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卷·2019届黑龙江省哈尔滨师范大学附属中学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2017-11)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生物卷·2019届黑龙江省哈尔滨师范大学附属中学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2017-11)

哈师大附中2017—2018年度上学期高二学年期中考试 生 物 试 题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50小题。1-40题每小题1分,41-50题每小题2分,共60分。每个小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正确选项涂在答题纸上。)‎ ‎1、一次性过量饮水会造成人体细胞肿胀,功能受损,可用静脉滴注高浓度盐水(质量分数为1.8%的NaCl溶液)对患者进行治疗,其原理是 A.提高细胞外液的离子浓度 B.抑制尿液的形成 C.降低细胞内液的离子浓度 D.减少细胞外液液体总量 ‎2、高等动物心肌细胞从外界环境获得K+的途径是 A.外界食物→循环系统→消化系统→内环境→细胞 B.外界食物→消化系统→循环系统→内环境→细胞 C.外界食物→内环境→消化系统→循环系统→细胞 D.外界食物→循环系统→内环境→消化系统→细胞 ‎3、人体血浆中的O2要进入组织细胞中参与氧化分解有机物,至少需要通过几层生物膜?‎ A.1层 B.2层 C.3层 D.5层 ‎4、在日常生活中,很多因素会引起内环境发生变化。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剧烈运动中,内环境的pH有下降趋势 B.食物中长期缺少蛋白质会导致血浆蛋白含量下降,进而引起组织水肿 C.中暑是神经调节紊乱造成的,与体液调节无关 D.佝偻病与内环境的稳态失衡有一定的关系 ‎5、短跑运动员听到发令枪声后迅速起跑,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起跑动作的产生是非条件反射的结果 B.调节起跑动作的神经中枢是听觉中枢 C.该反射有多个中间神经元先后兴奋 D.起跑反应的快慢取决于小脑兴奋的程度 ‎6、右图表示人体的某反射弧模式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该图中,①是神经中枢,②是传出神经,③是传入神经 B.刺激②时,会产生具体效应的结构是⑤‎ C.结构④在组成上包括传出神经末梢及所支配的肌肉或腺体 D.切断③,刺激②时,会产生具体效应的结构是④‎ ‎7、下列关于下丘脑功能的叙述,正确的是 ‎①可参与血糖平衡的调节 ②有调节躯体运动的高级中枢 ‎ ‎③可合成和分泌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 ④垂体通过下丘脑控制性腺的生长发育 ‎ ‎⑤甲状腺激素可反馈调节下丘脑中激素的合成和分泌 A.①②③ B.③⑤ C.③④⑤ D.①③⑤‎ ‎8、下列有关促胰液素发现史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促胰液素是人们发现的第一种激素,是由胰腺分泌的 B.沃泰默实验中有一组对照组是为了排除盐酸作用于胰腺并使其分泌胰液 C.斯他林和贝利斯在沃泰默研究的基础上,勇于向权威观点挑战,大胆质疑、探索创新是成功的关键 D.促胰液素是由小肠黏膜分泌的,作用于胰腺,促进胰腺分泌胰液 ‎9、运动员进行长时间运动如铁人三项赛时,血液中胰岛素和胰高血糖素含量的变化情况如下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时间/h ‎0‎ ‎1‎ ‎2‎ ‎3‎ ‎4‎ 胰岛素含量/(μU·mL-1)‎ ‎14.2‎ ‎12.0‎ ‎8.9‎ ‎7.5‎ ‎6.2‎ 胰高血糖素含量/(μU·mL-1)‎ ‎65‎ ‎100‎ ‎153‎ ‎220‎ ‎420‎ A.