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四省八校2020届高三第二次教学质量检测理综(解析版)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生物】四省八校2020届高三第二次教学质量检测理综(解析版)

四省八校2020届高三第二次教学质量检测理综 一、选择题 ‎1.下列有关细胞结构与功能的叙述,错误的是 A. 植物细中的液泡可以调节其细胞内的环境 B. 动植物都有,但功能不完全相同的细胞器是高尔基体 C. 成熟的植物细胞中与吸水、失水有关的细胞结构只有细胞膜和液泡 D. 新宰的畜、禽肉放置一段时间后再煮更鲜嫩,可能与溶酶体的作用有关 ‎【答案】C ‎【解析】‎ ‎【分析】‎ ‎1、细胞间的信息交流主要有三种方式:‎ ‎(1)通过化学物质来传递信息;‎ ‎(2)通过细胞膜直接接触传递信息;‎ ‎(3)通过细胞通道来传递信息,如高等植物细胞之间通过胞间连丝.‎ ‎2、细胞不能无限长大的原因:①受细胞表面积与体积之比限制 ②受细胞核控制范围限制.‎ ‎3、液泡的功能主要是调节细胞渗透压,维持细胞内水分平衡,积累和贮存养料及多种代谢产物.‎ ‎【详解】A、植物细胞的液泡中有细胞液,含糖类、无机盐、色素和蛋白质等物质,可以调节植物细胞内的环境,A正确;‎ B、高尔基体主要是对来自内质网的蛋白质进行加工、分类、包装和运输,植物细胞在进行细胞分裂时,高尔基体还与细胞壁的形成有关,B正确;‎ C、成熟的植物细胞中与吸水、失水有关的细胞结构除了细胞膜和液泡,还有两者之间的细胞质,C错误;‎ D、细胞死亡后,溶酶体破裂,各种水解酶释放出来,分解细胞中的蛋白质等物质,这时的畜、禽肉烹饪后更鲜嫩,这个过程需要一定的时间,D正确;‎ 故选C ‎2.下列有关科学发展史及科学研究过程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 在“探究细胞大小与物质运输的关系”实验中,琼脂块体积越大,NaOH运输速率越小 B. “观察根尖分生组织细胞的有丝分裂”与“绿叶中色素的提取和分离”实验中都用到了无水乙醇 C. 肺炎双球菌体外转化实验与T2噬菌体侵染肺炎双球菌的实验设计思路相同 D. 孟德尔第一、二遗传定律的发现以及摩尔根证明基因在染色体上的实验中,均采用了假说一演绎法 ‎【答案】D ‎【解析】‎ ‎【分析】‎ ‎1、叶绿体中色素提取和分离实验可用无水乙醇提取色素。‎ ‎2、在探究细胞大小与物质运输的关系实验中,琼脂块越大,扩散的体积占总体积的比例就越小。‎ ‎【详解】A、在“探究细胞大小与物质运输的关系”实验中,NaOH在不同大小的琼脂块中的运输速率是相同的,与琼脂块的体积无关,A错误;‎ B、“观察根尖分生组织细胞的有丝分裂”解离液中含95%的乙醇,而“绿叶中色素的提取和分离"实验中用无水乙醇提取色素,B错误;‎ C、T2噬菌体只能专一的侵染大肠杆菌,且肺炎双球菌体外转化实验与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的实验设计思路相同,都是设法把DNA、蛋白质分开,单独地、直接地去观察DNA或蛋白质的作用,C错误;‎ D、孟德尔第一、二定律的发现,摩尔根证明基因在染色体上的果蝇眼色杂交实验,均采用了假说一演绎法,D正确;‎ 故选D。‎ ‎3.下列关于人体内物质出入细胞方式的叙述错误的是 A. 水盐平衡的调节过程中,肾小管上皮细对水的重吸收属于被动运输 B. 肌肉细胞中的葡萄糖彻底氧化分解的产物可以通过自由扩散运出细胞 C. 血液中的碘进人甲状腺滤泡上皮细胞的方式为主动运输 D. 