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省2020届高三生物第三次质量检测试题(解析版)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陕西省2020届高三生物第三次质量检测试题(解析版)

2020 年高三第三次教学质量检测 理科综合 生物试题 一、选择题: 1.下图食物网中水稻固定的太阳能为 W,能量传递效率为 10%,那么人获得的能量是( ) A. 等于 10-2W B. 少于 10-2W C. 少于 10-1W D. 多于 10-1W 【答案】C 【解析】 【分析】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具有单向流动、逐级递减的特点,传递效率为 10%~20%,同一 种生物在不同的食物链中会占有不同的营养级。 【详解】人在此食物网中占有两个营养级,作为第二营养级,最多可获能量 0.1N;作为第三 营养级最多可以获得 0.01N,所以应该在 10-2N 与 10-1N 之间,C 正确,故选 C。 2.把一株玉米幼苗移到含 C18O2 的空气中,18O 在玉米中最早出现在( ) A. C6H12O6 B. 三碳化合物 C. H2O D. 丙酮酸 【答案】B 【解析】 【分析】光合作用是指绿色植物通过叶绿体,利用光能把二氧化碳和水转变为储存着能量的 有机物,并释放出氧气的过程。光合作用的光反应阶段(场所是叶绿体的类囊体薄膜):水的 光解产生[H]和氧气,以及 ATP 的形成。光合作用的暗反应阶段(场所是叶绿体基质):CO2 被 C5 固定形成 C3,C3 在光反应提供的 ATP 和[H]的作用下还原生成糖类等有机物。 【详解】根据暗反应过程中二氧化碳的固定和二氧化碳的还原反应可知:碳原子的转移途径 是 CO2→C3 化合物→(CH2O),所以把一株绿色植物移到含 C18O2 的空气中,18O 在植物体最 早出现在三碳化合物中,故选 B。 3.芝加哥大学一个研究小组以一群挪威鼠为实验对象展开对孤独与癌变的关系的研究。结果发 现长期处于孤独状态的小鼠往往情绪低落,且患癌症的概率是群居者的 3.3 倍,同时发现被 隔离鼠会产生更多的“压力激素”。由该实验结果不能得出的结论是( ) A. 内分泌腺的分泌活动受中枢神经系统的调节 B. 内分泌腺分泌的激素可以影响神经系统的发育和功能 C. 情绪低落可降低免疫系统功能 D. 神经—体液—免疫调节网络维持内环境稳态 【答案】B 【解析】 【详解】A、被隔离鼠群者会产生更多的“肾上腺酮”压力激素。可见内分泌腺的分泌活动受 中枢神经系统的凋节,A 正确; B、内分泌腺分泌的激素可以影响神经系统的发育和功能,如甲状腺激素,但是题干得不出该 结论,B 错误; C、免疫系统具有防卫、监控和清除功能,分析题意可知:情绪低落可降低免疫系统功能,患 癌症的风险增大,C 正确; D、由题干可知,内环境的稳态需要神经-体液-免疫共同维持,D 正确。 故选 B。 4.短腿的安康羊、猫叫综合征、黄圆豌豆×绿皱豌豆→绿圆豌豆,这些变异的来源依次是( ) A. 环境改变、染色体变异、基因重组 B. 染色体变异、基因突变、基因重组 C. 基因突变、环境改变、基因重组 D. 基因突变、染色体变异、基因重组 【答案】D 【解析】 【分析】本题考查有关变异的类型,考生需要根据基因突变的概念,染色体体变异的概念以 及基因重组的概念具体分析作答。 【详解】安康羊的短腿是由基因突变引起的;猫叫综合征是由于染色体结构变异引起的;黄 圆豌豆×绿皱豌豆→绿圆豌豆,这属于杂交育种,而杂交育种的原理是基因重组,故选 D。 5.研究发现,成人 T 细胞白血病病毒(ATLV)为逆转录病毒。依据中心法则(下图),下列相 关叙述错误的是( ) A. 