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10-11 发布 |
- 37.5 KB |
- 14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2017-2018学年黑龙江省牡丹江市第一高级中学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生物试题 解析版
2017-2018学年黑龙江省牡丹江市第一高级中学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生物试题 解析版 一、选择题 1. 在血浆、组织液中,下列各成分的含量相差最大的是 A. 氧气 B. 蛋白质 C. 二氧化碳 D. 无机盐 【答案】B 【解析】组织液的成分和含量与血浆相近,但又不完全相同,最主要的差别在于血浆中含有较多的蛋白质,而组织液中蛋白质含量很少。故B项正确,A、C、D项错误。 2. 人体的内环境是指 A. 细胞外液和消化液 B. 细胞内液和血液 C. 细胞内液和细胞外液 D. 血浆、组织液、淋巴 【答案】D 【解析】体液包括细胞内液和细胞外液,细胞外液又叫内环境,主要由组织液、血浆和淋巴组成。消化液不属于人体内环境,A错误;血浆属于内环境,但血液不是,细胞内液也不属于内环境,B错误;细胞内液不属于内环境,C错误;内环境主要由组织液、血浆和淋巴组成,D正确。 3. 关于内环境稳态调节机制的现代观点是 A. 神经调节 B. 体液调节和免疫调节 C. 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 D. 神经—体液—免疫调节 【答案】D .................. 4. 下列关于哺乳动物下丘脑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 能控制生物节律 B. 能感应细胞外液渗透压的变化 C. 能分泌促性腺激素 D. 能调控体温稳定 【答案】C 【解析】试题分析:下丘脑中存在控制昼夜节律的调节中枢,A正确;下丘脑内有渗透压感受器,能感应细胞外液渗透压的变化,B正确;促性腺激素由垂体产生,而不是下丘脑,C错误;下丘脑内有维持体温相对恒定的体温调节中枢,能调控体温稳定,D正确。 考点:下丘脑的功能 【名师点睛】丘脑在机体稳态中的作用主要包括以下四个方面:①感受:渗透压感受器感受渗透压升降,维持水代谢平衡.②传导:可将渗透压感受器产生的兴奋传导至大脑皮层,使之产生渴觉.③分泌:分泌促激素释放激素,作用于垂体,使之分泌相应的促激素.在外界环境温度低时分泌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在细胞外液渗透压升高时促使垂体释放抗利尿激素.④调节:体温调节中枢、血糖调节中枢、渗透压调节中枢。 5. 如图是反射弧局部结构示意图,刺激c点,检测各位点电位变化.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 若检测到b、d点有电位变化,说明兴奋在同一神经元上是双向传导的 B. 兴奋由c传导到e时,发生电信号→化学信号→电信号的转换 C. a处检测不到电位变化,是由于兴奋在神经元之间是单向传递的 D. 电表①偏转一次,电表②偏转两次 【答案】D 【解析】b、c、d在同一神经元上,刺激c点,b、d点有电位变化,可以说明兴奋在同一神经元上是双向传导的,A正确;突触前膜释放的递质有促进兴奋的,也有抑制兴奋的,兴奋由c传到e时需要经过突触,在突触中发生电信号→化学信号→电信号的转换,B正确;a处检测不到电位变化,是因为兴奋在神经元之间是单向传递的,C正确;因为突触处的兴奋传递是单向的,故电流表①指针不偏转;而传递到电流表②两极的时间不同,故可发生两次偏转,D错误。 6. 如图为神经结构示意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该反射弧中共有2个神经元 B. 完成该反射活动的路径是:④→③→⑤→①→② C. ②代表感受器 D. 