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2019学年河南省周口扶沟县高级中学高一下学期第二次月考生物试题 2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2018-2019学年河南省周口扶沟县高级中学高一下学期第二次月考生物试题 2

‎ ‎ ‎2018-2019学年河南省周口扶沟县高级中学高一下学期第二次月考生物试题 考试时间:90分钟;命题人:‎ 注意事项:‎ ‎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2.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 第Ⅰ卷(选择题)‎ 请点击修改第I卷的文字说明 一.选择题(共25小题,共50分)‎ ‎1.下列各组性状中,属于相对性状的是(  )‎ A.豌豆的红花与子叶的黄色 B.狗的黄毛与兔的黑毛 ‎ C.兔的长毛与细毛 D.张三的单眼皮与李四的双眼皮 ‎2.孟德尔在遗传学的研究中选取豌豆作为实验材料,其主要原因是(  )‎ ‎①异花传粉 ②自花传粉 ③具有易于区分的性状④闭花受粉 A.①④ B.②③④ C.①②③④ D.①③④‎ ‎3.孟德尔探索遗传规律时,运用了“假说﹣演绎”法.下列相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决定相对性状的遗传因子在体细胞中成对存在”属于假说的内容 ‎ B.“F1(Aa)能产生数量相等的2种配子(A:a=1:1)”属于推理内容 ‎ C.“测交实验”是对推理过程及结果进行的检验 D.“一对相对性状的遗传实验中F2出现3:1的性状分离比”属于孟德尔假说的内容 ‎ ‎4.下列一对亲本杂交的实验中,能判定紫花和白花显隐关系的是(  )‎ ‎①紫花×紫花﹣﹣紫花 ‎②紫花×紫花﹣﹣301紫花+110白花 ‎③紫花×白花﹣﹣紫花 ‎④紫花×白花﹣﹣98紫花+107白花 A.①和② B.②和③ C.③和④ D.①和④‎ ‎5.人类对遗传奥秘的探索之路,充满艰难曲折,又精彩绝伦,许多科学家在探索之路上作出了极大贡献.下列遗传学家及其所取成就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孟德尔通过豌豆杂交实验发现了遗传的分离定律和自由组合定律 ‎ B.摩尔根通过研究果蝇眼色的遗传提出并证明了“基因在染色体上”的假设 ‎ C.艾弗里通过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证明DNA才是转化因子 ‎ D.赫尔希和蔡斯通过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实验证明DNA是遗传物质 ‎6.油菜为两性花,其雄性不育(不能产生可育的花粉)性状受两对独立遗传的等位基因控制,其中M基因控制雄性可育,m基因控制雄性不育,r基因会抑制m基因的表达(表现为可育)。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 A.基因型为mmrr的植株作为母本进行杂交前需要做去雄处理 ‎ B.基因型为Mmrr的植株自交子代均表现为雄性可育 ‎ C.基因型为mmRr的植株不能自交,进行杂交时只能作为母本 ‎ D.存在两株雄性可育植株进行杂交,子代均表现为雄性不育的情况 ‎7.已知一批基因型为AA和Aa的豌豆种子,其数目之比为2:1,将这批种子种下,自然状态下(假设结实率相同)其子一代中杂合子占的比例为(  )‎ A.5/6 B.1/6 C.5/18 D.13/18‎ ‎8.