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10-11 发布 |
- 37.5 KB |
- 15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2018-2019学年河北省临漳县第一中学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生物试题 Word版
2018-2019学年河北省临漳县第一中学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生物试卷 考试时间:90分钟 分值:100分 一.选择题(共45小题,每小题1.5分) 1.有关内环境稳态的实质的描述是 A.是仅在神经和体液共同调节下实现的 B.各个器官系统协调活动的结果 C.温度、pH值等理化性质呈动态平衡 D.化学组成和理化性质处于相对稳定的状态 2.如图表示机体内生命活动调节的途径,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下丘脑是内分泌枢纽,又是神经中枢,但受大脑皮层控制 B.图中下丘脑、垂体也能分泌激素,如下丘脑能分泌多种促激素释放激素 C.若图中内分泌腺是甲状腺,当它的分泌物增多时,可抑制下丘脑和垂体的活动 D.当人体饮水不足或食物过咸时,下丘脑分泌并由垂体释放的抗利尿激素过少 3.若图中甲、乙两图均表示人体生命活动调节过程中细胞之间的信息传递方式,则以下相关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细胞2、细胞4依靠细胞表面的糖蛋白识别信息 B.信息从细胞3传递到细胞4和从细胞1传递到细胞2时都需要经过细胞外液 C.若细胞1为下丘脑中的分泌细胞,则细胞2是甲状腺细胞 D.人体对寒冷的反应与乙图所示调节有关,也与甲图所示的调节有关 4.皮肤感受器接受刺激产生的兴奋沿反射弧的传入神经纤维传导,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兴奋在传入神经纤维上的传导是双向的 B.兴奋部位膜内侧的Na+浓度低于膜外侧 C.兴奋在神经纤维上以化学信号的形式传导 D.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不消耗能量 5. 突触是神经元之间在功能上发生联系的结构,也是信息传递的关键部位。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突触由突触前膜和突触后膜构成 B.突触前膜释放的神经递质运输至突触后膜需要消耗能量 C.兴奋传递到突触后膜后,膜上发生化学信号到电信号的转换 D.神经递质发挥作用后引起突触后神经元兴奋 6.如图表示枪乌贼鱼体神经纤维在Na+浓度不同的两种海水中束刺激后的膜电位变化情况。下列描述错误的是( ) A.正常海水中神经纤维受刺激时,膜外Na+浓度高于膜内 B.两种海水中神经纤维的静息电位相同 C.低Na+海水中神经纤维静息时,膜内Na+浓度高于膜外 D.曲线a代表正常海水中膜电位的变化 7.据美国中文网7月3日报道,一名中国留学生因吸食“笑气”而引发身体机能多方面紊乱。“笑气”即N20,医疗上曾用作可吸入性麻醉剂,其麻醉机制与位于突触后膜的一种名为“NMDA”的受体的阻断有关。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 A.神经元轴突末梢可形成多个突触小体,进而与其它神经元形成多个突触 B.神经元中的线粒体可以为突触小泡的运输提供能量 C.吸食“笑气”使人产生愉悦、快乐的感觉属于条件反射 D.N2O引起麻醉的原因可能是影响了突触后膜上有关阳离子的内流 8.某人头部受伤导致下丘脑受损,此人不会表现出来的症状是( ) A.体内的抗利尿激素分泌减少,出现多尿现象 B.体内的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减少,甲状腺功能减退 C.体温调节功能出现障碍,对寒冷缺乏正常的调节机制 D.感觉功能出现障碍,不会产生疼痛的感觉 9.如图是对甲状腺分泌活动的调节示意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结构甲和乙分别表示垂体和下丘脑 B.物质b表示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 C.甲状腺激素含量过高抑制结构甲、乙分泌 D.结构乙的活动只受结构甲分泌的激素调节 10.