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10-11 发布 |
- 37.5 KB |
- 33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2018-2019学年吉林省汪清县第六中学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生物试题 解析版
2018-2019学年度第一学期汪清六中期末考试 高二生物试题 1. 下列物质中,不属于内环境成分的是( ) A. CO2、O2 B. H2O、Na+ C. C6H12O6、尿素 D. 血红蛋白、氧化酶 【答案】D 【解析】 血红蛋白存在于红细胞中,氧化酶存在于细胞内线粒体中,均不属于内环境成分。 2.若某人长期营养不良,血浆蛋白降低,会引起图中哪一部分的液体增多? A. 血浆 B. 组织液 C. 淋巴 D. 血液 【答案】B 【解析】 【分析】 组织水肿的几种情况:(1)过敏反应中组织胺释放引起毛细血管通透性增高,血浆蛋白进入组织液使其浓度升高,吸水增强造成水肿;(2)毛细淋巴管受阻,组织液中大分子蛋白质不能回流至毛细淋巴管而致使组织液浓度升高;(3)组织细胞代谢旺盛,代谢产物增加时,引起组织液浓度升高;(4)营养不良时,血浆蛋白或细胞内蛋白质减少,使血浆浓度降低或细胞内液浓度下降,水分进入组织液;(5)肾小球肾炎,使血浆蛋白随尿液排出体外,血浆浓度下降,吸水能力降低。 【详解】若某人长期营养不良,血浆蛋白降低时,血浆渗透压降低,水分进入组织液增多,导致血浆含量减少,而组织液含量增加,故选B。 3.剧烈活动后,大量乳酸进入血液,血浆pH会 ( ) A. 大于7.35-7.45 B. 小于7.35-7.45 C. 稳定在3-4 D. 维持在7.35-7.45 【答案】D 【解析】 【分析】 内环境的理化性质主要包括温度、酸碱度和渗透压: (1)温度:人体正常体温一般在37℃左右; (2)酸碱度:正常人的血浆接近中性,pH为7.35-7.45,血浆的pH之所以能保持相对稳定,与它含有HCO3-、HPO42-等缓冲物质有关; (3)渗透压:血浆渗透压的大小主要与无机盐、蛋白质的含量有关.在组成细胞外液的各种无机盐离子中,含量上占有明显优势的是Na+和Cl-,细胞外液渗透压的90%来源于Na+和Cl-。 【详解】剧烈活动后,大量乳酸进入血液,血浆pH值会维持在7.35~7.45;故选D。 【点睛】本题知识点简单,考查内环境的理化性质,重点考查血浆pH,要求考生识记血浆pH的正常范围、决定其大小的因素等基础知识,能结合所学的知识准确答题,属于考纲识记层次的考查。 4.下列有关稳态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 稳态是机体通过消化、呼吸、循环、排泄这四个系统的协调活动来维持的 B. 稳态是机体在神经系统的调节下,通过各器官、系统的协调活动来共同维持的 C. 在正常情况下,内环境的各项理化性质是保持不变的 D. 在正常情况下,内环境的各项理化性质经常处于变动之中,但都保持在适宜的范围内 【答案】D 【解析】 【分析】 考点是内环境,主要考查内环境稳态和内环境稳态的调节机制,属于识记水平的考查。 【详解】稳态需要消化、呼吸、循环、排泄等全身各系统、器官的协调活动来维持的,A错误. 稳态的调节机制是神经-体液-免疫调节机制, B错误. 在正常情况下,内环境的各项理化性质都处于动态变化中,C错误. 在正常情况下,内环境的各项理化性质经常处于变动之中,但都保持在适宜的范围内,D正确. 【点睛】体内细胞必须通过内环境才能与外界进行物质交换,由于外界环境和细胞代谢的影响,内环境的成分和理化性质经常处于动态变化中,在神经-体液-免疫机制的调节下,各器官、系统协调配合下能在一定的范围内保持稳态。 5.如图表示肝细胞与甲、乙、丙三种细胞外液的物质交换关系,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A. 甲、乙、丙依次为组织液、血浆、淋巴 B. 甲中的葡萄糖进入肝细胞需穿过两层磷脂分子 C. NaHCO3等缓冲物质可使乙的pH稳定在7.35~7.45 D. 肝细胞、甲、乙三部位CO2浓度大小关系为乙>甲>肝细胞 【答案】D 【解析】 A、甲、乙、丙依次为组织液、血浆、淋巴,A正确;B、甲组织液中的葡萄糖进入肝细胞需要穿过一层膜,两层磷脂分子,B正确;C、血浆中NaHCO3与乙中产生的乳酸反应,使血浆的pH稳定在7.35-7.45之间,C正确;D、CO2通过自由扩散方式由肝细胞→甲→乙,因此肝细胞、甲、乙三部位CO2浓度的大小关系为肝细胞>甲>乙,D错误。故选:D。 【考点定位】内环境的组成;内环境的理化特性。本题涉及的知识点是内环境的组成成分,内环境是细胞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媒介,血浆、组织液、淋巴、细胞内液之间的动态关系,物质跨膜运输方式和特点,旨在考查学生理解所学找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的内在联系,并理利用相关知识对某些生物学问题进行解释、推理、判断、获取结论的能力。 【名师点睛】分析题图可知,甲是组织液,乙是血浆,丙是淋巴。 6. 下列生理过程不能发生在人体内环境中的是( ) A. 葡萄糖不完全氧化分解产生乳酸 B. 兴奋传递过程中神经递质与受体结合 C. 抗体与相应抗原特异性结合 D. 激素与靶细胞的结合 【答案】A 【解析】 葡萄糖不完全氧化分解产生乳酸发生在细胞质基质,A正确;神经递质与其相应受体的结合发生在组织液中,属于内环境,B错误;抗体与抗原结合发生在内环境,C错误;激素与靶细胞膜上的受体结合发生在内环境,D错误。 【考点定位】内环境的组成 【名师点睛】本题是内环境的概念、组成和理化性质的考查,内环境即是细胞外液,由血浆、组织液、淋巴组成的,凡是发生在血浆、组织液或淋巴中的反应都是发生在内环境中的反应。 7. 吃糖1小时后,在胰静脉的血液中,下列物质中会明显增多的是 A. 胰蛋白酶 B. 胰淀粉酶 C. 胰岛素 D. 胰高血糖素 【答案】C 【解析】 试题分析:吃糖后血糖浓度会升高,为了使血糖浓度维持在相对稳定状态,血液中的胰岛素会增加,因为胰岛素是降低血糖的,故选C。 考点:本题考查血糖调节相关知识,意在考察考生对知识点的理解掌握程度。 8. 将大白鼠从25℃移至0℃的环境中,大白鼠将出现的生理反应是( ) A. 耗氧量减少,竖毛肌放松 B. 耗氧量增加,体表血管收缩 C. 耗氧量减少,心律变慢 D. 耗氧量增加,体温升高 【答案】B 【解析】 大白鼠从25℃移至0℃的环境中,要维持体温恒定,代谢要增强,耗氧量增加,体温不变,体表血管收缩。 9. 下列关于血糖平衡调节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胰岛细胞产生的激素均能降低血糖 B. 细胞内葡萄糖的氧化利用发生障碍,可导致血糖持续升高 C. 胰岛A细胞和胰岛B细胞协同调节血糖平衡 D. 高浓度的胰岛素会刺激肝糖原分解补充血糖 【答案】B 【解析】 胰岛A细胞产生的胰高血糖素能升高血糖,A错误;细胞内葡萄糖氧化分解是血糖的重要去路,如果发生障碍,可导致血糖升高,B正确;胰岛B细胞分泌的胰岛素能降低血糖,它和A细胞分泌的胰高血糖素是拮抗作用,C错误;胰岛素是唯一降低血糖的激素,刺激糖原的合成,D错误;答案是B。 