平均种群密度约为[(50×50)÷10]÷5= 50 只/hm2,A 错误;此调查方法为标志重捕法,调查土壤中小动物物种的丰富度宜采用取样器取 样法,B 错误;如果野兔在被捕捉过一次后更难捕捉,会使第二次捕获的有标记的个体数偏小, 导致统计的种群密度会比实际值偏大,C 错误;两次捕获期间,若有较多个体的出生或死亡, 会导致统计的数据不准确,D 正确。 20.某岛屿引入外来物种野兔,研究人员调查了 30 年间野兔种群数量的变化,并据此绘制了 λ 值变化曲线。以下叙述正确的是( ) A. 第 1 年至第 5 年间野兔种群数量保持相对稳定 B. 第 5 年起野兔种群数量开始下降 C. 第 15 年至第 20 年间野兔种群数量呈“J”型增长 D. 第 20 年至第 30 年间野兔种群数量增长率为 0 【答案】D 【解析】 1-5 年 λ>1,而且不变,种群增长速率=λ-1,A 错误;第 5 年到 10 年之间 λ>1,野兔种 群数量持续增加,B 错误;15 年到 20 年之间 λ<1,则种群数量越来越少,出生率小于死亡 率,C 错误;20~30 年之间 λ=1,种群数量保持不变,种群增长率为 0,D 正确。 【考点定位】种群的数量变化。 21.资源的合理使用能使产量最大化,又不影响资源的持久利用。自然种群增长呈 S 型曲线。 K 表示种群的最大值,N 表示种群数量水平。根据下表,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曲线上的点 种群大小 (K-N)/K 种群的增长量 S1 20 0.90 18 S2 50 0.75 38 S3 100 0.50 50 S4 150 0.25 38 S5 180 0.10 18 A. 环境阻力对种群增长 影响出现在 S4 点之后 B. 防治蝗虫应在蝗虫数量达到 S3 点之前进行 C. 渔业捕捞后需控制剩余量在 S3 点 D. 该种群数量的最大值(K 值)应为 200 【答案】A 【解析】 【分析】 本题以题文与表格信息结合的形式,考查学生对种群数量的变化及其应用的相关知识的识记 和理解能力,以及获取信息、分析问题的能力。 【详解】已知自然种群增长呈“S”型曲线,究其原因是自然界的资源和空间总是有限的,说 明环境阻力对种群影响始终存在,并不是出现在 S4 点之后,A 错误;依题意并分析表中信息 可知:在 S3 点时,该种群的数量 N=100、(K-N)/K=0.5,解得 K=200,此时种群的数量为 K/2,增长速率最大,因此对蝗虫等害虫的防治,应在其数量达到 S3 点之前进行,以便将其数 量控制在较低水平,B 正确;渔业捕捞后需控制剩余量在 S3 点,因为此时种群的增长速率最 大,有利于鱼类资源的更新,C 正确;综上分析,该种群数量的最大值(K 值)应为 200,D 正确。 22.下图中甲、乙、丙分别表示在有限空间内培养(或饲养)两种生物的实验结果。下列相关 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的 A. 它们分别呈互利共生(甲)、捕食(乙)、竞争(丙)关系 B. 豆科植物与根瘤菌种群数量的消长关系如甲图所示 C. 噬菌体与细菌的种群数量消长关系如乙图所示 D. 丙实验过程中,两种生物之间的竞争程度由弱到强再到弱 【答案】C 【解析】 据图分析,甲图表示互利共生,乙图表示捕食,丙图表示竞争,A 正确;豆科植物和根瘤菌之 间为互利共生,如图甲所示,B 正确;乙图是捕食关系图,而噬菌体与细菌是寄生关系,C 错 误;丙图初期两种生物数量都较少,因此竞争较弱,随着两种生物数量的增加,竞争加强, 竞争中有一种生物失败消失了,因此最终两种生物之间的竞争又减弱,D 正确。 