用针刺激③处,④处无反应 【答案】C 【解析】该反射弧共有3个神经元,A错误;与神经节相连的是感受器,完成该反射活动的路径是:②→①→⑤→③→④,B错误、C正确;用针刺激③处,④可能会有无反应,D错误;故选C。 【点睛】 判断感受器效应器: 方法一:看突触。O——<O——<这是两个神经元,连接的地方是突触,只能从前往后传,所以前面是感受器,后面是效应器。 方法二:找神经节。哪条神经的细胞体在中枢以外就是神经节,这条神经就是传入神经,连着它的是感受器。 方法三:看脊髓。一般这种题的神经中枢都在脊髓中,注意脊髓中部的蝴蝶形状区域是它的灰质,其中两个角是宽的,两个是窄的,反射弧的两根神经永远是“窄入宽出”。 7. 人类发现的第一个激素是 A. 胰岛素 B. 生长激素 C. 促胰液素 D. 肾上腺素 【答案】C 【解析】英国科学家斯他林和贝利斯于1902年通过实验发现了人类历史上的第一种激素--促胰液素,故选C。 8. 下列关于胰岛素作用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A. 胰岛素能促进血糖合成糖原 B. 加速血糖分解 C. 降低血糖浓度 D. 促进肝糖原分解 【答案】D 【解析】胰岛素具有促进血糖进入组织细胞合成糖原和转化成非糖物质的作用,A正确;胰岛素具有促进血糖进入组织细胞氧化分解,提供能量,B正确;胰岛素能降低血糖浓度,C正确;胰岛素能促进糖原的合成,抑制肝糖原的分解和非糖类物质转化,D错误。 【点睛】解答本题关键要识记血糖调节的过程,能理清与血糖调节的相关激素的功能。 9. 皮肤是抵御外界病菌入侵机体的重要屏障,皮肤大面积烧伤易导致感染而引发严重后果,主要的原因是 A. 非特异性免疫能力减弱 B. 特异性免疫能力减弱 C. 组织液等体液大量流失 D. 营养物质得不到及时补充 【答案】A 【解析】皮肤参与非特异性免疫的第一道防线构成,当皮肤大面积烧伤会造成非特异性免疫能力减弱,易导致感染而引发严重后果,A正确,B、C、D均错误。 10. 在特异性免疫中发挥作用的细胞主要是 A. 淋巴因子 B. 抗体 C. 淋巴细胞 D. 吞噬细胞 【答案】C 11. 植物有向光性、向地性、顶端优势等生命现象,其主要与下列哪项有关 A. 细胞分裂素 B. 光照 C. 水分 D. 生长素 【答案】D 【解析】植物有向光性、向地性、顶端优势等生命现象主要与植物体内的生长素有关,故D项正确,A、B、C项错误。 12. 把成熟的苹果与未成熟的香蕉密封在一起,可促使香蕉成熟,这是由于苹果放出了 A. 植物生长调节剂 B. 赤霉素 C. 脱落酸 D. 乙烯 【答案】D 【解析】成熟的苹果可释放出乙烯,促使未成熟的香蕉成熟。选D。 13. 高等植物体内生长素的极性运输是指 A. 通过薄壁细胞的运输方式 B. 从形态学的上端向下端运输的方式 C. 不需要耗能的主动运输方式 D. 在重力作用下的运输方式 【答案】B 【解析】生长素的极性运输就是指生长素只能从植物的形态学上端运输到形态学下端,而不能倒转过来运输,故选B。 14. 某小组用样方法调查某草原野生马铃薯的种群密度,下列做法错误的是 A. 要做到随机取样 B. 选择植物生长茂盛处取样 C. 需要多次取样 D. 根据地段的形状确定取样方法 【答案】B 【解析】样方法调查种群密度最关键的就是进行随机取样,以使所得数据更加接近准确值,A项正确;由前面分析可知,取样时应随机取样,而不能只在植物生长茂盛处取样,B项错误;需要多次取样,根据调查数据取平均数可估算该种群的种群密度,C项正确;根据地段的不同可因地制宜采用不同的样方法,如五点取样法和等距取样法等,D项正确。 15. 据报道2016年中国将全面实施二胎政策,从种群特征来看这种措施直接调节的是 A. 出生率 B. 性别比例 C. 年龄结构 D. 种群密度 【答案】A 【解析】全面实施二胎政策,目的是提高出生率。这种措施直接调节的是出生率,与性比率、年龄结构、种群密度无关。故选A。 16. 调查土壤中小动物类群丰富度采用的方法是 A. 样方法 B. 标志重捕法 C. 取样器取样法 D. 五点取样法 【答案】C 【解析】许多土壤动物有较强的活动能力,而且身体微小,因此不适于用样方法或标志重捕法进行调查。在进行这类研究时,常用取样器取样的方法进行采集、调查,故A、B项错误,C项正确;五点取样法是样方法调查种群密度时常用的取样方法之一,故D项错误。 