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10-11 发布 |
- 37.5 KB |
- 18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2018-2019学年广东省佛山市三水区实验中学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生物试题 Word版
2018-2019学年三水实验中学高二第一次月测 生物理科试题 出卷人:洪翔云 审卷人:钟佩英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0分) 1.下列有关遗传基本概念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相对性状是指同种生物的同一性状的不同表现类型,如棉花的细绒与长绒 B. 表现型是指生物个体所表现出来的性状,基因型相同表现型一定相同 C. 等位基因是指位于同源染色体同一位置的控制相对性状的基因 D. 性状分离指杂合子自交后代中出现不同基因型个体的现象 2.孟德尔在发现分离定律的过程中运用了假说-演绎法。在孟德尔的研究过程中,“演绎推理”的步骤是指( ) A. 完成了豌豆的正、反交实验 B. 提出假说,解释性状分离现象 C. 设计测交实验,预期实验结论 D. 完成测交实验,得到实验结果 3.假如水稻高秆(D)对矮秆(d)为显性,抗稻瘟病(R)对易感稻瘟病(r)为显性,两对性状独立遗传。现用一个纯合易感稻瘟病的矮秆品种(抗倒伏)与一个纯合抗稻瘟病的高秆品种(易倒伏)杂交,F2中出现既抗倒伏又抗病类型的比例为:( ) A. 1/8 B. 1/16 C. 3/16 D. 3/8 4.基因型为AaBbCc的个体(三对等位基因分别位于三对常染色体上),该个体所形成的精子中,基因型为ABC的含性染色体“Y”的精子约为( ) A. 1/2 B. 1/8 C. 1/16 D. 无法确定 5.在某种牛中,基因型为AA的个体的体色是红褐色的,aa是红色的.基因型为Aa的个体中,雄牛是红褐色的,而雌牛是红色的.一头红褐色母牛生了一头红色小牛,这头小牛的性别及基因型为( ) A. 雄性或雌性,aa B. 雄性,Aa C. 雌性,Aa D. 雌性,aa或Aa 6.某生物小组发现某植物的花色有红色和白色两种,由一对等位基因控制。取90对亲本分甲、乙、丙三组进行实验,实验结果如下。 杂交组合 F1表现型 甲:30对亲本 红花×红花 36红花∶1白花 乙:30对亲本 红花×白花 5红花∶1白花 丙:30对亲本 白花×白花 全为白花 以下分析正确的是( ) A. 甲、乙、丙任一组均可以单独判断出隐性性状为白色 B. 甲组亲本中红花很可能既有纯合子也有杂合子 C. 任取乙组的一株红花亲本使其自交,其子代一定出现性状分离 D. 由乙组可以判定,亲本中显性纯合子与杂合子的比例约为1∶1 7.基因在染色体上的实验证据是( ) A. 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 B. 萨顿蝗虫细胞观察实验 C. 摩尔根的果蝇杂交实验 D. 现代分子生物学技术印证 8.某种生物甲植株的基因型是YyRr,甲与乙植株杂交,按自由组合定律遗传,他们的杂交后代表现型比值是3:3:1:1,则乙的基因型是( ) A. YyRr B. yyrr C. Yyrr或yyRr D. YyRR 9.在完全显性条件下,如果下列所示基因状况的生物自交,其子代性状分离比例为9:3:3:1的是( ) A. B. C. D. 10.基因型为Aa的动物,在其精子形成过程中(不考虑交叉互换),基因AA、aa、Aa的分开,分别发生在( )①精原细胞形成初级精母细胞 ②初级精母细胞形成次级精母细胞 ③次级精母细胞形成精子细胞 ④精子细胞形成精子. A. ①②③ B. ③③② C. ②②② D. ②③④ 11.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应该作用于如图中的( ) A. ① B. ①和② C. ② D. ②和③ 12.染色体组成为XXY的人发育成男性,但染色体组成为XXY的果蝇却发育成雌果蝇,由此推测人和果蝇的性别决定差异在于( ) A. 人的性别主要取决于X染色体数目,而果蝇的主要取决于Y染色体数目 B. 人的性别主要取决于X染色体数目,而果蝇的主要取决于是否含有Y染色体 C. 人的性别主要取决于是否含有Y染色体,而果蝇的主要取决于X染色体数目 D. 人的性别主要取决于是否含有X染色体,而果蝇的主要取决于X染色体数目 13.男性的性染色体不可能来自( ) A. 外祖母 B. 外祖父 C. 祖母 D. 祖父 14.鸡的性别决定是ZW型.芦花和非芦花是一对相对性状,分别由位于Z染色体上的B、b基因决定.芦花雌鸡(ZBW)与非芦花雄鸡(ZbZb)杂交,子代( ) A. 都为芦花鸡 B. 都为非芦花鸡 C. 雄鸡为芦花鸡,雌鸡为非芦花鸡 D. 雄鸡为非芦花鸡、雌鸡为芦花鸡 15.一对色觉正常的夫妇,他俩的父亲都是色盲,在他们所生的子女中,色盲儿子的几率、色盲女儿的几率和男孩中色盲的几率分别是( ) A. 、0、 B. 、0、 C. 、、0 D. 、0、 16.如图细胞是某生物的一个精细胞,根据染色体的组成分析下图哪一细胞可能与图示细胞来自同一个次级精母细胞( ) A. B. C. D. 17.在人类的下列细胞中,一定存在Y染色体的细胞是( ) A. 初级精母细胞 B. 次级精母细胞 C. 精细胞 D. 精子 18.假如有10个基因型为AaBbCcDd的精原细胞和卵原细胞,经减数分裂后形成的精子和卵细胞的种类最多分别是( ) A. 2种和1种 B. 16种和10种 C. 16种和16种 D. 16种和8种 19.