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10-11 发布 |
- 37.5 KB |
- 34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2018-2019学年内蒙古巴彦淖尔一中高二上学期10月月考生物试题 解析版
巴彦淖尔市第一中学2018-2019学年第一学期10月月考试题 高二生物A卷 1. 下列有关孟德尔的“假说一演绎法”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 在“一对相对性状的遗传实验”中提出了等位基因的说法 B. “测交实验”是对推理过程及结果进行的检验 C. “生物性状是由遗传因子决定的;体细胞中遗传因子成对存在;配子中遗传因子成单存在;受精时,雌雄配子随机结合”属于假说内容 D. “F1能产生数量相等的两种配子”属于推理内容 【答案】A 【解析】 试题分析:孟德尔在“一对相对性状的遗传实验”中提出了遗传因子的说法,他认为生物的性状是由遗传因子决定的,没有提到等位基因,A错误;测交的定义是孟德尔在验证自己对性状分离现象的解释是否正确时提出的,是对推理过程及结果进行的检验,B正确;演绎是假设测交实验的正确,因此“生物性状是由遗传因子决定的;体细胞中遗传因子成对存在;配子中遗传因子成单存在;受精时,雌雄配子随机结合”属于假说的内容,而不是演绎的内容,C正确;“F1能产生数量相等的两种配子”属于推理内容,D正确。 考点:孟德尔遗传实验 【名师点睛】1、孟德尔发现遗传定律用了假说演绎法,其基本步骤:提出问题→作出假说→演绎推理→实验验证→得出结论。2、孟德尔对一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的解释:(1)生物的性状是由细胞中的遗传因子决定的;(2)体细胞中的遗传因子成对存在;(3)配子中的遗传因子成单存在;(4)受精时,雌雄配子随机结合。 2.等位基因A与a的最本质的区别是 A. A控制显性性状,a控制隐性性状 B. 在减数分裂时,A与a分离 C. 两者的碱基对序列不同 D. A对a起显性的作用 【答案】C 【解析】 【分析】 基因是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A和a是一对等位基因,位于同源染色体相同位置上,是基因突变产生的,两者的本质区别是碱基序列不同。 【详解】等位基因是位于同源染色体的相同位置,控制相对性状的基因,等位基因A与a的本质区别在于基因片段中脱氧核苷酸的排列顺序的差别,即碱基序列的不同。综上所述,C正确,ABD错误。 故选C。 3.下列四项能正确表示基因分离定律实质的是 A. A B. B C. C D. D 【答案】C 【解析】 【分析】 基因分离定律的实质:在杂合子的细胞中,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具有一定的独立性;生物体在进行减数分裂形成配子时,等位基因会随着同源染色体的分开而分离,分别进入到两个配子中,独立地随配子遗传给后代。 【详解】基因分离定律的实质是等位基因随着同源染色体的分开而分离。图A和图B中都不存在等位基因;图D表示的是雌雄配子随机结合的结果;图C中有一对等位基因D和d,且反映出在产生配子的过程中,等位基因D和d发生了分离并分别进入不同的配子中,综上所述,C正确,ABD错误。 故选C。 4.将具有一对相对性状的纯种豌豆个体间行种植;另将具有一对相对性状的纯种玉米个体间行种植。具有隐性性状的一行植株上所产生的F1是 ( ) A. 豌豆和玉米都有显性个体和隐性个体 B. 豌豆都为隐性个体,玉米既有显性又有隐性 C. 豌豆和玉米的显性和隐性比例都是3∶1 D. 玉米都为隐性个体,豌豆既有显性又有隐性 【答案】B 【解析】 【分析】 本题考查分离定律,考查分离定律的应用。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明确亲本豌豆、玉米均为纯合子,且显性纯合个体和隐性纯合个体间行种植。 【详解】豌豆为自花传粉植物,隐性纯合一行植株上所产生的F1仍为隐性,玉米可以同株异花传粉,也可以异株异花传粉,隐性纯合一行植株上所产生的F1既有显性又有隐性,A项、C项、D项错误,B项正确。 【点睛】本题易错选A项,错因在于对豌豆传粉特点认识不清。豌豆为自花传粉植物,且闭花授粉,不会发生显性纯合子和隐性纯合子之间的杂交。 5.已知果蝇的灰身和黑身是一对相对性状,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将纯种的灰身果蝇和黑身果蝇杂交,F1全为灰身,让F1自由交配产生F2,将F2中的灰身果蝇取出,让其自由交配,后代中灰身和黑身果蝇的比例为 A. 1:1 B. 2:1 C. 3:1 D. 8 :1 【答案】D 【解析】 【分析】 根据“纯种的灰身果蝇和黑身果蝇杂交,F1全为灰身”,判断灰身为显性,将F2中的灰身果蝇取出,注意所取基因型个体为2Aa、1AA,自由交配时要将所选群体各个基因型所占比例重新分配,然后由题意进行计算。 【详解】将纯种的灰身果蝇和黑身果蝇杂交,F1全部为灰身,则灰身为显性,F1设为Aa,则F2为Aa、AA、aa,比例为 2:1:1,灰身中Aa、AA比例为 2:1;只有当Aa(占A_比例为2/3)和Aa(占A_比例为2/3)结合时,其子代才会产生黑身,所以后代黑身aa的概率是2/3×2/3×1/4=1/9,故灰身的概率为1-1/9=8/9,所以灰身:黑身=8:1。综上所述,D正确,ABC错误。 故选D。 6.如图是某个体的部分基因组成及基因在染色体上的位置,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B基因和b基因的碱基数目可以不相同 B. A基因和b基因为非等位基因,可以自由组合 C. A基因和a基因是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上的一对等位基因 D. 若该个体产生了部分Ab的配子,则该个体发生了交叉互换 【答案】B 【解析】 B基因和b基因是位于同源染色体上的一对等位基因,两者的碱基数目可能不同,A正确;A基因和b基因为非等位基因,但是两者位于同一对同源染色体上,所以两者遵循基因的连锁与互换定律,B错误;A基因和a基因是位于一对同源染色钵上的一对等位基因,C正确;图中AB位于一条染色体上,ab位于另一条染色体上,若若该个体产生了部分Ab的配子,说明该个体发生了交叉互换,D正确。 7. 人们发现在灰色银狐中有一种变种,在灰色背景上出现白色的斑点,十分漂亮,称白斑银狐。让白斑银狐自由交配,后代表现型及比例为:白斑银狐∶灰色银狐=2∶1。下列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银狐体色有白斑对无白斑为显性 B. 可以利用测交的方法获得纯种白斑银狐 C. 控制白斑的基因纯合时胚胎致死 D. 白斑性状产生的根本原因是基因突变 【答案】B 【解析】 试题分析:让白斑银狐自由交配,后代表现型及比例为:白斑银狐∶灰色银狐=2∶1。说明银狐体色有白斑对无白斑为显性,A正确;白斑银狐∶灰色银狐=2∶1是因为控制白斑的基因纯合时胚胎致死,存活的白斑银狐均为杂合子,白斑性状产生的根本原因是基因突变,C、D正确;白斑的基因纯合时胚胎致死,所以无法获得纯种白斑银狐,B错误。 考点:本题考查基因的分离定律,意在考查考生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及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8.