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10-11 发布 |
- 37.5 KB |
- 12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生物】2020届 一轮复习 人教版 基因的分离定律 作业
2020届 一轮复习 人教版 基因的分离定律 作业 一、选择题 1.(2019·北京西城模拟)下列有关孟德尔的“假说—演绎法”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C ) A.在“一对相对性状的遗传实验”中提出了遗传因子的说法 B.“测交实验”是对推理过程及结果进行的检验 C.“生物性状是由遗传因子决定的;体细胞中遗传因子成对存在;配子中遗传因子成单存在;受精时,雌雄配子随机结合”属于演绎的内容 D.“F1能产生数量相等的两种配子”属于推理内容 解析:孟德尔在“一对相对性状的遗传实验”中提出了遗传因子的说法,A正确;为了验证作出的假设是否正确,孟德尔设计并完成了测交实验,即让F1与隐性纯合子杂交,B正确;“生物性状是由遗传因子决定的;体细胞中遗传因子成对存在;配子中遗传因子成单存在;受精时,雌雄配子随机结合”属于假说的内容,C错误;“F1能产生数量相等的两种配子”属于推理内容,D正确。 2.(2019·河南郑州一中模拟)下列关于一对相对性状遗传的叙述,正确的是( C ) A.若仅考虑一对等位基因,在一个生物群体中,有4种不同的交配类型 B.F2的表现型之比为31的结果最能说明基因分离定律的实质 C.自交是鉴别和保留纯合的抗锈病(显性)小麦最简便易行的方法 D.通过测交可以推测被测个体产生配子的数量 解析:若只考虑一对等位基因,一个群体中雌雄各有三种基因型,所以交配方式共有9种,A正确;F1自交后代出现31的分离比,间接证明了F1确实产生了两种数量相等的配子,而基因分离定律的实质就是F1减数分裂产生了2种数量相等的配子,所以最能说明分离定律实质的是检测到F1 产生了2种数量相等的配子,B错误;小麦是雌雄同株的植物,自然状态下既能完成杂交,也能完成自交,若自交不发生性状分离则为纯合子,便可留种,是最简便的育种方式,C正确;测交只能推测出显性个体产生配子的种类和数量比例,而不能推测出具体的数量,D错误。 3.(2019·山东青岛模拟)小麦抗锈病基因R和不抗锈病基因r是一对等位基因,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D ) A.基因R和基因r的分离发生在减数第二次分裂中 B.基因R和基因r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的不同位置上 C.自然条件下根尖细胞中突变形成的基因r能遗传给后代 D.基因R和基因r的本质区别是核苷酸序列不同 解析:等位基因是指位于同源染色体相同位置,控制一对相对性状的两个基因,在减数第一次分裂时伴随着同源染色体的分离而分离,A、B错误;由于根尖细胞不能进行减数分裂,所以根尖细胞发生突变的基因不能遗传给后代,C错误;R和r是一对等位基因,是基因突变的结果,基因突变的本质就是DNA分子的碱基对发生了改变,进而改变了核苷酸序列,最终出现了新的基因,D正确。 4.(2019·湖北重点高中联考)下列有关遗传规律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C ) A.Dd个体产生的含D的雌配子与含d的雄配子数目比为11 B.若两对相对性状的遗传都符合基因分离定律,则此两对相对性状的遗传一定符合基因自由组合定律 C.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的分离和重新组合是互不干扰的 D.