神经细胞产生的小分子物质是以主动运输或者被动运输的方式运出细胞的 ‎【答案】D ‎【解析】‎ ‎【分析】‎ 名称 运输方向 载体 能量 实 例 自由扩散 高浓度→低浓度 不需 不需 水,CO2,O2,甘油,苯、酒精等 协助扩散 高浓度→低浓度 需要 不需 红细胞吸收葡萄糖 主动运输 低浓度→高浓度 需要 需要 小肠绒毛上皮细胞吸收氨基酸,葡萄糖,K+,Na+等 ‎【详解】A、水盐平衡的调节过程中,水以自由扩散和借助于水通道蛋白的协助扩散被肾小管上皮细胞重吸收,二者皆属于被动运输,A正确;‎ B、肌肉细胞中的葡萄糖彻底氧化分解的产物是CO2和水,二者进出细胞的方式都是自由扩散,B正确;‎ C、血液中的碘浓度低于甲状腺滤泡上皮细胞的碘浓度,因此血液中的碘进人甲状腺滤泡上皮细胞的方式为主动运输,C正确;‎ D、神经细胞分泌的小分子物质神经递质通过胞吐的方式运出细胞,D错误;‎ 故选D。‎ ‎4.P53蛋白是由P53基因控制合成的一种与DNA发生特异性结合的蛋白质,该蛋白质可以阻止损伤的DNA进行复制,促使DNA自我修复;若修复失败则引起细胞出现“自杀”现象。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A. 细胞“自杀”过程离不开溶酶体的作用 B. 细胞分裂过程中若DNA受损,P53蛋白可能使间期延长 C. P53基因控制合成P53蛋白的过程中,mRNA往往会沿核糖体移动 D. 细的“自杀”现象与被病原体感染的细胞的清除,均属于细胞的编程性死亡 ‎【答案】C ‎【解析】‎ ‎【分析】‎ ‎1、细胞癌变的机理是在致癌因子的作用下,细胞内的DNA分子受损,原癌基因和抑癌基因发生突变,导致正常分裂的细胞成为不受机体控制的具有连续分裂特性的癌细胞。‎ ‎2、细胞凋亡是由基因决定的细胞自动结束生命的历程。‎ ‎【详解】A、由题知细胞“自杀"过程属于细凋亡,该过程需溶酶体中相关水解酶的参与,A正确;‎ B、由题知P53蛋白可以阻止损伤的DNA复制,促使DNA自我修复,因此,细胞分裂中若DNA受损,P53白可能使间期时间延长,B正确 C、P53基因通过转录和翻泽过程指导P53蛋白的合成,翻译过程中核糖体沿mRNA移动,C错误:‎ D、由题知细胞的“自杀"过程属于细胞凋亡,被病原体感染的细胞的清除也属于细胞凋亡,细胞凋亡也称为细胞的编程性死亡,D正确;‎ 故选C。‎ ‎5.如图是某基因型为AaBbDd的二倍体(2N=16)哺乳动物体内,某个精原细胞在减数分裂的某时期同源染色体的变化示意图。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 图中对应时期的细胞中可形成4个四分体 B. 该变异类型有助于物种在一个无法预测将会发生什么变化的环境中生存 C. 该变化可导致所有配子中遗传信息发生改变 D. 该细胞的三对等位基因都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分离 ‎【答案】B ‎【解析】‎ ‎【分析】‎ 分析题图:图示表示四分体时期,同源染色体的非姐妹染色单体之间交叉互换,这会导致基因重组。‎ ‎【详解】A、题知,该动物细胞中共有16条染色体,8对同源染色体,则在减数一次分裂前期联会形成8个四分体,A错误;‎ B、图示变异类型属于基因重组,基因重组有助于物种在一个无法预测将会发什么变化的环境中生存,这是因为基因重组可以产生多样化的基因组合的子代,其中可能有一些子代含有适应某种变化、生存所必须的因组合,B正确;‎ C、发交互换前,该精原细胞产生ABD和abd两种类型的配子,交叉互换后产生ABD、AbD、aBd、abd四种类型的雄配了,则并非所有配了中遗传信息都改变,C错误;‎ D、图中A和a、D和d均在减数第次分裂后分离,因为发生交叉互换,B和b也可以在减数第二次分裂后分离,D错误;‎ 故选B。‎ ‎6.