图为某哺乳动物的一个细胞示意图,它属于下列何种细胞 A. 肝细胞 B. 初级卵母细胞 C. 第一极体 D. 卵细胞 【答案】C 【解析】 试题分析:分析图像可知,细胞内没有同源染色体但含有染色单体,属于减数第二次分裂的前期;哺乳动物是二倍体,其肝细胞属于体细胞,含有同源染色体,A错误;初级卵母细胞中也含有同源染色体,B错误;第一极体中不含同源染色体,其前期细胞内含有染色单体,C正确;卵细胞内不含同源染色体也不含染色单体,D错误。 考点:本题考查减数分裂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的能力。 9.若一个成熟的卵细胞内有23条染色体,这些染色体的来源是 A. 全部来自父方 B. 全部来自母方 C. 父母双方各占一半 D. 来自父母双方的数目是随机的 【答案】D 【解析】 【分析】 减数第一次分裂的后期同源染色体分离,但来自父方或母方的染色体分向哪一极是随机的。 【详解】卵原细胞中的染色体一半来自父方,一半来自母方,卵原细胞减数分裂形成卵细胞的过程中,同源染色体分离,来自父方、母方的染色体随机的移向两极,因此卵细胞内染色体来自父方、母方的数目是随机的。综上所述,D正确,ABC错误。 故选D。 【点睛】本题考查细胞的减数分裂,要求考生识记细胞减数分裂不同时期的特点,尤其是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再根据题干要求做出准确的判断,属于考纲识记和理解层次的考查。 10.在人的卵细胞形成过程中,如果两条X染色体不分离,都进入次级卵母细胞中,那么形成的卵细胞与正常精子结合,其受精卵的染色体组成是 A. 4+XXY B. 44+XXX C. 44+XXY或44+XXX D. 44+XXY或44+XY 【答案】C 【解析】 试题分析:正常卵细胞的染色体组成是22+X,在人的卵细胞形成过程中,如果两条X染色体不分离,都进入次级卵母细胞中,则形成的卵细胞的染色体组成是22+XX(多1条X染色体)。正常精子的染色体组成是22+X或22+Y,异常卵细胞与正常的精子结合,其受精卵的染色体组成是44+XXX或44+XXY,因此,C项正确,A、B、D项错误。 考点:本题考查减数分裂、受精作用和染色体变异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形成知识的网络结构的能力。 11.如图表示一对同源染色体及其上的等位基因(已知基因位于染色体上),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 A与a的分离只发生在减数第一次分裂 B. B与b的分离只发生在减数第一次分裂 C. b与b的分离只发生在减数第二次分裂 D. 1号和2号染色体的分离只发生在减数第一次分裂 【答案】A 【解析】 试题分析:据图可知,图中发生了同源染色体的非姐妹染色单体的交叉互换,使得每条染色体上的基因组成分别是AaBB和Aabb,所以A与a的分离发生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和减数第二次分裂,A项错误;B与b的分离只发生在减数第一次分裂,b与b的分离只发生在减数第二次分裂,B、C项均正确;1号和2号染色体属于同源染色体,同源染色体的分离只发生在减数第一次分裂,D项正确。 考点:本题考查减数分裂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的能力和识图能力。 12.下图为某生物细胞增殖过程中有关物质相对含量的变化曲线,有关分析不正确的是 A. 图中细胞进行有丝分裂、减数分裂、受精作用、有丝分裂4个过程 B. 图中OP段包括有丝分裂的前、中、后期,前期和中期一条染色体含两条染色单体 C. 图中L→M点表示受精作用,体现了细胞膜信息交流功能 D. E点时将核DNA用放射性标记,到IJ段有1/2DNA具放射性 【答案】D 【解析】 【分析】 由图中染色体数量变化可知,AE表示有丝分裂,EF表示减数第一次分裂过程,GK表示减数第二次分裂过程,LM表示受精作用,MQ表示受精卵的有丝分裂。 【详解】根据分析内容可知,图中细胞进行有丝分裂、减数分裂、受精作用、有丝分裂4个过程,A正确;图中NO表示有丝分裂过程中DNA的复制,OP段包括有丝分裂的前、中、后期,前期和中期一条染色体含两条染色单体,后期由于着丝点的分裂,不含染色单体,B正确; L点→M点染色体数加倍,表示受精作用的完成,受精作用过程有精卵细胞膜的识别和融合,能体现细胞膜间的信息交流和细胞膜的流动性,C正确;减数分裂过程中在E点时将核DNA用放射性标记,由于DNA的半保留复制,完成DNA复制后每个DNA均有一条链含有标记,一条链不含标记,到减二后期IJ段着丝点分裂,姐妹染色单体分离后,每个DNA仍然均有一条链含有标记,一条链不含标记,故含放射性的DNA占100%,综上所述,D符合题意,ABC不符合题意。 故选D。 【点睛】本题通过曲线图的形式考查了有丝分裂、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属于对识图、识记、理解层次的考查。意在考查考生能运用所学知识与观点,通过比较、分析与综合等方法对某些生物学问题进行解释、推理,做出合理的判断或得出正确的结论能力。 13. 蜘蛛脚样趾综合征是人类的一种遗传病,受一对等位基因控制。下图为该病的家族系谱图,有关分析正确的是 A. 该遗传病由位于X性染色体上的显性基因控制 B. Ⅲ5与正常男性结婚,生一个患该病男孩的概率是1/4 C. Ⅲ1和Ⅲ5的表现型相同,其基因型也一定是相同的 D. 已知Ⅲ1为杂合子,Ⅲ1和患该病男性婚配后,生一个患病孩子的概率是5/6 【答案】B 【解析】 试题分析:根据Ⅲ1的出现,可以判断该病为显性遗传,又X染色体显性遗传病的遗传特点是:男患者的母女一定都是患者,图中6号与此不符,所以该病为常染色体上的显性遗传;Ⅲ5的基因型为Aa,若与正常男性aa结婚,生患病还要是男孩的概率为1/4;Ⅲ1的基因型可能是AA,也可能是Aa;若Ⅲ1为Aa,但若不知患病男性的具体基因型,则无法计算后代患病的概率。综上答案为B. 考点:本题考查伴性遗传。 点评:本题要求其实比较简单,关键是要正确判断出该病的遗传方式为伴X的显性遗传。这种方法其实可以称作一种假说演绎法。 14.下图为“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实验”的实验流程,第一组实验用35S标记噬菌体,第二组实验用32P标记噬菌体。若赫尔希和蔡斯的假设是,噬菌体的蛋白质进入大肠杆菌而DNA未进入。则下列关于该假设的预期结果,理论上正确的是 A. 第一组实验的上清液放射性强,沉淀物无放射性 B. 第二组实验的上清液无放射性,沉淀物放射性强 C. 第一组实验的上清液无放射性,沉淀物放射性强 D. 第二组实验的上清液放射性强,沉淀物放射性强 【答案】C 【解析】 第一组实验用35S标记噬菌体的蛋白质外壳,赫尔希和蔡斯的假设是,噬菌体的蛋白质进入大肠杆菌而DNA未进入,所以离心后上清液无放射性,而沉淀物放射性很高,A错误、C正确;第二组实验用32P标记噬菌体的DNA,但是噬菌体的DNA没有进入大肠杆菌,所以离心后上清液放射性很高,而沉淀物无放射性,BD错误。 15.下列有关遗传物质基础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 最初认为遗传物质是蛋白质,是因为推测氨基酸多种排列顺序可能蕴含遗传信息 B. 格里菲斯利用肺炎双球菌的转化实验证明了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 C. (A+C)/(T+G)的碱基比例体现了DNA分子的特异性 D. 