【考点定位】血糖平衡调节 10.下列与生命活动调节有关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皮下注射胰岛素可引起降低血糖的作用 B. 婴幼儿缺乏甲状腺激素可影响其神经系统的发育和功能 C. 大脑皮层受损的患者,膝跳反射不能完成 D. 胰腺受反射弧传出神经的支配,其分泌胰液也受促胰液素的调节 【答案】C 【解析】 【分析】 1、胰岛素是机体内唯一降低血糖的激素,其能促进全身组织细胞加速摄取、利用和储存葡萄糖,从而降低血糖浓度。 2、反射弧--反射活动的结构基础。感受器:感受刺激.将外界刺激的信息转变为神经的兴奋;传入神经:将兴奋传入神经中枢;神经中枢:对兴奋进行分析综合;传出神经:将兴奋由神经中枢传至效应器。效应器(由传出神经末梢及其支配的肌肉或腺体组成):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 3、甲状腺激素的功能:促进新陈代谢(糖的吸收、肝糖原的分解、升高血糖、加强组织对糖的利用);促进生长发育,提高神经系统的兴奋性;促进神经系统的发育。4、促胰液素由小肠粘膜分泌,能促进胰腺分泌胰液。 【详解】胰岛素一般采用皮下注射法(皮下注射是指药物经皮下注入人体,该方法比皮内注射吸收快),且胰岛素是唯一能降低血糖浓度的激素,因此皮下注射胰岛素可起到降低血糖的作用,A正确;甲状腺激素能促进中枢神经系统的发育,能提高神经系统的兴奋性,因此婴幼儿缺乏甲状腺激素可影响其神经系统的发育和功能,B正确;膝跳反射的中枢在脊髓,因此大脑皮层受损的患者,膝跳反射仍能完成,C错误;胰腺受反射弧传出神经的支配,由于促胰液素能促进胰腺分泌胰液,因此胰腺也受促胰液素调节,D正确;故选C。 【点睛】本题考查动物激素调节和神经调节的相关知识,要求考生识记动物体内主要的内分泌腺及其分泌的激素的种类、功能;识记反射弧的组成及各组成部分的功能;识记神经中枢的组成及各中枢的功能,能结合所学的知识准确判断各选项。 11.图为水平衡调节机理,请据图判断A.B.C依次是 ( ) A. 抗利尿激素、渴觉中枢、肾小管 B. 渴觉中枢、抗利尿激素、肾小管 C. 抗利尿激素、肾小管、渴觉中枢 D. 渴觉中枢、抗利尿激素、肾小管 【答案】C 【解析】 试题分析:体内水少或吃的食物过咸时→细胞外液渗透压升高→下丘脑感受器受到刺激→垂体释放抗利尿激素多→肾小管、集合管重吸收增加→尿量减少.同时大脑皮层产生渴觉(饮水). 解:当血浆渗透压升高时,下丘脑渗透压感受器感受到刺激,此时会合成并分泌抗利尿激素(图中A),并由垂体后叶释放;抗利尿激素具有促进肾小管(图中B)和集合管重吸收水的作用,从而使尿量减少,血浆渗透压下降.另一方面,下丘脑可以将兴奋传导给大脑皮层(图中C),由大脑皮层产生渴觉,从而主动饮水,降低渗透压. 故选:C. 考点:体温调节、水盐调节、血糖调节. 12.若在图甲所示神经的右侧给予一适当的刺激,则电流表偏转的顺序依次是 A. ②→①→②→③ B. ②→③→②→① C. ③→②→①→② D. ③→②→① 【答案】A 【解析】 电流表的接线柱均接在外侧,由于正常情况下静息电位是外正内负,产生兴奋后是外负内正,电流表的指针由正极向负极偏转,所以正常先右后平衡再向左,最后恢复正常状态,所以正确选项是A, 13.已知突触小体释放的某种递质与突触后膜结合,可导致突触后膜Cl-内流,使下一个神经元产生抑制。能正确表示突触前膜释放该种递质前、突触后膜接受该种递质后的膜电位状况以及兴奋的传递方向的图示是 A. B. C. D. 【答案】B 【解析】 兴奋的传递方向只能是由突触前膜到突触后膜,突触前膜释放该种递质前处于动作电位,所以膜电位是外负内正,突触后膜接受该种递质后的膜电位状况,因为触后膜Cl-内流,所以外正内负,答案B。 14.关于人体生命活动调节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细胞外液渗透压下降时,血液中抗利尿激素含量增加 B. 不少内分泌腺直接或间接受中枢神经系统调节 C. 血糖调节只有激素调节,没有神经调节 D. 寒冷环境中体温保持相对恒定是机体产热量大于散热量的结果 【答案】B 【解析】 【分析】 关于“内环境稳态的调节”应掌握以下几点: (1)实质:体内渗透压、温度、pH等理化特性呈现动态平衡的过程; (2)定义:在神经系统和体液的调节下,通过各个器官、系统的协调活动,共同维持内环境相对稳定的状态; (3)调节机制:神经-体液-免疫调节网络; (4)方面:水、无机盐、血糖、体温等的平衡与调节。 【详解】细胞外液渗透压下降时,血液中抗利尿激素含量增加减少,增加尿液,A错误;不少内分泌腺直接或间接受中枢神经系统调节, 如体温调节过程甲状腺激素的分泌,B正确;血糖调节中枢位于下丘脑,血糖调节方式是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C错误;寒冷环境中体温保持相对恒定是机体产热量和散热量维持动态平衡的结果,D错误;故选B。 【点睛】本题考查人体生命活动调节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理解激素调节、神经调节等知识的要点,具有理解、思维能力。 15.下列关于神经调节与体液调节的表述,哪一项是不正确的 A. 神经调节迅速、准确,作用时间短暂,但作用范围比较局限 B. 体液调节缓慢,作用范围广泛,作用时间持久 C. 内分泌腺会直接或间接地受中枢神经系统的调节 D. 内分泌腺所分泌的激素不会影响神经系统的发育 【答案】D 【解析】 试题分析:神经调节迅速准确时间短暂,范围局限,A正确。体液调节缓慢作用范围广泛,作用时间持久,B正确。神经系统直接或间接控制内分泌腺的分泌活动,C正确。内分泌腺也会影响神经系统的发育,如甲状腺激素能促进生长发育尤其是中枢神经系统的生长发育,D错误。。答案选D。 考点:本题考查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的比较,意在考查考生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的能力。 16.图为突触结构模式图,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在a中发生电信号→化学信号的转变,信息传递需要能量 B. ②处的液体为组织液,传递兴奋时含有能被③特异性识别的物质 C. ①中内容物使b兴奋时,兴奋处膜外为负电位 D. ①中内容物释放至②中主要借助于突触前膜的主动运输 【答案】D 【解析】 【分析】 突触由突触前膜、突触间隙和突触后膜三部分构成。分析示意图可知:a为突触小体,在a中发生电信号→化学信号的转变,需要能量。①突触小泡中含有神经递质,其释放至②突触间隙中是通过胞吐作用,依赖突触前膜的流动性,神经递质只能由突触前膜释放作用于③突触后膜,神经递质在没有传送到突触后膜之前就存在于突触间隙的组织液中,有兴奋性和抑制性两种。 【详解】在突触前膜中电信号转变为神经递质形式的化学信号,即在a中发生电信号→化学信号的转变,A正确;②突触间隙处的液体为组织液,传递兴奋时含有能被③突触后膜特异性识别的物质(神经递质),B正确;①突触前膜中内容物使b兴奋时,兴奋处膜外为负电位,C正确;①突触前膜中内容物释放至②中主要借助于突触前膜的胞吐,D错误;故选D。 