关于遗传物质的叙述,正确的是(  )‎ ‎①噬菌体侵染细菌试验,证明DNA是主要遗传物质 ‎②大肠杆菌的遗传物质是RNA ‎③核酸是一切生物的遗传物质 ‎④病毒的遗传物质是DNA和RNA ‎⑤杨树的遗传物质是DNA.‎ A.①②④ B.③⑤ C.③④⑤ D.①③⑤‎ ‎9.某植物可自交或自由交配,在不考虑生物变异和致死情况下,下列哪种情况可使基因型为Aa的该植物连续交配3次后所得子三代中Aa所占比例为2/5 (  ) ‎ A.基因型为Aa的该植物连续自交3次,且每代子代中不去除aa个体 ‎ B.基因型为Aa的该植物连续自交3次,且每代子代中均去除aa个体 ‎ C.基因型为Aa的该植物连续自由交配3次,且每代子代中不去除aa个休 ‎ D.基因型为Aa的该植物连续自由交配3次,且每代子代中均去除aa个体 ‎10.图1、图2、图3为某生物体内细胞分裂图象,图4是流式细胞仪根据细胞核中DNA含量的不同对细胞分别计数结果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图1中a'和d之间可能发生交叉互换 ‎ B.图2细胞处于图4中的a峰 ‎ C.图3细胞中含有2个四分体,染色体数与DNA分子数之比1:2 ‎ D.如抑制细胞质分裂,则图4中a峰将下降,b峰将上升 ‎11.家鼠的灰毛和黑毛由一对等位基因控制,灰毛对黑毛为显性。现有一只灰毛雌鼠(M),为了确定M是否为纯合子(就毛色而言),让M与一只黑毛雄鼠交配,得到一窝共4个子代。不考虑变异,下列分析不合理的是(  )‎ A.若子代出现黑毛鼠,则M﹣定是杂合子 ‎ B.若子代全为灰毛鼠,则M﹣定是纯合子 ‎ C.若子代中灰毛雄鼠:黑毛雌鼠=3:1,则M﹣定是杂合子 ‎ D.若子代中灰毛雄鼠:黑毛雌鼠=1:1,则M﹣定是杂合子 ‎12.以下示意图所表示的生物学含义的描述,错误的是(  )‎ ‎①甲图个体的基因型不可能为AaXDXd ‎②乙图细胞有四对同源染色体 ‎③丙图所示的家系中的遗传病,男女发病率一定不同 ‎④丁图中W可能是红眼基因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②③‎ ‎13.某XY型性别决定的二倍体植物雌雄异株,叶形阔叶和细叶由一对等位基因(D/d)控制。现有两株阔叶植株杂交,F1 表现型及比例为阔叶雌株:阔叶雄株:细叶雄株≈2:1:1.已知带有d的精子与卵细胞受精后受精卵无法成活。 分析错误的是(  )‎ A.该相对性状中,阔叶为显性性状,D 基因位于 X 染色体上 ‎ B.亲代雌株能产生 2 种配子,判断依据是 F1 中的雄性有两种表现型 ‎ C.若 F1 中的雌雄株相互杂交,理论上,F2中阔叶:窄叶为 5:1 ‎ D.若F1中的雌雄株相互杂交,理论上F2的表现型及其比例为阔叶雌株:阔叶雄株:细叶雄株=3:2:1‎ ‎14.鸡羽毛的颜色受两对等位基因控制,芦花羽基因B对全色羽基因b为显性,位于Z染色体上,且W染色体上无相应的等位基因;常染色体上基因T的存在是B或b表现的前提,tt为白色羽。一只芦花羽雄鸡与一只全色羽雌鸡交配,子代中出现了芦花羽、全色羽和白色羽鸡,则两个亲本的基因型为(  )‎ A.TtZBZb×TtZbW B.TTZBZb×TtZbW ‎ C.TtZBZB×TtZbW D.TtZBZb×TTZbW ‎15.果蝇的有眼与无眼由⼀对等位基因控制,眼色的红色与白色由另⼀对等位基因控制。⼀只无眼雌果蝇与⼀只白眼雄果蝇交配,F1全为红眼,让F1雌雄果蝇相互交配得F2,F2的表现型及比例如下表。以下分析不正确的是(  )‎ 红眼 白眼 无眼 雌蝇 ‎3/8‎ ‎0‎ ‎1/8‎ 雄蝇 ‎3/16‎ ‎3/16‎ ‎1/8‎ A.