既有DNA又有RNA的生物,其遗传物质是DNA和RNA 【答案】A 【解析】 20世纪中叶,科学家发现染色体主要由蛋白质和DNA组成,而蛋白质的结构具有多样性,因此人们最初认为遗传物质是蛋白质,故A正确;格里菲斯利用肺炎双球菌的转化实验证明S型细菌中存在某种转化因子,能将R型细菌转化为S型细菌,但没有证明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B错误;双链DNA分子中,碱基之间的配对遵循碱基互补配对原则,且配对的碱基数目相等,因此双链DNA分子中,(A+C)/(T+G)的碱基比例都等于1,不能体现了DNA分子的特异性,C错误;既有DNA又有RNA的生物,其遗传物质是DNA,D错误。 考点: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DNA的结构与功能 16.下列有关科学家、科学成就、研究方法,不相符的是 A. 孟德尔﹣﹣发现基因分离定律和自由组合定律﹣﹣假说演绎法 B. 赫尔希和蔡斯﹣﹣证明DNA是遗传物质﹣﹣放射性同位素标记法 C. 萨顿﹣﹣证明基因在染色体上﹣﹣类比推理法和假说演绎法 D. 沃森和克里克一一创建DNA分子双螺旋结构模型﹣﹣物理模型法 【答案】C 【解析】 【分析】 1、假说--演绎法的基本步骤:提出问题→作出假说→演绎推理→实验验证→得出结论,如孟德尔应用该方法提出遗传定律,摩尔根应用该方法证明基因在染色体上。 2、萨顿根据基因与染色体之间的平行关系,利用类比推理法提出假说“基因在染色体上”。 【详解】1866年孟德尔采用假说-演绎法,利用豌豆进行杂交实验提出了遗传定律,A正确;赫尔希和蔡斯采用证明放射性同位素标记法证明了噬菌体的DNA是遗传物质,B正确; 1903年萨顿利用类比推理法提出假说“基因在染色体上”, 1910年摩尔根采用假说-演绎法,利用果蝇进行杂交实验,最终证明基因位于染色体上,C错误;沃森和克里克利用物理模型法创建了DNA分子双螺旋结构模型,D正确。 故选C。 17.下图表示细胞中所含的染色体,①②③④的基因型可以表示为 A. ①:AABb ②:AAABBb ③:ABCD ④:A B. ①:Aabb ②:AaBbCc ③:AAAaBBbb ④:AB C. ①:AaBb ②:AaaBbb ③:AAaaBBbb ④:Ab D. ①:AABB ②:AaBbCc ③:AaBbCcDd ④:ABCD 【答案】C 【解析】 根据基因型判断,①AABb含有2个染色体组,②AAABBb含有三个染色体组,③ABCD含有1个染色体组,④A也含有1个染色体组,A错误;①AaBb含有2个染色体组,②AaBbCc含有2个染色体组,③AAAaBBbb含有4个染色体组,④Ab含有1个染色体组,B错误;①AaBb含有2个染色体组,②AaaBbb含有3个染色体组,③AAaaBBbb含有4个染色体组,④Ab含有1个染色体组,C正确;①AABB含有2个染色体组,②AaBbCc含有2个染色体组,③AaBbCcDd含有2个染色体组,④ABCD含有1个染色体组,D错误。 【考点定位】染色体组的概念、单倍体、二倍体、多倍体 【名师点睛】①含有2个染色体组,②含有3个染色体组,③含有4个染色体组,④含有1个染色体组。细胞内染色体组数目判别方法:第一:细胞内形态相同的染色体有几条,则含有几个染色体组. 第二:根据基因型来判断.在细胞或生物体的基因型中,控制同一性状的基因出现几次,则有几个染色体组 18.假设A、b代表玉米的优良基因,这两种基因是自由组合的。现有AABB、aabb两个品种,为培育出优良品种AAbb,可采用的方法如图所示,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A. 由品种AABB、aabb经过①②③过程培育出新品种的育种方式的优点在于可以将多种优良性状集中在一个生物体上 B. 与①②③过程的育种方法相比,⑤⑥过程的优势是明显缩短了育种年限 C. 图中A_bb的类型经过③过程,子代中AAbb与aabb的数量比是3∶1 D. ④过程在完成目的基因和运载体的结合时,必须用到的工具酶是限制性核酸内切酶 【答案】D 【解析】 由品种AABB,aabb经过①杂交,②和③自交过程中培育出新品种的育种方法称之为杂交育种,优点在于可以将多种优良性状集中在一个生物体上,A正确;过程⑤常采用花药离体培养技术得到单倍体Ab个体,过程⑥得到的是纯合体,自交后代不发生性状分离,因而能明显缩短育种年限,B正确;由于基因型为Aabb的个体自交后代为AAbb、Aabb和aabb,比例为1:2:1,由于图中A_bb的类型有AAbb和Aabb两种,比例为1:2,所以经过③过程,子代中AAbb与aabb的数量比为3:1,C正确;常用的运载体是质粒,为小型环状DNA,不是酶,所以过程④在完成目的基因与运载体的结合时,必须用到的工具酶是限制性核酸内切酶和DNA连接酶,D错误。 19.对达尔文自然选择学说的正确理解是 ①环境改变使生物产生适应性的变异 ②可遗传的变异是生物进化的基础 ③变异是不定向的 ④变异是定向的 ⑤变异经过长期的自然选择和遗传积累就可能产生出生物的新类型⑥自然选择学说是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核心⑦自然选择学说和现代生物进化理论都认为:种群是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⑧适者生存,不适者被淘汰⑨自然选择是通过生存斗争实现的 A. ①②④⑤⑥⑧ B. ②③⑤⑥⑧⑨ C. ②③④⑦⑧⑨ D. ①③⑤⑥⑦⑧ 【答案】B 【解析】 【分析】 本题主要考查达尔文的自然选择学说: 1、内容:过度繁殖、生存斗争、遗传变异和适者生存。 2、意义:科学地解释了生物进化的原因和物种多样性形成的原因。 3、限性:①对遗传和变异的本质不能做出科学的解释。 ②对生物进化的解释局限于个体水平。 ③强调物种形成都是自然选择的结果,不能很好地解释物种大爆发等现象。 【详解】①生物的变异是不定向的,适应是自然选择的结果,①错误;②可遗传变异是生物进化的基础,②正确;③④变异是不定向的,③正确;④错误;⑤经过长期自然选择和积累,变异可以产生出生物的新类型,⑤正确;⑥自然选择学说是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核心,⑥正确;⑦现代生物进化理论认为:种群是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自然选择学说对生物进化的解释局限于个体水平,⑦错误;⑧自然选择学说认为适者生存,不适者被淘汰,⑧正确;⑨自然选择是通过生存斗争实现的,生存斗争是自然选择的动力,⑨正确。综上所述,②③⑤⑥⑧⑨正确,即B正确,ACD错误。 故选B。 【点睛】本题旨在考查学生对达尔文的自然选择学说内容的理解和掌握,正确理解自然选择学说与现代生物进化理论内容的区别和联系。 20.某昆虫种群中有绿色和黑色两种体色,这一性状由一对等位基因控制,绿色(G)对黑色(g)为显性。现测得基因型为GG的个体为35%,Gg的个体为46%,gg的个体为19%,则基因G和g的基因频率分别是 A. 35%、19% B. 81%、19% C. 58%、42% D. 52%、48% 【答案】C 【解析】 【分析】 已知种群中的基因型频率计算种群基因频率的方法是:显性基因的基因频率=显性纯合子的基因型频率+杂合子基因型频率的一半,隐性基因的基因频率=隐性纯合子的基因型频率+杂合子基因型频率的一半。 【详解】 由分析内容可知,GG=35%,Gg=46%,gg=19%,则G的基因频率=35%+1/2×46%=58%,g的基因频率=19%+1/2×46%=42%(或g的基因频率=1-58%=42%),所以C正确,ABD错误。 