17. 下图所示表示两种生物种群随时间推移而发生的数量变化,那么图a、b、c表示的关系依次是 A. 竞争、捕食、共生 B. 共生、捕食、竞争 C. 捕食、共生、竞争 D. 捕食、竞争、共生 【答案】B 【解析】据图分析,甲中两种群呈现出“同生共死”的同步性变化,属于互利共生关系;乙中两种群呈现出“先增加者先减少,后增加者后减少”的非同步性变化,属于捕食关系;丙中两种群呈现出“你死我活”的同步性变化,属于竞争关系,故选B。 18. 下列不属于种群特征的是 A. 年龄组成和性别比例 B. 丰富度 C. 出生率和死亡率 D. 种群密度 【答案】B 【解析】种群的数量特征有种群密度、出生率和死亡率、迁入率和迁出率、年龄组成和性别比例等,所以A、C、D不正确;丰富度是群落的主要特征,所以本题选B。 19. 下图中可表示种群在无环境阻力条件下的种群增长速率的是 A. B. C. D. 【答案】B 【解析】在食物(养料)和空间条件充裕、气候适宜、没有敌害等理想条件下,种群的增长率不变,数量会连续增长。以某种动物为例,假定种群的数量为N0,年增长率(指第二年的种群数量除以第一年的种群数量所得的倍数)为λ,该种群每年的增长率都保持不变,那么,一年后该种群的数量应为N1=N0λ;二年后该种群的数量应为N2=N1λ=N0λ2则,n年后则应为Nn=N0λn。如果绘成曲线图,种群的增长就会呈“J”型曲线,故选B。 20. 下列有关群落空间结构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 群落的空间结构包括垂直结构和水平结构等方面 B. 群落的垂直结构利于群落充分利用空间和资源 C. 动物群落的水平分布一般都是均匀的 D. 玉米和花生套种利用了群落空间结构的原理 【答案】C 【解析】群落的空间结构包括垂直结构和水平结构,A正确;群落的空间结构有利于对光照等资源的充分利用,B正确;动物群落水平分布一般是不均匀的,呈镶嵌分布,C错误;玉米和花生套种利用了群落空间结构的原理,D正确。 21. 森林中的植物有垂直分层现象。这种现象主要与下列哪一因素有关 A. 光照强度 B. 食物种类 C. 湿度 D. 温度 【答案】A 【解析】生物群落的结构包括垂直结构和水平结构,在垂直方向上,大多数群落都具有明显的分层现象,森林中自下而上分别有草本植物、灌木和乔木,形成群落的垂直结构.对于植物来讲,阳光对植物生理和分布起决定性的作用,所以决定植物分层的主要生态因素是光照强度. 【考点定位】 群落的结构特征 【名师点睛】群落垂直结构:在垂直方向上,大多数群落具有明显的分层现象,植物主要受阳光的影响,动物受食物和栖息空间的影响. 群落水平结构:由于地形的变化、土壤湿度和盐碱的差异、光照强度的不同等因素,不同地段往往分布着不同的种群,同一地段上种群密度也有差异. 22. 下列有关生物群落演替的叙述错误的是 A. 火灾后的草原、过量砍伐的森林上进行的演替都属于次生演替 B. 演替过程中由草本植物阶段渐变为灌木阶段,主要原因是灌木较为高大,能获得更多阳光 C. 如果时间允许,弃耕农田一定能形成森林 D. 发展工农业生产往往使群落演替按照不同于自然演替的方向和速度进行 【答案】C 【解析】试题分析:火灾后的草原、过量砍伐的森林,虽然原有的植被已不存在,但原有的土壤条件基本保留,甚至还保留了植物的种子或其他繁殖体,因此在火灾后的草原、过量砍伐的森林上进行的演替都属于次生演替,A项正确;演替过程中由草本植物阶段渐变为灌木阶段,主要原因是灌木较为高大,在争夺阳光中具有优势,能获得更多阳光,B项正确;在气候条件适宜的情况下,如果时间允许,弃耕农田总能形成森林,若在干旱地区则难以成林,C项错误;发展工农业生产,属于人类活动对群落演替的干扰,因此往往会使群落演替按照不同于自然演替的方向和速度进行,D项正确。 考点:群落的演替 【名师点睛】(1)区分初生演替和次生演替的方法: ①从起点上:a.原先从没有过植被或原有植被已被彻底消灭的环境是初生演替;b.原有群落环境只是失去了原有植被是次生演替。 ②从时间、速度上:a.经历的时间长,速度缓慢是初生演替;b.经历的时间短,速度较快是次生演替。 (2)全面理解影响群落的主要因素: ①群落内部因素,如群落中植物繁殖体的迁移。 ②外界环境因素,如气候的变化和大规模的地壳运动。 ③人类活动,人类活动通常是有意识、有目的地进行的,因此人类对群落演替的影响要远远超过其他所有的生态因子。 23. 一个完整生态系统的结构包括 A. 生态系统的成分、食物链和食物网 B. 生产者、消费者 C. 物质循环、能量流动 D. 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 【答案】A 【解析】一个完整生态系统的结构包括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和营养结构,组成成分包括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凡是我的文章,营养结构包括食物链和食物网,故选A。 24. 为了拯救野生朱鹮,我国各级政府和机构采取了一系列措施,使野生朱鹮的种群数量不断增长.有关野生朱鹮的食物网如图,下列有关分析错误的是 A. 该食物网中有6条食物链 B. 鱼类和贝类之间存在着竞争和捕食的关系 C. 野生朱鹮可利用的总能量等于鱼类和贝类可利用的总能量之和 D. 环境污染、食物短缺和栖息地的缩小等都是导致野生朱鹮大量减少的原因 【答案】C 【解析】依题意可知:该食物网中共有6条食物链,分别是水草→鱼类→朱鹮、水草→贝类→朱鹮、水草→贝类→鱼类→朱鹮、藻类→鱼类→朱鹮、藻类→贝类→朱鹮、藻类→贝类→鱼类→朱鹮,A正确;图中的鱼类和贝类都可以藻类、水草为食,说明二者之间存在竞争关系,鱼类也可以贝类为食,说明二者之间又存在捕食关系,B正确;野生朱鹮可利用的总能量小于鱼类和贝类可利用的总能量之和,C错误;环境污染、食物短缺和栖息地的缩小等都是导致野生朱鹮大量减少的原因,D正确。 25. 生态系统具有多种功能,下列关于生态系统功能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 生态系统物质循环具有全球性,也叫生物地球化学循环 B. 通过秸秆还田能实现物质和能量的循环利用 C. 物质是能量流动的载体,能量作为动力使物质循环顺利进行 D. 斑马与其捕食者猎豹之间的信息传递有利于调节种间关系 【答案】B 【解析】生态系统物质循环指组成生物体的C、H、O、N、P、S等元素,都不断进行着从无机环境到生物群落,又从生物群落到无机环境的循环过程,又叫生物地球化学循环,A正确;能量不能循环利用,B错误;物质是能量流动的载体,能量是物质循环的动力,C正确;斑马与其捕食者猎豹之间的信息传递有利于调节种间关系,D正确。 【点睛】解答本题要注意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的关系,切记物质可以循环利用,但能量不能循环利用。 26. 生态系统具有自我调节能力,其调节能力的基础是 A. 生物的数量 B. 负反馈调节 C. 生物的多样性 D. 生物的适应性 【答案】B 【解析】负反馈调节在生态系统中普遍存在,它是生态系统具有自我调节能力的基础,故选B。 27. 下列有关生态系统信息传递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 某些昆虫分泌的性外激素属于化学信息 B. 蜜蜂跳舞告诉同伴釆蜜方向属于行为信息 C. 生态系统的物理信息都来源于无机环境 D. 信息传递具有维持生态系统稳定性的作用 【答案】C 【解析】某些昆虫分泌的性外激素是一种化学物质,属于化学信息,A正确;蜜蜂跳舞告诉同伴釆蜜方向,属于行为信息,B正确;生态系统的物理信息既可来源于无机环境,也可来源于生物,C错误;信息传递具有维持生态系统稳定性的作用,D正确。 28. 在生物圈中连接生命世界和无机自然界的两个重要成分是 A. 生产者和非生物成分 B. 消费者和非生物成分 C. 生产者和消费者 D. 生产者和分解者 【答案】D 【解析】在生态系统中,生产者通过光合作用把二氧化碳合成为有机物进入到生物群落里,同时分解者能够把有机物又分解为二氧化碳释放回无机自然界中,因此生产者和分解者是连接生命世界和无机自然界的两个重要环节,在生态系统中两者必不可少,缺一不可。因此正确答案选D。 29. 在生态系统中,老虎捕食狼,狼捕食山羊时,山羊和老虎分别属于 A. 初级消费者和第三营养级 B. 