如图表示细胞分裂和受精作用过程中核DNA含量和染色体数目的变化,下列有关叙述中错误的是( ) A. a阶段为有丝分裂、b阶段为减数分裂 B. GH段和OP段,细胞中含有的染色体数是相等的 C. L点→M点所示过程与细胞膜的流动性有关 D. MN段发生了核DNA含量的加倍 20.下列有关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的描述,正确的是( ) A. 受精卵中的遗传物质一半来自于卵细胞,一半来自于精子 B. 减数分裂过程中,着丝点分裂伴随着等位基因的分离 C. 染色体的自由组合不是配子多样性的唯一原因 D. 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的自由组合伴随着等位基因的自由组合 21.1903年美国遗传学家萨顿运用类比推理法推论基因在染色体上。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 在减数分裂过程中,等位基因和同源染色体的分离非常相似 B. 在减数分裂过程中,所有的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所有的非等位基因也自由组合 C. 在体细胞中基因和染色体都是成对存在,而在配子中都只含有体细胞中一半 D. 通过类比推理得出的结论肯定是正确的 22.下列有关伴性遗传特点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中,女患者的父亲和儿子都是患者 B. 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中,男患者的父亲和母亲可以都正常 C. 伴X染色体显性遗传病中,男患者的母亲和女儿都是患者 D. 伴X染色体显性遗传病中,女患者的父亲和母亲可以都正常 23.对如图所表示的生物学意义的描述,错误的是( ) A. 图甲表示雄果蝇染色体组成 B. 对图乙代表的生物测交,其后代中,基因型为AADD的个体的概率为0 C. 图丙细胞处于有丝分裂后期,染色体数、DNA数均为8条 D. 图丁所示家系中男性患者明显多于女性患者,该病是伴X隐性遗传病 24.某研究小组从某二倍体动物的组织中提取一些细胞,测定细胞中染色体数目(无变异发生),将这些细胞分为三组,每组的细胞数统计如图甲,乙图是取自该组织中的一个细胞.对图中所示结果分析正确的是( ) A. 该组织可能来自卵巢,乙细胞属于B组 B. A组细胞中染色体:DNA=1:2或1:1 C. B组细胞中有进行减数分裂的细胞 D. C组中有一部分细胞可能正在发生同源染色体的分离 25.科学的研究方法是取得成功的关键,假说-演绎法和类比推理是科学研究中常用的方法,人类在探索基因神秘踪迹的历程中,进行了如下研究: ①1866年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提出了生物的性状由遗传因子(基因)控制 ②1903年萨顿研究蝗虫的精子和卵细胞的形成过程,提出假说:基因在染色体上 ③1910年摩尔根进行果蝇杂交实验:找到基因在染色体上的实验证据 他们在研究的过程中所使用的科学研究方法依次为( ) A. ①假说-演绎法 ②假说-演绎法 ③类比推理 B. ①假说-演绎法 ②类比推理 ③类比推理 C. ①假说-演绎法 ②类比推理 ③假说-演绎法 D. ①类比推理 ②假说-演绎法 ③类比推理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5小题,共50.0分) 26.(除说明外,每空1分,共8分)乙、丙分别表示某种雄性动物(假设含有两对同源染色体)的三个正在进行分裂的细胞,请回答: (1)图中甲细胞处于______期,此细胞含有______对同源染色体,含有____ 条姐妹染色单体. (2)图中乙细胞处于______期,有______个DNA分子,此时,染色体的行为变化是______. (3)图中丙细胞分裂产生的子细胞是______. 27.(除说明外,每空2分,共8分)生物实验的好材料,玉米是雌雄同株植物(顶部生雄花序,中部生雌花序),玉米的染色体有20条(2N=20),下面以玉米为材料来完成相关的实验. (1)若用玉米为实验材料验证孟德尔分离定律,下列因素对 得出正确实验结论影响最小的是______.(填“所选实验 材料是否为纯合子”或“所选相对性状是否受一对等位基 因控制”) (2)测交法可用来检验F1是不是纯合子,其关键原因是_ _. (3)在一个育种实验中,采用植株A、B玉米进行右上图所示的实验.请回答下列问题: 三种授粉所获得的玉米粒色如表: 授粉 紫红粒玉米(粒) 黄粒玉米(粒) Ⅰ 587 196 Ⅱ 0 823 Ⅲ 412 386 用 G代表显性基因,g代表隐性基因,则植株A和植株B的基因型分别为______、______. 若只进行授粉Ⅲ一种实验,根据表Ⅲ中实验结果,如何进一步设计实验确定玉米粒色的显隐性关系:将紫红粒玉米和黄粒玉米培养成植株,_____ _,观察后代的性状. 28.(除说明外,每空2分,共6分)不良症是一种遗传性疾病,有的是常染色体显性遗传,有的 是常染色体隐性遗传,也有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 (1)某人患肌营养不良症,其父母双方均正常,则可推测该致病基因为______(填“显性”或 “隐性”)基因.为什么?______ . (2)若该患者为女性,则可推测致病基因位于______(填“常染色体”或“X染色体”)上.为 什么?______ . 29.(除说明外,每空2分,共10分)生植物有紫花和白花两种表现型,已知紫花形成的生物化学途径如图所示,A和a、B和b是分别位于两对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A对a、B对b为显性.基因型不同的两白花植株杂交,F1紫花:白花=1:1.