故选C。 21.在非洲人群中,每10000人中有1人患囊性纤维原瘤,该病属常染色体遗传。一对健康夫妇生有一患病的孩子,此后,该妇女与另一健康男性再婚,他们若生孩子,患此病的概率是 A. 1/25 B. 1/50 C. 1/101 D. 1/202 【答案】D 【解析】 【分析】 囊性纤维原瘤属于常染色体遗传(用A、a表示),一对健康的夫妇生有一患病孩子,说明该病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且这对夫妇的基因型均为Aa,根据每10000人中有1人(aa)患囊性纤维原瘤,即aa=1/10000,可求a的基因频率为1/100,A的基因频率为99/100。 【详解】由分析内容可知,a=1/100,A=99/100,则AA的基因型频率为(99/100)2,Aa的基因型频率为2×1/100×99/100=198/10000,所以人群中一名健康男性的基因型为Aa的概率为(2×1/100×99/100)÷[(99/100)2+2×1/100×99/100] =2/101。该妇女(Aa)与一名健康男性再婚,他们所生孩子患此病几率是2/101×1/4=1/202,综上分析,D正确,ABC错误。 故选D。 22. 下列大肠杆菌某基因碱基序列的变化,对其控制合成的多肽中氨基酸序列影响最大的是(不考虑终止密码子) A. 第6位的C被替换为T B. 第9位与第10位之间插入1个T C. 第100、101、102位被替换为TTT D. 第103至105位被替换为1个T 【答案】B 【解析】 第9位和第10位之间插入一个T,会导致插入点后所有的基因碱基序列发生改变,因此对其所控制合成的多肽的氨基酸序列影响最大,故B正确;第6位的C被替换为T,GGC变为GGT,第100、101、102位被替换为TTT,第103至105 被替换为1个T,都仅可能会造成个别氨基酸的变化,其他氨基酸不变化,影响较小,故A项、C项和D项错误。 23.下列能正确表示神经纤维受刺激时,刺激点膜电位由静息电位转为动作电位的过程是 A. ② → ③ B. ④ → ① C. ③ → ② D. ① → ④ 【答案】B 【解析】 【分析】 本题是对神经纤维上静息电位与受刺激时动作电位的考查,静息时膜内外的电位是外正内负,受刺激时Na+通道开放,Na+内流,使膜内的正电荷增加,膜外的正电荷减少,逐渐变成外负内正。 【详解】神经纤维处于静息状态时,膜电位表现为内负外正,接受刺激兴奋后产生动作电位,表现为内正外负,故其转变过程为④→①。综上所述,B正确,ACD错误。 故选B。 【点睛】本题的知识点是静息时膜内外电位和受刺激产生兴奋时膜内外的电位变化,对于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过程的理解是解题的关键。 24. 同一株水毛茛,裸露在空气中的叶和浸在水中的叶表现出了两种不同的宽形叶和窄形叶.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水上部分只含有控制形成宽形叶的基因 B. 水上部分只含有控制形成窄形叶的基因 C. 水上部分既有控制形成宽形叶的基因,也有控制形成窄形叶的基因 D. 基因型相同则性状相同,基因型不同则性状不同 【答案】C 【解析】 试题分析:生物的性状是由基因型和环境共同作用的结果。同一个体的基因型相同,故AB错,C正确;基因型相同的个体表现型不一定相同,基因型不同的个体表现型也可能相同,故D错。 考点:本题主要考查环境对性状的影响,意在考查考生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形成知识的网络结构的能力。 25.基因突变发生在 A. RNA→脂肪的过程中 B. DNA→DNA的过程中 C. RNA→蛋白质的过程中 D. RNA→氨基酸的过程中 【答案】B 【解析】 【分析】 基因突变发生在DNA复制时期。 【详解】基因突变发生在形成DNA的碱基配对时期,即DNA复制时期,一般发生在有丝分裂间期或减数第一次分裂间期,综上所述, B正确, ACD错误。 故选B。 26. 关于人类猫叫综合征的叙述,正确的是 A. 该病是由于特定的染色体片段缺失造成的 B. 该病是由于特定染色体的数目增加造成的 C. 该病是由于染色体组数目成倍增加造成的 D. 该病是由于染色体中增加某一片段引起的 【答案】A 【解析】 试题分析:当染色体的数目发生改变时(缺少,增多)或者染色体的结构发生改变时,遗传信息就随之改变,带来的就是生物体的后代性状的改变,这就是染色体变异.它是可遗传变异的一种.根据产生变异的原因,它可以分为结构变异和数量变异两大类.其中染色体结构的变异主要有缺失、重复、倒位、易位四种类型. 解:人类猫叫综合征是人类的第5号染色体片段缺失导致. 故选:A. 考点:染色体结构变异的基本类型. 27. 抗青霉素葡萄球菌是一种突变型。将未接触过青霉素的葡萄球菌接种到含青霉素的培养基上,结果有极少数存活下来。存活下来的葡萄球菌在相同培养基中经多代培养后,对青霉素的抗性明显增强。原因是 A. 青霉素使用量的增加提高了葡萄球菌对青霉素的抗性 B. 青霉素的选择作用提高了葡萄球菌抗青霉素基因的频率 C. 葡萄球菌对青霉素抗性的增强是定向突变的结果 D. 葡萄球菌的抗青霉素基因是在使用青霉素后产生的 【答案】B 【解析】 解:A、青霉素只起到对葡萄球菌对青霉素的抗性的选择作用,A错误; B、霉素的选择作用提高了葡萄球菌抗青霉素基因的频率,淘汰掉了不抗药性的个体,B正确; C、葡萄球菌的突变不是定向的,C错误; D、葡萄球菌抗青霉素基因是在使用青霉素前通过基因突变产生的,D错误. 故选:B. 【点评】本题考查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主要内容,要求考生明确自然选择在生物进化中的作用,知道生物的变异是不定向. 28.图中甲、乙、丙、丁表示人体部分体液的相互关系,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 过程2、6受阻时,会引起组织水肿;长期营养不良时,甲的含量会增多,乙的含量会减少 B. 淋巴细胞只分布在丙中 C. 毛细血管壁细胞的内环境为甲和乙 D. 丁中O2浓度不可能比甲中的高 【答案】C 【解析】 【分析】 分析题图:图示为人体中部分体液的关系图。人体体液包括细胞内液和细胞外液,细胞外液是人体细胞直接生活的环境,又叫内环境,由组织液、血浆和淋巴组成。根据组织液单向渗透进入淋巴,淋巴单向进入血浆,可知图中甲是血浆、乙是组织液、丙是淋巴、丁是细胞内液。 【详解】过程2、6受阻时,导致组织液增多,会引起组织水肿,长期营养不良时,血浆蛋白减少,甲血浆的含量会减少,乙组织液的含量会增多,A错误; 淋巴细胞存在于(丙液)淋巴中,会随淋巴循环进入血液循环,因此淋巴细胞也存在于(甲液)血浆中,B错误;毛细血管壁细胞的内环境为甲血浆和乙组织液,C正确;甲液是血浆,丁为血浆中的血细胞内液,其中也包括红细胞,在氧气含量高的部位,氧气和红细胞内的血红蛋白结合,通过血液循环运输到氧气含量低的地方,氧气和血红蛋白分离,扩散进血浆,进而进入组织液,故丁中O2浓度可能比甲中的高,D错误。 故选C。 【点睛】本题结合人体中部分体液的关系图,考查内环境的组成,首先要求考生识记人体体液的组成及各成分之间的关系,能准确判断图中甲、乙、丙和丁所代表的液体的名称;其次要求考生理解和掌握内环境各成分的关系,能对选项作出准确的判断。 29.下列关于人体内环境稳态失调的叙述,错误的是 A. 肾炎导致血浆蛋白丢失引起人体组织水肿 B. 血浆中钙盐过多引起肌无力 C. 