【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掌握种间关系的种类及其概念,并能够根据图中曲线判断三幅图 的种间关系,结合实例分析答题。 23.下列有关群落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 A. 群落的稳定性与群落中物种丰度呈正相关 B. 群落中垂直结构的形成有利于自然资源的充分利用 C. 群落中的优势种通常都占有竞争优势,且这种优势是在不断变化的 D. 测定群落中物种丰度的最简单方法是识别组成群落的各种生物并列出它们的名录 【答案】C 【解析】 【分析】 由题文和选项的描述可知:本题考查学生对物种丰度的内涵及其测定方法、群落的结构等相 关知识的识记和理解能力。 【详解】物种丰度是指群落中物种数目的多少,群落中物种丰度越高,说明群落结构越复杂, 稳定性越高,因此群落的稳定性与群落中物种丰度呈正相关,A 正确;群落的垂直结构是指在 垂直方向上具有明显的分层现象,该结构的形成有利于自然资源的充分利用,B 正确;群落中 的少数种类生物,能够凭借自己的大小、数量和生产力对群落产生重大影响,这些种类常被 称为群落的优势种,优势种具有个体数量多、通常会占有竞争优势并常常在群体中占有持久 不变优势的识别特征,C 错误;通过识别组成群落的各种生物并列出它们的名录,是测定群落 中物种丰度的最简单方法,也是群落调查的基本内容,D 正确。 24.下图表示某处于平衡状态的生物种群因某些变化导致种群中生物个体数量改变的四种情 形。有关产生这些变化的原因的分析中,不正确的是( ) A. 若图①所示为草原生态系统中某羊群,则 a 点后的变化原因可能是过度放牧 B. 若图②所示为某湖泊中草鱼的数量,则 b 点后的变化原因就是草鱼的繁殖能力增强 C. 图③中 c 点后发生的变化表明生态系统的抵抗外来干扰的能力有一定限度 D. 图④曲线可用于指导灭虫,如果将害虫消灭在起始阶段,才能达到理想效果 【答案】B 【解析】 【分析】 本题以反映种群数量变化的曲线图为情境,考查学生对种群数量的变化、生态系统的自我调 节能力等相关知识的识记和理解能力,以及获取信息、分析问题的能力。 【详解】曲线①表明该种群个体数量突然过度增加,导致环境中生物容纳量(K 值)下降,若 图①所示为草原生态系统中某羊群,则 a 点后的变化原因可能是过度放牧,A 正确;曲线②表 明该种群个体数量增加并且达到新的平衡,K 值增加,可能是由于外界变化,如增加营养、空 间等,环境条件更加优越,可见,若图②所示为某湖泊中草鱼的数量,则 b 点后的变化原因 不是草鱼的繁殖能力增强,B 错误;曲线③表明外界破坏超过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导致 生态系统崩溃,因此图③中 c 点后发生的变化表明生态系统的抵抗外来干扰的能力有一定限 度,C 正确;曲线④表明生态系统在受到较小干扰(种群数量等于 K/2)时,由于生态系统具 有自我调节能力,种群数量迅速恢复到原有状态,因此图④曲线可用于指导灭虫,如果将害 虫消灭在起始阶段,使其数量维持在较低水平,才能达到理想效果,D 正确。 【点睛】解答此题的关键是,熟记并理解“S”型增长曲线的形成条件等相关的基础知识,更 主要的:①理解曲线横纵坐标的含义、分析对比曲线的变化趋势及其各点所蕴含的生物学信 息;②再运用所学的知识加以分析合理地解释曲线各区段的含义,进行图文转换、实现对知 识的整合和迁移。 25.切除健康狗的胰脏,2 天后狗出现糖尿病的一切症状。随后连续给其注射一定量溶于某种 溶剂的胰岛素,发现其血糖含量恢复正常。