比较动物激素和植物激素的特点,错误的是 A.都是由内分泌腺分泌的 B.对新陈代谢和生长发育具有调节作用 C.体内含量极少 D.都是活细胞产生的 11.为验证甲状腺激素具有促进个体发育的功能,某实验小组的同学将一幼年家兔的甲状腺摘除并缝合创口后进行观察。作为对照,他们还应该 ( ) A.用一成年的家兔做相同的实验 B.用一相似的幼年家兔在相同环境中观察 C.用一相似的幼年家兔在颈部切开伤口后缝合,在相同环境中观察 D.用一幼年家兔做相同实验后,外源补充甲状腺激素并在相同环境中观察 12.PM2.5是指大气中直径小于或等于2.5微米的细颗粒物,富含大量的有毒、有害物质,严重影响人们健康。下列推测正确的是( ) A.肺泡吞噬细胞吞噬入肺的颗粒物,属于非特异性免疫 B.PM2.5中的酸性物质进入血液会导致其pH呈酸性 C.PM2.5超标的空气使过敏病人发病时,T淋巴细胞的细胞周期延长 D.对于PM2.5过敏的病人而言,PM2.5可视为抗体 13.下列有关抗体的叙述,正确的是 A.抗体是由浆细胞和效应T细胞分泌的 B.抗体与抗原的结合具有特异性 C.抗体可以在细胞内液中发挥免疫效应 D.抗体的分泌过程体现了细胞膜的选择透过性 14.下列关于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的叙述,正确的是( ) A.HIV主要侵染人体B细胞 B.消灭HIV只需要细胞免疫 C.HIV在感染者的细胞外液中增殖 D.感染HIV后特异性免疫功能逐渐丧失 15. 在一条离体神经纤维的中段施加电刺激,使其兴奋。下图表示刺激时膜内外电位变化和所产生的神经冲动传导方向(横向箭头表示传导方向),其中正确的是:( ) 16.刺激某一个神经元引起后一个神经元兴奋。当给与某种药物后,再刺激同一个神经元,发现神经冲动的传递被阻断,但检测到突触间隙中神经递质的量与给与药物之前相同。这是由于该药物( ) A.抑制了突触小体中递质的合成 B.抑制了突触后膜的功能 C.与递质的化学结构完全相同 D.抑制了突触前膜递质的释放 17. 下列关于神经调节与体液调节关系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单细胞动物和一些多细胞低等动物只有体液调节 B.激素调节是体液调节的主要内容 C.某些情况下,体液调节可以看做神经调节的一个环节 D.神经调节的作用范围较体液调节广泛 18.神经系统、内分泌系统和免疫系统之间可以通过信息分子相互联系,如图显示的是 三者之间的部分联系。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神经末梢释放的信息分子进入免疫细胞内部发挥作用 B.激素作为信息分子通过体液传送作用于免疫细胞 C.图中信息分子的化学本质均为蛋白质 D.免疫细胞表面的受体均属于信息分子 19.如图表示生长素浓度对植物根、芽和茎生长的影响,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生长素对根、芽、茎3种器官生长的作用都具有两重性 B.c点对应的生长素浓度对根、芽、茎的生长都有促进作用 C.d点对应的生长素浓度对茎的生长具有促进作用,但抑制了芽的生长 D.3种器官对生长素反应的灵敏程度依次为:茎>芽>根 20.胚芽鞘产生生长素的部位、感受单侧光刺激的部位和弯曲生长的部位分别是( ) A.尖端、尖端、尖端 B.尖端、尖端、尖端下面的部分 C.尖端、尖端下面部分、尖端 D.尖端、尖端下面的部分、尖端下面的 21.某校生物兴趣小组探究生长素类似物2,4﹣D对月季插条生根的影响,实验结果如图所示。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插条长势、处理时间、2,4﹣D浓度等属于无关变量 B.若处理插条时采用沾蘸法,则要求2,4﹣D浓度较低 C.该实验可确定400mg/L是促进插条生根的最适浓度 D.实验结果表明2,4﹣D对插条生根的作用具有两重性 22.下列有关赤霉素的叙述,正确的是 A.赤霉素仅存在于高等植物体内,是一种植物激素 B.赤霉素主要分布于植物的根尖、休眠的种子中 C.赤霉素使大麦无须发芽就能产生α-淀粉酶 D.赤霉素和生长素均能促进细胞生长,并具有两重性 23.下列图中,图甲示燕麦胚芽鞘的向光性实验,图乙示水平放置于地面的幼苗根与茎的生长情况;图丙示生长素浓度与根(或芽、茎)生长的关系.下列实验现象及解释合理的是( ) A.图甲中胚芽鞘尖端的背光侧生长素浓度大于向光侧是由生长素的极性运输造成的B.图甲中胚芽鞘向光弯曲生长时,其背光侧生长素浓度接近图丙中B浓度 C.图乙茎3、茎4处的生长素浓度分别位于图丙中的C点之前和之后 D.