初级消费者和第四营养级 C. 次级消费者和第三营养级 D. 次级消费者和第四营养级 【答案】B 【解析】由题分析可知,该食物链为植物→山羊→狼→老虎,因此山羊是第二营养级,初级消费者,老虎是第四营养级,三级消费者,故选B。 【点睛】本题考查食物链内容,易错点是认为山羊是食物链的起点,食物链的起点是生产者。 30. 下列关于生物多样性的叙述,正确的是 A. 生物多样性的形成也就是新的物种不断形成的过程 B. 生物多样性包括基因的多样性、个体的多样性、物种的多样性 C. 生物多样性的生态功能是指生物多样性的直接价值 D. 就地保护是对生物多样性最有效的保护 【答案】D 【解析】共同进化导致生物多样性的形成,A项错误;生物多样性包括基因(遗传)的多样性、物种的多样性、生态系统的多样性,B项错误;生物多样性的生态功能是指生物多样性的间接价值,C项错误;就地保护是在原地对被保护的生态系统或物种建立自然保护区以及风景名胜区等,是对生物多样性最有效的保护,D项正确。 二、非选择题 31. 下图是反射弧的基本结构模式图,请据图回答 (1)反射弧通常是由①感受器、②_________________、③_______________、④传出神经和⑤____________组成。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是________,其结构基础是____________。 (2)由于突触的存在,兴奋在②、③之间的传递方向只能是________(填“单向”、“双向”)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若④上的神经纤维在未受到刺激时,细胞膜的内外电位表现为__________。当神经纤维的某处受刺激产生兴奋时,______内流,膜电位表现为_____________,因而与邻近未兴奋部位间形成了____________,使兴奋依次向前传导。神经纤维上兴奋的传导方向是_________的。(填“单向”、“双向”) 【答案】 (1). 传入神经 (2). 神经中枢 (3). 效应器 (4). 反射 (5). 反射弧 (6). 单向 (7). 神经递质只能从突触前膜释放,作用于突触后膜 (8). 外正内负 (9). Na+ (10). 外负内正 (11). 局部电流 (12). 双向 【解析】试题分析: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是反射,完成反射的结构基础是反射弧。据图分析,②上有神经节,为传入神经,则①是感受器,③是神经中枢,④是传出神经,⑤是效应器。 (1)根据以上分析已知,②是传入神经,③是神经中枢,⑤是效应器;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是反射,其结构基础是反射弧。 (2)神经递质存在于突触前膜的突触小泡中,只能由突触前膜释放,然后作用于突触后膜,使下一个神经元产生兴奋或抑制,因此兴奋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只能是单向的。 (3)神经纤维未受到刺激时,K+外流,细胞膜内外的电荷分布情况是外正内负;当某一部位受刺激时,Na+内流,其膜电位变为外负内正,与邻近未兴奋部位间形成了局部电流,使兴奋依次向前传导。神经纤维上兴奋的传导方向是双向的。 【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根据神经节或者突触的结构判断图中各个数字代表的反射弧的结构名称。 32. 同一植株的不同器官或同一器官不同部位的生长素浓度往往不同。甲图是一株盆栽植物,乙图表示该植物不同器官对生长素浓度的反应。据图回答下列问题(要求:用乙图根、茎、芽三条曲线上相应字母所对应的浓度来表示甲图相应各点的生长素浓度): (1)乙图_______点浓度可表示甲图①处生长素浓度,_____点浓度表示②处生长素浓度 (2)对生长素浓度变化的敏感程度依次是_____>______>______ (3)K点对茎的作用效果是___________(填“促进”或“抑制”) 【答案】 (1). b或d (2). f (3). 根 (4). 芽 (5). 