若杂交后代出现31的性状分离比,则一定为常染色体遗传 解析: Dd的个体在产生配子时,D和d彼此分离,进入不同的配子中,该基因型的生物所产生的含D的雌配子比含d的雄配子数目少,A错误;如果控制两对相对性状的两对等位基因位于同一对同源染色体上,则不遵循基因自由组合定律,B错误;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的遗传遵循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其分离和重新组合是互不干扰的,C正确;杂交后代出现31的性状分离比,也可能是伴X染色体遗传(如XAXa×XAY),D错误。 5.(2019·辽宁辽南协作校一模)已知某植株的高产与低产这对相对性状受一对等位基因控制,生物兴趣小组的同学用300对亲本均分为2组进行了下表所示的实验。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C ) A.高产为显性性状,低产为隐性性状 B.控制高产和低产的基因的碱基排列顺序不同 C.甲组高产亲本中杂合个体的比例是 D.甲组中高产亲本个体自交产生的低产子代个体的比例为 解析:由甲组和乙组的杂交结果可推知:高产为显性性状,低产为隐性性状,A正确;控制高产和低产的基因为不同的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因此二者的碱基排列顺序不同,B正确;假设高产由基因M控制,低产由基因m控制,甲组的杂交子代高产低产=71,即杂交子代低产的比例是,说明亲本高产植株产生m配子的比例是,进而推知:甲组高产亲本中杂合个体的比例是,C错误;甲组高产亲本中,只有杂合个体(Mm)自交才能产生低产(mm)个体,因甲组高产亲本中Mm的比例是,所以高产亲本自交产生的低产子代个体的比例为×=,D正确。 6.(2019·河南郑州一中模拟) 已知某种花的花瓣有三种表现型:大花瓣、中花瓣、小花瓣。受一对等位基因控制,且只有中花瓣个体自交才能产生小花瓣,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 A.该花花瓣为大花瓣的都是纯合子 B.小花瓣有可能是杂合子 C.中花瓣自交后代出现三种表现型,不能叫性状分离 D.中花瓣不一定是杂合子 解析:假设花瓣性状由A、a控制。根据题干中花瓣自交后代出现其他花瓣,则中花瓣一定是杂合子(Aa),而大花瓣和小花瓣都为纯合子(AA和aa)。 7.(2019·安徽六校联考)豌豆花的位置分为叶腋和茎顶两种,分别受T和t基因控制。种植基因型为TT和Tt的豌豆,两者数量之比是21。两种类型的豌豆繁殖率相同,则在自然状态下,其子代中基因型为TT、Tt、tt的数量之比为( B ) A.763 B.921 C.721 D.25101 解析:豌豆为严格自花传粉植物,TT自交,子代都是TT,Tt自交,子代TT为×=,Tt为×=,tt为×=,故子代TT为+=,Tt为,tt为,其比例为921,B正确。 8.(2019·安徽蒙城五校联考)某绿色植物叶片叶绿素的合成受其7号染色体上一对等位基因(A、a)的控制,同时也受光照的影响。在正常光照下,基因型为AA的植株叶片呈深绿色,基因型为Aa的植株叶片呈浅绿色,体细胞没有A基因的植株叶片呈黄色,会在幼苗期后死亡。据判断下列相关分析错误的是( B ) A.光照的有无会影响与叶绿素合成有关酶的基因(A)的表达,进而影响叶片颜色 B.在正常光照下,浅绿色植株体内正常细胞中不可能含有两个A基因 C.浅绿色植株相互传粉得到F1,F1植株随机交配得到的F2成熟植株中杂合子约占一半 D.