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10-11 发布 |
- 37.5 KB |
- 29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2018-2019学年甘肃省临夏中学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生物(理)试题 解析版
甘肃省临夏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生物(理)试题 一、选择题 1.如果某种病的女性患者远远多于男性患者,这种病最有可能是( ) A. 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 B. 伴X染色体显性遗传 C. 伴Y染色体遗传 D. 常染色体显性遗传 【答案】B 【解析】 【分析】 伴X染色体显性遗传病的特点是女患者多于男患者;伴X隐性遗传病的特点是男患者多于女患者;Y染色体的遗传表现为限男性遗传,且没有显隐性关系;细胞质遗传属于母系遗传,女患者的后代一般都是患者;常染色体遗传病在人群中的发病率与性别无关。 【详解】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的特点是男患者多于女患者,A错误;某种遗传病的女性患者远远多于男性患者,这种病最可能是伴X染色体的显性遗传病,B正确;伴Y遗传病表现为限男性遗传,男性患者的后代男性都是患者,女性不存在该遗传病,C错误;常染色体遗传病与性别无关,因此在人群中的患病概率在性别之间没有显著差异,D错误。 【点睛】熟悉各种单基因遗传病的遗传特点是判断本题的关键。 2.下列有关“艾弗里的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和“T2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的分析,正确的是 ( ) A. 都设法将DNA与蛋白质分开,单独地、直接地观察它们在遗传中的作用 B. T2噬菌体侵染实验证明噬菌体的遗传物质主要是DNA C. 都用同位素标记法证明了DNA是遗传物质 D. 可以在培养基中培养噬菌体,从而达到标记噬菌体的目的 【答案】A 【解析】 【分析】 肺炎双球菌体内转化实验:R型细菌→小鼠→存活;S型细菌→小鼠→死亡;加热杀死的S型细菌→小鼠→存活;加热杀死的S型细菌+R型细菌→小鼠→ 死亡。在艾弗里证明遗传物质是DNA的实验中,艾弗里将S型细菌的DNA、蛋白质、糖类等物质分离开,单独的、直接的观察它们各自的作用.另外还增加了一组对照实验,即DNA酶和S型活菌中提取的DNA与R型菌混合培养。 T2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①研究者:1952年,赫尔希和蔡斯;②实验材料:T2噬菌体和大肠杆菌等;③实验方法:放射性同位素标记法;④实验思路:S是蛋白质的特有元素,DNA分子中含有P,蛋白质中几乎不含有,用放射性同位素32P和放射性同位素35S分别标记DNA和蛋白质,直接单独去观察它们的作用;⑤实验过程:吸附→注入(注入噬菌体的DNA)→合成(控制者:噬菌体的DNA;原料:细菌的化学成分)→组装→释放;⑥实验结论:DNA是遗传物质。 【详解】两者实验思路均是设法把DNA与蛋白质分开,单独地、直接地观察它们在遗传中的作用,A正确;两个实验都巧妙地设置了对比实验进行验证,证明了DNA是遗传物质,B错误;艾弗里所进行的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采用物质分离提纯技术,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采用同位素示踪法证明了DNA是遗传物质,C错误;噬菌体没有细胞结构,不能独立进行细胞代谢,故不能用培养基培养噬菌体,D错误。 【点睛】注意:结论“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是针对自然界所有生物而言,绝大多数生物的遗传物质是DNA,只有少数生物的遗传物质不是DNA。千万不要认为是说某种生物的遗传物质主要是DNA。 3.若下图为某个DNA分子结构的示意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 A. 图中数字⑤⑥⑦⑧分别是A、G、C、T B. DNA复制过程中解旋酶作用对象是⑨ C. ①②③构成一个脱氧核苷酸 D. 该DNA分子复制三次需要游离的腺嘌呤核苷酸14个 【答案】C 【解析】 【分析】 据图分析,图示为DNA分子结构的示意图,其中①表示磷酸,②表示脱氧核糖,③表示碱基、但①②③不能构成一个脱氧核苷酸;⑤、⑥、⑦、⑧都表示含氮碱基(⑤是腺嘌呤、⑥是鸟嘌呤、⑦是胞嘧啶、⑧是胸腺嘧啶)、⑨是氢键。DNA分子的结构:由两条平行的脱氧核苷酸长链盘旋而成;外侧由脱氧核糖和磷酸交替连结构成基本骨架,内侧是碱基对(A-T;C-G)通过氢键连接。 【详解】分析题图可知,⑤与T配对,⑤为A,⑥与C配对,⑥是G,⑦与G配对,⑦是C,⑧与A配对,⑧是T,A正确;DNA分子复制过程中,首先要用解旋酶将DNA分子的双链解开,而DNA分子的两条链之间是通过碱基对之间是通过氢键连接的,因此解旋酶的作用部位实际上是氢键,即使氢键断裂,B正确;①②③不能构成胞嘧啶脱氧核苷酸,②③应该与下一个磷酸构成胞嘧啶脱氧核苷酸,C错误;该DNA分子复制三次形成8个子代DNA,每个需要游离的腺嘌呤核苷酸2个,但原始亲代DNA不需原料合成,所以实际只有7个子代DNA需要原料合成,即共需14个游离的腺嘌呤核苷酸,D正确。 【点睛】易错选项C,容易误认为只要是相邻的一分子磷酸、一分子脱氧核糖和一分子含N碱基就构成一个脱氧核苷酸。 4.下列关于中心法则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逆转录酶是通过逆转录合成的 B. 中心法则总结了遗传信息在细胞内的传递规律 C. 真核细胞的转录只能发生在细胞核 D. HIV病毒合成蛋白质的过程中,遗传信息并没有从RNA传向DNA 【答案】B 【解析】 【分析】 1、逆转录酶是催化逆转录过程,其该过程模板是RNA,合成产物是DNA。 2、克里克首先提出中心法则并总结了遗传信息传递的一般规律。 3、真核细胞内DNA主要分布在细胞核中,但少数分布在细胞质中,如线粒体DNA和叶绿体DNA,所以线粒体和叶绿体中也可发生转录和翻译过程。 4、某些含有逆转录酶的病毒也可以发生逆转录过程,如HIV。 