图中①②③表示生物体内三种生理过程,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 对于T2噬菌体而言,过程①②③都是在大肠杆菌体内进行的 B. 原核细胞由于没有核膜,其图②和图③过程几乎是同时进行的 C. 在人体成熟的红细胞、B细胞、T细胞、吞噬细胞中,能发生过程②③而不能发生过程①的细胞是B细胞、T细胞和吞噬细胞 D. 人体不同组织细胞的相同DNA进行过程②时酶结合的起始位点是不完全相同的 ‎【答案】C ‎【解析】‎ ‎【分析】‎ 分析题图:①图示表示DNA复制过程,②图示表示转录过程,③图示表示细胞内蛋白质翻译过程。‎ ‎【详解】A、图中①是DNA的复制过程,②是转录过程,③是翻译过程。对于T2噬体而言,①②③过程都是在宿主细胞大肠杆菌体内进行的,A正确;‎ B、原核细胞的②过程进行的场所主要是在拟核,③过程进行的场所是细胞质,二者之间没有核膜的分隔,边转录边翻译,二者同时进行,B正确;‎ C、人体成熟的红细胞没有细胞核,也没有其它众多的细跑器,①②③都不能发生,B细胞和T细跑属于暂不增殖的细胞,在抗原刺激下,二者可以进行分裂,能进图①②③过程,吞噬细胞不分裂,可以进行②③过程,但①过程不行,所以三者中,能发生过程②③的不能发生过程①的细胞只有吞噬细胞,C错误;‎ D、人体不同的组织细胞基因要进行选择性表达,所以不同组织细胞的相同DNA进行过程②‎ 转录时酶结合的起始位点是不完全相同的,D正确;‎ 故选C。‎ 三、非选择题 ‎7.下图为人体某组织的结构示意图,①②③分别表示人体内不同部位的液体。请据图回答下列相关问题。‎ ‎(1)人体的内环境由图中_______________(填序号)组成。‎ ‎(2)毛细淋巴管管壁细胞生活的内环境是______________(填名称)。下列过程发生在内环境中的有______________(写序号)。‎ a.葡萄糖的氧化分解 b.唾液中溶菌酶的杀菌作用 c.乳酸与碳酸氢钠作用生成乳酸钠和碳酸 ‎(3)手和脚有时会出水泡,水泡中的液体主要是_______________,在日常生活中,造成该处液体增多的原因较多,例如肾小球肾炎、_______________(列举一例即可)等。‎ ‎(4)若人体处于讥俄状态下,且②为肌肉细胞,则a处的血浓度_______________(填“高于”、“低于“或“等于”)b处。‎ ‎【答案】 (1). ①③④ (2). 淋巴和组织液 (3). c (4). 组织液 (5). 过敏反应/毛细淋巴管受阻/营养不良 (6). 高于 ‎【解析】‎ ‎【分析】‎ 由图可知:①为淋巴管中的淋巴,②是细胞内液,③组织细胞间的组织液,④是毛细血管中的血浆,内环境由①③④构成。‎ ‎【详解】(1)人体的内环境由①淋巴、③组织液、④血浆三部分组成,图示中①③④可表示。‎ ‎(2)毛细淋巴管管壁细胞生活的内环境是淋巴和组织液;葡萄糖的氧化分解发生在细胞内、唾液中溶菌酶的杀菌作用发生在外界环境中、乳酸与碳酸氢钠作用生成乳酸钠和碳酸发生在内环境中,因此选C。‎ ‎(3)手和脚有时会磨出水泡,水泡中的液体主要是组织液,组织液增多的原因较多,比如过敏反应、毛细淋巴管受阻、营养不良。‎ ‎(4)若人体处于饥饿状态卜,血糖浓度较低,血液在流经肌细胞的过程中,肌糖原不会分解为血糖,而肌肉细胞会消耗血糖用于自身的细胞呼吸,故a处血糖浓度高于b处。‎ ‎【点睛】本题考查内环境的组成、稳态等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的识图能力和判断能力,运用所学知识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 ‎8.