若将F1紫花植株自交,所得F2中紫花:白花=9:7.请回答: (1)从紫花形成的途径可知,紫花性状是由______对基因控制. (2)根据F1紫花植株自交的结果,可以推测F1紫花植株的基因型是____ __,其自交所得F2 白花植株中纯合体的比例是___ __. (3)推测两亲本白花植株的杂交组合(基因型)可能是____ __(只要求写一组). (4)紫花形成的生物化学途径中,若中间产物是红色(形成红花),那么基因型为AaBb的植株 自交,子一代植株的表现型及比例为____ __. 30.(除说明外,每空2分,共18分.)图示某种果蝇细胞中的染色体及部分基因组成,请回答: (1)果蝇为遗传学研究的好材料,写出两条理由: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2)基因A、a和B、b的遗传是否遵循基因自由组合定律?___________,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该果蝇减数分裂产生配子时,在染色体不发生交叉互换情况下,基因A与a分离的时期是___________,形成配子的基因型可能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已知该种果蝇红眼(D)对白眼(d)为显性,两果蝇杂交,若后代中雌性全部为红眼,雄性全部为白眼,则这两个亲本的基因型为_____________________。 (5)已知果蝇的暗红眼由隐性因基(r)控制,但不知控制该性状的基因(r)是位于常染色体上、X染色体上,还是Y染色体上,请你设计一个简单的调查方案进行调查,并预测调查结果。 方案:寻找暗红眼的果蝇进行调查,统计具有暗红眼果蝇的性别比例。 结果:①若具有暗红眼的个体,雄性与雌性数目差不多,则r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 ②________________ ______,则r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 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 ,则r基因位于Y染色体上。 2018-2019学年三水实验中学高二第一次月测 生物理科试题答案和解析 1. C2. C 3. C4. C 5. C6. B 7. C8. C 9. B10. B 11. A12. C13. C14. C15. A16. C17. A 18. B 19. B20. C21. A22. D23. D24. C25. C 26. (1)有丝分裂后; 4 ; 0(2)减数第一次分裂后;8 ;同源染色体分离,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3)精细胞 27. (1)“所选实验材料是否为纯合子”;(2)测交后代的表现型及比例直接反映F1的配子类型及比例;(3)Gg; gg; 分别进行同株异花传粉(自交) 28. (1)隐性; 因为该患者的致病基因必然来自父母(双亲或其中之一),而父母均不患病,所以该致病基因是隐性基因(或其他合理答案)(2)常染色体; 因为该患者为女性,会有两个致病基因,其中一个必然来自父亲,而其父亲不患该病,所以致病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或其他合理答案)29.(1)2;(2)AaBb;(3)AAbb和aaBb或Aabb和aaBB(4)紫色:红色:白色=9:3:4 30. (1)①繁殖速度快;②易于饲(喂)养。(2)不遵循,因为这两对基因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上。(3)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AbXD、AbY、aBXD、aBY。(4)XdXd、XDY。(5)方案:②若具有暗红眼的个体,雄性多于雌性③若具有暗红眼的个体全是雄性 【解析】 1. 【分析】本题考查相对性状、性状分离、等位基因等概念,要求考生识记相对性状、性状分离和等位基因的概念,掌握基因型、表现型及环境之间的关系,能结合所学的知识准确判断各选项。【解答】A.相对性状是指同种生物同一性状的不同表现类型,如棉花的细绒与粗绒,短绒与长绒,A错误;B.表现型是指生物个体所表现出来的性状,基因型相同表现型一般相同,但是若环境不同,表现型也可能不同,B错误;C.等位基因是指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的同一位置上控制相对性状的基因,C正确;D.性状分离是指在杂种后代中,同时显现出显性性状和隐性性状的现象,D错误。故选C。 2. 解:孟德尔是在豌豆纯合亲本杂交和F1自交遗传实验基础上提出问题,为了验证作出的假设是否正确,孟德尔设计并完成了测交实验,进行“演绎推理”过程。故选:C。1、孟德尔对一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的解释:(1)生物的性状是由细胞中的遗传因子决定的;(2)体细胞中的遗传因子成对存在;(3)配子中的遗传因子成单存在;(4)受精时,雌雄配子随机结合。 2、孟德尔发现遗传定律用了假说演绎法,其基本步骤:提出问题→作出假说→演绎推理→实验验证(测交实验)→得出结论。本题考查孟德尔遗传实验的相关知识,要求考生识记孟德尔遗传实验的过程、方法及孟德尔对一对相对性状遗传实验的解释,掌握孟德尔遗传规律的适用范围,能结合所学的知识准确判断各选项。 3. 