长时间运动机体消耗大量能量,因而血糖浓度会不断降低 B.胰岛B细胞分泌作用增强,血液中胰高血糖素含量增加 C.胰岛素和胰高血糖素含量发生变化,说明人体内环境处于不稳定状态 D.胰高血糖素能促进肝糖原的分解和脂肪等非糖物质的转化,满足机体对能量的需要 ‎10、4名受试者分别口服100g葡萄糖后,在180min内血糖含量的变化曲线如右图所示。据图分析正确的是 A.曲线a代表高胰岛素血症患者的血糖含量变化 B.4条曲线在30min内血糖升高与肠道吸收有关 C.曲线a在120min后下降的主要原因是葡萄糖转化为糖原及非糖物质 D.曲线c、d代表正常人的血糖含量变化 ‎11、右图是人体体温调节的曲线图,请据图分析,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当环境温度为25℃时,单位时间内机体产热量基本不发生变化 B.从时间t1到时间t2,散热量增加是由于人体与环境之间的温差加大了 C.时间t2以后,散热量减少,这是体温调节的结果 D.时间t3以后,产热量小于散热量 ‎12、假设人在20℃的环境中产热速率为a1,散热速率为b1,进入0℃环境20min后的产热速率为a2,散热速率为b2。下列有关产热速率与散热速率大小的比较,正确的是 ‎ A.a1=b1,a2=b2 B.a2b1,a2>b2 D.A、B两项均对 ‎13、吃的食物过咸时,人体细胞外液渗透压升高,在神经调节和激素调节的作用下,人体主要通过对肾脏重吸收作用的调节使细胞外液渗透压趋于正常。在这个过程中,血液中抗利尿激素的含量变化曲线是 ‎ ‎ ‎ ‎ ‎ ‎ ‎ ‎ ‎ ‎ ‎ ‎ ‎ ‎ ‎14、同学们在篮球场上打篮球,运动过程中体内不会发生的是 A.在胰岛素和胰高血糖素的作用下维持血糖平衡 B.抗利尿激素分泌增加,增加水分的重吸收 C.在大脑皮层的参与下,瞄准篮筐并投篮 D.视神经末梢产生的兴奋在反射弧中双向传递 ‎15、免疫是人体的一项重要调节机制,下列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A.人体的免疫功能也可以清除自身细胞 B.HIV可攻击人的T细胞,最终使人几乎丧失一切免疫能力 C.浆细胞不能直接识别抗原,而B淋巴细胞可以直接识别抗原 D.人类的感冒、肝炎、类风湿性关节炎、过敏反应等都与人体的免疫功能低下有关 ‎ ‎16、下列关于特异性免疫和非特异性免疫的叙述,错误的是 ‎ A.非特异性免疫的结构基础主要是皮肤、黏膜、吞噬细胞等,特异性免疫的结构基础是免疫系统 B.非特异性免疫出现快,作用范围广;特异性免疫出现慢,作用范围小,针对性强 C.特异性免疫是在非特异性免疫的基础上形成的 D.非特异性免疫是在特异性免疫的基础上形成的 ‎17、右图表示细胞免疫过程中X细胞对靶细胞的杀伤过程,其中能够形成X细胞的是 A.B细胞和浆细胞 ‎ B.浆细胞和记忆细胞 C.T细胞和记忆细胞 ‎ D.效应T细胞和T细胞 ‎18、将小鼠B细胞注入家兔体内,产生免疫反应后,家兔的血清能使小鼠T细胞凝集成细胞集团,而未经免疫的家兔血清不能使小鼠T细胞凝集成团。T细胞凝集现象的出现是因为 A.小鼠B细胞诱导家兔产生细胞免疫 ‎ B.小鼠T细胞诱导家兔产生体液免疫 C.小鼠B细胞和小鼠T细胞有相同抗原 ‎ D.小鼠T细胞和家兔T细胞有相同抗原 ‎19、免疫工作者在对甲、乙两组小鼠分别破坏骨髓和胸腺进行免疫研究后,分别向其体内注入足量的造血干细胞,小鼠出现的变化是 ‎ A.甲组小鼠仅恢复细胞免疫能力,乙组小鼠免疫能力无变化 B.甲组小鼠恢复特异性免疫,乙组小鼠仅恢复体液免疫 C.甲组小鼠免疫能力无变化,乙组小鼠仅恢复细胞免疫能力 D.甲组小鼠仅恢复体液免疫能力,乙组小鼠恢复特异性免疫 ‎20、‎2017年5月3日陕西确诊1例H7N9病例,患者已经死亡。如果给人注射灭活的H7N9流感病毒,可预防H7N9流感,那么灭活病毒在体内引起的免疫反应,正确的是 A.吞噬细胞接受刺激后形成效应细胞,能产生相应的抗体 B.B细胞接受刺激后形成浆细胞,能使靶细胞裂解 C.T细胞接受剌激后形成效应T细胞和记忆T细胞 D.