由此推测:胰岛素能降低血糖的含量。为了证明 这一推论。你认为下列最适宜作为对照实验组的是: A. 既不切除健康狗的胰脏,又不注射胰岛素 B. 用溶解于另一种溶剂的胰岛素溶液进行注射 C. 切除健康狗体内的胰脏 2 天后,只注射等量用于该实验的溶剂 D. 将健康狗体内摘除的胰脏制成提取液,注射给切除胰脏的狗 【答案】C 【解析】 试题分析:设计实验的原则有对照原则、单一变量原则和等量原则等。本实验的自变量为胰 岛素的有无,因此对照组除了没有胰岛素外,其他条件均相同,故 C 正确。 考点:本题主要考查实验设计的原则,意在考查考生能对一些简单的实验方案做出恰当的评 价和修订的能力。 第Ⅱ卷非选择题 26.下图表示兴奋通过神经—骨骼肌接头引起骨骼肌收缩的部分过程。突触小泡释放乙酰胆碱 (Ach)作用于 A(受体兼 Na+通道),通道打开,Na+内流,产生动作电位。兴奋传导到 B(另 一受体)时,C(Ca2+通道)打开,肌质网中 Ca2+释放,引起肌肉收缩。分析回答: (1)神经—骨骼肌接头属于反射弧中的___________(结构)组成部分,骨骼肌细胞产生动作 电位时,膜外发生的电位变化为_________。 (2)轴突末端释放 Ach 的方式是________ ,Na+由通道进入细胞内,其运输的方式是 ___________。 (3)在神经—骨骼肌接头处,兴奋的传递是单向的,这是因为_____。 (4)神经—骨骼肌接头上存在分解 Ach 的胆碱酯酶,有机磷农药对胆碱酯酶有选择性抑制作 用。可推测有机磷农药中毒后,会出现___________症状。 (5)细胞外钙离子对钠离子存在“膜屏障作用”(即钙离子在膜上形成屏障,使钠离子内流 减少)。临床上血钙含量偏高,会引起________ 症状。 【答案】(8 分)(1)效应器 正电位变为负电位 (2)胞吐 协助扩散 (3)Ach 只存在于轴突末端 突触小泡中,只能由轴突末端释放作用于骨骼肌细胞膜(2 分) (4)肌肉持续收缩 (5)肌无力 【解析】 试题分析: 本题意在考查反射弧的结构以及兴奋在神经纤维间的传导,膜电位的变化和动作电位产生及 传导过程。 解析: (1)神经一骨骼肌接头属于反射弧中效应器(结构)组成部分,静息电位为外正内负,受到刺激 时,钠离子内流,产生动作电位,膜电位变为外负内正; (2)神经递质的释放方式为胞吐;钠离子以协助扩散的形式内流。 (3)在神经一骨骼肌接头处,兴奋的传递是单向的,这是因为兴奋只能由突出前膜释放,作用 于突触后膜;。 (4)有机磷农药对胆碱醋酶有选择性抑制作用,造成神经递质传递兴奋后不能立即降解,使突 触后膜持续兴奋,故肌肉会持续收缩。 (5)钙离子具有维持肌肉舒张的功能。 点睛: 静息电位时,膜电位外正内负;受到刺激后,钠离子通道打开,钠离子以协助扩散的形式内 流,导致膜电位变为外负内正,产生动作电位;随后钾离子通道打开,钾离子以协助扩散的 形式大量外流,恢复到静息电位;最后钠钾泵将钠离子主动运输到膜外,将钾离子主动运输 到膜内。 的 27.人工合成 植物激素类似物常用于生产实践。取月季幼茎等长切段(无芽和无叶)若干均分 为四组,a 组浸泡在蒸馏水中,其他三组分别浸泡在不同浓度(其中有高浓度、低浓度和最适 浓度)的生长素类似物甲溶液中,培养一段时间后,测量并记录各组切段的平均长度,实验重 复两次,结果如图 1 所示。图 2 所示为生长素类似物乙在 X、Y 和 Z 三种浓度下对该植物茎段 侧芽生长的影响。请回答下列问题: (1)生长素在成熟植物组织中可通过___________ (结构)进行非极性运输。实验前的幼茎切 段应浸泡在蒸馏水中,其目的是_____________。 (2)图 1 中,d 组使用的生长素类似物甲浓度为________。