试题分析:纯合易感稻瘟病的矮秆(ddrr)×纯合抗稻瘟病的高秆(DDRR)→F1为抗稻瘟病的高秆(DdRr),F1自交→F2:抗稻瘟病的高秆(D_R_):易感稻瘟病的高秆(D_rr):抗稻瘟病的矮秆(ddR_):易感稻瘟病的矮秆(ddrr)=9:3:3:1,所以F2中出现既抗倒伏又抗病类型(ddR_)的比例为3/16。故选C 考点:本题考查基因自由组合定律的应用。点评:本题意在考查考生的应用能力,属于容易题。 4. 试题分析:减数分裂形成配子时,等位基因分离(且移向两极时是随机的),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所以基因型为AaBbCc的个体所形成的精子中,基因型为ABC的含性染色体“Y”的精子约为1/2×1/2×1/2×1/2=1/16。故选C 考点:本题考查基因的分离定律和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点评:本题意在考查考生的理解应用能力,属于中等难度题。 5. 解:由于AA的雌牛是红褐色的,而Aa和aa的雌牛是红色的,所以一头红褐色母牛的基因型为AA.它与一雄牛杂交后,后代的基因型为A-.由于aa的雄牛、Aa和aa的雌牛都是红色的,所以现生了一头红色小牛的基因型必定是Aa,其性别为雌性。故选:C。根据题意分析可知:基因型为AA的个体的体色是红褐色的,aa是红色的.基因型为Aa的个体中雄牛是红褐色的,而雌牛是红色的.说明其性状受一对等位基因控制,遵循基因的分离定律.本题考查基因分离定律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和判断能力,运用所学知识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 6. 【分析】本题考查基因分离定律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的识记图表能力和理解所学知识要点,把握知识间内在联系,形成知识网络结构的能力;能运用所学知识,准确判断问题的能力。【解答】A.单独乙组或丙组不能判断显隐性,A错误;B.甲组杂交结果没有出现3:1性状分离比,说明甲组亲本中红花很可能既有纯合子也有杂合子,B正确;C.乙组的红花亲本有杂合子也有纯合子,所以任取乙组的一株红花亲本使其自交,其子代不一定出现性状分离,C错误;D. 乙组F1中5红花∶1白花就代表了亲代中的所有红花亲本所含显隐性基因的比为显性基因∶隐性基因=5∶1,如果设显性基因为R,则RR∶Rr=2∶1,D错误。故选B。 7. 解:A、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提出基因的分离定律和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A错误;B、萨顿蝗虫细胞观察实验采用类比推理法提出基因位于染色体上,B错误;C、摩尔根的果蝇杂交实验采用假说演绎法,证明基因在染色体上,C正确;D、现代分子生物学技术不属于实验证据,D错误。故选:C。摩尔根将该果蝇和红眼雌果蝇交配,F1全为红眼.从这一实验他们推断,白眼基因是隐性的,亲代白眼雄果蝇是隐性纯合子,红眼雌果蝇是显性纯合子.F1代的红眼果蝇相互交配产生F2代,F2代中红眼和白眼的比例是3:1,符合孟德尔的基因分离定律.所不同的是白眼性状的表现总是与性别相联系.于是,摩尔根等推论,眼色基因是位于X染色体的,红眼是W,白眼是w.本题考查基因在染色体上的实验证据,意在考查学生识记和理解能力,难度不大. 8. 试题分析:3:3:1:1=(3:1)×(1:1),由此可知亲本的两对基因中,一对属于杂合子“自交”类型,另一对属于测交类型。已知甲植株的基因型是YyRr,则乙植株的基因型有两种可能,即Yyrr或yyRr。故选C 考点:本题考查基因自由组合定律的应用。点评:本题意在考查考生的应用能力,属于中等难度题。 9. 解:A、由于Aa、Bb、Dd三对基因分别位于三对同源染色体上,因此,自交后代性状分离比为27:9:9:9:3:3:3:1,A错误;B、由于AA为纯合,所以只有两对基因:Bb、Dd,分别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因此,自交后代性状分离比为9:3:3:1,B正确;C、由于AA、bb为纯合,所以只有一对基因Dd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上,因此,自交后代性状分离比为3:1,C错误;D、由于DD为纯合,又Aa、Bb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上,所以后代在正常情况下性状分离比为3:1,D错误.故选:B.验证决定两对相对性状的基因是否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上可通过杂合子自交,如符合 9:3:3:1 及其变式比,则两对基因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如不符合 9:3:3:1,则两对基因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上.本题考查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的识图能力和判断能力,运用所学知识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 10. 解:基因A和A的分离发生在减数第二次分裂过程中,即③次级精母细胞形成精子细胞过程中;基因a和a的分离也发生在减数第二次分裂过程中,即③次级精母细胞形成精子细胞过程中;A和a的分离发生在减数第一次分裂过程中,即②初级精母细胞形成次级精母细胞的过程中.故选:B.