【点睛】本题考查了神经调节以及突触结构的有关知识,要求考生能够识记突触的结构;明确图中各标号所指名称;识记在突触上出现电信号→化学信号→电信号的转变,并结合所学知识对选项进行判断。 17. 若某种病毒已侵入人体细胞,机体免疫系统对该靶细胞发挥的免疫作用属于 A. 体液免疫 B. 细胞免疫 C. 自身免疫 D. 非特导性免疫 【答案】B 【解析】 考查免疫知识。通过细胞免疫使靶细胞裂解,释放病毒。 18.人体免疫反应过程中,吞噬细胞不参与的过程是 A. 第二道防线,吞噬、消灭侵入机体的抗原 B. 第三道防线,对病原体的摄取、处理和传递 C. 第三道防线,攻击靶细胞使其裂解死亡 D. 第三道防线,吞噬、消化抗体和抗原结合后形成的沉淀或细胞集团 【答案】C 【解析】 第二道防线由体液中的杀菌物质和吞噬细胞组成,吞噬细胞参与吞噬、消灭侵入机体的抗原,A正确;第三道防线产生人体的特异性免疫,在特异性免疫的体液免疫过程中,大多数病原体经吞噬细胞的摄取、处理,暴露出这种病原体特有的抗原,将抗原呈递给T细胞,当抗体与抗原结合后形成沉淀或细胞集团,也会被吞噬细胞吞噬、消化,B、D正确;在特异性免疫的细胞免疫过程中,攻击靶细胞使其裂解死亡的是效应T细胞,而不是吞噬细胞,C错误。 19. 切除胸腺的幼年小鼠,其免疫功能表现为( ) A. 细胞免疫缺陷、体液免疫功能下降 B. 细胞免疫、体液免疫功能均正常 C. 细胞免疫缺陷、体液免疫功能正常 D. 细胞免疫正常、体液免疫功能下降 【答案】A 【解析】 特异性免疫分为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两种。在细胞免疫的效应阶段,必须依靠由T细胞受抗原刺激后增殖、分化产生的效应T细胞与靶细胞密切接触,激活靶细胞溶酶体酶,使其通透性发生改变,渗透压发生变化,最终导致靶细胞裂解死亡,细胞内的抗原释放出来,从而使病菌抗原被抗体消灭;而在体液免疫过程中,绝大多数抗原经过吞噬细胞吞噬、暴露抗原决定簇,呈递给T细胞,再由T细胞呈递给B细胞,只有极少数抗原可以直接与B细胞接触,即体液免疫多数情况下要依赖T细胞,而T细胞是由骨髓造血干细胞在胸腺中发育而来的。所以一旦切除了幼年小鼠的胸腺,其细胞免疫会缺陷、体液免疫功能将下降,故选A。 20. 下列关于激素的阐述不正确的是 A. 激素具有微量高效的特点 B. 激素是信息分子 C. 激素直接参与细胞内多种生命活动 D. 激素作用于相应的靶细胞、靶器官 【答案】C 【解析】 试题分析:激素是起到信息传递的作用并不直接参与细胞内的生命活动,故C错误。A B D都是激素作用的特点本题选C。 考点:激素作用的特点 点评:本题考查了学生的识记能力,难度不大,只要记住相关知识点就不难得出正确答案。 21.细胞与细胞之间可以通过信号物质进行信息传递(如下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如果信号物质是性腺分泌的性激素,则其靶细胞可能是生殖器官上的细胞 B. 若信号物质是神经递质,靶细胞一定是神经细胞 C. 信号物质的受体分布于细胞膜上,体现了细胞膜参与细胞间信息交流的作用 D. 若信号物质是甲状腺激素,则靶细胞是肌肉细胞、垂体和下丘脑的细胞等 【答案】B 【解析】 【分析】 图示过程是信号物质传递信息作用于靶细胞过程。 【详解】如果信号物质是性腺分泌的性激素,则其靶细胞可能是生殖器官上的细胞,A正确;若信号物质是神经递质,靶细胞可能是神经细胞或者是相应腺体细胞,B错误;信号物质的受体分布于细胞膜上,体现了细胞膜参与细胞间信息交流的作用,C正确;若信号物质是甲状腺激素,甲状腺激素几乎作用于全身细胞,故靶细胞是肌肉细胞、垂体和下丘脑的细胞等,D正确;故选B。 【点睛】本题考查信号物质的作用,综合考查了神经调节、激素调节相关知识。 22.分析以下几种情况,两株胚芽鞘将弯向同一方向的是( ) A. A B. B C. C D. D 【答案】B 【解析】 试题分析:A.左侧胚芽鞘向光弯曲生长,右侧胚芽鞘直立生长生长,A错误; B.两株胚芽鞘都弯向右侧生长,B正确; C.左侧胚芽鞘向光弯曲生长,右侧的直立生长,C错误; D.左侧胚芽鞘向光弯曲生长,右侧的不生长,D错误. 23.图表示生长素浓度对植物根、芽和茎生长的影响,此图给你的信息是( ) A. 不同的生长素浓度对同一器官影响不同,A点促进芽的生长,D点抑制芽的生长 B. A.B.C点对应的浓度分别是根、芽、茎生长的最适浓度,其中茎对生长素最敏感 C. 幼嫩的细胞对生长素反应灵敏,成熟的细胞对生长素反应不太灵敏 D. D点对应的生长素浓度对茎的生长具有促进作用,却抑制了根的生长 【答案】D 【解析】 【分析】 生长素生理作用:促进生长、促进扦插的枝条生根、促进果实的发育;特点:具有双重性,即低浓度促进生长,高浓度抑制生长,生长素的双重作用与浓度和器官有关,根比芽敏感,芽比茎敏感。 根据题意和图示分析可知:植物的不同器官对生长素的敏感程度不同,其中根、芽和茎的敏感程度大小是:根最敏感,其次是芽,茎最不敏感。图中A、B和C分别对根、芽和茎生长的促进作用最大,对应的浓度为最适浓度。 【详解】不同的生长素浓度对同一器官影响可能相同,可能不同,D点对应的生长素浓度抑制根的生长,促进芽的生长,A错误;A、B、C点对应的浓度分别是促进根、芽、茎生长的最适宜浓度,其中根对生长素最敏感,B错误;图示只能得出根、芽、茎对生长素的敏感性不同,不能得出幼嫩的细胞对生长素反应灵敏,成熟的细胞对生长素反应不太灵敏,C错误;D点对应的生长素浓度对茎和芽的生长具有促进作用,却抑制了根的生长,体现了同一浓度的生长素对不同器官的生理作用不同,D正确;故选D。 【点睛】本题的知识点是生长素作用的两重性,分析题图曲线获取信息是解题的突破口,对于生长素作用两重性的理解是解题的关键。 24. 在人工控制的不同光照条件下测定燕麦胚芽鞘中(尖端以下)生长素含量的相对浓度(如图所示),测定结果可以说明( ) A. 光照抑制生长素的合成 B. 光照促使生长素向下运输 C. 单侧光照引起生长素向背光侧运输 D. 光照可破坏已合成的生长素 【答案】C 【解析】 试题分析:A、分析甲、乙、丙、丁可知,光照的方向和是否具有光照,尖端产生的生长素总量几乎相等,说明光照不影响生长素的合成,A错误; B、无光条件下,生长素仍然向下运输,光照不影响生长素的极性运输,B错误; C、甲、乙图分析可知,单侧光照引起生长素在尖端由向光侧向背光侧转移,导致背光侧生长素含量高,C正确; D、该实验不能证明光照破坏已合成的生长素,D错误. 故选:C. 25. 下列有关植物激素的叙述,错误的是 ①细胞分裂素可促进细胞伸长生长 ②生长素与植物顶端优势有关 ③赤霉素只能促进叶片衰老 ④乙烯能促进果实发育 ⑤脱落酸能促进果实脱落 A. ①②⑤ B. ③④⑤ C. ①③④ D. ②④⑤ 【答案】C 【解析】 细胞分裂素促进细胞分裂,顶端优势与生长素有关,赤霉素抑制叶片衰老,乙烯促进果实成熟,脱落酸促进果实脱落。 26.图是某研究小组进行的“某除草剂对玉米幼苗及玉米地杂草生长影响研究”的结果图。根据该实验结果你认为该除草剂建议使用的最佳浓度是( ) A. a B. b C. c D. d 【答案】D 【解析】 生长素浓度必须促进玉米生长,抑制杂草的生长,所以浓度为d最好,c浓度既不促进也不抑制,所以D选项正确。 27. 如右图,若茎的a侧生长素浓度在B点以下的浓度范围内,下列对b侧生长素浓度 范围的描述最为准确的一项是 A. 在BD范围内 B. 在OA范围内 C. 在BC范围内 D. 