图乙根1处的生长素浓度大于根2处,所以幼苗根将呈现向地生长现象 24.有关生物体对刺激做出反应的表述,错误的是 A.病毒感染→人体T细胞分泌特异性抗体→清除病毒 B.外界温度降低→哺乳动物体温调节中枢兴奋→体温稳定 C.摄入高糖食品→人体胰岛素分泌增加→血糖水平回落 D.单侧光照→植物体生长素重新分布→向光弯曲 25为了验证胚芽鞘尖端确实能产生某种促进生长的物质,用胚芽鞘和琼脂块等材料进行实验时,对照实验的设计思路是 A.完整胚芽鞘分别置于单侧光照射和黑暗条件下 B.胚芽鞘尖端和未处理的琼脂块分别置于胚芽鞘切面的同一侧 C.未放过尖端的琼脂块和放过尖端的琼脂块分别置于胚芽鞘切面的同一侧 D.胚芽鞘尖端和置于胚芽鞘尖端一段时间后的琼脂块分别置于胚芽鞘切面的同一侧 26探究吲哚乙酸对月季插条生根的作用,结果如图.有关实验的分析和评价,正确的是 A.不同浓度的吲哚乙酸处理扦插枝条的时间应不同 B.吲哚乙酸超过一定浓度范围能抑制扦插枝条生根 C.使扦插枝条产生相同根数的吲哚乙酸浓度相同 D.应选择叶片较多的扦插枝条,有利于进行光合作用更容易成活 27.如图为某天鹅种群数量增长的“J”型曲线和“S”型曲线。若不考虑迁入和迁出,下列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 ) A.建立自然保护区,改善其栖息环境,可使K值提高 B.对该种群密度的取样调查可以采用样方法和标志重捕法 C.bc段种群增长速率逐渐下降,出生率大于死亡率 D.比较曲线Y与曲线X,表明自然状态下种群无法超出理想状态下的最大增长速率 28.不同浓度的生长素影响某植物乙烯生成和成熟叶片脱落的实验结果如图所示。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乙烯浓度越高脱落率越高 B.脱落率随生长素和乙烯浓度增加而不断提高 C.生长素和乙烯对叶片脱落的作用是相互对抗的 D.生产上可喷施较高浓度生长素类似物降低脱落率 29.生活在一个生物群落的两个种群(a, b)的数量变化如下图,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a种群与b种群为捕食关系,a种群依赖于b种群 B.a种群与b种群为竞争关系,竞争程度由强到弱 C.b种群为"J"型增长,始终受到a种群的制约 D.a种群为"S"型增长,其增长受本身密度的制约 30.南极冰藻是以硅藻为主的一大类藻类植物,长期生长在南极海冰区-2~C的环境中,其最适生长温度为C。磷虾主要以南极冰藻为食,企鹅主要以磷虾为食。自1975年以来,磷虾种群密度下降高达80%。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 南极冰藻组成了一个种群 B. 企鹅种群密度也会随着磷虾种群密度下降而下降 C. 南极冰藻、磷虾、企鹅与该海冰区得其他生物组成群落 D. -2~C范围内,随着温度升高南极冰藻的光合作用强度增大 31.关于种群数量变化的叙述,错误的是( ) A.种群数量的变化主要由迁入率和迁出率、出生率和死亡率直接影响 B.种群数量的变化包括增长、波动、稳定、下降等 C.在自然界中,种群的增长一般是“J”型曲线 D.影响种群数量的变化的因素包括生物因素和非生物因素 32. 如右图表示有限环境中某一种群增长的曲线。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①K值是环境条件所允许达到的种群数量最大值 ②在K值时,种群的增长率最大 ③如果不考虑迁入迁出等其它因素,在K值时出生率等于死亡率 ④假设这是鱼的种群,当种群达到K值时开始捕捞,可持续获得最高产量 A.①② B.①④ C.①③ D.③④ 33.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福建武夷山的常绿阔叶林与新疆北部的常绿针叶林相比,后者的物种更丰富些 B.影响森林中植物和动物垂直结构的因素往往是不同的 C.森林中的植物和动物均有分层现象,而水平方向呈镶嵌分布的只有植物 D.一片马尾松林长得高低错落有致,有利于充分利用阳光和空间,体现了群落的垂直结构 34.下列对实验的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可用五点取样法,调查长条形绿化带中某种丛生单子叶杂草的种群密度 B.将盖玻片放置于计数室上,吸取静置酵母菌培养液,滴加在盖玻片边缘渗入计数 C.调查土壤中小动物丰富度时,可以采用标志重捕法或样方法进行调查 D.用标志重捕法调查种群数量时,被捕过的动物难以再次捕捉,则导致统计值偏高 35.