没有A基因的植株在幼苗期后死亡的原因是不能充分利用太阳能 解析:根据题意分析可知:AA植株叶片在正常光照下呈深绿色,而没有A基因的植株叶片呈黄色,说明光照的有无会影响与叶绿素合成有关酶的基因(A)的表达,进而影响叶片颜色,A正确;在正常光照下,浅绿色植株基因型为Aa,其有丝分裂后期细胞中会出现两个A基因,B错误;浅绿色植株相互传粉得到的F1的基因型及比例为AAAaaa(幼苗期后死亡)=121,F1植株随机交配得到的F2中AAAaaa=2×× =441,aa个体会在幼苗期后死亡,则成熟植株中杂合子约占一半,C正确;没有A基因的植株在幼苗期后死亡的原因是不能充分利用太阳能,D正确。 9.(2019·山东淄博一中月考)具有相对性状的两纯合亲本进行杂交,F1形成配子时控制相对性状的基因彼此分离必须满足的条件是( C ) A.控制相对性状的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 B.F1的雌雄配子随机结合 C.控制相对性状的基因位于同源染色体上 D.用统计学的方法对F2进行分析 解析:控制相对性状的基因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上,该对同源染色体可以是常染色体,也可以是性染色体,A错误;F1的雌雄配子随机结合发生在配子形成之后,是F2实现31性状分离比的条件,B错误;控制相对性状的基因即等位基因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上,F1形成配子时等位基因随同源染色体的分离而分离,C正确;用统计学的方法对F2进行统计分析,发现了F2出现31的性状分离比,D错误。 10.(2019·甘肃民乐一中月考) 孟德尔在对一对相对性状进行研究的过程中,发现了基因的分离定律。下列几组比例中能直接说明基因分离定律实质的是( B ) A.F2的表现型比例为31 B.F1产生配子的比例为11 C.F2基因型的比例为121 D.测交后代的比例为11 解析:基因分离定律的实质是位于同源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彼此分离,发生在减数分裂过程中,即F1产生配子时,等位基因随同源染色体的分离而分开,产生两种数量相同的配子,B最符合题意。 11.(2019·广西桂林、柳州模拟)已知控制牛的有角(HA)和无角(HB)的等位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公牛体内HA对HB为显性,母牛体内HB对HA为显性,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C ) A.多对杂合的有角公牛和杂合的无角母牛杂交,F1中公牛的表现型及比例为有角无角=31 B.多对杂合的有角公牛和杂合的无角母牛杂交,F1中母牛的表现型及比例为有角无角=13 C.纯合有角公牛和纯合有角母牛杂交,F1中公牛的表现型为有角,母牛的表现型为无角 D.纯合有角公牛和纯合无角母牛杂交,F1中公牛的表现型为有角,母牛的表现型为无角 解析:多对杂合的有角公牛(HAHB)和杂合的无角母牛(HAHB)杂交,F1中公牛的表现型及比例为有角(HAHA+HAHB)无角(HBHB)=31,A项正确;多对杂合的有角公牛(HAHB)和杂合的无角母牛(HAHB)杂交,F1中母牛的表现型及比例为有角(HAHA)无角(HBHB+HAHB)=13,B项正确;纯合有角公牛(HAHA)和纯合有角母牛(HAHA)杂交,F1中公牛和母牛的表现型都是有角,C项错误;纯合有角公牛(HAHA)和纯合无角母牛(HBHB)杂交,F1全为杂合子(HAHB),公牛的表现型为有角,母牛的表现型为无角,D项正确。 12.(2019·湖南永州一模) 小鼠的体色灰色与白色是由常染色体上的一对基因控制的相对性状,某校生物科研小组的同学饲养了8只小鼠(编号①~⑧),同时进行了一次杂交实验,下表是杂交组合及所得第一胎子鼠的体色情况。 杂交组合 亲本 子代 雌 雄 灰 白 Ⅰ ①灰 ②白 5 6 Ⅱ ③白 ④灰 4 6 Ⅲ ⑤灰 ⑥灰 11 0 Ⅳ ⑦白 ⑧白 0 9 该小组同学认为,根据上述实验结果不能确认哪个性状是显性性状,需重新设计杂交组合,以确定这对性状的显隐性。