在减数第一次分裂过程中(初级精母细胞形成次级精母细胞),同源染色体分离,等位基因随之分离;在减数第二次分裂过程中(次级精母细胞形成精子细胞过程),着丝粒分裂,复制的基因分开,移向细胞两极,分配到2个精细胞中去.本题重点考查减数分裂过基因的分离情况,解答本题的关键是理解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等位基因随着同源染色体的分开而分离,以及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相同基因随着丝粒分裂,姐妹染色单体的分开而分离. 11. 解:基因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是等位基因彼此分离的同时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发生的时间为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同源染色体分离时.所以基因型为AaBb的个体在进行有性生殖时,其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应作用于①即产生配子的步骤.故选:A.阅读题干和题图可知,本题的知识点是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的细胞学基础,梳理相关知识点,分析图解,根据选项描述结合基础知识做出判断.本题考查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的识图能力和判断能力,运用所学知识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 12. 解:根据已学知识和题意可知人和果蝇都是XY型性别决定,XX表示雌性,XY表示雄性. (1)人类的性别决定中,男性的染色体组成是XY,而人的性染色体变异后XXY三体也发育成男性,说明人类决定男性性别的是Y染色体,而与X的数目无关;(2)果蝇的性别决定中,雄性的染色体组成是XY,但果蝇的XXY三体发育成雌性,说明果蝇的性别决定主要取决于X染色体数目.故选:C.在人类和果蝇中性染色体和性别的关系如表: XY XX XXX XXY XO XYY 人的性别 雄性 雌性 超雌性 雄性 雌性 超雄性 果蝇性别 雄性 雌性 超雌性(不能存活) 雌性 雄性 雄性 同样是XY型生物,人类男性的性别取决于是否含Y染色体;果蝇的性别决定一般取决于性指数(性指数是指X染色体的数目和常染色体组数的比),当性指数≥1时,果蝇为雌性;当性指数≤0.5时,果蝇为雄性. 13. 解:男性的性染色体组成是XY,其中X来自母亲,Y染色体来自父亲。母亲的X染色体可以来自外祖父,也可以来自外祖母,父亲的Y染色体只能来自祖父,不可能来自祖母。故选:C。人类的性别决定为XY型,XY表示男性,XX 表示女性。明确知识点,梳理相关知识,根据选项描述结合基础知识做出判断。本题的知识点是性染色体在前后代的传递规律,主要考查学生对性染色体传递过程的理解和运用。 14. 解:根据题意,让芦花雌鸡(ZBW)与非芦花雄鸡(ZbZb)杂交,后代的基因型为ZBZb(芦花)、ZbW(非芦花),所以后代雄性全部是芦花,雌性全部是非芦花.故选:C.分析题意可知,鸡的性别决定方式是ZW型,即雌鸡为ZW,雄鸡为ZZ.已知鸡的毛色芦花对非芦花为显性,由Z染色体上的基因控制,雌鸡基因型为:ZBW(芦花)、ZbW(非芦花);雄鸡基因型为:ZBZB(芦花)、ZBZb(芦花)、ZbZb(非芦花).本题考查了ZW型性别决定类型,意在考查考生的理解能力和思维转换能力,难度适中.考生明确鸡的性别决定是ZW型. 15. 解:已知红绿色盲是由X染色体上的隐性基因控制的,所以色觉正常的夫妇可能的基因型是:XBX-×XBY,又因为这对因为他们的父亲都有病,所以该夫妇的基因型是XBXb×XBY,则后代的基因型有:XBXB、XBXb、XBY、XbY,所以这对夫妇所生的子女中,色盲儿子的几率是、色盲女儿的几率是0,男孩中色盲的几率是.故选:A.已知红绿色盲是由X染色体上的隐性基因控制的.先根据题干信息确定夫妇最终的基因型,再作进一步的计算.本题考查伴性遗传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分析题意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 16. 解:减数第一次分裂时,因为同源染色体分离,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所以一个初级精母细胞能产生2种基因型不同的次级精母细胞;减数第二次分裂类似于有丝分裂,因此每个次级精母细胞产生2个基因型相同的精细胞。根据题意和图示分析可知:图示精细胞的两条染色体都是白色,所以C选项细胞可能与图示精细胞来自同一个次级精母细胞。故选:C。精子的形成过程:(1)精原细胞经过减数第一次分裂前的间期(染色体的复制)→初级精母细胞;(2)初级精母细胞经过减数第一次分裂(前期:联会,同源染色体上的非姐妹染色单体交叉互换;中期:同源染色体成对的排列在赤道板上;后期:同源染色体分离,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两种次级精母细胞;(3)次级精母细胞经过减数第二次分裂过程(类似于有丝分裂)→精细胞;(4)精细胞经过变形→精子.本题结合细胞分裂图,考查精子的形成过程,重点考查减数分裂不同时期的特征,要求考生识记减数分裂不同时期的特征,明确减数第二次分裂过程类似于有丝分裂,来自同一个次级精母细胞的精细胞含有相同的染色体组成(不考虑交叉互换),再结合题图选出正确的答案. 17. 