实验数据说明三种浓度的生长素 类似物甲溶液对切段生长的影响是___________。 (3)分析图 2 可知,X 浓度的生长素类似物乙对微型月季茎段侧芽生长具有________作用。 X 浓度、Y 浓度和 Z 浓度之间的大小关系是_________________。 (4)为探究 3μmol/L 的生长素类似物甲和 0.5μmol/L 的生长素类似物乙对月季插条生根 的复合影响,应设计_____________种培养液。 【答案】 (1). 韧皮部 (2). 消除茎内原有激素对实验的影响 (3). 最适浓度 (4). 均起促进作用 (5). 抑制 (6). X>Y 且 X>Z,Y 与 Z 之间的大小关系不能确定 (7). 4 【解析】 【分析】 本题以反映实验结果的柱形图和曲线图为载体,考查学生对生长素的运输与生理作用的识记 和理解能力,以及对实验结果进行解释、分析和获取信息的能力。 【详解】(1)生长素在成熟植物组织中可通过韧皮部进行非极性运输。为了消除幼茎切段内原 有的激素对实验的影响,在实验前需要将幼茎切段在蒸馏水中浸泡一定的时间,以去除内源 性激素。 (2)图 1 显示,用不同浓度的生长素类似物甲处理的 b、c、d 实验组,其月季幼茎切段平均长 的 度均大于浸泡在蒸馏水中的 a 组(对照组),而且 d 组的幼茎切段平均长度最长,据此结合题 意可推知:d 组使用的生长素类似物甲浓度为最适浓度,三种浓度的生长素类似物甲的溶液对 切段的生长的影响均起促进作用。 (3) 图 2 显示,X 浓度处理的实验组,其茎段侧芽生长量小于空白对照组的茎段侧芽生长量, 说明 X浓度的生长素类似物乙对微型月季茎段侧芽生长具有抑制作用;Y 和 Z 浓度处理的实验 组,二者的茎段侧芽生长量均大于空白对照组的茎段侧芽生长量,说明 Y 和 Z 浓度的生长素 类似物乙均促进茎段侧芽的生长。可见,X 浓度、Y 浓度和 Z 浓度之间大小的关系是 X>Y 且 X >Z,但 Y 与 Z 之间的大小关系不确定。 (4) 为探究 3μmol/L 的生长素类似物甲和 0.5μmol/L 的生长素类似物乙对月季插条生根的复 合影响,依据实验设计应遵循的对照原则可知:应设计 4 种培养液,即只含 3μmol/L 的生长 素类似物甲的培养液、只含 0.5μmol/L 的生长素类似物乙的培养液、同时含有 3μmol/L 的 生长素类似物甲和0.5μmol/L的生长素类似物乙的培养液、不含任何生长素类似物的培养液。 【点睛】解答此类问题的关键是:抓住图示所蕴含的生物学信息,即不同浓度生长素类似物 处理后的幼茎切段平均长度和茎段侧芽生长量,并且将实验组(生长素类似物处理组)与对 照组的相应数值进行对比分析,由此依据实验设计的原则和题意对各问题情境进行解答。 28.某研究机构对我国北方草原一种主要害鼠——布氏田鼠进行了调查。调查样方总面积为 2 hm2(1 hm2=10000 m2)。在调查区内,放置 100 个捕鼠笼,在一夜间对布氏田鼠进行初捕,将 捕获的鼠经标记后在原地释放。3 日后,在同一地方再放置同样数量的捕鼠笼进行重捕,结果 如下。请回答下列问题: (1)该草地布氏田鼠的平均种群密度为________________只/hm2。事实上田鼠在被捕捉过一 次后更难捕捉,上述计算所得的平均种群密度与实际种群密度相比可能会偏__________。 (2)综合两次捕获情况,该田鼠种群的性别比例(♀/♂)为_____。 (3)调查甲、乙两草原所捕获鼠的月龄,它们的月龄构成如下图所示。据图分析:乙草原的 田鼠种群属于_____型;甲草原的田鼠种群属于_____型。 【答案】 (1). 144 (2). 高 (3). 8/9(或 32/36) (4). 