请选出最合理的实验方案( C ) A.让①与⑥杂交,③与⑧杂交,观察后代体色情况 B.让⑤与⑧杂交,⑥与⑦杂交,观察后代体色情况 C.让①与④杂交,②与③杂交,观察后代体色情况 D.让③与⑥杂交,④与⑤杂交,观察后代体色情况 解析:杂交组合Ⅰ、Ⅱ中的显性个体为杂合子,要确定这对性状的显隐性,可以让①与④杂交,②与③杂交,观察后代体色情况。如果①与④的后代既有灰鼠又有白鼠,②与③的后代全为白鼠,则灰色为显性性状;如果①与④的后代全为灰鼠,②与③的后代既有灰鼠又有白鼠,则白色为显性性状。故C符合题意。 二、非选择题 13.(2019·甘肃张掖第一次质量检测)科研人员将某纯合的二倍体无叶舌植物种子送入太空,返回后种植得到了一株有叶舌变异植株,经检测发现该植株体细胞内某条染色体上多了4对脱氧核苷酸。已知控制无叶舌、有叶舌的基因(A、a)位于常染色体上。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从变异类型分析,有叶舌性状的产生是基因突变(填“基因突变”“基因重组”或“染色体变异”)的结果。 (2)让有叶舌变异植株自交,后代中有叶舌幼苗126株、无叶舌幼苗108株,分析结果可得出结论: ①显性性状是有叶舌,该有叶舌植株的基因型为Aa。 ②这一结果不符合(填“符合”或“不符合”)孟德尔自交实验的分离比。 (3)针对(2)中的现象,科研人员以有叶舌植株和无叶舌植株作为亲本进行杂交实验,统计母本植株的结实率,结果如表所示: 由表中数据分析推断,该变异能导致含A基因的雄配子育性大大降低。 (4)研究人员从上表杂交后代中选择亲本进一步设计测交实验,根据测交后代性状的出现情况验证上述推断。请完善以下实验设计。 设计思路:(从杂交组合①或②的后代中)选择有叶舌植株作父本,(从杂交组合③的后代中)选择无叶舌植株作母本,进行杂交,观察记录后代的性状表现。 预测结果:后代出现少量有叶舌植株,大量无叶舌植株(或后代中无叶舌植株显著多于有叶舌植株等合理答案)。 解析:(1)增加了少量脱氧核苷酸对引起的变异属于基因突变。(2)①有叶舌植株自交,后代出现了无叶舌植株,则有叶舌为显性性状,故此有叶舌植株的基因型为Aa。② 让有叶舌变异植株自交,后代有叶舌幼苗126株、无叶舌幼苗108株,比例接近11,不符合孟德尔自交实验的分离比。(3)从①、②实验的结实率看,正反交结果差异很大,有叶舌植株作父本,后代结实率就低,结合③实验,可见有叶舌植株含A基因的雄配子育性大大降低。(4)①、②组实验的后代都是杂合子,从杂交组合①或②的后代中选择有叶舌的植株作父本,从杂交组合③的后代中选择无叶舌植株作母本,进行杂交,若后代出现少量的有叶舌植株,大量无叶舌植株,则证明有叶舌植株含A基因的雄配子育性大大降低。 14.(2019·福建联考)家鼠的毛色由一对常染色体上的基因控制,决定毛色的基因有三种,分别是AY(黄色)、A(灰色)、a(黑色),控制毛色的基因之间存在完全显隐性关系。随机选取部分家鼠设计杂交实验,每一杂交组合中有多对家鼠杂交,分别统计每窝家鼠F1的毛色及比例,结果如下表所示: 请回答: (1)推断控制家鼠毛色基因的显隐性关系是基因AY对基因A、a为显性,基因A对a为显性,灰色亲本可能具有的基因型是AA、Aa。 (2)在甲杂交组中,导致F1性状分离比均为21的原因是亲本为杂合子(填“纯合子”或“杂合子”),雌雄各产生比例相等的两种配子;雌雄配子之间的结合是随机的;除F1中AYAY(或AY基因纯合)个体在胚胎期致死,其他家鼠能正常生长发育。 (3)若将乙组中毛色为黄色灰色黑色=211的所有F1个体混合饲养,随机交配,全部F2中毛色及比例应为黄色灰色 黑色=654。 解析:(1)由表分析可知,控制家鼠毛色基因的显隐性关系是AY对A、a为显性,基因A对a是显性;灰色亲本基因型可能是AA或Aa。