合成子代病毒蛋白质外壳的完整过程至少要经过④②③环节 B. 侵染细胞时,病毒中的蛋白质不会进入宿主细胞 C. 通过④形成的 DNA 可以整合到宿主细胞的染色体 DNA 上 D. 科学家可以研发特异性抑制逆转录酶的药物来治疗成人 T 细胞白血病 【答案】B 【解析】 【分析】分析题图:图中①表示 DNA 的复制过程;②表示转录过程;③表示翻译过程,④表 示逆转录过程;⑤表示 RNA 的复制过程,其中逆转录和 RNA 的复制只发生在某些病毒侵染 的细胞中。 【详解】A、由于 ATLV 为逆转录病毒,需要经过逆转录过程形成 DNA,然后再通过转录和 翻译过程形成蛋白质外壳,即至少要通过图中的④②③环节完成,A 正确; B、ATLV 侵染细胞时,RNA 和逆转录酶等蛋白质一并进入细胞内,B 错误; C、通过④形成的 DNA 可以整合到宿主细胞的染色体 DNA 上,C 正确; D、ATLV 是一种逆转录病毒,其逆转录过程需要逆转录酶的催化,因此科学家可以研发特异 性抑制逆转录酶的药物来治疗成人 T 细胞白血病,D 正确。 故选 B。 6. 为证实叶绿体有放氧功能,可利用含有水绵与好氧细菌的临时装片进行实验,装片需要给 予一定的条件,这些条件是 A. 光照、有空气、临时装片中无 NaHCO3 稀溶液 B. 光照、无空气、临时装片中有 NaHCO3 稀溶液 C. 黑暗、有空气、临时装片中无 NaHCO3 稀溶液 D. 黑暗、无空气、临时装片中有 NaHCO3 稀溶液 【答案】B 【解析】 【分析】 叶绿体进行光合作用产生氧气的条件:光照,二氧化碳下(3)。“无空气”避免空气中氧气的干扰 【详解】叶绿体进行光合作用产生氧气的条件:光照,二氧化碳(由 NaHCO3 稀溶液提供), 故 C、D 项错误;“无空气”可避免空气中氧气的干扰,A 错误,B 正确;答案选 B. 二、非选择题: (一)必考题: 7.食品保鲜剂——青鲜素能抑制植物细胞生长与分裂从而抑制发芽,被用于蔬菜的保鲜,但其 残留会损害人体健康。根据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青鲜素是人工合成的对植物的生长发育有调节作用的化学物质,属于______________。 (2)青鲜素残留毒性可能会使___________发生突变,导致正常细胞生长和分裂失控而变成 癌细胞。 (3)科研人员以小兔为实验材料,用“动物细胞培养技术”对青鲜素毒害性进行了检测。 ①请完善检测青鲜素毒性的实验: 主要实验步骤: 第一步:取大小相同的六只培养瓶编号为 1-6,分别加入等量的相同培养液和小兔细胞。 第二步:向 1 号培养瓶中加入生理盐水,向 2-6 号培养瓶中分别加入___________。 第三步:培养一段时间后,取样制成临时制片,用显微镜观察,___________,___________。 结果如下表: 培养瓶编号 1 2 3 4 5 6 添加剂中青鲜素浓度(mg/L) 水 10 30 90 270 810 变异细胞比例 0 0 1/106 1/106 2/106 8/106 分析表中数据可得出结论: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该实验检测有毒物质毒性的指标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所用培养液中需要加入的特 殊营养成分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 植物生长调节剂 (2). 原癌基因和抑癌基因 (3). 第二步:等量的不同 浓度(10、30、90、270、810mg/L)的青鲜素溶液 (4). 第三步:记录变异细胞的数目 (5). 统计变异细胞百分比 (6). 结论:低浓度的青鲜素毒性很小,浓度 90mg/L 以上毒性增加明 显 (7). 