稳定 (5). 增长 【解析】 【分析】 由题文描述和图表信息可知:该题考查学生对种群密度的调查方法、种群特征的相关知识的 识记和理解能力,以及获取信息、分析问题的能力。 【详解】(1) 依题意和表中信息可知:该草地布氏田鼠的平均种群密度为[(32×36)÷4]÷2 =144 只/hm2。如果田鼠在被捕捉过一次后更难捕捉,会使第二次捕获的有标记的个体数偏低, 导致所得的平均种群密度与实际种群密度相比可能会偏高。 (2) 综合两次捕获情况,该田鼠种群的性别比例(♀/♂)为(14+18)/(18+18) =32/36= 8/9。 (3)分析图示可知:乙草原的田鼠种群,各年龄期的个体数量比例适中,无明显差异,说明其 年龄组成属于稳定型;甲草原的田鼠种群,幼年的个体数量非常多,老年的个体数量非常少, 说明其年龄组成属于增长型。 【点睛】①运用标志重捕法估算种群密度的计算公式是:种群数量=第一次捕获并标记的个 体数×第二次捕获的个体数÷第二次捕获的个体中有标记的个体数。②年龄组成,无论以何 种图形呈现,均应注意各年龄段个体的比例。增长型中的幼年个体多、老年个体少,稳定型 中的各年龄段个体比例适中,衰退型中的幼年个体少、老年个体多。 29.某滩涂湿地由于人类的活动导致水分减少不断退化,其植被变化顺序如图所示,请回答下 列问题: (1)海三棱藤草群落被芦苇群落替代的现象称为 _____________(填“初生”或“次生”)演 替。该地区土壤中小动物类群会发生一系列变化,为调查土壤小动物类群丰富度,常用 _____________方法进行采集、调查。 (2)由芦苇—柽柳群落演变为旱柳群落的过程中,柽柳与旱柳的种间关系为__________, (3)旱柳的数量变化呈现“_____”型增长,一定时间后,旱柳的种群数量趋于稳定,该种 群的数量最大值称为_____。 (4)图中四种群落的命名是根据群落中的_________命名的。土地较干旱的地方分布着大量 旱柳,在水分湿度较大的地方分布着大量芦苇,在芦苇低处分布着海三棱藤草,上述描述体 现了群落的________ 结构。 (5)图示群落的变化说明了人类的活动影响群落演替的_______。 【答案】 (1). 次生 (2). 取样器取样 (3). 竞争 (4). S (5). 环境容纳量 (K 值) (6). 优势种 (7). 垂直结构和水平 (8). 速度和方向 【解析】 试题分析:生演替是指在一个从来没有被植物覆盖的地面或者是原来存在过植被,但被彻底 消灭的地方发生的演替;次生演替是指在原有植被虽已不存在,但原有土壤条件基本保留, 甚至还保留了植物的种子或其它繁殖体的地方发生的演替。种群密度的调查方法有两种:样 方法和标记重捕法,样方法适用于植物和活动能力不强的动物,标记重捕法适用于活动能力 较强的动物。种群的数量特征包括:种群密度、出生率和死亡率、迁入率和迁出率、年龄结 构、性别比例等。 (1)该演替过程中,土壤条件并没有被破坏,原有的植物还存在,因此海三棱藤草群落虽被 芦苇群落替代的现象称为次生演替。调查小动物类群丰富度,常用取样器取样方法采集、调 查。 (2)由芦苇--柽柳群落变为旱柳群落的过程中,柽柳与旱柳之间属于竞争关系,由此可见在 竞争过程中柽柳逐渐被淘汰,旱柳逐渐变成优势种,因此旱柳的数量变化呈现 S 型增长,一 定时间后,旱柳的种群数量趋于稳定,该种群的数量最大值称为环境容纳量(K 值)。 (3)四种群落的命名是根据群落中的优势种命名的;根据提供信息分析,上述描述体现了群 落的垂直结构和水平结构。 (4)图示群落的变化说明了人类的活动影响群落演替的速度和方向。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