【详解】逆转录酶的化学本质是蛋白质,它是在宿主细胞的核糖体上通过翻译过程中合成,A错误;中心法则总结了遗传信息在细胞内传递的一般规律,即遗传信息可以从DNA流向DNA(DNA复制), DNA流向RNA(转录),进而流向蛋白质(翻译),特殊情况下,遗传信息也可以从RNA流向DNA(逆转录),RNA流向RNA(RNA复制),B正确;真核细胞的叶绿体和线粒体中含有少量的DNA,叶绿体和线粒体中的DNA可以转录,C错误;HIV是一种可以发生逆转录的病毒,所以其遗传信息可以从RNA传向DNA,D错误。 【点睛】注意:逆转录酶的作用和逆转录过程中合成的产物。 5.如图为真核细胞内转录过程的示意图,说法正确的是( ) A. b链是合成d链的模板,图中方框b和方框c代表同一种核苷酸 B. 转录完成后,d需要通过2层生物膜才能与核糖体结合 C. 如果a表示酶分子,则它的名称是DNA聚合酶 D. d链上相邻三个碱基称做一个密码子,翻译过程中与反密码子互补配对 【答案】D 【解析】 【分析】 该图为真核细胞内的转录过程,图中a表示RNA聚合酶,d链表示合成的RNA,该链上方框c表示胞嘧啶核糖核苷酸,b链为DNA模板链,其上的方框表示胞嘧啶脱氧核苷酸。 【详解】图为真核生物细胞核内转录过程,则b链为DNA模板链,d链为转录形成的mRNA,由于DNA中没有核糖,RNA中没有脱氧核糖,所以图中方框b和方框c代表的不是同一种核苷酸,A错误;转录完成后,mRNA通过核孔从细胞核进入细胞质中与核糖体结合,没有穿过生物膜,B错误;转录需要RNA聚合酶的催化,DNA聚合酶是催化DNA复制的酶之一,C错误;d链为转录形成RNA,其上相邻三个碱基称做一个密码子,翻译过程中与tRNA一端的反密码子互补配对,D正确。 【点睛】熟悉转录的过程是解答本题的关键,尤其要注意RNA与DNA 中组成单位的区别以及合成的RNA穿过核孔没有穿过生物膜。 6.下列关于真核生物基因、性状以及二者关系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基因在染色体上呈线性排列,基因的前端有起始密码子,末端有终止密码子 B. 基因能够通过复制实现遗传信息在亲代和子代之间的传递 C. 基因型不同,表现型肯定也不同 D. 通过控制酶的合成从而直接控制性状,是基因控制性状的途径之一 【答案】B 【解析】 【分析】 1、密码子是mRNA上相邻的3个碱基。 2、表现型=基因型+外界环境。 3、基因对性状的控制方式:①基因通过控制酶的合成来影响细胞代谢,进而间接控制生物的性状,如白化病、豌豆的粒形;②基因通过控制蛋白质分子结构来直接控制性状,如镰刀形细胞贫血症、囊性纤维病。 【详解】密码子位于mRNA上,基因的前端有启动子,末端有终止子,A错误;基因能够通过复制实现遗传信息在亲代和子代之间的传递,B正确;表现型=基因型+外界环境,因此基因型不同,表现型可能相同,C错误;通过控制酶的合成来控制代谢过程,进而间接控制生物性状,是基因控制性状的途径之一,D错误。 【点睛】注意:基因的前端有启动子,末端有终止子;mRNA上前段有起始密码子,末端有终止密码子;二者不能混淆。 7.对基因突变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基因突变的结果是产生了新的基因类型,所以必定会导致原有性状的改变 B. 基因突变更容易发生在细胞增殖的间期 C. 镰刀型细胞贫血症发生的根本原因是基因突变 D. 基因突变对生物大多都是有害的 【答案】A 【解析】 【分析】 基因突变相关知识: (1)概念:由于DNA分子中发生碱基对的增添、缺失或改变,而引起基因结构的改变。 (2)原因:外因:某些环境条件,如物理、化学、生物因素;内因:DNA复制过程中,基因中脱氧核苷酸种类、数量和排列顺序发生改变,而改变遗传信息。 (3)时期:DNA复制时,有丝分裂间期或减数第一次分裂间期。 (4)特点:普遍性、随机性、低频性、多害少利性、不定向性和可逆性。 (5)结果:产生该基因的等位基因,即新的基因。 (6)意义:生物变异的根本来源,为生物进化提供了原始材料。 【详解】基因突变的结果是产生了新的基因类型,但不一定会导致原有性状的改变,因为密码子的简并性等原因,A错误;细胞增殖的间期会发生DNA复制,此时DNA分子结构相对不稳定,容易发生基因突变,B正确;镰刀型细胞贫血症发生的根本原因是控制血红蛋白的基因发生了基因突变,C正确;基因突变对生物大多都是有害的,少数有利,D正确。 【点睛】熟悉基因突变的相关知识点是判断本题的关键。 8.下列过程存在基因重组的是( ) A. ①② B. ②④ C. ③⑤ D. ①④ 【答案】D 【解析】 【分析】 分析题图:①为同源染色体的非姐妹染色单体之间正在发生交叉互换,属于基因重组之一;②为非同源染色体之间在发生片段的交换,属于染色体结构变异(易位);③为杂合子(Aa)自交产生了三种不同的基因型的过程,根本原因是杂合子减数分裂过程发生了等位基因分离;④为双杂合个体减数分裂产生配子的过程,在减数分裂过程中,同源染色体分离的同时,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而发生了基因重组;⑤为雌雄个四种配子发生了随机结合(即受精作用)产生不同基因型的过程。 【详解】根据前面分析可知,过程①发生了交叉互换导致基因重组,①正确;过程②发生了染色体结构变异(易位),②错误;过程③是因为等位基因分离所致,③错误;过程④发生非同源染色体的自由组合而导致基因重组,④正确;过程⑤发生了受精作用,⑤错误;综上所述,①④发生了基因重组,故选D。 【点睛】注意易错项③⑤,都发生了雌雄配子的随机结合,即受精作用,该过程没有基因重组。 9.下列关于单倍体、二倍体及染色体组的表述正确的是( ) A. 单倍体生物的体细胞内不一定只有一个染色体组 B. 体细胞中含有三个染色体组的个体仍然可以正常产生子代 C. 人类基因组计划测定对象就是一个染色体组 D. 用秋水仙素处理二倍体西瓜幼苗的芽尖后,芽尖所有细胞中都含4个染色体组 【答案】A 【解析】 【分析】 1、同源四倍体的单倍体中含有两个染色体组,有同源染色体。 2、三倍体的体细胞中由于含有三个染色体组,无法正常减数分裂产生正常配子,所以不能产生正常后代。 3、人类基因组计划是测定人的一个基因组中全部遗传信息,包括24条染色体上的全部DNA序列,即22条非同源的常染色体+X和Y两条性染色体。 【详解】单倍体是体细胞中含本物种配子染色体数的个体,二倍体生物的单倍体只含一个染色体组,而多倍体生物的单倍体则可以含多个染色体组,存在同源染色体,A正确;体细胞中含有三个染色体组的个体由于无法进行正常的减数分裂,导致不能产生正常配子,所以一般不能产生子代,B错误;人类基因组计划是测定人的一个基因组中全部遗传信息,包括24条染色体上的全部DNA序列,即22条非同源的常染色体+X和Y两条性染色体,而人的一个染色体组只有23条非同源染色体组成,C错误;用秋水仙素处理二倍体西瓜幼苗的芽尖,使其染色体加倍,但不一定均加倍,D错误。 