淋巴细胞吞噬该病毒后形成记忆细胞,能释放白细胞介素 ‎21、在生长素的发现过程中,下列说法与科学事实不相符的是 A.达尔文证明了胚芽鞘向光性弯曲的原因是生长素分布不均匀 B.鲍森•詹森实验的结论是胚芽鞘尖端产生的影响可以透过琼脂片传递给下部 C.拜尔实验需在黑暗条件下进行 D.温特实验证明引起胚芽鞘弯曲生长的是一种化学物质 ‎22、右图所示是某幼苗向光弯曲部位的显微镜观察结果。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生长素是由色氨酸合成的大分子有机物 B.甲侧为向光侧 C.生长素影响细胞的伸长生长 D.乙侧生长素浓度过高抑制生长 ‎23、关于生长素在植物体内的运输,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顶芽合成的生长素运输到侧芽需要细胞提供能量 B.横放的植物,生长素在其胚芽鞘尖端的横向运输,与重力有关 C.种植于宇宙飞船内的植物体内的生长素无法极性运输 D.无光环境中,生长素仍然能极性运输 ‎24、如图所示,a、b、c为对胚芽鞘做不同处理的实验,d为一植株被纸盒罩住,纸盒的一侧开口,有单侧光照。下列对实验结果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 ‎ ‎ ‎ ‎ ‎ ‎ ‎ A.a、b向光弯曲生长,c背光弯曲生长 B.a直立生长,b向光弯曲生长,c背光弯曲生长 C.图d中如果固定植株,旋转纸盒,一段时间后,植株向右弯曲生长 D.图d中如果将纸盒和植株一起旋转,则植株向纸盒开口方向弯曲生长 ‎25、右图为不同浓度的2,4-D对单子叶植物和双子叶植物生长的影响示意图。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A.单子叶植物比双子叶植物对2,4-D敏感 B.2,4-D若用作除草剂,其适宜浓度应在B~C之间 C.当2,4-D浓度为B时促进单子叶植物生长而抑制双子叶植物生长 D.一定浓度的2,4-D可用于疏花疏果,与其作为除草剂的原理相同 ‎26、已知植物存在顶端优势现象,即如图将茎剪断数小时后,本来已经停止生长的侧芽又开始生长。而在顶芽中合成,并向下运输的生长素和这一现象密切相关。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将茎剪断后,数小时后侧芽开始生长的原因可能是侧芽部位生长素含量降低所致 B.顶芽合成的生长素向下运输时需要载体,但不需要能量 C.剪断茎前,顶芽合成生长素向下运输至侧芽,侧芽不合成生长素 D.若在剪断的茎处涂抹大量的生长素,侧芽的生长不会受到抑制 ‎27、右图所示甲表示赤霉素的作用机理,乙表示几种激素对茎段生长的影响。下列分析不合理的是 A.甲图中的a过程表示促进,b过程表示抑制 ‎ B.乙图说明IAA和GA具有协同作用 C.赤霉素缺乏的植物体无法完成生长素的合成 D.控制玉米茎秆高度的基因可能与赤霉素的合成代谢有关 ‎28、下列生产措施与预期结果对应一致的是 A.播种前用适宜浓度的脱落酸浸泡玉米种子—促进种子萌发 B.樱桃生长期喷洒适宜浓度的乙烯利溶液—促进果实的发育 C.用一定浓度的赤霉素处理生长期的芦苇—增加芦苇纤维长度 D.黄瓜成熟期喷洒一定浓度的细胞分裂素—加速叶片的黄化速度 ‎29、甲、乙、丙及NAA等植物激素或植物激素类似物的作用模式如图所示,图中“+”表示促进作用,“-”表示抑制作用。下列叙述中错误的是 A.甲、乙、丙皆为非蛋白质的有机物 B.乙、丙最可能代表赤霉素和生长素 C.NAA引起染色体变异形成无子果实 D.甲、乙之间具有拮抗作用 ‎30、下列关于“引来繁花缀满枝,瓜熟蒂落也有时”现象的分析,错误的是 A.这一现象是多种植物激素相互作用的结果 ‎ B.适当喷洒2,4-D能延长“繁花缀满枝”的时间 C.乙烯和脱落酸协同调节了“瓜熟蒂落”的过程 ‎ D.该现象发生的根本原因是受到环境因素的调控 ‎31、下列各项不属于种群特征的是 ‎ ①性别比例 ②物种数目 ③年龄组成 ④出生率、死亡率 ⑤种群密度 ⑥代谢类型 A. ⑤⑥ B. ②⑤ C. ③④ D. ②⑥‎ ‎32、如图表示种群在理想环境中和有环境阻力条件下的增长曲线,下列有关种群数量增长曲线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图A为“J”型增长,每年增加的个体数量始终不变 B.