变异细胞占全部培养细胞的百分数(变异细胞比例) (8). 动物血清(或血浆) 【解析】 【分析】 植物生长调节剂是指人工合成的对植物的生长发育有调节作用的化学物质。青鲜素能抑制植 物细胞生长与分裂,与植物激素脱落酸类似。环境中的致癌因子损伤细胞中的 DNA 分子,使 原癌基因和抑癌基因发生突变,导致正常细胞的生长和分裂失控而变成癌细胞。动物细胞培 养的过程中除了使用合理的培养基外,通常需要加入血清、血浆等一些突然的成分。 【详解】(1)人工合成的植物激素类似物叫植物生长调节剂。 (2)细胞癌变的机理是原癌基因和抑癌基因发生突变,导致正常细胞分裂失控而癌变。 (3)①从表中可以看出实验的自变量为青鲜素浓度,在第二步中分别向各组加入等量 10、30、 90、270、810mg/L 的青鲜素溶液。 第三步:培养一段时间后,取样制成临时装片,用显微镜观察并记录细胞分裂中期的变异细 胞数目和正常细胞数目,统计其变异细胞的百分比。 最后得出结论:浓度在 10 mg/L 以下没有影响,大于 90mg/L 毒性增加明显。 ②检查青鲜素的毒性,通常用变异细胞占全部正常细胞的百分数作为指标,培养液中特殊的 成分是动物血清。 【点睛】本题综合性较强,考查了植物激素的作用、细胞癌变的原因、动物细胞培养等知识, 考查考生对该知识点的掌握、运用的能力。 8.今年年初,继我国武汉等多地爆发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疫情后,世界几十个国家也相继发 生新型冠状肺炎疫情,该病由名为“2019-nCoV”的 RNA 病毒引起,具有很强的传染性,死亡 率高。据此回答有关免疫学问题。 (1)下列有关免疫学知识表述正确的是___________。 ①胸腺在免疫中的作用是先分化出造血干细胞,进而分化出 T 细胞 ②过敏反应是指已免疫的机体在再次接触相同的抗原时所发生的反应 ③浆细胞产生的抗体能对任何病毒起免疫作用 ④T 细胞、B 细胞记忆细胞、浆细胞均能识别抗原 ⑤一种抗原只能与相应的抗体或效应 T 细胞发生特异性结合 ⑥自身免疫病和艾滋病都是机体免疫功能不强或缺陷造成的 A.①② B.③④ C.②⑥ D.②⑤ (2)下列有关免疫的叙述错误的是___________。 A.抗原第一次进入机体就能引起免疫反应,而过敏原第二次进入机体才能引起过敏反应 B.抗原侵入宿主细胞时,细胞免疫才开始发挥作用 C.注射新型冠状病毒疫苗,可以引起人体产生与新型冠状病毒特异性结合的抗体 D.当人体再次受到同种抗原的刺激时,记忆细胞会快速增殖、分化 (3)新型冠状病毒在普通环境中能否存活?___________(能或不能),原因是它和其他病毒一 样只能________在生物体活细胞中。 (4)新型冠状病毒主要的传播途径是__________。 (5)科学戴口罩,对于新冠肺炎有__________,既可__________,又有益于公众健康。 【答案】 (1). D (2). B (3). 不能 (4). 寄生 (5). 呼吸道飞沫传播 (6). 预 防作用 (7). 保护自己 【解析】 【分析】 淋巴细胞起源于骨髓中的造血干细胞,T 细胞在胸腺中成熟,B 细胞在骨髓中成熟; 过敏反应是指已经免疫的机体,在再次接受相同抗原刺激时所发生的反应; 免疫细胞中,只有效应 B 细胞(浆细胞)不能识别抗原;抗体只能特异性识别抗原; 免疫失调引起的疾病包括:免疫缺陷病、过敏反应、自身免疫病,其中免疫缺陷病是免疫功 能先天或后天过程中缺失,即免疫功能不足;而过敏反应和自身免疫病均是免疫功能过强导 致的。 【详解】(1)①造血干细胞存在于骨髓中,造血干细胞产生的细胞转移到胸腺内分化为 T 细 胞,①错误; ②过敏反应是指已免疫的机体在再次接受相同抗原的刺激时所发生的反应,②正确; ③浆细胞产生的抗体具有特异性,只能针对特定的抗原,③错误; ④浆细胞并不能识别抗原,④错误; ⑤一种抗原只能与相应的抗体或效应 T 细胞发生特异性结合,⑤正确; ⑥自身免疫病是自身的免疫能力太强了,⑥错误。 