在BA范围内 【答案】A 【解析】 试题分析:对于茎来说,a侧的生长素浓度比b侧低,所以b侧的促进作用比a侧强,浓度比a侧大。如果茎a侧生长生长素在曲线B点以下的浓度范围内,那b侧生长素浓度应在BD范围内。所以A选项正确,B、C、D选项错误。 考点:考查生长素作用特点。 点评: 通常植物茎的背地性生长是由于重力作用使生长素由背地侧向向地侧运输,向地侧多生长快。 28.生物兴趣小组的同学对某品种番茄的花进行人工去雄后,用不同浓度的生长素类似物2,4—D涂抹子房,得到的无籽番茄果实平均重量见下表。 2,4—D浓度( mg/L) 0 5 10 15 20 25 30 35 无籽番茄平均重量(g/个) 0 13.5 26.2 46.5 53.6 53.7 43.0 30.2 据表得出的正确结论是( ) A. 2,4—D浓度超过25 mg/L,对果实的发育起抑制作用 B. 2,4—D与生长素的作用效果相同 C. 2,4—D可以促进扦插枝条生根 D. 2,4—D诱导无籽番茄的最适浓度范围为20—15 mg/L 【答案】D 【解析】 【分析】 分析题表:生长素及其类似物(2,4-D)能促进果实的发育,用一定浓度的2,4-D涂抹未受粉的子房,可以获得无子果实。图中数据显示不同浓度2,4-D对番茄子房发育的影响,2,4-D浓度在0~25mg/L时,随着2,4-D浓度的升高,促进作用增强;2,4-D浓度超过25mg/L时,随着2,4-D浓度的升高,促进作用逐渐减弱。 【详解】2,4-D浓度为0的一组作为对照组,与对照组相比,其他各组均能促进果实生长,所以2,4-D浓度超过25mg/L时,对果实发育仍是促进作用,只是促进作用减弱,A错误;本题没有将2,4-D和生长素对照使用,因此不能说明2,4-D与生长素的作用效果相同,B错误;该实验没有涉及扦插枝条生根,不能说明2,4-D有促进扦插枝条生根的作用,C错误;题目给出的数据,显示了不同浓度2,4-D对番茄子房发育的影响,从图中的数据可以看出:2,4-D诱导无子番茄的最适浓度是20~30mg/L,D正确;故选D。 【点睛】本题通过实验考查学生对生长素的两重性的理解,同时也考查了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属于中档题。 29.在现代农业生产中植物生长素已被广泛使用。下列各项,与植物生长素应用无关的是( ) A. 培育无籽番茄 B. 棉花保蕾、保铃 C. 延长种子寿命 D. 促进插枝生根 【答案】C 【解析】 【分析】 生长素的作用是促进植物生长,促进扦插枝条生根,促进子房发育成果实,防止落花落果,明确知识点,梳理相关知识,根据选项描述结合基础知识做出判断。 【详解】培育无籽番茄利用生长素促进子房发育成果实的作用,A错误;棉花保蕾保铃利用生长素防止落花落果的作用,B错误;降低贮藏温度和空气含氧量有助于延长种子的寿命,C正确;生长素的作用之一是促进扦插的枝条生根,D错误;故选C。 【点睛】本题考查生长素的作用及在生产实践中的应用,意在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和判断能力,运用所学知识综合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0. 乙烯和生长素都是重要的植物激素,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生长素是植物体内合成的天然化合物,乙烯是体外合成的外源激素 B. 生长素在植物体内分布广泛,乙烯仅存在于果实中 C. 生长素有多种生理作用,乙烯的作用只是促进果实成熟 D. 生长素有促进果实发育的作用,乙烯有促进果实成熟的作用 【答案】D 【解析】 考查植物激素知识。A,乙烯也是植物体内合成的天然激素;B,乙烯不仅存在于果实,比如在衰老叶片中分布也较多;C,乙烯还具有促进叶片衰老等作用。 31. 在一段倒伏的树干上,生活着蘑菇、苔藓、蚂蚁等,这些生物可组成一个( ) A. 种群 B. 群落 C. 生态系统 D. 生物圈 【答案】B 【解析】 生物群落是指生活在一定的自然区域内,相互之间具有直接或间接关系的各种生物的总和。因此,该倒伏树干上生活着的蘑菇、苔藓、蚂蚁等生物共同构成群落。 【考点定位】群落的结构特征 【名师点睛】种群:在一定的自然区域内,同种生物的所有个体是一个种群。 群落:在一定的自然区域内,所有的种群组成一个群落。 生态系统:生物群落与他的无机环境相互形成的统一整体。 生物圈:由地球上所有的生物和这些生物生活的无机环境共同组成。 32.在下列图中,表示种群在无环境阻力状况下增长的是( ) A. A B. B C. C D. D 【答案】B 【解析】 【分析】 “J”型曲线:指数增长函数,描述在食物充足,无限空间,无天敌的理想条件下生物无限增长的情况。 “S”型曲线:是受限制的指数增长函数,描述食物、空间都有限,有天敌捕食的真实生物数量增长情况,存在环境容纳的最大值K。 【详解】种群在无环境阻力状况下的增长是指在空间无限、资源无限和不存在任何天敌的情况下的增长。在这样的条件下,种群会呈“J”型曲线增长,B图所示的增长状况便属于此种情况;故选B。 【点睛】本题考查种群数量变化,解题时注意,在理想状态下,即资源无限、空间无限、不受其他生物制约种群的数量呈J型增长。 33. 下图曲线1为某种群出生率,2为种群死亡率,该种群K值是 A. c点,死亡率最大的点 B. a点,出生率与死亡率差值最大的点 C. b点,出生率最大的点 D. c点,出生率与死亡率相等的点 【答案】D 【解析】 本题考查的是种群的数量变化。种群K值是种群的出生率与死亡率相等的时候,所以本题由图可知,种群K值应为C点。故本题选D。 34.关于群落演替的叙述,错误的是 A. 群落的演替是一个群落代替另一个群落的过程 B. 群落的次生演替一定会发展到森林阶段 C. 群落的初生演替速度比次生演替速度要慢得多 D. 动、植物群落的演替都与光照条件有关 【答案】B 【解析】 群落自然演替是指随着时间的推移,一个群落被另一个群落代替的过程,A正确;群落的次生演替不一定会发展到森林阶段,如在干旱的荒漠地区就不能演替成森林阶段,B错误;与次生演替相比,群落初生演替不具有原有的植被和土壤条件,因此初生演替速度比次生演替速度要慢得多,C正确;植物群落演替的主要因素是植物在争夺阳光过程中出现优势种而形成的,动物群落的食物直接或间接都来自于植物,所以与光照也有一定的关系,D正确。 【点睛】本题考查学生对生物群落及群落演替的概念、类型和特征的理解,意在考察考生对所学生物学知识的理解能力和识记能力。 35.下列哪一种方法能增强生态系统的自动调节能力 A. 减少捕食者和寄生生物的数量 B. 使生产者和消费者在数量上保持平衡 C. 增加生物的种类 D. 减少生物的种类 【答案】C 【解析】 减少捕食者和寄生生物的数量,使得生态系统组分减少,自我调节能力减弱,A错误;生产者和消费者在数量上保持相对平衡,维持生态系统的稳态,但不能增强自我调节能力,B错误;增加生物的种类,营养结构变复杂,生态系统的自动调节能力就越强,C正确;减少生物的种类,营养结构变简单,则生态系统的自动调节能力就越弱,D错误。 36.为除去农作物的某种害虫而引入天敌蜘蛛,然后对两个种群进行调查,得出如图所示的结果。下列叙述中错误的是( ) A. 图中所示的蜘蛛和害虫的关系是捕食关系 B. 在B期间,蜘蛛数量减少的原因是蜘蛛的食物不足 C. 