【点睛】注意:一个染色体组和一个基因组中所包括的染色体组成的区别,前者是一种生物的所有非同源染色体组成,没有同源染色体存在;而后者可能含有一对同源染色体(XY或ZW的性染色体)。 10.如图表示发生在常染色体上的变化,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 A. 该变异能通过显微镜观察到 B. 该变异发生在两条非同源染色体间 C. 该变异导致染色体上基因的排列顺序发生改变 D. 猫叫综合征就是该变异引起的遗传病 【答案】D 【解析】 【分析】 1、染色体结构的变异:指细胞内一个或几个染色体发生片段的缺失、增添、倒位或易位等改变;染色体数目的变异:指细胞内染色体数目增添或缺失的改变。 2、图示为两条非同源染色体发生片段的易位,属于染色体结构变异。 【详解】根据前面的分析可知,染色体属于显微结构,因此染色体数目变异和染色体结构变异均可在光学显微镜下观察到,A正确;非同源染色体之间相互交换片段属于染色体结构变异(易位),B正确;染色体结构变异会使排列在染色体上的基因的数目或排列顺序发生改变,C正确;猫叫综合征是人类第5号染色体片段缺失引起的遗传病,这是这种染色体易位引起的遗传病,D错误。 【点睛】准确判断图示的染色体结构变异类型是解答本题的关键。 11.帕陶综合征患者的13号染色体为三体。表型特征中有中枢神经系统发育缺陷,前额小呈斜坡样,头皮顶部常有缺损,严重智力低下,多指等。关于此病,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 A. 该病的遗传遵循孟德尔遗传定律 B. 怕陶综合征没有致病基因,但该病属于遗传病 C. 患该病个体的父方减数分裂异常有可能导致该病,而母方不会 D. 该患者体细胞内含有47条染色体 【答案】C 【解析】 【分析】 分析题干信息可知,帕陶综合征患者的13号染色体为三体,因此该病是染色体异常遗传病中由染色体数目变异引起的疾病。 【详解】三体遗传病遵循循孟德尔遗传定律,A正确;帕陶综合征是染色体异常遗传病,没有致病基因,但属于遗传病,B正确;由于13号染色体是常染色体,所以形成该病的原因可能是父方减数分裂异常,也可能是母方减数分裂异常,C错误;帕陶综合征是13号染色体含3条,而其他染色体都只有2条,所以共含有47条染色体,D正确。 【点睛】易错选项A,容易误认为“三体”在减数分裂产生配子时不遵循孟德尔的遗传规律。 12.下图为利用纯合高杆(D)抗病(E)和纯合矮杆(d)染病(e)小麦快速培育纯合优良小麦品种矮杆抗病小麦(ddEE)的示意图,有关此图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 A. 图中进行①过程的主要目的是让控制不同优良性状的基因组合到一起 B. ③过程处理方法为花药离体培养技术,属于无性繁殖 C. ④实施过程依据的主要生物学原理是染色体数目变异 D. ④过程实施中通常用一定浓度的秋水仙素处理萌发的种子或幼苗 【答案】D 【解析】 【分析】 根据题意和图示分析可知:图中①过程为杂交,主要目的是让控制不同优良性状的基因组合到一起;②过程是减数分裂形成配子的过程,等位基因随着同源染色体分离而分离,导致非同源染色体的非等位基因表现为自由组合;③过程是花药离体培养,依据的主要生物学原理是细胞的全能性;④过程是染色体加倍,实施中通常用一定浓度的秋水仙素处理单倍体幼苗。 【详解】①过程是让两纯合亲体杂交,所以图中进行①过程的主要目的是让控制不同优良性状的基因组合到一起,A正确;③过程是花药离体培养,依据的主要生物学原理是细胞的全能性,属于无性繁殖,B 正确;④过程原理是染色体加倍,实施中通常用一定浓度的秋水仙素处理单倍体幼苗,C正确;由于单倍体高度不育,不能产生种子,所以此处秋水仙素只能处理幼苗,D错误。 【点睛】注意:单倍体通常高度不育,没有种子产生,故用秋水仙素处理的对象只能是花药离体培养成的幼苗。 13.长期使用青霉素治病,会出现抗药性强的细菌,使青霉素药效降低,其原因是( ) A. 青霉素对细菌有选择作用 B. 细菌种群抗药性基因频率逐渐降低 C. 细菌为了对青霉素产生抗性而变异的结果 D. 细菌对青霉素产生了适应性 【答案】A 【解析】 【分析】 自然界中的生物,通过激烈的生存斗争,适应者生存下来,不适应者被淘汰掉,这就是自然选择.达尔文的自然选择学说,其主要内容有四点:过度繁殖,生存斗争(也叫生存竞争),遗传和变异,适者生存。 【详解】长期使用青霉素治病,由于青霉素对细菌有选择作用,淘汰了没有抗药性的病菌和抗药性低的病菌,能生存下来的病菌都具有较强的抗药性,所以出现抗药性强的病菌,使青霉素药效降低,A正确;细菌种群抗药性基因频率逐渐升高,B错误;生物的变异是不定向的,不是细菌对青霉素产生了适应性变异,C错误;是青霉素选择了细菌,而不是细菌对青霉素产生了适应,D错误。 【点睛】注意:是青霉素对细菌的不定向变异有选择作用,不是诱导细菌产生适应性变异。 14.根据现代生物进化理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 自然选择决定生物变异和进化的方向 B. 生物进化的实质是种群基因型频率的定向改变 C. 种群中如果某种性状的隐性个体都不育,则一定导致该隐性基因的消失 D. 某些新物种的形成不需要经历地理隔离,但一定出现生殖隔离 【答案】D 【解析】 【分析】 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基本观点:(1)种群是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2 )突变和基因重组产生生物进化的原材料;(3)自然选择使种群的基因频率发生定向的改变并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4)隔离是新物种形成的必要条件。 突变和基因重组、自然选择及隔离是物种形成过程的三个基本环节,通过它们的综合作用,种群产生分化,最终导致新物种的形成。 【详解】变异是不定向的,自然选择不能决定生物变异的方向,但能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A错误;生物进化的实质在于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而不是基因型频率的定向改变,B错误;即便种群中如果某种性状的隐性个体都不育,但只要存在杂合子,则该隐性基因的一定不会消失,C错误;物种的形成必需经过生殖隔离,但不一定经过地理隔离,如多倍体的形成,D正确。 【点睛】注意:自然选择只能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不能决定变异的方向,因为变异是不定向的。 15.