(2)甲杂交组中,亲本是杂合子,雌雄个体各产生比例为11的两种配子,由于雌雄配子的结合是随机的,所以后代的组合是4种,基因型是3种,比例是121,且AY基因纯合致死,因此子代出现21的性状分离比。(3)乙杂交组:黄色×灰色→黄色灰色黑色=211,因此亲本基因型是AYa×Aa,子一代的基因型及比例是AYAAYaAaaa=1111,子一代产生的配子的基因型及比例是AYAa=112,由于雌雄配子是随机结合的,自由交配得到的后代的基因型及比例是AYAYAYAAYaAAAaaa=124144,其中AYAY胚胎致死,AY_表现为黄色,AA或Aa表现为灰色,aa表现为黑色,因此全部F2中毛色及比例应为黄色灰色黑色=654。 15.(2019·河北石家庄一模)果蝇因为体型小、易饲养、繁殖快等优点常作为遗传学研究的实验材料。某生物兴趣小组用黑腹果蝇做实验研究性状遗传,请回答下列问题: (1)已知果蝇的长翅和残翅是由常染色体上一对等位基因控制,用长翅果蝇与残翅果蝇作亲本进行杂交,F1均为长翅,由此可判断长翅是显性性状。该小组模拟自然选择做了如下实验:保留子代中的长翅果蝇,淘汰残翅果蝇,让长翅果蝇自由交配,理论上F3代中残翅果蝇的基因型频率是。 (2)在一次实验中,某同学将长翅果蝇与残翅果蝇进行杂交,子代果蝇中没有出现残翅,但出现了一种新性状——匙型翅,且长翅331只、匙型翅336只。筛选出匙型翅雌雄果蝇随机交配,其后代中没有长翅果蝇,匙型翅和残翅的数量比约为31。分析出现此结果的原因:长翅基因>匙型翅基因>残翅基因。 (3)果蝇的细眼(B)和粗眼(b)也是一对相对性状,现有纯种的细眼果蝇和粗眼果蝇雌雄若干,选择粗眼雌蝇和细眼雄蝇 进行一次杂交实验,若F1均为细眼果蝇,则可判断B、b位于常染色体或X、Y同源区段,而不在X、Y非同源区段。继续通过一次杂交实验,探究B、b是位于X、Y同源区段还是常染色体上,预测子代的结果并得出结论。 杂交方案:F1雌、雄果蝇自由交配(或F1雄果蝇和粗眼雌果蝇杂交)。 预测结果及结论:若后代雌雄均有细眼、粗眼,则B、b位于常染色体上;若后代雌果蝇出现细眼和粗眼,雄果蝇均为细眼,则B、b位于X、Y同源区段(或若后代雌雄均有细眼、粗眼,则B、b位于常染色体上;若后代雌果蝇均为粗眼,雄果蝇均为细眼,则B、b位于X、Y同源区段)。 解析:(1)据题意,具有相对性状的纯合亲本杂交,F1表现为显性性状,所以长翅为显性性状。假设等位基因为A、a,如果F1自由交配产生的F2中淘汰残翅(隐性性状aa),则F2中表现为长翅的果蝇为AA、Aa,F2产生的配子为A、a,F2长翅果蝇自由交配,理论上F3中残翅果蝇(aa)的基因型频率为。(2)据题干推测,控制果蝇翅型的等位基因有三个,且显隐性关系为长翅基因>匙型翅基因>残型翅基因。设长翅为a1、匙翅为a2、残翅为a3,据题干信息,长翅果蝇(a1a2)与残翅果蝇(a3a3)进行杂交,子代表现为长翅(a1a3)匙型翅(a2a3)=11,匙型翅果蝇自由交配,F2表现为匙型翅(a2a2+a2a3)残翅(a3a3)=31。(3)用一次交配实验证明这对基因位于何种染色体上,应选择雌性表现隐性性状,雄性表现显性性状的纯合子杂交,即选择粗眼雌蝇和细眼雄蝇杂交,如果基因在X、Y染色体的非同源区段上,亲本基因组成为XbXb×XBY,则子代中雌果蝇全为细眼,雄果蝇全为粗眼;如果基因位于常染色体或X、Y的同源区段上,亲本基因组成为bb×BB或XbXb×XBYB,则子代中无论雌雄全为细眼。如果要进一步探究B、b是位于X、Y同源区段还是常染色体上,可选F1 雄果蝇和粗眼雌果蝇杂交,如果B、b位于常染色体上,则后代无论雌雄均有细眼、粗眼;如果B、b位于X、Y同源区段,则F1雄果蝇基因型为XbYB,与粗眼雌果蝇XbXb杂交,子代雌果蝇全为粗眼XbXb,雄果蝇全为细眼XbYB。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