在A期间,若对害虫施杀虫剂,蜘蛛的数量将增加得更快 D. C期间的平衡状态与A期间和B期间两个种群的相互作用有关 【答案】C 【解析】 【分析】 该生态系统中存在着食物链:农作物→昆害虫→蜘蛛,引入捕食蜘蛛后,蜘蛛由于食物充足大量繁殖,导致害虫数量减少;一段时间后由于蜘蛛数量过多,害虫数量减少,蜘蛛由于食物不足,数量下降。 【详解】在A期间,两个种群数量保持相对稳定的原因是由于两者是捕食关系,相互制约的原因,A正确;在B期间,造成蜘蛛数量减少的原因是蜘蛛的食物不足,B正确;在A期间,若对害虫施杀虫剂,害虫数量减少,蜘蛛由于食物减少,蜘蛛的数量增加会变慢,甚至减少,C错误;在C期间的平衡状态与A期间和B期间发生的两个种群的捕食被捕食的相互作用下形成的,D正确;故选C。 【点睛】此题考查的是生态系统具有自动调节能力的相关内容,可以从食物链以及生物之间的关系方面来分析解答;明确捕食关系,分析题干的信息,并且会分析图形,正确的解答各个选项。 37.在一般情况下,关于生态系统中碳循环的主要渠道的正确图解是( ) A. B. C. D. 【答案】D 【解析】 分解者能将有机物分解成无机物归还给无机环境,因此应是分解者→无机环境,A错误;根据捕食关系,应该是生产者→消费者,B错误;应是消费者→分解者、分解者→无机环境,C错误;碳循环发生在生物群落与无机环境之间,无机环境中的碳元素通过生产者进入生物群落,生物群落内有机物中的碳元素经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的呼吸作用重新返回无机环境,D正确. 【考点定位】生态系统的功能 【名师点睛】生产者可以通过光合作用或化能合成作用,直接利用无机环境的CO2,合成自身的组成物质,也能通过细胞呼吸直接将CO2释放到无机环境中;消费者不能直接利用CO2,但可以通过细胞呼吸向无机环境释放CO2;生物群落中的碳可以通过分解者的呼吸作用重新返回无机环境.据此答题. 38.下列有关生态系统功能的描述,错误的是( ) A. 物质循环的关键环节是分解者的分解作用 B. 物质流是循环的,能量流是单向的,信息流往往是双向的 C. 信息传递有利于沟通生物群落与非生物环境之间、生物与生物之间的关系 D. 一个生态系统的营养级越多,消耗的能量就越多,人类可利用的能量就越少 【答案】D 【解析】 【分析】 在捕食链中,生产者能量来源于光合作用,其他各营养级获得能量的方式是来源于上一营养级;能量的去路:呼吸作用消耗,分解者分解,未被利用,流向下一营养级;而最高营养级没有最后一个去路。 【详解】分解者的分解作用是生物群落中的有机物分解为无机物进入无机环境,所以是物质循环的关键环节,A正确;物质流是循环的,能量流是单向的,信息流往往是双向的,B正确;信息传递有利于生物群落与无机环境之间、生物与生物之间的沟通,具有调节生态系统稳定性的作用,C正确;一个生态系统的营养级越多,食物网越复杂,但人类可利用各营养级的生物,D错误;故选D。 【点睛】本题考查生态系统功能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和判断能力,运用所学知识综合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9.根据生态学原理,要使能量流经食物链的总耗量最少,人们应采取下列哪一种食物结构( ) A. 以谷类和植物蛋白为主 B. 以淡水养殖的鱼虾为主 C. 以禽类、蛋类为主 D. 以猪肉等家畜肉类为主 【答案】A 【解析】 【分析】 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都是通过食物链和食物网的渠道实现的,能量流经生态系统各个营养级时是逐级递减,而且流动是单向的。 【详解】生态系统中的能量流动一般是从生产者固定太阳能开始的,即从第一营养级开始,逐级沿食物链向后传递,在传递过程中单向流动、逐级递减。按绿色植物→植食性动物→肉食性动物顺序流动,所以要使能量流经食物链的总消耗量最小,就应以绿色植物→人的食物结构;故选A。 【点睛】理解掌握生态系统的物质能量流动规律。 40.信息传递在农业生产上有许多方面的应用,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提高农产品的产量 B. 提高畜产品的产量 C. 对有害动物进行控制 D. 可以提高农业害虫的繁殖能力 【答案】D 【解析】 【分析】 阅读题干可知,本题涉及的知识有信息传递,明确知识点后梳理相关的基础知识,结合问题的具体提示综合作答,生态系统的信息种类有物理信息、化学信息、行为信息三类,生态系统的信息的作用:1.生命活动的正常进行,离不开信息的作用,2.生物种群的繁衍,也离不开信息的传递。3.信息还能调节生物的种间关系,以维持生态系统的稳定。 【详解】提高农产品的产量,如利用人工合成的化学信息激素吸引昆虫前来,提高传粉率和结实率,A正确;提高畜产品的产量,如延长光照时间,提高家禽产蛋率,B正确;对有害动物进行控制,如利用黑光灯诱捕害虫,C正确;农业生产上应降低农业害虫的繁殖能力,D错误;故选D。 【点睛】本题考查生态系统的信息传递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形成知识的网络结构。 41.下列关于环境容纳量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环境容纳量是指种群的最大数量 B. 在理想条件下,影响种群数量增长的因素主要是环境容纳量 C. 种群的内源性调节因素不会改变环境容纳量的大小 D. 植食动物在自然环境条件下,一年四季的环境容纳量以冬季最大 【答案】C 【解析】 【分析】 在种群生态学中,最高环境容纳量(简称“环境容纳量”)是指特定环境所能容许的种群数量的最大值。环境容纳量是环境制约作用的具体体现,有限的环境只能为有限生物的生存提供所需的资源,环境容纳量的实质是有限环境中的有限增长。 【详解】环境容纳量是指特定环境所能容许的种群数量的最大值,A错误;在理想条件下,影响种群数量增长的因素主要出生率和死亡率,B错误;种群的内源性调节因素不会改变环境容纳量的大小,环境容纳量的大小只与环境的变化有关,C正确;植食动物在自然环境条件下,一年四季的环境容纳量以夏季最大,D错误;故选C。 【点睛】本题考查环境容纳量相关知识点,意在考查考生理解所学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的能力。 42. 在自然生态系统中,物质是能量的载体。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能量可驱动物质循环 B. 物质和能量可循环利用 C. 能量只能在食物链中流动 D. 能量和生物数量金字塔均可倒置 【答案】A 【解析】 生态系统的中的能量流动是随物质循环而进行的。能量是物质循环的动力,物质是能量的载体。能量流动的特点是单向流动,逐级递减。所以能量是不循环的,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之间互为因果,相辅相成,不可分割的。 43.下列关于种群、群落和生态系统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 A. 生物群落的结构是随着时间的推移而不断变化的 B. 农田生态系统对太阳能的利用率高于森林生态系统 C. 