某水池有浮游动物和藻类两个种群,其种群密度随时间的变化趋势如图。若向水池投放大量专食浮游动物的某种鱼(丙),一段时间后,该水池甲、乙、丙三个种群仅剩一个种群。下列关于该水池中上述三个种群关系及变化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甲和丙既有竞争关系又有捕食关系,最后仅剩下甲种群 B.甲和乙既有竞争关系又有捕食关系,最后仅剩下丙种群 C.丙和乙既有竞争关系又有捕食关系,最后仅剩下甲种群 D.丙和乙既有竞争关系又有捕食关系,最后仅剩下丙种群 36.以下过程一定存在反馈调节的是 ( ) ①胰岛素分泌量对血糖浓度的影响 ②运动强度对汗腺分泌的影响 ③降雨量对土壤动物存活率的影响 ④害虫数量对其天敌鸟类数量的影响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37.下图表示种群特征之间的关系,据图分析不正确的是 ( ) A.①②③④依次为年龄组成、出生率与死亡率和迁入率与迁出率、种群数量、性别比例 B.种群密度完全能反映③的变化趋势 C.研究城市人口的变迁,迁入率和迁出率是不可忽视的 D.种群数量还受自然气候等因素的影响 38.如图是根据某有益生物种群当年种群数量与前一年种群数量的比值(λ)而绘制的曲线图,据图分析正确的是 ( ) A.第4﹣10年种群年龄组成均为稳定型 B.第12年后收获该生物并使生物数量保持第12年水平,可获得最大经济价值 C.第20年时种群数量达到K值,种内斗争最激烈 D.第20﹣24年种群年龄组成为增长型 39.种群密度是种群的数量特征之一,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 种群的S型增长是受资源因素限制而呈现的结果 B. 某林场中繁殖力极强老鼠种群数量的增长会受密度制约 C. 鱼塘中某种鱼的养殖密度不同时,单位水体该鱼的产量有可能相同 D. 培养瓶中细菌种群数量达到K值前,密度对其增长的制约逐渐减弱 40. 下列有关池塘群落的分析不正确的是( ) A.“池塘中优势种群是哪种生物”属于种群水平上研究的问题 B.池塘群落存在垂直结构和水平结构 C.池塘群落中物种组成是区别其他不同群落的重要特征 D.人类的活动会影响该池塘群落演替的速度和方向 41.植物激素中的赤霉素与生长素都能促进茎秆伸长,两者促进植物生长的关系可用如图表示,请根据图中信息和相关知识分析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赤霉素和生长素都是植物细胞合成的微量有机物 B.图中赤霉素对①过程起促进作用,对②过程也应该是起促进作用 C.赤霉素促进茎秆伸长是通过提高生长素的含量实现的 D.赤霉素与生长素的化学本质是不同的 42. 建立数学模型是生态学研究的重要方法,如图坐标系中的 曲线表示生态学中相关研究对象的变化曲线,以下描述中,错误的是( ) A.若1和2分别表示出生率和死亡率,不考虑其他因素的影响下交点处种群密度最大 B.2可表示种群数量的S型增长在一定时间范围内的曲线 C.若X和Y分别表示年龄和数量,则2表示的年龄结构为增长型 D.1可表示群落初生演替至森林的过程中生物多样性的曲线 43.某岛屿上生活着一种动物,其种群数量多年维持相对稳定。该动物个体从出生到性成熟需要6个月。下图为某年该动物种群在不同月份的年龄结构(每月最后一天统计种群各年龄组的个体数)。关于该种群的叙述,正确的是 A.该种群8月份的出生率不可能为零 B.天敌的迁入可影响该种群的年龄结构 C.该种群的年龄结构不会随着季节更替而变化 D.大量诱杀雄性个体不会影响该种群的密度 44.关于群落的结构与演替,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应属次生演替的实例 B.群落中各种群间不存在地理隔离,因而能进行基因交流 C.群落中植物的垂直结构为动物种群分层分布提供了条件 D.“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可看作人类活动对群落演替影响的典型实例 45.成年女性排卵的前1天,血浆中雌激素、促性腺激素浓度互相调节,二者均逐渐增加。血浆中血糖、胰高血糖素浓度互相调节,二者均保持相对稳定状态。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①雌激素浓度上升引起促性腺激素分泌减少 ②雌激素浓度上升引起促性腺激素分泌增加 ③血糖浓度上升引起胰高血糖素分泌减少 ④血糖浓度上升引起胰高血糖素分泌增加 A.①③ B.②④ C.②③ D.①④ 二、非选择题(共40分) 46.