图B为“S”型增长,G点时增长速率达到最大值 C.防治蝗灾应在害虫数量达到F点时进行 D.渔业捕捞后剩余量应该在E点左右 ‎33、为研究酵母菌种群密度的动态变化,某同学用1 000 mL的锥形瓶作为培养容器,棉塞封口,装入200 mL培养液,接种酵母菌后在适宜条件下培养,培养过程中 ‎ A.用血细胞计数板计数,不同时间取样后显微镜视野中酵母菌细胞数量不断增加 B.一段时间内酵母菌以“J”型方式增长 ‎ C.氧气的消耗量等于二氧化碳的产生量 ‎ D.可直接从静置的培养瓶中取出培养原液稀释后进行计数 ‎34、下列有关种群和群落的叙述,正确的是 A.年龄组成为稳定型的种群,种群数量在近期一定能保持稳定 B.用每平方米草地中杂草的数量来表示该种群的种群密度 C.捕食关系对维持群落的稳定有重要作用 D.人类活动不会使群落演替的方向改变,但可改变演替速度 ‎35、下列对不同生态现象的叙述,正确的是 A.“苗多欺草,草多欺苗”反映的是共生关系 ‎ B.某种杂草的随机性分布是由种间竞争决定的 C.当出生率和死亡率相等时,种群数量一定稳定 D.动物在群落中的垂直分布主要依赖于植物的分布 ‎36、根据右图显示的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判断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该图中所有的植物构成生物群落 B.决定植物分层的主要环境因素除光照外,还有地形、湿度、盐碱度等 C.森林生态系统中的植物有分层现象,动物没有分层现象 D.从山麓到山顶的群落分布属于水平结构,是由地形起伏造成的 ‎37、下列关于群落的空间结构特征的生态意义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群落的空间结构特征是长期自然选择的结果 ‎ B.群落的空间结构有利于对资源的充分利用 C.群落的空间结构缓解了种间竞争 ‎ D.导致这种结构特征的主要非生物因素只有温度和水分 ‎38、黑龙江省东北部森林群落主要分为三个演替阶段:阔叶林、针阔混交林和针叶林,针叶林为顶级群落。对黑龙江省东北部不同生境中鸟类多样性调查,结果如下表。相关分析错误的是 地区 鸡西 双鸭山 七台河 鹤岗 鸟类多样性指数 针叶林 ‎2.045‎ ‎1.568‎ ‎2.007‎ ‎1.131‎ 针阔混交林 ‎2.134‎ ‎2.689‎ ‎2.378‎ ‎1.985‎ 阔叶林 ‎1.238‎ ‎1.256‎ ‎1.189‎ ‎1.058‎ A.可通过样方法采集数据,再计算多样性指数 B.针叶林是与当地气候和土壤条件相适应的稳定群落 C.随着群落演替的进行,鸟类的多样性持续增加 D.鸟类多样性指数高低与植物类型的丰富程度有关 ‎39、如图表示某地域中以湿度和温度为变量,描绘出的两个种群能存活和增殖的范围。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甲种群与乙种群之间存在的只是竞争关系 B.甲种群在该地域的分布包括垂直结构和水平结构 C.湿度和温度相互作用是种群数量变化的决定因素 D.在高温、高湿的条件下,乙种群具有更大的生存优势 ‎40、在探究土壤小动物类群丰富度的实验中,某小组设计的采集小动物的装置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采集的原理是利用土壤动物的趋光性 B.灯罩的功能是防止昆虫逃跑 C.金属筛阻止小动物向下移动 D.广口瓶中需要加入体积分数为70%的酒精溶液 ‎41、正常人的血浆pH通常为7.35~7.45,血浆pH变化不大的原因是 ‎①H2CO3/NaHCO3、NaH2PO4/Na2HPO4等多对缓冲物质对血浆酸碱度起缓冲作用 ‎ ‎②通过呼吸系统可不断排出CO2 ‎ ‎③血浆中过多的碳酸氢盐可以由肾脏随尿排出体外 ‎ ‎④神经系统对呼吸运动强度的调节有利于维持血浆pH的相对稳定 ‎ ‎⑤食物中的碱性物质与新陈代谢产生的酸性物质所构成的缓冲对调节了血液pH A.