研究海洋鱼类种群数量变化规律有利于确定合理的捕捞量 D. 北极苔原生态系统的抵抗力稳定性较低 【答案】B 【解析】 【分析】 森林生态系统的生物类群对,种类丰富,营养结构复杂,而农田生态系统营养结构简单,所以对太阳能的利用率森林生态系统远远高于农田生态系统。 【详解】群落演替随着时间的推移,一个群落被另一个群落代替的过程,A正确;森林生态系统垂直结构明显,农田生态系统对太阳能的利用率低于森林生态系统,B错误;研究海洋鱼类种群数量变化规律有利于确定合理的捕捞量,一般在k/2处捕捞,因为种群增长率最大,C正确;北极苔原的生物种类少,生物代谢活动弱,抵抗力稳定性就弱,D正确;故选B。 【点睛】本题考查种群 群落和生态系统的相关知识,要求学生在牢固掌握基础知识的前提下,能认真审题,抓住问题的关键进行分析和判断。 44.下图表示某生态系统中,四种生物所同化的有机物的量占该生态系统有机物总量的比例,则这四种生物之间的食物关系最可能的是( ) A. A B. B C. C D. D 【答案】A 【解析】 图中甲能量最多,乙和丙能量其次,丁能量最少,所以A项正确。 45.为修复长期使用农药导致有机物污染的农田,向土壤中投放由多种微生物组成的复合菌剂。下列相关叙述中错误的是 A. 加入菌剂可增加土壤中的物种多样性,提高土壤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B. 土壤有毒物的减少有利于增加农田动物的种类,降低害虫的优势度 C. 该菌剂减少了残留农药进入农作物,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土壤中的物质循环 D. 农药降解菌具有分解农药的特殊代谢途径,体现了基因多样性的应用价值 【答案】C 【解析】 加入菌剂可增加土壤中生物的种类和数量,增加物种多样性,从而提高土壤生态系统的稳定性,A正确;土壤有毒物质的减少有利于其他生物的生存,从而增加农田动物的种类,降低害虫的优势度,B正确;该菌剂减少了残留农药进入农作物,有利于其他生物的生存,因而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土壤中的物质循环,C错误;基因控制酶的合成,农药降解菌具有分解农药的特殊代谢途径,体现了基因多样性的应用价值,D正确。 46.关于在正常情况下组织液生成与回流的叙述,错误的是 A. 生成与回流的组织液中氧气的含量相等 B. 组织液不断生成与回流,并保持动态平衡 C. 血浆中的有些物质经毛细血管动脉端进入组织液 D. 组织液中的有些物质经毛细血管静脉端进入血液 【答案】A 【解析】 氧气的跨膜运输方式是自由扩散,是顺着浓度梯度方向进行的,生成组织液时动脉血中的氧气进入组织液,此时组织液中的氧气浓度较高;组织液回流时,由于经过组织细胞的消耗,进入血浆的氧气含量较低,A错误;正常人体内,组织液不断生成与回流,并保持动态平衡,B正确;血浆中的有些物质经毛细血管动脉端进入组织液,C正确;组织液中的有些物质经毛细血管静脉端进入血液,D正确。 【考点定位】内环境及其成分关系 【名师点睛】正常人体内组织液不断生成与回流,并保持动态平衡;血浆中的有些物质经毛细血管动脉端进入组织液,组织液中的有些物质经毛细血管静脉端进入血液;由于氧气的跨膜运输方式是自由扩散,是顺着浓度梯度方向进行的,生成组织液时动脉血中的氧气进入组织液,此时组织液中的氧气浓度较高;组织液回流时,由于经过组织细胞的消耗,进入血浆的氧气含量较低。 47.某同学将一定量的某种动物的提取液(A)注射到实验小鼠体内,注射后若干天,未见小鼠出现明显的异常表现。将小鼠分成两组,一组注射少量的A,小鼠很快发生了呼吸困难等症状;另一组注射生理盐水,未见小鼠有异常表现。对实验小鼠在第二次注射A后的表现,下列解释合理的是 A. 提取液中含有胰岛素,导致小鼠血糖浓度降低 B. 提取液中含有乙酰胆碱,使小鼠骨骼肌活动减弱 C. 提取液中含有过敏原,引起小鼠发生了过敏反应 D. 提取液中含有呼吸抑制剂,可快速作用于小鼠呼吸系统 【答案】C 【解析】 一定量的某种动物的提取液(A)注射到实验小鼠体内,注射后若干天,未见小鼠出现明显的异常表现。分组后一组再注射少量的A,小鼠表现为呼吸困难等症状,另一组注射生理盐水,未见小鼠有异常表现,说明提取液中含有过敏原,引起小鼠发生过敏反应,而不是胰岛素作用的结果,A错误、C正确;呼吸中枢位于脑干中,而不是神经递质的作用,B错误;呼吸抑制剂是作用于细胞呼吸,而不是作用于小鼠呼吸系统,D错误。 【考点定位】过敏反应。 【名师点睛】对于过敏反应的考查,要求考生掌握过敏反应是再次接触相同过敏原时。机体才会发生过敏反应是解题的关键。 48.假设某草原上散养的某种家畜种群呈S型增长,该种群的增长率随种群数量的变化趋势如图所示。若要持续尽可能多地收获该种家禽,则应在种群数量合适时开始捕获,下列四个种群数量中合适的是 A. 甲点对应的种群数量 B. 乙点对应的种群数量 C. 丙点对应的种群数量 D. 丁点对应的种群数量 【答案】D 【解析】 要持续尽可能多地收获该种家畜,则需要让该种家畜种群数量保持在K/2水平,这时种群增长速率最快,由图可知,甲、乙、丙数量没有达到K/2,丁超过K/2,选择丁点可以使每次捕获后,家畜种群数量降低到K/2,保持最大增长速率,故选D。 【考点定位】种群数量S型增长模型。 【名师点睛】考查种群数量变化,要求考生对种群数量变化增长速率与种群数量、时间关系的变化曲线是解题的关键,把种群数量看成是时间,问题就更容易解决了。 49.Ⅰ:如图为人体内的反射弧示意图及其中部分结构的放大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甲中A属于反射弧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图乙中的①是________________,④除作用于神经细胞外,通常还可以作用的两类细胞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神经冲动在离体神经纤维上以局部电流的形式____________传导,但在人体内,神经冲动的传导方向是____________的;刺激B处时,该处膜电位变为____________________。 (3)兴奋在结构乙中传递时,发生的信号转换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成人不但能够憋尿,还能在没有尿意的时候排尿,但是当人因受伤丧失意识后就会像婴儿一样尿床。该现象说明大脑皮层与脊髓之间的关系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Ⅱ:乙酰胆碱可作为兴奋性神经递质,其合成与释放见示意图。据图回答问题: (1)图中A-C表示乙酰胆碱,在其合成时,能循环利用的物质是_________(填“A”“C”或“E”)。除乙酰胆碱外,生物体内的多巴胺和一氧化氮_____________(填“能”或“不能”)作为神经递质。 (2)当兴奋传到神经末梢时,图中突触小泡内的A-C通过__________这一运输方式释放到________________ ,再到达突出后膜。 (3)若由于某种原因使D酶失活,则突触后神经元会表现为持续______________。 【答案】 (1). 传出神经 (2). 线粒体 (3). 肌肉细胞 (4). 腺体细胞 (5). 双向 (6). 单向 (7). 