有眼与无眼中有眼是显性性状 B.红眼与白眼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 ‎ C.F1红眼雌蝇测交子代中无眼占1/2 D.F2红眼雌蝇的基因型有两种 ‎16.水稻的抗虫(G)对不抗虫(g)为显性,非糯性(H)对糯性(h)为显性,用抗虫非糯性水稻与不抗虫糯性水稻杂交,其子代植株中抗虫非糯性:不抗虫糯性=1:1.则亲本抗虫非糯水稻的这两对等位基因在染色体上的位置关系图最可能是(  )‎ A. B. C. D.‎ ‎17.下列关于生物科学研究方法的相关实验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同位素标记法: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和T2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实验 ‎ B.对比实验法:探究酵母菌呼吸方式和探究酶的最适温度 ‎ C.模型构建法:DNA双螺旋结构的发现和流动镶嵌模型的提出 ‎ D.假说﹣演绎法:基因分离定律的发现和果蝇白眼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的发现 ‎18.下表是某实验小组以果蝇为实验材料设计的实验方案及实验结果,据表分析错误的是( )‎ 实验一 实验二 亲本 ‎♂黑身白眼果蝇×♀灰身红眼果蝇 ‎♀黑身白眼果蝇×♂灰身红眼果蝇 F1‎ ‎♀灰身红眼果蝇:♂灰身红眼果蝇=1:1‎ ‎♀灰身红眼果蝇:♂灰身白眼果蝇=1:1‎ A.实验一中F2控制眼色的显性基因是红眼基因 B.实验一中F2灰身雌果蝇中纯合体的比例为1/6‎ C.根据实验二中F1果蝇的眼色可确定果蝇的性别 ‎ D.此实验方案可用于判断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还是性染色体上 ‎19.肺炎双球菌有许多类型,有荚膜有毒性,能引起人或动物患肺炎或败血症,无荚膜无毒性.如图表示1944年美国学者艾弗里和他的同事所做的细菌转化实验,下列相关说法错误的是(  )‎ A.导致小鼠死亡的有A、D两组 ‎ B.通过D、E两组对照,能说明转化因子是DNA而不是蛋白质 ‎ C.D组产生的有毒性的肺炎双球菌不能将该性状遗传给后代 ‎ D.B组经过煮沸后有荚膜的细菌失去毒性.‎ ‎20.7﹣乙基鸟嘌呤不与胞嘧啶(C)配对而与胸腺嘧啶(T)配对。某DNA分子中腺嘌呤(A)占碱基总数的20%,其中的鸟嘌呤(G)全部被7﹣乙基化,该DNA分子正常复制产生的两个DNA分子,其中一个DNA分子中胸腺嘧啶(T)占碱基总数的45%,另一个DNA分子中鸟嘌呤(G)占多大比例(  )‎ A.10% B.15% C.30% D.45%‎ ‎21.下面是4位同学拼制的DNA分子部分平面结构模型,正确的是(  )‎ A. B. ‎ C. D.‎ ‎22.科研人员对某一走失儿童及其3名可能直系亲属提供的样本进行了DNA指纹技术鉴定,结果如图所示。请据图判断出最可能的亲属是(  )‎ A.1样本的提供者 B.2样本的提供者 ‎ C.3样本的提供者 D.1、2、3样本提供者都有可能 ‎23.物质B与碱基T的结构相似,可替代碱基T参与DNA的复制。两条单链均含有物质B的DNA(记为BB)可被染成浅色,一条单链含物质B的DNA(记为BT)能染成深色,而不含物质B的DNA(记为TT)不被染色。如图是用物质B处理蚕豆根尖细胞后,在不同细胞周期观察到的某条染色体的三种图象。