解:A、初级精母细胞肯定含有Y染色体,A正确;B、由于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同源染色体的分离,所以次级精母细胞中不一定含有Y染色体,B错误;C、由于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同源染色体的分离,所以精细胞中不一定含有Y染色体,C错误;D 、由于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同源染色体的分离,所以精子中不一定含有Y染色体,D错误. 故选:A.人的性别决定方式是XY型,其中女性个体的性染色体组成为XX,而男性个体的性染色体组成为XY.所以初级卵母细胞和次级卵母细胞都不含Y染色体;初级精母细胞的性染色体为XY,但由于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同源染色体的分离,次级精母细胞中不一定含Y染色体,其含Y的概率为.据此答题. 本题考查性别决定方式和减数分裂的相关知识,要求考生识记减数分裂不同时期的特征,尤其是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细胞中染色体的行为,明确次级精母细胞只有一半的概率含有Y染色体,再对选项作出准确的判断. 18. 试题分析:10个精原细胞能产40个精子,最多形成的精子类型有2×2×2×2=16。10个卵原细胞能产生10个卵细胞,所以最多形成的类型有10种。 考点:本题考查了精子和卵细胞形成的过程等知识。意在考查了考生能理解所学的知识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的能力。 19. 解:A、a阶段表示有丝分裂过程中DNA含量变化规律,b阶段表示减数分裂过程中DNA含量变化规律,A正确;B、图中GH表示减数第一次分裂过程,染色体数目与体细胞相同,而OP段表示有丝分裂后期,染色体数目是体细胞的两倍,B错误;C、L→M点表示受精作用,受精过程与细胞膜的流动性有关,C正确;D、MN段包括有丝分裂的间期、前期、中期,在间期有DNA的复制,D正确.故选:B. 根据题意和图示分析可知:a阶段表示有丝分裂过程中DNA含量变化规律;b阶段表示减数分裂过程中DNA含量变化规律;c阶段表示受精作用和有丝分裂过程中染色体数目变化规律,其中ML表示受精作用后染色体数目加倍,M点之后表示有丝分裂过程中染色体数目变化规律. 本题以曲线图为载体,考查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过程中DNA和染色体数目变化规律,意在考查考生分析题图提取有效信息的能力;能理解所学知识要点,把握知识间内在联系,形成知识网络结构的能力.能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20. 【分析】本题考查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意在考查考生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形成知识的网络结构的能力。【解答】A.受精卵中的核遗传物质一半来自于卵细胞,一半来自于精子,但细胞质遗传物质一般全部来自卵细胞,A错误;B.减数分裂过程中,着丝点分裂使间期复制形成的姐妹染色单体分开,姐妹染色单体含的基因相同,B错误;C.配子多样性的原因很多如非同源染色体的自由组合、四分体时期同源染色体内非姐妹染色单体间的交叉互换等,C正确;D.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同源染色体分离的同时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非同源染色体的自由组合伴随着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的自由组合,D错误。故选C。 21. 【分析】本题考查萨顿的假说的相关知识点,要求学生掌握萨顿假说的内容,把握减数分裂的过程,利用所学的知识解决问题。【解答】A.在减数分裂过程中,等位基因分离,同源染色体也分离,二者的行为非常相似,A正确;B.在减数分裂过程中,所有的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并非所有的非等位基因,B错误;C.在体细胞中核基因和染色体是成对存在(性染色体上的部分基因除外),而在配子中都只含有体细胞中一半,细胞质基因在细胞中是单个存在的,C错误;D.通过类比推理得出的结论不一定是正确的,必须通过实验的验证才能证明正确与否,D错误。故选A。 22. 【分析】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中,女患者其父其子必患病,男患者其致病的基因可以来自于携带者母亲,因此父母双方都可以表现正常;伴X染色体显性遗传病中,男患者其母亲和女儿都是患者,女患者的父亲和母亲必有一方是患者.本题考查了伴性遗传特点的知识.意在考查考生能运用所学知识与观点,通过分析,比较对某些生物学问题得出正确结论的能力.【解答】A、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女患者的父亲和儿子都患病,A正确;B、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男患者的致病基因来自母亲,母亲可以使携带者而不患病,B正确;C、伴X染色体显性遗传病中,男患者其母亲和女儿都是患者,C正确;D、伴X染色体显性遗传病中,女患者的父亲和母亲必有一方是患者,D错误.故选:D. 23. 