茎 (6). 促进 【解析】试题分析:生长素作用具有两重性,较低浓度促进生长,高浓度抑制生长,植物根的向地生长和顶端优势是生长素作用两重性的重要体现;植物的不同器官对生长素的敏感性不同,植物的根、芽、茎对生长素的敏感性依次降低。 (1)由于植物存在顶端优势,则甲图①处为植物的顶芽,生长素促进顶芽的生长,乙图中促进芽生长的浓度有b、d点;甲图②处为植物的侧芽,生长素抑制侧芽的生长,对应乙图的f点。 (2)根据乙图分析,根的最适宜浓度最低,对生长素最敏感,芽对生长素的敏感度次之,茎的生长素浓度最迟钝。 (3)由乙图可知,K点对茎的作用效果是促进,且效果最明显。 【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掌握生长素作用的两重性,明确高浓度抑制生长,且确定甲图中离顶芽越近,生长素的浓度越高,抑制作用越明显。 33. 下列A、B两图分别为森林生态系统和草原生态系统示意简图。请据图回答: (1)森林中,因光照强度、土壤含水量的差异,不同地段的草本呈镶嵌分布,构成了群落__________结构。森林中动物的丰富度大于草原,是因为森林为动物提供了多种多样的_________________。 (2)由于人类的过度砍伐以及气候干旱,使得我国北方某地草原逐渐沙漠化,这属于群落的____________过程。 (3)釆取标志重捕法调查草原上鼠的种群密度,第一次在2公顷的范围内放置100个捕鼠笼,捕获鼠80只,标记后放归原处。一段时间后,再在原范围内放置200个捕鼠笼,捕获鼠90只,其中被标记的有15只,则该草原鼠的种群密度是_______只/公顷。鼠具有一定的记忆能力,第一次捕获的个体,被再次捕获的概率低于普通个体,则调查所得的结果会___________(填“偏大”、“不受影响”或“偏小”)。 (4)兔以草本植物的茎叶为食物,鼠以草本种子和叶为食,兔与鼠的种间关系是_________________。 (5)调查狐的种群密度,发现连续5年其种群密度都在逐渐下降。影响其种群密度大小的直接因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牧场技术员经过调查分析,作出预测:明年兔的种群密度会比今年大。作此预测的主要依据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B图中,生态系统的基石是___________。猫头鹰处于第_______营养级。 【答案】 (1). 水平 (2). 食物和栖息空间 (3). 次生演替 (4). 240 (5). 偏大 (6). 竞争 (7). 出生率、死亡率;迁入率、迁出率 (8). 今年兔种群的年龄组成是增长型 (9). 生产者(草) (10). 三、四 【解析】试题分析:对于活动能力强、活动范围大的个体调查种群密度时适宜用标志重捕法,而一般植物和个体小、活动能力小的动物以及虫卵等种群密度的调查方式常用的是样方法。标志重捕法估算种群密度的计算公式是:该种群数量/第一次捕获标记的个=第二次捕获的个体数/第二次捕获的个体中被标记的个体数。 (1)因光照强度、土壤含水量的差异,不同地段的草本呈镶嵌分布,构成了群落的水平结构;森林为动物提供了多种多样的食物和栖息空间。 (2)由于人类的过度砍伐以及气候干旱,使得我国北方某地草原逐渐沙漠化,但还有生命物体,故该演替属于群落的次生演替过程。 (3)根据标志重捕法的公式进行计算,则该种群数量=(90×80)/15=480只,由于调查是在2公顷的范围内进行的,因此该种群密度是480/2==240/hm2;鼠具有一定的记忆能力,第一次捕获的个体,被再次捕获的概率低于普通个体,即第二次捕获的被标记田鼠将有所减少,根据公式可得,会导致种群密度估算结果偏大。 (4)兔以草本植物的茎叶为食物,鼠以草本种子为食,兔与鼠都吃植物,因此它们的种间关系是竞争。 (5)种群密度大小的直接因素是出生率、死亡率、迁出率、迁入率。 (6)今年兔种群的年龄组成是增长型,出生率大于死亡率,决定了种群密度变大,预测了明年兔的种群密度会比今年大。 (7)生态系统的主要成分是生产者(草);猫头鹰处于第三、四营养级。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