某研究小组利用普通淀粉酶和热淀粉酶在不同温度条件下做了下表所示的实验,请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表格,回答下列问题:‎ ‎(1)根据实验目的,完善步骤d_______________‎ ‎(2)此实验的自变量是_______________,需要考虑的无关变量有_________________(举出两例即可)等。‎ ‎(3)有人认为上表中的设计中有不严密之处,请指出其中的错误并修改:_______________‎ ‎(4)实验完成后发现,耐热淀粉酶在80℃条件下相对活性较强,为进一步探究该耐热淀粉酶的最适温度是否就是80℃,可在_______________范围内设置更小的温度梯度,其他条件不变,重新进行实验。‎ ‎【答案】 (1). 注入碘液进行检测 (2). 温度、淀粉酶的种类 (3). pH、淀粉酶的量(底物的量、保温时间、实验操作顺序等) (4). 不能将淀粉酶溶液直接加人到淀粉溶液中,需将两者先分别在各组温度条件下保温处理5min,然后再将两者混合反应 (5). 70~90℃‎ ‎【解析】‎ ‎【分析】‎ 酶能够催化化学反应的原因是降低了化学反应的活化能。影响酶活性的因素是温度、pH等。生物实验遵循的一般原则是对照原则、等量原则、单一变量原则和控制无关变量原则等。‎ ‎【详解】(1)加入碘液检测淀粉剩余量。‎ ‎(2)此实验的自变量是酶的种类和温度,需要考虑的无关变量有pH、酶的浓度、底物的量、保温时间、实验操作顺序等。‎ ‎(3)不能将淀粉酶溶液直接加人到淀粉溶液中,需将两者先分别在各组温度条件下保温处理5min,然后再将两者混合反应,因为酶具有高效性。‎ ‎(4)实验完成后发现,耐热淀粉酶在80℃条件下相对活性较强,为进一步探究该耐热淀粉酶的最适温度是否就是80℃,可在70-90℃范围内设置更小的温度梯度,其他条件不变,重新进行实验。‎ ‎【点睛】本题综合考查了温度对酶活性影响的实验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能用精炼的语言准确地描述生物学方面的内容、以及数据处理能力。‎ ‎9.下图是某生物兴趣小组设计的测量某种阳生花卉光合速率的密闭装置。已知有两套完全相同的该装置,装置a置于适宜光照、25℃条件下,装置b置于黑暗、25℃条件下,同时将生理状况一致的两盆植物分别置于两种环境的装置中,起始液滴对应的数据均为零刻度,氧传感器(测定装置内的氧含量)数据显示屏上的数据均为E。测量数据的时间适宜且两套装置同时测量,并记录相关数据回答以下问题:‎ ‎(1)装置a的液滴若向右移动,则测量数据可反映出_______________的大小,在该状态下植物_______________(填“能”或“不能”)正常生长。‎ ‎(2)装置b中植物细胞内发生的能量转化途径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为提高实验的精确度,可用_______________植物作为对照,并分别置于与上述两套完全相同的装置中。‎ ‎(4)利用该装置探究光照强度对该花卉光合速率的影响时,在只有一枚灯泡的前提下,可以通过_______________控制实验自变量。‎ ‎(5)适宜时间后,装置a与装置b刻度尺上的数据分别为T1、T2,数据显示屏上的数据分别是N1、N2,利用这两套装置测量该花卉的总光合速率时,下列可用的数据有_______________‎ ‎①T2-T1 ②T1+T2 ③N2-N1 ④N1+N2 ⑤N1-N2-2E ⑥N1+N2-2E ‎【答案】 (1). 净光合速率/强度 (2). 能 (3). 有机物中稳定化学能→热能和ATP中活跃化学能 (4). 死亡 (5). 调整灯泡与装置的距离 (6). ①③‎ ‎【解析】‎ ‎【分析】‎ 据图分析:密闭装置中放置有二氧化碳缓冲液,说明其中的二氧化碳浓度不变,由于温度不变,所以引起液滴移动的因素只有光合作用产生氧气的浓度变化;总光合速率=净光合速率+呼吸速率,据此分析作答。