腹泻引起体液中水和蛋白质大量丢失 D. 禽流感病毒感染人体后引起机体发热 【答案】C 【解析】 【分析】 本题是对内环境组成和内环境稳态失调症的考查。内环境由血浆、组织液、淋巴组成,内环境稳态是机体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内环境稳态一旦失调机体生命活动受影响,细胞代谢紊乱,从而表现出相应的内环境稳态失调症。 【详解】肾炎会导致血浆蛋白丢失,血浆渗透压减小,组织液增多,进而引起人体组织水肿,A正确;血浆中钙盐过多引起肌无力,B正确;腹泻会引起体液中水和无机盐的大量丢失,不会引起蛋白质大量丢失,C错误;禽流感病毒感染人体后引起机体发热,说明体温失调,D正确。 故选C。 30.在下列物质或过程中,不会在人体内环境中出现的是 ①血红蛋白 ②酪氨酸酶 ③葡萄糖脱氢分解产生丙酮酸 ④二氧化碳 ⑤食物中蛋白质分解成氨基酸 ⑥甲状腺激素的运输 ⑦乙酰胆碱 ⑧尿素 ⑨维生素 ⑩解旋酶 ⑾乳酸钠 ⑿葡萄糖 ⒀血浆蛋白 A. ①⑤⑥⑧⑩ B. ②③⑤⑩⑿ C. ①②③⑤⑩ D. ②⑤⑨⑩⑾ 【答案】C 【解析】 【分析】 内环境又叫细胞外液,由血浆、组织液和淋巴组成,凡是可以存在于血浆、组织液或淋巴中的物质都可以看做内环境的物质。 【详解】①血红蛋白只存在于红细胞中,不是内环境的组成成分,①正确;②酪氨酸酶是黑色素合成的关键酶,位于细胞中,不属于内环境的组成成分,②正确; ③葡萄糖脱氢分解产生丙酮酸存在于细胞内,不属于内环境,③正确;④二氧化碳可以存在于血浆、组织液、淋巴中,属于内环境的组成成分,④错误;⑤食物中蛋白质分解成氨基酸位于消化道中,不发生在内环境中,⑤正确;⑥甲状腺激素的运输主要是通过血浆运输,是内环境的组成成分,⑥错误;⑦乙酰胆碱从突触前膜进入突触间隙,突触间隙内的液体是组织液,属于内环境的组成成分,⑦错误;⑧尿素可以存在于血浆、组织液等,属于内环境的组成成分,⑧错误;⑨维生素可以存在于血浆、组织液等,属于内环境的组成成分,⑨错误;⑩解旋酶位于细胞中,作用于DNA的复制,不属于内环境的组成成分,⑩正确;⑪乳酸钠可以存在于血浆、组织液等,属于内环境的组成成分,⑪错误;⑫葡萄糖可以存在于血浆、组织液、淋巴中,属于内环境的组成成分,⑫错误;⑬血浆蛋白存在于血浆中,属于内环境的组成成分,⑬错误。综上分析,①②③⑤⑩不存在与内环境中,即C符合题意,ABD不符合题意。 故选C。 3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激素、ATP合成酶和氨基酸都属于人体内环境的组成成分 B. 肾上腺、甲状腺、唾液腺产生的分泌物,均直接排放到内环境中 C. 外界环境的变化和体内细胞代谢活动均可影响内环境的稳态 D. 血糖浓度、尿液浓度、体内温度、细胞外液渗透压的相对稳定都属于内环境的稳态 【答案】C 【解析】 【分析】 1、内环境又叫细胞外液,由血浆、组织液、淋巴组成,凡是可以存在于血浆、组织液或淋巴中的物质都可以看做内环境的组成成分,只存在于细胞内的物质不是内环境的组成成分; 2、内环境稳态是指正常机体通过调节作用,使各个器官、系统协调活动共同维持内环境相对稳定的状态,内环境稳态的调节机制是神经-体液-免疫调节网络,外界环境的变化和体内细胞代谢活动均可影响内环境的稳态,当外界环境变化过于剧烈或人体自身调节出现障碍时内环境稳态会遭到破坏。 【详解】ATP合成酶只存在于细胞内,不存在内环境,A错误;肾上腺、甲状腺等内分泌腺产生的分泌物,均直接排放到内环境中,唾液腺产生的分泌物通过导管排放到口腔,口腔属于人体的外部环境,B错误;外界环境的变化和体内细胞代谢活动均可影响内环境的稳态,C正确;血糖浓度、体内温度、细胞外液渗透压的相对稳定都属于内环境的稳态,尿液浓度的相对稳定不属于内环境的稳态,D错误。 故选C。 32.为了验证胰岛素具有降低血糖含量的作用,在设计实验方案时,如果以正常小鼠每次注射药物前后小鼠症状的变化为观察指标,则下列对实验组小鼠注射药物的顺序,正确的是 A. 先注射胰岛素溶液,后注射葡萄糖溶液 B. 先注射葡萄糖溶液,后注射胰岛素溶液 C. 先注射胰岛素溶液,后注射生理盐水 D. 先注射生理盐水,后注射胰岛素溶液 【答案】A 【解析】 【分析】 实验组应先注射胰岛素溶液,观察出现低血糖症状,后注射葡萄糖溶液,症状消失。对照组只注射等量的生理盐水,从而证明胰岛素具有降血糖的作用。 【详解】要以每次注射药物前后小鼠症状的变化为观察指标,验证胰岛素具有降低血糖含量的作用,应选择空腹的小鼠,给实验组小鼠注射胰岛素后,小鼠体内的葡萄糖在胰岛素的作用下迅速合成糖原和被分解,使小鼠出现低血糖而进入昏迷状态,后注射一定浓度的葡萄糖溶液来补充葡萄糖,供给小鼠足够的能量,使血糖浓度升高,昏迷的小白鼠会恢复正常,从而证明胰岛素具有降血糖的作用。综上分析,A正确, BCD错误。 故选A。 33. 有机磷农药可抑制胆碱酯酶(分解乙酰胆碱的酶)的作用,对于以乙酰胆碱为递质的突触来说,中毒后会发生( ) A. 突触前膜的流动性消失 B. 关闭突触后膜的Na+离子通道 C. 乙酰胆碱持续作用于突触后膜的受体 D. 突触前神经元的膜电位发生显著变化 【答案】C 【解析】 有机磷农药可抑制胆碱酯酶的作用,造成乙酰胆碱无法被分解,乙酰胆碱作为递质,就会持续性的作用于突触后膜的受体,使突触后膜的电位发生显著变化,C正确;递质是作用于突触后膜的,对突触前膜无影响,AD错。 【考点定位】兴奋的传递 【名师点睛】乙酰胆碱是兴奋性神经递质,其作用是使突触后膜的Na+离子通道打开的,但这个知识点不在高中生物课程标准内,所以,遇到这样的题的时候,不要刻意补充超纲知识,把神经递质进行了兴奋性与抑制性分类并记忆,浪费时间,浪费精力。可以采用排除法来做题。 34.如图为反射弧的模式图,则 ( ) A. 神经冲动在②和④上以局部电流的形式传导 B. 兴奋的传导方向是⑤→④→③→②→① C. ②受损时,刺激④仍能引起反射活动 D. ③损伤不会影响泌尿、四肢运动等方面功能 【答案】A 【解析】 ②和④是神经纤维,所以神经冲动在②和④上以局部电流的形式传导,A正确;根据题意和图示分析可知:①是感受器,②是传入神经,③是神经中枢,④是传出神经,⑤是效应器,因此兴奋的传导方向是①→②→③→④→⑤,而不是⑤→④→③→②→①,B错误;②受损时,刺激④仍能引起⑤产生活动,但不属于反射,因为反射是发生在完整反射弧上的活动,C错误;③是脊髓,属于低级神经中枢,若损伤,将会影响泌尿、四肢运动等方面的功能,D错误。 【点睛】判断兴奋在完整反射弧上传导方向的三大方法: (1)看神经节:有神经节的是传入神经。 (2)看脊髓灰质结构:与前角(宽)相连的为传出神经,与后角(窄)相连的为传入神经。 (3)看突触结构:兴奋在突触中的传递是从突触前膜()传到突触后膜()。 35.图甲所示为三个神经元及其联系,图乙为突触结构,在A.d两点连接一个灵敏电流计(ab=bd),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刺激图甲中②处,可以测到电位变化的有①③④⑤⑥ B. 在突触处完成“化学信号→电信号→化学信号”的转变 C. 刺激图乙b、c点,灵敏电流计指针各偏转1、2次 D. 若抑制该图中细胞的呼吸作用,不影响神经兴奋的传导 【答案】A 【解析】 兴奋在突触处是单向传递的,只能由一个神经元的轴突传递到另一神经元的细胞体或树突,但在一个神经元中的传导是双向的,因此刺激图甲中②处,可以测到电位变化的有①③④⑤⑥,A正确;兴奋以电信号的形式传到突触前膜,引起神经递质释放,神经递质扩散到突触后膜并与突触后膜上的特异性受体结合,导致突触后膜的电位发生变化,所以在突触处完成“电信号→化学信号→电信号”的转变,B错误;刺激图乙b点,产生的兴奋先到达a点、后到达d点,灵敏电流计指针偏转2次,刺激图乙c点,产生的兴奋不能到达a点、可到达d点,灵敏电流计指针偏转1次,C错误;兴奋的传导需要细胞呼吸提供能量,若抑制该图中细胞的呼吸作用,会影响神经兴奋的传导,D错误。. 36.