① B.①②③④ C.①②③ D.①②③⑤‎ ‎42、下图表示神经-肌肉“接头”,其结构和功能与突触类似。当兴奋传导至突触小体时,突触间隙中的Ca2+通过突触前膜上的Ca2+通道内流,导致突触小泡与突触前膜融合,释放神经递质。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 ‎ ‎ ‎ ‎ ‎ ‎ ‎ ‎ ‎ ‎ ‎ ‎ ‎ ‎ ‎ ‎ ‎ ‎ A.突触小泡的形成与高尔基体有关 B.神经递质的释放说明细胞膜的结构具有一定的流动性 C.乙酰胆碱与肌细胞膜上相应受体结合后引起肌细胞收缩,α-银环蛇毒能与乙酰胆碱受体结合,当发生 α-银环蛇毒中毒时,肌肉会出现痉挛现象 D.若肉毒毒素能特异性地与突触前膜上Ca2+通道结合,则能阻止兴奋的传递 ‎43、下图表示用电表测量神经纤维在某部位受到一次刺激前后膜内外的电位变化。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神经纤维在静息状态下膜内外的电位差为+30 mV B.图甲装置测得的电位对应于图乙中B点的电位 C.适当降低细胞外液中的Na+浓度,将导致C点的电位增大 D.神经纤维受刺激后再次恢复到静息状态,电表指针两次 通过0电位 ‎44‎ ‎、肾上腺髓质能分泌肾上腺素。某些神经元也能分泌肾上腺素,该肾上腺素可与突触后膜受体结合,引发突触后神经元兴奋;也可以与突触前膜受体结合,抑制肾上腺素继续分泌,多数最终又被突触前膜摄取,并贮存在突触小泡中,实现多次重复利用。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肾上腺素作用于突触后膜,促进Na+内流 B.肾上腺素的分泌和摄取与膜的流动性有关 C.肾上腺素是一种激素,只能参与体液调节 D.肾上腺素与突触前膜受体结合,抑制神经元继续分泌肾上腺素,属于负反馈调节 ‎45、科学家斯坦曼发现了免疫系统的树突细胞(DC细胞),该细胞有强大的摄取、处理和传递抗原的功能。下图为DC细胞参与免疫的过程,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 ‎ ‎ ‎ ‎ ‎ ‎ ‎ ‎ ‎ ‎ ‎ ‎ A.DC细胞中“突起”的存在增大了细胞膜的表面积 B.具有摄取、处理及传递抗原能力的细胞,除树突细胞外还有吞噬细胞等 C.DC细胞处理后的抗原,能与T细胞表面的受体结合,激活信号分子(S1、S2),此过程体现了细胞间的信息交流 D.DC细胞能激发T细胞增殖并分化形成各种淋巴细胞 ‎46、实验证明2,4-D对杨树扦插枝条生根的影响情况如图所示。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 ‎ ‎ ‎ ‎ ‎ ‎ ‎ ‎ A.图示2,4-D促进扦插枝条生根的实验表明其生理作用具有两重性 B.该研究性学习小组根据其实验结果能够确定2,4-D促进扦插枝条生根的最适浓度 C.该实验中用2,4-D溶液对插枝处理的方法有浸泡法或沾蘸法 D.用2,4-D处理扦插枝条时,应该处理扦插枝条的上端 ‎47、为研究吲哚乙酸(IAA)与脱落酸(ABA)的运输特点,用放射性同位素14C标记IAA和ABA开展如下图所示的实验。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若图中AB为茎尖切段,琼脂块①和②中出现较强放射性的是②‎ B.若图中AB为成熟茎切段,琼脂块①和②中出现放射性的只是②‎ C.若图中AB为茎尖切段,琼脂块③和④中均出现了较强放射性,说明ABA在茎尖的运输是极性运输 D.若图中AB为成熟茎切段,琼脂块①和②中均出现了较强放射性,说明IAA在成熟茎切段中的运输不是极性运输 ‎48、下列有关生物学研究方法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有 ‎ ‎①用样方法调查植物种群密度时,取样的关键是随机取样 ‎②在电子显微镜下拍摄到的叶绿体的结构照片属于概念模型 ‎③在“‎ 探究生长素类似物促进插条生根的最适浓度”实验中,用沾蘸法处理时要求时间较长、溶液浓度较低;浸泡法则正好相反 ‎④数学模型中曲线图比数学方程式更能直观地反映出种群数量的增长趋势 A.