‎ ‎【详解】(1)由于装置a置于适宜光照强度下,CO2浓度和温度恒定,光合速率应大于呼吸速率,故容器内气体总量会增加,致使内部气压增大,液滴应向右移,测量的数据反映的应为净光合速率,植株能正常生长。‎ ‎(2)置于黑暗条件下,不能进行光合作用,但可以进行呼吸作用,涉及能量转化为有机物中稳定化学能→热能和ATP中活跃化学能。‎ ‎(3)为提高实验的精确度,可用死亡植物作为对照,并分别置于与上述两套完全相同的装置中。‎ ‎(4)距离光源的远近不同,光照强度不同,注意离光源近,防止温度对实验的干扰。‎ ‎(5)总光合速率=净光合速率+呼吸速率,-T1可反映出呼吸速率,而T2才可反映净光合速率,故总光合速率=-T1+T2=T2-T1;E-N1可反映出净光合速率,N2-E可反映呼吸速率,故总光合速率=(E-N1)+(N2-E)=N2-N1,故选①③。‎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影响光合作用的因素,意在强化学生对所学知识点的理解与运用,题目难度中等。‎ ‎10.某二倍体植株(2N=14)的叶形有宽叶和窄叶两种,分别受一对等位基因D、d控制。该植株中偶见7号染色体三体的变异植株,这种变异植株能正常繁殖,产生的配子均可育。回答下列问题:‎ ‎(1)7号染色体三体植株的具体变异类型属于__________________。7号染色体三体变异植株的原始生殖细胞在减数第一次分裂的前期可观察到_______________个四分体。‎ ‎(2)该种植物偶见7号染色体三体,从未见其他染色体三体的植株,可能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 ‎(3)为判断控制叶形的基因是否位于7号染色体上。研究人员进行了如下实验探究:‎ ‎①将纯合的7号染色体三体宽叶植株与正常窄叶植株杂交得到F1,F1中三体植株占______,挑选F1中三体植株与正常窄叶植株杂交得到F2,统计F2的表现型及比例。‎ ‎②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则控制叶形的基因位于7号染色体上;‎ 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则控制叶形的基因不位于7号染色体上。‎ ‎【答案】 (1). 染色体数目变异 (2). 7 (3). 发生其他染色体数目增加的生殖细胞不育或受精卵不能发育(或在胚胎早期就死亡了) (4). 1/2 (5). F2中宽叶:窄叶=5:1 (6). F2中宽叶:窄叶=1:1‎ ‎【解析】‎ ‎【分析】‎ ‎1、遗传变异应用:‎ ‎(1)逐代挑选变异,培育优良品种; ‎ ‎(2)人工方法(用药物或紫外线照射),使染色体和基因发生改变产生新变异个体,获得新品种;‎ ‎(3)利用航天技术进行空间的技术育种。‎ ‎2、染色体变异是指染色体结构和数目的改变。染色体结构的变异主要有缺失、重复、倒位、易位四种类型;染色体数目的变异有染色体组成倍增加或减少和染色体个别数目的增加或减少。‎ ‎【详解】(1)三体植株的具体变异类型属于染色体数目变异。一对同源染色体联会属于一个四分体,该植株有7对同源染色体,联会时有7个四分体。‎ ‎(2)该种植物偶见7号染色体三体,从未见其他染色体三体的植株,可能的原因是发生其他染色体数目增加的生殖细胞不育或受精卵不能发育。‎ ‎(3)某二倍体植株(2N=14)的叶形有宽叶和窄叶两种,分别受一对等位基因D、d控制。该植株中偶见7号染色体三体的变异植株,这种变异植株能正常繁殖,产生的配子均可育。