图为甲状腺激素的分泌凋节示意图,其中a、b和c表示人体内三种内分泌腺,①、②和③表示三种不同的激素。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 a表示垂体,b表示甲状腺,c表示下丘脑 B. 激素③可作用于多种器官 C. 血液中激素③水平降低会引起激素①分泌减少 D. 幼年时激素③过少会患呆小症 【答案】C 【解析】 【分析】 下丘脑分泌的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可促进垂体分泌促甲状腺激素,促甲状腺激素可促进甲状腺分泌甲状腺激素,而甲状腺激素可通过反馈作用于下丘脑和垂体,所以,由图可知,a是垂体,b是甲状腺,c是下丘脑,①是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②是促甲状腺激素,③是甲状腺激素。 【详解】由分析可知,a是垂体,b是甲状腺,c是下丘脑,A正确;③是甲状腺激素,可作用于多种细胞和器官,B正确;激素③甲状腺激素含量降低时,可通过负反馈调节使①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和②促甲状腺激素分泌增加,C错误;幼体时③甲状腺激素分泌过少会导致成年后身体矮小、智力低下,即呆小症,D正确。 故选C。 【点睛】本题考查甲状腺激素的分级调节和反馈调节,意在考查考生的识图能力和理解所学知识要点,把握知识间内在联系的能力;能运用所学知识,对生物学问题作出准确的判断。解题关键是能读懂图形,区分出a、b、c代表的内分泌腺以及①、②、③代表的激素。 37. 下列关于酶及激素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在酶、激素的调节下,生物体才能进行正常代谢 B. 生物体中能产生激素的细胞不一定能产生酶 C. 酶与激素的作用特点都是微量、高效、促进 D. 激素一般作用于其它细胞,酶不全在细胞内发挥作用 【答案】D 【解析】 试题分析:生物体进行正常代谢条件是内环境稳态,A错误。能产生激素的细胞是活细胞,活细胞一定能产生酶,B错误。有的激素起抑制作用,如胰岛素抑制胰高血糖素的分泌,C错误。激素作用于靶细胞,一般是其它细胞,酶即可在细胞内发挥作用,也可在细胞外发挥作用,D正确。 考点: 本题考查酶和激素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识记所列知识点,并能运用所学知识做出合理的判断或得出正确的结论的能力。 38.动物被运输过程中,体内皮质醇激素的变化能调节其对刺激的适应能力。如图为皮质醇分泌的调节示意图。据图分析,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 运输刺激使下丘脑分泌激素增加的结构基础是反射弧 B. 图中M促进皮质醇分泌的过程属于神经—体液调节 C. 皮质醇作用的靶细胞还包括下丘脑细胞和垂体细胞 D. 动物被运输过程中,体内皮质醇含量先升高后逐渐恢复 【答案】B 【解析】 运输刺激使下丘脑分泌激素增加的过程属于神经调节,其结构基础是反射弧,A项正确;图中M为促肾上腺皮质激素,该激素通过体液的运输,与肾上腺皮质细胞膜上的受体结合,促进肾上腺分泌皮质醇增加,该过程属于体液调节,不涉及神经调节,B项错误;皮质醇可以通过负反馈作用于下丘脑细胞和垂体细胞,C项正确;动物被运输过程中,先通过下丘脑和垂体促进皮质醇的分泌,皮质醇分泌过多又会抑制下丘脑和垂体的活动,因此体内皮质醇含量先升高后逐渐恢复,D项正确。 【考点定位】人和动物生命活动的调节 【名师点睛】正确区分生命活动的调节方式 调节类型 调节机制 举例 神经调节 刺激引起的反射活动,通过反射弧完成 各种反射活动 体液调节 体液中激素和其他化学物质直接对生命活动起作用 激素、CO2、H+等的调节 神经—体 液调节 口渴时抗利尿激素分泌增加,尿量减少 体液—神 经调节 CO2对呼吸运动的调节 39.现有甲状腺激素、胰岛素、肾上腺素、生长激素、胰高血糖素五种激素。a、b、c、d、e分别代表其中的一种。图中除d、e两种激素为拮抗作用之外,其余直接相邻的激素之间在某些生理作用方面均为协同作用。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a、c、e分别代表的激素为生长激素、肾上腺素、胰岛素 B. a、b两激素在生长发育方面具有协同作用,a侧重促进生长,b侧重促进发育 C. d激素最主要的作用部位是肝脏 D. 切断下丘脑与垂体的联系后,受影响最小的是激素b、c 【答案】D 【解析】 A、由胰岛素和胰高血糖素具有拮抗作用作为突破口,可以分别确定a为生长激素、b为甲状腺激素、c为肾上腺素、d胰高血糖素、e为胰岛素,A正确; B、A生长激素侧重促进生长,b甲状腺激素侧重促进发育,B正确; C、胰高血糖素最主要的作用部位是肝脏,促进肝糖原再分解为葡萄糖,升高血糖浓度,C正确; D、切除下丘脑与垂体的联系后,垂体受到影响,甲状腺分泌b甲状腺激素就受影响,D错误 【考点定位】动物激素的调节 【名师点睛】据题意分析,胰岛素降低血糖,胰高血糖素能升高血糖,这两种激素具有拮抗作用,因此d、e为两者之一;又由于其它均为协同作用,由此确定d为胰高血糖素,e为胰岛素;c和d为协同作用,则c为肾上腺素,和胰高血糖素都有升高血糖作用;b为甲状腺激素,和肾上腺素都有提高代谢强度作用;a为生长激素,和甲状腺激素都有促进生长发育作用 40.下图表示正常成年人血液中化学物质(X)随时间变化的情况,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 如果X代表血糖,在a→b时段血糖浓度的升高主要原因是肝糖原分解,则b→c的变化过程与血液中胰高血糖素的上升有关 B. 如果X代表抗利尿激素,c→d时段肾小管和集合管细胞对水的通透性增大 C. 如果X代表CO2,c→d时段,呼吸强度增加 D. 如果X代表甲状腺激素,则分级调节过程可表示为下丘脑→垂体→甲状腺 【答案】A 【解析】 【分析】 图示为某种营养物质在血液中含量的变化曲线,若该物质是血糖时,ab段血糖浓度升高的原因可能是食物的消化吸收;bc段血糖浓度降低的原因是合成了糖原、血糖的氧化分解等;cd段血糖浓度升高的原因可能是胰高血糖素分泌增加,糖原分解。抗利尿激素能促进肾小管和集合管对水的重吸收。 【详解】如果X是血糖,在a→b时段血糖浓度的升高主要是食物的消化吸收。b→c时段血糖含量下降主要是胰岛素发挥作用降血糖的结果,A错误;如果X是抗利尿激素,c→d时段表示抗利尿激素分泌增多,抗利尿激素的作用是促进肾小管和集合管对水分的重吸收,B正确;如果X是CO2,c→d段时,CO2浓度增大,呼吸作用增强,CO2作为化学物质参与调节的过程属于体液调节,最终使呼吸作用增强,C正确;如果X代表甲状腺激素,则分级调节过程可表示为下丘脑分泌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促进垂体合成促甲状腺激素,促甲状腺激素可促进甲状腺合成并分泌甲状腺激素,D正确。 故选A。 41.某种植物花的颜色由两对基因(A和a,B和b)控制,A基因控制色素合成(AA和Aa的效应相同),B基因为修饰基因,淡化颜色的深度(BB和Bb的效应不同)。其基因型与表现型的对应关系见下表,请回答下列问题: 基因组合 A_Bb A_bb A_BB 或 aa_ 花的颜色 粉色 红色 白色 (1)让纯合白花植株和纯合红花植株杂交,产生的子一代植株花色全为粉色。