外负内正 (8). 电信号→化学信号→电信号 (9). 低级神经中枢受到高级神经中枢的控制 (10). C (11). 能 (12). 胞吐 (13). 突触间隙 (14). 兴奋 【解析】 【分析】 I、分析题图:图甲是反射弧模式图,其中B是传入神经,A是传出神经;图乙是突触的放大,其中①是线粒体,②是突触小泡,③是突触后膜上递质的受体,④是神经递质。 II、突触的结构如图所示: 【详解】I、(1)由突触中兴奋的传递方向来看,甲中A属于反射弧中的传出神经纤维,其产生神经递质通常可以作用的两类细胞是腺体细胞和肌肉细胞,因为传出神经纤维连着效应器,而效应器是传出神经末梢及其所支配的肌肉和腺体组成,图乙中的①是线粒体,可提供能量。 (2)神经冲动在离体神经纤维上以局部电流的形式双向传导,但在人体反射弧中,神经冲动的传导方向是单向的,这是由突触结构决定的;刺激B处时,细胞膜对钠离子的通透性增加,钠离子内流,膜电位变为外负内正。 (3)突触在传递信号时,信号的转换形式是电信号→化学信号→电信号。 (4)排尿反射是一种非条件反射,其低级神经中枢在脊髓,高级神经中枢在大脑皮层,大脑皮层等排尿反射高级中枢能对脊髓低级中枢施加促进或抑制性影响,以控制排尿反射活动。 II、(1)由图可知,乙酰胆碱在合成时,能循环利用的物质是C,乙酰胆碱外,生物体内的多巴胺和一氧化氮也能作为神经递质。 (2)神经递质通过胞吐的作用释放到突触间隙,再达到突触后膜。 (3)由图可知,酶D能使乙酰胆碱失活,酶D失活,导致乙酰胆碱(兴奋性递质)持续起作用,导致突触后神经元持续兴奋。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反射弧的结构和兴奋的产生与传递,意在强化学生对相关知识的识记、理解与运用。 50. 为研究胰岛素的生理作用,某同学将禁食一段时间的实验小鼠随机分为A、B、C、D四组,A组腹腔注射生理盐水,B、C、D三组均腹腔注射等量胰岛素溶液,一段时间后,B、C、D三组出现反应迟钝、嗜睡等症状,而A组未出现这些症状。回答下列问题: (1)B、C、D三组出现上述症状的原因是________。 (2)B、C、D三组出现上述症状后进行第二次注射,给B组腹腔注射生理盐水;为尽快缓解上述症状给C组注射某种激素、给D组注射某种营养物质。那么C组注射的激素是__________,D组注射的营养物质是__________。 (3)第二次注射后,C、D两组的症状得到缓解,缓解的机理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 血糖低于正常水平 (2). 胰高血糖素 (3). 葡萄糖 (4). C组:胰高血糖素能促进糖原分解和非糖物质转化为葡萄糖,使血糖水平升高; D组:葡萄糖直接使血糖水平升高 【解析】 (1)胰岛素是通过加速组织细胞摄取、利用和储存葡萄糖来使血糖浓度降低的;反应迟钝、嗜睡是低血糖的症状。(2)(3)胰高血糖素能通过促进非糖物质转化为糖类、促进肝糖原的分解来升高血糖;注射葡萄糖,能直接使体内血糖升高。 【考点定位】血糖调节 【名师点睛】熟悉血糖调节模型是正确解答该题的关键。 51.下图表示人体的特异性免疫过程,请据图回答 (1)①表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d是________细胞,图中能产生抗体的细胞是_________(填字母) (2)与细胞f的功能相适应的细胞器有________ 、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 (3)图中能特异性识别抗原的细胞有____________________(填字母)。 (4)人体消灭结核杆菌的主要的免疫方式是图中的____________(填编号)。 (5)HIV侵入人体后,主要攻击的细胞是________(填字母),导致的疾病属于免疫失调疾病类型中的_______。 【答案】 (1). 吞噬细胞摄取、处理和呈递抗原 (2). 效应T (3). f (4). 核糖体 (5). 内质网 (6). 高尔基体 (7). 线粒体 (8). b.c.d.e、g (9). ④ (10). b (11). 免疫缺陷病 【解析】 【分析】 特异性免疫包括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由图可知④为细胞免疫⑤为体液免疫A为淋巴因子,故d是效应T细胞,b为T细胞,B为抗体,所以f是浆细胞,抗体的本质是免疫球蛋白,与蛋白质合成、分泌有关的细胞器是核糖体、内质网、高尔基体、线粒体。具有特异性识别作用的细胞有吞噬细胞,T细胞,B细胞,记忆细胞,效应T细胞。结核杆菌侵入人体之后主要寄生在组织细胞中,故消灭结核杆菌的主要免疫方式是细胞免疫。 【详解】(1)①表示吞噬细胞摄取、处理和呈递抗原,d是效应T细胞,图中能产生抗体的细胞是f。 (2)f是浆细胞分泌抗体,浆细胞内质网上的核糖体形成多肽,多肽到达内质网加工成半成熟的蛋白质,半成熟的蛋白质通过囊泡运输到高尔基体,进一步加工成成熟的蛋白质,再由囊泡运输到细胞膜,以胞吐的方式释放到细胞外,在此过程中提供能量的主要是线粒体。 (3)图中能特异性识别抗原的细胞有b(T细胞)、c(B细胞)、d(效应T细胞)、e(记忆T细胞)、g(记忆B细胞)。 (4)人体消灭结核杆菌的主要免疫方式是④细胞免疫。 (5)HIV主要攻击人体的T细胞,导致的疾病属于免疫缺陷病。 【点睛】本题结合体液免疫过程示意图,考查人体免疫系统在维持稳态中的作用,要求考生识记人体免疫系统的组成,掌握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的具体过程,能准确判断图示免疫反应的名称及图中各物质或过程的含义,再结合所学的知识答题。 52.为研究细胞分裂素的生理作用,研究者将菜豆幼苗制成的插条插入蒸馏水中(图1)。对插条的处理方法及结果见图2。 (1)细胞分裂素是一种植物激素。它是由植物体的特定部位____,再被运输到作用部位,对生长发育起____作用的____有机物。 (2)制备插条时除去根系和幼芽的主要目的是____________;插条插在蒸馏水中而不是营养液中培养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从图2中可知,对插条进行的实验处理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在实验Ⅰ中,对A叶进行实验处理,导致B叶_____。该实验的对照处理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实验Ⅱ、Ⅲ、Ⅳ的结果表明,B叶的生长与A叶的关系是____________。 【答案】 (1). )产生 (2). 调节 (3). 微量 (4). 减少内源激素的干扰 (5). 外来营养物质会对实验结果造成干扰 (6). 用细胞分裂素分别处理A.B叶片;不同插条上去除不同数目的A叶 (7). 生长受抑制 (8). 用蒸馏水同样处理A叶 (9). A叶数量越少,B叶生长越慢 【解析】 【分析】 1、根据图1分析,制备插条时除去根系和幼芽的主要目的是去除植物自身体内的细胞分裂素(内源激素)对实验结果的干扰;插条插在蒸馏水中而不是营养液中培养的原因也是用于排除外来营养物质对实验结果的干扰。 