由于宽叶和窄叶两种,分别受一对等位基因D、d控制,假设控制叶形的基因在7号染色体上,纯合三体宽叶为DDD与窄叶dd杂交,F1中三体植株为DDd,其减数分裂产生的配子为DD:Dd:D:d=1:2:2:1,F1中三体植株与正常窄叶(dd)植株杂交得到F2‎ ‎,得到的F2的叶形及比例为正常叶:马铃薯叶=5:1。假设控制叶形的基因不在7号染色体上,选择纯合宽叶DD和窄叶dd杂交,F1为宽叶Dd,F1和窄叶dd杂交, F2为宽叶Dd:窄叶dd=1:1。‎ ‎【点睛】本题考查了染色体变异和基因分离定律的相关知识,要求考生能够掌握染色体变异的类型,能够根据图示信息确定变异的类型,并利用基因的分离定律解决的相关计算问题。‎ ‎[生物一一选修1:生物技术实践] ‎ ‎11.日前,微博传言单位面积上手机屏幕上的细菌比马桶按钮上的多。下图是某校甲、乙两个生物兴趣小组展示的实验调查结果。回答下列相关问题:‎ ‎(1)在制备该培养基的过程中,除了添加微生物所需的基本营养物质外,培养基还需满足微生物生长对___________________等的要求。由图中4组培养结果可知.该实验接种微生物的方法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通过观察菌落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两点)等特征,可对手机屏幕和马桶按钮上存在的微生物进行初步鉴定。但若要进一步确定是否存在大肠杆菌,可以加入______________________指示剂进行鉴定,若培养基中出现___________菌落,则说明存在大肠杆菌。‎ ‎(3)按图示面积取样,小组成员定某手机屏幕的细菌数量,将10mL菌悬液进行梯度稀释,分别取0.1mL稀释倍数为102的样品液接种到四个培养基上,培养一段时间后,统计菌落数分别为38、40、42、29,则该手机屏幕的细菌数为___________个/平方厘米,为了使该实验统计的数据更准确,应另外设置对照实验.请问如何设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 pH、特殊营养物质、氧气 (2). 稀释涂布平板法 (3). 形状、大小、隆起程度、颜色 (4). 伊红一美蓝 (5). 黑色 (6). l.6×104 (7). 取空白培养基涂布01mL无菌水,在相同环境下培养 ‎【解析】‎ ‎【分析】‎ ‎1、微生物培养基一般都含有水、碳源、氮源、无机盐,此外还要满足微生物生长对pH、特殊营养物质以及氧气的要求。对异养微生物来说,含C、N的化合物既是碳源,也是氮源,即有些化合物作为营养要素成分时并不是起单一方面的作用。‎ ‎2、统计菌落数目的方法 ‎(1)显微镜直接计数法 ‎ ①原理:利用特定细菌计数板或血细胞计数板,在显微镜下计算一定容积的样品中微生物数量;②方法:用计数板计数; ③缺点:不能区分死菌与活菌。‎ ‎(2)间接计数法(活菌计数法)‎ ‎ ①原理:当样品的稀释度足够高时,培养基表面生长的一个菌落,来源于样品稀释液中的一个活菌。通过统计平板上的菌落数,就能推测出样品中大约含有多少活菌。‎ ‎②操作 a、设置重复组,增强实验的说服力与准确性。‎ b、为了保证结果准确,一般选择菌落数在30~300的平板进行计数。‎ ‎③计算公式:每克样品中的菌株数=(c÷V)×M,其中c代表某一稀释度下平板上生长的平均菌落数,V代表涂布平板时所用的稀释液的体积(mL),M代表稀释倍数。‎ ‎【详解】(1)微生物培养基一般都含有水、碳源、氮源、无机盐,此外还要满足微生物生长对pH、特殊营养物质以及氧气的要求。由图中4组培养结果可知.该实验接种微生物的方法为稀释涂布平板法。‎ ‎(2)一般菌落具有特定的形状、大小、颜色等特征,可对手机屏幕和马桶按钮上存在的微生物进行初步鉴定。