请写出可能的杂交组合亲本基因型。________ (2)为了探究两对基因(A和a,B和b)是在同一对同源染色体上,还是在两对同源染色体上,某课题小组选用基因型为AaBb的植株进行自交实验。①实验假设:这两对基因在染色体上的位置有三种类型。如图所示,竖线表示染色体,黑点表示基因在染色体上的位置。 ②实验步骤:第一步:粉花植株自交。 第二步:观察并统计子代植株花的颜色和比例。 ③实验可能的结果(不考虑交叉互换)及相应的结论: a.若子代植株花中,粉色:红色:白色=______,两对基因在两对同源染色体上(符合第一种类型)。 b.若子代植株花中,粉色:红色:白色= _______,两对基因在一对同源染色体上(符合第二种类型)。 c.若子代植株花中, 粉色:红色:白色=____,两对基因在一对同源染色体上(符合第三种类型)。 (3)若上述两对基因的遗传符合自由组合定律,则粉花(AaBb)植株自交后代中: ①子代白色植株的基因型有__________种。 ②子代红花植株中杂合体出现的几率是 _________。 【答案】 (1). AABB×AAbb 或 aaBB×AAbb (2). 6:3:7 (3). 1: 0 : 1 (4). 2:1:1 (5). 5 (6). 2/3 【解析】 【分析】 基因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进行有性生殖的生物在进行减数分裂产生配子的过程中,位于同源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随同源染色体分离而分离的同时,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随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而发生自由组合,遵循自由组合定律同时也遵循分离定律,因此可以将自由组合问题转化成分离定律问题进行解答。 【详解】(1)由表格信息可知,纯合红花的基因型是AAbb,纯合白花的基因型可能是AABB、aaBB、aabb,粉色花的基因型是A-Bb,而aaBB×AAbb、AABB×AAbb的后代都是粉色花,所以亲本基因型为AABB×AAbb或aaBB×AAbb。 (2)③a、如果基因位置是图中第一种情况,则遵循自由组合定律,AaBb个体自交后代,粉色花的比例是A-Bb=3/4×1/2=3/8;红色花的比例是A-bb=3/4×1/4=3/16,白花的比例是1-3/8-3/16=7/16,因此粉色:红色:白色=6:3:7。 b、如果A、B连锁,a、b连锁,AaBb产生的配子的类型及比例是AB:ab=1:1,自交后代基因型及比例是AABB:AaBb:aabb=1:2:1,子代植株花粉色:白色=1:1。 c、如果基因位置如第三种情况,基因型为AaBb的个体产生的配子的类型及比例是Ab:aB=1:1,自交后代的基因型及比例是AAbb:AaBb:aaBB=1:2:1,子代植株花粉色:红色:白色=2:1:1。 (3)若上述两对基因的遗传符合自由组合定律,则粉花(AaBb)植株自交后代中,①子代白色植株的基因型有AABB、AaBB、aaBB、aaBb、aabb共5种。②子代红花植株基因型为AAbb、Aabb,其中杂合体出现的几率是2/3。 【点睛】本题旨在考查学生理解基因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和使用条件,把握知识的内在联系,形成知识网络,应用相关知识进行推理、解答问题,学会应用演绎推理的方法设计遗传实验、预期实验结果、获取结论。 42.如图甲表示基因型为AaBb的某高等雌性动物处于细胞分裂不同时期的图像;乙表示该动物细胞分裂的不同时期染色体数目变化曲线。 (1)图甲中不具有同源染色体的细胞有___________。 (2)图甲中B、E细胞各含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个染色体组;其中B细胞所处的分裂时期属于乙图中的___________阶段(填标号)。 (3)在细胞分裂过程中,姐妹染色单体分离发生在乙图中的___________时期。(填标号) (4)图丙表示该动物形成生殖细胞的过程图解,其中②③细胞所处的分裂时期属于乙图中的___________阶段(填标号)。图丁表示某细胞中染色体与基因的位置关系。图丁对应于图丙中的___________(填写①、②、③);细胞Ⅳ的基因型是___________。 【答案】 (1). CEF (2). 4 (3). 1 (4). ⑥ (5). ③⑥ (6). ②③ (7). ② (8). aB 【解析】 试题分析:分析图解:图甲中,A图表示细胞分裂间期,可表示有丝分裂间期,也可表示减数分裂间期;B表示体细胞的有丝分裂后期;图C表示经过减数分裂产生的极体或卵细胞;D表示处于减一中期的初级卵母细胞;E和F分别表示减二前期和后期图。图乙中,A段染色体数目减半,表示减数分裂;B段染色体恢复,表示受精作用;C段表示有丝分裂。丙图中,Ⅱ表示次级卵母细胞,Ⅲ表示第一极体,Ⅳ表示卵细胞,Ⅴ表示第二极体。图丁中,细胞中无同源染色体,并且染色体的着丝点分裂,应处于减二后期细胞图,由于细胞质的分裂是均等的,因此可以确定该细胞为第一极体,可对应图丙中的细胞②。 (1)根据以上分析可知,图甲中C、E、F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不含同源染色体。 (2)图甲中B细胞处于有丝分裂后期,含有4个染色体组,对应于图乙的⑥过程;E细胞处于就是第二次分裂前期,只有1个染色体组。 (3)姐妹染色单体分离发生在有丝分裂后期和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分别处于乙图中的⑥③阶段。 (4)丙图中②③细胞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过程中,对应图乙的阶段②③;根据以上分析已知,图丁细胞可对应图丙中的细胞②;由于图丁细胞的基因型为AAbb,因此③细胞的基因型为aaBB,则细胞IV的基因组成是aB。 【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掌握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过程,根据各个时期的特征判断甲图中各个细胞的名称和所处的时期、乙图中各个字母和数字代表的过程,并能够根据丁图的基因组成判断卵细胞的基因型。 43.如图是内环境稳态与各系统的功能联系示意图,请回答相关问题。 (1)图中a、b、c分别依次表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系统,内环境是组织细胞与外界环境物质交换的____________。 (2)CO2不从组织液进入组织细胞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内环境与呼吸系统交换气体必须通过的结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内环境相对稳定,除了图中所示的器官、系统的协调活动外,还必须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调节下进行。 (5)外界环境中的O2进入红细胞内至少需穿过________层磷脂双分子层。 【答案】 (1). 呼吸、消化、泌尿 (2). 媒介 (3). 组织细胞内的CO2浓度高于组织液 (4). 肺泡壁 (5). 