蜗牛的有条纹(A)对无条纹(a)为显性,某地区的蜗牛种群内,有条纹(AA)个体占55%,无条纹 个体占15%,若蜗牛间进行自由交配得到F1,则F1中的A基因的频率和Aa基因型的频率分别为() A. 30%,21% B. 30% 42% C. 70% 21% D. 70% 42% 【答案】D 【解析】 【分析】 基因频率及基因型频率:(1)在种群中一对等位基因的频率之和等于1,基因型频率之和也等于1;(2)一个等位基因的频率=该等位基因纯合子的频率+1/2杂合子的频率。 【详解】根据题干可知,有条纹(AA)个体占55%,无条纹个体占15%,因此杂合子的概率是1-55%-15%=30%,故A的基因频率=55%+1/2×30%=70%,a的基因频率是30%。由于自由交配过程中没有发生自然选择,因此种群的基因频率不变,因此A基因的频率仍为70%,Aa的基因型频率是2×70%×30%=42%;故选D。 【点睛】注意遵循遗传平衡定律的条件:没有突变、没有迁入迁出、没有自然选择,通过自由交配产生子代,则子代的的基因频率与亲代相同,子代的基因型频率的计算规律是: AA的频率=A频率的平方,aa的频率=a频率的平方,Aa的频率=2×A频率×a频率。 16.下列实验中,需要使用显微镜的是 A. 探究影响酶活性的因素 B. 人类遗传病遗传方式的调查 C. 低温度或化学物质诱导染色体加倍实验 D. 探究生物体维持pH稳定的机制 【答案】C 【解析】 【分析】 显微镜是一种放大仪器,能帮助我们观察肉眼看不清的、微小的物体。 【详解】探究影响酶活性的因素的实验中,不需要观察细微的物体,不需要用显微镜,A不符合题意;人类遗传病遗传方式的调查是通过调查患有该遗传病的家系成员来推断,不需要用显微镜,B不符合题意;低温或化学物质诱导染色体加倍实验,需要观察只在复制、加倍的染色体,染色体是肉眼不可见的、细胞中的细微结构,需要用显微镜,C符合题意;探究生物体维持pH稳定的机制,不需要用显微镜,D不符合题意。 17.21三体综合征患儿的发病率与母亲年龄的关系如图所示,预防该遗传病的主要措施是( ) ①适龄生育 ②基因诊断 ③染色体分析 ④B超检查 A. ①③ B. ①② C. ③④ D. ②③ 【答案】A 【解析】 21三体综合征属于染色体异常遗传病,可以通过染色体分析检出。据图可知,21三体综合征患儿的发病率在母亲年龄超过30岁后直线上升,因此预防该遗传病的主要措施是适龄生育,并在产前进行染色体分析。选A。 18.体液是动物体内含有的液体,包括( ) ①细胞内液 ②血浆 ③淋巴 ④组织液 ⑤尿液 ⑥消化液 A. ①③⑤ B. ①②③⑥ C. ②③④ D. ①②③④ 【答案】D 【解析】 【分析】 人体内的液体都叫体液,可以分成细胞内液和细胞外液,其中细胞外液是人体细胞直接生存的环境,又叫内环境.内环境主要由组织液、血浆、淋巴组成.内环境是细胞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媒介.消化道、呼吸道、生殖道等都是直接与外界相通的,不属于内环镜。 【详解】①体液包括细胞外液和细胞内液,①正确;②血浆属于细胞外液,属于体液,②正确; ③淋巴属于细胞外液,属于体液,③正确; ④组织液属于细胞外液,属于体液,④正确; ⑤尿液既不属于细胞外液,更不属于细胞内液,⑤错误;⑥消化液位于消化道内,既不是细胞内液,也不是细胞外液,不属于体液,⑥错误;综上所述,①②③④符合题意,故选D。 【点睛】注意:凡是动物体上与外界环境直接接触或相通的液体均不属于细胞外液,则不属于体液,如各种消化液(唾液、胃液、胰液、肠液等)、泪液、汗液、尿液、鼻粘液等等。 19.图表示人体细胞内液与细胞外液进行物质交换过程的示意图,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①~③分别代表组织液、淋巴和血浆 B. ①~③是细胞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媒介 C. 激素主要存在于③中 D. 蛋白质长期供应不足,①处的液体会减少 【答案】D 【解析】 【分析】 分析题图可知,①直接与组织细胞进行物质交换,是组织液,②是淋巴,③是血浆。 【详解】①~③分别代表组织液、淋巴、血浆,A正确;正常情况下,①~③构成内环境的主要部分,内环境是细胞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媒介,B正确;激素主要存在于③中,组织液和淋巴中也有少量的激素,C 正确;蛋白质长期供应不足,血浆蛋白减少,渗透压降低,①处的液体会增加,D错误。 【点睛】熟悉内环境的主要组成以及相互之间的关系是解答本题的关键。 20.下列关于内环境及其稳态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人体代谢中的生物化学反应主要发生在内环境中 B. 血浆中的蛋白质含量较多,淋巴中的蛋白质含量较少 C. 内环境稳态的实质是内环境的渗透压、温度和pH保持不变 D. 口腔上皮细胞生活的内环境为组织液和唾液 【答案】B 【解析】 【分析】 1、关于“内环境稳态的调节”应掌握以下几点:(1)实质:体内渗透压、温度、pH等理化特性呈现动态平衡的过程;(2)定义:在神经系统和体液的调节下,通过各个器官、系统的协调活动,共同维持内环境相对稳定的状态;(3)调节机制:神经-体液-免疫调节网络;(4)层面:水、无机盐、血糖、体温等的平衡与调节;(5)意义: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 2、内环境的理化性质主要包括温度、pH和渗透压:(1)人体细胞外液的温度一般维持在37℃左右;(2)正常人的血浆接近中性,pH为7.35~7.45.血浆的pH之所以能够保持稳定,与它含有的缓冲物质有关;(3)血浆渗透压的大小主要与无机盐、蛋白质的含量有关.在组成细胞外液的各种无机盐离子中,含量上占有明显优势的是Na+和Cl-,细胞外液渗透压的90%来源于Na+和Cl-。 【详解】人体代谢中生物化学反应主要发生在细胞内,A错误;血浆中的蛋白质含量较多,淋巴中的蛋白质含量较少,B正确;内环境稳态的实质是内环境的成分和理化性质都处于动态平衡,都要保持相对稳定,C错误;口腔上皮细胞生活的内环境是组织液,消化液不属于内环境,D错误。 【点睛】注意:凡是动物体上与外界环境直接接触或相通的液体均不属于细胞外液,则不属于体液,如各种消化液(唾液、胃液、胰液、肠液等)、泪液、汗液、尿液、鼻粘液等等。 21..若病人肾功能衰竭,就会出现尿毒症,最终因此而死亡。这一事实不能说明( ) A. 人体维持稳态的调节能力是有一定限度的 B. 内环境稳态是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 C. 稳态让每一器官共享,又靠所有器官共建 D. 