若要进一步确定其中大肠杆菌的菌落数,还需要配制伊红和美蓝培养基加以鉴别。‎ ‎(3)该手机屏幕的细菌密度为=(38+40+42)÷3÷0.1×10×102÷25= l.6×104个/平方厘米,为了使该实验统计的数据更准确,应另外设置对照实验,取空白培养基涂布0.1mL无菌水,在相同环境下培养。‎ ‎【点睛】本题的知识点是微生物的培养与应用、培养基的选择作用,主要考查学生完善实验的能力,对实验结果进行预测获取实验结论的能力。‎ ‎[生物一一选修3:代生物科技专] ‎ ‎12.生长在太平洋西北部的一种海蜇能发出绿色荧光,原因是该海蜇的DNA上有绿色荧光蛋白基因。科学家利用转基因技术成功将该绿色荧光蛋白基因导人小鼠的受精卵,该受精卵最终发育成一只可在紫外线照射下发出绿色荧光的小鼠。回答下列问题:‎ ‎(1)培育转基因生物时,获取目的基因的方法有___________、PCR扩增和人工合成等。‎ ‎(2)绿色荧光蛋白基因导入小鼠受精卵,而不导入体细胞的原因是________。‎ ‎(3)由含绿色荧光蛋白基因的DNA和质粒拼接成重组质粒需用到的工具酶是___________。将重组质粒导入小鼠受精卵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而培育转基因双子叶植物时将目的基因导入受体细胞的常用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为了检测绿色荧光蛋白基因是否成功表达,从分子水平上可采用的方法是___________;从个体水平上可采用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 从基因文库中获取 (2). 动物的受精卵的全能性易体现出来,而体细胞的全能性不易体现出来 (3). 限制酶和DNA连接酶 (4). 显微注射法 (5). 农杆菌转化法 (6). 抗原-抗体杂交法 (7). 使用紫外线照射该转基因鼠 ‎【解析】‎ ‎【分析】‎ 基因工程技术的基本步骤:‎ ‎(1)目基因的获取:方法有从基因文库中获取、利用PCR技术扩增和人工合成。‎ ‎(2)基因表达载体的构建:是基因工程的核心步骤,基因表达载体包括目的基因、启动子、终止子和标记基因等。‎ ‎(3)将目的基因导入受体细胞:根据受体细胞不同,导入的方法也不一样。将目的基因导入植物细胞的方法有农杆菌转化法、基因枪法和花粉管通道法;将目的基因导入动物细胞最有效的方法是显微注射法;将目的基因导入微生物细胞的方法是感受态细胞法。‎ ‎(4)目的基因的检测与鉴定:分子水平上的检测:①检测转基因生物染色体的DNA是否插入目的基因--DNA分子杂交技术;②检测目的基因是否转录出了mRNA—分子杂交技术;③检测目的基因是否翻译成蛋白质--抗原-抗体杂交技术。个体水平上的鉴定:抗虫鉴定、抗病鉴定、活性鉴定等。‎ ‎2、基因工程的基本工具为限制酶、DNA连接酶和运载体。‎ ‎【详解】(1)获取目的基因的方法有:从基因文库中获取、PCR技术扩增法、化学方法人工合成。‎ ‎(2)动物的受精卵的全能性易体现出来,而体细胞的全能性不易体现出来,因此转基因一般导入受精卵。‎ ‎(3)基因工程中 工具酶为限制酶和DNA连接酶,将重组质粒导入小鼠受精卵的方法是显微注射法,而培育转基因双子叶植物时将目的基因导入受体细胞的常用方法是农杆菌转化法。‎ ‎(4)检测目的基因是否翻译成蛋白质—抗原—抗体杂交技术;从个体水平上可采用的方法是使用紫外线照射该转基因鼠。‎ ‎【点睛】本题考查基因工程的原理及技术、重点考查基因工程的相关知识,要求考生识记基因工程的原理、工具及操作过程,能准确判断图中各步骤的名称及采用的生物技术。‎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