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物质B掺入DNA的过程主要发生在根尖细胞的分裂中期 ‎ B.甲图的染色单体均为BT型,两染色单体的物质B含量一般相同 ‎ C.甲图的染色单体复制成乙的事实支持DNA的半保留复制学说 ‎ D.乙、丙图染色体最早出现在蚕豆根尖细胞的第二个细胞周期中 ‎24.将只含l5N﹣DNA的亲代大肠杆菌转移到只含l4N的培养基上,再连续繁殖获得两代(Ⅰ和Ⅱ),提取DNA密度梯度离心的结果如图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Ⅰ代的DNA分子的每条链都含l5N和l4N ‎ B.Ⅱ代的DNA分子中含l4N的DNA占1/2 ‎ C.若将Ⅰ代的大肠杆菌转移到只含l5N的培养基上继续繁殖一代,提取DNA密度梯度离心的结果为1/2中,1/2重 ‎ D.若将Ⅱ代的大肠杆菌在只含l4N的培养基上继续繁殖一代,提取DNA密度梯度离心的结果为3/4中,1/4轻 ‎25.下列有关基因和染色体的叙述错误的是(  )‎ ‎①染色体是基因的主要载体,基因在染色体上呈线性排列 ‎②摩尔根利用果蝇进行杂交实验,运用“假说一演绎”法确定了基因在染色体上 ‎③同源染色体的相同位置上一定是等位基因 ‎④一条染色体上有许多基因,染色体就是由基因组成的 ‎⑤萨顿研究蝗虫的减数分裂,运用类比推理的方法提出假说“基因在染色体上”‎ A.①②③⑤ B.②③④ C.③④ D.①②⑤‎ 第Ⅱ卷(非选择题)‎ 二.非选择题 ‎26.(8分)如图为豌豆的一对相对性状遗传实验过程图解,请仔细阅图后回答下列问题:‎ ‎(1)该实验的亲本中,父本是  .(注意用词规范)‎ ‎(2)①操作后等待雌蕊成熟过程、②操作后都要  .‎ ‎(3)高茎(D)对矮茎(d)为显性,则杂种种子种下去后,长出的豌豆植株为 茎.并写出杂种豌豆植株自交遗传图解。‎ ‎(4)图中所示豆角中果皮细胞和种子子叶细胞基因组成   (相同/不相同)‎ ‎(5)该实验的杂交子代(F1)种子应在哪个植株上收取?    ‎ A.父本植株   B.母本植株 C.子一代植株  D.都不是.‎ ‎27.(10分)下列示意图分别表示某二倍体雌性动物(2n=4)体内细胞正常分裂过程中不同时期细胞内染色体、染色单体和 DNA 含量的关系,以及细胞分裂图象。请分析并回答:‎ ‎(1)图1中 a、b、c 柱表示染色体的是   ,图2中表示二倍体生物体细胞分裂时期的是图   。‎ ‎(2)图1中Ⅲ的数量关系对应于图 2 中的   ,图2中丙所示的细胞有   个染色体。‎ ‎(3)图1中的数量关系由Ⅰ变化为Ⅱ的过程,细胞核内发生的分子水平的变化是   ;由Ⅱ变化为Ⅲ,相当于图2中的   过程。‎ ‎(4)符合图1中Ⅳ所示数量关系的某细胞名称是   。图1中哪些时期所对应的细胞内不存在同源染色体?   (填编号)。‎ ‎(5)图2中乙所示细胞的名称是   ,丙所示细胞的名称是   ‎ ‎28.(12分)如表列出一些重要的历史事件,显示科学家如何承前启后进行科学研究,以促使生物学的知识得以进一步的发展:‎ 年份 科学家 历史事件 ‎1920s 格里菲思 ‎(F.Gliffith)‎ 发现非致命的R型肺炎双球菌与死亡的致命的s型肺炎双球菌一起培育后,R型细菌转化为S型,且该特征可以遗传.‎ ‎1940s 艾弗里 ‎(O.Avery)‎ 取一份s型细菌的提取物做以下处理:‎ ‎①毁坏其蛋白质,与非致命的R型细菌一起培育,再测试所得细菌的致命性;‎ ‎②毁坏其蛋白质及RNA,与非致命的R型细菌一起培育,再测试所得细菌的致命性;‎ ‎③毁坏其蛋白质、RAN及DNA,与非致命的R型细茵一起培育,再测试所得细茵的致命性.