解:A、图甲表示雄果蝇染色体组成图,图中含有4对同源染色体,A正确;B、图乙中两对等位基因位于不同对的同源染色体上,遵循基因自由组合定律,因此该生物(AaDd)测交后产生基因型为AADD的个体的概率为0,B正确;C、图丙细胞含同源染色体,着丝点分裂,处于有丝分裂后期,含有8条染色体,8个DNA分子,C正确;D、父母患病而女儿正常,可判断丙图家系中的遗传病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D错误.故选:D. 根据题意和图示分析可知:甲图为雄果蝇体细胞中染色体组成图,且该果蝇的基因型为AaXwY. 乙图细胞含有2对同源染色体(1和2、3和4);其中1和2上含有一对等位基因,3和4上含有一对等位基因.丙图细胞含有同源染色体,且着丝点分裂,可能处于有丝分裂后期.丁图中,表现为“有中生无为显性,显性看男病,男病女正非伴性”,因此该病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本题考查基因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及应用、细胞有丝分裂、人类遗传病等知识,要求考生掌握基因自由组合定律,识记细胞有丝分裂不同时期的特点,能准确判断丙图细胞的分裂方式及所处的时期;掌握人类遗传病的种类及特点,能根据系谱图判断丁图遗传病的遗传方式. 24. 解:A、乙细胞处于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且细胞质均等分裂,称为初级精母细胞,因此该组织来自精巢,乙细胞中染色体数目与体细胞相同,应属于B组,A错误;B、A组细胞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前期和中期,此时细胞中染色体:DNA=1:2,B错误;C、B 组细胞包括有丝分裂前期、中期和末期,减数第一次分裂和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因此有进行减数分裂的细胞,C正确; D、C组细胞中染色体数目加倍,只能表示有丝分裂后期的细胞,不会发生同源染色体上的分离,D错误.故选:C.分析图甲:图甲中A组细胞染色体数目减半,只能表示减二时期的相关细胞,并排除减二后期细胞;B组细胞染色体数目与体细胞相同,可表示表示有丝分裂间、前、中、末期的细胞,也可以表示减数第一次分裂和减二后期的细胞;C组细胞染色体数目加倍,只能表示有丝分裂后期的细胞. 分析图乙:图乙细胞中正发生同源染色体的分离,处于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本题通过柱形图、细胞分裂图综合考查了减数分裂、有丝分裂、基因突变和基因重组等相关知识,要求考生能够准确分析图解,确定图甲中各组细胞表示的分裂时期;同时根据图乙和丙中染色体行为判断其时期和特点,难度适中. 25. 解:①孟德尔提出遗传定律时采用了假说-演绎法;②萨顿采用类比推理法提出了“基因在染色体上”的假说;③摩尔根采用假说-演绎法证明了基因位于染色体上。故选:C。1、孟德尔发现遗传定律用了假说演绎法,其基本步骤:提出问题→作出假说→演绎推理→实验验证→得出结论.2、“基因在染色体上”的发现历程:萨顿通过类比基因和染色体的行为,提出基因在染色体上的假说;之后,摩尔根以果蝇为实验材料,采用假说-演绎法证明基因在染色体上.本题知识点简单,考查孟德尔遗传实验、基因在染色体上的探索历程,要求考生识记孟德尔遗传实验的过程及采用的方法;识记“基因在染色体”的探索历程,明确萨顿采用的是类比推理,摩尔根采用的是假说-演绎法. 26. 解:(1)甲细胞含有同源染色体,且着丝点分裂,处于有丝分裂后期;该细胞含有4对同源染色体,由于着丝点分裂,该细胞不含姐妹染色单体.(2)由以上分析可知,乙细胞处于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此时细胞中含有4条染色体,每条染色体含有2个DNA分子,因此共含有8个DNA分子;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细胞中染色体的行为变化为:同源染色体分离,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3)根据乙细胞的均等分裂可知,该生物是雄性动物,丙细胞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称为次级精母细胞,其分裂形成的子细胞为精细胞.故答案为:(1)有丝分裂后 4 0(2)减数第一次分裂后 8 同源染色体分离,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3)精细胞 分析题图:甲细胞含有同源染色体,且着丝点分裂,处于有丝分裂后期;乙细胞含有同源染色体,且同源染色体分离,处于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丙细胞不含同源染色体,且着丝点分裂,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解答本题的关键是细胞分裂图象的识别,要求学生掌握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过程特点,能正确区分两者,准确辨别图示细胞的分裂方式及所处时期.细胞分裂图象辨别的重要依据是同源染色体,要求学生能正确识别同源染色体,判断同源染色体的有无,若有同源染色体,还需判断同源染色体有无特殊行为. 27. 解:(1)验证孟德尔分离定律一般用测交的方法,即杂合子与隐性个体杂交.(2)(2)测交法可用来检验F1是不是纯合子,其关键原因是测交后代的表现型及比例直接反映F1的配子类型及比例.(3)根据分析,植株A和植株B的基因型分别为Gg、gg.