一项 B.二项 C.三项 D.四项 ‎49、如图分别表示某种群的数量增长曲线和种群增长速率曲线,与此相关的叙述错误的是 A.甲图中C点种群增长速率对应乙图中的F点,AC段是“J”型增长 B.当种群增长速率对应乙图中的G点时,该种群数量将达到最大值 C.渔业捕捞时,应使捕捞后的剩余量维持在C点 D.种群呈“J”型增长时,其增长速率不能用图乙表示 ‎50、太平洋深处的一座岛屿由海底火山喷发形成。由于植被茂盛、物种独特,登岛研究的人员逐渐增多。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该岛屿物种发展到现阶段是初生演替的结果 B.研究人员的到来可能会影响该岛屿的群落演替 C.调查该岛上一种陆生动物的种群密度需要考虑迁入和迁出的影响 D.群落演替初期过程中岛屿上物种多样性增加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40分)‎ ‎51、下图是细胞间信息传递的三种模式示意图,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 ‎ ‎ ‎ ‎ ‎ ‎ ‎ ‎ ‎ ‎ ‎ ‎ ‎ ‎(1)若图A模式中,内分泌腺为性腺,其分泌物直接受垂体分泌的________________的影响,而血液中性激素含量增加,又反过来抑制垂体的分泌活动,这种调节方式称为 ______________。‎ ‎(2)如果人体大量失水,血浆渗透压将_______,引起 激素分泌增加,通过这种激素进行信息传递属于甲图 (填字母)模式。 ‎ ‎(3)体温相对恒定是保证内环境稳定的一个重要前提。与体温调节直接相关的两种激素是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 ‎(4)C模式中神经元之间的信息传递是单向的,因为________中的信息物质只能由突触前膜传递到突触后膜,即由前一个神经元的轴突末梢释放,作用于后一个神经元的细胞体或树突的膜。 ‎ ‎52、右图表示人体免疫过程的示意图,请分析并回答有关的问题。‎ ‎(1)图中表示的是 免疫过程。 ‎ ‎(2)b细胞的名称为 ,c细胞称为 。 ‎ ‎(3)若图中抗原再次进入人体内,则主要被图中 (填图中)细胞特异性识别。‎ ‎(4)如果图中所示的抗原为酿脓链球菌,作用于心脏瓣膜细胞则会患风湿性心脏病,这属于免疫失调中的 病。‎ ‎(5)器官移植会产生排异反应,这是由 细胞引起的。 ‎ ‎(6)病毒甲通过呼吸道感染人体后,可引起人体的B淋巴细胞破裂,T淋巴细胞功能丧失,导致其患肿瘤病,患者更易被其他病原体感染。感染病毒甲后,患病的人 更易被其他病原体感染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3、植物生命活动受多种激素的调控。下图甲表示生长素浓度对根和茎生长的影响,图乙表示种子在解除休眠过程中几种激素含量的变化情况。表丙是不同浓度的油菜素内酯水溶液对芹菜幼苗生长影响的实验结果。请回答下列问题。‎ ‎ ‎ ‎ ‎ ‎ ‎ ‎ ‎ ‎ ‎ ‎ ‎ ‎ ‎ 表丙:不同浓度的油菜素内酯水溶液对芹菜幼苗生长影响的实验结果(a~e 依次增大)‎ 组别 清水 浓度a 浓度b 浓度c 浓度d 浓度e 平均株高(cm)‎ ‎16‎ ‎20‎ ‎38‎ ‎51‎ ‎42‎ ‎24‎ ‎(1)若某植物幼苗已表现出向光性,且测得其背光侧的生长素浓度为 2m,则其向光侧生长素浓度范围是_____。‎ ‎(2)从图乙可以看出_________对种子萌发起抑制作用。‎ ‎(3)油菜素内酯对植物生长发育有多方面的促进作用,被称为“第六大植物内源激素”。表丙中实验结果能否说明油菜素内酯对芹菜生长有两重性?_____ 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请完善进一步探究油菜素内酯促进芹菜生长的最适浓度范围的实验步骤:‎ ‎①在浓度梯度 ____________之间配制一系列浓度梯度的油菜素内酯水溶液;‎ ‎②取同一批种子使其萌发,从中选取株高、长势相同的芹菜幼苗,均分为4组(或4组以上),每组30 株并编号;‎ ‎③分别喷洒___________且适量的上述一系列浓度梯度的油菜素内酯水溶液到对应组的芹菜幼苗上;‎ ‎④在相同且适宜的条件下培养一段时间,测量并记录______________,再计算平均值。