神经—体液—免疫调节只是稳态维持的辅助机制 【答案】D 【解析】 人体维持稳态的调节能力是有一定限度的,则外界环境的变化过于剧烈,或人体自身的调节功能出现障碍时,内环境的稳态就会遭到破坏,A正确;内环境稳态的意义是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B正确;稳态让每一器官共享,又靠所有器官共建,C正确;神经--体液--免疫调节是稳态调节机制,同时依赖各器官和系统协调配合,D错误。 【考点定位】内环境稳态 【名师点睛】内环境稳态的意义及理化性质失调 (1)意义:内环境稳态是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 ①血糖正常——保证机体正常的能量供应; ②体温、pH相对稳定——酶活性正常,细胞代谢正常; ③渗透压相对稳定——维持细胞正常的形态和功能。 (2)理化性质失调 ①pH失调——酸中毒、碱中毒; ②渗透压失调(如呕吐等)——细胞形态、功能异常; ③体温失调——发热、中暑等。 22.如图为高等动物体内细胞与内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相关示意图,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内环境与I交换气体必须通过肺泡壁和毛细血管壁 B. ②主要指泌尿系统排出代谢废物的过程 C. IV指皮肤,是人体最大的器官 D. II内的葡萄糖通过①进入血液的方式属于协助扩散 【答案】D 【解析】 【分析】 据图解可知,Ⅰ呼吸系统、Ⅱ消化系统、Ⅲ泌尿系统(肾脏)、Ⅳ皮肤,①表示消化吸收,②表示尿素等代谢废物的排出过程。Ⅰ是能进行体内外物质交换的系统,并能为内环境提供氧气和排出二氧化碳,这说明Ⅰ是呼吸系统;Ⅱ表示体外的物质进入体内的结构,Ⅱ表示消化系统;Ⅲ表示泌尿系统,②表示对原尿的重吸收作用;Ⅳ表示体内物质排出的途径,应为皮肤。 【详解】内环境与Ⅰ交换气体必须通过肺泡壁和毛细胞血管壁,A正确;②表示经泌尿系统将血浆中代谢废物排出的过程,B正确;Ⅳ表示体内物质排出的途径,该器官应为皮肤,并且是人体最大的器官,C正确;Ⅱ为消化道,其内的葡萄糖通过①被吸收的方式是主动运输,D错误。 【点睛】关键在于熟悉人体内参与维持稳态的主要器官、系统的名称及其功能,进而正确识图解答。 23. 给狗喂食会引起唾液分泌,但铃声刺激不会。若每次在铃声后即给狗喂食,这样多次结合后,狗一听到铃声就会分泌唾液。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大脑皮层没有参加铃声刺激引起唾液分泌的过程 B. 食物引起味觉和铃声引起唾液分泌属于不同的反射 C. 铃声和喂食反复结合可促进相关的神经元之间形成新的联系 D. 铃声引起唾液分泌的反射弧和食物引起唾液分泌的反射弧相同 【答案】C 【解析】 铃声刺激引起唾液分泌为条件反射,需要大脑皮层相关神经中枢参加,故A错。食物引起味觉的产生过程没有经过完整的反射弧,只在大脑皮层的躯体感觉中枢形成味觉而没有作出反应,故不属于反射,B错。铃声和喂食反复结合可促进相关的神经元之间形成新的联系,如加强神经元之间新的的突触联系,以形成条件反射,故C正确。铃声原本不能引起唾液分泌反射活动的发生,但喂食和铃声反复结合刺激后却形成了这种反射活动,说明此过程中相关神经元之间形成新的联系,构成了新建立起的条件反射的反射弧,故D错。 【考点定位】本题考查神经调节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形成知识的网络结构能力。 24.下图表示人体缩手反射的相关结构(虚线内表示脊髓的部分结构),相关描述正确的是:( ) A. ②表示传入神经,④表示传出神经 B. 针刺⑤处,痛觉产生的部位在大脑皮层 C. 用药物阻断B部位兴奋的传递,刺激②上的某一点,①处肌肉可以收缩,这个过程仍然称作是反射 D. 图中显示有3个突触 【答案】B 【解析】 【分析】 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是反射,反射的结构基础是反射弧,反射弧由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和效应器五部分组成.反射的进行必须要有完整的反射弧。图中①表示的是效应器,②表示的是传出神经,③表示神经中枢中突触,④表示传入神经,⑤表示感受器.据此分析解答。 【详解】由图示突触的结构和神经节所在的位置可推出⑤④②①分别为感受器、传入神经、传出神经和效应器,③为突触,A错误;针刺⑤(感受器)处会产生兴奋,经传入神经传到大脑皮层产生痛觉,B正确;在②处给予适宜的电刺激,兴奋能传到效应器,产生反应活动,但由于不是在完整的反射弧上完成,所以不能称为反射,C错误;图中共显示5个突触,D错误。 【点睛】关键:一是反射弧的判断依据——既可以根据神经节的位置在传入神经元上,也可根据突触的结构示意图;二是反射的判断依据——必须在完整的反射弧上反射弧的反应。 25.下列关于正常人体内生理活动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神经细胞释放的神经递质会使突触后神经元兴奋 B. 某人脑损伤后看不懂自己熟悉的文字,是因为大脑皮层中的V区枢受损 C. 胰高血糖素可以作用于肝脏和肌肉细胞从而促进肝糖原和肌糖原的分解 D. 激素在人体内含量较低,但有高效的生物催化作用 【答案】B 【解析】 【分析】 1、神经递质只存在于突触小体的突触小泡中,由突触前膜释放作用于突触后膜,使下一个神经元产生兴奋或抑制。 2、胰岛素是唯一降低血糖的激素,胰高血糖素和肾上腺素都能升高血糖浓度.胰岛素和胰高血糖素是拮抗关系,共同维持血糖浓度的稳定。 【详解】神经细胞释放的神经递质会使突触后神经元兴奋或抑制,A错误;大脑皮层中的V区是视觉性语言中枢,若某人脑大脑皮层中的V区损伤后看不懂自己熟悉的文字,B正确;胰岛A细胞分泌的胰高血糖素可以作用于肝脏,促进肝糖原分解,但不能作用于肌细胞促进肌糖原分解为葡萄糖,C错误;激素在人体内微量、高效,但没有生物催化作用,D错误。 【点睛】易错点:一是肌糖原不能直接分解为葡萄糖;二要注意激素没有构成、催化、供能等生理作用。 26.乙酰胆碱(Ach)属于兴奋型神经递质,研究发现肌无力综合征是由于自身抗体破坏钙离子通道导致乙酰胆碱释放减少引起的。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 乙酰胆碱的受体可分布在肌细胞膜上 B. 乙酰胆碱被后膜上的受体识别,体现了细胞间的信息交流 C. 若有机磷农药能抑制胆碱酯酶(负责降解乙酰胆碱)的活性,则导致中毒动物肌肉持续兴奋 D. 分解乙酰胆碱产生的乙酰被突触小体吸收利用,说明神经递质能够重复利用 【答案】D 【解析】 【分析】 根据题意可知,乙酰胆碱(Ach)属于兴奋型神经递质,则必然是引起突触后神经元兴奋的递质。