毛细血管壁 (6). 神经—体液—免疫 (7). 5 【解析】 【分析】 分析题图:图示是内环境稳态与各系统的功能联系示意图,内环境通过a系统与外界进行气体交换,a是呼吸系统;外界的养料通过b系统进入循环系统,b是消化系统;代谢废物由c排出,c是泌尿系统。 【详解】(1)根据分析可知,a表示呼吸系统,b表示消化系统,c表示泌尿系统,参与内环境维持的还有图中的循环系统。组织细胞通过内环境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所以内环境是组织细胞与外界环境物质交换的媒介。 (2)二氧化碳的运输方式是自由扩散,只能从浓度高的地方向浓度低的地方运输,所以CO2不从组织液进入组织细胞的原因是组织细胞内的CO2浓度高于组织液中的。 (3)内环境与外界环境进行气体交换的场所在肺泡,通过血液循环将氧气运送到各组织细胞,并将各细胞产生的二氧化碳运送到肺泡,故内环境与呼吸系统交换气体必须通过的结构是肺泡壁、毛细血管壁。 (4)内环境稳态的调节机制为:神经-体液-免疫调节网络,所以内环境相对稳定,除了图中所示的器官、系统的协调活动外,还必须在神经系统、内分泌系统和免疫系统的调节下进行。 (5)外界中的O2进入红细胞内至少穿过5层生物膜(进出肺泡壁细胞需穿过2层膜+进出毛细血管壁细胞需穿过2层膜+进红细胞需穿过1层膜)。 【点睛】本题结合内环境稳态与各系统的功能联系示意图,考查内环境的稳态、内环境的理化性质、物质跨膜运输等知识,要求考生识记内环境稳定的概念,掌握内环境稳态的调节机制,能准确判断图中各字母的含义,掌握内环境的理化性质。 44.家兔的内分泌系统与人体相似。下图为其下丘脑与部分其他内分泌腺或效应功能关系示意图,A~E代表相关激素,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若处于寒冷环境中,激素________(填字母)的分泌量将会增加,这两种激素在此调节过程中的关系是协同作用。 (2)图中虚线所示箭头表示激素分泌调节的基本方式是________,对于维持动物体内激素C的含量具有重要的意义。 (3)若切除甲状腺的三分之一,激素A的分泌将会______;若切断下丘脑与垂体之间的联系,血液中激素B的含量将会________,家兔的尿量将________,激素E的分泌量将________。(填“增加”、“降低”或“不变”) (4)激素E代表__________________,图中几种激素中,肾小管管壁细胞上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受体。 【答案】 (1). C、D (2). (负)反馈调节 (3). 增加 (4). 降低 (5). 增加 (6). 不变 (7). 胰岛素或胰高血糖素 (8). 甲状腺激素 (9). 抗利尿激素 (10). 胰岛素 【解析】 【分析】 根据题意和图示分析可知:A、B、C、D、E、F分别是促甲状腺激素、抗利尿激素、甲状腺激素、肾上腺素、胰岛素或者胰高血糖素,据此答题。 【详解】(1)若处于寒冷环境中,机体在神经-激素调节作用下,D肾上腺素和C甲状腺激素的分泌量将会增加,促进物质氧化分解,使产热增加,这两种激素在此调节过程中的关系是协同作用。 (2)图中虚线箭头表示当甲状腺激素增加后,会对下丘脑和垂体的抑制作用增强,从而维持动物体内甲状腺激素的含量稳定。该激素分泌调节的基本方式是负反馈调节。 (3)若切除甲状腺的三分之一,则甲状腺激素的分泌量将减少,导致激素A促甲状腺激素的分泌将会增加;若切断下丘脑与垂体之间的联系,下丘脑产生的抗利尿激素不能进入垂体,使垂体释放抗利尿激素受影响,故血液中激素B抗利尿激素的含量将会降低,肾小管和集合管对水分的重吸收减弱,导致家兔的尿量将增加。激素E是胰岛受下丘脑的神经支配产生的,故切段下丘脑和垂体的联系,对E的分泌量没有影响。 (4)根据分析可知,胰岛有胰岛A细胞和胰岛B细胞,故激素E代表胰岛素或者胰高血糖素,其作用是调节血糖浓度。甲状腺激素和胰岛素作用的靶细胞几乎是全身细胞,抗利尿激素作用的靶细胞是肾小管细胞和集合管细胞,故肾小管管壁细胞上有甲状腺激素、抗利尿激素、胰岛素的受体。 【点睛】本题结合下丘脑与部分其他内分泌腺或效应器功能关系示意图,考查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的识记能力和识图能力;能理解所学知识要点,把握知识间内在联系的能力;能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生物学问题的能力。 45.人的中脑边缘多巴胺系统是脑的“奖赏通路”,通过多巴胺兴奋此处的神经元,传递到脑的“奖赏中枢”,可使人体验到欣快感,因而多巴胺被认为是引发“奖赏”的神经递质,下图是神经系统调控多巴胺释放的机制,毒品和某些药物能干扰这种调控机制,使人产生对毒品或药物的依赖。 (1)释放多巴胺的神经元中,多巴胺储存在________内,释放过程依赖于细胞膜的_______;当多巴胺释放后,可与神经元A上的________结合,引发“奖赏中枢”产生欣快感。 (2)多巴胺释放后,在其释放的突触前膜上有回收多巴胺的转运蛋白,该蛋白可以和甲基苯丙胺(冰毒的主要成分)结合,阻碍多巴胺的回收,使突触间隙中的多巴胺作用时间____;长期使用冰毒,会使神经元A上的多巴胺受体减少,当停止使用冰毒时,生理状态下的多巴胺“奖赏”效应__________,造成毒品依赖。 (3)释放多巴胺的神经元还受到抑制性神经元的调控,当抑制性神经元兴奋时,其突触前膜可以释放γ氨基丁酸,γ氨基丁酸与突触后膜上的受体结合,使Cl-________,从而使释放多巴胺的神经元____________,多巴胺的释放量________。抑制性神经元细胞膜上有吗啡的受体,当人长时间过量使用吗啡时,抑制性神经元的兴奋性减弱,抑制性功能降低,最终使得________________,“奖赏”效应增强。停用时,造成药物依赖。 【答案】 (1). 突触小泡 (2). 流动性 (3). 受体 (4). 延长 (5). 减弱 (6). 内流 (7). 受到抑制 (8). 减少 (9). 多巴胺释放增加 【解析】 【分析】 分析示意图可知:多巴胺合成后,贮存在突触小泡中;神经递质释放依赖于突触小泡的膜和突触前膜融合,体现膜的流动性。当多巴胺释放后,可与下一个神经元突触后膜上的受体结合,引发“奖赏中枢”产生欣快感。 【详解】(1)多巴胺属于神经递质,储存在突触小泡内,释放方式为胞吐,依赖细胞膜的流动性,当多巴胺释放后,可与下一个神经元突触后膜上的受体结合,引发“奖赏中枢”产生欣快感。 (2)突触前膜上有回收多巴胺的转运蛋白,该蛋白可以和甲基苯丙胺结合,阻碍多巴胺的回收,使突触间隙中的多巴胺增加,从而引起突触后膜Na+内流且持续性兴奋,故作用时间延长;长期使用冰毒,会使神经元A上的多巴胺受体减少,当停止使用冰毒时,生理状态下的多巴胺“奖赏”效应减弱,从而造成毒品依赖。 (3)释放多巴胺的神经元还受到抑制性神经元的调控,当抑制性神经元兴奋时,其突触前膜可以释放γ-氨基丁酸,γ-氨基丁酸与突触后膜上的受体结合,使Cl-内流,从而使突触后膜的电位表现为静息电位变大(外正内负的差值变大),从而使释放多巴胺的神经元受到抑制,多巴胺的释放量减少。抑制性神经元细胞膜上有吗啡的受体,当人长时间过量使用吗啡时,抑制性神经元的兴奋性减弱,抑制性功能降低,最终使得多巴胺释放增加,“奖赏”效应增强。停用时,造成药物依赖。 【点睛】本题的知识点是突触的结构和功能,兴奋在神经纤维素上的传导与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的特点,对于相关知识点的理解、把握知识点间的内在联系是解题的关键。查看更多