2、图2显示,插条进行的实验处理是“用细胞分裂素分别处理A、B叶片”,Ⅱ、Ⅲ和Ⅳ组比较说明对插条进行的实验处理是“不同插条上去除不同数目的A叶”。 3、Ⅱ、Ⅲ、Ⅳ三组中,A叶片的数目分别为2、1、0,对应B叶片的面积递减,说明A叶片数量越少B叶片生长越慢。 【详解】(1)细胞分裂素是一种植物激素,和生长素类似的从产生的部位运输到作用部位,根据植物激素的定义,它是一种能调节植物生命活动的微量有机物。 (2)为防止根系和幼芽本身产生的激素对材料的影响,在制备插条时应去除根系和幼芽两个器官;同时,为防止外来营养物质对实验结果的影响,本实验的插条可以插在蒸馏水之中,事实上插条可以通过本身叶片的光合作用来制造营养物质。 (3)从图中可以明确看出,每组叶片中都设置了对照组与实验组,用细胞分裂素分别处理A、B叶片作为实验组,不处理的作为对照组;同时去掉不同数目的A叶片。 (4)从实验结果中可以看出对A叶片处理之后,导致B叶片的叶面积指数小于对照组,说明其生长受到了抑制。对照组显然应用蒸馏水进行对应的处理。 (5)III、IV组之间的变量为叶片的数量,从结果可以看出,叶片A越少,则B叶片的叶面积指数越低,也就是说生长越慢。 【点睛】本题考查细胞分裂素生理作用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理解的知识要点,要求能运用所学知识,通过比较、分析对问题进行解释、推理,做出合理的判断、得出正确的结论的能力及能从图表中获取相关的生物学信息的能力。 53.下图表示某草地,课外小组的同学对此处部分植物的种群密度连续进行了五年的调查,结果如下表所示(单位:株/m2): 年份 种名 2001 2002 2003 2004 2005 豚草 0.3 0.6 1.1 1.5 2.3 狗尾草 10.0 9.2 8 6.8 5.5 曼陀罗 3.0 2.1 1.1 0.3 0.1 龙葵 3.0 2.0 0.4 0 0 灰绿藜 3.2 2.8 1.7 1.3 0.6 (1)本调查采用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取样的关键除应考虑样方的大小和数量外,还应注意___________; 在种群数量特征中, ____________可预测种群数量变化趋势; (2)豚草与其它植物相互争阳光、空间等资源,它们之间的种间关系是_____________。除了这个种间关系外你还知道什么种间关系,举例说明__________________(答出一个即可),调查结果表明,__________具有生存优势; (3)若豚草种群的起始数量为N0,第二年的数量是第一年的λ倍,则在理想条件下,t年后种群的数量可以表示为:_____________,由于自然界的资源和空间总是有限的, 所以豚草的种群增长“_______”型曲线; 【答案】 (1). 取样调查法(或样方法) (2). 随机取样 (3). 年龄组成 (4). 竞争 (5). 豆科植物与根瘤菌之间互利共生 (6). 豚草 (7). Nt=N0λt (8). S 【解析】 【分析】 在一般情况下,总数量的调查比较困难,研究者只计数种群的一小部分,用以估计种群整体的方法。双子叶植物常用样方法调查,高等动物常用标志重捕法调查。本题是植物选用样方法调查,取样时的注意事项样方必须具有良好的代表性,随机取样。豚草与本地植物之间属于竞争关系,其生存优势通过生存斗争实现。从题图看出,随着时间推移,豚草种群密度增大,狗尾草种群密度降低,龙葵被淘汰,因而该区域植物的丰富度在降低。由于豚草入侵,该区域群落演替的速度与方向发生了改变。豚草的种群密度不断增大,种内斗争激烈,最终呈“S”型增长。 【详解】(1)由于是植物,因此调查植物种群密度的方法是样方法;样方法的注意事项有随机取样,样方的大小和数量,求平均值;在种群数量特征中,年龄组成可预测种群数量变化趋势。 (2)豚草和本地的植物属于竞争关系,除此之外种间关系还有捕食、共生、寄生关系。豆科植物与根瘤菌之间互利共生属于共生关系。 (3)若豚草种群的起始数量为N0,第二年的数量是第一年的λ倍,则在理想条件下,t年后种群的数量可以表示为:Nt=N0λt ,由于自然界的资源和空间总是有限的,所以豚草的种群增长“S”型曲线。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种群和群落相关知识,要求学生必需熟练掌握基础知识并能前后知识进行贯通和联系,综合进行分析问题,锻炼学生图文转换能力和获取信息的能力。 54.冻原生态系统因其生物的生存条件十分严酷而独具特色,有人曾将该生态系统所处的地区称为“不毛之地”.根据下面食物网回答下列问题: (1)由于温度的限制作用,冻原上物种的丰富度较低.丰富度是指____________. (2)与热带森林生态系统相比,通常冻原生态系统有利于土壤有机物质的积累,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通常,生态系统的食物链不会很长,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北极熊每增重1kg,至少需要消耗草___________kg.若北极熊的食物1/4来源于雪兔,3/4来源于北极狐,北极熊增重1kg,则至少需要消耗草____________kg。 【答案】 (1). 群落中物种数目的多少 (2). 冻原生态系统中的温度较低,不利于土壤中微生物(分解者)对土壤有机物的分解(低温下,分解者的分解作用弱) (3). 能量在沿食物链流动过程中是逐级递减的 (4). 25 (5). 100 【解析】 【分析】 丰富度:指群落中物种数目的多少。生态系统所具有的保持或恢复自身结构和功能相对稳定的能力,称为生态系统的稳定性,生态系统之所以能维持相对稳定,是由于生态系统具有自我调节能力。该能力的基础是负反馈调节;物种数目越多,营养结构越复杂,自我调节能力越大,抵抗力稳定性越高。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具有相对性,当受到大规模干扰或外界压力超过该生态系统自身更新和自我调节能力时,便可导致生态系统稳定性的破坏、甚至引发系统崩溃。 【详解】(1)丰富度是指群落中物种数目的多少。 (2)与热带森林生态系统相比,冻原生态系统中的温度较低,不利于土壤中微生物(分解者)对土壤有机物的分解,有利于土壤有机物质的积累。 (3)在一个生态系统中,营养级越多,在能量流动过程中消耗的能量就越多,所以生态系统中的食物链一般不超过4~5个,生态系统的食物链不会很长。 (4)北极熊每增重1kg,至少需要消耗草选择食物链最短,能量传递效率按20%计算,故选择植物→雪兔→北极熊,1÷20%÷20%=25kg;若北极熊的食物1/4来源于雪兔,3/4来源于北极狐,北极熊增重1kg,能量传递效率按20%计算, 1 ×1/4÷20%÷20%+1 ×3/4÷20%÷20%÷20%=100kg。 【点睛】本题考查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生态系统的稳定性等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的识记能力和理解所学知识要点,把握知识间内在联系,形成知识网络结构的能力;能运用所学知识,准确判断问题的能力,属于考纲识记和理解层次的考查。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