肌无力综合征是由于自身抗体破坏钙离子通道导致乙酰胆碱释放减少引起,说明该病是一种自身免疫病,Ach的释放需要钙离子通道参与,导致肌细胞得不到兴奋信号而无法收缩。 【详解】根据题意分析,兴奋型的乙酰胆碱可引起肌细胞收缩,说明Ach的受体可分布在肌细胞膜上,A正确;乙酰胆碱由神经元细胞分泌,在体液的运输下,与后膜上的受体识别而传递信息的过程,体现了细胞间的信息交流,B正确;若有机磷农药能抑制胆碱酯酶(负责降解乙酰胆碱)的活性,则导致Ach持续与受体结合而使中毒动物肌肉持续兴奋,C正确;分解乙酰胆碱产生的乙酰被突触小体吸收利用,说明合成神经递质的原料能够被再吸收利用,D错误。 【点睛】注意:乙酰胆碱≠乙酰,前者是神经递质,能传递信息,而后者是合成前者的原料,不能直接传递信息。 27.下列关于人体内环境及其稳态调节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内环境中的CO2不能作为信号分子发挥调节作用 B. 内环境中胰岛素和胰高血糖素的含量只受血糖浓度的直接调节 C. 兴奋的正常传导和传递都依赖于内环境的稳态 D. ATP的合成与水解均可发生在内环境中 【答案】C 【解析】 内环境中的C02可作为信号分子刺激呼吸感受器,引起呼吸中枢兴奋而发挥调节作用,A错误;内环境中胰岛素和胰高血糖素的含量除受血糖浓度的直接调节外,还受来自下丘脑传来的兴奋的调节,B错误;兴奋的正常传导需要钠离子内流和钾离子的外流等,这需要依赖内环境中这两种物质成分的稳态;兴奋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需要神经递质等物质参与,这同样依赖于内环境的稳态,C正确;由于内环境中缺乏ATP的合成与水解的酶,所以一般不能在内环境中发生ATP的水解和合成,D错误。 28.下列相关的叙述中,正确的有几项( ) ①血浆蛋白、抗体、甲状腺激素、葡萄糖和麦芽糖等都是内环境的成分 ②神经调节的基本活动方式是反射,完成反射的结构基础是神经元 ③水盐平衡的调节是通过体液调节完成的 ④促胰液素能促进胰腺分泌胰岛素 A. 四项 B. 三项 C. 二项 D. 0项 【答案】D 【解析】 【分析】 本题涉及的知识点有内环境的组成、神经调节的基本活动方式、水盐平衡调节、体温调节、免疫系统的作用,分析个选项,结合相应的知识点作答。 【详解】麦芽糖是植物二糖,在消化道中会被水解为葡萄糖再被吸收,不可能出现于人体内环境,①错误;神经调节的基本活动方式是反射,完成反射的结构基础是反射弧,②错误;水盐平衡的调节是通过神经-体液调节完成的,③错误;促胰液素通过体液运输,作用于胰腺外分泌部,促进胰腺分泌胰液,④错误;因此以上说法没有正确的,故选D。 【点睛】易错点:一是反射的结构基础是反射弧,不是神经元;二是促胰液素的作用是促进胰腺外分泌部分泌胰液,胰岛素是胰腺内分泌部分泌。 29.当人所处的环境温度从30 ℃降至5 ℃,呼吸强度、尿量、甲状腺激素及体内酶活性的变化依次是( ) A. 增加、增加、增加、不变 B. 减少、减少、增加、不变 C. 增加、减少、增加、不变 D. 增加、减少、增加、降低 【答案】A 【解析】 当人所处的环境温度从30℃降至5℃,人体的冷觉感受器兴奋,通过神经和体液调节,维持体温的稳定,所以呼吸强度增强,氧气吸收增加,分解的有机物增多,释放的能量增多;代谢产生的水分增多,导致尿量增加;甲状腺激素增多,以促进细胞代谢增强,产热增加;由于体温的相对稳定,所以酶活性基本不变,故选A。 【点睛】本题考查体温调节、水盐调节等知识,要求考生识记体温调节和水盐调节的具体过程,同时能理论联系实际,运用所学的知识准确判断当人所处的环境温度从30℃降到5℃时,耗氧量、尿量、抗利尿激素及体内酶活性的变化情况。 30.给健康大鼠静脉注射大量的低渗食盐水后,会发生的生理现象是( ) A. 细胞外液渗透压会升高 B. 垂体释放的抗利尿激素量增加 C. 肾小管和集合管对水的重吸收作用减弱 D. 渗透压感受器不会受到刺激 【答案】C 【解析】 【分析】 给健康大鼠静脉注射大量的低渗食盐水时,会导致细胞外液渗透压下降,下丘脑分泌、垂体释放的抗利尿激素含量下降,使肾小管和集合管对水的重吸收能力下降,尿量增多。 【详解】给健康大鼠静脉注射大量的低渗食盐水,会导致细胞外液渗透压下降,A错误;当细胞外液渗透压降低时,下丘脑分泌、垂体释放的抗利尿激素含量下降,使肾小管和集合管对水的重吸收能力下降,B错误;当细胞外液渗透压降低时,下丘脑分泌、垂体释放的抗利尿激素含量下降,使肾小管和集合管对水的重吸收能力下降,尿量增多,C正确;当细胞外液渗透压降低时,渗透压感受器受到刺激减弱,D错误。 二、非选择题 31.下图所示为某遗传病的家族系谱图,该病由B或b控制,已知其中I2和III4不携带致病基因,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该病属于_______染色体 _______遗传病。 (2)写出III3的基因型______________;IV2的基因型____________。 (3)IV1的致病基因来自于I1的概率为____________。 (4)若III3与一个正常男性结婚,生下来患病男孩的概率为__________。 (5)若IV4患有白化病,与一个表现正常的女性结婚,生了一个既患白化病又患该病的男孩,则该女性的基因型为____________(用A或a表示白化病致病基因) 【答案】 (1). 伴X (2). 隐性 (3). XBXb (4). XBXB或XBXb (5). 100% (6). 1/4 (7). AaXBXb 【解析】 【分析】 根据“无中生有为隐性”,结合系谱图分析可知,该病属于隐性遗传病;在结合题意“I2和III4不携带致病基因”,说明IV中1、4和5号患者的致病基因只能来自III3,由此可推断该病为伴X染色体遗传。 【详解】(1)根据前面的分析可知,该病为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 (2)由于该病为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根据IV中1、4和5号患病,其基因型为XbY,III4正常,基因型为XBY,则III3的基因型为XBXb;IV2的基因型XBXB或XBXb。 (3)IV1的致病基因来直接自于III3,而III3的致病基因直接来自于II2(II1不患病,没有致病基因),II2的致病基因只能来自于I1(I2不患病,没有致病基因),由此可知,IV1的致病基因来自于I1的概率为100%。 (4)若III3(XBXb)与一个正常男性(XBY)结婚,生下来患病男孩(XbY)的概率为1/4。 (5)若IV4患有白化病,其基因型为aaXbY,与一个表现正常的女性结婚(A_XBX_),生了一个既患白化病又患该病的男孩(aaXbY),则该女性的基因型为AaXBXb。 