综上正确的选项有②⑤,故选 D。 (2)A、过敏反应是指已经发生免疫反应的机体,在再次接触相同抗原时发生的组织损伤和 功能紊乱,过敏原初次接触机体不可能引起过敏反应,体液免疫过程中,抗原初次进入机体 就会引起免疫反应,A 正确; B、细胞免疫的过程包括吞噬细胞吞噬、处理呈递抗原,将抗原呈递给 T 细胞,T 细胞增殖分 化形成效应 T 细胞,效应 T 细胞作用于靶细胞等过程,即无论抗原还有没有入细胞内,只要 进入了机体,细胞免疫就会开始,B 错误; C、注射新型冠状病毒疫苗,通过抗原的刺激,可以引起人体产生与新型冠状病毒病毒特异性 结合的抗体,C 正确; D、当人体再次受到同种抗原的刺激时,记忆细胞会快速增殖、分化,产生大量的浆细胞或效 应 T 细胞,D 正确。 故选 B。 (3)新型冠状病毒和其他病毒一样,只能寄生在活细胞内生存,不能在普通环境中存活。 (4)新型冠状病毒主要通过呼吸道飞沫传播。 (5)科学戴口罩,控制传播途径,对于新冠肺炎有预防作用,既可保护自己,又有益于公众 健康。 【点睛】本题考查了新冠病毒为情境,考查了人体免疫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的识记能 力和理解能力,要求考生具有扎实的基础知识,能够识记淋巴细胞起源和成熟的场所;明确 浆细胞不能识别抗原;识记抗体和效应 T 细胞均具有特异性识别的功能。 9.研究人员将空腹的大鼠置于冷水中,探究冷水刺激对大鼠生理功能的影响。 (1)冷水刺激引起实验大鼠皮肤__________产生兴奋,兴奋沿传入神经到达神经中枢,神经 中枢经过处理,使传出神经末梢释放__________,引起皮肤血管__________,减少皮肤散热 量;同时引起__________(填激素名称)分泌增加,细胞代谢加快,产热量增加,以维持体 温稳定。 (2)冷水刺激产生的兴奋还可以通过神经中枢作用于胰岛,引起_______分泌增加,该激素 促进____分解,使血糖水平升高,以对抗冷水刺激。该激素与__________在调节血糖平衡方 面存在__________作用。 (3)冷水刺激引起胃黏膜内的 HCO3-减少,从而对 H+缓冲作用减弱,会使胃黏膜组织液的 __________降低,引起胃黏膜损伤。 (4)胃黏膜可抵御致病微生物对机体的侵害,在机体__________(填“特异性”或“非特异性”) 免疫中发挥重要作用。 【答案】 (1). (冷觉)感受器 (2). 神经递质 (3). 收缩 (4). 甲状腺激素(或肾 上腺素) (5). 胰高血糖素 (6). 肝糖原 (7). 胰岛素 (8). 拮抗 (9). pH(或酸 碱度) (10). 非特异性 【解析】 【分析】 1、寒冷环境→皮肤冷觉感受器→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增加产热(骨骼肌战栗、立毛肌收缩、 甲状腺激素分泌增加),减少散热(毛细血管收缩、汗腺分泌减少)→体温维持相对恒定。 2、胰高血糖素能升高血糖,只有促进效果没有抑制作用,即促进肝糖原的分解和非糖类物质 转化。 3、内环境之所以能保持 pH 相对稳定的状态是内环境中存在缓冲物质,比如 H2CO3 /NaHCO3。 4、人体免疫系统有三道防线,第一道防线是皮肤、黏膜及其分泌物,第二道防线是吞噬细胞、 杀菌物质以及炎症反应,第三道防线是特异性免疫,包括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 【详解】(1)位于皮肤的冷觉感受器可感受到寒冷刺激并产生兴奋,兴奋传递到神经中枢经 处理后由传出神经末梢释放神经递质,引起皮肤毛细血管收缩,从而减少皮肤散热量;同时 在寒冷环境中,甲状腺激素和肾上腺素分泌量增加,使细胞代谢加快,机体产热量增加,以 维持体温相对稳定。 (2)根据题意,冷水刺激使血糖水平升高,说明该刺激可引起胰高血糖素分泌增加,促进肝 糖原分解。胰岛素是目前唯一能降低血糖的激素,其与胰高血糖素存在拮抗的关系。 (3)冷水刺激引起胃黏膜内的 HCO3-减少,从而对 H+缓冲作用减弱,进而使胃黏膜组织液内 的 H+含量升高,pH 降低,引起胃黏膜损伤。 (4)胃黏膜属于免疫系统第一道防线,在机体非特异性免疫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点睛】本题考查体温调节、血糖调节、酸碱平衡和免疫调节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的 识记和理解能力,属于中档题。 10.下图表示细胞内发生的一系列重大生命活动,据图回答: (1)该生物为__________生物。 (2)对于人体来说、在 A、B、C、D 四项生命活动中,有积极意义的是__________。其中 A 过程的方式可能有____________________。 (3)B 过程表示一个细胞增殖的后代,在形态、结构和功能上发生__________的过程。 (4)真核生物有性生殖过程中配子的产生与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染色体的异常行为密切相关 的是__________。 A.基因型为 Dd 的个体产生 D、d 的配子 B.基因型为 AaBb 的个体产生 AB、Ab、aB、ab 四种配子 C.基因型为 XaY 的雄性个体产生 XaY 的异常精子 D.基因型为 XBXb 的雌性个体产生 XBXB 的异常卵细胞 (5)与人类和动植物寿命直接相关的细胞变化是__________(细胞增殖、细胞分化、细胞癌 变还是细胞衰老。四选一) (6)下列有关细胞凋亡的叙述,正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 A.细胞凋亡是因为环境因素的突然变化所导致的细胞死亡 B.细胞凋亡对机体可能造成伤害 C.艾滋病病人的 T 淋巴细胞被自动清除属于细胞的凋亡 D.细胞死亡也可以称为细胞凋亡 【答案】 (1). 多细胞真核 (2). ABCD (3). 有丝分裂、无丝分裂和减数分裂 (4). 稳定性差异 (5). C (6). 细胞衰老 (7). C 【解析】 【分析】 1、分析题图:图示为细胞重要的生命活动图解,其中 A 表示细胞增殖,该过程能增加细胞的 数量,但不能增加细胞的种类;B 为细胞分化,该过程能增加细胞的种类,但不会增加细胞的 数量;C 为细胞衰老;D 为细胞凋亡。 2、正常情况下,减数分裂第一次分裂后期同源染色体分离的同时非同源染色体进行自由组合, 因此位于非同源染色体的上非等位基因发生自由组合;而异常情况应该是指同源染色体未分 离而导致产生的配子异常的情况。 【详解】(1)该生物因为能进行细胞分化应是多细胞真核生物。 (2)对于人体来说,细胞增殖、细胞分化、细胞衰老和细胞凋亡都属于正常的生命历程,对 有机体是有利的,而细胞癌变是细胞畸形分化形成的,对有机体不利,因此,A、B、C、D 四项生命活动中,有积极意义的是 A、B、C、D。真核细胞的分裂方式包括有丝分裂、无丝 分裂和减数分裂。 (3)细胞分化是指一个细胞增殖的后代,在形态、结构和功能上发生稳定性差异的过程。 (4)A、基因型为 Dd 的个体产生 D、d 的配子,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染色体的行为正常,A 错误; B、基因型为 AaBb 的个体产生 AB、Ab、aB、ab 四种配子,说明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等 位基因分离的同时,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属于染色体的正常行为,B 错误; C、基因型为 XaY 的雄性个体产生 XaY 的异常精子,说明同源染色体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 同源染色体没有分离,发生了染色体变异,C 正确; D、基因型为 XBXb 的雌性个体产生 XBXB 的异常卵细胞,说明在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着丝 点分裂后,产生的两条染色体移向了细胞的同一极,发生了染色体变异,D 错误。 故选 C。 (5)细胞衰老与人类和动植物寿命直接相关。 (6)A、细胞凋亡是基因控制的程序性死亡,A 错误; B、细胞凋亡对机体有利,B 错误; C、被病原体感染的细胞的清除,是通过细胞凋亡完成的,C 正确; D、细胞坏死是在种种不利因素影响下,由于细胞正常代谢活动受损或中断引起的细胞损伤或 死亡,是一种病理性过程,D 错误。 故选 C。 【点睛】本题结合细胞生命历程图,考查细胞增殖、细胞分化、细胞凋亡、细胞癌变,要求 考生识记细胞分化的概念,掌握细胞分化的实质;识记真核细胞的增殖方式和细胞癌变的原 因,能结合所学的知识答题。 (二)选考题: [生物一选修 1:生物技术实践] 11.近年来,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引发全民关注美食的热潮,其中多次讲述了利用不同微 生物的发酵作用制作的美味食品。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在果醋制作时,运用醋酸菌在供应______和糖源充足时,将糖分解成醋酸;在糖源不充 足时,也可以利用酒精生成醋酸,请写出该过程的化学反应式:______。 (2)腐乳制作的流程是:让豆腐上长出毛霉→加盐腌制→加卤汤装瓶→密封腌制。用盐腌制 时,应注意控制________;配制卤汤时,要使卤汤中酒的含量控制在________%左右。 (3)制作泡菜的原理是________。蔬菜在腌制过程中,会产生亚硝酸盐。在________条件下, 亚硝酸盐与对氨基苯磺酸发生________反应后,与 N-1-萘基乙二胺盐酸盐结合形成________ 色染料。 【答案】 (1). 氧气 (2). C2H5OH+O2 CH3COOH+H2O (3). 盐的用量 (4). 12 (5). 乳酸菌在无氧的环境下大量繁殖,将葡萄糖分解成乳酸 (6). 盐酸酸化 (7). 重氮化 (8). 玫瑰红 【解析】 【分析】 1、参与果酒制作的微生物是酵母菌,其新陈代谢类型为异养兼性厌氧型,果酒制作的原理: (1)在有氧条件下,反应式如下:C6H12O6+6H2O+6O2 6CO2+12H2O+能量 (2)在无氧条件下,反应式如下:C6H12O6 2C2H5OH+2CO2+能量 2、参与果醋制作的微生物是醋酸菌,其新陈代谢类型是异养需氧型。果醋制作的原理:当氧 气、糖源都充足时,醋酸菌将葡萄汁中的果糖分解成醋酸;当缺少糖源时,醋酸菌将乙醇变 为乙醛,再将乙醛变为醋酸。 3、参与腐乳制作的微生物主要是毛霉,其新陈代谢类型是异养需氧型。 4、测定亚硝酸盐含量的操作程序是:①配制溶液;②制备标准显色液;③制备样品处理液; ④比色。 【详解】(1)在果醋制作时,当氧气、糖源都充足时,醋酸菌将葡萄汁中的果糖分解成醋酸. 当缺少糖源时,醋酸菌将乙醇变为乙醛,再将乙醛变为醋酸,其化学反应式为: C2H5OH+O2 CH3COOH+H2O。 (2)腐乳制作果醋中,加盐腌制时,应注意控制盐的用量;配制卤汤时,要使卤汤中酒的含 量控制在 12%左右,若酒精含量过高会延长腐乳成熟的时间,若酒精含量过低则不足以杀菌。 (3)制作泡菜的原理是乳酸菌在无氧的环境下大量繁殖,将葡萄糖分解成乳酸。用在盐酸酸 化条件下,亚硝酸盐与对氨基苯磺酸发生重氮化反应后,与 N-1-萘基乙二胺盐酸盐结合形成 玫瑰红色染料。 【点睛】发酵技术实践的知识网络: [生物一选修 3:现代生物科技专题] 12.癌症是人类健康杀手之一,临床实验表明,红豆杉树皮产生的紫杉醇对癌症有一定的疗效。 下面是以红豆杉为材料利用植物组织培养和细胞培养技术生产紫杉醇的流程图。 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②为愈伤组织,通过 B 过程可最终产生新的植株,通过 C 过程可产生大量细胞,则 图中 A、B、C 分别表示的过程为脱分化、___________、___________。其中 B 过程的实质是 ___________。 (2)对⑤的培养一般要采用液体培养基,并要不断通入无菌空气且进行搅拌,其目的是 ___________且___________。 (3)对⑤的培养可获得代谢产物一一紫杉醇,但培养后期紫杉醇产量下降,其原因包括 ___________等。 (4)若①是红豆杉(基因型为 DdTt)的花药,可选用___________(填编号)制成人工种子, 该“种子”萌发的幼苗用___________处理,可快速获得纯种植株,纯种植株的基因型为 ___________。 【答案】 (1). 再分化 (2). 有丝分裂(细胞分裂) (3). 基因的选择性表达 (4). 保 证氧气的供应 (5). 使细胞和培养液充分接触 (6). 某些代谢产物的积累、营养物质的消 耗 (7). ③ (8). 秋水仙素 (9). DDTT、DDtt、ddTT、ddtt 【解析】 【分析】 图中①为红豆杉离体的植物器官、组织或细胞(外植体),②为愈伤组织,③为试管苗(胚状 体),④为植物体,⑤为大量的红豆杉细胞;再分化的实质是细胞内基因的选择性表达。⑤的 培养目的是使细胞快速增殖,一般采用液体培养基进行培养,在培养过程中通入无菌空气是 为了保证细胞生长过程中氧气的供应,不断搅拌的目的是让细胞和培养液充分接触;液体培 养的后期,由于细胞代谢产物的积累,以及营养物质的消耗,导致细胞数量减少,其代谢产 物减少;红豆杉的花药经培养可获得单倍体,再经秋水仙素处理,可使染色体加倍,快速获 得纯种植株;如果亲本的基因型为 DdTt,则获得的纯种植株的基因型有 DDTT、DDtt、ddTT、 ddtt 四种。 【详解】(1)图中②为愈伤组织,通过 B 过程可最终产生新的植株,通过 C 过程可产生大量 细胞,则图中 A、B、C 表示的过程分别称为脱分化、再分化、有丝分裂,其中 B 再分化过程 的实质是基因的选择性表达。 (2)对⑤的培养一般采用液体培养基,并要不断通入无菌空气并进行搅拌,其目的是保证氧 气的供应,使细胞和培养液充分接触。 (3)液体培养的后期,由于细胞代谢产物的积累,以及营养物质的消耗,导致细胞数量减少, 其代谢产物减少。 (4)若①是红豆杉(基因型有 DdTt)的花药,可选用③胚状体制成人工种子,该“种子”萌发 的幼苗用秋水仙素处理,可快速获得纯种植株。DdTt 的花药类型有:DT、Dt、dT、dt,形成 的幼苗类型有:DT、Dt、dT、dt,用秋水仙素处理使染色体数目加倍,纯种植株的基因型为 DDTT、DDtt、ddTT、ddtt。 【点睛】本题考查植物组织培养技术,意在考查考生的识图能力和理解所学知识要点,把握 知识间内在联系,形成知识网络结构的能力;能运用所学知识,准确判断问题的能力,属于 考纲识记和理解层次的考查。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