(9分)根据生命活动调节的相关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完成缩手反射的结构基础是 ,其中的效应器是 ;婴儿被多次刺破手指后会通过 的建立而形成刺痛的长期记忆. (2)取指血化验时,虽然感到疼痛但并没有缩手,是因为位于 的高级神经中枢对缩手反射的低级神经中枢进行了控制,这体现了神经系统的 调节.有人看见鲜血时,肾上腺素分泌增加,出现目眩、心悸,该过程的调节方式属于 . (3)手术时,注射的麻醉剂能阻断神经递质与受体结合,导致 信号转换过程受阻. (4)伤口感染时首先通过 免疫和体液免疫抵御病原体攻击.未被清除的病原体侵入细胞后,T细胞增殖分化形成的 与靶细胞接触,使其裂解. 47.(7分)如图一是生长素对燕麦胚芽鞘生长作用影响的曲线;图二是将含有生长素的琼脂块放在去尖端的胚芽鞘的一侧,胚芽鞘的弯曲情况(弯曲角度用A表示).请据图回答: (1)琼脂块中生长素浓度在图一 点时,A值最小;琼脂块中生长素浓度为图一d点时,胚芽鞘的弯曲情况是 . (2)在胚芽鞘向光性实验中,如果a点浓度是向光侧浓度,则背光侧生长素浓度X的范围应为 ,a,c,点生长素作用效果能说明 . (3)番茄种子成熟后需经低温储藏才能萌发,为探究其原因,科研人员检测了该种子中的两种激素在低温储藏实验中的含量变化,结果如图三.b为赤霉素,a最可能是 ,这两种激素表现出激素间相互作用类型中的 作用.图示表明,番茄种子低温储藏至少 个月以后播种才能顺利萌发. 48. (12分)下表是某山区在农田退耕后,第5、10及20年的群落变化。请回答下列问题。 类型 5年群落[] 10年群落 20年群落 优势种 物种数 优势种 物种数 优势种 物种数 草本 青蒿 26 24 18 灌木 9 马桑 16 13 乔木 1 11 松树 23 (1)20年间,发生在退耕农田上的群落演替经历了____ ____ 三个阶段。从表中数据可以看出,群落演替的实质是___ _____。 (2)20年间,该生态系统的物种丰富度________(填“增大”“减小”或“不变”)。在用样方法调查优势种的种群密度时,为减小调查误差,应注意_____ ___(答出两点即可)。 (3)20年间,退耕农田上的植物群落在垂直方向上分层现象越来越明显,这种变化提高了___ __ ___。植物的垂直结构可为该群落中的动物提供所需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9. (12分)为研究吲哚乙酸(IAA)与脱落酸(ABA)的运输特点,用放射性同位素14C标记IAA和ABA开展如下图所示的实验。请回答下列问题: (1)若图中AB为茎尖切段,琼脂块①和②中出现较强放射性的是 (填序号);琼脂块③和④中均出现了较强放射性,说明ABA在茎尖的运输 (填“是”或“不是”)极性运输。若先用某种抑制剂(不破坏IAA 、不影响细胞呼吸)处理茎尖切段,再重复上述实验,结果琼脂块①和②中放射性强度相近,该抑制剂的作用机理可能是 。 (2)若图中AB为成熟茎切段,琼脂块①、②、③和④均出现较强放射性,说明IAA在成熟茎切段中的运输 (填“是”或“不是”)极性运输。 (3)适宜的激素水平是植物正常生长的保证。黄豆芽伸长胚轴的提取液,加入IAA溶液中可显著降解IAA,但提取液沸水浴处理冷却后,不再降解IAA,说明已伸长胚轴中含有 。研究已证实光也有降解IAA的作用。这两条IAA降解途径,对于种子破土出芽后的健壮生长 (填“有利”、“不利”或“无影响”)。 高二期中考试生物试卷参考答案 一、单选题:(45小题,每小题1.5分,共60分)[] 1--5 DDCBC 6--10 CCDCA 11--15 CABDC 16--20 BDBAB 21--25 CCBAC 26--30 BBDDA 31--35 CCBDC 36--40 DBDDA 41--45 BBBBC 二、 非选择题(共40分) 46. (9分,每小题1分) (1)反射弧 传出神经末梢及其支配的肌肉 新突触 (2)大脑皮层 分级 神经调节、体液调节 (3)化学信号到电 (4)非特异性 效应T细胞 47.(7分,每小题1分) (1)b 不弯曲. (2)a<X<c 不同的生长素浓度可能具有相同的促进效果. (3)脱落酸 拮抗 6 48.(12分,每小题2分) (1)草本 、灌木、乔木 群落中优势种的取代[] (2)增大 随机取样、取平均值 (3)群落利用光等环境资源的能力 栖息空间和食物条件 49.(12分,每小题2分) (1)① 不是 抑制剂与运输IAA的载体结合 (2)不是 (3)IAA氧化(降解)酶 有利]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