【点睛】总结根据遗传系谱图推测人类遗传病的遗传方式: (1) “无中生有”是隐性,“无”指的是父母均不患病,“有”指的是子代中有患病个体;隐性遗传看女病,后代女儿患病父亲正常的话是常染色体遗传。 (2)“有中生无”是显性,“有”指的是父母患病,“无”指的是后代中有正常个体;显性遗传看男病,儿子正常母亲患病为常染色体遗传,母女都患病为伴X染色体遗传。 (3)母亲和女儿都正常,遗传病只在男子之间遗传话,极有可能是伴Y染色体遗传。 32.研究者对分布在喜马拉雅山东侧不同海拔高度的358种鸣禽进行了研究,绘制了该地区鸣禽物种的演化图表(部分)及其在不同海拔分布情况的示意图如下(图中数字编号和字母代表不同鸣禽物种的种群)。 (1)该地区出现了358种鸣禽,体现了_____________ 多样性,且从图中可知其中②③④⑤四个物种中,亲缘关系最近的两种很可能是__________两个物种(填图中数字)。 (2)研究表明,种群分布区域的扩大是喜马拉雅鸟类新物种形成的关键步骤之一,就⑥、⑦形成过程而言,种群X分布区域扩大促进⑥⑦原种群之间形成 __________隔离,与此同时⑥⑦原种群出现不同的___________________为进化提供原材料;此外,种群分布区域扩大更容易形成不同的地理环境,_____________________对不同种群基因频率改变所起的决定作用就有差别;久而久之,不同种群的___________________就会形成明显的差异,并逐步积累形成__________隔离,该隔离一旦形成,原来属于一个物种X,就成了不同的物种。 (3)高海拔生活的鸣禽大多耐低氧能力特别强,这也是长期进化的结果。据调查,高海拔区域本来无鸣禽种群,由于区域扩大导致原始种群迁入高海拔区域,迁入初期耐低氧个体(基因型为aa)比例较少,下图中能比较准确地表示A和a基因在长期的选择过程中比例变化情况的是________。 (4)在进化过程中,不同种鸣禽与其他物种之间,与无机环境之间相互影响中不断进化和发展,这就是 ________,是生态系统多样性形成的主要原因。 【答案】 (1). 物种 (2). ②和③ (3). 地理 (4). 突变和基因重组 (5). 自然选择 (6). 基因库 (7). 生殖 (8). A (9). 共同进化 【解析】 【分析】 1、生物多样性包括遗传多样性、物种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多样性三个层次。其中种群内不同个体表现型的差异体现了生物多样性层次中的遗传多样性;物种多样性是指地球上动物、植物和微生物等生物物种的多样化,同一地区物种的多种多样体现了物种多样性。 2、通过地理隔离产生生殖隔离形成新物种的过程和生物多样性形成的概念回忆,然后解答相关问题。 【详解】(1)同一地区存在的358个不同物种的鸣禽,体现了生物多样性的物种多样性。从图中可知,其中②③④⑤四个物种中,②和③由同一物种形成不同物种的时间最晚,其亲缘关系最近。 (2 )由于喜马拉雅地区地形和气候条件复杂,若种群分布区域扩大,则利于原种群形成地理隔离,失去交配机会,从而导致新物种的形成(产生生殖隔离);与此同时,⑥⑦原种群出现不同的可遗传变异(突变和基因重组)为进化提供原材料;此外,种群分布区域扩大更容易形成不同的地理环境,自然选择对不同种群基因频率改变所起的决定作用就有差别;久而久之,不同种群的基因库就会形成明显的差异,并逐步积累形成生殖隔离,生殖隔离一旦形成,原来属于一个物种X,就成了不同的物种。 (3)根据题意分析可知,随着时间的延长,A基因频率不断增大,a基因频率不断减小,但不可能为0,故选A。 (4)在进化过程中,不同种鸣禽与其他物种之间,与无机环境之间相互影响中不断进化和发展,这就是共同进化。 【点睛】注意课本典例——加拉帕格斯群岛上新物种形成的过程推演:加拉帕格斯群岛的地雀原来属于同一个物种,从南美大陆迁来后,分布在不同的海岛上,由于地理障碍不同种群之间不能进行基因交流,从而形成地理隔离,不同的种群可能出现不同的突变和基因重组,为生物进化提供不同的原始材料,不同的种群的基因频率发生不同的变化.同时由于各岛屿上的条件不同,自然选择对各种群的变异所起的作用也不相同,使不同种群间的基因库发生差异,并逐步产生生殖隔离,形成了不同物种,进而形成生物多样性。 33.下图表示高等动物体内细胞与外界进行物质交换。请回答: (1)图中虚线内的体液构成______________,其中A为_________,B为________,C为___________。 (2)填写图中D、E系统的名称:D ________,E __________。 (3)毛细血管壁生活的液体环境包括_______________(用图中字母作答)。 (4)内环境稳态的主要调节机制是____________________调节。 (5)空气中的O2进入组织细胞内发挥作用需要穿过_______层磷脂分子。 (6)食物中过多的酸性物质被肠道吸收进入血液后,血浆的pH不会发生大的变化。其主要原因与与它含有 _____________________等离子有关。 【答案】 (1). 内环境 (2). 血浆 (3). 组织液 (4). 淋巴 (5). 消化系统 (6). 泌尿系统 (7). A和B (8). 神经-体液-免疫 (9). 22 (10). HCO3-和HPO42- 【解析】 【分析】 根据物质交换方向,判定图中A为血浆,B为组织液,C为淋巴,总称为内环境。营养物质进入内环境应经过消化系统(D)吸收,循环系统运输到机体各处。代谢废物通过循环系统汇集到肾脏,通过泌尿系统(E)排出。 【详解】(1)内环境是细胞外液构成的体内细胞赖以生存的液体环境。体内细胞和内环境之间可以进行物质交换。血浆中的水分和一切能透过毛细血管的物质都可以通过毛细血管壁进入组织细胞间隙形成组织液,绝大部分组织液可以同毛细血管壁回到血浆中,小部分组织液可通过毛细淋巴管壁进入淋巴管内形成淋巴,再经淋巴循环到达左右锁骨下静脉回到血液中。根据图示,可确定A为血浆,B为组织液,C为淋巴,它们共同构成内环境。 (2)根据前面的分析可知,图中D系统为吸收营养物质的系统,则应消化系统,E系统为排出尿素等代谢废物的系统,应为泌尿系统。 (3)毛细血管壁细胞一半浸润在血浆中,一半浸润在组织液中,所以它生活液体环境是血浆A和组织液B。 (4)目前普遍认为,内环境稳态的主要调节机制是神经-体液-免疫调节。 (5)空气中的O2进入组织细胞内发挥作用需要穿过肺泡壁(2层细胞膜)→毛细血管壁(2层细胞膜)→进出红细胞(2层细胞膜)→毛细血管壁(2层细胞膜)→组织细胞(1层细胞膜)→线粒体(2层生物膜),每层生物膜含2层磷脂分子,故总共22层磷脂分子。 (6)食物中过多的酸性物质被肠道吸收进入血液后,血浆的pH不会发生大的变化。其主要原因与与它含有HCO3-和HPO42-等离子充当缓冲物质。 【点睛】外界氧气进入体内一般组织细胞内被利用所经过的途径:肺泡壁(2层细胞膜)→毛细血管壁(2层细胞膜)→进出红细胞(2层细胞膜)→毛细血管壁(2层细胞膜)→组织细胞(1层细胞膜)→线粒体(2层生物膜)。 