‎ ‎1940s 沃森和克里克 ‎(Watsonw.w.w.k.s.5.u.c.o.mCrick)‎ 确定DNA的分子结构.‎ ‎ (1)根据格里菲思的实验,能得出的实验结论是    .‎ ‎ (2)根据你的生物学知识,可以预测艾弗里的实验中,处理①与处理②的结果是    ,处理③的结果是    .‎ ‎(3)写出艾弗里实验的结论    .‎ ‎(4)根据沃森和克里克提出的DNA分子结构模型,分析在生物进化过程中为什么选择了DNA作为遗传物质?    .‎ ‎(5)举一个例子说明沃森和克里克的发现在推动生物科学发展中的重要价值   ‎ ‎ .‎ ‎29.(10分)已知果蝇有三对相对性状:长翅与残翅(相关基因用A、a表示)、刚毛与截毛(相关基因用B、b表示),灰身(相关基因用D表示)与黑身(相关基因用d表示)。为探究这三对相对性状的遗传规律,某兴趣小组进行如表所示的实验。提示:图为果蝇X、Y染色体同源区段(Ⅰ区段)和非同源区段(Ⅱ、Ⅲ区段)的示意图。‎ 亲本组合 F1表现型 F2表现型及比例 实验一 长翅刚毛(♀)×‎ 残翅截毛(♂)‎ 长翅刚毛 实验二 长翅刚毛(♂)×‎ 残翅截毛(♀)‎ 长翅刚毛 ‎(1)根据实验一和实验二,可以推断出果蝇长翅性状的遗传方式为   ,果蝇这两对相对性状的遗传遵循    定律。‎ ‎(2)实验二F2的长翅刚毛果蝇中,纯合子与杂合子的比例为   。‎ ‎(3)已知控制灰身和黑身的基因位于果蝇的X染色体上。现有纯种果蝇若干,请用一次杂交实验来确定D、d基因在X染色体上的位置是Ⅰ区段还是Ⅱ区段,请完善相关内容。‎ ‎ ‎ ‎ Ⅰ.杂交组合   。‎ Ⅱ.预期结果 ‎①若子代    则D、d基因在X染色体上的位置是Ⅰ区段;‎ ‎②若子代    则D、d基因在X染色体上的位置是Ⅱ区段。‎ ‎2018--2019高一下学期生物试卷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选择题(共25小题,50分)‎ ‎1.选:D 2.选:B 3.选:D 4.选:B 5.选:B ‎6.选:D。 7.选:B 8.选:B 9.选:D 10.选:D ‎11.选:B 12.选:B 13.选:D 14.选:A 15.选:D ‎16.选:A 17.选:A 18.选:B 19.选:C 20.选:C ‎21.选:B 22.选:A 23.选:C 24.选:C 25.选:C 二.非选择题(共4小题,40分)‎ ‎26.(8分)答案:‎ ‎(1)矮茎豌豆   (2)套袋 (3)高 ‎ ‎ ‎(4)不相同   (5)B ‎27.(10分)答案:‎ ‎(1)a 甲(2)乙 4(3)DNA复制 丙→乙 ‎(4)卵细胞或第二极体 III和IV (5)次级卵母细胞 初级卵母细胞 ‎28.(12分)答案:‎ ‎(1)死亡的S细菌中存在某种遗传(转化)因子 ‎(2)培育的R型细菌变成S型细菌 培育的R型细菌不会变成S型细菌 ‎(3)DNA是肺炎双球菌的遗传物质 ‎(4)双螺旋结构保证其稳定性,碱基互补配对原则保证其能精确复制,碱基对的不同排列序列蕴藏了大量的遗传信息,这些都是作为遗传物质必要的特点 ‎ ‎(5)DNA双螺旋结构的提出,为揭示DNA分子半保留复制的机制提供了线索;DNA结构的提出,为基因工程的出现提供了可能;DNA双旋结构的提出,为揭示基因表达和变异的机理打造了基础(或其他合理答案)‎ ‎29.(10分)答案:‎ (1) 常染色体的显性遗传 基因的自由组合 ‎ ‎(2)1:8 ‎ ‎(3)Ⅰ.黑身雌果蝇×灰身雄果蝇 ‎ 后代雌雄果蝇均为灰身 后代雌性全为灰身,雄性全为黑身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