若只进行授粉Ⅲ一种实验,根据表Ⅲ中实验结果,将紫红粒玉米和黄粒玉米培养成植株,分别进行同株异花传粉(自交),观察后代的性状,从而确定玉米粒色的显隐性关系.故答案为:(1)“所选实验材料是否为纯合子”(2)测交后代的表现型及比例直接反映F1的配子类型及比例(3)Gg、gg 分别进行同株异花传粉(自交)从杂交实验示意图可以看出,实验Ⅰ为植株A自交,结果为紫红色:黄色≈3:1,可确定紫红色为显性性状,黄色为隐性性状;植株A的遗传因子组成为Gg;实验Ⅱ为植株B自交,结果为黄色玉米粒,可确定植株B的遗传因子组成为gg;实验Ⅲ中植株A和植株B杂交,得到后代紫红色:黄色≈1:1,为测交实验,可进一步确定上述遗传因子组成的推断是正确的.本题考查了基因分离规律的相关知识,属于考纲理解层次,要求学生理解杂交的实质以及如何判断显隐性性状,识记假说演绎法中验证假说的实验方法以及优点,再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表格,准确答题. 28. 解:(1)某人患肌营养不良症,其父母双方均正常,根据“无中生有为隐性”可推测该致病基因为隐性,这是由于该患者的致病基因必然来自父母(双亲或其中之一),而父母均不患病,所以该致病基因是隐性基因.(2)若该患者为女性,会有两个致病基因,其中一个必然来自父亲,而其父亲不患该病,所以致病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故答案为:(1)隐性 因为该患者的致病基因必然来自父母(双亲或其中之一),而父母均不患病,所以该致病基因是隐性基因(或其他合理答案)(2)常染色体 因为该患者为女性,会有两个致病基因,其中一个必然来自父亲,而其父亲不患该病,所以致病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或其他合理答案) 判断遗传病的类型掌握有关口诀更加方便做题:无中生有为隐性,隐性看女病,女病男正非伴性;有中生无为显性,显性看男病,男病女正非伴性.本题考查了遗传病的有关知识,要求考生能够利用相关口诀判断遗传病的遗传方式,同时要求考生能够掌握不同遗传病的遗传特点. 29. 解:(1)由细胞代谢途径可知,紫花性状由2对等位基因控制.(2)F1紫花植株自交,所得F2中紫花:白花=9:7,是9:3:3:1的变式,因此是2对杂合子自交实验,子一代紫花的基因型是AaBb;子一代自交得到子二代的基因型及比例是A_B_:A_bb:aaB_:aabb=9: 3:3:1,白花植株是A_bb、aaB_、aabb,其中AAbb、aaBB、aabb是纯合体,占白花的.(3)由分析知,白花的基因型是A_bb、aaB_、aabb,基因型不同的两白花植株杂交,F1紫花:白花=1:1,相当于一对杂合子测交实验,因此亲本基因型是Aabb×aaBB或AAbb×aaBb.(4)紫花形成的生物化学途径中,若中间产物是红色(形成红花),即A_B_为紫花,A_bb为红花,aaB_、aabb为白花,则基因型为AaBb的植株自交,子一代植株的表现型及比例为紫色:红色:白色=9:3:4.故答案为:(1)2(2)AaBb (3)AAbb和aaBb或Aabb和aaBB(4)紫色:红色:白色=9:3:4基因分离定律和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进行有性生殖的生物在进行减数分裂产生配子的过程中,位于同源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随同源染色体分离而分离,分别进入不同的配子中,随配子独立遗传给后代,同时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进行自由组合;由题意知,A、a与B、b分别位于2对同源染色体上,因此遵循自由组合定律.按照细胞代谢途径,A_B_开紫花,A_bb、aaB_、aabb开白花.本题要求考生理解基因分离定律和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基因与性状之间的关系,学会根据细胞代谢途径写出不同表现型的个体的基因组成,灵活应该9:3:3:1的比例解决实际问题. 30. 【分析】本题考查遗传规律和伴性遗传等知识,意在考查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应用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解答】(1)果蝇为遗传学研究的好材料,写出两条理由:①繁殖速度快;②易于饲(喂)养。(2)基因A、a和B、b的遗传时不遵循基因自由组合定律,因为这两对基因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上。(3)该果蝇减数分裂产生配子时,在染色体不发生交叉互换情况下,基因A与a分离的时期是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形成配子的基因型可能为AbXD、AbY、aBXD、aBY。(4)已知该种果蝇红眼(D)对白眼(d)为显性,两果蝇杂交,若后代中雌性全部为红眼,雄性全部为白眼,则这两个亲本的基因型为XdXd、XDY。(5)方案:(1)寻找暗红眼的果蝇进行调查,统计具有暗红眼果蝇的性别比例。结果:(2)①若具有暗红眼的个体,雄性与雌性数目差不多,说明性状传递时与性别无关联,则r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②若具有暗红眼的个体,雄性多于雌性,则r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③若具有暗红眼的个体全是雄性,则r基因位于Y染色体上。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