‎ ‎54、研究人员对某牧场进行了相关的调查研究,请回答下列问题:‎ ‎(1)冷蒿是该牧场的优势种,用样方法调查冷蒿的种群密度时,可以采用的取样方法有_______、______。‎ ‎(2)调查中发现该牧场还生长着披碱草、针茅、黑麦等多种牧草,所有这些牧草________(填“能”或“不能”)构成一个生物群落,判断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右图为该牧场中的长爪沙鼠数量的调查结果,其种群数量的变化趋势是__________,理由是该种群的年龄组成为______________。‎ ‎ ‎ ‎ ‎ ‎(4)调查长爪沙鼠的种群密度:在1hm2范围内,第一次捕获72只,标记并放归;几天后第二次捕获了60只,其中有9只带有标记,则其种群密度是__________只/hm2。若被标记的动物更容易被天敌捕食,则长爪沙鼠种群密度的估算值比实际值_________。‎ ‎ ‎ ‎55、请回答下列有关生态学的问题:‎ I 下表是某地区森林群落演替过程中部分相关量统计,试根据表中数据回答问题:‎ ‎ ‎ ‎ ‎ ‎ ‎ 注:叶面积指数指单位土地面积上的植物叶面积。‎ ‎ ‎ ‎(1)该地区生物群落的演替类型属于________;从数据上分析,在演替过程中群落物种丰富度的变化趋势是________。‎ ‎(2)统计数据表明随着群落演替的进行生态系统截获光能的百分率________,总初级生产量增多,这可能与植物群落的垂直结构________增多有关。‎ ‎ ‎ II 某草原上生活着鹿、兔、狼和狐等生物。雄鹿有角、雌鹿无角,通常情况下这种鹿的雌雄个体分群活动(生殖季节除外)。有人提出“鹿角效应”假说解释这种同性聚群现象,即一群形态相同的食草动物能迷惑捕食者,降低被捕食的风险。请回答下列问题:‎ ‎(1)该草原上的雌鹿群和雄鹿群属于________(填“不同”或“同一”)种群。‎ ‎(2)为探究“鹿角效应”假说是否成立,某同学用狗(能将抛入流水池中的漂浮物叼回来)、项圈和棍棒做了如下3组实验:甲组同时向流水池中抛出2个相同项圈,乙组同时抛出2个相同棍棒,丙组则同时抛出1个项圈和1个棍棒。记录每次抛出后狗叼回第一个漂浮物的时间。若丙组平均时间________(填“大于”、“等于”或“小于”)其他两组,则实验结果支持该假说。测试时要求甲、乙、丙3组抛出项圈或棍棒的距离________(填“相同”或“不同”)。本实验中项圈或棍棒相当于该草原上的________。‎ 生物参考答案 选择题 ‎1-5 A B D C C 6-10 C D A D B 11-15 D A A D D 16-20 D C C A C ‎21-25 A C C A D 26-30 A C C C D 31-35 D D B C D 36-40 D D C D D ‎41-45 B C D C D 46-50 C D B A C 非选择题 ‎51、(共8分,每空1分)‎ ‎(1)促性腺激素 (负)反馈调节 (2)升高  抗利尿  B ‎(3)甲状腺激素 肾上腺素  (4)突触小泡  ‎ ‎52、(共8分,除特殊标注外,每空1分)‎ ‎(1)体液 (2)浆细胞 记忆细胞 (3)c (4)自身免疫  ‎ ‎(5)T (6)免疫功能下降(2分)‎ ‎53、(共8分,除特殊标注外,每空1分)‎ ‎(1)小于 m (2)脱落酸 ‎ ‎(3) 否 该实验结果只表明 a~e 各浓度均有促进作用,没体现抑制作用 (2分) ‎ ‎(4)b~d 等量 芹菜株高 ‎54、(共8分,每空1分)‎ ‎(1)五点取样法 等距取样法 (2)不能 生物群落应包含该区域内的全部生物 ‎ ‎(3)逐渐增加 增长型 (4)480 大(偏大)‎ ‎55、(共8分,每空1分)‎ I (1)次生演替 逐渐增加 (2)增大 分层 II (1)同一  (2)小于  相同  雌鹿或雄鹿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