34.下图1为膝跳反射模式图,图2为突触结构模式图请据图回答: (1)若S代表小腿上的感受器,M代表神经支配的小腿肌肉,则P称为___________,能代表反射弧的结构为(用图1中字母、罗马数字和箭头表示)______________;膝跳反射实验时,需要在受试者没有注意的情况下敲击膝盖韧带部位效果更好,原因是人的大脑会控制脊髓反射,这属于中枢神经的__________调节。 (2)图1中刺激①点,则①点的膜电位变化为________,该变化发生的主要原因与 ___________有关。 (3)图2中组成突触的结构包括___________填序号),此处信号转化过程为_______,且兴奋传递方向是 _________向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图2③部位的液体名称是_________。②的名称是____________,②中的化学物质释放到③部位的方式为______________ 。 【答案】 (1). 神经中枢 (2). S→①→P→②→M (3). 分级 (4). 内负外正变为内正外负 (5). Na+内流 (6). ③④⑤ (7). 电信号→化学信号→电信号 (8). 单向 (9). 神经递质只能由突触前膜释放作用于突触后膜 (10). 组织液 (11). 突触小泡 (12). 胞吐 【解析】 【分析】 根据题意和图示分析可知:图1是膝跳反射的反射弧结构模式图,其中S是感受器,M是效应器,P为神经中枢,①是传入神经,②是传出神经,③是突触。 图2是突触结构模式图,其中①是线粒体,②是突触小泡、③是突触前膜、④是突触间隙、⑤是突触后膜、⑥是突触后神经元的一部分。 【详解】(1)根据前面对图1的分析可知,S代表小腿上的感受器,M代表神经支配的小腿肌肉,则P称为神经中枢,它们参与组成的反射弧可表示为S→①→P→②→M。当大脑皮层对低级神经中枢的调节有控制作用,体现了中枢神经系统的分级调节。 (2)图1 中①点未受刺激时为静息电位,表现为外正内负,刺激①点,则①点的膜电位为动作电位,电位变化为内正外负,该变化发生的主要原因与钠离子内流有关。 (3)组成突触的结构包括突触前膜、突触间隙和突触后膜,即图2中③④⑤;在突触处信号转化过程为电信号→化学信号→电信号,且兴奋传递方向是只能是单向的,因为神经递质只能由突触前膜释放,然后作用于突触后膜。 (4)根据前面对图2的分析可知,③部位为突触间隙,其间的液体是组织液;②是突触小泡,其内的神经递质释放到突触间隙③部位的方式是胞吐。 【点睛】1、判断题图中传入神经和传出神经的依据:一是可以根据传入神经元的细胞体在脊髓外,而传出神经元的细胞体在脊髓内;二是可以根据突触结构的示意图形式判断(有轴突末梢传向细胞体)。 2、突触的结构(包括突触前膜、突触间隙和突触后膜)以及突触处神经冲动的传递过程(突触前膜释放神经递质,作用于突触后膜)和特点(单向)是解答本题中部分题的关键。 35.下图为某人在饥饿时参加冰桶挑战其体内的一些生理变化过程示意图(图中①~④为激素,A、B、C、D表示器官、组织或细胞)。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参加冰桶挑战的人在被冰水浇湿后,人的体温调节中枢会兴奋,体温调节中枢位于________________。产生冷觉的A表示________________。 (2)全身冰水浇湿后,下丘脑会分泌①,①促使B分泌②,②促使甲状腺分泌③,该过程中①表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B表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该过程体现了激素调节中的________________调节;当③增加到一定程度后可以抑制下丘脑和B分泌①和②,该过程体现了激素调节中的________________调节。 (3)饥寒交迫时,细胞外液中由_______细胞分泌的④________(填激素名称)含量增加,④的主要生理功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以维持血糖含量的相对稳定。与此同时,肾上腺髓质对肾上腺素的分泌量也增加,说明二者在调节血糖平衡的过程中表现为___________作用。 (4)负反馈调节是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答案】 (1). 下丘脑 (2). 大脑皮层 (3). TRH (4). TSH (5). 分级 (6). 负反馈 (7). 胰岛A细胞 (8). 胰高血糖素 (9). 促进肝糖原的分解,促进脂肪等非糖物质转化为葡萄糖,进而升高血糖 (10). 协同作用 (11). 在一个系统中,系统本身的工作效果,反过来又作为信息抑制该系统的工作,这种调节方式叫做负反馈调节 【解析】 【分析】 分析图示可知,A为大脑皮层,B为垂体,C为胰高血糖素的靶器官或靶细胞,主要为肝脏细胞;①为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②为促甲状腺激素,③为甲状腺激素,④为胰高血糖素。 【详解】(1)人体的体温调节中枢位于下丘脑。图中A表示能够产生冷觉的大脑皮层。 (2)根据前面的分析可知,当身体的温度感受器受到寒冷等刺激时,相应的神经冲动传到下丘脑。下丘脑就会分泌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TRH),运输到垂体,促使垂体分泌促甲状腺激素(TSH) ,再促进甲状腺激素③的分泌,该过程体现了甲状腺激素分泌调节中的分级调节;但甲状腺激素过量时,会反馈抑制下丘脑和垂体分泌相应的激素,维持激素含量的相对稳定,属于负反馈调节。 (3)图中激素④为胰高血糖素,该激素能够促进肝糖原的分解和非糖物质的转化,从而升高血糖。饥寒交迫时,肾上腺素与胰高血糖素在促进血糖上升上表现为协同作用。 (4)负反馈调节是指在一个系统中,系统本身的工作效果,反过来又作为信息抑制该系统的工作,这种调节方式叫做负反馈调节。 【点睛】关键:(1)体温调节中枢位于下丘脑,冷觉等各种感觉的产生在大脑皮层; (2)寒冷等刺激,神经冲动传到下丘脑。下丘脑分泌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运输到垂体,促使垂体分泌促甲状腺激素,该过程体现了激素调节中的分级调节。但甲状腺激素过量时,会抑制下丘脑和垂体分泌相应的激素,维持激素含量的相对稳定,属于负反馈调节。 (3)寒冷环境中,肾上腺素与胰高血糖素分泌增多,在促进血糖上升上表现为协同作用。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